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地基 / 基础 / 浅基础 / 一种高应力巷道组合圈体梁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一种高应巷道组合圈体梁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阅读:374发布:2020-05-12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高应巷道组合圈体梁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高应 力 巷道组合圈体梁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属于巷道施工支护技术领域,该支护结构包括巷道和支护圈体,巷道的四周构建有均质同性的支护圈体,采用不同层次的抗拔锚杆、注浆锚杆相对均匀地置入围岩中,在每层次锚杆压盘下压有相对均匀的以 钢 丝绳 主绳为筋骨的 钢丝绳 网、通过高度密贴岩面的多层次强韧 混凝土 喷浆层结构,施以稳压、留压注浆将离散、散碎的围岩均匀胶结,实现整体力学性能相对均匀且大幅提高的支护圈体;避免了支护的短板效应,提升了围岩的整体承载能力,加大了围岩单位岩体内的锚杆组合量,改变了单一依靠 岩石 自身的强度,提升了支护圈体的强度,加上注浆对围岩体的胶结,改善了围岩的力学性能。,下面是一种高应巷道组合圈体梁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高应巷道组合圈体梁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巷道(1)和支护圈体(12),巷道(1)的四周构建有均质同性的支护圈体(12),支护圈体(12)包括注浆锚杆(3)、抗拔锚杆(6)、U型支架(7)、钢丝绳网(9)以及混凝土喷浆层(10);
巷道(1)内表面上通过喷浆形成第一层混凝土喷浆层(10),混凝土喷浆层(10)上打有辐射状均置的注浆锚杆(3),注浆锚杆(3)包括长注浆锚杆(4)和短注浆锚杆(5);
短注浆锚杆(5)注入酸盐泥-水玻璃材料后,在巷道(1)的浅部松散破坏区围岩(8)形成的内部注浆的加固防水圈,加固防水圈凝固后形成第二支护圈层;
长注浆锚杆(4)注入高压混凝土浆液后,在巷道(1)的深部不完全破坏区围岩(8)形成的外部注浆加固圈,外部注浆加固圈凝固后形成第三支护圈层;
巷道(1)内在第一层混凝土喷浆层(10)内表面打设有辐射状均置的抗拔锚杆(6),抗拔锚杆(6)连接有锚杆压盘(11),锚杆压盘(11)下压有钢丝绳网(9),并通过高密度贴岩面的多层次强韧混凝土喷浆层(10)结构喷浆均匀胶结,形成第四支护圈层;
U型钢支架(7)设置在第四支护圈层表面,U型钢支架(7)形成第五层支护圈层,多支护圈层共同构成支护体系的支护圈体(12)结构,形成对巷道(1)的内部承载支护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应力巷道组合圈体梁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巷道(1)由上部的半圆形部分和半圆形部分下部两边连为一体的矩形侧壁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应力巷道组合圈体梁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拔锚杆(6)打设在长注浆锚杆(4)和短注浆锚杆(5)之间的围岩(8)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应力巷道组合圈体梁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多根注浆锚杆(3)和多根抗拔锚杆(6)呈辐射状并交替相间分布于巷道(1)四周的围岩(8)中,注浆锚杆(3)与抗拔锚杆(6)均按梅花形排列,且注浆锚杆(3)与抗拔锚杆(6)间隔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