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无土农业 / 营养液输送系统 / 一种多功能肠道营养管

一种多功能肠道营养管

阅读:1028发布:2020-05-24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多功能肠道营养管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肠道营养管,包括内设 导丝 的营养管和与所述营养管一端连接的 营养液 输入 泵 ,所述营养管外壁分别设有胃管和测压管,且所述营养管、胃管及测压管为一体式结构,所述营养液输入泵连接有自动化输入系统,所述胃管一端连接有用于 抽取 胃液或胃腔减压的 负压 引流器,另一端 位置 距离营养管鼻腔插入处为30-40cm,且该端设有一个或多个胃液回流孔。与 现有技术 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构思巧妙,不仅能对患者同时进行营养液的输送和胃肠管的减压抽液,而且在输送营养液时能根据肠道的压 力 变化来改变营养液输送的规律,使患者在 治疗 过程中最大程度便于肠道的吸收。,下面是一种多功能肠道营养管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多功能肠道营养管,包括营养管和与所述营养管一端连接的营养液输入,其特征在于:所述营养管外壁分别设有胃管和测压管,且所述营养管、胃管及测压管为一体式结构,所述营养液输入泵连接有自动化输入系统,所述胃管一端连接有用于抽取胃液或胃腔减压的负压引流器,另一端位置距离营养管鼻腔插入处为30-40cm,且该端设有一个或多个胃液回流孔;所述测压管末端与所述营养管另一端均深入肠道内部,且所述测压管末端低于所述营养管该端设置,所述测压管末端设有用于测定肠道压的感压器,所述感压器通过所述测压管内部设置的隔离电路与所述自动化输入系统连接;工作时,所述感压器感知肠道的压力变化信号,传递至自动化输入系统,所述自动化输入系统能够根据感应器压力信号变化来控制营养液输入泵的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肠道营养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营养管侧壁还设有充气气囊,所述充气气囊向外连接有充气筒,充气气囊充满气后防止营养管在肠道中的脱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肠道营养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胃管与负压引流器之间、所述营养管与营养液输入泵之间及所述测压管与所述自动化输入系统之间均设有过渡连接件,所述过渡连接件分别与所述营养管一端、所述胃管一端及所述测压管一端均设有相互配合的螺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肠道营养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营养管长出测压管部分的外部侧壁上设有一个或多个营养孔,用于营养液向肠道的流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肠道营养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化输入系统接收感应器的压力变化信号后,通过内部设有的流量控制模来控制营养液输入泵的工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肠道营养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测压管一端低于所述营养管末端3-5c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肠道营养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营养管与所述营养液输入泵之间设有营养管固定贴。

