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土壤科学 / 表土层 / 一种高节能污水多层渗滤净化处理方法

一种高节能污多层渗滤净化处理方法

阅读:75发布:2020-05-11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高节能污多层渗滤净化处理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公开一种高节能污 水 多层渗滤 净化 处理方法,将经过格栅栏的污水收集到 沉淀池 中,加入絮凝剂沉淀10h,将污水输送至渗滤装置进行渗滤净化;所述渗滤装置包括一级渗滤池和二级渗滤池,所述沉淀池、一级渗滤池和二级渗滤池为阶梯式设置;污水依次经过沉淀池、一级渗滤池和二级渗滤池最后出水水质满足国家排放标准,本发明有效结合人工湿地、 生物 处理技术和多层渗滤技术,并对这3种技术进行了有机组合和集成,从而能对污水中的悬浮物、总磷、总氮、 氨 氮进行有效的去除,能耗低,占地少,运行 费用 低,管理维护方便,设备造假成本低廉,适用场合和适用地形范围广,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下面是一种高节能污多层渗滤净化处理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高节能污多层渗滤净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经过格栅栏的污水收集到沉淀池(1)中,加入絮凝剂沉淀10h,将污水输送至二级渗滤装置中,使污水经过渗滤净水层(4)和种植有湿地植物表土层(5)的渗滤处理,最后从第三出水口(63)排出,完成渗滤净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渗滤净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滤装置包括一级渗滤池(2)和二级渗滤池(3),所述沉淀池(1)、一级渗滤池(2)和二级渗滤池(3)为阶梯式设置;在每级渗滤池中设有渗滤净水层(4)和表土层(5),在表土层(5)的土壤中种植有湿地植物,将沉淀池(1)的污水排放到靠近沉淀池(1)的一级渗滤池(2)中,通过表土层(5)的湿地植物和渗滤净水层(4)进行生物吸收和渗滤净化后,再将污水排放到二级渗滤池(3)中再次进行生物吸收和渗滤净化处理,经过渗滤净化处理的污水由二级渗滤池(3)底部的第三出水口(63)排出,完成渗滤净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渗滤净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滤净水层(4)由上至下依次分为第一滤料层(41),第二滤料层(42)和第三滤料层(43);所述第一滤料层(41)为草炭、粉和系多孔材料的混合物;所述第二滤料层(42)为石英砂、煤矸石和炉渣的混合物;所述第三滤料层(43)为海蛎壳和火山岩的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渗滤净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絮凝剂为微生物絮凝剂;所述絮凝剂的用量为1-30克/吨污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渗滤净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地植物为凤眼莲、水鳖、水葱、芦苇、水葵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种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渗滤净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土层(5)的厚度为30-60cm;所述表土层(5)由糖厂赤泥、复合有机肥、土壤按30-50:1-5:50-100的重量比混合而成,所述糖厂赤泥和土壤的粒径为1-5mm。