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自动扶梯,电梯和楼梯 / 轿厢门 / 一种铝型材电梯井道

一种型材电梯井道

阅读:481发布:2020-05-08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型材电梯井道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涉及一种 铝 型材 电梯 井道 ,包括 支撑 柱、与相邻所述支撑柱相连接的横梁、用于紧固所述横梁和所述支撑柱的 紧 固件 、嵌入所述支撑柱与所述横梁之间的面板、位于所述支撑柱底部的底坑 框架 以及位于所述支撑柱顶部的动 力 框架;所述支撑柱包括支撑主体以及与所述支撑柱相连接的连接件,一个所述支撑主体与两个连接件相连接,所述支撑主体由若干支撑单元构成;所述连接件由若干连接件单元构成,相邻所述连接件单元之间设有间隙。本发明提供的铝型材 电梯井道 ,通过将支撑柱设置成若干支撑单元和连接件单元,便于生产运输的同时,保证了支撑柱的完整性及承重能力,支撑柱与横梁之间直接通过紧固件连接,安装方便快捷,节约安装成本。,下面是一种型材电梯井道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型材电梯井道,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柱、与相邻所述支撑柱相连接的横梁、用于紧固所述横梁和所述支撑柱的固件、嵌入所述支撑柱与所述横梁之间的面板、位于所述支撑柱底部的底坑框架以及位于所述支撑柱顶部的动框架;
所述支撑柱包括支撑主体以及与所述支撑主体相连接的连接件,一个所述支撑主体与两个连接件相连接,所述支撑主体由若干支撑单元构成;
所述连接件由若干连接件单元构成,相邻所述连接件单元之间设有间隙,所述横梁伸入所述间隙内部;
所述连接件单元包括嵌入所述支撑主体内的第一连接件和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相连接的第二连接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型材电梯井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单元的长度与支撑单元的长度不等,相邻所述连接件单元的连接处与相邻所述支撑单元的连接处相互错开。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型材电梯井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主体由铝型材制成,且其内部设有若干加强筋;
所述支撑主体上两个相互垂直的端面上还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分布于所述支撑主体的整个长度方向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铝型材电梯井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上设有凸起、卡槽和限位件,所述凸起、卡槽以及限位件均分布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整个长度方向上,其中,所述凸起嵌入所述安装槽内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铝型材电梯井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底部设有卡件,所述卡件与所述卡槽相互卡接;
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限位件之间设有距离,构成第一面板安装槽。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铝型材电梯井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一体注塑成型,其上设有第二面板安装槽,所述第二面板安装槽分布于所述横梁的整个长度方向上;
所述第一面板安装槽的位置与所述第二面板安装槽的位置相匹配;
所述面板嵌入所述第一面板安装槽和第二面板安装槽内部。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铝型材电梯井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上设有固定孔,通过螺钉实现所述固定孔与所述横梁和/或所述支撑柱之间的固定。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型材电梯井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坑框架包括位于相邻所述支撑柱之间的底部支撑梁以及位于所述相邻所述支撑柱之间的安装梁;
所述底部支撑梁与所述安装梁均通过紧固件与所述支撑柱相连接;
所述安装梁位于所述底部支撑梁的上方,且电梯轿厢的最低高度不低于所述安装梁的高度。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铝型材电梯井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层安装柱,所述层门安装柱位于电梯井道的一侧,相邻所述横梁之间或所述横梁与安装梁之间。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型材电梯井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框架包括位于相邻所述支撑柱之间的顶部支撑梁以及位于所述相邻所述支撑柱之间的限位梁;
