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绝缘 / 保温毡 / 低温炼锑工艺及其设备

低温炼锑工艺及其设备

阅读:479发布:2022-12-17

专利汇可以提供低温炼锑工艺及其设备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介绍了一种低温炼锑工艺及设备,采用了一种低温火法非挥发 氧 化 焙烧 —气体还原剂还原熔炼工艺以及一种改造了的流态化床式焙烧炉和管式回转还原炉等强化设备,具有焙烧、还原 温度 低,不用任何辅助材料无 熔渣 含锑损失,金属直收率高,成品锑品级高的特点,本发明还介绍了一种适用于火法 冶金 过程中SO2尾气处理系统。,下面是低温炼锑工艺及其设备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锑火法冶金提取过程,其特征之一,在于焙烧是采用低温和较小的空气过剩系数。在改进了的流态化床式焙烧炉内进行,这是一种炉底有喷咀,炉缸内有多层搅拌桨、炉上部有多层布料器的装置,sb2s3矿料在该装置中自然氧化成固态sb2O3留存于脉石中,炉子尾气出口sO2含量大于4%并有少量sb2O3随炉气挥发出炉外,其操作要点是焙烧温度、炉子出口温度、空气过剩系数以及布料器和螺旋桨转速。
其特征之二在于还原过程是在内有筛管或筛板的旋转的管中通入气体还原剂在间接加热下低温还原的,还原炉是一种卧式迥转还原炉,这是外壳与几个旋转着的内筒通过红热瓷管加热以气体还原剂还原的装置,还原过程中sb2O3被还原成金属锑混于脉石中,物料的出炉是通过升高炉的一端,物料从旋转着的内管中自动出来,其操作要点是,还原时间,还原温度,还原气体的过剩系数,还原终点的控制。
其特征之三在于还原的物料是装入一同还原炉结构相似但以固体燃料加热的熔析炉内,在还原气氛下进行,同时金属与炉渣的液固相分离是通过升高炉的一端来实现的,炉渣经选矿处理后配入熔析炉料中重新熔析,其操作要点为熔析温度,熔析时间和必要的还原气氛。
其特征之四在于尾气处理系统中旋收尘装置和布袋收尘装置和管道有较好的密封性,采用制酸和用酸氢铵水溶液作吸收剂的三塔串联吸收处理利用尾气以及收尘器中粉尘的利用,其操作特点是,布袋收尘器出口尾气温度不应低于水蒸汽的冷凝点以下,各槽内亚铵盐总浓度的控制。
2、按照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氧化焙烧温度为420~480℃范围内。
3、按照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焙烧炉尾气出口温度为200℃
4、按照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空气过剩系数为1.1~1.2。
5、按照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布料器转轴速为12转/分。
6、按照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螺旋桨转速为4~12转/分。
7、按照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还原炉还原温度范围为420~520℃。
8、按照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还原时间为6小时。
9、按照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还原炉内管转速为4~8转/分。
10、按照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控制终点是测定炉气含水量下降到零时。
11、按照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还原气体可以是氢气,半气,水煤气,氨、甲烷或醇类裂解气
12、按照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还原气体过剩系数为1.1~1.8。
13、按照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熔析温度为800℃以上。
14、按照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熔析时间为2小时。
15、按照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熔析过程中保持必要的还原气氛是通入一定量的还原气体。
16、按照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尾气在布袋收尘器出口温度为200℃以上。
17、按照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亚铵法吸收中一号槽内亚铵盐之浓度为700克/升左右,溶液度为9~10滴度。
18、按照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亚铵法吸收中二、三号槽内亚铵盐总浓度在350克/左右,溶液碱度为15滴度。
