首页 / 专利库 / 自然灾害的预防与保护 / 地震 / 提高储层勘探精度的拟全三维地震采集方法

提高储层勘探精度的拟全三维地震采集方法

阅读:764发布:2024-01-09

专利汇可以提供提高储层勘探精度的拟全三维地震采集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是石油 地震 勘探提高储层勘探 精度 的拟全三维地震采集方法,收集目标工区已有三维地震数据和施工资料,计算已有三维 覆盖 次数横纵比和已有三维排列片横纵比,采集目标工区新三维地震数据进行 正交 拟合,将已有三维地震数据和新三维地震数据融合,作为新的数据体进行处理。本发明和以往较窄方位三维相比,弥补了crossline方向资料的不足,提高了地质目标的偏移归位精度、 信噪比 ,以较低成本达到了类似全三维的勘探效果,从而实现分方位裂缝预测,提高裂缝预测精度。,下面是提高储层勘探精度的拟全三维地震采集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提高储层勘探精度的拟全三维地震采集方法,特点是采用以下步骤实现:
1)收集目标工区已有三维地震数据和施工资料,施工资料包括面元大小、激发参数、接收参数、最大炮检距、目的层埋藏深度;
所述的已有三维地震数据,其最大炮检距≥0.8倍的目的层埋藏深度;
2)计算目标工区已有三维地震数据的已有三维覆盖次数横纵比和已有三维排列片横纵比:
已有三维覆盖次数横纵比=已有三维横向覆盖次数/已有三维的纵向覆盖次数;
已有三维排列片横纵比=已有三维最大非纵距/已有三维的纵向最大炮检距;
所述的已有三维覆盖次数横纵比和已有三维排列片横纵比均大于0.3;
3)采集目标工区新三维地震数据,将新三维地震数据的观测系统与已有三维地震数据的观测系统进行正交拟合,所述的正交拟合是新三维地震数据观测系统的接收线和炮线分别与已有三维地震数据观测系统的炮线和接收线垂直,新三维地震数据观测系统的接收点、激发点与已有三维地震数据观测系统的接收点、激发点错开;
所述的新三维排列片横纵比和已有三维排列片横纵比相加大于0.85;
4)将已有三维地震数据和新三维地震数据融合,作为新的数据体进行处理,完成拟全三维地震数据采集
所述的处理是指首先对已有三维地震数据和新采集的三维地震数据进行统一野外静校正,进行子波、能量频率一致性处理,使资料无缝拼接;
所述的融合是指将以往已有三维地震数据和新采集的三维地震数据按坐标重新统一设置观测系统和进行面元划分。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步骤3)所述的新三维地震数据与目标工区已有的三维地震数据面元大小相同,激发参数、接收参数尽量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步骤3)所述的新三维地震数据,其中新三维排列片横纵比=新三维最大非纵距/新三维的纵向最大炮检距。
4.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步骤4)所述拟全三维地震数据的拟全三维排列片横纵比按如下方式确定:
拟全三维排列片横纵比=新三维排列片横纵比+已有三维排列片横纵比;
若新三维排列片横纵比+已有三维排列片横纵比>1,则拟全三维排列片横纵比=1。

