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施工工具及设备 / 建筑模板 / 永久性模板 / 一种适用于上盖开发的排水立管结构

一种适用于上盖开发的排立管结构

阅读:263发布:2020-05-08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适用于上盖开发的排立管结构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上盖开发的排 水 立管结构,属于上盖开发相关技术领域,其通过将排水立管对应上盖板底部的 框架 柱设置,并对应排水立管在框架柱靠近室外的一侧设置构造柱,使得排水立管作为构造柱的 永久性模板 埋覆在构造柱中,且通过植筋的形式对应将构造柱与上盖板的底面、框架柱的 侧壁 面和结构承台的顶面固定连接,进而实现排水立管与框架柱的相对固定设置。本实用新型的排水立管结构,其结构简单,设置步骤简便,能有效实现上盖开发过程中上盖板与消能井之间排水立管的稳定设置,避免了因排水立管沉降所导致的渗漏问题,并能有效提升排水立管结构的设置景观,减少对盖下空间的分割和占用,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ESM)同样的 发明 创造已同日 申请 发明 专利,下面是一种适用于上盖开发的排立管结构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适用于上盖开发的排立管结构,包括呈竖向设置的排水立管,其特征在于,还对应所述排水立管在上盖板底面下方沿竖向设置有构造柱,所述构造柱贴合该上盖板下方的框架柱设置,其侧壁面与所述框架柱靠近室外一侧的壁面固定连接,且所述构造柱的顶部与所述上盖板的底面固定连接,以及所述构造柱的底部对应伸入室外地面以下,并固定连接在所述框架柱底部的结构承台上;
所述排水立管同轴包覆设置于所述构造柱中,其顶部连通所述上盖板的上端面,并对应所述排水立管的顶部在所述上盖板上设置有集水机构,以用于汇集所述上盖板上的雨水或者污水,所述集水机构与所述排水立管的顶部对应连通;且对应所述排水立管的底部在所述构造柱的底部设置有呈圆弧形的弯管接头,所述弯管接头的一端对应连通所述排水立管的底部,其另一端伸出所述构造柱的侧壁面,并对应与设置于所述室外地面以下的消能井连通,从而实现所述上盖板上雨水或者污水的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上盖开发的排水立管结构,其中,所述构造柱分别以植筋的形式与所述上盖板的底面、所述框架柱的侧壁面和所述结构承台的顶面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上盖开发的排水立管结构,其中,所述结构承台的顶面对应所述构造柱底部的固定间隔预埋有一定数量的预埋筋,所述预埋钢筋的底部预埋在所述结构承台中,其顶部伸出所述结构承台的顶面。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适用于上盖开发的排水立管结构,其中,所述排水立管为大管径的球墨管,且所述弯管接头为球墨铸铁管。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适用于上盖开发的排水立管结构,其中,所述构造柱的设置宽度等于所述框架柱的设置宽度,并使得所述构造柱设置成型后,分设于所述构造柱与所述框架柱相互连接壁面两侧的两个侧面分别与所述框架柱上的对应侧壁面平齐。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适用于上盖开发的排水立管结构,其中,对应所述弯管接头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为软管,其一端连接所述弯管接头,另一端对应连通所述消能井。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适用于上盖开发的排水立管结构,其中,对应所述排水立管在所述集水机构中设置有大孔径的雨水篦子。

说明书全文

一种适用于上盖开发的排立管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上盖开发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上盖开发的排水立管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轨道交通线路、路车辆段、停车场等需要进行建设或者计划进行建设,再加上国家节约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实现城市环境和谐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使得目前出现了大量在车辆段或停车场上部建设开发的上盖建筑,该类建筑的下部往往为大开间车辆库房、检修车间等,成为盖下车辆段空间,上部为盖上建筑的框支剪墙结构,称其为上盖,上盖的上方往往用于高层住宅、写字楼等建筑的建设。