19、一种流态化床式焙烧炉,其特征在于炉顶部有一料斗联接在自动进料机上,进料管对准布料器,炉顶部还有入孔和炉气出口,正中有传动变速装置联接炉上部一根转轴,轴上焊有园锥形布料器和倒锥形园台漏斗,转轴另一端伸入炉内一套筒中,炉体下部设有空气环管和空气分配管并与炉底部的喷咀联在一起,炉底呈倒锥形,炉料由炉底一边出料,炉底正中有一根双套管转轴炉缸内轴上装有螺旋桨,轴上端部伸入炉内套管中,转轴是由炉底下面传动变速机构带动,双套管转轴中心为冷却液管,外套管为冷却液流管,炉缸部份壳上有较薄一层耐火材料,外部有冷却水喷淋冷却水收集器。
20、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焙烧炉中有数层布料器和比布料器少一个的倒锥形园台漏斗,它们的组成方式从上至下为布料器-漏斗-布料器-漏斗-布料器。
21、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布料器和漏斗,它们应是料斗直径大于布料器,布料器倾为15°园台漏斗倾角为45°。
2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料器其转速为12转/分钟。
2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桨有数层,每层为二片桨叶对称布置,层与层间浆叶交错90°。
24、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螺旋桨叶片与水平线间夹角为30°。
25、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螺旋桨其转速为10转/分。
2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套筒转轴中冷却液流向是从中心管流入,从外管流出并和炉缸内物料作热交换。
27、按照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上下转轴在炉内的支撑点是一套筒。
28、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套筒是由固定在炉壳上的钢架所支撑。
2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咀是按同心园排布。
30、按照权利要求11,按同心园排布的喷咀为耐热件。
31、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环管应保持一定的直径。
3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炉子材质为普通碳素钢。
33、多管迥转还原炉其特征在于它是一种卧置在钢架上一头可调升降的炉壳与内管所组成,内管与外壳的保温层保持一定间距,内管可旋转,炉壳是可分的上下两部份,装有保温层或耐火材料,其上有一些凹槽,槽内按一定方式,有长瓷管,瓷管内可安装电阻丝或通入气体或流体燃料燃烧通过红热瓷管加热内管中物料,内管中装设有筛管或数筛板,内管进料端与一直径约小的双套进料管焊在一起,套管中心管中装有螺旋进料器,套管装在轴承支承点上,套管上还装有传动用齿轮带动内管转动,旋转的套管与固定管间有一密封装置,内管出料口有一密闭挡板
3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炉子可调升降机构是一种螺旋升降机。
35、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升降机可使炉子的可调范围在水平线与内管轴心线间20°倾斜角。
3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炉壳材料为普通碳钢
3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炉内管材料为耐热铸铁管,
3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炉壳内保温层材料是硅酸纤维毡及珍珠岩轻质耐火材料。
3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炉壳内耐火材料是上有凹槽的耐火砖
40、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瓷管排布方式是以内管轴线成90°排布。
41、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瓷管内加热源可以是电、煤气、石油燃料或高浓度醇类产品。
4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管与外壳保温层的间距为20mm。
4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筛管或筛板的孔径φ6mm,孔间距10mm。
4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块筛板之间是用子母槽联接在一起。
45、按照权利要求12所述的筛板第一块上端头开有缺口,每块筛板间成90°交叉联接。
4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管进料端双套管,中心管内螺旋送料器把固状物料送入炉内,外管中通入还原气体。
4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管出料口的挡板上装有保温材料。
4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管支承点的轴承为轴承。

