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吊顶,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
天花板吊顶。
背景技术
[0002] 吊顶对于室内装饰和营造室内效果具有重要作用。在对室内进行吊顶安装时,会先在墙顶下安装龙骨架,再通过龙骨架安装吊顶。龙骨架主要由主龙骨和副龙骨纵横交错形成。
[0003] 例如公告号为CN206571028U的中国
专利公开了一种轻
钢龙骨纸面
石膏板吊顶,吊顶包括与天花板相连的吊杆,所述吊杆与承载龙骨相连,所述承载龙骨连接有覆面龙骨和沿边龙骨,覆面龙骨连接有
石膏板,多根所述覆面龙骨设置成横向覆面龙骨和竖向覆面龙骨,所述横向覆面龙骨和竖向覆面龙骨构成轻钢龙骨吊顶骨架,所述覆面龙骨的两侧均与沿边龙骨相连,所述横向覆面龙骨和竖向覆面龙骨通过连接件相连。
[0004] 为了美观和安装方便,吊顶一般由一
块块吊顶板组成。吊顶上也会安装照明灯、吊扇等电器,这些电器的电线通常会隐蔽在看不见的吊顶上部空间,以使吊顶整体更平整美观;电器会发生
短路等电线损坏的情况,因此需要打开电器附近的吊顶板,以对吊顶板上面的电线进行检修。然而该轻钢龙骨纸面石膏板吊顶结构存在不便打开和关上吊顶板的缺点,检修电器的工作较麻烦,需要进行改进。实用新型内容
[0005] 针对
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天花板吊顶,该天花板吊顶更方便打开和关上吊顶板,具有便于检修电器的效果。
[0006]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天花板吊顶,包括用于安装吊顶板的龙骨架,所述龙骨架包括横轴以及两根平行设置于所述横轴下方的第一纵轴和第二纵轴,所述吊顶板的一侧铰接于所述第一纵轴的底端,所述第二纵轴的底端设置有
基座,所述基座的
侧壁水平开设有一端呈开口设置的凹槽,所述凹槽内滑动设置有
锁块,所述凹槽的封闭端与锁块之间设置有第一
弹簧,所述吊顶板的上表面设置有
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位于吊顶板的自由端,所述定位块朝向凹槽的侧壁开设有定位槽,所述第一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时,所述锁块插接配合于所述定位槽,所述锁块的侧壁设置有呈L形的拨块,所述凹槽的槽壁设置有供所述拨块滑动的滑槽,所述拨块远离锁块的端部设置有第一倾斜面,所述基座的底面开设有连通于所述滑槽的插槽,所述插槽内活动设置有插杆,所述第一倾斜面与所述插杆的端部相互抵接且相互滑移,所述插杆远离第一倾斜面的一端延伸出所述基座的底面,所述吊顶板的自由端开设有穿孔,所述吊顶板的自由端转动并抵接基座时,所述插杆可穿过所述穿孔,所述插杆的侧壁设置有限位块,所述插槽的槽壁设置有供所述限位块滑移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设置有弹性
支撑件。
[0007]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在吊顶板上的照明灯、吊扇等电器发生故障需要检修时,可按动插杆使插杆使插杆的端面抵接拨块,通过拨块上的第一倾斜面可以使拨块运动并推动锁块向凹槽的封闭端运动,当锁块完全容置在凹槽时,向下转动吊顶板的自由端进而将吊顶板打开,以便于对吊顶板上部空间内的电器进行检修;检修结束后,可将吊顶板的自由端向上转动,使插杆穿过穿孔,此时可按动插杆使锁块完全退回到凹槽中,并继续转动吊顶板使吊顶板的上表面与基座的底面相抵,然后松开插杆,第一弹簧在回复
力的作用下驱动锁块与定位槽插接,进而实现吊顶板的固定。
[0008]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锁块远离弹簧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倾斜面,所述第二倾斜面与所述定位块的上表面相互抵接且相互滑移。
[0009]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固定吊顶板时,定位块与第二倾斜面相抵时可实现锁块自动向凹槽的封闭端运动,进而无需人工按动插杆使锁块滑动,方便了吊顶板的固定。
[001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性支撑件为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套设于所述插杆,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限位槽远离所述吊顶板的一侧槽壁,另一端连接于所述限位块,当第二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时,所述插杆与所述第一倾斜面分离。
