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绝缘 / 热桥 / 一种能保证保温板不位移热桥最小的一体化保温结构

一种能保证保温板不位移热桥最小的一体化保温结构

阅读:899发布:2020-05-08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能保证保温板不位移热桥最小的一体化保温结构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能保证保温板不位移 热桥 最小的一体化保温结构,保温板设置在主体 钢 筋结构的外侧,保温板的两侧分别通过多个 支撑 连接件连接有一个钢丝网片,保温板内侧的钢丝网片位于主体 钢筋 结构和保温板之间,支撑连接件为塑料制成的一体结构;扁钢连接件依次穿过保温板外侧的钢丝网片、保温板、保温板内侧的钢丝网片以及主体钢筋结构,扁钢连接件的一端和保温板外侧的钢丝网片可拆卸连接,扁钢连接件的另一端和主体钢筋结构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解决 现有技术 中复合后的钢丝网片保温板与主体钢筋结构 定位 不准确,易产生位移,影响后期 混凝土 浇筑 质量 问题。达到技术效果为:保温板不产生位移且具有最小的热桥。,下面是一种能保证保温板不位移热桥最小的一体化保温结构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能保证保温板不位移热桥最小的一体化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温板(1)、丝网片(3)、支撑连接件(2)和扁钢连接件(5);所述保温板(1)设置在主体钢筋结构(7)的外侧,所述保温板(1)的两侧分别通过多个所述支撑连接件(2)连接有一个钢丝网片(3),所述保温板(1)内侧的所述钢丝网片(3)位于所述主体钢筋结构(7)和所述保温板(1)之间,所述支撑连接件(2)为塑料制成的一体结构;所述扁钢连接件(5)依次穿过所述保温板(1)外侧的所述钢丝网片(3)、所述保温板(1)、所述保温板(1)内侧的所述钢丝网片(3)以及所述主体钢筋结构(7),所述扁钢连接件(5)的一端和所述保温板(1)外侧的所述钢丝网片(3)可拆卸连接,所述扁钢连接件(5)的另一端和所述主体钢筋结构(7)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保证保温板不位移热桥最小的一体化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扁钢连接件(5)截面为U字形的型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能保证保温板不位移热桥最小的一体化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钩(6),所述扁钢连接件(5)的两端分别插接有所述固定钩(6),所述固定钩(6)为J字形,所述扁钢连接件(5)两端的所述固定钩(6)分别卡接在所述保温板(1)外侧的所述钢丝网片(3)上以及所述主体钢筋结构(7)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保证保温板不位移热桥最小的一体化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板(1)的边缘设置有L字形企口,相邻所述保温板(1)的边缘通过L字形企口搭接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保证保温板不位移热桥最小的一体化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网片(3)为网口是正方形的钢丝焊接平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能保证保温板不位移热桥最小的一体化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连接件(2)包括底板(13)和连接管(9),所述底板(13)为圆形板,所述连接管(9)为圆管,所述连接管(9)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底板(13)上,所述连接管(9)的另一端开设有四个条形缺口(10),四个所述条形缺口(10)均分别沿所述连接管(9)的母线延伸,所述钢丝网片(3)上相互交叉钢丝卡接在四个所述条形缺口(10)中,所述底板(13)与所述保温板(1)可拆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能保证保温板不位移热桥最小的一体化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螺栓(4),所述底板(13)上开设有多个连接孔(8),所述连接孔(8)为圆孔,多个所述圆孔绕所述底板(13)的轴线均匀阵列在所述底板(13)上,所述连接螺栓(4)穿过所述圆孔将所述底板(13)固定在所述保温