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地板,天花板和屋顶 / 屋脊 / 固定偏转角度的单机立体电影偏振偏转镜

固定偏转度的单机立体电影偏振偏转镜

阅读:479发布:2022-01-09

专利汇可以提供固定偏转度的单机立体电影偏振偏转镜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固定偏转 角 度的单机立体电影偏振偏转镜。其主要特点是,无调节偏转角度机构,放映距离在适用范围内变化十米亦可保证 银 幕上立体画面偶无明显垂直像差。这种改进后的单机立体电影偏振偏转镜与原偏振偏转镜相比,具有无拦光损失,提高银幕画面 亮度 20%以上。立体效果强、制造成本低、使用方便等优点。,下面是固定偏转度的单机立体电影偏振偏转镜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固定偏转度的单机立体电影偏振偏转镜,它包括壳体(1)和安装在壳体(1)内的主放映镜头镜组(2)、(3)。其特征在于,安装在主放映镜头镜组(2)、(3)光线出射端的偏振偏转镜组,是由V型凹平棱镜(4)和屋脊形棱镜(5)构成,屋脊形棱镜(5)的凸棱线朝光线射出方向,且相对于主放映镜头平放置,其平面与V型凹平棱镜(4)的平面相贴合;V形凹平棱镜(4)的凹斜平面朝光线入射方向,其凹棱线与屋脊形棱镜(5)凸棱线对正且平行。
2、按照权利要求1的单机立体电影偏振偏转镜,其特征在于,所述V型凹平棱镜(4)可以是整体镜,也可以是由两参数相同的楔形镜对称放置所组成。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的单机立体电影偏振偏转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屋脊形棱镜(5)可以是整体镜,也可以是由两块参数相同的楔形镜对称放置所组成。

说明书全文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影镜头技术领域,准确地说是对单机立体电影偏振偏转镜的改进。

自八十年代初在国内普及单机立体电影以来,放映单位所使用的透射式单机立体电影偏振偏转镜,均属可调整偏转度的光学系统。这种光学系统结构复杂,调整偏转角度需要有专用的校验影片或校验板,给使用带来不便;其两组偏转镜体之间的金属框架拦光作用很强,使放映有效光通损失20%以上,降低了幕画面的亮度,直接影响着立体效果。由于偏振光立体电影对放映有效光通的利用率很低(通常在35%以下),尽管在放映设备上采用发光效率很高的氙灯光源,仍然感到银幕画面亮度不足。目前,一般采取换大功率氙灯的办法提高银幕画面亮度,这不仅增加了用于改造或更新放映设备的开支,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浪费。对于流动放映设备来讲,小功率氙灯尚未达到普及,换大功率氙灯还缺技术和物质方面的条件。因此,采取减少有效光通损失,提高银幕画面亮度的办法就更加必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固定偏转角度的单机立体电影偏振偏转镜,减少放映有效光通的损失,提高银幕画面的亮度。

本设计将安装在放映主镜头出射光一端的偏振偏转镜组做了改进,改进后的镜组由棱线凹入镜体的V型凹平棱镜和屋脊形棱镜构成。屋脊形棱镜的棱线相对于主镜头平放置,V型凹平棱镜的凹棱线与屋脊形棱镜的棱线对正且平行。V型凹平棱镜的平面与屋脊 形棱镜的平面相贴合,偏振膜置于两平面之间。V型凹平棱镜可以是一个整体镜,也可以是由两参数相同的楔形镜对称放置而组成;屋脊形棱镜可以是一个整体镜,也可以是由两块参数相同的楔形镜对称放置而组成。以这种方式组成的偏振偏转镜组,采取分成三种型号以适应不同放映距离的方法,将放映距离划成15-25米、24-34米、33-43米三个区间,各区间均有一种型号的偏振偏转镜相适应;各区间放映距离在十米的范围内变化,银幕上立体画面偶无明显垂直像差。

由于本偏振偏转镜为固定偏转角度式,使用时无调整偏转角度之麻烦;去掉了原偏振偏转镜的调节机构及(造成拦光损失的)两偏转镜体之间的框架,所以减少了有效光通的损失,提高了银幕画面的亮度;制造成本也因此而大幅度下降。本实用新型还有加工及装配简单、使用方便等优点。

下面对照附图将该偏振偏转镜的解决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1是本偏振偏转镜的装配图。图中(1)是壳体,壳体(1)内安装主放映镜头镜组(2)、(3),并在主放映镜头镜组(3)的光线出射端安装偏振偏转镜组(4)、(5),该镜组入射光一端是V型凹平棱镜(4),出射光一端是屋脊形棱镜(5),两棱镜的平面相贴合,偏振膜(6)置于两平面之间。放映主镜头焦距为70mm、放映距离为15-25米、镜组中光学元件选用K9和F3两种牌号玻璃加工时,其光学组合最佳参数为: =18°18′ =9°9′。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