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门,大门和窗户 / 框架 / 门框 / 一种矿用气动风门的防夹机构

一种矿用气动的防夹机构

阅读:993发布:2020-05-08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矿用气动的防夹机构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矿用 气动 风 门 的防夹机构,涉及防夹机构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矿用气动风门防夹机构复杂,导致防夹机构使用不方便的问题。所述气动风门 门框 的内部设置有左风门第一主体,所述左风门第一主体的一侧设置有右风门第一主体,所述右风门第一主体和左风门第一主体的内壁均设置有第一滑动槽,所述右风门第二主体和左风门第二主体的内壁均设置有第二滑动槽,所述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之间设置有固定 滑板 ,所述固定滑板的外壁设置有手动助 力 把手,且手动助力把手与固定滑板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滑板的一端设置有固定 块 ,且固定块设置有两个,所述固定块的一侧设置有圆环,且圆环与固定块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滑板的另一端设置有阻尼器。,下面是一种矿用气动的防夹机构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矿用气动的防夹机构,包括气动风门门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风门门框(1)的下端设置有底座(2),且底座(2)设置有两个,所述气动风门门框(1)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柱(3),且固定柱(3)与气动风门门框(1)固定连接,所述气动风门门框(1)的内部设置有左风门第一主体(5),所述左风门第一主体(5)的一侧设置有右风门第一主体(7),所述气动风门门框(1)的前端面设置有密封条(23),且密封条(23)与气动风门门框(1)固定连接,所述右风门第一主体(7)和左风门第一主体(5)的后端面均设置有调节机构(9),且调节机构(9)与右风门第一主体(7)和左风门第一主体(5)均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机构(9)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螺栓(10),且调节机构(9)通过第一螺栓(10)与气动风门门框(1)螺纹连接,所述右风门第一主体(7)和左风门第一主体(5)的前端面均设置有观察窗口(12),且观察窗口(12)均贯穿右风门第一主体(7)和左风门第一主体(5),所述观察窗口(12)的下方设置有把手(22),且把手(22)设置有四个,所述调节机构(9)的下方设置有固定板(16),且固定板(16)设置有四个,所述固定板(16)的前端面设置有第二螺栓(17),且固定板(16)通过第二螺栓(17)与左风门第一主体(5)和右风门第一主体(7)均螺纹连接,所述固定板(16)的一侧设置有拐臂(15),且拐臂(15)与固定板(16)固定连接,所述拐臂(15)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栓(13),且拐臂(15)与固定栓(13)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栓(13)的两端均设置有限位(14),所述右风门第一主体(7)和左风门第一主体(5)的内壁均设置有第一滑槽(18),所述右风门第二主体(8)和左风门第二主体(6)的内壁均设置有第二滑槽(21),所述第一滑槽(18)和第二滑槽(21)之间设置有固定滑板(19),所述固定滑板(19)的外壁设置有手动助把手(20),且手动助力把手(20)与固定滑板(19)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滑板(19)的一端设置有固定块(29),且固定块(29)设置有两个,所述固定块(29)的一侧设置有圆环(30),且圆环(30)与固定块(29)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滑板(19)的另一端设置有阻尼器(27),且阻尼器(27)与第二滑槽(21)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用气动风门的防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柱(3)的一侧设置有锥头(4),且锥头(4)与固定柱(3)固定连接,且锥头(4)设置有四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用气动风门的防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右风门第一主体(7)和左