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土壤科学 / 土壤学 / 土壤学 / 土壤特性 / 土壤肥力 / 一种用于生产马铃薯原原种的有机肥

一种用于生产铃薯原原种的有机肥

阅读:1032发布:2020-08-27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用于生产铃薯原原种的有机肥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属于 马 铃薯育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生产马铃薯原原种的 有机肥 。有机肥由以下原料制备而成:液体培养基30-40份,固体培养基10-20份, 粪肥 10-20份,秸秆10-20份,豆渣10-15份, 甘蔗 渣10-15份,草木灰5-7份, 发酵 菌剂1-2份。在有机肥发酵过程中添加废弃培养基可以增加 土壤 肥 力 ,使原原种的产量提升,一方面实现了单位产量原原种生产成本的降低,另一方面解决了废弃培养基的后处理问题。,下面是一种用于生产铃薯原原种的有机肥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用于铃薯原原种生产的有机肥,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肥由以下原料制备:液体培养基30-40份,固体培养基10-20份,粪肥10-20份,秸秆10-20份,豆渣10-15份,甘蔗
10-15份,草木灰5-7份,发酵菌剂1-2份;
所述液体培养基为马铃薯种苗在培养过程中使用过的液体培养基;
所述固体培养基为马铃薯种苗在培养过程中剪苗后废弃的含有种苗的固体培养基经粉碎而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马铃薯原原种生产的有机肥,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肥由以下原料制备:液体培养基35份,固体培养基15份,粪肥15份,秸秆15份,豆渣12份,甘蔗渣12份,草木灰6份,发酵菌剂1.5份。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马铃薯原原种生产的有机肥,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菌剂由酵母菌、乳酸菌、芽孢杆菌、放线菌和固氮菌按1.5:1.5:1.2:1.2:1组成。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马铃薯原原种生产的有机肥,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具体如下:
(1)将固体培养基,粪肥,秸秆,豆渣,甘蔗渣,草木灰粉碎后,加入液体培养基,并搅拌均匀;
(2)按比例加入发酵菌剂,混合均匀后堆成长条垛,7-10天后进行第一次翻堆,再发酵
10-15天可达腐熟状态,自然降温后即可使用。
5.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马铃薯原原种生产的有机肥的应用。

说明书全文

一种用于生产铃薯原原种的有机肥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马铃薯育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生产马铃薯原原种的有机肥。背景技术:
[0002] 马铃薯原原种是现代化马铃薯种植的优选薯种,它是通过筛选优质马铃薯种薯,对其进行茎尖脱毒,经过病毒检测后开始组培快繁,获得组培苗之后培壮苗,10-15天以后剪取10-15cm长的马铃薯高壮苗进行定植而获得的。目前,大多采用将脱毒苗扦插在温室的特殊基质上进行培养获得原原种。由于直接利用土壤栽插脱毒苗,一般均难以成活或成活率极低,因此,目前一般均采用由蛭石、有机肥和土壤等组成的复合基质进行脱毒苗栽插生产原原种。
[0003] 如申请号为201410014167.3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马铃薯原原种生产基质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生产基质按体积分数是由8~10份的草炭、3~5份的松散剂、2~4份无机灰分和0.5~1.5份有机肥制成。解决了由于现有的马铃薯原原种生产基质的基质配方不合理、制作成本高而导致马铃薯原原种的产量低和效益差的问题。
