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土壤科学 / 耕作层 / 一种稻鱼绿色共养方法

一种稻鱼绿色共养方法

阅读:1012发布:2020-07-10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稻鱼绿色共养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稻鱼绿色共养方法,包括稻田选择、稻田 整理 、 水 稻移栽、投放鱼苗、饲喂管理、日常管理,本发明通过合理种植和控制放养 密度 ,并利用稻田对氮、磷等物质的吸收作用,降低了养鱼水的污染程度,同时给稻田补充 肥料 ,使水稻和鱼群互利共存生长,本发明具有资源循环发展利用率高,降低了经济成本且是生态饲养,降低污染,与传统稻田养鱼相比,有效提高了稻米和鱼群的产量和 质量 。,下面是一种稻鱼绿色共养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稻鱼绿色共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稻田选择:选择源水质优良、排灌方便、耕作层较深的连片稻田;
(2)稻田整理:稻田施足底肥,翻耕平整土地,在稻田周围开挖环形鱼沟,沟宽1-1.5米、深0.7-1米,根据稻田大小在稻田内开挖数条内沟与环田鱼沟相通,内沟深30cm、宽20cm,加固加高田埂,外田埂高60-80cm,内田埂高20-25cm,在出水口和进水口处均设置拦网以防鱼苗逃脱;
(3)水稻移栽:水稻移栽前,稻田按50kg/亩撒生石灰进行消毒,消毒一周后灌水,然后进行水稻移栽;选择抗倒伏、抗病、高抗品种,水稻移栽后一周内,稻田水位保持3-5cm,水稻移栽一周后,稻田水位保持8-15cm;
(4)投放鱼苗:水稻移栽后7-10天投放鱼苗,鱼苗在3-5%的浓盐水中浸泡5-10分钟,鱼苗的规格为3cm/尾,每亩投放400-600尾;鱼苗投放前,鱼沟内施基肥用于培育肥水;
(5)饲喂管理:每日喂食菜籽饼、糠麸或稻壳以及配合饲料,适当添加一点碎米以及掺加一点菠菜叶、青菜叶、白菜杆以及玉米饼,每日喂食两次,每日早晚各喂食一次,稻子开花的稻花掉落到渔沟中,无需进行处理,并且适当减少投喂量,由原来的两次改为一次;
(6)日常管理:每日巡视田埂及检查拦网,防止漏水和溢水逃鱼,特别是大雨天要及时排水,注意清除堵塞网栅的杂物,保持排水畅通;稻田中田鼠和黄鳝都会在田埂上打洞,造成漏水逃鱼,应仔细检查及时堵塞;每3-5天,将稻田内的水全部放至所述鱼沟内,然后采用抽水机将鱼沟中下部的养殖水抽至稻田内,并达到稻田正常水位量;定期喷洒生石灰进行消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稻鱼绿色养殖共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基肥包括厩肥、鸡粪、粪、猪粪的一种或者多种。