说明书全文

发明叙述了一种有色冶金提取过程及其设备,这是利用了锑的化合物能在较低温度条件下迅速化-还原的性质,采用一种低温火法非挥发氧化焙烧-气体还原剂还原熔炼工艺以及流态化床式焙烧炉,管式迥转还原炉强化设备。

锑的冶金提取过程,特别是纯锑提取,传统工艺除湿法外,火法有:

(1)直井炉挥发焙烧-还原熔炼法

(2)鼓炉挥发焙烧-还原熔炼法

(3)鼓风炉挥发熔炼-还原熔炼法

(4)沉淀熔炼法

(5)旋涡挥发熔炼法等

上述以获得重升华Sb2O3中间产物为目标的传统方法,所依据的原理是锑硫化物易氧化、锑氧化物易还原的化学特征,实质是一种高温冶炼富集过程,Sb2O3的易挥发性是挥发焙烧工艺的理论基础,传统工艺过程与工艺条件的设定都建立在这一基础上。

各种工艺方法操作温度如下:

(1)直井炉挥发焙烧操作温度范围950~1050℃

(2)鼓风炉挥发焙烧操作温度范围1300~1400℃

(3)鼓风炉挥发熔炼操作温度范围1300~1400℃

(4)旋涡熔炼操作温度范围1450~1500℃

(5)沉淀熔炼操作温度范围1100℃

(6)死焙烧法操作温度范围1000℃以上

后两种方法由于工艺方面的缺陷,已逐渐被淘汰外,以捕集挥发物 为中间产物的高温挥发焙烧工艺由于具有脉石与锑挥发分离这一显著特点,故传统工艺一直采用高温挥发焙烧方法,一般操作温度都在950~1500℃,还原熔炼采用反射炉,操作温度也控制在1000℃以上。

高温冶炼工艺并非十分合理,除设备损坏率高、金属回收率低和需要庞大的冷凝收尘装置外,它还存在:

(1)燃料消耗大,直井炉、焙烧矿焦比率为100∶10,鼓风炉挥发焙烧时矿焦比率为100∶45,旋涡炉焙烧时所耗燃料中木用量占炉料总量的3-4%,吨炉料电耗230-260千瓦/小时,轻油200kg。锑氧化物的还原熔炼,物料与无烟还原剂之比也是100∶10。

(2)焙烧过程中的大量造渣和四氧化二锑,锑玻璃,锑锍,的出现是高温焙烧的必然产物,也是造成金属直收率下降的重要原因。四氧化二锑是一种盐类,不挥发不熔,它的生成对挥发焙烧不利。锑玻璃是一种熔点为517℃的低熔点Sb2S3与未挥发的Sb2O3熔融成的人造硫氧锑矿与炉渣混在一起形成的一种粘稠状的炉结,在直井炉挥发焙烧中由于锑玻璃的生成使渣率升高,锑玻璃含锑量约占渣含锑量的80%左右,鼓风炉挥发熔炼由于高温中Sb2S3的熔化与液态FeS和炉渣一起形成锑锍,其产出率占所有入炉物料量的5~7%,有的厂家高达10%左右。锑锍中含锑量一般是5~10%,高温工艺中还需加入辅料,团矿剂,矿石助熔剂,传统工艺的能耗大金属直收率低,需添加辅料和渣料的再加工、造成金属锑提取成本的增加。

(3)操作不便,劳动强度大,生产环境恶劣,特别是SO2气体不可避免的排放污染和砷的闭路循环富集,是高温火法工艺中共同存在的问题,高温火法中大量固体燃料和辅料的燃烧需要较大的空气过剩系数,这使炉气中SO2含量下降,传统工艺中SO2含量都<0.5%左右,失去了工业利用价值,是一种浪费,它的排放污染环境,锑矿中还含有砷、 铅、、铁等杂质。其中砷、铅的物理化学性质与锑较接近,将其从锑金属中分离是比较困难的,它们的存在,直接影响成品锑的品级。

锑冶金提取技术近年来的发展,在于强化火法初炼工艺和设备的改造。还原熔炼基本没有多大改进,一九七二年意大利的回转窑闪速焙烧工艺,一九七三年玻利维亚国营熔炼公司(ENAF)采用捷克专利在工业上使用的旋涡熔炼工艺,中国矿山一九六二年使用的鼓风炉挥发熔炼工艺,都集中在火法初炼工艺改进方面,苏联长期来对旋风炉作了大量研究,同时对沸腾炉焙烧在锑冶金方面的应用也作了大量研究试验,沸腾炉焙烧比起其它焙烧设备生产有一系列优点,它有较高的单位生产,较低的温度,因而有较小的能耗,但由于这种炉型易于烧结一直未能在工业生产上应用,这种炉型结构是这样的。