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渗滤净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1)的污水从沉淀池(1)下部的第一出水口(61)进入一级渗滤池(2)上方的第一并行管道(71)中,从第一并行管道(71)下端多组出水孔(8)滴入一级渗滤池(2)上表土层(5)的湿地植物,污水通过表土层(5)的湿地植物和渗滤净水层(4)进行生物吸收和渗滤净化后,再从一级渗滤池(2)底部的第二出水口(62)进入二级渗滤池(3)上方的第二并行管道(72)中,从第二并行管道(72)下端多组出水孔(8)滴入二级渗滤池(3)上表土层(5)的湿地植物,污水从二级渗滤池(3)底部的第三出水口(63)排出,即完成渗滤净化处理。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水渗滤净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料层(41)的厚度为30-50cm,第一滤料层(41)由草炭、煤粉和硅铝系多孔材料按3-12:2-5:3-6的重量比混合而成;第一滤料层(41)物料的粒径为50-100μm;
所述第二滤料层(42)的厚度为40-80cm,第二滤料层(42)由石英砂、煤矸石和炉渣按
10-20:6-14:8-15的重量比混合而成;第二滤料层(42)物料的粒径为20-45μm;
所述第三滤料层(43)的厚度为20-40cm,第三滤料层(43)由海蛎壳和火山岩按1-5:1的重量比混合而成;第三滤料层(43)物料的粒径为10-20μ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污水渗滤净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滤料层(41),第二滤料层(42)和第三滤料层(43)侧壁均设有翻料口(9),每隔20-35天打开翻料口(9)对第一滤料层(41),第二滤料层(42)和第三滤料层(43)定时翻料,提高污水渗滤能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污水渗滤净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滤料层(41)和第二滤料层(42)之间,以及第二滤料层(42)和第三滤料层(43)之间均设有不锈网(10),所述不锈钢铁网(10)的网孔直径为0.5-1mm。

说明书全文

一种高节能污多层渗滤净化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环境工程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高节能污水多层渗滤净化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我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度,人均水量仅相当于世界人均水量的1/4,淡水资源不足影响到我国许多地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同时,近年来我国水污染形势日趋严重,水质性缺水使得原本短缺的淡水资源上结霜,控制水污染排放对缓解我国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具有重要的实际价值和战略意义。为此,各地区兴建了污水处理厂用来集中处理市政污水,但是出水后的尾水因污染物浓度达不到地表水排放要求,随意排入河湖等水体仍旧会造成污染。
[0003] 人工湿地和地下渗滤工艺是污水土地处理主要工艺,近年来工程应用日趋广泛。两者都是利用系统内部基质、生物植物体系通过基质截留、物化吸附、微生物降解、植物吸收等机理实现水质净化,具备建造和运行费用低、易于维护等优点。其中人工湿地水负荷高,但是在低温寒冷季节水生植物枯萎,导致污染物去除率严重降低,水质达标困难;
