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建筑材料 / 粘合剂 / 水硬性胶凝材料 / 一种装配式便捷安装组合结构板体

一种装配式便捷安装组合结构板体

阅读:796发布:2020-05-12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装配式便捷安装组合结构板体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属于建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装配式便捷安装组合结构板体包括内 框架 ;所述内框架由冷弯 钢 带拟形;所述内框架的内部填充有胶凝材料;所述内框架的侧边设有若干第一连接孔;所述内框架的一个侧边设有连接 凸 块 ,另一个侧边设有连接凹槽;所述连接凸块和连接凹槽均设有放入防 水 橡胶 带的长槽;所述第一连接孔设有便于安装 紧 固件 的预留孔。本实用新型能够解决普通墙板之间紧密性不足的缺点;并且能够满足建筑工程对结构防水、保温等 质量 硬性要求;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有效的处理了装配式板体与板体之间的 节点 连接问题;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固废材料应用技术成型板体,能够有效减少固废带来的环境危害。(ESM)同样的 发明 创造已同日 申请 发明 专利,下面是一种装配式便捷安装组合结构板体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装配式便捷安装组合结构板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内框架(1);所述内框架(1)由冷弯带拟形;所述内框架(1)的内部填充有胶凝材料;所述内框架(1)的侧边设有若干第一连接孔(2);所述内框架(1)的一个侧边设有连接(3),另一个侧边设有连接凹槽(4);
所述连接凸块(3)和连接凹槽(4)均设有用于放入防橡胶带的长槽(12);所述第一连接孔(2)设有用于安装固件的预留孔(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便捷安装组合结构板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框架(1)的内部填充有胶凝材料的部分设有支撑钢带;所述支撑钢带包括若干纵横连接的垂直钢条和水平钢条;所述冷弯钢带包括若干纵横连接的垂直钢条和水平钢条。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便捷安装组合结构板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框架(1)为若干个,所有内框架(1)依次连接;任意相邻的两个内框架(1)分别为第一内框架(8)和第二内框架(9);所述第一内框架(8)的连接凸块(3)和第二内框架(9)的连接凹槽(4)匹配。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装配式便捷安装组合结构板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框架(1)设有至少两个连接凸块(3)和至少两个连接凹槽(4);任意一个内框架(1)的连接凸块(3)与其相邻的另一个内框架(1)的连接凹槽(4)配合。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装配式便捷安装组合结构板体,其特征在于,任意两个内框架(1)的连接处设有用于加强连接稳定性的板卡(1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便捷安装组合结构板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框架(1)的外侧设有防水层(6)。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装配式便捷安装组合结构板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层(6)的外侧设有防滑层(7)。

说明书全文

一种装配式便捷安装组合结构板体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便捷安装组合结构板体。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建筑一般采用预制结构墙板或者现浇结构板进行墙面建造,在预制结构墙板的使用过程中,由于板与板之间无可靠连接会产生缝隙,如果施工工艺处理不当,容易在建筑物沉降或收到压、震动影响时,造成墙、楼板开裂、漏,并且不允许在楼板上按住户要求随意砌筑隔墙,否则会因为各墙板间受不均而造成楼板坍塌。对于现代施工质量要求和建筑本体要求的提高,普通无连接装配式条板弊病多。而对于现浇结构板而言,在施工期间,需要现场布架筋、底托,现浇好后还需要拆除,施工周期更长,各种成本都随之提高,施工工艺也更复杂。
[0003] 所以,现有装配式建筑领域缺少一种拥有高强度、防火、保温、隔音、可靠节点连接、安装方便,且拥有更好的抗冲击、不易开裂、抗震性能好的结构板,以满足社会大众的需要。实用新型内容