说明书全文

提高储层勘探精度的拟全三维地震采集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石油地震勘探技术,涉及复杂油气藏区的采集,是一种提高储层勘探精度的拟全三维地震采集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在储层油气藏地震勘探中,主要采用方位较窄的线束三维采集方法,该方法相比二维地震资料品质有了显著提高,深层弱反射信号得到加强,在地震剖面上基本能够识别大的溶洞体和断裂系统,但由于其方位较窄,导致地质体通常在crossline方向偏移不充分,无法精确描述缝洞体,同时由于地震资料方位窄,难以开展分方位裂缝描述,裂缝预测精度相对较低。但由于该方法具有成本优势,同时能够解决开发初期的钻探目标问题,因此,在三维空白区该方法仍然不失为一种实用技术。
[0003] 高密度全方位三维是一种强化的地震采集方法,在地下地质目标埋藏相对较浅(3000m以内)的地区应用较多,且以高密度为主,该方法主要通过增加空间采样密度和观测方位宽度,得到高质量的数据体,是解决复杂地质体和小断裂系统成像的有效方法。但对于目的层埋藏深(大于5000m)的储层,在应用时要占用大量的采集设备和人,导致勘探投入十分高昂,推广应用困难。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裂缝预测精度高,成本投入低的提高储层勘探精度的拟全三维地震采集方法。
[0005] 本发明采用以下步骤实现:
[0006] 1)收集目标工区已有三维地震数据和施工资料,施工资料包括面元大小、激发参数、接收参数、最大炮检距、目的层埋藏深度;
[0007] 所述的已有三维地震数据最大炮检距≥0.8倍的目的层埋藏深度。
[0008] 2)计算目标工区已有三维地震数据的已有三维覆盖次数横纵比和已有三维排列片横纵比:
[0009] 已有三维覆盖次数横纵比=已有三维横向覆盖次数/已有三维的纵向覆盖次数;
[0010] 已有三维排列片横纵比=已有三维最大非纵距/已有三维的纵向最大炮检距;
[0011] 所述的两个横纵比均大于0.3;
[0012] 3)拟合方式选择
[0013] 采集目标工区新三维地震数据,将新三维地震数据的观测系统与已有三维地震数据的观测系统进行正交拟合;
[0014] 所述的正交拟合是新三维地震数据观测系统的接收线和炮线分别与已有三维地震数据观测系统的炮线和接收线垂直,新三维地震数据观测系统的接收点、激发点与已有三维地震数据观测系统的接收点、激发点错开;
[0015] 所述的新三维地震数据与目标工区已有的三维地震数据面元大小相同,激发参数、接收参数尽量一致;
[0016] 所述的新三维地震数据,其中新三维排列片横纵比=新三维最大非纵距/新三维的纵向最大炮检距;
[0017] 所述的新三维排列片横纵比和已有三维排列片横纵比相加大于0.85。
[0018] 4)将已有三维地震数据和新三维地震数据融合,作为新的数据体进行处理,完成拟全三维地震数据采集
[0019] 所述的融合是指将以往已有三维地震数据和新采集的三维地震数据按坐标重新统一置观测系统和进行面元划分;
[0020] 所述的处理是指首先对已有三维地震数据和新采集的三维地震数据进行统一野外静校正,进行子波、能量频率等一致性处理,使资料无缝拼接。
[0021] 拟全三维排列片横纵比=新三维排列片横纵比+已有三维排列片横纵比[0022] 若新三维排列片横纵比+已有三维排列片横纵比>1,则拟全三维排列片横纵比=1。
[0023] 本发明效果如下:
[0024] 1)和以往较窄方位三维相比,融合后的新数据体弥补了crossline方向地震资料的不足,提高了地质目标的偏移归位精度,同时,融合后的新数据体覆盖次数得到大幅度提升,信噪比相应得到提高;
[0025] 2)融合后的新数据体基本可以达到全方位级别,可以进行分方位处理,分方位道集内数据信噪比提高,从而实现分方位裂缝预测,提高裂缝预测精度;
[0026] 3)采用本方法可以充分利用原有地震资料,基本达到全三维效果,和全方位高密度三维相比,可以节约勘探成本1/3左右。
[0027] 4)由于目前富油气区常规三维基本全覆盖,因此采用本方法可以以低成本获取宽方位资料,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0028] 本发明实验应用融合后的新数据体信噪比明显提高,分方位后各角度道集内面元属性相对均匀,为裂缝预测提供了高精度资料。附图说明