地下渗滤存在水力负荷低,对进水悬浮颗粒物浓度要求严格等局限。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高节能污水多层渗滤净化处理方法。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 本发明的污水渗滤净化处理方法,将经过格栅栏的污水收集到沉淀池中,加入絮凝剂沉淀10h,将污水输送至二级渗滤装置中,使污水经过渗滤净水层和种植有湿地植物的表土层的渗滤处理,最后从第三出水口排出,完成渗滤净化。
[0007] 优选地,所述渗滤装置包括一级渗滤池和二级渗滤池,所述沉淀池、一级渗滤池和二级渗滤池为阶梯式设置;在每级渗滤池中设有渗滤净水层和表土层,在表土层的土壤中种植有湿地植物,将沉淀池的污水排放到靠近沉淀池的一级渗滤池中,通过表土层的湿地植物和渗滤净水层进行生物吸收和渗滤净化后,再将污水排放到二级渗滤池中再次进行生物吸收和渗滤净化处理,经过渗滤净化处理的污水由二级渗滤池底部的第三出水口排出,完成渗滤净化。
[0008] 优选地,所述渗滤净水层由上至下依次分为第一滤料层,第二滤料层和第三滤料层;所述第一滤料层为草炭、粉和系多孔材料的混合物;所述第二滤料层为石英砂、煤矸石和炉渣的混合物;所述第三滤料层为海蛎壳和火山岩的混合物。
[0009] 优选地,所述的絮凝剂为微生物絮凝剂;所述絮凝剂的用量为1-30克/吨污水。
[0010] 优选地,所述湿地植物为凤眼莲、水鳖、水葱、芦苇、水葵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种植。
[0011] 优选地,所述表土层的厚度为30-60cm;表土层由糖厂赤泥、复合有机肥、土壤按30-50:1-5:50-100的重量比混合而成,所述糖厂赤泥和土壤的粒径为1-5mm。
[0012] 优选地,所述沉淀池的污水从沉淀池下部的第一出水口进入一级渗滤池上方的第一并行管道中,从第一并行管道下端多组出水孔滴入一级渗滤池上表土层的湿地植物,污水通过表土层的湿地植物和渗滤净水层进行生物吸收和渗滤净化后,再从一级渗滤池底部的第二出水口进入二级渗滤池上方的第二并行管道中,从第二并行管道下端多组出水孔滴入二级渗滤池上表土层的湿地植物,污水从二级渗滤池底部的第三出水口排出,即完成渗滤净化处理。
[0013] 优选地,所述第一滤料层的厚度为30-50cm,第一滤料层由草炭、煤粉和硅铝系多孔材料按3-12:2-5:3-6的重量比混合而成;第一滤料层物料的粒径为50-100μm;
[0014] 所述第二滤料层的厚度为40-80cm,第二滤料层由石英砂、煤矸石和炉渣按10-20:6-14:8-15的重量比混合而成;第二滤料层物料的粒径为20-45μm;
[0015] 所述第三滤料层的厚度为20-40cm,第三滤料层由海蛎壳和火山岩按1-5:1的重量比混合而成;第三滤料层物料的粒径为10-20μm。
[0016]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滤料层,第二滤料层和第三滤料层侧壁均设有翻料口,每隔20-35天打开翻料口对第一滤料层,第二滤料层和第三滤料层定时翻料,提高污水渗滤能力。
[0017]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滤料层和第二滤料层之间,以及第二滤料层和第三滤料层之间均设有不锈网,所述不锈钢铁网的网孔直径为0.5-1mm。
[0018]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9] 1、本发明采用微生物絮凝剂对经过格栅栏的污水进行沉淀预处理,微生物絮凝剂具有生物分解性和安全性,高效、无毒、无二次污染,可以克服无机高分子和合成有机高分子絮凝剂本身固有的缺陷,最终实现无污染排放,符合绿色无污染的环保宗旨;且经过絮凝沉淀的污水中悬浮物大大减少,避免污水中悬浮物对土壤的堵塞。
[0020] 2、本发明的表土层种植湿地植物,观赏性高,直接与绿化相结合,可以配合当地的城镇建设和生态建设在一起进行实施;其次,本发明的湿地植物根际区有较丰富的微生物,为污水处系统提供了足够的分解者,有利于降解有机物、对氮化合物进行脱氮、对磷化合物进行转化,而湿地植物的根区为微生物的生存和降解营养物质提供了必要场所和好厌氧条件;本发明设置较浅的表土层,可以充分传氧给渗滤层的微生物,与传统的活性污泥处理工艺可以节省基建费用60%以上;并行管道强化了本发明工艺流程的均匀布水作用,有利于减少土壤堵塞和表土层湿地植物的均匀供水。