风门第一主体(5)之间设置有右风门第二主体(8)和左风门第二主体(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矿用气动风门的防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右风门第二主体(8)和左风门第二主体(6)的一侧均设置有铰链(11),且右风门第二主体(8)和左风门第二主体(6)均通过铰链(11)与右风门第一主体(7)和左风门第一主体(5)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用气动风门的防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风门第一主体(5)的内部设置有拉力弹簧(24),所述拉力弹簧(24)通过挂钩(31)与圆环(30)可拆卸式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用气动风门的防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槽(21)的内壁设置有第一阻隔片(25),且第一阻隔片(25)设置有两个。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矿用气动风门的防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隔片(25)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阻隔片(26),且第二阻隔片(26)与固定滑板(19)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用气动风门的防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器(27)的一侧设置有压力弹簧(28),且压力弹簧(28)与阻尼器(27)固定连接。

说明书全文

一种矿用气动的防夹机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防夹机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矿用气动风门的防夹机构。

背景技术

[0002] 气动调节风门由执行机构和调节机构组成,执行机构是调节的推部件,它按控制信号压力的大小产生相应的推力,推动调节机构动作,风门是采矿业通风安全的一个重要设备。目前普遍使用的矿用风门为全气动自动闭风门。这种风门是通过在门框和风门之间加装气缸,风门在气缸活塞杆的作用下被推动或拉回,以此自动控制风门的开启或关闭。这种自动控制的风门最大程度实现了自动化控制,但是也产生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一旦出现了设备或人员被风门夹住,由于气缸处于自动控制状态,若被夹住的设备或人员不能被及时救助,随着控制风门的气缸回缩力持续施加,会对被夹住的设备或人员造成严重的损伤,最终酿成严重的安全事故。因此,设计防夹架构为了解决人员在被气动风门夹住后容易产生安全事故的问题。
[0003] 但是,现有矿用气动风门防夹机构复杂,导致防夹机构使用不方便;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矿用气动风门的防夹机构。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矿用气动风门的防夹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矿用气动风门防夹机构复杂,导致防夹机构使用不方便的问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矿用气动风门的防夹机构,包括气动风门门框,所述气动风门门框的下端设置有底座,且底座设置有两个,所述气动风门门框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柱,且固定柱与气动风门门框固定连接,所述气动风门门框的内部设置有左风门第一主体,所述左风门第一主体的一侧设置有右风门第一主体,所述气动风门门框的前端面设置有密封条,且密封条与气动风门门框固定连接,所述右风门第一主体和左风门第一主体的后端面均设置有调节机构,且调节机构与右风门第一主体和左风门第一主体均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机构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螺栓,且调节机构通过第一螺栓与气动风门门框螺纹连接,所述右风门第一主体和左风门第一主体的前端面均设置有观察窗口,且观察窗口均贯穿右风门第一主体和左风门第一主体,所述观察窗口的下方设置有把手,且把手设置有四个,所述调节机构的下方设置有固定板,且固定板设置有四个,所述固定板的前端面设置有第二螺栓,且固定板通过第二螺栓与左风门第一主体和右风门第一主体均螺纹连接,所述固定板的一侧设置有拐臂,且拐臂与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拐臂