应力巷道组合圈体梁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绳网(9)为以钢丝绳主绳为筋骨制作而成,钢丝绳网(9)相对均匀的设置在抗拔锚杆(6)的锚杆压盘(11)下,施以注浆后均匀胶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应力巷道组合圈体梁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巷道(1)两侧底部浇筑有混凝土基础(2),一侧的混凝土基础(2)上开设有水沟(23),巷道(1)底部开挖有卸压槽(24),卸压槽(24)尺寸均为400mm×400m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应力巷道组合圈体梁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喷浆层(10)喷浆时采用薄浆层,厚度为30~40mm,混凝土喷浆层(10)为C20喷射混凝土,注浆锚杆(3)的长注浆锚杆(4)和短注浆锚杆(5)的直径均为22mm,间距为600mm,长注浆锚杆(4)和短注浆锚杆(5)的长度分别为2600mm、2000m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应力巷道组合圈体梁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拔锚杆(6)为直径22mm、长3m的钢绞体(15),抗拔锚杆(6)垂直于巷道(1)表面设置,抗拔锚杆(6)的钢绞体(15)的杆头部分采用抗拔头(14)的锚固方式,抗拔头(14)是设置在钢绞体(15)头部可变形的空心结构,抗拔头(14)内部装有用于锚固的锚固剂(13),表面设有沟槽,钢绞体(15)采用带左旋螺旋肋的钢丝、左旋捻制的钢绞线加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应力巷道组合圈体梁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锚杆(3)包括注浆管(16)、挤压套(17)、空心螺杆(18)、单向止浆塞(19)、夹片(20)、锚盘(21)和螺母(22),注浆管(16)的管尾一体式连接空心螺杆(18),注浆管(16)上安装有单向止浆塞(19),空心螺杆(18)上设置挤压套(17),挤压套(17)与空心螺杆(18)之间设有至少两片夹片(20),空心螺杆(18)尾部设有锚盘(21),空心螺杆(18)尾端连接螺母(22)。
10.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高应力巷道组合圈体梁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掘巷后,进行初喷作业封闭围岩,形成第一层混凝土喷浆层(10);
2)待第一层混凝土喷浆层(10)稳定后,根据巷道(1)的地质含水条件,按梅花形排列方式进行打设注浆锚杆(3),其中,短注浆锚杆(5)注入硅酸水泥-水玻璃材料后,在巷道(1)的浅部松散破坏区围岩(8)形成的内部注浆的加固防水圈,形成第二支护圈层;
3)对长注浆锚杆(4)进行注浆作业,注入高压混凝土浆液后,在巷道(1)的深部不完全破坏区围岩(8)形成的外部注浆加固圈,外部注浆加固圈凝固后形成第三支护圈层;
4)巷道(1)内在第一层混凝土喷浆层(10)内表面打设有辐射状均置的抗拔锚杆(6),同时锚杆压盘(11)施作钢丝绳网(91),进行第二次喷射混凝土,巷道(1)第二次喷浆和抗拔锚杆(6)加钢丝绳网(9)形成第四支护圈层;
5)在巷道(1)内架设U型钢支架(7),U型钢支架(7)形成第五层支护圈层,多支护圈层共同构成支护体系内部承载的支护圈体(12)结构;
6)待支护圈体(12)稳定后,在巷道(1)底部两侧浇筑混凝土基础(2),并在一侧混凝土基础(2)上开挖水沟(23),并在巷道1底部开挖泄压槽(24),对巷道(1)进行支护。

说明书全文