[0021] 3、本发明采用干湿交替、间歇投配,使长期运行后形成的土壤表层膜在干燥运行状态时,脱水干化后自然脱落,使土壤通透性、生物活性及滤速得以恢复,实现渗滤系统的自动更新,有效解决了传统类似技术土壤会堵塞的弊病。
[0022] 4、本发明的渗滤池中设置了3层滤料层,第一滤料层为草炭、煤粉和硅铝系多孔材料的混合物,吸附性强,可以增大微生物的附着面积,经固定化的微生物浓度得到提高,保证了微生物的高浓度与高活性,硅铝系多孔材料的孔径结构有利于提高其传质性能,有利于氧气、营养物质等进入材料内部供微生物分解利用,同时也有利于微生物产生的代谢产物排出材料外部;第二滤料层为石英砂、煤矸石和炉渣的混合物,物料成本低廉,进一步过滤污水中的悬浮物;第三滤料层为海蛎壳和火山岩的混合物,海蛎壳对磷素有较好的吸附潜能,而海蛎壳呈性,将其设置在渗滤池最底层,不影响表土层上湿地植物的生长发育。
[0023] 5、本发明在渗滤池的各滤料层侧壁设置了翻料口,可定时打开翻料口对滤料层的物料翻料,防止其堵塞导致降低水力负荷,同时加大物料间隙,提高间隙中的含氧量,有利于物料中的微生物发展,提高污水处理能力;而滤料层之间的不锈钢铁网可防止不同滤料层之间的物料大规模混料,影响污水渗滤净化效果。
[0024] 6、本发明将人工湿地系统构建在多级渗滤系统上,从而有机地将生物净化处理和多层渗滤净化处理的技术结合在一起,大大提高了对污水的净化效果。在处理污水的过程中,有效处理污水中的有机物及氮、磷外,还通过物理化学吸附、沉淀等作用,固定了大量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可以促进表土层种植的湿地植物生长良好,而且污水中的有机物在土壤微生物和植物根系的作用下,可被土壤同化,使得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肥力状况得以改善,延长渗滤系统使用寿命。
[0025] 7、本发明有效结合人工湿地、生物处理技术和多层渗滤技术,并对这3种技术进行了有机组合和集成,从而能对污水中的悬浮物、总磷、总氮、氮等进行有效的去除,水体中总氮去除率为90.11%,水体中溶解态总氮去除率为93.95%,水体中氨氮去除率为88.89%,水体中硝氮去除率为87.77%,水体中总磷去除率为88.75%,水体中溶解态总磷去除率为94.02%,水体中总悬浮物去除率为94.53%,出水水质均满足国家排放标准,经常规液氯消毒后即可用于中水回用;且本发明的污水渗滤净化处理方法能耗低,占地少,运行费用低,管理维护方便,设备造假成本低廉,适用场合和适用地形范围广,特别适合在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和零星分布的一些小城镇、住宅小区、别墅区、旅游景点等区域进行污水处理,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0026] 图1为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0027] 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28] 图3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0029] 附图中:1-沉淀池,2-一级渗滤池,3-二级渗滤池,41-第一滤料层,42-第二滤料层,43-第三滤料层,5-表土层,61-第一出水口,62-第二出水口,63-第三出水口,71-第一并行管道,72-第二并行管道,8-出水孔,9-翻料口,10-不锈钢铁网。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举出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然而,需要说明的是,说明书中列出的许多细节仅仅是为了使读者对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方面有一个透彻的理解,即便没有这些特定的细节也可以实现本发明的这些方面。
