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地球科学 / 地壳 / 土壤 / 底层土壤 / 一种缓解城市小流域内涝灾害的低势绿地限流设施

一种缓解城市小流域内涝灾害的低势绿地限流设施

阅读:478发布:2020-05-14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缓解城市小流域内涝灾害的低势绿地限流设施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缓解城市小流域内涝灾害的低势绿地限流设施,包括设置在低势绿地上的雨 水 井,雨水井包括由采用无砂混凝头材质的透水井壁层和 钢 筋 混凝土 底层组成的排水腔、井盖组件、与排水腔相通用于与市政 排水管 网接通的出水管、以及设置在排水腔内的限流配件,限流配件包括斜靠在排水腔一 侧壁 上以分隔排水腔的限流板、开设在限流板上的限流通道和上浮通道、以及若干上浮件,限流板的底端开设有若干个分别与若干上浮件内部一对一相通的水压推孔,其技术方案要点为,能够自适应雨量的大小实现不同 排量 大小的控制,可达到在减小低势绿地水浸时长,疏干绿地 土壤 和减少路侧雨水口的同时,充分调动现有市政排水管网排水能 力 减少淤塞几率。,下面是一种缓解城市小流域内涝灾害的低势绿地限流设施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缓解城市小流域内涝灾害的低势绿地限流设施,包括设置在低势绿地(1)中心低势处的雨井(2),其特征是:所述雨水井(2)包括由采用无砂混凝头材质的透水井壁层(3)和混凝土底层(4)组成的排水腔(5)、位于排水腔(5)上方的井盖组件(6)、与排水腔(5)相通用于与市政排水管网接通的出水管(7)、以及设置在排水腔(5)内的限流配件(8),所述混凝土底层(4)包括钢筋混凝土层(41)、位于钢筋混凝土层(41)内的土工格栅层(42)、以及位于最底端并由多层大小不同碎石层组成的反渗层(43),所述限流配件(8)包括斜靠在排水腔(5)一侧壁上以分隔排水腔(5)的限流板(81)、沿限流板(81)长度方向开设并顶端与出水管(7)顶端相平的限流通道(82)、开设在限流板(81)上部并在限流通道(82)相通的上浮通道(83)、以及受限在限流通道(82)内沿限流板(81)长度方向上下滑动的若干上浮件(84),位于限流板(81)倾斜底端的所述排水腔(5)部分与出水管(7)相通,排水腔(5)内设置有与限流板(81)平面抵接并呈直三角形的(9),所述限流板(81)的底端开设有若干个分别与若干上浮件(84)内部一对一相通的水压推孔(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缓解城市小流域内涝灾害的低势绿地限流设施,其特征是:所述排水腔(5)底端设置有垫板(11),所述垫板(11)上开设有用于限流板(81)底端嵌入的开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缓解城市小流域内涝灾害的低势绿地限流设施,其特征是:所述透水井壁层(3)的外侧设置有反滤层(12)。

说明书全文

一种缓解城市小流域内涝灾害的低势绿地限流设施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基于排防涝安全的市政工程设计优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缓解城市小流域内涝灾害的低势绿地限流设施。