一种内衬耐火材料的炉体,分炉顶、炉身、炉缸、炉底四部分。炉子的横截面是一不断向上扩展的园形竖炉、炉底有许多喷吹泡罩的铸铁喷咀,炉底下部还有空气分配箱,距炉底一定高度处的溢流炉,用于排渣,炉体设置在泥基础上,原料是经一计量器用皮带运输机送至炉身上部进料口装入炉内,冷炉起动是由三个低压油咀喷油燃烧加热,两台空压机将空气压入炉底下部空气分配箱,再由喷咀喷出,炉顶部开有炉气通道和人孔

二步法工艺中锑氧化物的还原熔炼过程是在反射炉内进行的。它是将锑氧化物拌以还原剂和助熔剂碳酸钠在1000℃温度下加热,使锑氧化物陆续还原成锑并被熔析出来,其中的杂质AsO3、PbS、SiO2、Al2O3、FeS等则造渣排出,还原需要较长时间和较高温度下进行,燃料消耗占锑氧化物的10%以上,助熔剂为3~5%。吨锑还原熔炼时间为15小时左右。还原反应中有部分锑氧参加造渣反应,炉渣中含锑量常高达30~40%需要单独或作为配料再行处理,长时间的高温还原 过程大约有5~8%的锑氧仍以三氧化二锑形态挥发被炉气带出炉外,通常在还原炉后还另设有一套捕集回收的冷凝收尘系统。

液态锑的渗透性极大,反射炉都需用耐火材料锤筑而成,但高温和性助熔剂对炉体的破坏和腐蚀作用很大,常造成液态锑的渗漏损失,反射炉炉底寿命也只能维持十个月左右即损坏。

研究锑冶金提取过程中物料反应行为及其机理,对这一多相反应中锑化合物的氧化和还原过程的热力学计算,得出锑硫化物在300℃时氧化焙烧,其标准自由△Z573K=-603154卡/克分子,锑氧化物在400℃时还原反应其标准自由焓△Z673k=-26010卡/克分子。这说明在较低温度下锑化合物的氧化和还原都同样具有较大的热力学趋势,长期来人们对锑冶金提取方面的偏见,使其一直保持高温冶炼这一传统方式,工业生产中希望找到一种新型的炼锑工艺和设备,它应具备:

(1)设备投资少;

(2)工艺流程简单可行,运行可靠;

(3)生产成本低;

(4)金属回收率高。

只要能满足以上条件,就有在工业上应用的价值,本发明介绍了一种低温炼锑工艺方法。

工艺流程说明(参看附图一)

本系统是由焙烧、还原熔炼、尾气处理三部份以及焙烧炉、还原炉、吸收塔、旋风收尘器、布袋收尘器、提升机等主体设备和一些辅助设备所组成。

工艺流程如下:

<80目的浮选精矿,含水量一般都较大,需用一干燥器干燥至含水量<0.5%,送入料仓储存,连续作业的焙烧炉生产所用的物料由提 升机将料送至炉顶料斗内,物料入炉是通过一台自动进料机控制供料,炉内部至少安装有几个锥形布料器和倒锥形园台漏斗,入炉物料落在锥形布料器上,物料被旋转着的布料器向四周抛撒,与上升的热炉气流进行热交换,物料得到预热后落入倒锥形园台漏斗中,再落在下一个锥形布料器上,重复以上方式,物料在多次这样之字形运动过程中,获得较长的炉上部空间停留时间,使物料得以充分预热,其表面温度升至200℃以上,最后被布料器均匀地抛撒入炉缸内,在这里物料迅速升温至400℃以上,并人为控制在400~480℃温度下自热焙烧,焙烧所需用的空气由一台空压机(叶氏或罗茨风机)将空气鼓入计量装置,经空气环管和分配管由喷咀喷出,保持适当的风压和空气过剩系数是稳定生产的关键,空气过剩系数一般为1.1~1.2,风压必须足以克服管道,喷咀及料柱所造成的阻力,保证输入额定的空气量。