[0004] 如申请号为201110310574.5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及一种生产脱毒马铃薯原原种的方法,它是将脱毒马铃薯试管苗栽插在下层为营养土、中层为河沙、上层为蛭石的基质中进行混合立体分层栽培。其特点在于它在大幅降低马铃薯原原种生产成本的同时,大幅提高原原种单位面积生产粒数及单粒重,以克服马铃薯原原种生产瓶颈制约,加快脱毒马铃薯的繁育及其推广应用,从而促进马铃薯生产水平的提高与马铃薯产业的快速发展。
[0005] 马铃薯种苗在组织培养过程中会根据生长条件和环境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培养基,但是一般采用较多的是MS培养基,组培快繁时采用固体培养基,水培壮苗时采用液体培养基,但是在结束培养时,培养基中往往还残留大量的营养物质,特别是固体培养基,只有植物周围的营养物和激素被吸收,而大多数营养物质还残留在培养基里。目前对组织培养后废弃的培养基多采用土壤掩埋的方法进行处理,但是,土壤掩埋一方面会破坏土壤结构,并且由此带来的生物的富集培养也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不利于后续的发展和使用,另一方面,土地有限,采用土壤掩埋的办法并非长久之计。因此,如能更有效地对这些培养基加以利用,无论是对环境治理,还是对工业化生产减少成本方面都会有很大的帮助。发明内容:
[0006]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将提供一种用于生产马铃薯原原种的有机肥,所述有机肥由以下原料制备而成:
[0007] 液体培养基30-40份,固体培养基10-20份,粪肥10-20份,秸秆10-20份,豆渣10-15份,甘蔗渣10-15份,草木灰5-7份,发酵菌剂1-2份;
[0008] 所述液体培养基为马铃薯种苗在培养过程中使用过的液体培养基;
[0009] 所述固体培养基为马铃薯种苗在培养过程中剪苗后废弃的含有种苗的固体培养基经粉碎而成;
[0010] 所述发酵菌剂由酵母菌、乳酸菌、芽孢杆菌、放线菌和固氮菌按1.5:1.5:1.2:1.2:1组成;
[0011] 制备方法具体如下:
[0012] (1)将固体培养基,粪肥,秸秆,豆渣,甘蔗渣,草木灰粉碎后,加入液体培养基,并搅拌均匀;
[0013] (2)按比例加入发酵菌剂,混合均匀后堆成长条垛,7-10天后进行第一次翻堆,再发酵10-15天可达腐熟状态,自然降温后即可使用。
[0014] 有益效果:
[0015] (1)本发明所使用的有机肥中添加了种苗生产过程中废弃的培养基,原原种的培育过程能继续利用培养基中剩余的营养物质,而且培养基中剩余的种苗经发酵后能够释放N、P、K等元素,可作为有机肥的一部分被种苗吸收;此外琼脂颗粒的持水性强,肥料进入土壤后可提高土壤的含水性,同时一定形状的固体培养基颗粒还能疏松土壤、起到增加透气性的作用。
[0016] (2)本发明将废弃培养基加以利用,实现了培养基的无害化处理,既节省了废弃培养基后处理成本,同时减少了后处理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为了使本专利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18] 实施例1一种马铃薯组培苗的培育
[0019] (1)茎尖苗培养
[0020] 选择健康马铃薯,将顶芽或侧芽连同部分叶柄和茎段一起在70%酒精中处理30s,再用10%漂白粉溶液浸泡5-10min,然后用无菌水冲洗两三次;
[0021] 消毒好后置于10-40倍的双筒解剖镜下进行剥离,一手用镊子将茎芽按住,另一手用解剖针将幼叶和大的叶原基剥掉,直至露出圆亮的生长点,用解剖刀将带有一、两个叶原基的小茎尖切下,迅速接种到茎尖苗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培养温度(25±2)℃,光照强度前4周是1000lx,4周后增加至2000-3000lx,每天光照16h,4-6周后长成幼苗,即茎尖苗;
[0022] 将茎尖苗进行病毒检测,无毒苗即可用于切段扩繁;
[0023] 茎尖苗培养基的组成为:MS培养+1.5mg/L 6-BA+0.3mg/L NAA+3mg/L青霉素+80mg/L次氯酸钠+15g/L蔗糖+3.5g/L琼脂,pH5.8;
[0024] (2)切段扩繁
[0025] 从无毒苗上剪取带有一个叶子的茎段(切段)扦插到扩繁培养基上进行培养,25~28℃,在1000-1500lx的光照条件下连续照射,约25d左右即可长成3~5片叶子的小植株,即扩繁苗;
