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摄影 / 静电潜像 / 电子照相感光体、电子照相感光体盒及图像形成装置

电子照相感光体、电子照相感光体盒及图像形成装置

阅读:106发布:2020-05-08

专利汇可以提供电子照相感光体、电子照相感光体盒及图像形成装置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涉及一种 电子 照相 感光体,其在 导电性 支承体上至少具有感光层,其中,该感光层中含有式(1)所示的化合物及式(2)所示的电荷传输物质(式中,R1、R2、R3各自独立地表示 碳 原子 数3以下的亚烷基,Ar1、Ar2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烷基或芳基,Ar3表示芳基,k表示1或2的整数。Ar4~Ar8各自独立地表示芳基,Ar9~Ar12各自独立地表示亚芳基,m、n各自独立地表示1以上且3以下的整数。R1~R3、Ar1~Ar12任选具有取代基。)。,下面是电子照相感光体、电子照相感光体盒及图像形成装置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电子照相感光体,其在导电性支承体上至少具有感光层,其中,该感光层中含有选自下述式(1)-1或式(1)-19所示化合物中的化合物、及下述式(2)所示的电荷传输物质,(I)-1
(I)-19
式(2)中,Ar4~Ar8各自独立地表示任选具有取代基的芳基,Ar9~Ar12各自独立地表示任选具有取代基的亚芳基,m、n各自独立地表示1以上且3以下的整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所述式(2)中,Ar4~Ar8各自独立地表示任选具有烷基或烷基的芳基,Ar9~Ar12各自独立地表示任选具有取代基的1,4-亚苯基,m、n为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所述式(2)中,Ar4为具有烷氧基、芳氧基或芳烷氧基的芳基,Ar5~Ar8各自独立地为任选具有烷基的芳基。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相对于全部电荷传输物质100质量份,所述选自式(1)-1或式(1)-19所示化合物中的化合物为0.03质量份以上且5质量份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所述式(2)所示的电荷传输物质是通过使具有卤原子的三苯胺衍生物和苯胺化合物进行偶联反应而得到的。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所述式(2)所示的电荷传输物质含有钯。
7.一种电子照相盒,其具备:
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
选自下组中的至少一种机构:使该电子照相感光体带电的带电机构、通过对带电后的该电子照相感光体进行图像曝光而形成静电潜像的图像曝光机构、利用调色剂将所述静电潜像显影的显影机构、将所述调色剂转印于被转印体的转印机构、以及将附着于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的所述调色剂回收的清洁机构。
8.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具备:
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
使该电子照相感光体带电的带电机构、
通过对带电后的该电子照相感光体进行曝光而形成静电潜像的曝光机构、利用调色剂将所述静电潜像显影的显影机构、
将所述调色剂转印于被转印体的转印机构、以及
使转印于所述被转印体的所述调色剂定影的定影机构。

说明书全文

电子照相感光体、电子照相感光体盒及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电子照相感光体、电子照相感光体盒及图像形成装置。特别是,涉及耐气体性、耐久性优异、并且响应性、电特性良好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电子照相感光体盒、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电子照相技术由于即时性优异且可得到高品质的图像等,因此,近年来在复印机、各种打印机、印刷机等领域已得到了广泛应用。作为成为电子照相技术核心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已被采用的是使用了具有无公害且容易成膜、容易制造等优点的有机类光导电材料的电子照相感光体(以下也简称为“感光体”)。
[0003] 作为有机感光体的层结构,已知有使电荷产生物质分散于粘合剂树脂中而成的所谓单层型感光体、将电荷产生层及电荷传输层叠层而成的叠层型感光体。对于叠层型感光体而言,由于通过将效率高的电荷产生物质及电荷传输物质分配于不同的层并组合最适合的构成,可得到高灵敏度且稳定的感光体,并且由于其材料选择范围宽而容易实现特性调整,因此已被广泛使用。对于单层型感光体而言,尽管其在电特性方面稍逊于叠层型感光体、材料选择性也较窄,但由于其能够通过在感光体表面附近产生电荷而实现高分辨率化、进而即使是厚膜也不会发生图像模糊,因此能够基于厚膜化而实现高耐刷化。另外,单层型感光体由于涂布工序少、以及可使用对于来自导电性基体(支承体)的干涉条纹、管坯缺陷而言有利的无切削管等廉价基体,因此具有能够实现低成本化的优势。
[0004] 电子照相感光体由于在电子照相工艺,即带电、曝光、显影、转印、清洁、除电等的循环中被重复使用,因此会在此期间受到各种刺激而发生劣化。其中,作为化学性劣化,可列举例如由被用作带电器的电晕带电器产生的强化性臭氧、NOx对感光层造成的损伤,重复使用的情况下,有时会引发充电能的下降、残留电位的上升等电稳定性的劣化、以及与其相伴的图像不良。这些大多源自感光层中大量含有的电荷传输物质的化学性劣化。
[0005] 此外,伴随近年来电子照相工艺的高速化,高灵敏度化、高速响应化成为必须。其中,为了实现高灵敏度化,不仅需要优化电荷产生物质,还需要开发出与其匹配性良好的电荷传输物质。而为了实现高速响应化,需要开发出高迁移率且曝光时显示足够低的残留电位的电荷传输物质。
[0006] 此外,除了对于上述电荷传输物质的要求性能以外,作为使用了这些物质的感光体所要求的特性,除了光灵敏度高、具有充分的带电特性、光照后的暗衰减小、残留电位小、响应特性良好、这些特性在重复使用中的稳定性高等基本的特性以外,还可以从实用的度考虑而列举各种特性。
[0007] 作为其中之一,可列举耐受机械应力的强度。作为机械应力,由于清洁刮板、磁刷等的擦拭、与显影剂、纸的接触等,会在感光层表面引发磨损、损伤,而这些会引起图像缺陷。这样的机械性劣化也会直接损害图像品质,因此已成为限制感光体寿命的重要原因。即,为了开发高品质且高寿命的感光体,在提高化学耐久性的同时提高机械特性(摩擦/磨损)也成为了必要条件。
[0008] 一般而言,感光体的如上所述的机械耐久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粘合剂树脂。近来,代替传统的用于感光体的聚酸酯树脂而使用机械耐久性更为优异的聚酯类树脂的情况越来越多(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然而,从电特性方面考虑,聚碳酸酯树脂通常会发生劣化,因而为了得到高性能感光体,也实施了增多电荷传输物质的量的技术,但所得到的是膜强度减弱、容易被剥蚀的感光体。于是,使用电荷传输能力快、电离势极低的低残留电位的电荷传输物质而进行了设计(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及3)。然后,电离势低的化合物通常具有容易被氧化的性质,由在机器内产生的酸性气体引起的劣化显著(例如,参照专利文献4)。不仅如此,如果构成物质为有机物,则容易使气体、透过,更容易发生由气体引起的劣化(例如,参照专利文献5)。为了防止这些问题,通常会添加抗氧剂。作为抗氧剂的例子,已知有受阻酚系、硫醚系、磷系、受阻胺系。其中,在感光体中,从效果显著、副作用少、廉价等方面考虑,多使用受阻酚系。此外,还已知特定的胺化合物也作为耐气体化合物而有效地发挥作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6及7)。
[0009] 现有技术文献
[0010] 专利文献
[001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53549号公报
[0012]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2940502号公报
[0013]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第3694604号公报
[0014] 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第2644278号公报
[0015]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平9-265194号公报
[0016] 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平3-172852号公报
[0017] 专利文献7:日本特开2004-199051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18]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0019] 在为了向高速、高画质且维护频率低的打印机用途供给电特性优异、不易发生化学性劣化、机械方面的耐久性优异的高性能感光体而选择高迁移率、低残留电位的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那样的电荷传输物质的情况下,对于酸性气体的化学耐性弱、无法利用上述的受阻酚系抗氧剂而获得充分的效果。如果期待更高的效果而增加添加量,则会立刻引起残留电位上升、膜强度降低。
[0020] 另外,对于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那样的电离势极低的高性能电荷传输物质而言,感光体膜的填充性减弱,由酸性气体引起的带电下降、残留电位上升显著。此外,根据发明人等的研究,存在下述问题:因作为感光体重复使用而引起的通电劣化或光疲劳,会导致感光体表面的电阻值产生大的变动,由此会引起图像模糊、墨点再现性变差这样的图像缺陷。
