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建筑材料 / 非水硬性胶凝材料 / 石膏 / 一种菇菜轮作生态种植方法

一种菇菜轮作生态种植方法

阅读:811发布:2024-02-03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菇菜轮作生态种植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菇菜 轮作 生态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5月空出大棚,6-9月安排草菇栽培;(2)培养料准备;(3)大棚准备;(4)铺料接种;(5)出菇期控制培养料 温度 ,空气 相对湿度 ;待料面布满菌丝后,撤去 地膜 ,保持温度和湿度,每天通 风 ;(6)菌丝爬出土面后,洒足出菇 水 ,出现小菇蕾以后喷水雾;(7)接种11-12d后采收,4d后采收第二批菇;(8)将前两茬栽培废料清理出大棚,作为 肥料 在其他蔬菜大棚或露地使用。本发明实现了 温室 周年生产,减少了蔬菜生产中肥料的使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设施及草菇废料的利用率,解决了设施栽培“重茬”问题,有效地破解了农牧民设施农业发展持续增收的难题。,下面是一种菇菜轮作生态种植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菇菜轮作生态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茬口安排:5月空出大棚,6-9月利用现有闲置蔬菜大棚在高温期安排草菇栽培,栽培2-3次,9月结束后继续安排秋冬茬蔬菜生产;
步骤(2)培养料准备:把籽壳100kg,复合肥0.25kg,石膏1kg,石灰5kg,多菌灵0.15 kg,敌百虫0.15 kg,160-180kg拌匀后堆成高70cm、宽1m的堆料,在料堆上用木棒打通气孔至堆底,料堆用薄膜覆盖,2d后当温度升到70℃以上时翻堆,把里面的料翻到外面,外面的料翻到里面,并补充水分;待温度再升至70℃后,再维持1d,再翻堆一次,6d后发酵料达到无酸臭味,色泽呈深棕色,有白色放线菌菌丝时,把发酵好的料堆摊开降温到35-40℃即制成培养料;
步骤(3)大棚准备:铺料前准备好大棚,大棚在清园后喷洒一次多菌灵,并闷棚2-3d,在栽培前一周耕翻曝晒3-5d,当棚土晒得发白后耙碎平整,再晒1-2d作畦床,根据大棚宽度横向作宽1m、深10cm的阴畦,并在阴畦两侧各开一条深20cm、宽30cm的排水沟,挖出的土放在两边,畦与畦之间距离不少于40cm且中间作畦埂作为管理、采收时的作业道;在大棚外盖双层遮阳网,遮阳网两边直接能触到地面,畦上方搭小拱棚,小拱棚上盖遮阳网和无纺布,并在场地四周挖一条环场水沟,棚内放置2个水桶;
步骤(4)铺料接种:接种前在畦内喷施1%石灰水或撒一层石灰,在畦内先铺一层步骤(1)准备好的培养料,厚度为2cm,然后在边缘撒一层菌种,再铺一层10cm厚的培养料,最上面撒上剩余菌种;接种结束后盖一层地膜,大棚外覆盖草帘和遮阳网;
步骤(5)发菌管理:出菇期培养料温度控制在30-35℃,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80-85%,每天抖动地膜2次;待料面布满菌丝后,撤去地膜,覆盖一层1cm厚的已消毒的细土,用棚内桶里水喷湿,保持温度和湿度,小拱棚每天通半小时;
步骤(6)出菇管理:菌丝爬出土面后,洒足出菇水,棚内空气湿度控制在85-95%,出现小菇蕾以后喷水雾,每次喷水后通风20min;
步骤(7)采收:接种11-12d后采收,首批菇采收后不浇水,2d后覆土浇水进行出菇管理,
4d后采收第二批菇;
步骤(8)废料处理:将前两茬栽培废料清理出大棚,作为肥料在其他蔬菜大棚或露地使用,最后一茬栽培废料直接用翻耕机在棚内进行深翻,作为棚内土壤改良使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菇菜轮作生态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料用量为每平方米55-60kg。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菇菜轮作生态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料用石灰水调节pH为7.5-8,含水量为65-7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菇菜轮作生态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菌种用量1-2袋/平方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菇菜轮作生态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的出菇水温度控制在28-32℃。

