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汇可以提供多维耗能减震型冷弯薄壁型钢结构住宅体系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公开了多维耗能减震型冷弯薄壁型 钢 结构住宅体系,该减震型冷弯薄壁型钢结构住宅体系包括底 导轨 、顶导轨、 水 平 横撑 、墙柱、耗能斜撑中部、耗能斜撑屈服段、耗能斜撑端部、刚性斜撑、 自攻螺钉 、摩擦 垫片 、覆面板、桁架上 弦杆 、桁架下弦杆、桁架柱、桁架斜撑、化学 螺栓 弹簧 、螺栓弹簧、 质量 钢板、波纹钢板、 钢筋 网片、轻质 混凝土 板。波纹板- 轻质混凝土 -化学螺栓弹簧-螺栓弹簧-质量钢板共同组成了调谐质量耗能装置,有效提高冷弯薄壁型钢结构住宅体系楼盖系统的耗能减震能 力 。该结构体系的工厂化和集成化的模式突出,施工速度快,集轻质高强与耗能减震优势于一身,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下面是多维耗能减震型冷弯薄壁型钢结构住宅体系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多维耗能减震型冷弯薄壁型钢结构住宅体系,其特征在于:
底导轨(1)、顶导轨(2)、水平横撑(3)、墙柱(4)通过自攻螺钉(9)相连组成冷弯薄壁型钢结构住宅墙体,自攻螺钉(9)与构件之间内衬摩擦垫片(10),摩擦垫片(10)采用与型钢有较大摩擦系数的黄铜;摩擦垫片(10)与自攻螺钉(9)和相应构件之间可产生摩擦力;
冷弯薄壁型钢结构住宅墙体中的耗能斜撑为五段式的构造方式,由耗能斜撑中部(5)、耗能斜撑屈服段(6)、耗能斜撑端部(7)组成,使用三种不同屈服强度的钢材;耗能斜撑端部(7)使用高强钢,耗能斜撑中部(5)使用普通钢,耗能斜撑屈服段(6)使用软钢,同时耗能斜撑屈服段(6)腹板部位均匀开椭圆孔;
质量钢板(18)上表面与波纹钢板(19)之间通过化学螺栓弹簧(16)相连,质量钢板(18)悬吊于冷弯薄壁型钢桁架体系下方;质量钢板(18)之间通过焊接成为一个整体,焊接在一起的质量钢板(18)侧表面与冷弯薄壁型钢结构住宅墙体顶导轨(2)部位通过螺栓弹簧(17)相连;化学螺栓弹簧(16)为化学螺栓和弹簧的连接组合体,螺栓弹簧(17)为普通螺栓和弹簧的连接组合体;若干化学螺栓弹簧(16)和若干螺栓弹簧(17)均匀布置,并与质量钢板(18)、波纹钢板(19)、轻质混凝土板(21)组合成能一个完整的调谐质量耗能体系,在发生地震时多维调谐减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维耗能减震型冷弯薄壁型钢结构住宅体系,其特征在于:底导轨(1)、顶导轨(2)为壁厚为1.4mm-1.8mm 的冷弯薄壁U型钢;水平横撑(3)、墙柱(4)、耗能斜撑中部(5)、耗能斜撑屈服段(6)、耗能斜撑端部(7)、刚性斜撑(8)为壁厚为1.0mm-1.2mm的冷弯薄壁C型钢;底导轨(1)、顶导轨(2)水平横撑(3)、墙柱(4)、刚性斜撑(8)的冷弯薄壁型钢的屈服强度为295MPa-550MPa;各冷弯薄壁型钢结构住宅墙体的两侧,一侧设置单墙柱(4),另一侧设置双墙柱(4);
摩擦垫片(10)选用的材质与型钢之间在无润滑条件下的滑动摩擦系数大于0.1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维耗能减震型冷弯薄壁型钢结构住宅体系,其特征在于:冷弯薄壁型钢结构住宅墙体中的耗能斜撑为五段式的构造方式,排列顺序为耗能斜撑端部(7)-耗能斜撑屈服段(6)-耗能斜撑中部(5)-耗能斜撑屈服段(6)-耗能斜撑端部(7),各段之间连接方式为焊接;耗能斜撑中部(5)、耗能斜撑屈服段(6)、耗能斜撑端部(7)分别使用三种不同屈服强度的钢材,耗能斜撑屈服段(6)选用软钢,软钢的屈服强度选用100MPa-
225MPa,耗能斜撑中部(5)选用普钢,普钢的屈服强度选用235MPa-275MPa,耗能斜撑端部(7)选用高强钢,高强钢的屈服强度选用345MPa-390MPa;耗能斜撑屈服段(6)的腹板部位均匀开椭圆孔,单行椭圆孔短边直径总和为耗能斜撑屈服段(6)腹板宽度的1/10-1/4,单列椭圆孔长边直径总和为耗能斜撑屈服段(6)腹板长度的2/5-7/10;
由耗能斜撑中部(5)、耗能斜撑屈服段(6)、耗能斜撑端部(7)组成的耗能斜撑在于利用开孔耗能斜撑屈服段(6)易产生弯曲塑性变形,耗能能力强的特点,使耗能斜撑起到耗能减震的作用;耗能斜撑端部(7)可减轻节点的破坏,同时提高耗能斜撑屈服段(6)的耗能能力;