[0011]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使得按压插杆之后插杆能够自动复位。
[001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插杆远离所述拨块的一端设置有端帽。
[0013]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增设端帽便于操作工人按压插杆进而使锁块向滑槽的封闭端运动。
[0014]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吊顶板的下表面设置有供所述端帽沿插杆的长度方向滑动的沉孔,当所述第二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时,所述端帽位于所述沉孔,所述沉孔内设置有用于盖住沉孔的盖板,所述盖板
螺纹连接于沉孔的孔壁,且所述盖板的下表面与吊顶板的下表面相平齐。
[0015]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沉孔的设置使得盖板能够容置在沉孔内,盖板提高了吊顶板下表面的平整度;盖板与沉孔孔壁
螺纹连接,便于将盖板固定在吊顶板上。
[0016]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盖板的下表面设置有防滑纹。
[0017]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增设防滑纹方便操作工人通过手部对盖板施力进而使得打开或关闭盖板更方便省力。
[0018]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凹槽的槽壁沿水平方向设置有导向柱,所述第一弹簧套设于所述导向柱。
[0019]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增设导向柱对第一弹簧起到导向的作用,使得锁块向凹槽的封闭端滑动并压缩第一弹簧时,第一弹簧能够沿着水平方向收缩,使得第一弹簧不容易发生损坏。
[002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纵轴以及第二纵轴均通过
螺栓固定在横轴上。
[0021]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螺栓的固定方式稳固且牢固,使得第一纵轴和第二纵轴能够稳固地固定在横轴上。
[0022]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3] 在吊顶板上的照明灯、吊扇等电器发生故障需要检修时,可按动插杆使插杆使插杆的端面抵接拨块,通过拨块上的第一倾斜面可以使拨块运动并推动锁块向凹槽的封闭端运动,当锁块完全容置在凹槽时,向下转动吊顶板的自由端进而将吊顶板打开,以便于对吊顶板上部空间内的电器进行检修;检修结束后,可将吊顶板的自由端向上转动,使插杆穿过穿孔,当定位块与第二倾斜面相抵时可实现锁块自动向凹槽的封闭端运动,并继续转动吊顶板使吊顶板的上表面与基座的底面相抵,锁块在第一弹簧的回复力的作用下驱动锁块与定位槽插接,进而实现吊顶板的固定。
附图说明
[0024] 图1是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
[0025]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基座剖开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6]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盖板与沉孔的装配关系示意图。
[0027] 图中:1、龙骨架;101、横轴;102、第一纵轴;103、第二纵轴;2、吊顶板;3、基座;4、凹槽;5、锁块;6、第一弹簧;7、定位块;8、定位槽;9、拨块;10、滑槽;11、第一倾斜面;12、插槽;13、插杆;14、穿孔;15、限位块;16、限位槽;17、第二倾斜面;18、第二弹簧;19、端帽;20、沉孔;21、盖板;22、导向柱;23、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9] 一种天花板吊顶,如图1所示,包括用于安装吊顶板2的龙骨架1。具体的,龙骨架1包括横轴101以及两根竖直安装在横轴101下方的纵轴,且两根纵轴均通过螺栓23固定在横轴101上(结合图3)。其中一根纵轴为第一纵轴102,另一根为第二纵轴103,吊顶板2的一侧铰接在第一纵轴102的底端,第二纵轴103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基座3。