板(1)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能保证保温板不位移热桥最小的一体化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连接件(2)还包括多个加强筋(11),所述连接管(9)和所述底板(13)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多个所述加强筋(11),多个所述加强筋(11)绕所述连接管(9)的轴线均匀阵列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能保证保温板不位移热桥最小的一体化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环形凸起(12),所述环形凸起(12)设置在所述连接管(9)的外周侧,所述环形凸起(12)位于所述连接管(9)上设置有所述条形缺口(10)的位置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保证保温板不位移热桥最小的一体化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板(1)内侧的所述钢丝网片(3)和所述主体钢筋结构(7)之间通过多点位钢丝绑扎,所述保温板(1)的两侧均浇筑有混凝土

说明书全文

一种能保证保温板不位移热桥最小的一体化保温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墙体保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保证保温板不位移热桥最小的一体化保温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现运用于建筑保温与结构一体化丝网架保温材料有多种形式,区别在于钢丝网片和保温板的连接方式、复合后的钢丝网片保温材料和建筑主体钢筋的连接方式,主流有两种:
[0003] (1)保温板两侧复合钢丝网片,通过两侧斜插入钢丝和网片焊接,把保温板固定在合适的位置,使用时与建筑主体钢筋结构靠内侧的网片接触用绑丝绑扎或再用6毫米的钢筋贯穿增强连接;该方式缺点在于保温板对穿透钢丝包裹差,极易造成保温板位置移动,且众多的用于固定网片和保温板的钢丝斜插、贯穿保温板,形成众多的热桥,影响保温效果,建筑主体钢筋结构靠内侧网片用绑丝绑扎或贯穿钢筋增强连接,强度不够,不能满足建筑主体护围结构与保温层及外保护层的刚性连接。
[0004] (2)保温板单侧复合钢丝网片,靠把钢丝网片固定在保温板一侧,使用时与建筑主体钢筋结构连接有型、螺栓型、钢筋型;缺点在于:首先,在和主体钢筋结构连接时靠局部垫块把钢丝网架保温板固定在要求距离,如果垫块位置布置不合理,极易造成钢丝网架保温板发生位移,对后期混凝土浇筑带来浇筑厚度不均匀、不密实或形成空鼓,影响工程质量;其次,垫块设计不合理,不能把钢丝网片和保温板紧密连接,有的外形尺寸影响后期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的流动,对浇筑质量造成隐患;第三,用于和建筑主体钢筋结构连接的螺栓或钢筋,穿过固定钢丝网片的垫块和主体钢筋不能合理连接,刚性差,角铁连接刚性可以满足,但截面积尺寸大,热桥明显,对保温效果有瑕疵。
[0005] 以上几种钢丝网架保温板均采用平面拼接,由于尺寸误差或安装不到位极易造成拼接处不能紧密结合,形成较大缝隙,产生大面积热桥。实用新型内容
[0006] 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能保证保温板不位移热桥最小的一体化保温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复合后的钢丝网片保温板和主体钢筋结构定位不准确易产生位移,影响后期混凝土浇筑质量,保温板拼接处不能紧密结合、形成较大缝隙、产生大面积热桥的问题。
[0007]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8]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方面,一种能保证保温板不位移热桥最小的一体化保温结构,包括保温板、钢丝网片、支撑连接件和扁钢连接件;保温板设置在主体钢筋结构的外侧,保温板的两侧分别通过多个支撑连接件连接有一个钢丝网片,保温板内侧的钢丝网片位于主体钢筋结构和保温板之间,支撑连接件为塑料制成的一体结构;扁钢连接件依次穿过保温板外侧的钢丝网片、保温板、保温板内侧的钢丝网片以及主体钢筋结构,扁钢连接件的一端和保温板外侧的钢丝网片可拆卸连接,扁钢连接件的另一端和主体钢筋结构可拆卸连接。
[0009] 进一步地,扁钢连接件截面为U字形的型钢。
[0010] 进一步地,还包括固定钩,扁钢连接件的两端分别插接有固定钩,固定钩为J字形,扁钢连接件两端的固定钩分别卡接在保温板外侧的钢丝网片上以及主体钢筋结构上。
[0011] 进一步地,保温板的边缘设置有L字形企口,相邻保温板的边缘通过L 字形企口搭接在一起。
[0012] 进一步地,钢丝网片为网口是正方形的钢丝焊接平网。