冷弯薄壁型钢结构住宅墙体中上部耗能斜撑与下部耗能斜撑呈K型分布,上部耗能斜撑与水平横撑(3)和墙柱(4)使用自攻螺钉(9)相连,下部耗能斜撑与底导轨(1)和墙柱(4)使用自攻螺钉(9)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维耗能减震型冷弯薄壁型钢结构住宅体系,其特征在于:刚性斜撑(8)位于门窗洞口上下部位,可有效提高开洞口墙体的刚度;刚性斜撑(8)与底导轨(1)、顶导轨(2)、水平横撑(3)、墙柱(4)采用自攻螺钉(9)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维耗能减震型冷弯薄壁型钢结构住宅体系,其特征在于:内外覆面板(11)与底导轨(1)、顶导轨(2)、水平横撑(3)、墙柱(4)的内外侧通过自攻螺钉(9)相连;覆面板(11)使用10mm-20mm的OSB板、硅酸钙板、石膏板;覆面板(11)与墙体骨架连接的螺钉间距为150mm-18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维耗能减震型冷弯薄壁型钢结构住宅体系,其特征在于:冷弯薄壁型钢桁架体系由纵向桁架和横向桁架组成,桁架上弦杆(12)和桁架下弦杆(13)壁厚为1.6mm-2.5mm的冷弯薄壁U型钢;桁架柱(14)、桁架斜撑(15)为壁厚为1.0mm-1.5mm的冷弯薄壁C型钢;桁架中的冷弯薄壁型钢强度均为345MPa-550MPa;桁架上弦杆(12)、桁架下弦杆(13)、桁架柱(14)、桁架斜撑(15)之间的连接均采用自攻螺钉(9);纵向桁架在冷弯薄壁型钢框架长度方向均匀布置,纵向桁架长度与冷弯薄壁型钢住宅框架宽度相同,纵向桁架之间在端部布置横向桁架,纵向桁架之间的间距为700mm-900mm;纵向桁架的桁架边柱(14)的翼缘与横向桁架的桁架边柱(14)的腹板通过自攻螺钉(9)相连;纵向桁架和横向桁架的桁架下弦杆(13)与冷弯薄壁型钢结构住宅墙体的顶导轨(2)腹板通过自攻螺钉(9)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维耗能减震型冷弯薄壁型钢结构住宅体系,其特征在于:组合减震楼盖中,波纹钢板(19)通过自攻螺钉(9)与桁架上弦杆(12)相连;在波纹钢板(19)上布置钢筋网片(20),在钢筋网片(20)上现浇轻质混凝土板(21);波纹钢板(19)厚度为
1.5mm-3mm,屈服强度为235MPa。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维耗能减震型冷弯薄壁型钢结构住宅体系,其特征在于:若干质量钢板(18)通过若干化学螺栓弹簧(16)悬吊于桁架体系下方,化学螺栓弹簧(16)上端通过化学螺栓与波纹钢板(19)和轻质混凝土板(21)相连,化学螺栓弹簧(16)下端与质量钢板(18)的上表面焊接相连;若干质量钢板(18)之间通过焊接连接为一块质量钢板(18);焊接在一起的质量钢板(18)侧表面通过螺栓弹簧(17)与冷弯薄壁型钢结构住宅墙体的顶导轨(2)翼缘和内覆面板(11)相连,墙体一侧螺栓弹簧(17)通过螺栓与墙体相连,质量钢板(18)一侧则通过焊接与螺栓弹簧(17)相连;质量钢板(18)的厚度为2mm-4mm,钢材的屈服强度为Q235;化学螺栓弹簧(16)为化学螺栓和弹簧的连接组合体,螺栓弹簧(17)为普通螺栓和弹簧的连接组合体;化学螺栓弹簧(16)与螺栓弹簧(17)中螺栓的型号为M10-M16;化学螺栓弹簧(16)布置于纵向桁架之间的中间部位,纵向间距为500mm-700mm,且化学螺栓弹簧(16)连接于波纹钢板(19)的波峰处;螺栓弹簧(17)之间的间距为900mm-1100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维耗能减震型冷弯薄壁型钢结构住宅体系,其特征在于:质量钢板(18)与波纹钢板(19)之间根据冷弯薄壁型钢桁架体系的高度设置化学螺栓弹簧(16)的长度与刚度,质量钢板(18)与冷弯薄壁型钢桁架体系之间有间隙;质量钢板(18)与冷弯薄壁型钢结构住宅墙体设置与化学螺栓弹簧(16)的长度与刚度相同的螺栓弹簧(17);
化学螺栓弹簧(16)-螺栓弹簧(17)-质量钢板(18)-波纹钢板(19)-轻质混凝土板(21)组成的调谐质量耗能装置,调谐质量为冷弯薄壁型钢结构住宅总质量的2%-10%。
标题 | 发布/更新时间 | 阅读量 |
---|---|---|
卫星复合材料桁架原位胶接装配的方法 | 2020-05-08 | 401 |
一种钢结构自动焊接生产线 | 2020-05-11 | 294 |
组合桁腹梁桥的桁-箱等效设计方法 | 2020-05-11 | 806 |
一种免拆模板混凝土单舱管廊或多舱管廊及其建造方法 | 2020-05-08 | 176 |
一种大悬臂盖梁预制拼装方法 | 2020-05-11 | 423 |
基于热力耦合的钢交错桁架结构抗火分析装置 | 2020-05-08 | 341 |
软弱围岩隧道支护钢架及施工方法 | 2020-05-08 | 649 |
一种大跨度渣场封闭的结构装置 | 2020-05-08 | 731 |
一种刮油刮渣机 | 2020-05-08 | 53 |
一种装配式建筑墙体桁架结构 | 2020-05-08 | 52 |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