说明书全文

一种菇菜轮作生态种植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农业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菇菜轮作生态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食用菌产业的迅猛发展,以草菇等为主的食用菌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但菇后废料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问题日益显现,且食用菌连作导致菌棚污染、杂菌感染等问题也越来越严重,重茬种植的食用菌不仅产量降低,而且品质下降。菇菜轮作的推广提高了农业资源的利用率,减少肥料等农业生产资料的投入,切实增加了温室种植户收入,是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发明内容

[0003]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菇菜轮作生态种植方法,实现了温室周年生产,减少了蔬菜生产中肥料的使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设施及草菇废料的利用率,解决了设施栽培“重茬”问题,有效地破解了农牧民设施农业发展持续增收的难题。
[0004]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菇菜轮作生态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茬口安排:5月空出大棚,6-9月利用现有闲置蔬菜大棚在高温期安排草菇栽培,栽培2-3次,9月结束后继续安排秋冬茬蔬菜生产;
步骤(2)培养料准备:把籽壳100kg,复合肥0.25kg,石膏1kg,石灰5kg,多菌灵0.15 kg,敌百虫0.15 kg,160-180kg拌匀后堆成高70cm、宽1m的堆料,在料堆上用木棒打通气孔至堆底,料堆用薄膜覆盖,2d后当温度升到70℃以上时翻堆,把里面的料翻到外面,外面的料翻到里面,并补充水分;待温度再升至70℃后,再维持1d,再翻堆一次,6d后发酵料达到无酸臭味,色泽呈深棕色,有白色放线菌菌丝时,把发酵好的料堆摊开降温到35-40℃即制成培养料;
步骤(3)大棚准备:铺料前准备好大棚,大棚在清园后喷洒一次多菌灵,并闷棚2-3d,在栽培前一周耕翻曝晒3-5d,当棚土晒得发白后耙碎平整,再晒1-2d作畦床,根据大棚宽度横向作宽1m、深10cm的阴畦,并在阴畦两侧各开一条深20cm、宽30cm的排水沟,挖出的土放在两边,畦与畦之间距离不少于40cm且中间作畦埂作为管理、采收时的作业道;在大棚外盖双层遮阳网,遮阳网两边直接能触到地面,畦上方搭小拱棚,小拱棚上盖遮阳网和无纺布,并在场地四周挖一条环场水沟,棚内放置2个水桶;
步骤(4)铺料接种:接种前在畦内喷施1%石灰水或撒一层石灰,在畦内先铺一层步骤(1)准备好的培养料,厚度为2cm,然后在边缘撒一层菌种,再铺一层10cm厚的培养料,最上面撒上剩余菌种;接种结束后盖一层地膜,大棚外覆盖草帘和遮阳网;
步骤(5)发菌管理:出菇期培养料温度控制在30-35℃,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80-85%,每天抖动地膜2次;待料面布满菌丝后,撤去地膜,覆盖一层1cm厚的已消毒的细土,用棚内桶里水喷湿,保持温度和湿度,小拱棚每天通半小时;
步骤(6)出菇管理:菌丝爬出土面后,洒足出菇水,棚内空气湿度控制在85-95%,出现小菇蕾以后喷水雾,每次喷水后通风20min;
步骤(7)采收:接种11-12d后采收,首批菇采收后不浇水,2d后覆土浇水进行出菇管理,
4d后采收第二批菇;
步骤(8)废料处理:将前两茬栽培废料清理出大棚,作为肥料在其他蔬菜大棚或露地使用,最后一茬栽培废料直接用翻耕机在棚内进行深翻,作为棚内土壤改良使用。
[0005] 进一步的,所述培养料用量为每平方米55-60kg。
[0006] 进一步的,所述培养料用石灰水调节pH为7.5-8,含水量为65-70%。
[0007] 进一步的,所述菌种用量1-2袋/平方米。
[0008]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6)的出菇水温度控制在28-32℃。
[0009] 综上所述,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发明菇菜结合栽培以种植蔬菜为基础,轮作食用菌,提高了菜地复种指数和经济效益。
[0010] 2、本发明菇菜轮作相对于单种菇或者单种蔬菜,不仅可以使产值提高10 000元以上,而且使菇后废料得到充分利用,解决了菇后废料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问题,培肥了温室土壤,相对于单种蔬菜,每个大棚还可节约优质农肥6t以上,节约生产成本400元左右。