[0013] 进一步地,支撑连接件包括底板和连接管,底板为圆形板,连接管为圆管,连接管的一端固定在底板上,连接管的另一端开设有四个条形缺口,四个条形缺口均分别沿连接管的母线延伸,钢丝网片上相互交叉钢丝卡接在四个条形缺口中,底板与保温板可拆卸连接。
[0014] 进一步地,还包括连接螺栓,底板上开设有多个连接孔,连接孔为圆孔,多个圆孔绕底板的轴线均匀阵列在底板上,连接螺栓穿过圆孔将底板固定在保温板上。
[0015] 进一步地,支撑连接件还包括多个加强筋,连接管和底板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多个加强筋,多个加强筋绕连接管的轴线均匀阵列设置。
[0016] 进一步地,还包括环形凸起,环形凸起设置在连接管的外周侧,环形凸起位于连接管上设置有条形缺口的位置上。
[0017] 进一步地,保温板内侧的钢丝网片和主体钢筋结构之间通过多点位钢丝绑扎,保温板的两侧均浇筑有混凝土。
[0018] 进一步地,保温板内侧的钢丝网片与保温板之间的间距为20mm至30mm 之间,保温板外侧的钢丝网片与保温板之间的间距为25mm至40mm之间。
[0019]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0020] (1)满足了建筑节能保温及防火的要求,满足了建筑保温结构一体化的要求,提升了钢丝网架保温模块在和建筑主体钢筋结构连接时定位准确性、连接强度及后期混凝土浇筑质量,极大的减少了热桥导致保温效果差的现象。
[0021] (2)减少了现场安装时为调节钢丝网架保温板和钢筋间的预留尺寸,测量、调整、支撑,只需把内侧钢丝网片和钢筋接触部分选几个点位用绑丝绑扎就能把单片钢丝网架保温板模块安装到位。
[0022] (3)保温板之间拼接时通过企口相互拼接,减少了可视缝隙,减少了热桥。
[0023] (4)通过采用高强度扁钢连接件,截面积小,强度等级高,最大程度的减少了热桥,保温板不产生位移,实现了建筑保温结构的一体化。附图说明
[0024]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0025] 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0026]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能保证保温板不位移热桥最小的一体化保温结构的剖面图。
[0027]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能保证保温板不位移热桥最小的一体化保温结构的扁钢连接件的结构图。
[0028]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能保证保温板不位移热桥最小的一体化保温结构的保温板及两侧钢丝网片的连接图。
[0029]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能保证保温板不位移热桥最小的一体化保温结构的保温板及两侧钢丝网片的连接图。
[0030]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能保证保温板不位移热桥最小的一体化保温结构的支撑连接件立体结构图。
[0031] 图6为图5提供的一种能保证保温板不位移热桥最小的一体化保温结构的剖面图。
[0032] 图7为图6提供的一种能保证保温板不位移热桥最小的一体化保温结构的左视图。
[0033] 图8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能保证保温板不位移热桥最小的一体化保温结构的支撑连接件的立体结构图。
[0034] 图9为图8提供的一种能保证保温板不位移热桥最小的一体化保温结构的剖面图。
[0035] 图10为图9提供的一种能保证保温板不位移热桥最小的一体化保温结构的左视图。
[0036] 图中:1、保温板,2、支撑连接件,3、钢丝网片,4、连接螺栓,5、扁钢连接件,6、固定钩,7、主体钢筋结构,8、连接孔,9、连接管,10、条形缺口,11、加强筋,12、环形凸起,13、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7]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38] 实施例1