[0021]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机械方面的耐久性优异、高迁移率/低残留、对于酸性气体的化学耐性强、由通电劣化或光疲劳引起的表面的电阻降低少的电子照相感光体,以及使用了该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处理盒及图像形成装置。
[0022] 解决问题的方法
[0023] 本发明人等针对用于感光层的电荷传输物质和抗氧剂等添加剂的组合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使用具有特定结构且具有电荷传输能力的足够大的电荷传输物质、和特定的胺化合物,可以得到可在极短时间内印刷出清晰的图像、耐久性也优异的高性能感光体,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0024] [1]一种电子照相感光体,其在导电性支承体上至少具有感光层,其中,该感光层中含有下述式(1)所示的化合物及下述式(2)所示的电荷传输物质,
[0025] [化学式1]
[0026]
[0027] (式(1)中,R1、R2、R3各自独立地表示任选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3以下的亚烷基,1 2 3
Ar、Ar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任选具有取代基的烷基或任选具有取代基的芳基,Ar 表示任选具有取代基的芳基,k表示1或2的整数。)
[0028] [化学式2]
[0029]
[0030] (式(2)中,Ar4~Ar8各自独立地表示任选具有取代基的芳基,Ar9~Ar12各自独立地表示任选具有取代基的亚芳基,m、n各自独立地表示1以上且3以下的整数。)
[0031] [2]上述[1]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上述式(2)中,Ar4~Ar8各自独立地表示任选具有烷基或烷氧基的芳基,Ar9~Ar12各自独立地表示任选具有取代基的1,4-亚苯基,m、n为1。
[0032] [3]上述[1]或[2]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上述式(2)中,Ar4表示具有烷氧基、芳氧基或芳烷氧基的芳基,Ar5~Ar8各自独立地为任选具有烷基的芳基。
[0033] [4]上述[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相对于全部电荷传输物质100质量份,上述式(1)所示的化合物为0.03质量份以上且5质量份以下。
[0034] [5]上述[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上述式(2)所示的电荷传输物质是通过使具有卤原子的三苯胺衍生物和苯胺化合物进行偶联反应而得到的。
[0035] [6]上述[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上述式(2)所示的电荷传输物质含有钯。
[0036] [7]一种电子照相盒,其具备:上述[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和选自下组中的至少一种机构:使该电子照相感光体带电的带电机构、通过对带电后的该电子照相感光体进行图像曝光而形成静电潜像的图像曝光机构、利用调色剂将上述静电潜像显影的显影机构、将上述调色剂转印于被转印体的转印机构、将附着于上述电子照相感光体的上述调色剂回收的清洁机构。
[0037] [8]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具备:上述[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使该电子照相感光体带电的带电机构、通过对带电后的该电子照相感光体进行曝光而形成静电潜像的曝光机构、利用调色剂将上述静电潜像显影的显影机构、将上述调色剂转印于被转印体的转印机构、以及使转印于上述被转印体的上述调色剂定影的定影机构。
[0038] 发明的效果
[0039] 使用了本发明的电荷传输物质的感光体的电特性和机械特性优异。此外,通过含有具有特定结构的胺化合物,可以得到不会损害其它特性、且化学耐性也良好的高性能感光体。将这些感光体作为电子照相感光体用于打印机、复印机的情况下,能够确保高速打印情况下的图像鲜明度、连续印刷时的稳定性,在所有环境中均能够确保稳定的图像。另外,能够提供在印刷时没有图像模糊、墨点再现性良好的电子照相盒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0040] 此外,使用了由本发明得到的感光体的图像形成装置及鼓盒为不会发生浓度变化、图像模糊的高寿命的装置。附图说明
[0041] [图1]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主要部分构成的概略图。
[0042] [图2]图2为实施例中使用的氧酞菁的X射线衍射图。
[0043] 符号说明
[0044] 1  感光体(电子照相感光体)
[0045] 2  带电装置(带电辊;带电部)
[0046] 3  曝光装置(曝光部)
[0047] 4  显影装置(显影部)
[0048] 5  转印装置
[0049] 6  清洁装置
[0050] 7  定影装置
[0051] 41 显影槽
[0052] 42 搅拌器
[0053] 43 供给辊
[0054] 44 显影辊
[0055] 45 限制构件
[0056] 71 上部定影构件(定影辊)
[0057] 72 下部定影构件(定影辊)
[0058] 73 加热装置
[0059] T  调色剂
[0060] P  记录纸(纸张、介质)

具体实施方式

[0061] 以下,针对用以实施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下的实施方式,可以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适宜变形而实施。
[0062] 这里,本说明书中的所述“质量%”和“重量%”、“质量ppm”和“重量ppm”、以及“质量份”和“重量份”分别同义。
[0063] [电子照相感光体]
[0064] 以下,针对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感光体进行详细说明。
[0065] <导电性支承体>
[0066] 作为用于感光体的导电性支承体,主要可使用例如:、铝合金、不锈、镍等金属材料;添加金属、碳、氧化等导电性粉体而赋予了导电性的树脂材料;将铝、镍、ITO(氧化铟锡)等导电性材料蒸或涂布于其表面的树脂、玻璃、纸等。作为导电性支承体的形态,可使用鼓状、片状、带状等的支承体。为了控制导电性、表面性等,以及为了包覆缺陷,也可以是在金属材料的导电性支承体上涂布了具有适当电阻值的导电性材料而成的支承体。
[0067] 在使用铝合金等金属材料作为导电性支承体的情况下,可以在施加阳极氧化被膜后使用。在实施了阳极氧化被膜的情况下,优选通过公知的方法实施封孔处理。
[0068] 例如,可通过在铬酸、硫酸草酸酸、基磺酸等酸性浴中进行阳极氧化处理来形成,在硫酸中的阳极氧化处理得到更良好的结果。对于在硫酸中的阳极氧化的情况而言,优选硫酸浓度设定在100~300g/l、溶解铝浓度设定在2~15g/l、液温设定在15~30℃、电2
电压设定在10~20V、电流密度设定在0.5~2A/dm的范围内,但并不限定于上述条件。
[0069] 优选对如上形成的阳极氧化被膜进行封孔处理。封孔处理利用常规方法即可,但优选实施例如在含有氟化镍作为主成分的水溶液中浸渍的低温封孔处理、或者在含有乙酸镍作为主成分的水溶液中浸渍的高温封孔处理。
[0070] 上述低温封孔处理时所使用的氟化镍水溶液浓度可适宜选择,但在3~6g/L的范围使用时可得到更理想的结果。另外,为了顺利地进行封孔处理,可以在以下条件下进行处理:处理温度为25~40℃、优选为30~35℃,另外,氟化镍水溶液的pH为4.5~6.5、优选为5.5~6.0的范围。作为pH调节剂,可以使用草酸、硼酸、甲酸、乙酸、氢氧化钠、乙酸钠、氨水等。处理时间优选为相对于被膜每1μm膜厚以1~3分钟的范围进行处理。需要说明的是,为了进一步改善被膜物性,也可以在氟化镍水溶液中添加氟化钴、乙酸钴、硫酸镍、表面活性剂等。接着,进行水洗、干燥而结束低温封孔处理。
[0071] 作为上述高温封孔处理时的封孔剂,可以使用乙酸镍、乙酸钴、乙酸铅、乙酸镍钴、硝酸钡等金属盐水溶液,特别优选使用乙酸镍。使用乙酸镍水溶液时,优选在浓度5~20g/L的范围内使用。优选在处理温度为80~100℃、优选为90~98℃下、并且乙酸镍水溶液的pH为5.0~6.0的范围进行处理。其中,作为pH调节剂,可以使用氨水、乙酸钠等。优选在处理时间为10分钟以上,优选20分钟以上的条件下进行处理。需要说明的是,该情况下,为了改善被膜物性,也可以在乙酸镍水溶液中添加乙酸钠、有机羧酸、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等。
[0072] 接着,进行水洗、干燥而结束高温封孔处理。在平均膜厚较厚的情况下,由于封孔液的高浓度化、高温、长时间处理而需要较强的封孔条件,因此,生产率变差,并且容易在被膜表面产生污点、污垢、起霜这样的表面缺陷。从这些方面考虑,优选阳极氧化被膜的平均膜厚通常形成为20μm以下、特别是7μm以下。
[0073] 支承体表面既可以为平滑,也可以通过使用特别的切削方法、或实施研磨处理而进行表面粗糙化。另外,还可以通过在构成支撑体的材料中混合适当粒径的粒子而进行表面粗糙化。另外,为了廉价化,也可以不实施切削处理而直接使用拉制管。特别是在使用拉制加工、冲击加工、减薄加工等的非切削铝基体的情况下,通过处理,存在于表面的污垢、异物等附着物、较小的划伤等消失,可得到均匀且洁净的基体,故优选。
[0074] <底涂层>
[0075] 为了改善粘接性、粘连性等,可以在导电性支承体和后述的感光层之间设置底涂层。作为底涂层,可使用树脂、在树脂中分散有金属氧化物等粒子的物质等。
[0076] 作为用于底涂层的金属氧化物粒子的实例,可列举:氧化钛、氧化铝、氧化、氧化锆、氧化锌、氧化等含有1种金属元素的金属氧化物粒子、钛酸、钛酸锶、钛酸钡等含有多种金属元素的金属氧化物粒子。可以仅使用1种粒子,也可以混合使用多种粒子。在这些金属粒子中,优选氧化钛及氧化铝,特别优选氧化钛。对于氧化钛粒子,也可以在其表面实施利用氧化锡、氧化铝、氧化锑、氧化锆、氧化硅等无机物、或硬脂酸、多元醇、有机硅等有机物的处理。作为氧化钛粒子的晶型,可以使用金红石、锐钛矿、板钛矿、无定形中的任意类型。另外,可以含有多种晶态的物质。
[0077] 另外,作为金属氧化物粒子的粒径,可以利用各种粒径的金属氧化物,其中,从特性及液体的稳定性方面考虑,其平均初级粒径优选为10nm以上且100nm以下、特别优选为10nm以上且50nm以下。该平均初级粒径可以由TEM照片等获得。
