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施工工具及设备 / 铅锤 / 马铃薯收获机高通量悬浮清选减损分离装置

铃薯收获机高通量悬浮清选减损分离装置

阅读:745发布:2020-05-13

专利汇可以提供铃薯收获机高通量悬浮清选减损分离装置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提供一种 马 铃薯 收获 机高通量悬浮清选减损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间隔布置的2件主动辊Ⅰ和2件从动辊Ⅰ两端支承于 机架 的2件 立板 上,2件分离筛分别套装在相邻的1件主动辊Ⅰ和1件从动辊Ⅰ上,装有多个 凸轮 的 凸轮轴 两端支承在机架位于分离装置下方的两侧立板上,振动板一端铰接在机架两侧的立板上,另一端支承于凸轮上, 风 机安装于立板外侧下方,出风口口部朝上 水 平布置在振动装置的下方,且对应位于分离装置的2件分离筛缝隙中间的下方,主动辊Ⅱ和从动辊Ⅱ两端分别支承在2件 板面 垂直于机架立板的侧板上,输送带挂在主动辊Ⅱ和从动辊Ⅱ上。本发明能合理利用混合物的 密度 差异,分离过程中互不 接触 、分离彻底,清选减损控制效果好。,下面是铃薯收获机高通量悬浮清选减损分离装置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铃薯收获机高通量悬浮清选减损分离装置,包括机架(1)、分离装置、振动装置、悬浮装置和杂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机架(1)由铅锤布置、且相互平行的2件立板构成,分离装置包括主动辊Ⅰ(2)、从动辊Ⅰ(3)和分离筛,轴线垂直于机架(1)立板的2件主动辊Ⅰ(2)和2件从动辊Ⅰ(3)两端均支承在机架(1)的两侧立板上,2件主动辊Ⅰ(2)和2件从动辊Ⅰ(3)间隔布置、且2件主动辊Ⅰ(2)和2件从动辊Ⅰ(3)的轴线位于同一平面内,位于中间的1件主动辊Ⅰ(2)和1件从动辊Ⅰ(3)轴线之间的距离为250 350mm,分离筛由连接带(4)和杆条~
(5)构成,长度小于机架(1)两侧立板内侧面之间距离的多条呈圆柱状的杆条(5)两端分别固定于2条呈环状的连接带(4)上,且相邻两杆条(5)之间的距离相等,组装后呈环状的2件分离筛分别套装在两端支承于机架(1)两侧立板上相邻的1件主动辊Ⅰ(2)和1件从动辊Ⅰ(3)上,且杆条(5)轴线垂直于机架(1)的立板板面,振动装置包括凸轮轴(6)、凸轮(7)、驱动装置(8)和振动板(9),装有多个凸轮(7)、且水平布置的凸轮轴(6)两端支承在机架(1)位于分离装置下方的两侧立板上,凸轮轴(6)的一端穿过机架(1)立板后的伸出端与通过安装架(10)安装于机架(1)的立板外侧面上的驱动装置(8)连接,宽度小于机架(1)两侧立板内侧面之间距离、设有多个孔的振动板(9)一端通过振动板(9)端部两侧伸出的销轴铰接在机架(1)两侧的立板上,另一端支承于安装在凸轮轴(6)上的凸轮(7)上,且振动板(9)呈“靠近凸轮轴(6)一端高、远离凸轮轴(6)一端低”的状态布置,悬浮装置包括机(11)、通风管(12)和出风口(13),风机(11)通过安装板(14)安装于立板外侧下方,口部为长圆形、长度等于机架(1)两侧的立板内侧板面之间的距离、且宽度宽于分离装置的2件分离筛之间缝隙的出风口(13)口部朝上水平布置在振动装置的下方,且沿着分离筛的输送方向对应位于分离装置的2件分离筛缝隙中间的下方,出风口(13)的口部封堵有均匀设有多个通气孔的平板,呈“L”形的通风管(12)一端与风机(11)连接,另一端与底部呈“漏斗”状的出风口(13)的底部连接,位于靠近机架(1)立板边缘处的主动辊Ⅰ(2)上方的机架(1)两侧立板上设有呈“拱形”的柔性挡杂篷(15),杂质输送装置包括侧板(16)、主动辊Ⅱ(17)、从动辊Ⅱ(18)、输送带(19)和缓冲板(20),相互平行、且铅锤布置的2件侧板(16)的板面垂直于机架(1)的2件立板,2件侧板(16)两端分别固定于机架(1