一种高应巷道组合圈体梁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巷道施工支护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高应力巷道组合圈体梁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矿开采范围的扩展,开采深度不断增加,开采条件越来越困难,尤其是大埋深、复杂构造和采动应力下软弱岩煤体自身膨胀给巷道支护带来的叠加压力,一直是困扰煤矿巷道支护的难题。因为这些压力有时间快慢的差异、力的大小和方向差异,因此是不等时、不均匀的叠加压力组合。巷道支护在这种不均匀的叠加压力作用下,会遭到反复破坏。巷道受到来自岩体的平应力和垂直应力的共同作用,经常发生底板和两帮严重鼓起,甚至会导致巷道整体垮冒,严重影响煤矿的安全生产。
[0003] 对于处于复杂高应力区域的巷道,具有支护难以稳定的客观因素,无论是开拓还是修复巷道支护均采用锚网索喷支护,支护方式从主观上对于复杂高应力软岩巷道没有针对性。因此,需要提供一种高应力巷道组合圈体梁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使巷道支护不再仅仅依靠锚杆(锚索)的强度,而是依靠不同层次的锚杆群及充分胶结固化的整个围岩支护圈体,来共同抵御各种复杂的叠加应力,以抵御深部矿井的复杂应力,保证巷道的长期稳定。

发明内容

[0004]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应力巷道组合圈体梁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 一种高应力巷道组合圈体梁支护结构,包括巷道和支护圈体,巷道的四周构建有均质同性的支护圈体,支护圈体包括注浆锚杆、抗拔锚杆、U型支架钢丝绳网以及混凝土喷浆层;
[0007] 巷道内表面上通过喷浆形成第一层混凝土喷浆层,混凝土喷浆层上打有辐射状均置的注浆锚杆,注浆锚杆包括长注浆锚杆和短注浆锚杆;
[0008] 短注浆锚杆注入酸盐水泥-水玻璃材料后,在巷道的浅部松散破坏区围岩形成的内部注浆的加固防水圈,加固防水圈凝固后形成第二支护圈层;
[0009] 长注浆锚杆注入高压混凝土浆液后,在巷道的深部不完全破坏区围岩形成的外部注浆加固圈,外部注浆加固圈凝固后形成第三支护圈层;
[0010] 巷道内在第一层混凝土喷浆层内表面打设有辐射状均置的抗拔锚杆,抗拔锚杆连接有锚杆压盘,锚杆压盘下压有钢丝绳网,并通过高密度贴岩面的多层次强韧混凝土喷浆层结构喷浆均匀胶结,形成第四支护圈层;
[0011] U型钢支架设置在第四支护圈层表面,U型钢支架形成第五层支护圈层,多支护圈层共同构成支护体系的支护圈体结构,形成对巷道的内部承载支护结构。
[0012]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巷道由上部的半圆形部分和半圆形部分下部两边连为一体的矩形侧壁组成。
[0013]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抗拔锚杆打设在长注浆锚杆和短注浆锚杆之间的围岩内。
[0014]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多根注浆锚杆和多根抗拔锚杆呈辐射状并交替相间分布于巷道四周的围岩中,注浆锚杆与抗拔锚杆均按梅花形排列,且注浆锚杆与抗拔锚杆间隔布置。
[0015]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钢丝绳网为以钢丝绳主绳为筋骨制作而成,钢丝绳网相对均匀的设置在抗拔锚杆的锚杆压盘下,施以注浆后均匀胶结。
[0016]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巷道两侧底部浇筑有混凝土基础,一侧的混凝土基础上开设有水沟,巷道底部开挖有卸压槽,卸压槽尺寸均为400mm×400mm。
[0017]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混凝土喷浆层喷浆时采用薄浆层,厚度为30~40mm,混凝土喷浆层为C20喷射混凝土,注浆锚杆的长注浆锚杆和短注浆锚杆的直径均为
22mm,间距为600mm,长注浆锚杆和短注浆锚杆的长度分别为2600mm、2000mm。