[0078] 底涂层优选以在粘合剂树脂中分散有上述金属氧化物粒子的形式形成。作为底涂层中使用的粘合剂树脂,可列举:环氧树脂、聚乙烯树脂、聚丙烯树脂、丙烯酸树脂、甲基丙烯酸树脂、聚酰胺树脂、氯乙烯树脂、乙酸乙烯酯树脂、树脂、聚碳酸酯树脂、聚氨酯树脂、聚酰亚胺树脂、偏氯乙烯树脂、聚乙烯醇缩醛树脂、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聚乙烯醇树脂、聚氨酯树脂、聚丙烯酸树脂、聚丙烯酰胺树脂、聚乙烯基吡咯烷树脂、聚乙烯基吡啶树脂、水溶性聚酯树脂、硝基纤维素等纤维素酯树脂、纤维素醚树脂、酪蛋白、明胶、聚谷氨酸、淀粉、淀粉乙酸酯、氨基淀粉、锆螯合物、锆醇盐化合物等有机锆化合物、氧钛螯合物、钛醇盐化合物等有机氧钛化合物、硅烷偶联剂等公知的粘合剂树脂。这些树脂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与固化剂一起以固化的形式使用。其中,从显示良好的分散性、涂布性方面考虑,优选醇可溶性的共聚聚酰胺、改性聚酰胺等。
[0079] 底涂层中使用的无机粒子相对于粘合剂树脂的添加比可以任意选择,但从分散液的稳定性、涂布性的观点考虑,相对于粘合剂树脂,通常优选以10质量%以上、500质量%以下的范围使用。
[0080] 在不显著破坏本发明效果的范围内,底涂层可以为任意膜厚,但从提高电子照相感光体的电特性、强曝光特性、图像特性、重复特性、及制造时的涂布性的观点考虑,通常为0.01μm以上、优选为0.1μm以上,另外,通常为30μm以下、优选为20μm以下。底涂层中也可以混合公知的抗氧剂等。另外,为了防止图像缺陷等,也可以使底涂层含有颜料粒子、树脂粒子等而使用。
[0081] <感光层>
[0082] 感光层形成在上述导电性支承体上(设置有上述底涂层的情况下,形成在底涂层上)。感光层是含有本申请中规定的电荷传输物质的层,作为其形式,可列举:电荷产生物质和电荷传输物质(包含本申请中规定的电荷传输物质)存在于同一层、并使它们分散于粘合剂树脂中而成的单层结构的感光层(以下适当称为“单层型感光层”);以及由包含电荷产生物质分散于粘合剂树脂中而成的电荷产生层及电荷传输物质(包含本申请中规定的电荷传输物质)分散于粘合剂树脂中而成的电荷传输层的两层以上的层构成的叠层结构的功能分离型的感光层(以下适当称为“叠层型感光层”),可以为任意形态。
[0083] 另外,作为叠层型感光层,包括从导电性支承体侧依次叠层电荷产生层、电荷传输层而设置的顺叠层型感光层,和相反地从导电性支承体侧按照电荷传输层、电荷产生层的顺序叠层而设置的逆叠层型感光层,可以采用其中的任意形式,但特别优选能够发挥取得了平衡的光导电性的顺叠层型感光层。
[0084] <胺化合物>
[0085] 本发明中,感光层含有式(1)所示的化合物。
[0086] [化学式3]
[0087]
[0088] (式(1)中,R1~R3各自独立地表示任选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3以下的亚烷基,1 2 3
Ar、Ar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任选具有取代基的烷基或任选具有取代基的芳基,Ar 表示任选具有取代基的芳基或任选具有取代基的亚芳基。k表示1或2的整数。)
[0089] R1~R3各自独立地表示任选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3以下的亚烷基,考虑到电特性的情况下,优选碳原子数为2以下,特别优选碳原子数为1。作为R1~R3所任选具有的取代基,可列举烷基、芳基、烷氧基、卤原子等,具体而言,作为烷基,可列举甲基、乙基、正丙基、正丁基等直链状烷基、异丙基、乙基己基等分支状烷基、环己基等环状烷基,作为芳基,可列举任选具有取代基的苯基、基等,作为烷氧基,可列举甲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正丁氧基等直链状烷氧基、异丙氧基、乙基己氧基等分支状烷氧基、环己氧基等环状烷氧基、三氟甲氧基、五氟乙氧基、1,1,1-三氟乙氧基等具有氟原子的烷氧基,作为卤原子,可列举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等。
[0090] 若考虑到对残留电位的影响,则优选R1~R3不具有取代基。
[0091] Ar1、Ar2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任选具有取代基的烷基或任选具有取代基的芳基,作为任选具有取代基的烷基的总碳原子数,通常为20以下、优选为15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以下。作为任选具有取代基的芳基的总碳原子数,通常为30以下、优选为2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5以下。Ar1、Ar2所任选具有的取代基是上述作为R1~R3任选具有的取代基而列举的取代基。
[0092] 考虑到与电荷传输物质的电离势的关系,优选Ar1、Ar2不具有取代基。
[0093] Ar3表示任选具有取代基的芳基。作为任选具有取代基的芳基,为在上述Ar1、Ar2中列举的芳基。考虑到与电荷传输物质的电离势的关系,优选Ar3不具有取代基。k为2的情况下,Ar3成为任选具有取代基的亚芳基,可以经由直接单键而与另一个Ar3键合,也可以经由取代基而与另一个Ar3键合。
[0094] k表示1或2的整数。从制造的观点考虑,优选为1。
[0095] 对于本发明的胺化合物的分子量而言,从耐臭氧性的观点考虑,其下限优选为100以上、更优选为200以上。从电特性的观点考虑,其上限为900以下、优选为70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600以下。
[0096] 本发明的胺化合物的含量相对于同一层中的粘合剂树脂100质量份,通常为0.01质量份以上、优选为0.5质量份以上、更优选为1质量份以上。另外,本发明的电荷传输物质具有即使以较少的量也能够发挥出效果的优点,为了保持低残留电位,优选为10质量份以下、更优选为5质量份以下、特别优选为2质量份以下。
[0097] 另外,相对于全部电荷传输物质100质量份,通常为0.03质量份以上、优选为0.1质量份以上、更优选为0.2质量份以上。另外,本发明的电荷传输物质具有即使以较少的量也能够发挥出效果的优点,若考虑到残留电位和耐磨损性,则优选为25质量份以下、更优选为10质量份以下、特别优选为5质量份以下。
[0098] 优选的化合物的例子如下所示。
[0099] [化学式4]
[0100]
[0101] [化学式5]
[0102]
[0103] [化学式6]
[0104]
[0105] 这些胺化合物具有适度的性、并具有比电荷传输物质的氧化电位或电离电位高的氧化电位或电离电位,这对于将残留电位保持于低水平、使电特性稳定而言是优选的。另外,氨基(-NH-)在感光层内成为电荷捕获点,会对电特性造成显著的不良影响。另外,为了使在感光体制作时的干燥工序中不产生挥发,优选其沸点为100℃以上。优选诸如例示化合物那样的、具有1个以上苄基这样的芳烷基的胺化合物。对于这样的胺化合物而言,可以认为,由于其显示适度的碱性和氧化电位,在本发明的电荷传输物质的作用下首先是该胺化合物的苄基位等被选择性地氧化,因此其捕获臭氧、NOx等气体的功能优异。其中,优选具有2个以上芳烷基的胺化合物,进一步优选具有3个芳烷基的胺化合物。对于电离势而言,由于在其充分高于电荷传输物质的情况下容易被氧化,因此,其下限通常为6.00eV以上、优选为
6.25eV以上、进一步优选为6.40eV以上。从电特性的观点考虑,其上限通常为7.00eV以下、优选为6.80eV以下。对于电子亲和力而言,由于在其充分低于电荷传输物质的情况下容易被氧化,因此,其上限通常为2.00eV以下、优选为1.80eV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50ev以下。从电特性的观点考虑,其下限通常为0.50eV以上、优选为1.00eV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20eV以上。
[0106] <功能分离型感光层>
[0107] <电荷产生层>
[0108] 叠层型感光层(功能分离型感光层)的电荷产生层含有电荷产生物质,并且通常含有粘合剂树脂和根据需要使用的其它成分。这样的电荷产生层例如可以如下得到:将电荷产生物质的微粒及粘合剂树脂溶解或分散于溶剂或分散介质中而制作涂布液,在顺叠层型感光层的情况下,将该涂布液涂布在导电性支承体上(在设置底涂层的情况下涂布在底涂层上)并进行干燥,另外,在逆叠层型感光层的情况下,将该涂布液涂布在电荷传输层上并进行干燥。
[0109] 具体而言,功能分离型感光体中的电荷产生层可以通过下述操作形成:使上述粘合剂树脂分散于有机溶剂中,并使电荷产生物质分散,制备涂布液,将该涂布液涂布在导电性支承体上(设置底涂层的情况下,涂布在底涂层上)。
[0110] 在功能分离型感光体的电荷产生层中,上述粘合剂树脂和电荷产生物质的配合比(质量)为:相对于粘合剂树脂100质量份,电荷产生物质为10~1000质量份、优选为30~500质量份范围,其膜厚通常为0.1μm~10μm、优选为0.15μm~0.6μm。如果电荷产生物质的比率过高,则存在由于电荷产生物质的凝聚等而引起涂布液的稳定性下降的担心。另一方面,如果电荷产生物质的比率过低,则存在导致制成感光体时的灵敏度下降的担心。
[0111] <粘合剂树脂>
[0112] 作为在功能分离型感光体中的电荷产生层中使用的粘合剂树脂的例子,可以从下述有机光导电性聚合物中选择使用: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聚乙烯醇缩甲醛树脂、缩丁醛的一部分用缩甲醛或缩乙醛等进行了改性的部分缩醛化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等聚乙烯醇缩醛类树脂、聚芳酯树脂、聚碳酸酯树脂、聚酯树脂、改性醚类聚酯树脂、苯氧基树脂、聚氯乙烯树脂、聚偏氯乙烯树脂、聚乙酸乙烯酯树脂、聚苯乙烯树脂、丙烯酸树脂、甲基丙烯酸树脂、聚丙烯酰胺树脂、聚酰胺树脂、聚乙烯基吡啶树脂、纤维素类树脂、聚氨酯树脂、环氧树脂、有机硅树脂、聚乙烯醇树脂、聚乙烯基吡咯烷酮树脂、酪蛋白、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羟基改性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羧基改性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氯乙烯-乙酸乙烯酯-来酸酐共聚物等氯乙烯-乙酸乙烯酯类共聚物、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偏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苯乙烯-醇酸树脂、有机硅-醇酸树脂、酚醛树脂等绝缘性树脂、聚N-乙烯基咔唑、聚乙烯基蒽、聚乙烯基苝等。但并不限定于这些聚合物。另外,这些粘合剂树脂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将2种以上混合使用。