)的2件立板上,且2件侧板(16)位于振动装置远离凸轮轴(6)一端的下方,主动辊Ⅱ(17)和从动辊Ⅱ(18)两端分别支承在2件侧板(16)上,呈环状的输送带(19)挂在主动辊Ⅱ(17)和从动辊Ⅱ(18)上,输送带(19)的上方、输送带(19)的输送方向末端的2件侧板(16)之间设有呈弹性的缓冲板(2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铃薯收获机高通量悬浮清选减损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水平布置的凸轮轴(6)两端支承在位于靠近机架(1)立板边缘处的从动辊Ⅰ(3)下方的机架(1)两侧立板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铃薯收获机高通量悬浮清选减损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水平布置的凸轮轴(6)两端支承在位于靠近机架(1)立板边缘处的主动辊Ⅰ(2)下方的机架(1)两侧立板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铃薯收获机高通量悬浮清选减损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两端支承在机架(1)位于分离装置下方的两侧立板上、且水平布置的凸轮轴(6)上装有2个凸轮(7)。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铃薯收获机高通量悬浮清选减损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两端支承在机架(1)位于分离装置下方的两侧立板上、且水平布置的凸轮轴(6)上装有3个凸轮(7)。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铃薯收获机高通量悬浮清选减损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主动辊Ⅱ(17)和从动辊Ⅱ(18)两端分别支承在2件侧板(16)上,且主动辊Ⅱ(17)位于靠近风机(11)的一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铃薯收获机高通量悬浮清选减损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主动辊Ⅱ(17)和从动辊Ⅱ(18)两端分别支承在2件侧板(16)上,且主动辊Ⅱ(17)位于远离风机(11)的一端。

说明书全文

铃薯收获机高通量悬浮清选减损分离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提供一种马铃薯收获机高通量悬浮清选减损分离装置,主要用于马铃薯联合收获机集薯输送过程中的清选及减损分离。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马铃薯收获机械正朝着联合收获方向发展,一般经过薯石、薯秧分离并结合一级或多级清杂后,侧输送至集薯料斗车或输送至自身配置的薯箱。目前,薯、石分离多利用按一定速度运行的薯石混合物中,石与薯块的惯性差异进行分离,薯秧分离和清杂多采用一对反向旋转的抽秧辊和常规杆条分离筛来实现。不过,上述分离方法结构复杂,马铃薯所经历的机械结构过多,且薯石在分离过程中相互碰撞,易导致马铃薯的损伤,且难以做到分离和清杂彻底。若能合理利用马铃薯、土石与秧草密度的差异,使得三者在分离过程中做到既互不接触、分离彻底,且马铃薯在分离过程中尽可能少接触分离筛,从而避免马铃薯与土石、秧草等杂物在分离过程中的相互缠绕和碰撞所导致的损伤,同时还能简化分离和清杂结构,进一步改善减损效果,从而确保马铃薯的收获品质。