[0003] 在上盖的开发工程中,上盖板的尺寸往往规模较大,具有较大的排水需求。同时,由于上盖开发中的雨污水内杂质较多,且针对规模较大的屋面排水,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虹吸排水系统,但该系统中的排水管管径往往较小,且雨水斗构造精细,容易被水中较大的杂质堵塞,尤其是布条、毛絮等尺寸较大的杂质通过雨水斗时。
[0004] 针对上述上盖开发的排水管设置,现有技术中一般通过采用重力式排水方案,该方案中采用管径较大的排水管进行排水,虽然能一定程度上实现上盖开发工程的排水需求,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具体而言,现有上盖开发的排水结构主要存在的缺陷如下:首先,现有排水结构中的排水管管径较大,对盖下结构的建筑立面有着较大的影响,一般还需要设置干挂系统进行排水管的包封,排水结构的景观效果较差,再加上现有重力式排水结构设置后其排水管埋地段很容易出现地面沉陷,进而导致排水结构整体下沉,使得排水管结构与上盖连接处出现松脱,进而产生排水渗漏的问题,影响盖上、盖下设施的正常使用,存在明显的设计缺陷和应用局限性。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上盖开发的排水立管结构,其通过将排水立管对应上盖板底部的框架柱设置,并对应排水立管在框架柱靠近室外的一侧设置构造柱,使得排水立管作为构造柱的永久性模板埋覆在构造柱中,且通过植筋的形式对应将构造柱与上盖板的底面、框架柱的侧壁面和结构承台的顶面固定连接,进而可有效实现排水立管与框架柱的相对固定设置,避免因排水立管沉降所导致的渗漏问题,提升上盖开发相关结构的设置稳定性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上盖开发的排水立管结构,包括呈竖向设置的排水立管,其特征在于,
[0007] 还对应所述排水立管在上盖板底面下方沿竖向设置有构造柱,所述构造柱贴合该上盖板下方的框架柱设置,其侧壁面与所述框架柱靠近室外一侧的壁面固定连接,且所述构造柱的顶部与所述上盖板的底面固定连接,以及所述构造柱的底部对应伸入室外地面以下,并固定连接在所述框架柱底部的结构承台上;
[0008] 所述排水立管同轴包覆设置于所述构造柱中,其顶部连通所述上盖板的上端面,并对应所述排水立管的顶部在所述上盖板上设置有集水机构,以用于汇集所述上盖板上的雨水或者污水,所述集水机构与所述排水立管的顶部对应连通;且对应所述排水立管的底部在所述构造柱的底部设置有呈圆弧形的弯管接头,所述弯管接头的一端对应连通所述排水立管的底部,其另一端伸出所述构造柱的侧壁面,并对应与设置于所述室外地面以下的消能井连通,从而实现所述上盖板上雨水或者污水的排出。
[0009]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构造柱分别以植筋的形式与所述上盖板的底面、所述框架柱的侧壁面和所述结构承台的顶面固定连接。
[001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结构承台的顶面对应所述构造柱底部的固定对应间隔预埋有一定数量的预埋筋,所述预埋钢筋的底部预埋在所述结构承台中,其顶部伸出所述结构承台的顶面。
[0011]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排水立管为大管径的铸铁管,进一步优选为球墨铸铁管。
[001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弯管接头为球墨铸铁管。
[0013]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构造柱的设置宽度等于所述框架柱的设置宽度,并使得所述构造柱设置成型后,分设于所述构造柱与所述框架柱相互连接壁面两侧的两个侧面分别与所述框架柱上的对应侧壁面平齐。
[0014]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对应所述弯管接头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为软管,其一端连接所述弯管接头,另一端对应连通所述消能井。