[0113] 作为使粘合剂树脂溶解并用于涂布液的制作的溶剂、分散介质,可列举例如:戊烷、己烷、辛烷、壬烷等饱和脂肪族类溶剂、甲苯、二甲苯、苯甲醚等芳香族类溶剂、氯苯、二氯苯、氯萘等卤代芳香族类溶剂、二甲基甲酰胺、N-甲基-2-吡咯烷酮等酰胺类溶剂、甲醇、乙醇、异丙醇、正丁醇、苄醇等醇类溶剂、甘油、聚乙二醇等的脂肪族多元醇类、丙酮、环己酮、甲乙酮等链状或环状酮类溶剂、甲酸甲酯、乙酸乙酯、乙酸正丁酯等酯类溶剂、二氯甲烷、氯仿、1,2-二氯乙烷等卤代类溶剂、乙醚、二甲氧基乙烷、四氢呋喃、1,4-二 烷、甲基溶纤剂、乙基溶纤剂等链状或环状醚类溶剂、乙腈、二甲亚砜、环丁砜、六甲基磷酸三酰胺等非质子性极性溶剂、正丁胺、异丙醇胺、二乙胺、三乙醇胺、乙二胺、三亚乙基二胺、三乙胺等含氮化合物、石油醚等矿物油、水等,优选使用不溶解上述底涂层的溶剂。另外,这些溶剂、分散介质可以单独使用、或将2种以上组合使用。
[0114] <电荷产生物质>
[0115] 电荷产生物质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以与几种染料颜料的混合状态使用。作为电荷产生物质,可列举硒及其合金、硫化镉等无机类光导电材料、和有机颜料等有机类光导电材料,但优选有机类光导电材料,其中特别优选有机颜料。作为有机颜料,可列举例如:酞菁颜料、偶氮颜料、二硫酮吡咯并吡咯颜料、角鲨烯(方酸)颜料、喹吖酮颜料、靛蓝颜料、苝颜料、多环醌颜料、蒽嵌蒽醌颜料、苯并咪唑颜料等。这些中,作为制成混合状态使用的染料颜料,从光灵敏度方面考虑,特别优选酞菁颜料或偶氮颜料。在使用有机颜料作为电荷产生物质的情况下,通常以将这些有机颜料的微粒用各种粘合剂树脂粘结而成的分散层的形式使用。
[0116] 在使用酞菁颜料作为电荷产生物质的情况下,具体可使用无金属酞菁及含金属酞菁。作为含金属酞菁的具体例,可使用铜、铟、镓、锡、钛、锌、、硅、锗等金属、或其氧化物、卤化物、氢氧化物、烷氧化物等配位而成的酞菁类的各种晶型。特别优选作为灵敏度高的晶型的A型(别名β型)、B型(别名α型)、D型(别名Y型)等的氧钛酞菁(别名:氧钛酞菁)、氧钒酞菁、氯铟酞菁、II型等的氯镓酞菁、V型等的羟基镓酞菁、G型、I型等的μ-氧代镓酞菁二聚物、II型等的μ-氧代铝酞菁二聚物。
[0117] 需要说明的是,在这些酞菁中,特别优选A型(β型)、B型(α型)、D型(Y型)氧钛酞菁、II型氯镓酞菁、V型羟基镓酞菁、G型μ-氧代镓酞菁二聚物等。特别是,氧钛酞菁优选为在基于CuKα特性X射线的粉末X射线衍射谱中,在布拉格角(2θ±0.2°)27.2°具有主要的明确衍射峰的氧钛酞菁。
[0118] 另外,该氧钛酞菁优选在基于CuKα特性X射线的粉末X射线衍射谱中在布拉格角(2θ±0.2°)9.0°~9.7°具有明确的衍射峰,从电子照相感光体特性方面考虑,优选在9.6°、24.1°、27.2°具有主要的衍射峰,或者在9.5°、9.7°、24.1°、27.2°具有主要的衍射峰,从分散时的稳定性方面考虑,优选在26.2°附近不具有峰。在上述的氧钛酞菁中,更优选在7.3°、
9.6°、11.6°、14.2°、18.0°、24.1°及27.2°具有主要的衍射峰,或者在7.3°、9.5°、9.7°、
11.6°、14.2°、18.0°、24.2°及27.2°具有主要的衍射峰。
[0119] 在使用无金属酞菁化合物或含金属酞菁化合物作为电荷产生物质的情况下,可得到相对于较长波长的激光、例如具有780nm附近波长的激光显示高灵敏度的感光体。另外,在使用单偶氮、双偶氮、三偶氮等偶氮颜料的情况下,可以得到对于白色光、或具有660nm附近波长的激光、或者较短波长的激光(例如,具有380nm~500nm范围的波长的激光)具有充分的灵敏度的感光体。
[0120] 酞菁化合物可以使用单一化合物的物质,也可以使用几种的混合或混晶状态的物质。作为这里的酞菁化合物或晶态的混合状态,可以使用将各自的构成要素在之后进行混合而成的物质,也可以使用在合成、颜料化、结晶化等酞菁化合物的制造、处理工序中产生混合状态的物质。作为这样的处理,已知有酸糊处理、磨碎处理、溶剂处理等。为了产生混晶状态,可列举如日本特开平10-48859号公报中记载的那样的将两种晶体混合后进行机械磨碎、无定形化,然后通过溶剂处理转换为特定的晶态的方法。
[0121] 另一方面,在使用偶氮颜料作为电荷产生物质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对于光输入用光源具有灵敏度的现有公知的各种偶氮颜料,可优选使用各种双偶氮颜料、三偶氮颜料。优选的偶氮颜料的例子如下所示。
[0122] [化学式7]
[0123]
[0124] 在使用上述例示的有机颜料作为电荷产生物质的情况下,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混合使用2种以上的颜料。该情况下,优选组合使用在可见光区和近红外光区的不同光谱区域具有分光灵敏度特性的2种以上的电荷产生物质,其中,更优选将双偶氮颜料、三偶氮颜料与酞菁颜料组合使用。
[0125] 作为使上述电荷产生物质分散的方法,可采用球磨分散法、立式球磨机分散法、砂磨分散法等公知的分散方法。此时,将粒子微细化为0.5μm以下、优选为0.3μm以下、更优选为0.15μm以下的粒子尺寸是有效的。
[0126] <电荷传输层>
[0127] 在形成具有电荷产生层和电荷传输层的功能分离型感光体的电荷传输层时,为了确保膜强度,可使用粘合剂树脂。对于功能分离型感光体的电荷传输层的情况而言,可以将使电荷传输物质和各种粘合剂树脂溶解或分散于溶剂中而得到的涂布液进行涂布并进行干燥而得到,另外,在单层型感光体的情况下,可以将使电荷产生物质、电荷传输物质及各种粘合剂树脂溶解或分散于溶剂中而得到的涂布液进行涂布并干燥而得到。
[0128] 在叠层型感光体的情况下,电荷传输层的膜厚没有特别限制,但从长寿命、图像稳定性的观点、以及从高分辨率的观点考虑,通常为5μm以上、优选为10μm以上,另一方面,通常为50μm以下、优选为45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0μm以下的范围。
[0129] <粘合剂树脂>
[0130] 粘合剂树脂用于确保膜强度。作为电荷传输层的粘合剂树脂,可列举例如:丁二烯树脂、苯乙烯树脂、乙酸乙烯酯树脂、氯乙烯树脂、丙烯酸酯树脂、甲基丙烯酸酯树脂、乙烯醇树脂、乙基乙烯基醚等乙烯基化合物的聚合物及共聚物、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聚乙烯醇缩甲醛树脂、部分改性聚乙烯醇缩醛、聚碳酸酯树脂、聚酯树脂、聚芳酯树脂、聚酰胺树脂、聚氨酯树脂、纤维素酯树脂、苯氧基树脂、硅树脂、有机硅-醇酸树脂、聚N-乙烯基咔唑树脂等。其中,优选聚碳酸酯树脂、聚芳酯树脂。这些粘合剂树脂也可以在使用适当的固化剂使其通过热、光等交联后使用。这些粘合剂树脂可以单独使用任一种,也可以以任意的组合使用2种以上。本发明的电荷传输物质在使用聚芳酯树脂的情况下特别有效。与使用聚碳酸酯树脂的情况相比,使用聚芳酯树脂的情况下其电特性变差,但在使用本发明的电荷传输物质的情况下,可兼顾优异的耐磨损性和电特性。
[0131] 上述粘合剂树脂的优选结构的具体例如下所示。这些具体例是为了举例而示出的,在不违反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也可以混合使用任意公知的粘合剂树脂。
[0132] [化学式8]
[0133]
[0134] 粘合剂树脂与电荷传输物质的比例优选为:相对于粘合剂树脂100质量份,以30质量份以上的比率使用电荷传输物质。其中,从降低残留电位的观点考虑,优选为35质量份以上,进一步,从重复使用时的稳定性、电荷迁移率的观点考虑,更优选为40质量份以上。另一方面,从感光层的热稳定性的观点考虑,通常以100质量份以下的比率使用电荷传输物质。其中,从电荷传输物质与粘合剂树脂的相容性的观点考虑,优选为80质量份以下,从耐刷性的观点考虑,更优选为80质量份以下,从耐伤性的观点考虑,特别优选为60质量份以下。
[0135] <电荷传输物质>
[0136] 本发明在感光层中含有下述式(2)所示的电荷传输物质。感光层中,下述式(2)所示的电荷传输物质优选包含于电荷传输层。
[0137] [化学式9]
[0138]
[0139] (式(2)中Ar4~Ar8各自独立地表示任选具有取代基的芳基,Ar9~Ar12各自独立地表示任选具有取代基的亚芳基。m、n各自独立地表示1以上且3以下的整数。)
[0140] 上述式(2)中,Ar4~Ar8各自独立地表示任选具有取代基的芳基。作为芳基的碳原子数,优选为30以下、更优选为2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5以下,另外,通常为6以上。具体可列举:苯基、萘基、联苯基、蒽基、菲基等。其中,若考虑到电子照相感光体的特性,则优选苯基、萘基,从电荷传输能力的观点考虑,更优选为苯基、萘基,进一步优选为苯基。作为Ar4~Ar8所任选具有的取代基,可列举烷基、芳基、烷氧基、卤原子等,具体而言,作为烷基,可列举:甲基、乙基、正丙基、正丁基等直链状烷基、异丙基、乙基己基等分支状烷基、环己基等环状烷基,作为芳基,可列举任选具有取代基的苯基、萘基等,作为烷氧基,可列举:甲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正丁氧基等直链状烷氧基、异丙氧基、乙基己氧基等分支状烷氧基、环己氧基等环状烷氧基、三氟甲氧基、五氟乙氧基、1,1,1-三氟乙氧基等具有氟原子的烷氧基,作为卤原子,可列举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等。这些当中,从制造原料的通用性方面考虑,优选碳原子数1~20的烷基、碳原子数1~20的烷氧基,从制造时的操作性方面考虑,更优选碳原子数1~12的烷基、碳原子数1~12的烷氧基,从制成电子照相感光体时的光衰减特性方面考虑,进一步优选碳原子数1~6的烷基、碳原子数1~6的烷氧基。作为Ar4的取代基,从溶解性的观点考虑,特别优选为碳原子数1~6的烷氧基或碳原子数5~12的烷基。Ar4~Ar8为苯基的情况下,从电荷传输能力的观点考虑,优选具有取代基,作为取代基数,可以为1~5个,从制造原料的通用性方面考虑,优选为1~3个,从电子照相感光体的特性方面考虑,更优选为1~2个,另外,Ar4~Ar8为萘基的情况下,从制造原料的通用性方面考虑,优选取代基数为
2个以下、或者不具有取代基,更优选取代基数为1个、或者不具有取代基。优选Ar4~Ar8在氮原子的邻位或对位上具有至少1个取代基,优选在对位具有取代基。