[0018]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抗拔锚杆为直径22mm、长3m的钢绞体,抗拔锚杆垂直于巷道表面设置,抗拔锚杆的钢绞体的杆头部分采用抗拔头的锚固方式,抗拔头是设置在钢绞体头部可变形的空心结构,抗拔头内部装有用于锚固的锚固剂,表面设有沟槽,钢绞体采用带左旋螺旋肋的钢丝、左旋捻制的钢绞线加工。
[0019]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注浆锚杆包括注浆管、挤压套、空心螺杆、单向止浆塞、夹片、锚盘和螺母,注浆管的管尾一体式连接空心螺杆,注浆管上安装有单向止浆塞,空心螺杆上设置挤压套,挤压套与空心螺杆之间设有至少两片夹片,空心螺杆尾部设有锚盘,空心螺杆尾端连接螺母。
[0020] 一种基于所述的高应力巷道组合圈体梁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1] 1)掘巷后,进行初喷作业封闭围岩,形成第一层混凝土喷浆层;
[0022] 2)待第一层混凝土喷浆层稳定后,根据巷道的地质含水条件,按梅花形排列方式进行打设注浆锚杆,其中,短注浆锚杆注入硅酸盐水泥-水玻璃材料后,在巷道的浅部松散破坏区围岩形成的内部注浆的加固防水圈,形成第二支护圈层;
[0023] 3)对长注浆锚杆进行注浆作业,注入高压混凝土浆液后,在巷道的深部不完全破坏区围岩形成的外部注浆加固圈,外部注浆加固圈凝固后形成第三支护圈层;
[0024] 4)巷道内在第一层混凝土喷浆层内表面打设有辐射状均置的抗拔锚杆,同时锚杆压盘施作钢丝绳网,进行第二次喷射混凝土,巷道第二次喷浆和抗拔锚杆加钢丝绳网形成第四支护圈层;
[0025] 5)在巷道内架设U型钢支架,U型钢支架形成第五层支护圈层,多支护圈层共同构成支护体系内部承载的支护圈体结构;
[0026] 6)待支护圈体稳定后,在巷道底部两侧浇筑混凝土基础,并在一侧混凝土基础上开挖水沟,并在巷道1底部开挖泄压槽,对巷道进行支护。
[0027]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8] 本发明的高应力巷道组合圈体梁支护结构,采用不同层次的抗拔锚杆、注浆锚杆相对均匀地置入围岩中,在每层次锚杆压盘下压有相对均匀的以钢丝绳主绳为筋骨的钢丝绳网、通过高度密贴岩面的多层次强韧混凝土喷浆层结构,施以稳压、留压注浆将离散、散碎的围岩均匀胶结,实现整体力学性能相对均匀且大幅提高的支护圈体;避免了支护的短板效应,提升了围岩的整体承载能力,加大了围岩单位岩体内的锚杆组合量,改变了单一依靠岩石自身的强度,提升了支护圈体的强度,加上注浆对围岩体的胶结,改善了围岩的力学性能。
[0029]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发明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30] 图1为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1] 图2为发明实施例中抗拔锚杆的结构示意图。
[0032] 图3为发明实施例中长注浆锚杆的结构示意图。
[0033] 附图标记:1-巷道、2-混凝土基础、3-注浆锚杆、4-长注浆锚杆、5-短注浆锚杆、6-抗拔锚杆、7-U型钢支架、8-围岩、9-钢丝绳网、10-混凝土喷浆层、11-锚杆压盘、12-支护圈体、13-锚固剂、14-抗拔头、15-钢绞体、16-注浆管、17-挤压套、18-空心螺杆、19-单向止浆塞、20-夹片、21-锚盘、22-螺母、23-水沟、24-卸压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34]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0035] 参见图1~图3,一种高应力巷道组合圈体梁支护结构,包括巷道1和支护圈体12,所述巷道1由上部的半圆形部分和半圆形部分下部两边连为一体的矩形侧壁组成,巷道1的四周构建有均质同性的支护圈体12,以对巷道1实施主动支护,支护圈体12用于对巷道1外侧围岩8支护,对于围岩8的支护圈体12而言,巷道1支护的破坏与否,并不取决于支护最强的部分,而是取决于支护中最弱的部分。