[0031] 实施例1
[0032] 如图所示,将经过格栅栏的污水收集到沉淀池1中,每吨污水加入30克微生物絮凝剂,静置沉淀12h,再将污水输送至渗滤装置进行渗滤净化;所述渗滤装置包括一级渗滤池2和二级渗滤池3,所述沉淀池1、一级渗滤池2和二级渗滤池3为阶梯式设置;在每级渗滤池中设有渗滤净水层4和表土层5,将污水从沉淀池1下部的出水口61送入靠近沉淀池1的一级渗滤池2上方的第一并行管道71中,从第一并行管道71下端多组出水孔8滴入一级渗滤池2上表土层5栽种的凤眼莲,污水通过表土层5的湿地植物和渗滤净水层4进行生物吸收和渗滤净化后,再从一级渗滤池2底部的出水口62进入二级渗滤池3上方的第二并行管道72中,从第二并行管道72下端多组出水孔8滴入二级渗滤池3上表土层5栽种的水鳖,污水从二级渗滤池3底部的出水口63排出,即完成渗滤净化处理;
[0033] 当沉淀池1中的污水水位低于出水口61时,关闭出水口61,向沉淀池1中注入污水,重复上述操作;
[0034] 所述表土层5的厚度为30cm;表土层5由糖厂赤泥、复合有机肥、土壤按30:1:50的重量比混合而成,所述糖厂赤泥和土壤的粒径为1mm;
[0035] 所述渗滤净水层4由上至下依次分为第一滤料层41,第二滤料层42和第三滤料层43;第一滤料层41的厚度为30cm,第一滤料层41由草炭、煤粉和硅铝系多孔材料按3:2:3的重量比混合而成;第一滤料层41物料的粒径为50μm;第二滤料层42的厚度为40cm,第二滤料层42由石英砂、煤矸石和炉渣按10:6:8的重量比混合而成;第二滤料层42物料的粒径为20μm;第三滤料层43的厚度为20cm,第三滤料层43由海蛎壳和火山岩按1:1的重量比混合而成;
第三滤料层43物料的粒径为10μm;
[0036] 所述第一滤料层41,第二滤料层42和第三滤料层43侧壁均设有翻料口9,每隔20天打开翻料口9对第一滤料层41,第二滤料层42和第三滤料层43进行翻料,防止渗滤介质被堵塞,提高污水渗滤能力;第一滤料层41和第二滤料层42之间,以及第二滤料层42和第三滤料层43之间还设有不锈钢铁网10,所述不锈钢铁网10的网孔直径为0.5mm,防止翻料时不同滤料层的物料混合。
[0037] 实施例2
[0038] 如图所示,将经过格栅栏的污水收集到沉淀池1中,每吨污水加入25克微生物絮凝剂,静置沉淀17h,再将污水输送至渗滤装置进行渗滤净化;所述渗滤装置包括一级渗滤池2和二级渗滤池3,所述沉淀池1、一级渗滤池2和二级渗滤池3为阶梯式设置;在每级渗滤池中设有渗滤净水层4和表土层5,将污水从沉淀池1下部的出水口61送入靠近沉淀池1的一级渗滤池2上方的第一并行管道71中,从第一并行管道71下端多组出水孔8滴入一级渗滤池2上表土层5栽种的水葱,污水通过表土层5的湿地植物和渗滤净水层4进行生物吸收和渗滤净化后,再从一级渗滤池2底部的出水口62进入二级渗滤池3上方的第二并行管道72中,从第二并行管道72下端多组出水孔8滴入二级渗滤池3上表土层5栽种的芦苇,污水从二级渗滤池3底部的出水口63排出,即完成渗滤净化处理;
[0039] 当沉淀池1中的污水水位低于出水口61时,关闭出水口61,向沉淀池1中注入污水,重复上述操作;
[0040] 所述表土层5的厚度为35cm;表土层5由糖厂赤泥、复合有机肥、土壤按33:1.5:57的重量比混合而成,所述糖厂赤泥和土壤的粒径为1.7mm;
[0041] 所述渗滤净水层4由上至下依次分为第一滤料层41,第二滤料层42和第三滤料层43;第一滤料层41的厚度为33cm,第一滤料层41由草炭、煤粉和硅铝系多孔材料按5:3:3.5的重量比混合而成;第一滤料层41物料的粒径为57μm;第二滤料层42的厚度为47cm,第二滤料层42由石英砂、煤矸石和炉渣按12:7:9的重量比混合而成;第二滤料层42物料的粒径为
24μm;第三滤料层43的厚度为24cm,第三滤料层43由海蛎壳和火山岩按1.8:1的重量比混合而成;第三滤料层43物料的粒径为12μm;
[0042] 所述第一滤料层41,第二滤料层42和第三滤料层43侧壁均设有翻料口9,每隔22天打开翻料口9对第一滤料层41,第二滤料层42和第三滤料层43进行翻料,防止渗滤介质被堵塞,提高污水渗滤能力;第一滤料层41和第二滤料层42之间,以及第二滤料层42和第三滤料层43之间还设有不锈钢铁网10,所述不锈钢铁网10的网孔直径为0.6mm,防止翻料时不同滤料层的物料混合。