炉缸中物料在空气和螺旋桨叶的搅拌下,呈流态化运动,螺旋桨最少为两层,每层两片桨叶,螺旋桨有提升和搅拌物料作用,它使物料透气性均一,防止物料局部过热形成结,为维持正常炉缸操作温度,需移走多余的反应热,故对炉墙采取喷水冷却,螺旋桨叶则从转轴中心通入冷却液冷却(冷却液可以是水、油或其他冷却液),在低温和小的空气过剩系数条件下焙烧的结果,是所有锑硫化物被氧化成锑氧化物,并以固态留存在焙烧砂中,所挥发的炉气中,除少量炉尘和锑氧外,主要成份是SO2气体,焙烧炉内出炉的物料是由输送机送至还原炉,还原炉系列管式迥转炉,工作是靠间接加热间歇式生产,还原炉分外壳,内管两部份,内管中装有管式筛网或筛板,焙烧料被送入还原炉内管中,在气体还原剂气氛下还原,还原剂可以是H2,水煤气,半水煤气,、甲烷或醇类裂解气,从一端固定的小管将还原剂通入,转动管件与固定管件之间有一密封装置,还原工艺分还原和熔析两阶段进行,还原阶段: 还原气体过剩系数一般是1.1~1.3,在420~520℃温度下,还原时间为6小时,熔析时间为2小时,当还原完成后,焙烧砂中锑已被还原成金属锑混在炉渣中,经过两小时熔析后(这时减小还原气体至最低限度,升高炉温至800℃以上),升高还原炉进气端,拉开内管出料门,金属锑即自行流出,最后再将渣扒出,另一种熔析方式是将还原好的物料从还原炉中放入炉型结构与还原炉相似的熔析炉内,所不同的是利用固体燃料加热,得到的金属锑一次直收率达85%以上,再经精炼熔铸即得成品锑,熔析过程中,渣锑的液固相分离有别于传统工艺的气固相分离,它的分离比较容易,熔析分离后炉渣中含有大约25~33%锑,它们约占总金属量的15%,以固态金属锑的形式混在渣中,送选矿车间进行选矿处理,可获得85%以上的二次回收率,重新加入熔析炉中熔析。

焙烧炉中排出温度为200℃左右的炉气,除少量炉尘,锑氧化物外,主要成份是SO2气体,用旋风收尘和布袋收尘后,炉气基本不含粉尘,焙烧炉出口SO2含量为4~9%,布袋收尘器出口尾气温度应严格控制,一般不应低于120℃,为保证SO2气体浓度的稳定,本系统所用的旋风收尘器与布袋收尘器应有较好的密封性能,可使布袋收尘器出口SO2浓度不低于4%~7%,经加压后可用于制酸。

本文还介绍了另一套处理系统,亚铵法处理SO2气体,附产亚硫酸铵,亚铵法用于化工过程中硫酸尾气的处理是成熟的经验,工艺可靠,操作方便,投资少,可达到国家排放标准,但由于一般有色冶金中含硫废气不同于硫酸尾气,其温度高,含尘、含水和含游离氧高等特点,使亚铵法在火法高温冶炼中的应用受到限制,但本工艺中由于具备了尾气温度低,含尘含水少,游离氧浓度低,为亚铵法在本工艺中的应用提供 了有利条件。

尾气处理系统说明:(见附图四)

处理系统是三塔串联,采用氨水或碳酸氢铵液作吸收剂,吸收后生成NH4HSO3浓液,从贮液槽中用抽到结晶池内,加入固体碳酸氢铵,沉淀出(NH4)2SO3晶体,经过滤后可获得亚硫酸铵,为造纸浆原料,清液可循环使用,必要时可排出一部份,可作肥料,处理后的尾气中SO2含量<0.05%,低于国家排放标准,本系统中所用的吸收塔是化工过程中常见的填料塔,塔内填有瓷环。

由旋风收尘器和布袋收尘器收集下来的粉尘是锑氧和脉石混杂物,其含锑量约占总金属量的5%,可用于另一系统提纯处理制成较好品级的锑白,粉尘中金属回收率为85%,焙烧、还原、熔析、精炼、选矿及粉尘处理后锑金属的总回收率可达97%。