具体实施方式

[0011]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描述。
[0012] 一种菇菜轮作生态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茬口安排:5月空出大棚,6-9月利用现有闲置蔬菜大棚在高温期安排草菇栽培,栽培2-3次,9月结束后继续安排秋冬茬蔬菜生产;
步骤(2)培养料准备:把棉籽壳100kg,复合肥0.25kg,石膏1kg,石灰5kg,多菌灵0.15 kg,敌百虫0.15 kg,水160-180kg拌匀后堆成高70cm、宽1m的堆料,在料堆上用木棒打通气孔至堆底,料堆用薄膜覆盖,2d后当温度升到70℃以上时翻堆,把里面的料翻到外面,外面的料翻到里面,并补充水分;待温度再升至70℃后,再维持1d,再翻堆一次,6d后发酵料达到无酸臭味,色泽呈深棕色,有白色放线菌菌丝时,把发酵好的料堆摊开降温到35-40℃即制成培养料;
步骤(3)大棚准备:铺料前准备好大棚,大棚在清园后喷洒一次多菌灵,并闷棚2-3d,在栽培前一周耕翻曝晒3-5d,当棚土晒得发白后耙碎平整,再晒1-2d作畦床,根据大棚宽度横向作宽1m、深10cm的阴畦,并在阴畦两侧各开一条深20cm、宽30cm的排水沟,挖出的土放在两边,畦与畦之间距离不少于40cm且中间作畦埂作为管理、采收时的作业道;在大棚外盖双层遮阳网,遮阳网两边直接能触到地面,畦上方搭小拱棚,小拱棚上盖遮阳网和无纺布,并在场地四周挖一条环场水沟,棚内放置2个水桶;
步骤(4)铺料接种:接种前在畦内喷施1%石灰水或撒一层石灰,在畦内先铺一层步骤(1)准备好的培养料,厚度为2cm,然后在边缘撒一层菌种,再铺一层10cm厚的培养料,最上面撒上剩余菌种;接种结束后盖一层地膜,大棚外覆盖草帘和遮阳网;
步骤(5)发菌管理:出菇期培养料温度控制在30-35℃,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80-85%,每天抖动地膜2次;待料面布满菌丝后,撤去地膜,覆盖一层1cm厚的已消毒的细土,用棚内桶里水喷湿,保持温度和湿度,小拱棚每天通风半小时;
步骤(6)出菇管理:菌丝爬出土面后,洒足出菇水,出菇水的温度控制在28-32℃,棚内空气湿度控制在85-95%,出现小菇蕾以后喷水雾,每次喷水后通风20min;
步骤(7)采收:接种11-12d后采收,首批菇采收后不浇水,2d后覆土浇水进行出菇管理,
4d后采收第二批菇;
步骤(8)废料处理:将前两茬栽培废料清理出大棚,作为肥料在其他蔬菜大棚或露地使用,最后一茬栽培废料直接用翻耕机在棚内进行深翻,作为棚内土壤改良使用。
[0013] 其中,培养料用量为每平方米55-60kg;培养料用石灰水调节pH为7.5-8,含水量为65-70%;
菌种用量1-2袋/平方米。
[0014] 以上所述仅为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