[0039] 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能保证保温板不位移热桥最小的一体化保温结构,包括保温板1、钢丝网片3、支撑连接件2和扁钢连接件5;本实施例中,说的通俗易懂就是给楼房保温用的板子,保温板1是以聚苯乙烯树脂为原料加上其他的原辅料与聚含物,通过加热混合同时注入催化剂,然后挤塑压出成型而制造的硬质泡沫塑料板,具有防潮、防性能,可使减少建筑物外围护结构厚度,从而增加室内使用面积,保温板1设置在主体钢筋结构7 的外侧,主体钢筋结构7指的是建筑物的中搭接的支撑钢筋结构,保温板1 的两侧分别通过多个支撑连接件2连接有一个钢丝网片3,其中,支撑连接件 2的一端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保温板1上,支撑连接件2的另一端通过槽口卡接或者通过钢丝绑接等手段与钢丝网片3连接,保温板1内侧的钢丝网片3 位于主体钢筋结构7和保温板1之间,支撑连接件2为塑料制成的一体结构,例如,支撑连接件2的形状可以为圆管状、矩形钢管状、T型结构或者是圆管连接法兰盘的结构形式;异形扁钢可以为矩形扁钢管、扁U字形型钢、工字钢或者是角钢等;扁钢连接件5依次穿过保温板1外侧的钢丝网片3、保温板 1、保温板1内侧的钢丝网片3以及主体钢筋结构7,扁钢连接件5的一端和保温板1外侧的钢丝网片3可拆卸连接,其可拆卸连接方式可以是卡接或者通过钢丝绑扎,扁钢连接件5的另一端和主体钢筋结构7可拆卸连接,其可拆卸连接方式可以是卡接或者通过钢丝绑扎。
[0040] 本实施例达到的技术效果为:通过本实施例,满足了建筑节能保温及防火的要求,满足了建筑保温结构一体化的要求,提升了钢丝网架保温模块在和建筑主体钢筋结构7连接时定位准确性、连接强度及后期混凝土浇筑质量,极大的减少了热桥导致保温效果差的现象,保温板1的固定稳定且不产生位移,通过塑料制成的支撑连接件2热桥小,保温效果好。
[0041] 实施例2
[0042] 本实施例中的一种能保证保温板不位移热桥最小的一体化保温结构,包括实施例1中的全部技术特征,除此之外,如图1和图2所示,扁钢连接件5 截面为U字形的型钢;还包括固定钩6,扁钢连接件5的两端分别开设有圆孔,在圆孔中插接有固定钩6,固定钩6为J字形,扁钢连接件5两端的固定钩6 分别卡接在保温板1外侧的钢丝网片3上以及主体钢筋结构7上,其卡接通过固定钩6的J字形弯曲钩实现。
[0043]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保温板1的边缘设置有L字形企口,相邻保温板1的边缘通过L字形企口搭接在一起,L字形企口指的是在保温板1的边缘开设L字形敞口的槽,当建筑面积较大时,可以将多块保温板1 通过L字形企口相互搭接,拼接呈较大的保温板1,相邻的保温板1之间不产生缝隙,保温效果得到了显著增强,且不产生混凝土的渗漏,具有较好的防水性能。
[0044] 本实施例中的有益效果为:本实施例中,通过采用高强度扁钢连接件5,截面积小,强度等级高,最大程度的减少了热桥,保温板1不产生位移,实现了建筑保温结构的一体化;保温板1之间拼接时通过企口相互拼接,减少了可视缝隙,减少了热桥,提高了保温效果。
[0045] 实施例3
[0046] 本实施例中的一种能保证保温板不位移热桥最小的一体化保温结构,包括实施例2中的全部技术特征,除此之外,钢丝网片3为网口是正方形的钢丝焊接平网,例如,横纵交错的钢丝制成钢丝焊接平网,在横纵交错的钢丝之间通过焊接连接,此外,还可以选用菱形和三角形等网口的钢丝网片3;如图1、图5、图6和图7所示,支撑连接件2包括底板13和连接管9,底板13为圆形板,连接管9为圆管,连接管9的一端固定在底板13上,连接管9的另一端开设有四个条形缺口10,四个条形缺口10均分别沿连接管9的母线延伸,钢丝网片3上相互交叉钢丝卡接在四个条形缺口10中,底板13与保温板1 可拆卸连接,例如通过销子或者螺栓实现可拆卸连接;还包括连接螺栓4,底板13上开设有多个连接孔8,连接孔8为圆孔,多个圆孔绕底板13的轴线均匀阵列在底板13上,连接螺栓4穿过圆孔将底板13固定在保温板1上;支撑连接件2还包括多个加强筋11,连接管9和底板13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多个加强筋
11,多个加强筋11绕连接管9的轴线均匀阵列设置,例如加强筋11 的形状为直角三角形,加强筋11的一个直角边固定在连接管9的外侧壁上,加强筋11的另一个直角边固定在底板13上,通过设置加强筋11显著加强了支撑连接件2的机械强度;还包括环形凸起12,环形凸起
12设置在连接管9 的外周侧,环形凸起12位于连接管9上设置有条形缺口10的位置上,在环形凸起12的靠近底板13的一侧可设置卡簧将钢丝网片3可接在环形凸起12上;保温板1内侧的钢丝网片3和主体钢筋结构7之间通过多点位钢丝绑扎,保温板1的两侧均浇筑有混凝土,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的支撑连接件2为塑料一体铸造成型。
[0047]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保温板1内侧的钢丝网片3与保温板1之间的间距为20mm至30mm之间,保温板1外侧的钢丝网片3与保温板1之间的间距为25mm至40mm之间,例如,保温板1内侧的钢丝网片3与保温板1之间的间距为25mm,保温板1外侧的钢丝网片3与保温板1之间的间距为35mm。
[0048] 本实施例中的有益效果为:减少了现场安装时为调节钢丝网架保温板1 和钢筋间的预留尺寸,测量、调整、支撑,只需把内侧钢丝网片3和钢筋接触部分选几个点位用绑丝绑扎就能把单片钢丝网架保温板1模块安装到位。
[0049]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0050] 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