所述顶部支撑梁与所述限位梁均通过紧固件与所述支撑柱相连接;
所述限位梁位于所述顶部支撑梁的下方,电梯轿厢的最高高度小于所述限位梁的高度。

说明书全文

一种型材电梯井道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电梯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铝型材电梯井道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的电梯一般均需要设置底坑,还需要在专的建筑内设置井道,占用了较大的建筑面积,对于一些室外电梯而言,一般采用金属材料制成的井道,如材等,虽然钢材的承重能满足电梯承载能力的需求,然而,钢材加工困难,受到目前工艺条件的限制,无法将其做的很长且运输困难,因此限制了该种电梯的应用范围,另一方面,这种电梯井道安装过程繁琐,需要设置很多的螺钉,才能实现装配,安装成本高,且还需要在地面挖坑,用以设置安全装置等,费时费力,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铝型材电梯井道,安装方便快捷,且无须设置底坑,应用广泛。
[0004]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铝型材电梯井道,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柱、与相邻所述支撑柱相连接的横梁、用于紧固所述横梁和所述支撑柱的固件、嵌入所述支撑柱与所述横梁之间的面板、位于所述支撑柱底部的底坑框架以及位于所述支撑柱顶部的动力框架;
[0005] 所述支撑柱包括支撑主体以及与所述支撑主体相连接的连接件,一个所述支撑主体与两个连接件相连接,所述支撑主体由若干支撑单元构成;
[0006] 所述连接件由若干连接件单元构成,相邻所述连接件单元之间设有间隙,所述横梁伸入所述间隙内部;
[0007] 所述连接件单元包括嵌入所述支撑主体内的第一连接件和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相连接的第二连接件。
[0008] 优选地,所述连接件单元的长度与支撑单元的长度不等,相邻所述连接件单元的连接处与相邻所述支撑单元的连接处相互错开。
[0009] 优选地,所述支撑主体由铝型材制成,且其内部设有若干加强筋;
[0010] 所述支撑主体上两个相互垂直的端面上还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分布于所述支撑主体的整个长度方向上。
[0011]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件上设有凸起、卡槽和限位件,所述凸起、卡槽以及限位件均分布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整个长度方向上,其中,所述凸起嵌入所述安装槽内部。
[0012] 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底部设有卡件,所述卡件与所述卡槽相互卡接;
[0013] 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限位件之间设有距离,构成第一面板安装槽。
[0014] 优选地,所述横梁一体注塑成型,其上设有第二面板安装槽,所述第二面板安装槽分布于所述横梁的整个长度方向上;
[0015] 所述第一面板安装槽的位置与所述第二面板安装槽的位置相匹配;
[0016] 所述面板嵌入所述第一面板安装槽和第二面板安装槽内部。
[0017] 优选地,所述紧固件上设有固定孔,通过螺钉实现所述固定孔与所述横梁和/或所述支撑柱之间的固定。
[0018] 优选地,所述底坑框架包括位于相邻所述支撑柱之间的底部支撑梁以及位于所述相邻所述支撑柱之间的安装梁;
[0019] 所述底部支撑梁与所述安装梁均通过紧固件与所述支撑柱相连接;
[0020] 所述安装梁位于所述底部支撑梁的上方,且电梯轿厢的最低高度不低于所述安装梁的高度。
[0021] 优选地,还包括层门安装柱,所述层门安装柱位于电梯井道的一侧,相邻所述横梁之间或所述横梁与安装梁之间。
[0022] 优选地,所述动力框架包括位于相邻所述支撑柱之间的顶部支撑梁以及位于所述相邻所述支撑柱之间的限位梁;
[0023] 所述顶部支撑梁与所述限位梁均通过紧固件与所述支撑柱相连接;
[0024] 所述限位梁位于所述顶部支撑梁的下方,电梯轿厢的最高高度小于所述限位梁的高度。
[0025] 实施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6] 1、本发明提供的铝型材电梯井道,通过将支撑柱设置成若干支撑单元和连接件单元,便于生产运输的同时,保证了支撑柱的完整性及承重能力,支撑柱与横梁之间直接通过紧固件连接,安装方便快捷,节约安装成本。
[0027] 2、本发明提供的铝型材电梯井道,在其底部设置了底坑框架,将传统安装于底坑内部的检修装置等安装于底坑框架内部,无须挖坑,对于一些不能挖坑的应用场所尤其适用,扩大了电梯的安装场所。附图说明
[0028] 图1是本发明的铝型材电梯井道的结构示意图;
[0029] 图2是本发明的铝型材电梯井道的局部分解放大图;
[0030] 图3是本发明的铝型材电梯井道的支撑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0031] 图4是本发明的铝型材电梯井道的连接件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仅此声明,本发明在文中出现或即将出现的上、下、左、右、前、后、内、外等方位用词,仅以本发明的附图为基准,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具体限定。