本工艺主要用于处理浮选硫化锑精矿或品位为40°以上的各种富矿,实现上述工艺必须创造充分的化学动力学条件,以保证各项反应的完成。本发明涉及到气固多相反应,反应发生在相界面之间,充分利用浮选精矿细磨物料巨大的活性表面,在良好的流体动力学条件下,加速扩散,强化传质、传热过程,是发明的要点之一,气固相反应在流态化床中可达到最佳效果,同时低温操作条件能使入炉物料不熔结,其疏松的物理机械性能是保证焙烧反应的必要条件。

本文涉及到一种改进了的冶金沸腾炉和管式迥转还原炉,它们的结构如下,见附图二、三。

安置在水泥基础上的沸腾炉是一普通钢制园柱形或方形外壳的竖炉,内衬以耐火材料和保温层,它们包括耐火砖、浇注耐火材料和硅酸纤维毡,炉体结构分为炉顶、炉身、扩大部份、炉缸、炉底五部份。炉膛横截面呈园形,炉顶中心装设有传动装置带动炉内转轴,轴上至少有三 层以上园锥形布料器和倒锥形园台漏斗,它们都是由较薄的钢片制成,焊接在转轴上排布组合方式是:布料器-料漏斗-布料器-料漏斗-布料器。布料器装设的多少取决于物料在空中停留时间和物料要求预热的程度,一般地不少于三层,转轴由炉顶一个推力轴承支撑,炉身处有一固定点,它是炉壳上钢架支承的长套筒,转轴的端头伸入套筒内,可作滑动摩擦转动和起定位作用,炉顶部设有人孔,炉气出口管和进料装置,进料管对准布料器顶部,炉缸的外壁装有冷却水环管,将水均匀喷撒在炉壳上,水顺炉壁流下冷却炉壳,以带走多余的反应热,为防止炉内壁过冷,炉缸壁衬以适当厚度的粘土质耐火材料或涂以耐火泥,流下的冷却水由一园环盘收集引入回收池冷却循环使用,炉底部是漏斗形,布设有许多喷咀,喷咀个数应随炉缸直径及供风量而定,炉底高度上布设环形空气管,由鼓风机送来的空气经过气体计量器进入空气环管,分配到支管进入喷咀喷出,较大的空气环管起稳压分配作用,炉底正中呈倒锥形结构,锥底部向一方伸出,炉料由一边排出,炉底下方中心线处有一根由传动机构带转的双套管转轴,装在推力轴承上,转轴上装有螺旋桨叶片,它们可以是一层或多层,每层有两片叶片,转轴穿过炉缸伸入炉身部的固定点长套筒内,双套管轴中心管通入冷却液,从轴上部顶端回流通过轴壁和桨叶片进行热交换,带走炉缸内多余的热量,控制内外的冷却液量,以保持炉缸内规定的温度场。

下列参数可供设计参考

炉高与炉缸高之比为4~5;

布料器层数可视炉身高度而定,一般不少于3~5层,即可达到均匀布料和充分预热物料的目的;

炉内处理物料量与炉缸半径的平方成正比;

炉缸高度可取范围500~800mm;

桨叶层数一般4~6层,每层两片,层间成交错90°排列最为适宜,层数过多则阻力降增加;

桨叶顶端与炉壁间距为20~40mm;

桨叶搅拌强度可取范围为6~12转/分,大炉径宜取低限。

管式迥转还原炉是一种间歇操作的水平卧置列管式炉,炉壳结构是要分为上下两部份的普通钢制外壳,安装在钢架上,炉体一头装有可调高度的螺旋升降机构,炉体可调范围一般是水平线与轴心线之间20°倾斜,壳内衬以保温材料硅酸铝纤维毡或专门加工有凹槽的绝热砖,凹槽内布有长瓷管,这是一种间接加热装置,热源是通过一种长瓷管,红热后以辐射传热形式向还原炉内管加热,瓷管内可是电、煤气、石油燃料或高浓度醇类产品作热源,长瓷管的排列密度与方式应以还原炉内管被均匀加热和处理物料量的多少及热源的发热量大小诸因素而定,一般应保证反应所需的温度上限,内管材料多采用耐铸铁管,每一内管装在支承点上,每一支承点由两个滚动轴承支持,内管进料用螺旋送料器,插入空心转动轴内将料送入,气体还原剂也是从同端进入。出料在另一端。内管的缓慢转动是靠传动设备带动,联接固定管与转动管之间有一密封装置,可防止还原气体的外泄,内管与外管之间间距一般为5~10mm,内管中装有长度与内管相等的筛管或数块筛板,筛管的轴心线到筛管的内壁半径一般等于筛网外壁到内管内壁的距离。筛管和筛板都是固定在内管上,随内管一起旋转。筛管上密布有许多小孔,孔径一般在5~7mm之间,孔间距为10mm的交错排列,筛管、筛板的作用增加了物料在反应中的实际工作表面。