[0141] 上述式(2)中,Ar9~Ar12各自独立地表示任选具有取代基的亚芳基,作为具体例,可列举:亚苯基、亚联苯基、亚萘基、亚蒽基、亚菲基,其中,若考虑到电子照相感光体的特性,则优选为亚苯基、亚萘基,更优选为亚苯基。作为Ar9~Ar12所任选具有的取代基,可列举烷基、芳基、烷氧基、卤原子等,具体而言,作为烷基,可列举甲基、乙基、正丙基、正丁基等直链状烷基、异丙基、乙基己基等分支状烷基、环己基等环状烷基,作为芳基,可列举任选具有取代基的苯基、萘基等,作为烷氧基,可列举甲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正丁氧基等直链状烷氧基、异丙氧基、乙基己氧基等分支状烷氧基、环己氧基等环状烷氧基、三氟甲氧基、五氟乙氧基、1,1,1-三氟乙氧基等具有氟原子的烷氧基,作为卤原子,可列举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等。这些中,从制造原料的通用性方面考虑,优选碳原子数1~6的烷基、碳原子数1~6的烷氧基,从制造时的操作性方面考虑,更优选碳原子数1~4的烷基、碳原子数1~4的烷氧基,从制成电子照相感光体时的光衰减特性方面考虑,进一步优选甲基、乙基、甲氧基、乙氧基。
[0142] 若Ar9~Ar12具有取代基,则有可能在分子结构上产生扭曲,妨碍分子内的π共轭扩张,导致电子传输能力降低,因此,优选Ar9~Ar12不具有取代基,从电子照相感光体特性方面考虑,更优选1,3-亚苯基、1,4-亚苯基、1,4-亚萘基、2,6-亚萘基、2,8-亚萘基,进一步优选1,4-亚苯基。
[0143] m、n各自独立地表示1以上且3以下的整数。m、n增大时,存在在涂布溶剂中的溶解性降低的倾向,因此,优选为2以下,从作为电荷传输物质的电荷传输能力方面考虑,更优选为1。m、n为1的情况下,表示乙烯基,具有几何异构体,但从电子照相感光体特性方面考虑,优选反式体结构。m、n为2的情况下,表示丁二烯基,该情况下也具有几何异构体,但从涂布液保管稳定性方面考虑,优选为2种以上几何异构体的混合物。
[0144] 另外,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在感光层中可以以单一组分的形式含有式(2)所示的化合物,也可以以混合物的形式含有式(2)所示的化合物。
[0145] 以下例示出本发明中优选的电荷传输物质的结构。例示出以下结构是为了更具体地阐述本发明,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概念的范围内并不限定于下述结构。需要说明的是,在下述结构中,Et表示乙基、Me表示甲基、nBu表示正丁基(下同)。
[0146] [化学式10]
[0147]
[0148] [化学式11]
[0149]
[0150] [化学式12]
[0151]
[0152] [化学式13]
[0153]
[0154] <本发明的电荷传输物质的制造方法>
[0155] 上述例示的电荷传输物质可以按照下述方案来制造。
[0156] (方案1)
[0157] 以上述化合物为例,可以通过例如使具有含有甲酰基的三苯胺骨架的化合物与具有三苯胺骨架的磷酸酯化合物反应来制造。
[0158] [化学式14]
[0159]
[0160] (方案2)
[0161] 另外,作为其它制造方法,也可以通过使如下所述的具有卤原子的三苯胺衍生物和苯胺化合物进行偶联反应来制造。
[0162] [化学式15]
[0163]
[0164] 作为电荷传输物质,优选为通过使具有卤原子的三苯胺衍生物和苯胺化合物进行偶联反应而得到的化合物。由于可以基本上不使用会对电荷传输造成影响的磷化合物来合成、且收率高,因此,与本发明的胺化合物的副反应也少,可保持高的电特性。另外,作为催化剂,可使用铜、锌、钯等,但从收率的观点考虑,优选为钯。
[0165] 本申请发明的电荷传输物质的利用B3LYP/6-31G(d,p)进行结构优化计算而得到的HOMO的能级(E_homo)通常为E_homo>-4.63(eV)、更优选为E_homo>-4.60(eV)、特别优选为E_homo>-4.50(eV)。HOMO能级越高,曝光后电位越低,越可以获得优异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另一方面,如果E_homo过高,则会导致耐气体性降低,产生鬼影等不良情况,因而通常为E_homo<-4.20(eV)、优选为E_homo<-4.25(eV)、更优选为E_homo<-4.30(eV)。
[0166] 本发明中,对于HOMO能级(E_homo),采用密度泛函法之一的B3LYP(参见A.D.Becke,J.Chem.Phys.98,5648(1993),C.Lee,W.Yang,and R.G.Parr,Phys.Rev.B37,785(1988)及B.Miehlich,A.Savin,H.Stoll,and H.Preuss,Chem.Phys.Lett.157,200(1989)),经过结构优化计算而求出并得到了稳定结构。此时,作为基函数系,采用了在6-
31G中导入了极化函数的6-31G(d,p)(参见R.Ditchfield,W.J.Hehre,and J.A.Pople,J.Chem.Phys.54,724(1971),W.J.Hehre,R.Ditchfield,and J.A.Pople,J.Chem.Phys.56,
2257(1972),P.C.Hariharan and J.A.Pople,Mol.Phys.27,209(1974),M.S.Gordon,Chem.Phys.Lett.76,163(1980),P.C.Hariharan and J.A.Pople,Theo.Chim.Acta 28,213(1973),J.P.Blaudeau,M.P.McGrath,L.A.Curtiss,and L.Radom,J.Chem.Phys.107,5016(1997),M.M.Francl,W.J.Pietro,W.J.Hehre,J.S.Binkley,D.J.DeFrees,J.A.Pople,and M.S.Gordon,J.Chem.Phys.77,3654(1982),R.C.BinningJr.and L.A.Curtiss,
J.Comp.Chem.11,1206(1990),V.A.Rassolov,J.A.Pople,M.A.Ratner,and T.L.Windus,J.Chem.Phys.109,1223(1998)、及V.A.Rassolov,M.A.Ratner,J.A.Pople,P.C.Redfern,and L.A.Curtiss,J.Comp.Chem.22,976(2001))。在本发明中,将使用了6-31G(d,p)的B3LYP计算记作B3LYP/6-31G(d,p)。
[0167] 本发明中,用于B3LYP/6-31G(d,p)计算的程序为Gaussian 03,Revision D.01(M.J.Frisch,G.W.Trucks,H.B.Schlegel,G.E.Scuseria,M.A.Robb,J.R.Cheeseman,J.A.Montgomery,Jr.,T.Vreven,K.N.Kudin,J.C.Burant,J.M.Millam,S.S.lyengar,J.Tomasi,V.Barone,B.Mennucci,M.Cossi,G.Scalmani,N.Rega,G.A.Petersson,H.Nakatsuji,M.Hada,M.Ehara,K.Toyota,R.Fukuda,J.Hasegawa,M.Ishida,T.Nakajima,Y.Honda,O.Kitao,H.Nakai,M.Klene,X.Li,J.E.Knox,H.P.Ilratchian,J.B.Cross,V.Bakken,C.Adamo,J.Jaramillo,R.Gomperts,R.E.Stratmann,O.Yazyev,A.J.Austin,R.Cammi,C.Pomelli,J.W.Ochterski,P.Y.Ayala,K.Morokuma,G.A.Voth,P.Salvador,J.J.Dannenberg,V.G.Zakrzewski,S.Dapprich,A.D.Daniels,M.C.Strain,O.Farkas,D.K.Malick,A.D.Rabuck,K.Raghavachari,J.B.Foresman,J.V.Ortiz,Q.Cui,A.G.Baboul,S.Clifford,J.Cioslowski,B.B.Stefanov,G.Liu,A.Liashenko,P.Piskorz,I.Komaromi,R.L.Martin,D.J.Fox,T.Keith,M.A.Al-Laham,C.Y.Peng,A.Nanayakkara,M.Challacombe,P.M.W.Gill,B.Johnson,W.Chen,M.W.Wong,C.Gonzalez,and J.A.Pople,Gaussian,Inc.,Wallingford CT,2004.)。
[0168] 例如,作为一般的电荷传输物质,为表1所示的值。
[0169] 表1
[0170]
[0171] 另外,本发明的电荷传输物质的分子量的下限为600以上,为了促进分子内的电子定域化从而使电荷传输能力有效,更优选为650以上。从相容性的观点考虑,本发明的电荷传输物质的分子量的上限为1500以下、优选为120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00以下。这里所示的分子量,表示分子的相对质量,表示通过计算而求出的构成分子的原子的原子量总和的量。作为原子量,使用了由IUPAC发布的标准原子量。
[0172] 可以组合使用的电荷传输物质的结构并无限制,可列举:芳香族胺衍生物、芪衍生物、丁二烯衍生物、腙衍生物、咔唑衍生物、苯胺衍生物、烯胺衍生物、以及由这些化合物中的多种结合而成的物质、或者在主链或侧链具有由这些化合物形成的基团的聚合物等供电子性材料等。这些当中,优选芳香族胺衍生物、芪衍生物、腙衍生物、烯胺衍生物、以及由这些化合物中的多种结合而成的物质,其中优选烯胺衍生物、以及由芳香族胺多个结合而成的物质。
[0173] 另外,也可以与上述式(2)所示的电荷传输物质以外的电荷传输物质组合使用,但为了充分发挥出上述本发明的效果,在全部电荷传输物质中,上述式(2)所示的电荷传输物质通常为10质量%以上、优选为50质量%以上、更优选为80质量%以上,作为空穴传输物质,特别优选仅使用上述式(2)所示的电荷传输物质。
[0174] 对于上述式(2)所示的电荷传输物质而言,为了充分发挥出上述本发明的效果,相对于同一层中的粘合剂树脂100质量份,其通常为25质量份以上、优选为30质量份以上、更优选为40质量份以上。另外,上述式(2)所示的电荷传输物质具有即使以较少的量也能够发挥出效果的优点,若考虑到耐磨损性,则优选为100质量份以下、更优选为80质量份以下、特别优选为50质量份以下。
[0175] <单层型感光层>
[0176] 单层型感光层除了使用电荷产生物质和电荷传输物质以外,与功能分离型感光体的电荷传输层同样地,使用粘合剂树脂而形成。具体而言,可以如下获得:将电荷产生物质、电荷传输物质及各种粘合剂树脂溶解或分散于溶剂中制作涂布液,涂布在导电性支承体上(设置底涂层的情况下,涂布在底涂层上)并进行干燥。