[0036] 所述支护圈体12包括注浆锚杆3、抗拔锚杆6、U型钢支架7、钢丝绳网9以及混凝土喷浆层10,其中巷道1内表面上通过喷浆形成第一层混凝土喷浆层10,混凝土喷浆层10上打有辐射状均置的注浆锚杆3,注浆锚杆3包括长注浆锚杆4和短注浆锚杆5,其中,短注浆锚杆5注入硅酸盐水泥-水玻璃材料后,在巷道1的浅部松散破坏区围岩8形成的内部注浆的加固防水圈,加固防水圈凝固后形成第二支护圈层;长注浆锚杆4注入高压混凝土浆液后,在巷道1的深部不完全破坏区围岩8形成的外部注浆加固圈,外部注浆加固圈凝固后形成第三支护圈层,达到提高整体围岩1承载能力的作用;所述巷道1内在第一层混凝土喷浆层10内表面打设有辐射状均置的抗拔锚杆6,抗拔锚杆6打设在长注浆锚杆4和短注浆锚杆5之间的围岩8内,抗拔锚杆6连接有锚杆压盘11,锚杆压盘11下压有钢丝绳网9,并通过高密度贴岩面的多层次强韧混凝土喷浆层10结构喷浆均匀胶结,形成第四支护圈层,所述U型钢支架7设置在第四支护圈层表面,U型钢支架7的顶部对巷道1上部的半圆形部分承载,U型钢支架7的两侧对巷道1的矩形侧壁部分承载,U型钢支架7形成第五层支护圈层,多支护圈层共同构成支护体系的支护圈体12结构,形成对巷道1的内部承载支护结构。
[0037] 在本发明中,多根注浆锚杆3和多根抗拔锚杆6呈辐射状并交替相间分布于巷道1四周的围岩8中,注浆锚杆3与抗拔锚杆6均按梅花形排列,且注浆锚杆3与抗拔锚杆6间隔布置,以便形成不同层次的注浆加固圈。
[0038] 在巷道1中构建均质同性支护圈体12,采用多层次抗拔锚杆6、注浆锚杆3,均匀地、不同深度地置入围岩8中,使单位岩体内的锚杆组合量的密度加大和多次带压浆液胶结强化了围岩体,使围岩8为支护依托和参与体,能主动控制和抵御深部围岩8复杂的叠加应力。
[0039]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钢丝绳网9为以钢丝绳主绳为筋骨制作而成,钢丝绳网9相对均匀的设置在抗拔锚杆6的锚杆压盘11下,施以稳压、留压注浆将离散、散碎的围岩均匀胶结,实现整体力学性能相对均匀且大幅提高的支护圈体12。
[0040]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巷道1两侧底部浇筑有混凝土基础2,一侧的混凝土基础2上开设有水沟23,以此阻止强大的水平应力对支护的破坏,在巷道1底部开挖有卸压槽24,卸压槽24尺寸均为400mm×400mm,在较稳定围岩8状况下,泄压槽24必须在第四支护圈层完成后开挖,在不稳定围岩状况下,泄压槽必须在支护圈体12完成后开挖,达到释放围岩8内应力和拓展岩体内裂隙,为缓释围岩8体内的运动应力和注浆浆液疏通路径起到相得益彰的成效.
[0041]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混凝土喷浆层10喷浆时采用薄浆层,厚度控制在30~40mm,混凝土喷浆层10为强度C20喷射混凝土,为后续支护提供初始强度支撑;在第一层混凝土喷浆层10喷浆封闭后,随即打多根注浆锚杆3,注浆锚杆3的长注浆锚杆4和短注浆锚杆
5的直径均为22mm,间距为600mm,长注浆锚杆4和短注浆锚杆5的长度分别为2600mm、
2000mm。
[0042] 所述抗拔锚杆6为直径22mm、长3m的钢绞体15,抗拔锚杆6垂直于巷道1表面设置,所述抗拔锚杆6的钢绞体15杆头采用抗拔头14的锚固方式,抗拔头14是设置在钢绞体15头部可变形的空心结构,抗拔头14内部装有用于锚固的锚固剂13,表面设有沟槽;使用时,在抗拔锚杆6进入钻孔后,可以对杆尾施加一定强度的压力,使得抗拔头14与围岩挤压变形后膨胀并挤出内部的锚固剂13,抗拔头14的膨胀可以防止抗拔锚杆6滑脱,同时有效的增加锚固的效果,每根抗拔锚杆6的预紧力500N*m,锚固力不小于140kN;并且,通过旋转杆尾的高强螺母对抗拔锚杆6施加预应力。
[0043] 其中,钢绞体15采用带左旋螺旋肋的钢丝、左旋捻制的钢绞线加工,为适于用锚固剂13锚固的锚索。
[0044]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注浆锚杆3包括注浆管16、挤压套17、空心螺杆18、单向止浆塞19、夹片20、锚盘21和螺母22,注浆管16的管尾一体式连接空心螺杆18,注浆管16上安装有单向止浆塞19,空心螺杆18上设置挤压套17,挤压套17与空心螺杆18之间设有至少两片夹片20,空心螺杆18尾部设有锚盘21,空心螺杆18尾端连接螺母22。