下列参数可供设计时参考:

还原炉满足反应的长度一般是4~6m。

处理料量与内管直径的平方成正比;

加热瓷管的排列方式可以是横向或纵向,而最佳排列方式是以内管轴线成90°的横向排列,它可保证还原炉温度场的均匀;

还原炉转速可选范围4~10转/分。

现对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沸腾炉的冷炉起动有几种方案可供选择。其一是向炉内加入液体或气体燃料燃烧,加热炉膛,当炉温升到400℃时投入生物料,反应即可发生,这些燃料可是酒精、汽油、天燃气、煤气、石油液化气燃料等。其二是用三或四块电加热板临时组装在炉缸外壁上,对炉缸壁加热,当炉缸内温度升至400℃时,投料即可起动。这时可将加热板卸下。Sb2S3的氧化焙烧是一个放热反应,沸腾炉生产中大量物料的加入有可能使炉缸内温度超出允许范围420~480℃,这时可开动冷却液管对炉缸外壁和中心进行冷却降温。炉温的控制还原可通过配料调整矿料中硫含量得以解决。焙烧炉和还原炉,熔炼炉的温度控制是必要的。操作中焙烧炉炉缸温度、炉上部温度、炉气出口温度、布袋收尘器出口温度、还原炉和熔炼炉的内温度点都是本工艺的主要温度控制点,在炉缸中螺旋桨叶片不应占有过大的炉内横截面积。本发明中一般要求每层桨叶平均所占炉内有效截面积的比率为20%

附图说明

附图1说明:
1矿料,2干燥器,3焙烧炉,4焙烧器输送系统,5还原炉,6还原料输送系统,7熔析炉,8熔析料输送系统,9精炼炉、10精锑液,11铸模,12成品锑,13鼓风机,14流量计,15中心管冷却液或气,16中心管冷却液或气出口,17炉缸冷淋水环管,18冷淋水,19冷淋水收集盘,20冷淋水回收管,21还原气发生器,22流量计,23焙烧炉尾气,24旋风收尘器,25布袋收尘器,26抽风机,27制 酸,29熔析渣及选矿处理,30还原剂原料,31空气,32、33尾气粉尘,34还原炉尾气。
附图2说明
1沸腾式焙烧炉,2炉顶,3炉身,4扩大部份,5炉缸,6锥形炉底,7出料器伐门,8、9硅酸铝毡,10粘土砖,11料斗,12自动供料机,13进料管,14传动装置,15布料器转轴,16推力轴承,17布料器,18倒锥形圆台漏斗,19套筒,20螺旋桨双管转轴,21中心冷管,22推力轴承,23桨叶,24空气环管,25空气分配管,26喷咀,27冷却水环管,28冷淋水收集器,29冷淋水流管,30尾气出口。
附图3说明
1炉壳,2保温层,3长瓷管,4还原炉内管,5螺旋加料器,6轴承,7齿轮,8、9硅酸铝棉毡垫片,10密封器,11还原气体入口,12加料漏斗,13筛板,14筛孔,15尾气出口,16轴承,17出料口档板,18连接螺丝钉
附图4说明
1一号塔,2二号塔,3三号塔,4一号贮液槽,5二号贮液槽,6三号贮液槽,7结晶槽,8过滤机,9(NH4)2SO3槽,10清液槽11、12、13泵,14搅拌桨,15进气口,16排放口,17氨水。
实例一
本例中所采用的焙烧炉结构尺寸如下:
炉高2000mm,炉体外径900mm,炉体内径:炉缸部份120mm,扩大部份600mm。炉缸高度450mm,炉身高度1500mm,炉壳钢材厚度4mm,炉缸耐火材料粘土砖65mm,炉内布料器数4,集料圆台漏 斗数3,钢材厚度2mm,布料器转轴转速12转/分,布料器转轴长度1000mm,管径φ50mm,布料器尺寸φ350mm,倾角15°,圆台漏斗尺寸φ400mm,倾角45°,炉底转轴全长500mm,螺旋桨层数3,每层片数2,转轴外管直径φ55mm,中心管直径φ10mm,叶片端部与炉墙间距15mm,螺旋桨叶片与水平线间夹角30°,螺旋桨旋转速10转/分,喷咀数1个,水冷环管直径φ22mm,空气管直径φ30mm。
本例中采用的管式迥转还原炉结构尺寸如下:
外壳直径380mm,外壳长度1200mm,外壳壁厚2mm,内管直径120mm,内管长度1000mm,内管壁厚10mm,材质硅铝铸铁,保温层材料硅酸铝纤维毡,电加热,电阻丝功率18瓩/小时,排布密度12根瓷管纵向排列,瓷管直径φ25mm,内管与外管保温层间距20mm,筛板长度1000mm,筛板宽度116mm,筛板厚度8mm,孔径φ6mm,孔间距10mm
将粒度<80目化学成份如下的