[0026] 扩繁培养基组成为:MS培养+1mg/L 6-BA+0.3mg/L NAA+3mg/L青霉素+80mg/L次氯酸钠+15g/L蔗糖+3.5g/L琼脂,pH5.8;
[0027] (3)组织培养
[0028] 从扩繁苗上剪取带有一个叶子的茎段(切段)扦插到组织培养培养基上进行培养,18~20℃,光照强度3000~4000lx,光照时间每日20h左右,培养20-30d后挑选根茎粗壮、颜色健康的马铃薯种苗取出,剪去须根,洗去根上附着的培养基,用于移栽生产马铃薯原原种。
[0029] 组织培养培养基组成为:MS培养+1mg/L 6-BA+0.3mg/L NAA+3mg/L青霉素+80mg/L次氯酸钠+15g/L蔗糖,pH5.8。
[0030] 实施例2一种用于生产马铃薯原原种的有机肥料
[0031] 所述有机肥由以下原料制备而成:
[0032] 液体培养基30份,固体培养基10份,粪肥10份,秸秆10份,豆渣10份,甘蔗渣10份,草木灰5份,发酵菌剂1份;
[0033] 所述液体培养基为实施例1中步骤(3)马铃薯种苗取出后剩余的液体培养基,也包括培养基中剩余的种苗;
[0034] 所述固体培养基为施例1中步骤(2)中切段后剩余的固体培养基及其上剩余的茎尖苗,以及步骤(3)切段后剩余的固体培养基上剩余的扩繁苗,经粉碎而成;
[0035] 所述发酵菌剂由酵母菌、乳酸菌、芽孢杆菌、放线菌和固氮菌按1.5:1.5:1.2:1.2:1组成;
[0036] 所述的制备方法具体如下:
[0037] ①将固体培养基,粪肥,秸秆,豆渣,甘蔗渣,草木灰粉碎后,加入液体培养基,并搅拌均匀;
[0038] ②按比例加入发酵菌剂,混合均匀后堆成长条垛,7天后进行第一次翻堆,再发酵15天可达腐熟状态,自然降温后即可使用。
[0039] 实施例3一种用于生产马铃薯原原种的有机肥料
[0040] 所述有机肥由以下原料制备而成:
[0041] 液体培养基40份,固体培养基20份,粪肥20份,秸秆20份,豆渣15份,甘蔗渣15份,草木灰7份,发酵菌剂2份;
[0042] 所述液体培养基为实施例1中步骤(3)马铃薯种苗取出后剩余的液体培养基,也包括培养基中剩余的种苗;
[0043] 所述固体培养基为施例1中步骤(2)中切段后剩余的固体培养基及其上剩余的茎尖苗,以及步骤(3)切段后剩余的固体培养基上剩余的扩繁苗,经粉碎而成;
[0044] 所述发酵菌剂由酵母菌、乳酸菌、芽孢杆菌、放线菌和固氮菌按1.5:1.5:1.2:1.2:1组成;
[0045] 所述的制备方法具体如下:
[0046] ①将固体培养基,粪肥,秸秆,豆渣,甘蔗渣,草木灰粉碎后,加入液体培养基,并搅拌均匀;
[0047] ②按比例加入发酵菌剂,混合均匀后堆成长条垛,10天后进行第一次翻堆,再发酵10天可达腐熟状态,自然降温后即可使用;
[0048] 实施例4一种用于生产马铃薯原原种的有机肥料
[0049] 所述有机肥由以下原料制备而成:
[0050] 液体培养基35份,固体培养基15份,粪肥15份,秸秆15份,豆渣12份,甘蔗渣12份,草木灰6份,发酵菌剂1.5份;
[0051] 所述液体培养基为实施例1中步骤(3)马铃薯种苗取出后剩余的液体培养基,也包括培养基中剩余的种苗;
[0052] 所述固体培养基为施例1中步骤(2)中切段后剩余的固体培养基及其上剩余的茎尖苗,以及步骤(3)切段后剩余的固体培养基上剩余的扩繁苗,经粉碎而成;
[0053] 所述发酵菌剂由酵母菌、乳酸菌、芽孢杆菌、放线菌和固氮菌按1.5:1.5:1.2:1.2:1组成;
[0054] 所述的发酵方法具体如下:
[0055] ①将固体培养基,粪肥,秸秆,豆渣,甘蔗渣,草木灰粉碎后,加入液体培养基,并搅拌均匀;
[0056] ②按比例加入发酵菌剂,混合均匀后堆成长条垛,8天后进行第一次翻堆,再发酵12天可达腐熟状态,自然降温后即可使用。
[0057] 实施例5一种用于生产马铃薯原原种的移栽苗床
[0058] (1)苗床整理
[0059] 移栽苗床共分为三层:底层为10cm厚的营养土,中层为2cm厚的固体培养基颗粒,上层为4cm厚的蛭石;
[0060] 营养土铺设后,每667m2用50%辛硫磷EC 250ml,72%农用链霉素SPX 250ml,50%多菌灵WP 250g或75%百菌清WP 250g进行土壤处理,然后进行旋耕、镇压、整平;
[0061] 在处理整平的土壤上铺设40目的尼龙筛网,再在筛网上铺固体培养基颗粒;
[0062] 固体培养基颗粒上铺设20目的尼龙筛网,再在筛网上铺蛭石,每667m2蛭石中施入10㎏氮、磷、复合肥,并充分搅拌,混合均匀;
[0063] (2)营养土
[0064] 营养土由土壤部分70份、有机肥55份组成;
[0065] 所述有机肥为实施例2-4制备的有机肥;
[0066] 所述土壤部分由自然土壤和种植过禾本科植物的土壤按3.5:0.75组成;
[0067] (3)中层固体培养基颗粒