[0045] 在使用时,先将注浆锚杆3塞入钻孔内,再将挤压套17套在空心螺杆18外部,挤压套17与空心螺杆18之间插入夹片20,在套上锚盘21,再旋入螺母22,当螺母22旋紧时,推动夹片20将挤压套17涨开,以便密封外部围岩8钻孔,注浆时,由于注浆锚杆3杆头部位的内孔直径较大,故能加大流量,提高注浆速度。当注浆加压时,在浆液的压力下,浆液在压力无损失的状况下进入注浆管16,实现高压、大流量注浆。当注浆停止时,单向止浆塞19避免浆液回流,使巷道1的围岩8留有带压浆液,提升围岩8的初始预应力,平衡、抵御深部围岩8的复杂应力,通过对短注浆锚杆5和长注浆锚杆4分别注浆,分别形成第二支护圈层和第三支护圈层。
[0046] 本发明中,通过注浆锚杆3和抗拔锚杆6的径向力作用将多层次岩层挤紧,增大岩层间的摩擦力,形成紧密的组合梁,把各单一岩层的抗压和抗剪组合成群体的梁式抗压和抗拉作用;并且,依靠不同层次的锚杆群及充分胶结固化的整个围岩支护圈体12,来共同抵御各种复杂的叠加应力,这显然比简单的组合梁提高了一个支护层次。
[0047] 本发明的高应力巷道组合圈体梁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48] 1)掘巷后,进行初喷作业封闭围岩,形成第一层混凝土喷浆层10;
[0049] 具体包括:在巷道1掘进后,实行立即快速喷浆通过喷浆形成第一层混凝土喷浆层10,封闭周边围岩8体,利用喷浆机将拌和料高速喷射到围岩8的岩体面上,经反复冲击压密粘结在岩体面上,快速凝结并与岩体面密贴胶结成为一体,给围岩8表面以抗力,使巷道1的围岩8处于三向受力的有利状态,防止围岩8强度恶化,保证围岩8的自身强度,同时起到封堵围岩8内部裂隙水和防止围岩8化的作用;
[0050] 2)待第一层混凝土喷浆层10稳定后,根据巷道1的地质含水条件,按梅花形排列方式进行打设注浆锚杆3,其中,短注浆锚杆5注入硅酸盐水泥-水玻璃材料后,在巷道1的浅部松散破坏区围岩8形成的内部注浆的加固防水圈,形成第二支护圈层;
[0051] 3)对长注浆锚杆4进行注浆作业,注入高压混凝土浆液后,在巷道1的深部不完全破坏区围岩8形成的外部注浆加固圈,外部注浆加固圈凝固后形成第三支护圈层;
[0052] 4)巷道1内在第一层混凝土喷浆层10内表面打设有辐射状均置的抗拔锚杆6,同时锚杆压盘11施作钢丝绳网91,进行第二次喷射混凝土,巷道1第二次喷浆和抗拔锚杆6加钢丝绳网9形成第四支护圈层;
[0053] 5)在巷道1内架设U型钢支架7,U型钢支架7形成第五层支护圈层,多支护圈层共同构成支护体系内部承载的支护圈体12结构;
[0054] 6)待支护圈体12稳定后,在巷道1底部两侧浇筑混凝土基础2,并在一侧混凝土基础2上开挖水沟23,并在巷道1底部开挖泄压槽24,对巷道1进行合理支护。
[0055] 本发明的高应力巷道组合圈体梁支护结构,采用不同层次的抗拔锚杆6、注浆锚杆3相对均匀地置入围岩8中,在每层次锚杆压盘11下压有相对均匀的以钢丝绳主绳为筋骨的钢丝绳网9、通过高度密贴岩面的多层次强韧混凝土喷浆层10结构,施以稳压、留压注浆将离散、散碎的围岩8均匀胶结,实现整体力学性能相对均匀且大幅提高的支护圈体12。
[0056] 本发明构建均质连续同性围岩特征巷道支护新体系,避免了支护的短板效应,提升了围岩的整体承载能力。
[0057] 采用多层次抗拔锚杆6、注浆锚杆3,均匀地、不同深度地置入围岩8中,每层注浆锚杆11的外端悬挂相互连结的钢丝绳并喷施混凝土组成多喷层封层;加大了围岩单位岩体内的锚杆组合量,改变了单一依靠岩石自身的强度,提升了支护圈体12的强度,加上注浆对围岩体的胶结,改善了围岩的力学性能。
[0058] 采用多层次锚杆与多喷层封层相匹配,每个喷层与各自的锚杆相组合,在岩体内形成多层次锚杆;加大单位岩体内的锚杆组合量密度,经多次注入带压浆液使之充分胶结。
[0059]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原理,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