浮选精矿在干燥器内干燥至含水量为0.4%送入沸腾炉顶部料斗内,自动机控制下以2kg/小时的速度均匀给料,物料在炉内经过三层布料器预热后,被布料器均匀抛撒入炉缸内,布料转速为12转/分,炉缸内操作温度控制在420-480℃,螺旋搅拌器搅拌强度为10转/分。
空气过剥系数为1.1,风压为150mmH2O柱,风量为2.5m3/小时,炉上部温度为380℃,炉气出炉温度为210℃。
焙烧料化学成分如下: 元素名称 Sb S As Fe Pb 含量% 57.03 0.67 0.012 2.20

烟尘分析 元素名称 Sb S As Fe Pb 含量 35.82 4.04 <0.01 2.25
炉出口处SO2含量>5%,焙烧后出炉物料一次加入还原炉后,其操作参数如下:
加料量6kg,还原炉内管转动强度8转/分,还原剂使用氨裂解气(按H2计)1.2-1.6升/分,还原时间6小时,还原温度:420℃-520℃。
还原完成后在同一炉内升温熔析,熔析温度800℃,时间2小时,气氛(氨裂解气)0.5升/分。
将熔析出炉的金属锑放入反射炉中精炼,其操作参数如下:
温度850℃,时间2小时,加碱量2%,吹氧时间5分钟。
精锑化学成分如下 元素名称 Sb As S Cu Fe Pb 含量 % 99.82 <0.01 0.052 0.007 0.025 0.089 99.80 0.011 0.071 0.007 0.025 0.084
尾气处理系统采用三塔串联吸收处理,(见附图四)。一号吸收塔吸收液来自一号贮液槽,一号槽内亚铵盐总浓度为700克/升左右。碱度为9~10滴度,可用添加氨水或碳酸氢铵控制,当吸收液比重升达1.7~1.8时,用泵导出一部份熔液到3号贮槽作再生处理。同时得到亚硫酸铵产品,二号、三号吸收塔吸收液保持亚铵盐总浓度在350克/ 升左右,用添加氨水或碳酸氢铵控制溶液碱度为15滴度左右,可保持具有较高的吸收效率。由过滤机滤出的清液含(NH4)2SO3,用泵打至二号贮液槽中使用。部份可作造纸浆的蒸煮液。
本处理系统参考数据如下:
吸收塔3m、直径φ140mm,塔内填瓷环高800mm,瓷环φ2mm、实测出炉气SO2含量4.7%,气体流量4.5标m3/小时,吸收液单塔流量3m3/小时经吸收处理后测得尾气中SO2含量,为0.041%,低于国家排放标准。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