[0003] 综观马铃薯收获机械现状,急需一种配备高通量悬浮清选减损分离装置的马铃薯收获机。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合理利用马铃薯、土杂石块与秧草的密度差异,使得三者在分离过程中做到既互不接触、分离彻底,且马铃薯在分离过程中尽可能少接触分离筛,从而避免马铃薯与土石、秧草等杂物在分离过程中的相互缠绕和碰撞所导致的损伤,且结构简单、工作稳定可靠、适用范围广、清选及减损控制效果好的马铃薯收获机高通量悬浮清选减损分离装置。
[0005] 其技术方案为:包括机架、分离装置、振动装置、悬浮装置和杂质输送装置,机架由铅锤布置、且相互平行的2件立板构成,分离装置包括主动辊Ⅰ、从动辊Ⅰ和分离筛,轴线垂直于机架立板的2件主动辊Ⅰ和2件从动辊Ⅰ两端均支承在机架的两侧立板上,2件主动辊Ⅰ和2件从动辊Ⅰ间隔布置、且2件主动辊Ⅰ和2件从动辊Ⅰ的轴线位于同一平面内,位于中间的1件主动辊Ⅰ和1件从动辊Ⅰ轴线之间的距离为250 350mm,分离筛由连接带和杆条构成,长度~小于机架两侧立板内侧面之间距离的多条呈圆柱状的杆条两端分别固定于2条呈环状的连接带上,且相邻两杆条之间的距离相等,组装后呈环状的2件分离筛分别套装在两端支承于机架两侧立板上相邻的1件主动辊Ⅰ和1件从动辊Ⅰ上,且杆条轴线垂直于机架的立板板面,振动装置包括凸轮轴、凸轮、驱动装置和振动板,装有多个凸轮、且水平布置的凸轮轴两端支承在机架位于分离装置下方的两侧立板上,凸轮轴的一端穿过机架立板后的伸出端与通过安装架安装于机架的立板外侧面上的驱动装置连接,宽度小于机架两侧立板内侧面之间距离、设有多个孔的振动板一端通过振动板端部两侧伸出的销轴铰接在机架两侧的立板上,另一端支承于安装在凸轮轴上的凸轮上,且振动板呈“靠近凸轮轴一端高、远离凸轮轴一端低”的状态布置,悬浮装置包括机、通风管和出风口,风机通过安装板安装于立板外侧下方,口部为长圆形、长度等于机架两侧的立板内侧板面之间的距离、且宽度宽于分离装置的2件分离筛之间缝隙的出风口口部朝上水平布置在振动装置的下方,且沿着分离筛的输送方向对应位于分离装置的2件分离筛缝隙中间的下方,出风口的口部封堵有均匀设有多个通气孔的平板,呈“L”形的通风管一端与风机连接,另一端与底部呈“漏斗”状的出风口的底部连接,位于靠近机架立板边缘处的主动辊Ⅰ上方的机架两侧立板上设有呈“拱形”的柔性挡杂篷,杂质输送装置包括侧板、主动辊Ⅱ、从动辊Ⅱ、输送带和缓冲板,相互平行、且铅锤布置的2件侧板的板面垂直于机架的2件立板,2件侧板两端分别固定于机架的2件立板上,且2件侧板位于振动装置远离凸轮轴一端的下方,主动辊Ⅱ和从动辊Ⅱ两端分别支承在
2件侧板上,呈环状的输送带挂在主动辊Ⅱ和从动辊Ⅱ上,输送带的上方、输送带的输送方向末端的2件侧板之间设有呈弹性的缓冲板。
[0006] 所述的马铃薯收获机高通量悬浮清选减损分离装置,水平布置的凸轮轴两端支承在位于靠近机架立板边缘处的从动辊Ⅰ下方的机架两侧立板上。
[0007] 所述的马铃薯收获机高通量悬浮清选减损分离装置,水平布置的凸轮轴两端支承在位于靠近机架立板边缘处的主动辊Ⅰ下方的机架两侧立板上。
[0008] 所述的马铃薯收获机高通量悬浮清选减损分离装置,两端支承在机架位于分离装置下方的两侧立板上、且水平布置的凸轮轴上装有2个凸轮。
[0009] 所述的马铃薯收获机高通量悬浮清选减损分离装置,两端支承在机架位于分离装置下方的两侧立板上、且水平布置的凸轮轴上装有3个凸轮。
[0010] 所述的马铃薯收获机高通量悬浮清选减损分离装置,主动辊Ⅱ和从动辊Ⅱ两端分别支承在2件侧板上,且主动辊Ⅱ位于靠近风机的一端。
[0011] 所述的马铃薯收获机高通量悬浮清选减损分离装置,主动辊Ⅱ和从动辊Ⅱ两端分别支承在2件侧板上,且主动辊Ⅱ位于远离风机的一端。