[0177] 电荷传输物质及粘合剂树脂的种类以及它们的使用比率与针对叠层型感光体的电荷传输层说明的内容相同。可在由这些电荷传输物质及粘合剂树脂形成的电荷传输介质中进一步分散电荷产生物质。
[0178] 电荷产生物质可以使用与针对叠层型感光体的电荷产生层说明的同样的物质。需要说明的是,单层型感光体的感光层的情况下,需要使电荷产生物质的粒径足够小。具体而言,通常为1μm以下、优选为0.5μm以下的范围。
[0179] 如果单层型感光层内所分散的电荷产生物质的量过少,则无法得到充分的灵敏度,另一方面,如果单层型感光层内所分散的电荷产生物质的量过多,则存在带电性降低、灵敏度降低等弊病,因此,相对于单层型感光层整体,通常以0.5质量%以上、优选1质量%以上、并且通常以50质量%以下、优选20质量%以下的范围使用。
[0180] 另外,对于单层型感光层中粘合剂树脂和电荷产生物质的使用比率而言,相对于粘合剂树脂100质量份,电荷产生物质通常为0.1质量份以上、优选为1质量份以上,另外,通常为30质量份以下、优选为10质量份以下的范围。
[0181] 单层型感光层的膜厚通常为5μm以上、优选为10μm以上,另外,通常为100μm以下、优选为50μm以下的范围。
[0182]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提高成膜性、挠性、涂布性、耐污染性、耐气体性、耐光性等,叠层型感光体、单层型感光体均可以在感光层或构成其感光体的各层中含有众所周知的抗氧剂、增塑剂、紫外线吸收剂、吸电子性化合物、流平剂、可见光屏蔽剂等。
[0183] <其它功能层>
[0184] 为了提高成膜性、挠性、涂布性、耐污染性、耐气体性、耐光性等,叠层型感光体、单层型感光体均可以在感光层或或构成其感光体的各层中含有众所周知的抗氧剂、增塑剂、紫外线吸收剂、吸电子性化合物、流平剂、可见光屏蔽剂等添加物。
[0185] 另外,叠层型感光体、单层型感光体均可以将通过上述步骤形成的感光层设为最上层、即表面层,但也可以在其上进一步设置其它层,并将其作为表面层。
[0186] 例如,为了防止感光层的损耗、或者防止、减轻由带电器等产生的放电生成物等引起的感光层劣化,也可以设置保护层。
[0187] 保护层可以在适当的粘合剂树脂中含有导电性材料而形成,或使用利用日本特开平9-190004号公报中记载的三苯胺骨架等具有电荷传输能力的化合物的共聚物形成。
[0188] 作为用于保护层的导电性材料,可以使用TPD(N,N’-二苯基-N,N’-双(间甲苯基)联苯胺)等芳香族氨基化合物、氧化锑、氧化铟、氧化锡、氧化钛、氧化锡-氧化锑、氧化铝、氧化锌等金属氧化物等,但并不限定于此。
[0189] 作为用于保护层的粘合剂树脂,可以使用聚酰胺树脂、聚氨酯树脂、聚酯树脂、环氧树脂、聚酮树脂、聚碳酸酯树脂、聚乙烯基酮树脂、聚苯乙烯树脂、聚丙烯酰胺树脂、硅氧烷树脂等公知的树脂,另外,也可以使用如日本特开平9-190004号公报记载那样的三苯胺骨架等具有电荷传输能力的骨架与上述树脂的共聚物。
[0190] 保护层的电阻通常设为109Ω·cm以上且1014Ω·cm以下的范围。若电阻高于该范围,则残留电位上升而形成雾翳多的图像,另一方面,如果低于上述范围,则有可能引发图像的模糊、分辨率降低。另外,保护层必须以实质上不妨碍图像曝光时所照射的光的透过的方式构成。另外,为了减小感光体表面的摩擦阻力、磨损,提高调色剂从感光体向转印带、纸的转印效率等,也可以使表面层含有氟类树脂、硅树脂、聚乙烯树脂等、或由这些树脂构成的粒子、无机化合物的粒子。或者,也可以重新形成含有这些树脂、粒子的层作为表面层。
[0191] <各层的形成方法>
[0192] 构成上述感光体的各层可以通过如下操作形成:将所含的物质溶解或分散于溶剂中,得到涂布液,然后在导电性支承体上通过浸涂喷涂喷嘴涂布、棒涂、辊涂、刮板涂布等公知的方法将得到的涂布液按各层的顺序依次重复进行涂布、干燥工序。
[0193] 涂布液的制作中所使用的溶剂或分散介质没有特别限制,作为具体例,可列举:甲醇、乙醇、丙醇、2-甲氧基乙醇等醇类、四氢呋喃、1,4-二 烷、二甲氧基乙烷等醚类、甲酸甲酯、乙酸乙酯等酯类、丙酮、甲乙酮、环己酮、4-甲氧基-4-甲基-2-戊酮等酮类、苯、甲苯、二甲苯等芳香族烃类、二氯甲烷、氯仿、1,2-二氯乙烷、1,1,2-三氯乙烷、1,1,1-三氯乙烷、四氯乙烷、1,2-二氯丙烷、三氯乙烯等氯代烃类、正丁胺、异丙醇胺、二乙胺、三乙醇胺、乙二胺、三亚乙基二胺等含氮化合物类、乙腈、N-甲基吡咯烷酮、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亚砜等非质子性极性溶剂类等。另外,这些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以任意的组合及种类组合使用2种以上。
[0194] 溶剂或分散介质的使用量没有特别限制,优选考虑各层的目的及选择的溶剂、分散介质的性质而进行适当调整,使得涂布液的固体成分浓度、粘度等物性达到期望的范围。
[0195] 例如,在单层型感光体及功能分离型感光体的电荷传输层的情况下,将涂布液的固体成分浓度设为通常5质量%以上、优选设为10质量%以上,并且通常设为40质量%以下、优选设为35质量%以下的范围。另外,通常将在使用时的温度下的涂布液的粘度设为10mPa·s以上、优选设为50mPa·s以上,并且通常设为500mPa·s以下、优选设为400mPa·s以下的范围。
[0196] 另外,在叠层型感光体的电荷产生层的情况下,涂布液的固体成分浓度通常设为0.1质量%以上、优选设为1质量%以上,并且通常设为15质量%以下、优选设为10质量%以下的范围。另外,对于涂布液的粘度而言,通常设为在使用时的温度下为0.01mPa·s以上、优选设为0.1mPa·s以上,并且通常设为20mPa·s以下、优选设为10mPa·s以下的范围。
[0197] 作为涂布液的涂布方法,可列举:浸涂法、喷涂法、旋涂法、液滴涂布法、线棒涂布法、刮板涂布法、辊涂法、气刀涂布法、帘涂法等,也可以采用其它公知的涂布法。
[0198] 涂布液的干燥优选如下进行:在室温下的指触干燥后,通常在30℃以上且200℃以下的温度范围、在静止或鼓下进行1分钟~2小时之间的加热干燥。另外,加热温度可以为恒定,也可以在干燥时一边变更温度一边进行加热。
[0199] <表面电阻值>
[0200] 优选如下的感光体,即,在向上述感光体照射白色荧光灯的光,并将进行调整使得感光体表面的光强度为2000勒克斯并照射10分钟后的表面电阻率设为Sr1、将进行照射之前的表面电阻率设为Sr2时,满足下式的感光体。
[0201] |Sr1-Sr2|≤7.0×1012
[0202] 另外,从将图像模糊、墨点再现性保持为良好的观点考虑,更优选
[0203] |Sr1-Sr2|≤6.6×1012。
[0204] 上述式表示的是:相对于白色光的照射,表面电阻率的变化少,由于表面电阻率的变化少,因此可以使图像模糊、墨点再现性保持为良好。例如,通过从图像形成装置等取出的情况等使得满足上式,不易发生上述图像不良。为了满足上式,可列举例如使感光层中含有上述式(1)所示的化合物及上述式(2)所示的电荷传输物质的方法。
[0205] 对于表面电阻率,可以测定鼓状的感光体,也可以测定片状的感光体。例如,对于将上述电荷传输层液(单层型的情况下,为感光层液)以使干燥后的膜厚达到20μm的方式涂布在100μm的PET膜上而成的电荷传输层样品,可以使用高阻率计Hiresta-UP、MCP-HT450(三菱化学制),在以下的详细条件下对感光体进行测定。
[0206] ·探针:UR100
[0207] ·施加电压:1000V
[0208] ·测定时间:60秒钟
[0209] <图像形成装置>
[0210] 接下来,针对使用了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图像形成装置(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实施方式,结合示出了装置主要部分构成的图1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以下的说明,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就可以任意地变形来实施。
[0211] 如图1所示,图像形成装置具备电子照相感光体1、带电装置2、曝光装置3及显影装置4而构成,此外,可根据需要设置转印装置5、清洁装置6及定影装置7。
[0212] 电子照相感光体1只要为上述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则没有特殊限制,在图1中,作为其一个例子,示出了在圆筒状的导电性支承体的表面形成有上述感光层的鼓状的感光体。沿该电子照相感光体1的外周面分别设置有带电装置2、曝光装置3、显影装置4、转印装置5及清洁装置6。
[0213] 带电装置2是使电子照相感光体1带电的装置,使电子照相感光体1的表面均匀带电为给定电位。作为带电装置,常用的是电晕管、格栅电晕管等电晕带电装置、使经过电压施加后的直接带电构件与感光体表面接触而带电的直接带电装置(接触型带电装置)等。作为直接带电装置的例子,可列举带电辊、带电刷等。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中,作为带电装置2的一个例子,示出了辊型的带电装置(带电辊)。作为直接带电方法,可以为伴有气中放电的带电、或者不伴有气中放电的注入带电中的任一种。另外,作为在带电时施加的电压,可以是仅施加直流电压的情况,也可以在直流上重叠交流后使用。对于电晕管、格栅电晕管等电晕带电装置的情况而言,特别容易产生臭氧,因此发明的效果显著。
[0214] 曝光装置3是只要可以对电子照相感光体1进行曝光从而在电子照相感光体1的感光面形成静电潜像的装置即可,对其种类没有特别限制。作为具体例,可列举:卤素灯荧光灯半导体激光器及He-Ne激光器等激光器、LED等。另外,也可以通过感光体内部曝光方式进行曝光。进行曝光时的光是任意的,例如可以用波长为780nm的单色光、来自波长600nm~700nm的稍短波长的单色光、波长380nm~500nm的短波长的单色光等进行曝光。
[0215] 显影装置4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使用瀑布显影、单组分绝缘调色剂显影、单组分导电调色剂显影、双组分磁刷显影等干式显影方式及湿式显影方式等任意的装置。在图1中,显影装置4由显影槽41、搅拌器42、供给辊43、显影辊44、及限制构件45构成,形成在显影槽41的内部贮存调色剂T的构成。另外,也可以根据需要使显影装置4附带用以补给调色剂T的补给装置(未图示)。该补给装置的构成可由瓶、盒等容器补给调色剂T。供给辊43由导电性海绵等形成。显影辊44由铁、不锈钢、铝、镍等的金属辊、或在这样的金属辊上包覆硅树脂、聚氨酯树脂、氟树脂等而成的树脂辊等构成。也可以对该显影辊44的表面根据需要施加平滑加工、粗糙加工。显影辊44配置于电子照相感光体1和供给辊43之间,分别与电子照相感光体1及供给辊43抵接。供给辊43及显影辊44通过旋转驱动机构(未图示)旋转。供给辊43负载贮存的调色剂T,供给至显影辊44。显影辊44负载由供给辊43供给的调色剂T,使其与电子照相感光体1的表面接触。