[0043] 实施例3
[0044] 如图所示,将经过格栅栏的污水收集到沉淀池1中,每吨污水加入20克微生物絮凝剂,静置沉淀21h,再将污水输送至渗滤装置进行渗滤净化;所述渗滤装置包括一级渗滤池2和二级渗滤池3,所述沉淀池1、一级渗滤池2和二级渗滤池3为阶梯式设置;在每级渗滤池中设有渗滤净水层4和表土层5,将污水从沉淀池1下部的出水口61送入靠近沉淀池1的一级渗滤池2上方的第一并行管道71中,从第一并行管道71下端多组出水孔8滴入一级渗滤池2上表土层5栽种的水葵,污水通过表土层5的湿地植物和渗滤净水层4进行生物吸收和渗滤净化后,再从一级渗滤池2底部的出水口62进入二级渗滤池3上方的第二并行管道72中,从第二并行管道72下端多组出水孔8滴入二级渗滤池3上表土层5栽种的水葵,污水从二级渗滤池3底部的出水口63排出,即完成渗滤净化处理;
[0045] 当沉淀池1中的污水水位低于出水口61时,关闭出水口61,向沉淀池1中注入污水,重复上述操作;
[0046] 所述表土层5的厚度为40cm;表土层5由糖厂赤泥、复合有机肥、土壤按36:2.1:65的重量比混合而成,所述糖厂赤泥和土壤的粒径为2.4mm;
[0047] 所述渗滤净水层4由上至下依次分为第一滤料层41,第二滤料层42和第三滤料层43;第一滤料层41的厚度为37cm,第一滤料层41由草炭、煤粉和硅铝系多孔材料按7:3.7:
3.9的重量比混合而成;第一滤料层41物料的粒径为65μm;第二滤料层42的厚度为54cm,第二滤料层42由石英砂、煤矸石和炉渣按14:9:11的重量比混合而成;第二滤料层42物料的粒径为29μm;第三滤料层43的厚度为28cm,第三滤料层43由海蛎壳和火山岩按2.5:1的重量比混合而成;第三滤料层43物料的粒径为14μm;
[0048] 所述第一滤料层41,第二滤料层42和第三滤料层43侧壁均设有翻料口9,每隔25天打开翻料口9对第一滤料层41,第二滤料层42和第三滤料层43进行翻料,防止渗滤介质被堵塞,提高污水渗滤能力;第一滤料层41和第二滤料层42之间,以及第二滤料层42和第三滤料层43之间还设有不锈钢铁网10,所述不锈钢铁网10的网孔直径为0.7mm,防止翻料时不同滤料层的物料混合。
[0049] 实施例4
[0050] 如图所示,将经过格栅栏的污水收集到沉淀池1中,每吨污水加入15克硫酸,静置沉淀26h,再将污水输送至渗滤装置进行渗滤净化;所述渗滤装置包括一级渗滤池2和二级渗滤池3,所述沉淀池1、一级渗滤池2和二级渗滤池3为阶梯式设置;在每级渗滤池中设有渗滤净水层4和表土层5,将污水从沉淀池1下部的出水口61送入靠近沉淀池1的一级渗滤池2上方的第一并行管道71中,从第一并行管道71下端多组出水孔8滴入一级渗滤池2上表土层5栽种的水葱,污水通过表土层5的湿地植物和渗滤净水层4进行生物吸收和渗滤净化后,再从一级渗滤池2底部的出水口62进入二级渗滤池3上方的第二并行管道72中,从第二并行管道72下端多组出水孔8滴入二级渗滤池3上表土层5栽种的芦苇,污水从二级渗滤池3底部的出水口63排出,即完成渗滤净化处理;
[0051] 当沉淀池1中的污水水位低于出水口61时,关闭出水口61,向沉淀池1中注入污水,重复上述操作;
[0052] 所述表土层5的厚度为45cm;表土层5由糖厂赤泥、复合有机肥、土壤按40:2.9:80的重量比混合而成,所述糖厂赤泥和土壤的粒径为3.0mm;
[0053] 所述渗滤净水层4由上至下依次分为第一滤料层41,第二滤料层42和第三滤料层43;第一滤料层41的厚度为41cm,第一滤料层41由草炭、煤粉和硅铝系多孔材料按8:4.2:
4.5的重量比混合而成;第一滤料层41物料的粒径为72μm;第二滤料层42的厚度为60cm,第二滤料层42由石英砂、煤矸石和炉渣按16:10.5:13的重量比混合而成;第二滤料层42物料的粒径为34μm;第三滤料层43的厚度为32cm,第三滤料层43由海蛎壳和火山岩按3.5:1的重量比混合而成;第三滤料层43物料的粒径为16μm;