[0012] 本发明在现有技术基础上,分离装置的轴线垂直于机架立板的2件主动辊Ⅰ和2件从动辊Ⅰ两端均支承在机架的两侧立板上,2件主动辊Ⅰ和2件从动辊Ⅰ间隔布置、且2件主动辊Ⅰ和2件从动辊Ⅰ的轴线位于同一水平面内,位于中间的1件主动辊Ⅰ和1件从动辊Ⅰ轴线之间的距离为250 350mm;分离筛的杆条长度小于机架两侧立板内侧面之间的距离,多条呈圆~柱状的杆条两端分别固定于2条呈环状的连接带上,且相邻两杆条之间的距离相等;组装后呈环状的2件分离筛分别套装在两端支承于机架两侧立板上相邻的1件主动辊Ⅰ和1件从动辊Ⅰ上,且杆条轴线垂直于机架的立板板面。振动装置的凸轮轴上装有2个或3个凸轮,水平布置的凸轮轴两端支承在机架位于分离装置下方、且靠近机架立板边缘处的从动辊Ⅰ下方或靠近机架立板边缘处的主动辊Ⅰ的下方机架的两侧立板上,凸轮轴的一端穿过机架立板后的伸出端与通过安装架安装于机架的立板外侧面上的驱动装置连接;宽度小于机架两侧立板内侧面之间距离、设有多个孔的振动板一端通过振动板端部两侧伸出的销轴铰接在机架两侧的立板上,另一端支承于安装在凸轮轴上的凸轮上,且振动板呈“靠近凸轮轴一端高、远离凸轮轴一端低”的状态布置。悬浮装置的风机通过安装板安装于立板外侧下方,口部为长圆形、长度等于机架两侧的立板内侧板面之间的距离、且宽度宽于分离装置的2件分离筛之间缝隙的出风口口部朝上水平布置在振动装置的下方,且沿着分离筛的输送方向对应位于分离装置的2件分离筛缝隙中间的下方,出风口的口部封堵有均匀设有多个通气孔的平板;呈“L”形的通风管一端与风机连接,另一端与底部呈“漏斗”状的出风口的底部连接。位于靠近机架立板边缘处的主动辊Ⅰ上方的机架两侧立板上设有呈“拱形”的柔性挡杂篷。杂质输送装置的2件侧板相互平行、且铅锤布置,2件侧板的板面垂直于机架的2件立板,
2件侧板两端分别固定于机架的2件立板上,且2件侧板位于振动装置远离凸轮轴一端的下方;主动辊Ⅱ和从动辊Ⅱ两端分别支承在2件侧板上,且主动辊Ⅱ位于靠近或远离风机的一端,呈环状的输送带挂在主动辊Ⅱ和从动辊Ⅱ上;输送带的上方、输送带的输送方向末端的
2件侧板之间设有呈弹性的缓冲板。
[0013] 其工作原理为:收获过程中,夹杂有部分石块、土块和秧草的马铃薯经过前面的薯石、薯秧分离、一级或多级清杂后,从高通量悬浮清选减损分离装置的从动辊Ⅰ靠近机架立板边缘处的一端进入分离筛,继续进行薯土、薯石和秧草分离。工作过程中,2件主动辊Ⅰ驱动2件分离筛运转,将马铃薯与土石和秧草等的混合物向前输送。当混合物输送至2件分离筛之间的缝隙时,由于受到从出风口向上方吹出的具有适当压和流量的“风流”的作用,使得混合物中不同密度的马铃薯、土石和秧草被分为3类,并分别流向3个方向:密度最小的秧草等杂物在风力的作用下被抛向空中,且被位于靠近机架立板边缘处的主动辊Ⅰ上方的机架两侧立板上的柔性挡杂篷挡住而不会落回至分离干净的马铃薯中;中等密度的马铃薯呈“悬浮”状态通过2件分离筛之间的缝隙后,经后面的分离筛输送至集薯箱;密度最大的土块和石块等杂物经过2件分离筛之间的缝隙时,由于“风流”不足以将土块和石块等杂物吹起,便从缝隙中下落至分离装置下方的振动板上。振动板一端支撑在连续转动的凸轮上,由于凸轮产生的振动,将下落至振动板上的土石等杂物输送至其后方的杂质输送装置,杂质输送装置上设有输送方向与分离筛输送方向相垂直的输送带,输送带的输送方向的末端设有弹性的缓冲板。由于风力分离的均匀性和彻底性均非常突出,且有效避免了马铃薯与土石、秧草等杂物在分离过程中由于缠绕和碰撞所导致的损伤,且由于马铃薯在风力的作用下“悬浮”通过,减轻了与分离筛的接触程度,从而进一步提高了马铃薯的减损分离效果。
[0014]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高通量悬浮清选减损分离装置具有马铃薯的“悬浮”输送特点,风力分离的均匀性好、且干净彻底,避免了马铃薯与土石、秧草等杂物在分离过程中由于缠绕和碰撞所导致的损伤;由于马铃薯在风力的作用下“悬浮”通过,减轻了与分离筛的接触程度,从而进一步提高了马铃薯的减损分离效果。另外,本发明结构简单、工作稳定可靠。因此,本发明提高了马铃薯联合收获机输送分离环节的减损分离效果,可有效解决目前马铃薯收获过程中机械分离易产生碰撞、缠绕和破皮率较高的问题,加快了国内马铃薯联合机械化收获装备的产业化进程附图说明
[0015]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轴测图。
[0016] 图2是本发明图1所示实施例隐藏一侧立板和振动板后的轴测图。
[0017] 图3是本发明图1所示实施例另一方向的轴测图。