[0015]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对应所述排水立管在所述集水机构中设置有大孔径的雨水篦子,以用于过滤尺寸较大的杂质。
[0016] 上述改进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0017] 总体而言,通过本实用新型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8] (1)本实用新型的适用于上盖开发的排水立管结构,其通过将排水立管对应上盖板底部的框架柱设置,并对应排水立管在框架柱靠近室外的一侧设置构造柱,使得排水立管作为构造柱的永久性模板埋覆在构造柱中,且通过植筋的形式对应将构造柱与上盖板的底面、框架柱的侧壁面和结构承台的顶面固定连接,从而有效实现了排水立管与框架柱的相对固定设置,避免了排水立管的沉降,减少了对应上盖板设置排水立管时的渗漏问题,提升了上盖开发相关结构的设置稳定性;
[0019] (2)本实用新型的适用于上盖开发的排水立管结构,其通过将构造柱与框架柱对应连接,使得构造柱与框架柱形成一体化的结构,不仅有效确保了排水立管的稳定设置,还大大提升了排水立管设置的景观性,减少了因排水立管的设置而对上盖板与地面之间可用空间的分割,提高了空间的利用率;
[0020] (3)本实用新型的适用于上盖开发的排水立管结构,其通过将排水立管和弯管接头选用为铸铁管或者球墨铸铁管,确保了排水立管、弯管接头与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的良好亲和性,进一步提升了排水立管在构造柱中设置的稳定性,避免了排水立管的单独沉降,进而确保了排水管两端的连接稳定性,减少了渗漏问题的出现,延长了排水立管结构的使用寿命;
[0021] (4)本实用新型的适用于上盖开发的排水立管结构,其结构简单,施工步骤简便,能有效实现上盖板与消能井之间排水立管的稳定设置,避免了因排水立管沉降所导致的渗漏问题,并能有效提升排水立管结构的设置景观,减少对盖下空间的分割和占用,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附图说明
[0022]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适用于上盖开发的排水立管结构的竖向断面示意图;
[0023]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适用于上盖开发的排水立管结构的横向断面示意图;
[0024] 在所有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技术特征,具体为:1.排水立管,2.构造柱,201钢筋网;3.弯管接头,4.连接管,5.消能井,6.框架柱,7.结构承台,8.上盖板,801.集水机构,802.雨水篦子;9.室外地面,10.室内地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6]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0027] 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适用于上盖开发的排水立管结构如图1和图2中所示,由图示中不难看出,优选实施例中的排水立管结构对应于上盖开发结构的框架柱6设置,其包括竖向设置的排水立管1和竖向设置的构造柱2,排水立管1对应包覆设置在构造柱2中,且构造柱2紧贴框架柱6的侧壁面设置,具体而言,构造柱2固定设置在框架柱6靠近室外的一侧侧壁上。
[0028] 进一步地,构造柱2和框架柱6之间通过水平植筋的方式进行稳定连接,且排水立管1可作为构造柱2的永久性模板成型在构造柱2中,即排水立管1的外周壁面与构造柱2之间稳定连接,一旦排水立管1设置到位,其与框架柱6之间的位置关系便可确定,排水立管1可稳定固定在框架柱6的外侧壁面上,进而有效避免了排水立管1的沉降。
[0029] 进一步地,优选实施例中的构造柱2顶部抵接上盖板8的底面,并与上盖板8的底面通过植筋或者设置连接件的形式固定连接,进一步提升构造柱2设置的稳定性;同时,构造柱2的顶部对应设置抵接框架柱6底部结构承台7的顶面,并与结构承台7的顶面植筋锚固。显然,除了锚筋的形式,优选实施例中构造柱2与上盖板8、框架柱6和/或结构承台7的连接还可采用别的形式,如通过预埋钢筋的形式,即在上盖板8的底面上、框架柱6靠近室外的侧壁面上和/或结构承台7的顶面上,间隔预埋设置有一定数量的预埋钢筋,预埋钢筋的一端对应预埋在相应的结构中,另一端伸出对应结构的端面,以此形式,可对应完成构造柱2对应位置的固定连接。