[0033]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发明的一种铝型材电梯井道,包括支撑柱1、与相邻所述支撑柱1相连接的横梁2、用于紧固所述横梁2和所述支撑柱1的紧固件3、嵌入所述支撑柱1与所述横梁2之间的面板4、位于所述支撑柱1底部的底坑框架5以及位于所述支撑柱1顶部的动力框架6;
[0034] 所述支撑柱1包括支撑主体11以及与所述支撑主体11相连接的连接件12,一个所述支撑主体11与两个连接件12相连接,所述支撑主体11由若干支撑单元构成;
[0035] 所述连接件12由若干连接件单元构成,相邻所述连接件单元之间设有间隙,所述横梁2伸入所述间隙内部;
[0036] 所述连接件单元包括嵌入所述支撑主体11内的第一连接件121和与所述第一连接件121相连接的第二连接件122。
[0037] 如图3所示,所述支撑柱1与所述横梁2相互拼接,构成电梯井道的主体结构,其由铝型材制成,便于将运输。所述支撑柱1包括支撑主体11以及与所述支撑主体11相连接的连接件12,其中,一个支撑主体11与两个连接件12相连接,且两个连接件12相互垂直,便于与所述横梁2相连接,构成柱状的电梯井道。
[0038] 所述支撑主体11由若干支撑单元构成,其作为主要的承重部件,由铝型材制成,且其内部设有若干加强筋111,用以增大支撑主体的承重能力。为了实现其与连接件12之间的连接,所述支撑主体11上两个相互垂直的端面上还设有安装槽112,所述安装槽112分布于所述支撑主体11的整个长度方向上。
[0039] 所述连接件12用于实现所述面板4和横梁2的固定安装,其由若干连接件单元构成,且相邻所述连接件单元之间设有间隙,便于通过所述间隙实现横梁的安装。
[0040] 如图4所示,所述连接件单元包括嵌入所述支撑主体11内的第一连接件121和与所述第一连接件121相连接的第二连接件122,所述第一连接件121上设有凸起123、卡槽124和限位件125,所述凸起123、卡槽124以及限位件125均分布于所述第一连接件121的整个长度方向上,其中,所述凸起123嵌入所述安装槽112内部,实现所述连接件12与所述支撑主体11之间的固定连接,所述卡槽124用于实现所述第二连接件122的安装,所述限位件125与所述卡槽124之间的最小间隙大于所述面板4的厚度,便于将所述面板4嵌入所述限位件125与所述第二连接件122之间。
[0041] 所述第二连接件122的底部设有卡件126,所述卡件126与所述卡槽124相互卡接,实现所述第二连接件122与所述第一连接件121之间的固定安装,且所述第二连接件122与所述限位件125之间设有一定的距离,构成第一面板安装槽,所述面板4嵌入所述第一面板安装槽内部,实现了所述面板的固定安装。
[0042]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加固支撑柱1的承重能力,所述连接件单元的长度与支撑单元的长度不等,使得相邻所述连接件单元的连接处与相邻所述支撑单元的连接处相互错开,便于运输的同时,保证了支撑柱的完整性,提高其承重能力。
[0043] 所述横梁2位于相邻所述支撑柱1之间,其嵌入相邻所述连接件单元之间的间隙中,且一体注塑成型,为了实现面板的固定安装,所述横梁2上设有第二面板安装槽,所述第二面板安装槽分布于所述横梁2的整个长度方向上,且所述第一面板安装槽的位置与所述第二面板安装槽的位置相匹配,所述面板4嵌入所述第一面板安装槽和第二面板安装槽内部,实现了所述面板4的固定安装。
[0044] 所述紧固件3用于紧固所述横梁2和所述支撑柱1,其防止所述横梁2从所述支撑柱1上脱离下来,影响电梯的安全性能,其上设有固定孔31,通过螺钉等连接结构实现所述固定孔31与所述横梁2和/或所述支撑柱1之间的固定,从而实现其紧固的作用。
[0045] 所述面板4嵌入所述横梁2与所述支撑柱1之间,电梯位于其内部,防止雨等进入,保证电梯的安全性能。
[0046] 所述底坑框架5位于所述支撑柱1底部,其用于安装安全装置、检修装置等,其包括位于相邻所述支撑柱1之间的底部支撑梁51以及位于所述相邻所述支撑柱1之间的安装梁52,所述底部支撑梁51与所述安装梁52均通过紧固件3与所述支撑柱1相连接,所述安装梁
52位于所述底部支撑梁51的上方,且电梯轿厢的最低高度不低于所述安装梁52的高度,使得电梯轿厢与地面之间设有一定的高度,防止雨水等进入到电梯轿厢内部,影响电梯轿厢的正常使用。
[0047] 所述安装梁52用于安装电梯检修装置,其将电梯检修装置抬高到一定的高度,防止雨水等浸入电梯检修装置内部,影响其可靠性。
[0048] 相应的,为了实现电梯层门的安装,还包括层门安装柱7,所述层门安装柱7位于电梯井道的一侧,相邻所述横梁2之间或所述横梁2与安装梁52之间,便于乘客通过层门进出电梯。
[0049] 所述动力框架6位于所述支撑柱1的顶部,用于安装电梯的曳引机、限速器等装置。所述动力框架6包括位于相邻所述支撑柱1之间的顶部支撑梁61以及位于所述相邻所述支撑柱1之间的限位梁62,所述顶部支撑梁61与所述限位梁62均通过紧固件3与所述支撑柱1相连接,所述限位梁62位于所述顶部支撑梁61的下方,电梯轿厢的最高高度小于所述限位梁62的高度,保证电梯轿厢始终在所述动力框架与底坑框架之间运行。
[0050] 本发明提供的铝型材电梯井道,通过将支撑柱1设置成若干支撑单元和连接件单元,便于生产运输的同时,保证了支撑柱1的完整性及承重能力,支撑柱1与横梁2之间直接通过紧固件连接,安装方便快捷,节约安装成本。
[0051]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