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
无土栽培领域里的
超声波雾培装置,特别是为家庭化设计。
背景技术
[0002] 雾培又称气培或气雾培,具有节
水节肥、绿色无公害、增产率高、环境适应性强等优点,是现代农业发展方向,也逐步进入普通家庭。现有面向家庭化应用的雾培装置采用压
力式雾化技术或机械高速旋转离心式雾化技术供雾,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4482606U的中国实用新型
专利,公开了“一种家用雾培蔬菜种植装置”,以上供雾方式存在雾滴大、雾化不均匀、
植物根系受雾不均匀等问题。
[0003] 现有面向家庭化的雾培装置已应用湿度感应技术对植物根系周围湿度进行监测报警,根据湿度检测数据人工设置时控器时间间隔,实现对供雾周期的干预控制,以上方式存在人工参与多,控制难度大等问题,不易于家庭化普及应用。
发明内容
[0004] 为克服
现有技术中采用压力式或离心式雾化技术带来的雾滴大,雾化不均匀,植物根系受雾不均匀等问题,本实用新型借鉴现代规模化雾培农业已采用的超声波供雾技术,面向家庭化采用低成本小型设备,以超声波起雾器、气
泵组成供雾系统,实现对植物根系供雾。为克服根据湿度检测数据人工设置时控器时间间隔来控制供雾的方法所存在的人工参与多、控制难度大等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湿度监控技术控制植物根系环境湿度,供雾系统可根据植物根系环境湿度要求自动变换供雾时间及周期,在节能前提下实现科学化自动供雾。
[0005]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家庭化超声波雾培装置,包括一个供雾箱、一个控制箱和至少一个种植箱。
[0006] 上述的家庭化超声波雾培装置,种植箱盖上设置培养杯定植孔,种植箱内一侧底部设置有斜坡式集液槽,集液槽最低端箱壁设置供雾及
营养液回流管孔,集液槽对侧
箱体底部设置垫脚,使种植箱设置垫脚侧箱底高于设置集液槽一侧箱底,垫脚高度应达到使箱底与水平线夹
角为5°~10°。集液槽对侧箱壁上部设置湿度感应
探头信号线穿线孔,湿度感应探头设置在种植箱上部。
[0007] 上述的家庭化超声波雾培装置,供雾箱内设置一个或以上超声波起雾器和一个紫外线杀毒灯,供雾箱一侧接近箱盖处设置有超声波起雾器电源线穿线孔和紫外线杀毒灯电源线穿线孔,同侧中上部设置有供气管孔,其对侧中上部设置有供雾箱供雾管孔。
[0008] 上述的家庭化超声波雾培装置,控制箱内设置有湿度
控制器、时控器、气泵和电源接线板,控制箱一侧设置有湿度感应探头信号线穿线孔,紫外线杀毒灯电源线穿线孔,超声波起雾器电源线穿线孔,同侧还设置有控制箱供气管孔,气泵供气
喷嘴经控制箱内供气管连接到控制箱供气管孔。
[0009] 上述的家庭化超声波雾培装置,供雾及营养液回流管两端分别与种植箱供雾及营养液回流管孔和供雾箱供雾及营养液回流管孔相连。湿度感应探头信号线经过种植箱湿度感应探头信号线穿线孔和控制箱湿度感应探头信号线穿线孔,与湿度控制器连接。供气管两端分别与供雾箱供气管孔,和控制箱供气管孔相连。
[0010] 上述的家庭化超声波雾培装置,超声波起雾器电源线,经过供雾箱超声波起雾器电源线穿线孔和控制箱超声波起雾器电源线穿线孔,与湿度控制器连接。紫外线杀毒灯电源线经过供雾箱紫外线杀毒灯电源线穿线孔和控制箱紫外线杀毒灯电源线穿线孔,与时控器连接。
[0011] 上述的家庭化超声波雾培装置,气泵、超声波起雾器组成供雾系统,湿度感应探头、湿度控制器组成控制系统,供雾系统和控制系统协同工作,当探头监测到根系环境湿度低于湿度控制器组设定下限时,装置自动开启供雾,当监测根系环境湿度高于湿度控制器组设定上限时,自动暂停供雾,实现了节能前提下科学化自动供雾。
[0012] 上述的家庭化超声波雾培装置,采用供雾及营养液回流管连接
培养箱的供雾及营养液回流管孔和雾化箱的供雾及营养液回流管孔,组成供雾及营养液回流通路,同时实现供雾和营养液重力回流。供雾及营养液回流管直径应大于2cm,以保证营养液回流时不影响正常供雾。
[0013] 上述的家庭化超声波雾培装置,需要保持种植箱放置水平
位置高于供雾箱。种植箱内设置集液槽,当集液槽汇集的营养液液面高于种植箱供雾及营养液回流管孔,营养液在重力作用下,经供雾及营养液回流管回收进入供雾箱,通过营养液重力回流,实现节水节肥。
[0014] 上述的家庭化超声波雾培装置,通过时控器设定紫外线杀毒灯工作时间和间隔,自动清洁营养液,保障植物根系处于健康环境,减少植物病害。
[001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一种家庭化超声波
气雾栽培装置,应用超声波供雾技术有效地解决现有家庭化雾培装置采用压力式或离心式雾化带来的雾滴大、雾化不均匀、植物根系受雾不均匀等问题;采用湿度控制技术监控植物根系环境湿度,当根系环境湿度低于设定下限时,装置自动开启供雾,当根系环境湿度高于设定上限时暂停供雾,实现节能前提下科学化自动供雾,减少人工投入和操作复杂度。
[0016] 采用供雾及营养液回流管连接培养箱的供雾及营养液回流管孔和雾化箱的供雾及营养液回流管孔,组成供雾及营养液回流通路,同时实现供雾和营养液回流功能,简化了装置结构。
[0017] 采用营养液重力回流技术节水节肥,实现环保和经济双重效果。
[0018] 采用定时紫外线杀毒技术,自动清洁营养液,为植物根系提供健康生长环境。