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栓,且拐臂与固定栓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栓的两端均设置有限位,所述右风门第一主体和左风门第一主体的内壁均设置有第一滑槽,所述右风门第二主体和左风门第二主体的内壁均设置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之间设置有固定滑板,所述固定滑板的外壁设置有手动助力把手,且手动助力把手与固定滑板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滑板的一端设置有固定块,且固定块设置有两个,所述固定块的一侧设置有圆环,且圆环与固定块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滑板的另一端设置有阻尼器,且阻尼器与第二滑槽固定连接。
[0006] 优选的,所述固定柱的一侧设置有锥头,且锥头与固定柱固定连接,且锥头设置有四个。
[0007] 优选的,所述右风门第一主体和左风门第一主体之间设置有右风门第二主体和左风门第二主体。
[0008] 优选的,所述右风门第二主体和左风门第二主体的一侧均设置有铰链,且右风门第二主体和左风门第二主体均通过铰链与右风门第一主体和左风门第一主体转动连接。
[0009] 优选的,所述左风门第一主体的内部设置有拉力弹簧,所述拉力弹簧通过挂钩与圆环可拆卸式连接。
[0010] 优选的,所述第二滑槽的内壁设置有第一阻隔片,且第一阻隔片设置有两个。
[0011] 优选的,所述第一阻隔片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阻隔片,且第二阻隔片与固定滑板固定连接。
[0012] 优选的,所述阻尼器的一侧设置有压力弹簧,且压力弹簧与阻尼器固定连接。
[001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14] 1、本发明通过在左风门第一主体一侧设置左风门第二主体,在右风门第一主体一侧设置右风门第二主体,打破传统,以前的左风门和右风门都是一个整体,显得笨重,在左风门第二主体和左风门第一主体之间设置铰链,利用铰链带动左风门第二主体和左风门第一主体转动,方便简单,并且铰链比较便宜,节省了成本,右风门第一主体和右风门第二主体连接方式与左风门第一主体和左风门第二主体一致,左风门第二主体与右风门第二主体材料均为软体胶加厚,加厚版的结实一些,抗风能力强,同时防防潮,在发生人员被夹的时候,也会减小人员受伤程度,非常的实用,在左风门第一主体内部设置第一滑槽,在第一滑槽内部设置固定块,固定块设置两个,一个与第一滑槽内壁固定连接,一个与固定滑板固定连接,在两个固定块一端均设置圆环,圆环与固定块固定连接,防止圆环掉落,在两个圆环之间设置拉力弹簧,拉力弹簧价格便宜,减少成本,安装拆卸比较方便,在拉力弹簧两端均设置挂钩,挂钩与拉力弹簧为一体结构,挂钩挂住圆环,从而固定拉力弹簧,原理简单,在左风门第二主体内部设置第二滑槽,在第二滑槽内部设置阻尼器,阻尼器设置四个,在阻尼器之间设置压力弹簧,压力弹簧设置两个,阻尼器减少左风门第二主体没必要的震动,增加使用寿命,在人员被夹的时候,压力弹簧对人体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降低人员的受伤程度,留出一定的时间进行反应,右风门第一主体和右风门第二主体内部结构与左风门第一主体和最封面第二主体内部结构一致。
[0015] 2、通过在第二滑槽内壁设置第一阻隔片,第一阻隔片设置两个,在固定滑板外壁设置第二阻隔片,第二阻隔片设置两个,第一阻隔片与第二阻隔片相互阻隔,从而固定滑板固定在第二滑槽内,这样左风门第二主体就不会被风吹得转动,除非固定滑板断裂,在固定滑板外壁设置手动助力把手,发生人员被夹并且压力弹簧出现事故无法工作的时候,被夹人员可以自己手动推动手动助力把手,从而实现自救,双重保障,多一个保障多一个生存希望,设计简单不复杂,效果却很好,在气动风门门框外壁设置固定栓,在固定栓一侧设置拐臂,带动左风门第一主体与气动风门门框转动,这边没有使用铰链,因为铰链承受力不强,风大容易损坏,为了保障安全,选择承受力大的固定栓,左风门第二主体与左风门第一主体之间使用铰链,因为有固定滑板可以作为支撑,同时为了方便解救被夹人员,所以选择铰链,在固定柱一侧设置锥头,四个固定柱四个锥头,锥头砸入墙体,增加气动风门整体的稳定性,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整体设计从整体到防夹机构,设计都简单,但是效果很好,既节约了成本,也增加了安全性,防止人员受伤。附图说明
[0016]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为本发明的气动风门后端面结构示意图;
[0018] 图3为本发明的左风门第一主体和固定滑板位置结构示意图;
[0019] 图4为本发明的左风门第一主体和左风门第二主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0] 图5为本发明的A处局部放大图;