[0004]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装配式便捷安装组合结构板体,能够解决普通装配式板体与板体之间连接紧密型不足,抗冲击、抗震性能差的缺点;并且能够满足建筑工程对防火、防水、保温、抗裂与抗震等结构质量硬性要求;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有效的处理了装配式板体与板体之间的节点连接问题,使板体结构稳定性得到大大提升。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5] 一种装配式便捷安装组合结构板体,包括内框架;所述内框架由冷弯钢带拟形;所述内框架的内部填充有胶凝材料;所述内框架的侧边设有若干第一连接孔;所述内框架的一个侧边设有连接,另一个侧边设有连接凹槽;所述连接凸块和连接凹槽均设有放入防水橡胶带的长槽;所述第一连接孔设有便于安装固件的预留孔。
[0006] 有益效果:冷弯钢带可以按实际需求设计成型,不需要按照现浇板的制造形式进行制作;冷弯钢带成型后,可直接往其中空部分浇筑水泥或其他胶凝材料;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第一连接孔解决装配式板体之间连接紧密性的问题,使得建筑在保持抗冲击性和抗震性的同时,具备很好的防水、保温性能;通过预留孔,解决了装配式板体之间难连接,且连接性能不佳的难题,使得装配式板体之间具备很好的稳定性;连接凹槽和连接凸块的设置能够保证结构板之间的连接准确,减少两板之间的连接误差;多道橡胶条置于板与板连接处,可以避免墙体渗水,板与板连接依靠高强螺栓紧固连接,板体结构节点在螺栓的强制挤压后板体连接达到弹性平衡,板与板不受温差变形、微震动、主体结构不均匀沉降等原因影响,使板体结构质量稳定,确保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得到更好的质量稳定性;本实用新型设置的长槽能够更好的实现防水、隔音等效果;预留孔的设置可以使操作人员方便将连接紧固件插入第一连接孔内方便紧固,从而很好的使两个内框架得到很好的连接,并且也方便操作人员取出第一连接孔内的连接紧固件。
[0007] 优选的,内框架的内部填充有胶凝材料的部分设有支撑钢带;所述支撑钢带包括若干纵横连接的垂直钢条和水平钢条;所述冷弯钢带包括若干纵横连接的垂直钢条和水平钢条。
[0008] 有益效果:垂直钢条和水平钢条的设置能够很好的增加结构板的稳定性,强化本实用新型的抗冲击性能和抗震性能,使得本实用新型具备更强的安装便捷性与实用性。
[0009] 优选的,所述内框架为若干个,所有内框架依次连接;任意相邻的两个内框架分别为第一内框架和第二内框架;所述第一内框架的连接凸块和第二内框架的连接凹槽匹配。
[0010] 有益效果:通过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冷弯钢带内框架组合的结构板,可以使连接凸块和连接凹槽很好的无缝隙紧密结合,以此使得结构板具备很好的保温抗裂效果,并且具备很好的强度,也避免开裂、渗水情况的发生。
[0011] 优选的,所述内框架设有至少两个连接凸块和至少两个连接凹槽;任意一个内框架的连接凸块与其相邻的另一个内框架的连接凹槽配合。
[0012] 有益效果:多个连接凸块和多个连接凹槽的相互连接,可以直接使任意两个内框架实现卡接,此时紧固件的作用就是纯粹作为辅助紧固件。
[0013] 优选的,任意两个内框架的连接处设有用于加强连接稳定性的板卡。
[0014] 有益效果:板卡的设置能够更好的加强相邻两个内框架之间的紧固性,对相邻两个内框架之间安装误差进行补充,提高两个内框架之间的稳定性。
[0015] 优选的,所述结构板本体的外侧由内向外依次设有防水层和防滑层。
[0016] 有益效果:防水层的设置可以预防水体进入结构板本体的内部,避免水体堆积,致使结构板出现损坏;防滑层可以很好的使两板之间连接的紧密,使得两板不会产生相对运动,避免紧密性安装产生不必要的误差。
[0017] 优选的,所述防水层的外侧设有防滑层。
[0018] 有益效果:防滑层可以很好的使两板之间连接的紧密,使得两板不会产生相对运动,避免紧密性安装产生不必要的误差。
[0019]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够具备很好的抗冲击、抗裂性能和抗震性能,在此基础上,还具备很好的保温、防水性能;本实用新型能够很好的减少或消除两板之间的紧密性差的问题,保证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效率与安装质量的稳定性;此外,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固废材料应用技术成型板体,能够有效降低、减少固废带来的环境危害。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基础上,能够缩短项目建设周期,减少成本支出。附图说明
[0020]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平面示意图。
[0021]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剖面示意图。
[0022]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另一种剖面示意图。
[0023]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立体示意图。
[0024] 图5为本实用新型内框架的左视图。
[0025] 图6为本实用新型内框架的正视图。