[0068] 中层固体培养基颗粒为施例1中步骤(2)中切段后剩余的固体培养基以及步骤(3)切段后剩余的固体培养基去除残余种苗后制粒而成;
[0069] 所述的颗粒为直径0.5cm左右的球形颗粒;
[0070] 所述的固体培养基颗粒可循环利用2次。
[0071] 实施例6一种马铃薯原原种的生产方法
[0072] (1)消毒:移栽前用消毒剂对土壤、基质进行彻底消毒杀菌、杀虫处理,严防土壤传播病虫害;
[0073] (2)浇水:移栽前一天在蛭石上均匀浇水,使蛭石持水量达到饱和状态;
[0074] (3)移栽:将实施例1准备好的马铃薯种苗卧栽于实施例5所述苗床的蛭石中,使苗2
头露出2-3叶为宜,株行距为3×10cm(280-330株/m);
[0075] (4)浇水、施药、覆膜:种苗移栽后用均匀洒水,使种苗与苗床充分接触;再用52.5%抑快净WP18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WP1000倍液喷雾杀菌保护,随后搭建小拱棚覆膜,并覆盖遮阳网,保湿、保温,确保移栽脱毒苗成活;
[0076] (5)温度管理:移栽后7-10天内棚内温度保持在23-25℃;待幼苗长出新根3-5条,地上部分有明显的生长势时揭去薄膜,增强通透光条件,促进幼苗生长;压茎后2-3天揭遮阳网,天气晴朗时,下午5时揭去,翌日上午10时左右重新覆盖,防止直射光照晒,反复3-5天完全揭去;揭膜揭网后采用甲霜灵锰锌58%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喷雾、52.5%抑快净WP1800倍液和法利间次交替喷施,防控、防治早、晚疫病,每7-10天依次选择上述三种农药中的一种喷施一次,甲霜灵锰锌58%可湿性粉剂的用量为80g/亩/次,52.5%抑快净的用量为40g/亩/次,银法利的用量为65mL/亩/次,每5-7天喷施5%蚍虫林乳油40g/亩/次;
[0077] (5)水分管理:揭膜前根据苗床水分状况及时补水,补水时间应在早晨或傍晚进行,使基质持水量保持在85%左右;压茎前后各补水一次,以后根据基质水分状况及时补水,使基质持水量保持在60-70%;收获前10-15天停止浇水,促进薯皮老化。
[0078] (6)压茎:为了提高匍匐茎数量,增加单株结薯数,幼苗长至5cm左右时,将茎的1-2个枝节压入基质,使苗头露出2-3片叶;压茎宜在下午进行。
[0079] (7)控制徒长:植株营养生长过盛,株高20-25cm,光层覆盖率达95%以上时,用0.2%的多效唑或矮壮素喷1-2次,控制地上部徒长;
[0080] (8)收获:植株中下部叶片变黄应及时收获,收获前10-15天用氰霜唑(科佳)或硫酸杀菌,同时停止浇水。
[0081] 实施例7效果实验
[0082] 以下生产马铃薯原原种的实验例和对比例采用的马铃薯种苗培育方法均为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生产原原种的方法均为实施例6所述的方法,采用的移栽苗床为实施例5所述的苗床,仅苗床中的有机肥有不同;
[0083] 实验例1:使用实施例2所述的有机肥;
[0084] 实验例2:使用实施例3所述的有机肥;
[0085] 实验例3:使用实施例4所述的有机肥;
[0086] 对比例1:使用的有机肥为实施例2有机肥中去掉固体培养基,等体积的自来水替代液体培养基,其他同实施例2;
[0087] 对比例2:使用的有机肥为实施例3有机肥中去掉固体培养基,等体积的自来水替代液体培养基,其他同实施例3;
[0088] 对比例3:使用的有机肥为实施例4有机肥中去掉固体培养基,等体积的自来水替代液体培养基,其他同实施例4;
[0089] 不同有机肥生产的马铃薯原原种基本情况如下表:
[0090]
[0091] 由上表的实验数据可知,在有机肥发酵过程中添加废弃培养基可以增加土壤肥,使原原种的产量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一方面实现了单位产量原原种生产成本的降低,另一方面解决了废弃培养基的后处理问题。可见,废弃液体或固体培养基用于有机肥发酵后,其中剩余的营养物质以及激素等能够被重新利用,而且琼脂颗粒的持水性强,可提土壤含水性,一定形状的固体颗粒还能起到增加透气性的作用。
[0092]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构思的前提下,上述各实施方式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组合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因此,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