[0018] 图4是本发明图1所示实施例隐藏输送带和缓冲板后的轴测图。
[0019] 图5是本发明图1所示实施例的A-A剖视图。
[0020] 图6是本发明图3所示另一实施例隐藏一侧立板后的轴测图。
[0021] 图7是本发明图2所示另一实施例隐藏一侧立板和振动板后的轴测图。
[0022] 图8是本发明图2所示另一实施例隐藏一侧立板和振动板后的轴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1、机架 2、主动辊Ⅰ 3、从动辊Ⅰ 4、连接带 5、杆条 6、凸轮轴[0024] 7、凸轮 8、驱动装置 9、振动板 10、安装架 11、风机 12、通风管[0025] 13、出风口 14、安装板 15、柔性挡杂篷 16、侧板 17、主动辊Ⅱ18、从动辊Ⅱ 19、输送带 20、缓冲板。
[0026] 在图1 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分离装置的轴线垂直于机架1立板的2件主动辊Ⅰ2和2~件从动辊Ⅰ3两端均支承在机架1的两侧立板上,2件主动辊Ⅰ2和2件从动辊Ⅰ3间隔布置、且2件主动辊Ⅰ2和2件从动辊Ⅰ3的轴线位于同一水平面内,位于中间的1件主动辊Ⅰ2和1件从动辊Ⅰ3轴线之间的距离为250 350mm;分离筛的杆条5长度小于机架1两侧立板内侧面之间的~
距离,多条呈圆柱状的杆条5两端分别固定于2条呈环状的连接带4上,且相邻两杆条5之间的距离相等;组装后呈环状的2件分离筛分别套装在两端支承于机架1两侧立板上相邻的1件主动辊Ⅰ2和1件从动辊Ⅰ3上,且杆条5轴线垂直于机架1的立板板面。振动装置的凸轮轴6上装有2个凸轮7,水平布置的凸轮轴6两端支承在机架1位于分离装置下方、且靠近机架1立板边缘处的从动辊Ⅰ3下方机架1的两侧立板上,凸轮轴6的一端穿过机架1立板后的伸出端与通过安装架10安装于机架1的立板外侧面上的驱动装置8连接;宽度小于机架1两侧立板内侧面之间距离、设有多个孔的振动板9一端通过振动板9端部两侧伸出的销轴铰接在机架
1两侧的立板上,另一端支承于安装在凸轮轴6上的凸轮7上,且振动板9呈“靠近凸轮轴6一端高、远离凸轮轴6一端低”的状态布置。悬浮装置的风机11通过安装板14安装于立板外侧下方,口部为长圆形、长度等于机架1两侧的立板内侧板16面之间的距离、且宽度宽于分离装置的2件分离筛之间缝隙的出风口13口部朝上水平布置在振动装置的下方,且沿着分离筛的输送方向对应位于分离装置的2件分离筛缝隙中间的下方,出风口13的口部封堵有均匀设有多个通气孔的平板;呈“L”形的通风管12一端与风机11连接,另一端与底部呈“漏斗”状的出风口13的底部连接。位于靠近机架1立板边缘处的主动辊Ⅰ2上方的机架1两侧立板上设有呈“拱形”的柔性挡杂篷15。杂质输送装置的2件侧板16相互平行、且铅锤布置,2件侧板
16的板面垂直于机架1的2件立板,2件侧板16两端分别固定于机架1的2件立板上,且2件侧板16位于振动装置远离凸轮轴6一端的下方;主动辊Ⅱ17和从动辊Ⅱ18两端分别支承在2件侧板16上,且主动辊Ⅱ17位于靠近风机11的一端,呈环状的输送带19挂在主动辊Ⅱ17和从动辊Ⅱ18上;输送带19的上方、输送带19的输送方向末端的2件侧板16之间设有呈弹性的缓冲板20。
[0027] 在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水平布置的凸轮轴6两端支承在位于靠近机架1立板边缘处的主动辊Ⅰ2的下方机架1两侧立板上。
[0028] 在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两端支承在机架1位于分离装置下方的两侧立板上、且水平布置的凸轮轴6上装有3个凸轮7。
[0029] 在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主动辊Ⅱ17和从动辊Ⅱ18两端分别支承在2件侧板16上,且主动辊Ⅱ17位于远离风机11的一端。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