[0026]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横向连接示意图。
[0027]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另一种横向连接示意图。
[0028]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背面示意图。
[0029]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竖向连接示意图。
[0030]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连接示意图。
[0031]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中内框架的示意图。
[0032]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外层结构示意图。
[0033] 图14为本实用新型中板卡的示意图。
[0034]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组合1的结构正视图。
[0035] 图16为本实用新型组合1的结构背视图。
[0036] 图17为本实用新型组合2的结构正视图。
[0037] 图18为本实用新型组合2的结构背视图。
[0038] 图中:1-内框架;2-第一连接孔;3-连接凸块;4-连接凹槽;5-预留孔;6-防水层;7-防滑层;8-第一内框架;9-第二内框架;10-板卡;11-方口盖板;12-长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39]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0040]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41]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42]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0043]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44]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0045]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0046] 实施例1
[0047] 如图1~图4所示,一种装配式便捷安装组合结构板体,包括内框架1;所述内框架1由冷弯钢带拟形;所述内框架1的内部填充有胶凝材料;所述内框架1的侧边设有若干第一连接孔2;所述内框架1的一个侧边设有连接凸块3,另一个侧边设有连接凹槽4;所述连接凸块3和连接凹槽4均设有放入防水橡胶带的长槽12;所述第一连接孔2设有便于安装紧固件的预留孔5。
[0048] 冷弯钢带可以按实际需求设计成型,不需要按照现浇板的制造形式进行制作;冷弯钢带成型后,可直接往其中空部分浇筑水泥或其他胶凝材料;在一些实施例中,并没有通过冷弯钢带作为骨架进行结构板体的拟形。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第一连接孔2解决墙板之间紧密型的问题,使得建筑在保持抗冲击性和抗震性的同时,具备很好的防水、防火、保温性能;通过预留孔5,解决了装配式板体与板体之间难连接,且连接不稳的难题,使得装配式板体与板体之间具备很好的稳定性;连接凹槽4和连接凸块3的设置能够保证结构板之间的连接准确,减少两板之间的连接误差,多道橡胶条置于板与板连接处,可以避免墙体渗水,板与板连接依靠高强螺栓紧固连接,板体结构节点在螺栓的强制挤压后板体连接达到弹性平衡,板与板不受温差变形、微震动、主体结构不均匀沉降等原因影响,使板体结构质量稳定,确保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得到更好的质量稳定性;本实用新型设置的长槽能够更好的实现防水、隔音等效果;预留孔的设置可以使操作人员方便将连接紧固件插入第一连接孔2内方便紧固,从而很好的使两个内框架1得到很好的连接,并且也方便操作人员取出第一连接孔2内的连接紧固件。在本实施例中,浇筑板体包括保温材料、骨料、无机凝胶材料等混合浆料;本实施例两个相邻板之间的防水橡胶带有4根,在不同的实施例中,有不同的数量设置。在本实用新型的实际运用过程中,结构板包括重质结构板和轻质结构板,对于常规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板来说,也可以进行运用。
[0049] 如图2和图3所示,一些实施例中,预留孔5为通板孔;另外一些实施例中,预留孔5为半通孔,只需要将孔打至合适的位置,使两个相邻板之间的孔能够相互对应,最终通过紧固件进行固定。
[0050] 为了更好的使用本实用新型,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内框架1填充有胶凝材料的部分设有支撑钢带;所述支撑钢带包括若干纵横连接的垂直钢条和水平钢条;所述冷弯钢带包括若干纵横连接的垂直钢条和水平钢条。垂直钢条和水平钢条的设置能够很好的增加结构板的稳定性,强化本实用新型的抗冲击性能和抗震性能,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具备更强的实用性。