[0216] 限制构件45由硅树脂、聚氨酯树脂等的树脂刮板、不锈钢、铝、铜、黄铜、磷青铜等的金属刮板、或在这样的金属刮板上包覆树脂而成的刮板等形成。该限制构件45与显影辊44抵接,通过弹簧等以给定的力向显影辊44侧进行挤压(一般的刮板线压为5~500g/cm)。
也可以根据需要使该限制构件45具备利用与调色剂T的摩擦带电对调色剂T赋予带电的功能。
[0217] 搅拌器42通过旋转驱动机构分别旋转,在搅拌调色剂T的同时将调色剂T输送至供给辊43侧。搅拌器42可以设置桨叶形状、大小等不同的多个。
[0218] 调色剂T的种类是任意的,除粉状调色剂以外,可以使用利用悬浮聚合法、乳液聚合法等得到的聚合调色剂等。特别是在使用聚合调色剂的情况下,优选含有粒径为4~8μm左右的小粒径的调色剂粒子,另外,对于调色剂粒子的形状,也可以使用从接近于球形的形状到如马铃薯状那样的偏离球形的形状中的各种形状。聚合调色剂的带电均匀性、转印性优异,适宜用于实现高画质。
[0219] 转印装置5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使用采用了电晕转印、辊转印、带转印等静电转印法、压力转印法、粘合转印法等任意方式的装置。在此,转印装置5由与电子照相感光体1相对配置的转印充电器、转印辊、转印带等构成。该转印装置5以与调色剂T的带电电位逆极性地施加给定电压值(转印电压),将形成于电子照相感光体1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纸(纸张、介质)P上。
[0220] 对于清洁装置6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使用刷子清洁器、磁刷清洁器、静电刷清洁器、磁辊清洁器、刮板清洁器等任意的清洁装置。清洁装置6用清洁构件刮下附着于感光体1的残留调色剂,来回收残留调色剂。需要说明的是,在残留于感光体表面的调色剂少或几乎没有的情况下,也可以没有清洁装置6。
[0221] 定影装置7由上部定影构件(定影辊)71及下部定影构件(定影辊)72构成,定影构件71或72的内部具备加热装置73。需要说明的是,图1中示出的是在上部定影构件71的内部具备加热装置73的例子。上部及下部的各定影构件71,72可以使用对不锈钢、铝等金属管坯包覆了硅橡胶的定影辊、进一步用特氟隆(注册商标)树脂包覆的定影辊、定影片等公知的热定影构件。此外,各定影构件71,72可以采用为了提高脱模性而供给硅油等脱模剂的构成,也可以采用通过弹簧等互相强制地施加压力的构成。
[0222] 转印到记录纸P上的调色剂在加热至给定温度的上部定影构件71和下部定影构件72之间通过时,调色剂被加热至熔融状态,在通过后,经过冷却,调色剂被定影在记录纸P上。
[0223]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定影装置,对其种类没有特别限定,以在此使用的装置为代表,可以设置基于热辊定影、闪光定影、烘箱定影、压力定影等任意方式的定影装置。
[0224] 在如上构成的电子照相装置中,如下所述地进行图像的记录。即,首先,感光体1的表面(感光面)通过带电装置2而带电至给定的电位(例如-600V)。此时,可以通过直流电压带电,也可以向直流电压叠加交流电压而带电。
[0225] 接着,利用曝光装置3将带电的感光体1的感光面根据应记录的图像进行曝光,在感光面上形成静电潜像。然后,利用显影装置4进行形成在该感光体1的感光面上的静电潜像的显影。
[0226] 显影装置4在利用限制构件(显影刮板)45对由供给辊43供给的调色剂T进行薄层化的同时,使其摩擦带电为给定的极性(这里,是与感光体1的带电电位相同的极性,负极性),在负载于显影辊44上的同时进行输送,使其与感光体1的表面接触。
[0227] 负载于显影辊44的带电调色剂T与感光体1的表面接触时,与静电潜像对应的调色剂图像在感光体1的感光面形成。进而,该调色剂图像通过转印装置5而被转印于记录纸P。然后,未转印而残留在感光体1的感光面上的调色剂通过清洁装置6而被除去。
[0228] 调色剂图像转印于记录纸P上之后,通过定影装置7从而将调色剂图像热定影于记录纸P上,由此可得到最终的图像。
[0229] 需要说明的是,图像形成装置除上述构成以外,也可以采用例如可以进行除电工序的构成。除电工序是通过对电子照相感光体进行曝光来进行电子照相感光体的除电的工序,作为除电装置,可使用荧光灯、LED等。另外,除电工序中使用的光,多数情况为以强度计具有曝光光的3倍以上的曝光能量的光。
[0230] 另外,图像形成装置可以进一步变形而构成,例如采用可以进行前曝光工序、辅助带电工序等工序的构成,或进行胶版印刷的构成,此外还可以采用使用了多种调色剂的全彩串联方式的构成。
[0231] 另外,也可以形成如下构成:将电子照相感光体1与带电装置2、曝光装置3、显影装置4、转印装置5、清洁装置6及定影装置7中的1个或2个以上组合,以一体型的盒(以下,适宜称为“电子照相感光体盒”)的形式构成,将该电子照相感光体盒制成相对于复印机、激光束打印机等电子照相装置主体而言是可装卸的构成。此时,例如在电子照相感光体1或其它部件发生了劣化的情况下,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上拆下该电子照相感光体盒,并将其它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盒安装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上,由此使图像形成装置的保养、管理变得容易。
[0232] 实施例
[0233] 以下,结合实施例及比较例对本发明进行更为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以下的实施例是为了详细地说明本发明而示出的,本发明只要不违反其主旨就不限定于以下的实施例。另外,本实施例中使用的“份”只要没有特殊说明则表示“质量份”。
[0234] (实施例1、电子照相感光体X1)
[0235] 使用在双轴拉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膜(厚度75μm)的表面形成有铝蒸镀层(厚度 )的导电性支承体,在该支承体的蒸镀层上,利用棒涂器涂布以下的底涂层用分散液并使其干燥,形成了干燥后的膜厚为1.25μm的底涂层。
[0236] 将平均初级粒径40nm的金红石型氧化钛(石原产业株式会社制“TTO55N”)和相对于该氧化钛为3质量%的甲基二甲氧基硅烷利用球磨机进行混合而得到浆料,并将该浆料干燥后,进一步利用甲醇进行洗涤、干燥而得到疏水性处理氧化钛,利用球磨机使该疏水性处理氧化钛在甲醇/1-丙醇的混合溶剂中分散,由此得到疏水化处理氧化钛的分散浆料,将该分散浆料、和甲醇/1-丙醇/甲苯(质量比7/1/2)的混合溶剂以及由ε-己内酰胺/双(4-氨基-3-甲基苯基)甲烷/六亚甲基二胺/十亚甲基二羧酸/十八亚甲基二羧酸(组成摩尔%75/9.5/3/9.5/3)构成的共聚聚酰胺的粒料一边加热一边进行搅拌、混合,使聚酰胺粒料溶解之后,进行声波分散处理,由此制成了以3/1的质量比含有疏水性处理氧化钛/共聚聚酰胺的固体成分浓度18.0%的分散液。
[0237] 作为电荷产生材料,将具有图2所示的对于CuKα特性X射线的粉末X射线衍射谱图的氧钛酞菁20份和1,2-二甲氧基乙烷280份混合,并利用砂磨机进行2小时粉碎,进行了微粒化分散处理。接着,将聚乙烯醇缩丁醛(电气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商品名“Denka butyral”#6000C)的2.5%1,2-二甲氧基乙烷溶液400份和170份的1,2-二甲氧基乙烷混合,制备了分散液。利用棒涂器将该分散液涂布在上述底涂层上,形成了干燥后的膜厚为0.4μm的电荷产生层。
[0238] 接着,在该膜上涂布将下述结构的电荷传输物质(1)(利用上述方案2中记载的方法、使用钯而合成的电荷传输物质)40份、及下述结构的粘合剂树脂(1)(粘均分子量:37000)100份、上述例示的胺化合物(1)-11份、具有下述结构的抗氧剂(1)4份、及作为流平剂的硅油0.05份溶解于四氢呋喃/甲苯(8/2)混合溶剂640份中而成的溶液,于125℃干燥20分钟,设置了干燥后的膜厚为18μm的电荷传输层,从而制作了感光体。将该感光体作为感光体X1。
[0239] [化学式16]
[0240]
[0241]
[0242] (实施例2、电子照相感光体X2)
[0243] 除了将实施例1中的胺化合物变更为上述例示化合物(1)-19以外,进行与实施例1同样的操作,得到了感光体X2。
[0244] (实施例3、电子照相感光体X3)
[0245] 除了将实施例1中的胺化合物变更为上述例示化合物(1)-28以外,进行与实施例1同样的操作,得到了感光体X3。
[0246] (实施例4、电子照相感光体X4)
[0247] 除了将实施例1中的胺化合物变更为上述例示化合物(1)-30以外,进行与实施例1同样的操作,得到了感光体X4。
[0248] (比较例1、电子照相感光体Y1)
[0249] 在实施例1中未添加胺化合物,进行与实施例1同样的操作,得到了感光体Y1。
[0250] (比较例2、电子照相感光体Y2)
[0251] 除了在实施例1中未添加胺化合物、且使用了8份上述抗氧剂(1)以外,进行与实施例1同样的操作,得到了感光体Y2。
[0252] (比较例3、电子照相感光体Y3)
[0253] 除了在实施例1中未添加胺化合物、且使用了8份下述抗氧剂(2)以外,进行与实施例1同样的操作,得到了感光体Y3。
[0254] [化学式17]
[0255]
[0256] (实施例5、电子照相感光体X5)
[0257] 除了将实施例1中的电荷传输物质变更为下述电荷传输物质(2)(利用上述方案2中记载的方法、使用钯而合成的电荷传输物质。)以外,进行与实施例1同样的操作,得到了感光体X5。
[0258] [化学式18]
[0259]
[0260] (实施例6、电子照相感光体X6)
[0261] 除了将实施例5中的胺化合物变更为上述例示化合物(1)-20以外,进行与实施例5同样的操作,得到了感光体X6。
[0262] (实施例7、电子照相感光体X7)
[0263] 除了将实施例5中的胺化合物变更为上述例示化合物(1)-28以外,进行与实施例5同样的操作,得到了感光体X7。
[0264] (实施例8、电子照相感光体X8)
[0265] 除了将实施例5中的胺化合物变更为上述例示化合物(1)-30以外,进行与实施例5同样的操作,得到了感光体X8。
[0266] (比较例4、电子照相感光体Y4)
[0267] 在实施例5中未添加胺化合物,进行与实施例5同样的操作,得到了感光体Y4。
[0268] (参考例1、电子照相感光体Z1)