[0030] 具体的,如图2和图3所示,基座3的侧壁水平开设有一端呈开口设置的凹槽4,凹槽4内滑动安装有锁块5,凹槽4的封闭端与锁块5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6,凹槽4的槽壁沿水平方向安装有导向柱22,且第一弹簧6套设在导向柱22上。吊顶板2的上表面安装有定位块7,且定位块7位于吊顶板2的自由端。定位块7朝向凹槽4的侧壁开设有定位槽8,当第一弹簧6处于自然状态时,锁块5与定位槽8插接配合,进而实现吊顶板2的固定。此外,增设导向柱22对第一弹簧6起到导向的作用,使得锁块5向凹槽4的封闭端滑动并压缩第一弹簧6时,第一弹簧6能够沿着水平方向收缩,使得第一弹簧6不容易发生损坏。锁块5与定位槽8插接配合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倾斜面17,且第二倾斜面17与定位块7的上表面相互抵接且相互滑移。
[0031] 同时,如图1和图2所示,锁块5的侧壁固定有呈L形的拨块9,凹槽4的槽壁开设有供拨块9滑动的滑槽10。拨块9远离锁块5的端部设置有第一倾斜面11,基座3的底面开设有与滑槽10连通的插槽12,插槽12内活动安装有插杆13,第一倾斜面11与插杆13的端部相互抵接且相互滑移。插杆13的侧壁安装有限位块15,插槽12的槽壁开设有供限位块15滑移的限位槽16,限位槽16内设置有弹性支撑件。具体的,弹性支撑件为第二弹簧18,且第二弹簧18套设在插杆13上。第二弹簧18的一端固定连接在限位槽16远离吊顶板2的一侧槽壁,另一端固定连接在限位块15的侧壁,当第二弹簧18处于自然状态时,插杆13与第一倾斜面11分离。第二弹簧18的设置使得按压插杆13之后插杆13能够自动复位,进而不会影响拨块9在滑槽
10内的滑动。
[0032] 此外,如图2和图3所示,插杆13远离第一倾斜面11的一端延伸出基座3的底面,吊顶板2的自由端开设有穿孔14,吊顶板2的自由端转动并抵接基座3时,插杆13可穿过穿孔14。在吊顶板2上的照明灯、吊扇等电器发生故障需要检修时,可按动插杆13使插杆13使插杆13的端面抵接拨块9,通过拨块9上的第一倾斜面11可以使拨块9运动并推动锁块5向凹槽
4的封闭端运动,当锁块5完全容置在凹槽4时,向下转动吊顶板2的自由端进而将吊顶板2打开,以便于对吊顶板2上部空间内的电器进行检修;检修结束后,可将吊顶板2的自由端向上转动,使插杆13穿过穿孔14。当定位块7与第二倾斜面17相抵时可实现锁块5自动向凹槽4的封闭端运动,使锁块5完全退回到凹槽4中,并继续转动吊顶板2使吊顶板2的上表面与基座3的底面相抵,当锁块5与定位槽8对齐时,第一弹簧6在回复力的作用下驱动锁块5与定位槽8插接,使得锁块5与定位槽8插接配合,进而实现吊顶板2的固定。
[0033] 同时,如图2和图3所示,插杆13远离拨块9的一端安装有端帽19,以便于操作工人按压插杆13进而使锁块5向滑槽10的封闭端运动。吊顶板2的下表面安装有供端帽19沿插杆13的长度方向滑动的沉孔20,当第二弹簧18处于自然状态时,端帽19位于沉孔20内。沉孔20内还设置有用于盖住沉孔20的盖板21,盖板21与沉孔20的孔壁螺纹连接,且盖板21的下表面与吊顶板2的下表面相平齐。沉孔20的设置使得盖板21能够容置在沉孔20内,盖板21提高了吊顶板2下表面的平整度;盖板21与沉孔20孔壁螺纹连接,便于将盖板21固定在吊顶板2上。为了方便操作工人通过手部对盖板21施力进而使得打开或关闭盖板21,因此在盖板21的下表面设置有防滑纹。
[0034] 总的工作过程:在吊顶板2上的照明灯、吊扇等电器发生故障需要检修时,可按动插杆13使插杆13使插杆13的端面抵接拨块9,通过拨块9上的第一倾斜面11可以使拨块9运动并推动锁块5向凹槽4的封闭端运动,当锁块5完全容置在凹槽4时,向下转动吊顶板2的自由端进而将吊顶板2打开,以便于对吊顶板2上部空间内的电器进行检修;检修结束后,可将吊顶板2的自由端向上转动,使插杆13穿过穿孔14。当定位块7与第二倾斜面17相抵时可实现锁块5自动向凹槽4的封闭端运动,使锁块5完全退回到凹槽4中,并继续转动吊顶板2使吊顶板2的上表面与基座3的底面相抵,当锁块5与定位槽8对齐时,第一弹簧6在回复力的作用下驱动锁块5与定位槽8插接,使得锁块5与定位槽8插接配合,进而实现吊顶板2的固定。
[0035] 上述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
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
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
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