[0019] 本实用新型装置设备成本低,可根据家庭种植环境调整供雾系统功率、种植箱箱体大小和数量,易于家庭化应用和推广。
附图说明
[0020] 下面结合附图和
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21] 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0022] 图中1.湿度感应探头,2.种植箱湿度感应探头信号线穿线孔,3.定植孔,4.种植箱上盖,5.种植箱,6.集液槽,7.种植箱供雾及营养液回流管孔,8.供雾及营养液回流管,9.供雾箱供雾及营养液回流管孔,10.供雾箱,11. 超声波起雾器,12.紫外线涉毒灯,13.超声波起雾器电源线,14.紫外线杀毒灯电源线,15.控制箱内供气管,16.电源接线板,17.气泵,18.控制箱,19.湿度控制器,20.时控器,21.控制箱湿度感应探头信号线穿线孔,22. 控制箱紫外线杀毒灯电源线穿线孔,23.控制箱超声波起雾器电源线穿线孔,24. 湿度感应探头信号线,25.供雾箱紫外线杀毒灯电源线穿线孔,26.供雾箱超声波起雾器电源线穿线孔,
27.紫外线杀毒灯电源线,28.超声波起雾器电源线,29.种植箱垫脚,30.供雾箱上盖,31.控制箱供气管孔,32.供气管,33.供雾箱供气管孔,34.气泵供气喷嘴。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以下配合附图及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
[0024] 【实施例】
[0025] 家庭化超声波气雾栽培装置包括种植箱5、供雾箱10和控制箱18。种植箱5通过供雾及营养液回流管8与供雾箱10相连,控制箱18通过供气管32与供雾箱10相连。
[0026] 种植箱上盖4上可根据种植需要设置合理数量的定植孔3,于定植孔3中放置培养杯进行栽培。
[0027] 供雾箱10为可开盖箱体,打开供雾箱上盖30可向内添加搭配好的营养液供雾培使用。箱体宜采用透明材质,便于观察其中营养液水位。如采用不透明材质,可增加浮球窗以便于标识营养液水位。
[0028] 控制箱18内设置有电源接线板16,其电源从箱外引入,为控制箱18内设置的气泵17,湿度控制器19,时控器20供电。
[0029] 气泵17、超声波起雾器11组成供雾系统,湿度感应探头1、湿度控制器19组成控制系统,共同工作实现科学化自动供雾。在种植箱5集液槽6对
侧壁上部,设置湿度感应探头1,湿度感应探头信号线24经种植箱湿度感应探头信号线穿线孔2,和控制箱湿度感应探头信号线穿线孔21连接至湿度控制器19。湿度感应探头1检测的湿度,监测湿度数据通过湿度感应探头信号线24传输至湿度控制器19。当湿度感应探头1检测到湿度低于湿度控制器19设置的下限时,湿度控制器19自动向气泵17和超声波起雾器11供电,驱动其工作,气泵通过控制箱内供气管15和供气管32向供雾箱10供气;超声波起雾器11工作,将供雾箱内的营养液雾化;雾化的营养液在气泵17供气的压力下,通过供雾及营养液回流管8,进入种植箱5,达到向植物根系供雾目的。当湿度感应探头1检测到湿度高于湿度控制器19设置的上限时,湿度控制器19自动停止向控制气泵17和超声波起雾器11供电,供雾系统停止供雾。
[0030] 为保证正常供雾,以下连接部位或穿线部位应做密闭处理,包括气泵供气喷嘴34与控制箱内供气管15连接处,控制箱内供气管15与控制箱供气管孔31连接处,控制箱供气管孔31与供气管32连接处,供气管32与供雾箱供气管孔33连接处,供雾箱供雾及营养液回流管孔9与供雾及营养液回流管8连接处,供雾及营养液回流管8与种植箱供雾及营养液回流管孔7连接处,供雾箱紫外线杀毒灯电源线穿线孔25,供雾箱超声波起雾器电源线穿线孔26,供雾箱上盖30与供雾箱10连接部位。
[0031] 在种植箱5种植箱湿度感应探头信号线穿线孔2一侧的对侧底部设置营养液集流槽6,靠近集液槽6最低端的侧壁处设置种植箱供雾及营养液回流管孔7,其对侧箱底部对称设置一对垫脚29,使种植箱5设置垫脚29侧箱底高于设置集液槽6一侧箱底,垫脚29高度应达到使箱底与水平线夹角在5°~10°,以保证雾化供给的营养液,汇集回流进入集液槽6。当集液槽6汇集的营养液液面高于种植箱供雾及营养液回流管孔7,营养液在重力作用下,经供雾及营养液回流管8回收进入供雾箱10。供雾及营养液回流管8直径应大于2cm,以保证营养液回流时不影响正常供雾。
[0032] 通过设定时控器20的启动及停止时间,控制供雾箱10内的紫外线杀毒灯12定时工作,自动清洁供雾箱10内营养液。
[0033]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优选实施例披露如上,应理解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应当可以利用上述解释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改变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例所作的任何简单
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同样落于本
申请所附
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