[0021] 图中:1、气动风门门框;2、底座;3、固定柱;4、锥头;5、左风门第一主体;6、左风门第二主体;7、右风门第一主体;8、右风门第二主体;9、调节机构;10、第一螺栓;11、铰链;12、观察窗口;13、固定栓;14、限位块;15、拐臂;16、固定板;17、第二螺栓;18、第一滑槽;19、固定滑板;20、手动助力把手;21、第二滑槽;22、把手;23、密封条;24、拉力弹簧;25、第一阻隔片;26、第二阻隔片;27、阻尼器;28、压力弹簧;29、固定块;30、圆环;31、挂钩。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3] 请参阅图1-5,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矿用气动风门的防夹机构,包括气动风门门框1,气动风门门框1的下端设置有底座2,且底座2设置有两个,气动风门门框1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柱3,且固定柱3与气动风门门框1固定连接,气动风门门框1的内部设置有左风门第一主体5,左风门第一主体5的一侧设置有右风门第一主体7,气动风门门框1的前端面设置有密封条23,且密封条23与气动风门门框1固定连接,右风门第一主体7和左风门第一主体5的后端面均设置有调节机构9,且调节机构9与右风门第一主体7和左风门第一主体5均固定连接,调节机构9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螺栓10,且调节机构9通过第一螺栓10与气动风门门框1螺纹连接,右风门第一主体7和左风门第一主体5的前端面均设置有观察窗口12,且观察窗口12均贯穿右风门第一主体7和左风门第一主体5,观察窗口12的下方设置有把手22,且把手22设置有四个,调节机构9的下方设置有固定板16,且固定板16设置有四个,固定板16的前端面设置有第二螺栓17,且固定板16通过第二螺栓17与左风门第一主体5和右风门第一主体7均螺纹连接,固定板16的一侧设置有拐臂15,且拐臂15与固定板16固定连接,拐臂15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栓13,且拐臂15与固定栓13转动连接,固定栓13的两端均设置有限位块14,右风门第一主体7和左风门第一主体5的内壁均设置有第一滑槽18,右风门第二主体8和左风门第二主体6的内壁均设置有第二滑槽21,第一滑槽18和第二滑槽21之间设置有固定滑板19,固定滑板19的外壁设置有手动助力把手20,且手动助力把手20与固定滑板19固定连接,固定滑板19的一端设置有固定块29,且固定块29设置有两个,固定块29的一侧设置有圆环30,且圆环30与固定块29固定连接,固定滑板19的另一端设置有阻尼器27,且阻尼器27与第二滑槽21固定连接。
[0024] 进一步,固定柱3的一侧设置有锥头4,且锥头4与固定柱3固定连接,且锥头4设置有四个,锥头4插入墙体,增加整体的稳定性,防止发生倾倒,减少事故的发生。
[0025] 进一步,右风门第一主体7和左风门第一主体5之间设置有右风门第二主体8和左风门第二主体6,把传动的整体风门分成两个,是此次设计的重点。
[0026] 进一步,右风门第二主体8和左风门第二主体6的一侧均设置有铰链11,且右风门第二主体8和左风门第二主体6均通过铰链11与右风门第一主体7和左风门第一主体5转动连接,铰链受力小,人的力量可以轻易地让右风门第二主体8和左风门第二主体6发生转动,方便人员逃生,从而减小人员受伤程度。
[0027] 进一步,左风门第一主体5的内部设置有拉力弹簧24,拉力弹簧24通过挂钩31与圆环30可拆卸式连接,通过拉力弹簧24收力,带动固定滑板19回到第一滑槽18内,设计简单且成本低。
[0028] 进一步,第二滑槽21的内壁设置有第一阻隔片25,且第一阻隔片25设置有两个,用于固定滑板19的固定。
[0029] 进一步,第一阻隔片25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阻隔片26,且第二阻隔片26与固定滑板19固定连接,第二阻隔片26与第一阻隔片25互相阻隔,从而让固定滑板19固定在第二滑槽
21内。
[0030] 进一步,阻尼器27的一侧设置有压力弹簧28,且压力弹簧28与阻尼器27固定连接,压力弹簧28受到压力推动固定滑板19位移,实现自救,压力弹簧28价格便宜,降低成本。
[0031] 工作原理:使用时,锥头4插入墙体,增加整体的稳定性,防止倾倒发生事故,通过观察窗口12进行观察运输情况,手动推拉把手22打开左风门第一主体5和右风门第一主体7,人员不幸被夹的时候,左风门第二主体6与右风门第二主体8材料均为软体硅胶加厚,加厚版的结实一些,抗风能力强,同时防水防潮,也会减小人员受伤程度,非常的实用,此时压力弹簧28受到压力向固定滑板19挤压,固定滑板19受到一定压力的时候第二阻隔片26向里施压与第一阻隔片25分开,拉力弹簧快速收力,带动固定滑板19滑出第二滑槽21,回到第一滑槽18内部,此时左风门第二主体6失去阻力,利用铰链11转动左风门第二主体6,轻而易举的解救了被夹人员,如果压力弹簧28出现事故无法正常工作,被夹人员可以手动推动手动助力把手20,使第一阻隔片25与第二阻隔片26分开,实现自救,右风门第二主体8原理与左风门第二主体6一致,设计简单,操作也简单,不需要借助大型设备机器,也不需要用到电力,节约成本,节约资源,同时具备很好的防夹效果,减少人员受伤的情况,非常的实用。
[0032]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