[0054] 所述第一滤料层41,第二滤料层42和第三滤料层43侧壁均设有翻料口9,每隔28天打开翻料口9对第一滤料层41,第二滤料层42和第三滤料层43进行翻料,防止渗滤介质被堵塞,提高污水渗滤能力;第一滤料层41和第二滤料层42之间,以及第二滤料层42和第三滤料层43之间还设有不锈钢铁网10,所述不锈钢铁网10的网孔直径为0.8mm,防止翻料时不同滤料层的物料混合。
[0055] 实施例5
[0056] 如图所示,将经过格栅栏的污水收集到沉淀池1中,每吨污水加入10克聚合硫酸铝,静置沉淀30h,再将污水输送至渗滤装置进行渗滤净化;所述渗滤装置包括一级渗滤池2和二级渗滤池3,所述沉淀池1、一级渗滤池2和二级渗滤池3为阶梯式设置;在每级渗滤池中设有渗滤净水层4和表土层5,将污水从沉淀池1下部的出水口61送入靠近沉淀池1的一级渗滤池2上方的第一并行管道71中,从第一并行管道71下端多组出水孔8滴入一级渗滤池2上表土层5栽种的水鳖,污水通过表土层5的湿地植物和渗滤净水层4进行生物吸收和渗滤净化后,再从一级渗滤池2底部的出水口62进入二级渗滤池3上方的第二并行管道72中,从第二并行管道72下端多组出水孔8滴入二级渗滤池3上表土层5栽种的凤眼莲,污水从二级渗滤池3底部的出水口63排出,即完成渗滤净化处理;
[0057] 当沉淀池1中的污水水位低于出水口61时,关闭出水口61,向沉淀池1中注入污水,重复上述操作;
[0058] 所述表土层5的厚度为50cm;表土层5由糖厂赤泥、复合有机肥、土壤按43:3.6:87的重量比混合而成,所述糖厂赤泥和土壤的粒径为3.6mm;
[0059] 所述渗滤净水层4由上至下依次分为第一滤料层41,第二滤料层42和第三滤料层43;第一滤料层41的厚度为43cm,第一滤料层41由草炭、煤粉和硅铝系多孔材料按9.5:4.7:
6的重量比混合而成;第一滤料层41物料的粒径为80μm;第二滤料层42的厚度为68cm,第二滤料层42由石英砂、煤矸石和炉渣按17:12.8:14的重量比混合而成;第二滤料层42物料的粒径为38μm;第三滤料层43的厚度为35cm,第三滤料层43由海蛎壳和火山岩按4:1的重量比混合而成;第三滤料层43物料的粒径为18μm;
[0060] 所述第一滤料层41,第二滤料层42和第三滤料层43侧壁均设有翻料口9,每隔30天打开翻料口9对第一滤料层41,第二滤料层42和第三滤料层43进行翻料,防止渗滤介质被堵塞,提高污水渗滤能力;第一滤料层41和第二滤料层42之间,以及第二滤料层42和第三滤料层43之间还设有不锈钢铁网10,所述不锈钢铁网10的网孔直径为0.9mm,防止翻料时不同滤料层的物料混合。
[0061] 实施例6
[0062] 如图所示,将经过格栅栏的污水收集到沉淀池1中,每吨污水加入5克聚合氯化铝,静置沉淀33h,再将污水输送至渗滤装置进行渗滤净化;所述渗滤装置包括一级渗滤池2和二级渗滤池3,所述沉淀池1、一级渗滤池2和二级渗滤池3为阶梯式设置;在每级渗滤池中设有渗滤净水层4和表土层5,将污水从沉淀池1下部的出水口61送入靠近沉淀池1的一级渗滤池2上方的第一并行管道71中,从第一并行管道71下端多组出水孔8滴入一级渗滤池2上表土层5栽种的芦苇,污水通过表土层5的湿地植物和渗滤净水层4进行生物吸收和渗滤净化后,再从一级渗滤池2底部的出水口62进入二级渗滤池3上方的第二并行管道72中,从第二并行管道72下端多组出水孔8滴入二级渗滤池3上表土层5栽种的芦苇,污水从二级渗滤池3底部的出水口63排出,即完成渗滤净化处理;
[0063] 当沉淀池1中的污水水位低于出水口61时,关闭出水口61,向沉淀池1中注入污水,重复上述操作;
[0064] 所述表土层5的厚度为55cm;表土层5由糖厂赤泥、复合有机肥、土壤按46:5:100的重量比混合而成,所述糖厂赤泥和土壤的粒径为4.2mm;
[0065] 所述渗滤净水层4由上至下依次分为第一滤料层41,第二滤料层42和第三滤料层43;第一滤料层41的厚度为46cm,第一滤料层41由草炭、煤粉和硅铝系多孔材料按11:5:5.7的重量比混合而成;第一滤料层41物料的粒径为90μm;第二滤料层42的厚度为75cm,第二滤料层42由石英砂、煤矸石和炉渣按20:14:15的重量比混合而成;第二滤料层42物料的粒径为42μm;第三滤料层43的厚度为38cm,第三滤料层43由海蛎壳和火山岩按4.5:1的重量比混合而成;第三滤料层43物料的粒径为19μm;