说明书全文

一种多功能肠道营养管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肠道营养管。

背景技术

[0002] 对于不能经口进食而胃肠道功能正常的患者,合理进行肠内营养是治疗疾病的重要措施。传统的肠内营养方法主要是通过放置肠道营养管进行营养输送,通过放置胃管进行胃肠的减压或者胃液的抽出,对于患者来说,虽然此方法效果比较好,但同时双管齐下,给患者的治疗带来极大的不适感;另外,单纯的放置营养管进行营养液输送,但是对肠道接收营养的能而言,不能够做到明确辨别,这也就是造成一些腹胀、腹痛或者腹泻等肠道并发症,研究发现,能通过肠道压力的变化来判断小肠的运动和吸收能力,从而想到采取更加科学和有规律的营养输入方式,改善肠道的吸收能力,对于患者来说,在治疗过程能够减轻不适感。实用新型内容
[0003] 为解决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肠道营养管,不仅能对患者同时进行营养液的输送和胃肠管的减压抽液,而且在输送营养液时能根据肠道的压力变化来改变营养液输送的规律,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最大程度的减轻不适和便于肠道的吸收。
[0004]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功能肠道营养管,包括内设导丝的营养管和与所述营养管一端连接的营养液输入,所述营养管外壁分别设有胃管和测压管,且所述营养管、胃管及测压管为一体式结构,所述营养液输入泵连接有自动化输入系统,所述胃管一端连接有用于抽取胃液或胃腔减压的负压引流器,另一端位置距离营养管鼻腔插入处为30-40cm,且该端设有一个或多个胃液回流孔;所述测压管末端与所述营养管另一端均深入肠道内部,且所述测压管末端低于所述营养管该端设置,所述测压管末端设有用于测定肠道压力的感压器,所述感压器通过所述测压管内部设置的隔离电路与所述自动化输入系统连接;工作时,所述感压器感知肠道的压力变化信号,传递至自动化输入系统,所述自动化输入系统能够根据感应器压力信号变化来控制营养液输入泵的工作。
[0005] 进一步地,所述营养管侧壁还设有充气气囊,所述充气气囊向外连接有充气筒,充气气囊充满气后防止营养管在肠道中的脱落。
[0006] 所述胃管与负压引流器之间、所述营养管与营养液输入泵之间及所述测压管与所述自动化输入系统之间均设有过渡连接件,所述过渡连接件分别与所述营养管一端、所述胃管一端及所述测压管一端均设有相互配合的螺纹
[0007] 所述营养管长出测压管部分的外部侧壁上设有一个或多个营养孔,用于营养液向肠道的流出。
[0008] 所述自动化输入系统接收感应器的压力变化信号后,通过内部设有的流量控制模来控制营养液输入泵的工作。
[0009] 所述测压管一端低于所述营养管末端3-5cm。
[0010] 所述营养管与所述营养液输入泵之间设有营养管固定贴。
[0011]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感压器对肠道压力的测定,传递至自动化输入系统,使营养液输入泵能够根据压力变化来调节输入营养液的快慢,避免肠道并发症,有效降低看护工作量,为患者节省医疗费用和满足对营养液的正常需求;通过设有的胃管,不仅可以用于胃肠减压,而且能通过负压引流器将胃腔的积液排出;所述感压器与外部的自动化输入系统连接时,在测压管内部设有隔离电路,避免对肠道造成伤害。
[001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构思巧妙,不仅能对患者同时进行营养液的输送和胃肠管的减压抽液,避免双管齐下,使患者产生不适,而且在输送营养液时能根据肠道的压力变化来改变营养液输送的规律,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最大程度便于肠道的吸收。附图说明
[0013]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特征作进一步描述。
[0014]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5] 附图1中,1.负压引流器,2.过渡连接件,3.胃管,4.胃液回流孔,5.营养管,6.营养孔,7.营养液输入泵,8.营养管固定贴,9.自动化输入系统,11.充气筒,13.充气气囊,14.测压管,15.感压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参看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肠道营养管,包括营养管5和与所述营养管5一端连接的营养液输入泵7,所述营养管5外壁分别设有胃管3和测压管14,且所述营养管5、胃管3及测压管14为一体式结构,所述营养液输入泵7连接有自动化输入系统9,所述胃管3一端连接有用于抽取胃液或胃腔减压的负压引流器1,另一端位置距离营养管5鼻腔插入处为30-40cm,且该端设有一个或多个胃液回流孔4;所述测压管14末端与所述营养管5另一端均深入肠道内部,且所述测压管15末端低于所述营养管5该端设置,所述测压管14末端设有用于测定肠道压力的感压器15,所述感压器15通过所述测压管14内部设置的隔离电路与所述自动化输入系统9连接;工作时,所述感压器15感知肠道的压力变化信号,传递至自动化输入系统9,所述自动化输入系统9能够根据感应器15压力信号变化来控制营养液输入泵7的工作。
[0017] 所述营养管5侧壁还设有充气气囊13,所述充气气囊13向外连接有充气筒11,充气气囊13充满气后防止营养管5在肠道中的脱落。
[0018] 所述胃管3与负压引流器1之间、所述营养管5与营养液输入泵7之间及所述测压管14与所述自动化输入系统9之间均设有过渡连接件,所述过渡连接件2分别与所述营养管5一端、所述胃管3一端及所述测压管14一端均设有相互配合的螺纹。
[0019] 所述营养管5长出测压管14部分的外部侧壁上设有一个或多个营养孔6,用于营养液向肠道的流出。
[0020] 所述自动化输入系统9接收感应器的压力变化信号后,通过内部设有的流量控制模块来控制营养液输入泵7的工作。
[0021] 所述测压管14一端低于所述营养管5末端3-5cm。
[0022] 所述营养管5与所述营养液输入泵7之间设有营养管固定贴。
[0023]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在使用时,通过感压器对肠道压力的测定,传递至自动化输入系统,使营养液输入泵能够根据压力变化来调节输入营养液的快慢,避免肠道并发症,有效降低看护工作量,为患者节省医疗费用和满足对营养液的正常需求;通过设有的胃管,不仅可以用于胃肠减压,而且能通过负压引流器将胃腔的积液排出;所述感压器与外部的自动化输入系统连接时,在测压管内部设有隔离电路,避免对肠道造成伤害。
[0024] 以上所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上述具体实施例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凡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以上描述所做的润饰、修改或等同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