说明书全文

一种稻鱼绿色共养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种养结合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稻鱼绿色共养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产养殖业大多采用人工池塘养殖或采用养殖网、箱在水库或自然水体中进行人工养殖。众所周知,在水产养殖过程中,由于水生生物的排泄、残余饵料的分解等会在水体中产生大量的、氮、磷等物质,这些物质若不及时清除,则会污染水质,破坏水生生物的健康生长,而频繁的净化处理则成本太高。
[0003] 稻鱼共养是将水稻种植与鱼养殖有机结合在同一生态环境中的一种立体种养模式。可利用鱼类的摄食游动清除杂草、吞食水稻害虫,减少农药施放,同时稻田的生长呼吸所产生的一些有机物又可以作为鱼类的食物,达到互利的目的。但传统的稻田养鱼,存在盲目养鱼、水稻种植密度和鱼类放养密度不合理、农药化肥施用不当等问题,导致了水稻缺烂根,鱼类饥饿而大量死亡、稻米和鱼类品质低等问题。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稻鱼绿色共养方法,能大大提高鱼的经济价值和水稻的单位面积产值。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 一种稻鱼绿色共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 (1)稻田选择:选择水源水质优良、排灌方便、耕作层较深的连片稻田;
[0008] (2)稻田整理:稻田施足底肥,翻耕平整土地,在稻田周围开挖环形鱼沟,沟宽1-1.5米、深0.7-1米,根据稻田大小在稻田内开挖数条内沟与环田鱼沟相通,内沟深30cm、宽
20cm,加固加高田埂,外田埂高60-80cm,内田埂高20-25cm,在出水口和进水口处均设置拦网以防鱼苗逃脱;
[0009] (3)水稻移栽:水稻移栽前,稻田按50kg/亩撒生石灰进行消毒,消毒一周后灌水,然后进行水稻移栽;选择抗倒伏、抗病、高抗品种,水稻移栽后一周内,稻田水位保持3-5cm,水稻移栽一周后,稻田水位保持8-15cm;
[0010] (4)投放鱼苗:水稻移栽后7-10天投放鱼苗,鱼苗在3-5%的浓盐水中浸泡5-10分钟,鱼苗的规格为3cm/尾,每亩投放400-600尾;鱼苗投放前,鱼沟内施基肥用于培育肥水;
[0011] (5)饲喂管理:每日喂食菜籽饼、糠麸或稻壳以及配合饲料,适当添加一点碎米以及掺加一点菠菜叶、青菜叶、白菜杆以及玉米饼,每日喂食两次,每日早晚各喂食一次,稻子开花的稻花掉落到渔沟中,无需进行处理,并且适当减少投喂量,由原来的两次改为一次;
[0012] (6)日常管理:每日巡视田埂及检查拦网,防止漏水和溢水逃鱼,特别是大雨天要及时排水,注意清除堵塞网栅的杂物,保持排水畅通;稻田中田鼠和黄鳝都会在田埂上打洞,造成漏水逃鱼,应仔细检查及时堵塞;每3-5天,将稻田内的水全部放至所述鱼沟内,然后采用抽水机将鱼沟中下部的养殖水抽至稻田内,并达到稻田正常水位量;定期喷洒生石灰进行消毒。
[0013] 优选地,步骤(4)基肥包括厩肥、鸡粪、粪、猪粪的一种或者多种。
[0014]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合理种植和控制放养密度,并利用稻田对氮、磷等物质的吸收作用,降低了养鱼水的污染程度,同时给稻田补充肥料,使水稻和鱼群互利共存生长,本发明具有资源循环发展利用率高,降低了经济成本且是生态饲养,降低污染,与传统稻田养鱼相比,有效提高了稻米和鱼群的产量和质量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0016] 实施例1
[0017] 一种稻鱼绿色共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8] (1)稻田选择:选择水源水质优良、排灌方便、耕作层较深的连片稻田;
[0019] (2)稻田整理:稻田施足底肥,翻耕平整土地,在稻田周围开挖环形鱼沟,沟宽1.5米、深0.8米,根据稻田大小在稻田内开挖数条内沟与环田鱼沟相通,内沟深30cm、宽20cm,加固加高田埂,外田埂高60-80cm,内田埂高20-25cm,在出水口和进水口处均设置拦网以防鱼苗逃脱;
[0020] (3)水稻移栽:水稻移栽前,稻田按50kg/亩撒生石灰进行消毒,消毒一周后灌水,然后进行水稻移栽;选择抗倒伏、抗病、高抗品种,水稻移栽后一周内,稻田水位保持3-5cm,水稻移栽一周后,稻田水位保持8-15cm;
[0021] (4)投放鱼苗:水稻移栽后7-10天投放鱼苗,鱼苗在3-5%的浓盐水中浸泡6分钟,鱼苗的规格为3cm/尾,每亩投放550尾;鱼苗投放前,鱼沟内施猪粪220kg用于培育肥水;
[0022] (5)饲喂管理:每日喂食菜籽饼、糠麸或稻壳以及配合饲料,适当添加一点碎米以及掺加一点菠菜叶、青菜叶、白菜杆以及玉米饼,每日喂食两次,每日早晚各喂食一次,稻子开花的稻花掉落到渔沟中,无需进行处理,并且适当减少投喂量,由原来的两次改为一次;
[0023] (6)日常管理:每日巡视田埂及检查拦网,防止漏水和溢水逃鱼,特别是大雨天要及时排水,注意清除堵塞网栅的杂物,保持排水畅通;稻田中田鼠和黄鳝都会在田埂上打洞,造成漏水逃鱼,应仔细检查及时堵塞;每3-5天,将稻田内的水全部放至所述鱼沟内,然后采用抽水机将鱼沟中下部的养殖水抽至稻田内,并达到稻田正常水位量;定期喷洒生石灰进行消毒。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