[0051] 为了更好的使用本实用新型,如图14所示,任意两个内框架1的连接处设有用于加强连接稳定性的板卡10。板卡10的设置能够更好的加强相邻两个内框架1之间的紧固性,对相邻两个内框架1之间安装误差进行补充,提高两个内框架1之间的稳定性。
[0052] 如图13所示,为了更好的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结构板本体的外侧由内向外依次设有防水层6和防滑层7。防水层6的设置可以预防水体进入结构板本体的内部,避免水体堆积,致使结构板出现损坏;防滑层7可以很好的使两板之间连接的紧密,使得两板不会产生相对运动,避免紧密性安装产生不必要的误差。
[0053] 为了使得本实用新型具备很好的外观感受,所述预留孔5设有方口盖板11;所述方口盖板11能够很好的遮挡预留孔5,使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结构不会外露,避免使用者产生不好的观感。
[0054] 实施例2
[0055]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提出了实施例2。
[0056] 如图7所示,所述内框架1为若干个,所有内框架1依次连接;任意相邻的两个内框架1分别为第一内框架8和第二内框架9;所述第一内框架8的连接凸块3和第二内框架9的连接凹槽4匹配。
[0057] 通过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内框架1组合的结构板,连接凹槽4和连接凸块3的设置能够保证结构板之间的连接准确,减少两板之间的连接误差,从而增加两板之间的连接紧密型,确保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得到很好的稳定性,使得连接凸块3和连接凹槽4很好的无缝隙紧密配合,以此使得结构板具备很好的保温效果,并且具备很好的强度,也避免渗水情况的发生。在本实施例中,结构板是矩形结构,若干内框架1为横向连接。在使用高强螺栓时,一般配合螺母使用;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还使用螺钉与螺母的配合来使得两个相邻的内框架1连接,此外,还能使用扣合件使得两个相邻的内框架1得到紧密的连接。除了图7所示的连接关系外,还有图8所示的另一种连接;此时板卡10直接设置在两板之间,而不是在两个预留孔5的基础上设置的。所述板卡10为三个相邻侧板依次垂直连接的框体结构;其中中间的侧板具有两个连接孔;从连接孔直接打入固定件,而使两个相邻内框架1得到很好的连接。其中图9为实施例2的背面示意图。
[0058] 如图10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内框架1为竖向连接。
[0059]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凹槽4和连接凸块3使得相邻的两个内框架1上下限位,使用紧固件连接第一连接孔2后,就可以实现相邻两个内框架1的左右限位;若内框架1设有第二连接孔,还需要使用紧固件连接第二连接孔。
[0060] 实施例3
[0061] 还有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1,和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连接凹槽4和连接凸块3对相邻的两个内框架1左右限位,此时,使用紧固件连接两个内框架1,就可以实现对内框架1上下方向的限位。
[0062] 在该实施例中,内框架1之间的连接可以由螺栓垂直穿过第一内框架8和第二内框架9,使相邻的两个内框架1实现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凹槽4和连接凸块3可以是矩形结构,也可以是楔形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倾斜设置代替水平设置或垂直设置。
[0063] 实施例4
[0064] 如图12所示,为了更好的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内框架1设有至少两个连接凸块3和至少两个连接凹槽4;任意一个内框架1的连接凸块3与其相邻的另一个内框架1的连接凹槽4配合。多个连接凸块3和多个连接凹槽4的相互连接,可以直接使任意两个内框架1实现卡接,此时紧固件的作用就是纯粹作为辅助紧固件。连接凸块3和连接凹槽4位于内框架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之间。
[0065] 在本实施例中,内框架1设有两个连接凸块3和两个连接凹槽4,此时连接凸块3和连接凹槽4可以同时对相邻的两个内框架1进行上下左右四个方向的限位。
[0066] 在本实施例的基础上,允许类似上述实施例中,连接凹槽4和连接凸块3同时对两个相邻内框架1进行上下左右的限位,两者十字交叉。如此设置,还更大的增加了接触面积,使防滑层7具备更明显的防滑效果,从而使得相邻两个内框架1的连接更具紧密性。
[0067]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如图15~图18所示的组合1及组合2的连接方式,使外观具备不同的展示效果。
[0068]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可选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界定范围内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