[0030] 通过上述设置,使得构造柱2的顶部、底部和侧壁均与对应的结构固结,从而有效避免了排水立管1的沉降,即使后期上盖开发结构整体出现沉降,排水立管1也能确保与框架柱6的沉降同步,避免了排水立管1顶部或底部出现连接处松脱的情况,从而避免了排水渗漏情况的产生,有效确保了排水立管结构的设置稳定性。
[0031] 进一步优选地,优选实施例中的排水立管1为大管径的铸铁管,进一步优选为球墨铸铁排水管,其具有自我修复能力,并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构造柱2之间有良好的亲和性,进一步确保了排水立管1与构造柱2之间的设置稳定性。同时,排水立管1的顶部平齐构造柱2的顶面,或者排水立管1的顶部平齐于上盖板8的顶面,且排水立管1对应与上盖板8上方的集水机构801对应连通,此处的集水机构801为集水井或者汇水边沟,继而集水机构801中汇集的污水或者雨水便可对应流入排水立管1中。
[0032] 进一步地,优选实施例中的排水立管1的底部端面低于室外地面9,并优选对应排水立管1的底部设置有弯管接头3,优选实施例中的弯管接头3呈1/4圆弧形结构,其两端面相互垂直,使得弯管接头3的一端与排水立管1的底部对应连接后,其另一端的端面平行于排水立管1的轴线;进一步地,在室外地面9的地面以下对应排水立管1设置有消能井5,排水立管1依次通过弯管接头3和连接管4对应连通消能井5,以使得上盖上方的雨水或者污水可依次通过排水立管1、弯管接头3和连接管4对应流入消能井5中,进而实现上盖板8上方雨水或者污水的对应排出。
[0033] 进一步优选地,优选实施例中的弯管接头3为铸铁接头,进一步为球墨铸铁接头,以提升弯管接头3与排水立管1的连接亲和性,实现弯管接头3与排水立管1的可靠设置,而优选实施例中的连接管4优选为水平设置的软管,其两端分别与弯管接头3和消能井5对应连接,进而将排水立管1中的雨水或者污水导向消能井5中。进一步优选地,对应排水立管1在集水机构801的侧壁上对应设置有大孔径的雨水篦子802,通过其的对应设置,可有效过滤掉较大的杂质,同时,在排水立管1的顶部入口处,也可对应设置大孔径的雨水篦子802,进而有效确保排水立管1不被堵塞。
[0034] 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的上述适用于上盖开发的排水立管结构,其可优选通过如下步骤进行设置:
[0035] S1:在结构承台7的顶面上间隔沿竖向植筋,在框架柱6靠近室外的一侧侧壁面上间隔植筋,使得该侧壁面上间隔形成多个伸出侧壁面的钢筋连接端,同时,在上盖板8的底面上对应构造柱2的设置位置进行对应植筋,使得对应于构造柱2顶部、底部、靠近框架柱6一侧侧壁的位置均设置有植筋结构;
[0036] S2:在框架柱6靠近室外的一侧对应设置呈竖向的排水立管1,并在该排水立管1的外周对应绑扎钢筋网201,使得步骤S1中植入对应位置的钢筋端部可伸入钢筋网201中,并使得排水立管1的顶部对应连通上盖板8上方的集水机构801;
[0037] S3:在排水立管1的底部对应连接呈1/4圆弧形的弯管接头3一端,并使得弯管接头3的另一端伸出钢筋网201;
[0038] S4:在钢筋网外侧对应设置构造柱2成型的模具,并对应在钢筋网201中灌注混凝土,实现构造柱2的成型,成型后的构造柱2与排水立管1的外周壁紧密贴合,形成框架柱6靠近室外一侧的构造柱结构,排水立管1包覆在构造柱2中,弯管接头3的一端伸出构造柱2的侧壁面;
[0039] S5:在弯管接头3伸出构造柱2的一端上对应连接设置连接管4,其优选为软管,以避免消能井5因沉降而对排水立管1产生影响,继而由连接管4对应将排水立管1与消能井5对应连通,使得上盖板8上集水机构801中汇集的雨水或者污水可对应流入消能井5中;
[0040] S6:进行对应的回填施工,恢复构造柱2一侧的室外地面9,使得连接管4对应埋覆在室外地面9地面以下的土层中,从而完成适用于上盖开发的排水立管结构的设置。
[0041] 本实用新型中适用于上盖开发的排水立管结构,其结构简单,设置步骤简便,通过将排水立管对应框架柱设置,并对应排水立管设置相应的构造柱,使得构造柱与框架柱形成一体结构,不仅有效避免了排水立管的沉降问题,大大提升了排水立管设置的稳定性,而且通过将构造柱与框架柱固定连接,使得上述两主体形成整体结构,还能有效减少对盖下空间的分隔,提升排水立管设置的景观性,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0042]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