[0066] 所述第一滤料层41,第二滤料层42和第三滤料层43侧壁均设有翻料口9,每隔32天打开翻料口9对第一滤料层41,第二滤料层42和第三滤料层43进行翻料,防止渗滤介质被堵塞,提高污水渗滤能力;第一滤料层41和第二滤料层42之间,以及第二滤料层42和第三滤料层43之间还设有不锈钢铁网10,所述不锈钢铁网10的网孔直径为1mm,防止翻料时不同滤料层的物料混合。
[0067] 实施例7
[0068] 如图所示,将经过格栅栏的污水收集到沉淀池1中,每吨污水加入1克硫酸铁,静置沉淀35h,再将污水输送至渗滤装置进行渗滤净化;所述渗滤装置包括一级渗滤池2和二级渗滤池3,所述沉淀池1、一级渗滤池2和二级渗滤池3为阶梯式设置;在每级渗滤池中设有渗滤净水层4和表土层5,将污水从沉淀池1下部的出水口61送入靠近沉淀池1的一级渗滤池2上方的第一并行管道71中,从第一并行管道71下端多组出水孔8滴入一级渗滤池2上表土层5栽种的水葱,污水通过表土层5的湿地植物和渗滤净水层4进行生物吸收和渗滤净化后,再从一级渗滤池2底部的出水口62进入二级渗滤池3上方的第二并行管道72中,从第二并行管道72下端多组出水孔8滴入二级渗滤池3上表土层5栽种的水葵,污水从二级渗滤池3底部的出水口63排出,即完成渗滤净化处理;
[0069] 当沉淀池1中的污水水位低于出水口61时,关闭出水口61,向沉淀池1中注入污水,重复上述操作;
[0070] 所述表土层5的厚度为60cm;表土层5由糖厂赤泥、复合有机肥、土壤按50:4.8:97的重量比混合而成,所述糖厂赤泥和土壤的粒径为5mm;
[0071] 所述渗滤净水层4由上至下依次分为第一滤料层41,第二滤料层42和第三滤料层43;第一滤料层41的厚度为50cm,第一滤料层41由草炭、煤粉和硅铝系多孔材料按12:4.6:
3.4的重量比混合而成;第一滤料层41物料的粒径为100μm;第二滤料层42的厚度为80cm,第二滤料层42由石英砂、煤矸石和炉渣按16:7.8:9.5的重量比混合而成;第二滤料层42物料的粒径为45μm;第三滤料层43的厚度为40cm,第三滤料层43由海蛎壳和火山岩按5:1的重量比混合而成;第三滤料层43物料的粒径为20μm;
[0072] 所述第一滤料层41,第二滤料层42和第三滤料层43侧壁均设有翻料口9,每隔35天打开翻料口9对第一滤料层41,第二滤料层42和第三滤料层43进行翻料,防止渗滤介质被堵塞,提高污水渗滤能力;第一滤料层41和第二滤料层42之间,以及第二滤料层42和第三滤料层43之间还设有不锈钢铁网10,所述不锈钢铁网10的网孔直径为1mm,防止翻料时不同滤料层的物料混合。
[0073] 污水处理能力分析
[0074] 为测试本发明的污水渗滤净化处理方法对污水的净化处理能力,采用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污水渗滤净化处理方法对城镇生活污水进行渗滤净化处理,结果见表1。
[0075]   TN DTN NH3-N NH4-N TP DTP SS处理前(mg/L) 25.78 21.32 0.72 19.63 5.69 3.80 206.90
处理后(mg/L) 2.55 1.29 0.08 2.40 0.34 0.61 11.32
去除率/% 90.11 93.95 88.89 87.77 88.75 94.02 94.53
[0076] 表1
[0077] 其中,TN为水体中总氮;DTN为水体中溶解态总氮;NH3-N为水体中氨氮;NH4-N为水体中硝氮;TP为水体中总磷;DTP为水体中溶解态总磷;SS为水体中总悬浮物。
[0078] 如表1所示,采用本发明的污水渗滤净化处理方法可以有效地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TN去除率为90.11%,DTN去除率为93.95%,NH3-N去除率为88.89%,NH4-N去除率为87.77%,TP去除率为88.75%,DTP去除率为94.02%,SS去除率为94.53%,出水水质均满足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T18918-2002)标准。且本发明的污水渗滤净化处理方法能耗低,占地少,容易管理操作,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