[0029] 图1拟全三维观测系统示意图,(a)已有三维观测系统,(b)新采集三维观测系统,(c)拟全三维观测系统;
[0030] 图2拟全三维观测系统炮检点分布示意图;
[0031] 图3观测系统炮检距分布属性对比图,(a)已有三维炮检距分布,(b)新采集炮检距分布,(c)拟全三维炮检距分布;
[0032] 图4观测系统方位角分布属性对比图,(a)已有三维方位角分布,(b)新采集三维方位角分布,(c)拟全三维方位角分布;
[0033] 图5拟全三维和已有三维裂缝预测效果对比图(,a)已有三维裂缝预测效果图,(b)拟全三维裂缝预测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4] 某工区陆续开展了共计2138km2连片三维勘探,并进行了多轮次的勘探和评价,目前该工区探井成功率达90%,但是,前期的探井都部署在了满足“最佳”钻探条件的井点上。同时探井中最终形成实际产能的为60%左右,其中一些井目前含率已超过40%,依此计算高效井比例仍然较低。要部署更多的高效井,需要开展更高精度地震勘探技术。
[0035] 采用高密度全方位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可以解决以上问题,但该方法的成本高昂,推广应用相对较难。因此,在该工区采用本发明进行试验,利用目前已有三维地震数据和新采集三维地震数据,以较低的成本获取更宽方位的三维资料,提高了储层裂缝预测精度。具体的实施方式如下:
[0036] 1)收集目标工区已有三维(哈6井三维)地震数据和施工资料,施工资料如表1所示:
[0037] 表1已有三维施工资料
[0038]
[0039]
[0040] 最大炮检距为目的层埋藏深度的0.99倍,满足所述的已有三维地震数据最大炮检距≥0.8倍的目的层埋藏深度的要求。
[0041] 2)已有三维覆盖次数横纵比=已有三维横向覆盖次数/已有三维的纵向覆盖次数=0.5;
[0042] 已有三维排列片横纵比=已有三维最大非纵距/已有三维的纵向最大炮检距=0.58;
[0043] 满足所述的两个横纵比均大于0.3的要求;
[0044] 3)拟合方式选择
[0045] 采集目标工区新三维地震数据,将新三维地震数据的观测系统与已有三维地震数据的观测系统进行正交拟合;所述的正交拟合是新三维地震数据观测系统的接收线和炮线分别与已有三维地震数据观测系统的炮线和接收线垂直(图1),新三维地震数据观测系统的接收点、激发点与已有三维地震数据观测系统的接收点、激发点错开(图2);新三维施工资料如表2所示:
[0046] 表2新三维施工资料
[0047]  观测系统类型   16线10炮240道
  面元大小   25×25
  覆盖次数   8×12=96
  接收线距   500
  炮线距   500
  排列总道数   3830
  纵向最大炮检距   5975
  最大非纵距   3975
  最大炮检距   7176
  目的层埋藏深度   7000m
  激发参数   1口×高速顶下5m×4kg
  接收参数   3串×10个
[0048] 新三维地震数据符合与目标工区已有的三维地震数据面元大小相同,激发参数、接收参数尽量一致的要求;
[0049] 新三维排列片横纵比=新三维最大非纵距/新三维的纵向最大炮检距=0.67;
[0050] 新三维排列片横纵比(0.67)和已有三维排列片横纵比(0.58)相加满足大于0.85的要求。
[0051] 4)将已有三维地震数据和新采集的三维地震数据融合,作为新的数据体进行处理,完成本发明拟全三维地震采集,施工资料如表3所示:
[0052] 表3本发明施工资料
[0053]
[0054] 本发明的炮检距(图3)和方位角分布属性(图4)相对工区已有三维、新采集三维的炮检距(图3)和方位角分布属性(图4)大为改善。
[0055] 在提高裂缝预测精度方面,本发明资料相对常规三维也明显改善,图5为目标区已有三维和本发明裂缝预测效果对比图,本发明资料相对已有三维资料对断裂河道等刻画更清晰。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