[0269] 在实施例1中,电荷产生层和底涂层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作为电荷传输层,涂布将下述结构的电荷传输物质(3)50份、及下述结构的粘合剂树脂(2)(粘均分子量:30000)100份、上述例示的胺化合物(1)-11份、及作为流平剂的硅油0.05份溶解于四氢呋喃/甲苯(8/2)混合溶剂640份中而成的溶液,于125℃干燥20分钟,并使得干燥后的膜厚为25μm,制作了电荷传输层,得到了感光体Z1。
[0270] [化学式19]
[0271]
[0272] (参考例2、电子照相感光体Z2)
[0273] 在参考例1中未添加胺化合物(1)-1,进行与参考例1同样的操作,得到了感光体Z2。
[0274] (参考例3、电子照相感光体Z3)
[0275] 除了在参考例1中未添加胺化合物、且使用了8份上述抗氧剂(1)以外,进行与参考例1同样的操作,得到了感光体Z3。
[0276] (参考例4、电子照相感光体Z4)
[0277] 除了在参考例1中未添加胺化合物、且使用了16份上述抗氧剂(1)以外,进行与参考例1同样的操作,得到了感光体Z4。
[0278] (参考例5、电子照相感光体Z5)
[0279] 将参考例1中的电荷传输物质变更为下述结构的电荷传输物质(4),进行与参考例1同样的操作,得到了感光体Z5。
[0280] [化学式20]
[0281]
[0282] (参考例6、电子照相感光体Z6)
[0283] 在参考例5中未添加胺化合物(1)-1,进行与参考例5同样的操作,得到了感光体Z6。
[0284] (参考例7、电子照相感光体Z7)
[0285] 将参考例1中的电荷传输物质变更为下述结构的电荷传输物质(5),进行与参考例1同样的操作,得到了感光体Z7。
[0286] [化学式21]
[0287]
[0288] (参考例8、电子照相感光体Z8)
[0289] 在参考例7中未添加胺化合物(1)-1,进行与参考例7同样的操作,得到了感光体Z8。
[0290] (参考例9、电子照相感光体Z9)
[0291] 将比较例1中的电荷传输物质变更为下述结构的电荷传输物质(6),进行与比较例1同样的操作,得到了感光体Z9。
[0292] [化学式22]
[0293]
[0294] (参考例10、电子照相感光体Z10)
[0295] 将比较例1中的电荷传输物质变更为下述结构的电荷传输物质(7),进行与比较例1同样的操作,得到了感光体Z10。
[0296] [化学式23]
[0297]
[0298] (参考例11、电子照相感光体Z11)
[0299] 将参考例9中的电荷传输物质变更为下述结构的电荷传输物质(8),进行与参考例9同样的操作,得到了感光体Z11。
[0300] [化学式24]
[0301]
[0302] (参考例12、电子照相感光体Z12)
[0303] 将参考例9中的电荷传输物质变更为下述结构的电荷传输物质(9),进行与参考例9同样的操作,得到了感光体Z12。
[0304] [化学式25]
[0305]
[0306] (比较例5、电子照相感光体Y5)
[0307] 除了在比较例10添加了1份胺化合物(1)-1以外,进行与比较例10同样的操作,得到了感光体Y5。
[0308] (实施例10、电子照相感光体X10)
[0309] 除了将实施例5中胺化合物的添加量变更为0.1份以外,进行与实施例5同样的操作,得到了感光体X10。
[0310] (实施例11、电子照相感光体X11)
[0311] 除了将实施例5中胺化合物的添加量变更为3份以外,进行与实施例5同样的操作,得到了感光体X11。
[0312] 电荷传输物质(1)~(9)的HOMO的能级E_homo、分子量如表2所示。
[0313] [表2]
[0314]电荷传输物质 E_homo(eV) 分子量
(1) -4.40 868
(2) -4.35 884
(3) -4.44 705
(4) -4.52 775
(5) -4.51 733
(6) -4.64 745
(7) -4.33 501
(8) -4.55 545
(9) -4.56 468
[0315] <迁移率的测定>
[0316] 利用TOF(飞行时间,Time-of-flight)法求出了所得感光体X1、X5、Y6、Y8、X11、Y10、Y11、Y13在电场强度3×105(V/cm)下、5℃及21℃时的迁移率。它们的结果如表3所示。
[0317] <感光体的电特性评价>
[0318] 将所得感光体卷绕至直径80mm的铝筒(aluminum cylinder),并安装于按照电子照相学会测定标准制作的电子照相特性评价装置(续电子照相技术的基础和应用(続電子写真技術の基礎と応用)、电子照相学会编、Corona公司,404~405页记载),通过带电、曝光、电位测定、除电的循环进行电特性的评价,并将其结果示于表3。在25℃、湿度50%的条件下使感光体以其初期表面电位达到-700V的方式带电,照射将卤素灯的光利用干涉滤光片形成780nm的单色光而成的1.0μJ/cm2的足够能量的光,测定了表面电位(以下称为VLm)。将该值示于表3。
[0319] <耐臭氧特性的评价>
[0320] 臭氧暴露试验的方法如下所述。使用川口电气株式会社制造的EPA8200,对电晕管带电器施加25μA的电流使实施例、比较例中得到的感光体带电,将其带电值设为V1。然后,使这些感光体在使用了GASTEC株式会社制臭氧检测管18M的吸附测定中暴露于300~400体积ppm浓度的臭氧中,1天暴露3~5小时,暴露2天,在暴露后同样地测定带电值,将该值设为V2。将臭氧暴露前后的带电保持率(V2/V1×100)(%)示于表3。
[0321] 表3
[0322]
[0323] <臭氧暴露前后表面电阻值的测定>
[0324] 将实施例1、比较例1、比较例5、参考例9中制备的电荷传输层溶液涂布在100μm的PET膜上,并使得干燥后的膜厚为20μm,得到了电荷传输层样品,对于该样品,使用高阻率计Hiresta-UP、MCP-HT450(三菱化学制)、在以下条件下测定了感光体的表面电阻值。
[0325] ·探针:UR100
[0326] ·施加电压:1000V
[0327] ·测定时间:60秒钟
[0328] 接着,使这些样品在使用了GASTEC株式会社制造的臭氧检测管18M的吸附测定中在浓度400体积ppm的臭氧中暴露90分钟,同样地测定了表面电阻值。表4示出了臭氧暴露前后的表面电阻值。
[0329] [表4]
[0330] 电荷传输层溶液 暴露于臭氧中之前(Ω) 暴露于臭氧中之后(Ω)实施例1的溶液 1×1014以上 2.87×1013
比较例1的溶液 1×1014以上 5.30×1012
比较例10的溶液 1×1014以上 1×1014以上
14 14
比较例14的溶液 1×10 以上 1×10 以上
[0331] 由表4的结果可知,仅在使用了本发明的电荷传输物质的情况下,通过使用特定的胺化合物,可获得使表面电阻保持率提高的效果。由于表面电阻不降低,可获得即使对表面施加高电压使其带电,也很少有图像缺失(像流れ)、图像模糊发生的感光体。
[0332] (实施例12、电子照相感光体X12)
[0333] 除了将实施例1中的粘合剂树脂(1)变更为粘合剂树脂(3)以外,进行与实施例1同样的操作,得到了感光体X12。
[0334] (比较例6、电子照相感光体Y6)
[0335] 除了在实施例12中未添加胺化合物、且使用了8份抗氧剂(1)的化合物以外,进行与实施例1同样的操作,得到了感光体Y6。
[0336] (比较例7、电子照相感光体Y7)
[0337] 除了在实施例12中未添加胺化合物、且使用了8份抗氧剂(2)的化合物以外,进行与实施例1同样的操作,得到了感光体Y7。
[0338] (比较例8、电子照相感光体Y8)
[0339] 除了在实施例12中未添加胺化合物以外,进行与实施例1同样的操作,得到了感光体Y8。
[0340] (实施例13、电子照相感光体X13)
[0341] 将实施例12中的电荷传输物质变更为上述结构的电荷传输物质(2),进行与实施例12同样的操作,得到了感光体X13。
[0342] (比较例9、电子照相感光体Y9)
[0343] 将实施例12中的电荷传输物质变更为上述结构的电荷传输物质(6),进行与实施例12同样的操作,得到了感光体Y9。
[0344] (比较例10、电子照相感光体Y10)
[0345] 将实施例12中的电荷传输物质变更为下述结构的电荷传输物质(10),进行与实施例12同样的操作,得到了感光体Y10。
[0346] [化学式26]
[0347]
[0348] (比较例11、电子照相感光体Y11)
[0349] 将实施例12中的电荷传输物质变更为下述结构的电荷传输物质(11),进行与实施例12同样的操作,得到了感光体Y11。
[0350] [化学式27]
[0351]
[0352] <光照前后表面电阻值的测定>
[0353] 将实施例12,13、比较例6~11中制备的电荷传输层溶液涂布于100μm的PET膜上,并使得干燥后的膜厚达到20μm,得到了电荷传输层样品,对于该样品,使用高阻率计Hiresta-UP、MCP-HT450(三菱化学制)、以下条件下测定了感光体的表面电阻值。
[0354] ·探针:UR100
[0355] ·施加电压:1000V
[0356] ·测定时间:60秒钟
[0357] 接着,对于这些样品,在调整白色荧光灯(National制FL20SW)的光使得感光体表面的光强度为2000勒克斯而照射感光体10分钟后,同样地测定了表面电阻值。表5中示出了光照前后的表面电阻值。
[0358] 表5
[0359]
[0360] (实施例14、感光鼓A1)
[0361] 对表面经过了镜面加工的外径30mm、长285mm的铝制圆筒的表面进行阳极氧化处理,然后,利用以乙酸镍为主成分的封孔剂进行封孔处理,由此形成了约6μm的阳极氧化被膜(阳极氧化铝被膜)。在形成有阳极氧化铝被膜的圆筒上浸涂实施例5中制备的电荷产生层用分散液,设置了干燥后的膜厚为0.3g/m2(约0.3μm)的电荷产生层。接着,通过将实施例5中制备的电荷传输层用液浸涂于上述电荷产生层上,设置了干燥后的膜厚为18μm的电荷迁移层。将这样得到的感光体作为感光鼓A1。
[0362] (比较例12、感光鼓A2)
[0363] 除了在实施例13中使用了在比较例4在使用的电荷传输层液以外,进行同样的操作,得到了感光鼓A2。
[0364] <图像评价>
[0365] 将制作的感光鼓A1、A2分别装载于Epson株式会社制造的全彩打印机LP-3000C中,在以YMCK各色5%打印、连续进行10000张打印时,感光层的膜减少量对于A1、A2的情况而言均为约1.5μm左右,但在使用A2的感光鼓的情况下,在打印4000张左右开始发生墨点再现性劣化。在使用A1的感光鼓的情况下,直到打印至10000张也未发现图像有异常。
[0366] 以上参照特定的实施方式详细地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确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加入各种变更及修正。本申请基于2013年3月25日提出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特愿2013-062631),其内容在此作为参照而引入。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