背景技术

[0002] 低势绿地(又称为“下凹绿地”,统称为“低势绿地”)指相对低于周边地面或路面(车道、人行道、广场铺装面等,以下统称路面) 标高、可积蓄、下渗自身和周边雨水径流的绿地。现有低势绿地的着眼点在于通过低势绿地,尽可能地蓄滞雨洪,降低径流系数,创造下渗条件补充地下水资源,甚至以100%截流为目标,希望把径流系数降低至零。
[0003] 上述思路存在如下3点局限性:①低势绿地对降低径流系数的效果是随着暴雨量级、雨型历时而变化的,现有研究的雨型多基于短历时暴雨强度公式,难以全面反映完整的雨型,其得到的削峰、径流系数削减的结论往往带有特定的边界条件限制,得到的径流系数亦往往偏小,对径流系数的动态变化反映不足,因而对片区雨水规划设计可能带来不利影响。②为了尽量可能地下渗补充地下水资源,势必延长雨水在绿地的滞留时间,一方面延长了绿地的水浸时间,影响绿地使用;另一方面长时间滞留亦占用了低势绿地的调蓄库容,明显降低了应对主雨量峰值靠后的雨型的削峰能。③下渗量增加即意味着减少了入市政管网的雨水流量,现期条件下雨水管网排水能力得不到充分利用,排水冲刷能力弱化,易增加管道淤积状况,恶化了突遇高重现期暴雨的应对能力,需要增加清疏维护工作量。
[0004] 此外,目前绝大部分的市政雨水口是沿道路侧布置的,原侧入式雨水口由于在雨水口处形成小范围陡斜坡,存在安全隐患,已较少采用,目前采用的是平入式雨水口。道路侧雨水口一方面影响路面的平整度,容易产生噪音;另外,在路面清扫及临近商铺和居住区情况下,易受堵塞。
[0005] 再者,目前的雨水井多采用砖砌或者筋砼结构,井壁不透水,特别是对低势绿地中的雨水井口而言,如井壁不能透水,则不能疏干周边土体中的残留雨水,使得土壤在雨后长时间处于饱和状态,影响植物生长和场地利用。实用新型内容
[0006]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缓解城市小流域内涝灾害的低势绿地限流设施,能够自适应雨量的大小实现不同排量大小的控制,可达到在减小低势绿地水浸时长,疏干绿地土壤和减少路侧雨水口的同时,充分调动现有市政排水管网排水能力减少淤塞几率。
[0007]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8] 一种缓解城市小流域内涝灾害的低势绿地限流设施,包括设置在低势绿地中心低势处的雨水井,所述雨水井包括由采用无砂混凝头材质的透水井壁层和钢筋混凝土底层组成的排水腔、位于排水腔上方的井盖组件、与排水腔相通用于与市政排水管网接通的出水管、以及设置在排水腔内的限流配件,所述混凝土底层包括钢筋混凝土层、位于钢筋混凝土层内的土工格栅层、以及位于最底端并由多层大小不同碎石层组成的反渗层,所述限流配件包括斜靠在排水腔一侧壁上以分隔排水腔的限流板、沿限流板长度方向开设并顶端与出水管顶端相平的限流通道、开设在限流板上部并在限流通道相通的上浮通道、以及受限在限流通道内沿限流板长度方向上下滑动的若干上浮件,位于限流板倾斜底端的所述排水腔部分与出水管相通,排水腔内设置有与限流板平面抵接并呈直三角形的,所述限流板的底端开设有若干个分别与若干上浮件内部一对一相通的水压推孔。
[0009] 如此设置,通过预先把低势绿地设置成中心较低的地势,并在中心配合使用雨水井,实现道路路面的雨水积蓄到周边的低势绿地中,并通过中心低势区域的雨水井把雨水排入市政排水管网;在雨水通过雨水井排入市政排水管网的过程中,在限流配件的设置下,能够自适应雨量的大小实现不同排量大小的控制,可达到在减小低势绿地水浸时长,疏干绿地土壤和减少路侧雨水口的同时,充分调动现有市政排水管网排水能力,减少淤塞,从容应对长历时、大雨量的暴雨,从而在根本上改进了低势绿地的规划设计,达到缓解城市小流域内涝灾害的有益效果。
[0010]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排水腔底端设置有垫板,所述垫板上开设有用于限流板底端嵌入的开槽。
[0011] 如此设置,通过垫板和开槽的设置,避免了限流板与井壁或井底一体化设置或者提高了限流板在排水腔内的设置稳定性
[0012]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透水井壁层的外侧设置有反滤层。
[0013] 如此设置,通过设置反滤层,能够有效滤土排水,既能防止低势绿地的被保护土随渗流水析出,又能保证低势绿地渗透水通畅排出,使低势绿地内的渗流能量得以释放,达到排水减压效果。
[0014]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对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雨水井和自调节出水大小的限流配件的相配合,能够自适应雨量的大小实现不同排量大小的控制,可达到在减小低势绿地水浸时长,疏干绿地土壤和减少路侧雨水口的同时,充分调动现有市政排水管网排水能力减少淤塞几率。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2为实施例图1中限流配件的剖视图。
[0017] 附图标记:1、低势绿地;2、雨水井;3、透水井壁层;4、混凝土底层;41、钢筋混凝土层;42、土工格栅层;43、反渗层;5、排水腔;6、井盖组件;7、出水管;8、限流配件;81、限流板;82、限流通道;83、上浮通道;84、上浮件;9、垫块;10、水压推孔; 11、垫板;12、反滤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以下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9] 一种缓解城市小流域内涝灾害的低势绿地限流设施,参照图1所示,包括设置在低势绿地1中心低势处的雨水井2,雨水井2包括由采用无砂混凝头材质的透水井壁层3和钢筋混凝土底层4组成的排水腔5、位于排水腔5上方的井盖组件6、与排水腔5相通用于与市政排水管网接通的出水管7、以及设置在排水腔5内的限流配件8,透水井壁层3的外侧设置有反滤层12,出水管7与排水腔5相通的端部位于排水腔5的下部。
[0020] 混凝土底层4包括钢筋混凝土层41、位于钢筋混凝土层41内的土工格栅层42、以及位于最底端并由多层大小不同碎石层组成的反渗层43,限流配件8包括斜靠在排水腔5一侧壁上以分隔排水腔5 的限流板81,排水腔5底端设置有垫板11,垫板11上开设有用于限流板81底端嵌入的开槽,排水腔5内的一侧壁上设置有与限流板81 平面抵接并呈直角三角形的垫块9。
[0021] 参照图1和图2所示,沿限流板81长度方向开设有顶端与出水管7顶端相平的限流通道82、以及受限在限流通道82内沿限流板81长度方向上下滑动的若干上浮件84,限流通道82底端没有贯穿限流板 81的底端,限流板81上同时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上浮通道83,上浮通道83与限流通道82完全相对并截面相同,上浮通道83底端与限流通道82的顶端相通,位于限流板81倾斜底端的排水腔5部分与出水管7相通,限流板81的底端开设有若干个分别与若干上浮件84内部一对一相通的水压推孔10。
[0022] 值得说明的是,当排水腔5的雨水高度高于上浮件84时,上浮件 84不是上沿限流通道82上浮,而是配合水压推孔10内的水压大小进行控制上浮件84的上浮时刻,即雨水井2内的雨水需要达到一定高度。
[0023] 工作过程:
[0024] 当雨水从道路路面汇集到低势绿地1上后,位于上部的雨水会从雨水井2的顶端进入,位于低势绿地1内部的雨水会依次通过反滤层 12、透水井壁层3进入到排水腔5内,再经过出水管7排出。
[0025] 在排水腔5的雨水排入出水管7的过程中,限流配件8中限流板 81和上浮件84起到随雨量大小进行不同限流的作用。具体地,当雨水较小、雨水井2内的雨水较少时,上浮件84不会上浮,仅通过限流通道82的顶端通过雨水,当雨水量逐渐变大时,若干上浮件84会根据雨水井2内的不同雨水高度依次上浮,上浮件84会进入到上浮通道83内,不会影响最初的过水大小,即上浮件84的上浮会加大过水大小,实现加快雨水排量。
[0026]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方式,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