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环境工程 / 根系过滤 / 移动式景观喷泉装置

移动式景观喷泉装置

阅读:36发布:2020-05-08

专利汇可以提供移动式景观喷泉装置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移动式景观喷泉装置,包括底座,底座底部固定安装多个万向轮组件,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蓄 水 箱,蓄水箱底部内壁中心处固定安装水 泵 ,蓄水箱顶部固定安装第一圆形水池,蓄水箱的顶部与第一圆形水池的底部均开设有数个相互对齐的第八通孔,第八通孔内均配合设有过滤装置,第一圆形水池、第二圆形水池、第三圆形水池的底部中心处与蓄水箱的顶部中心处均开设第一通孔。本 发明 可以通过万向轮组件进行移动从而减少了占地面积,方便使用的同时通过合理简单的设计使得水流在本发明内不断循环,同时因为 滴灌 的水分由植株的外侧逐渐向其自身靠拢,从而促进了植株根系往外侧生长,使得植株的根系更加发达,存活率更高。,下面是移动式景观喷泉装置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移动式景观喷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底座(1)底部固定安装多个万向轮组件(2),底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蓄箱(3),蓄水箱(3)底部内壁中心处固定安装水(4),蓄水箱(3)顶部固定安装第一圆形水池(5),蓄水箱(3)的顶部与第一圆形水池(5)的底部均开设有数个相互对齐的第八通孔(28),蓄水箱(3)与第一圆形水池(5)通过第八通孔(28)连通,第八通孔(28)内均配合设有过滤装置,第一圆形水池(5)上侧设有数层第二圆形水池(6),第二圆形水池(6)的外径均小于第一圆形水池(5),第二圆形水池(6)的外径自上而下依次递增,第二圆形水池(6)上侧设有第三圆形水池(7),第三圆形水池(7)的外径小于第二圆形水池(6)的外径,第一圆形水池(5)、第二圆形水池(6)、第三圆形水池(7)的底部中心处与蓄水箱(3)的顶部中心处均开设第一通孔(10),水泵(4)的进水口与蓄水箱(3)内部连通,水泵(4)的出水口固定连接并连通有竖向的水管(8),水管(8)与第一通孔(10)内壁均固定连接,水管(8)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喷头(9),第一喷头(9)中喷出的水均进入第三圆形水池(7)内,第三圆形水池(7)底部外壁环形分布开设有第二通孔(11),第二通孔(11)下端均配合固定安装水柱喷头(12),第二圆形水池(6)的侧壁内部对应水柱喷头(12)一一开设有第一L型进水通道(13),第一L型进水通道(13)呈环形等间距分布,第二圆形水池(6)内侧壁开设有数个弧形槽(14),弧形槽(14)呈环形等间距分布,弧形槽(14)的数量少于第一L型进水通道(13)的数量,弧形槽(14)内均配合安装圆筒(15),圆筒(15)内分别栽种有各类植株(16),圆筒(15)侧壁内部开设多个环形孔(17),环形孔(17)沿圆筒(15)侧壁的竖直方向均匀分布,环形孔(17)内侧均开设有细孔(18)与圆筒(15)内部连通,环形孔(17)外侧均开设有第二通孔(38),第二环形水池(6)的内侧壁开设有数个第三通孔(19)与第二通孔(38)一一对应,第三通孔(19)一端与对应的第二通孔(38)连通,第三通孔(19)另一端与对应的第一L型进水通道(13)连通,第二圆形水池(6)底部外壁均开设圆槽(21),圆槽(21)与第一L型进水通道(13)一一对应,第一L型进水通道(13)下端出口沿切向连通对应的圆槽(21),第二圆形水池(6)底部内壁对应圆筒(15)分别开设有第四通孔(20),第四通孔(20)与对应的圆槽(21)连通,圆槽(21)下端内壁固定安装挡板(23),挡板(23)板面均开设有多个出水孔(24),圆槽(21)底部内壁轴承连接有竖向的第一套筒(40),第一套筒(40)上端开口,第一套筒(40)的外侧壁均固定安装有数根第一叶片(25),第一叶片(25)均位于圆槽(21)内,第一L型进水通道(13)下端出口沿切向连通对应的圆槽(21),圆筒(15)下侧设有竖向的第一转轴(22),第一转轴(22)底部均开设竖向的盲孔(41),盲孔(41)底部固定安装竖向的第一弹簧(42),第一弹簧(42)上端与对应的盲孔(41)底部固定连接,第一弹簧(42)下端固定连接推(43),推块(43)下端固定连接短杆(44),短杆(44)下端固定连接小球(45),小球(45)超出第一转轴(22)的下端,第一套筒(40)左右内壁均开设凹槽(46),第一转轴(22)左右侧壁对应凹槽(46)分别开设第九通孔(47),第九通孔(47)内均配合设有楔形块(48),楔形块(48)的斜面均位于盲孔(41)内侧,楔形块(48)内端顶部固定安装挡块(49),挡块(49)与对应的盲孔(41)侧壁之间通过第二弹簧(50)固定连接,圆槽(21)下侧均设有上端开口的第二套筒(20),第二套筒(20)上端与对应圆槽(21)的下端固定连接,第二套筒(26)底部均开设第五通孔(27),第五通孔(27)下端出口处均固定配合安装水柱喷头(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景观喷泉装置,其特征在于:最下侧与圆筒(15)对应的所述的挡板(23)与第二套筒(26)的底部中心处均开设第六通孔(29),最下侧的第一套筒(40)底部均设有第二转轴(30),第二转轴(30)顶部与第一套筒(40)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二转轴(30)的下端穿过对应的第六通孔(29)后与第一圆形水池(5)的底部内壁轴承连接,第二转轴(30)与对应的第六通孔(29)均通过密封轴承连接,第二转轴(30)下端外圈均固定安装数根第二叶片(32),第一圆形水池(5)的侧壁内部开设有数个第二L型进水通道(33)与第二转轴(30)一一对应,第二L型进水通道(33)的上端与外界连通,第二L型进水通道(33)的下端与第一圆形水池(5)的内部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景观喷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装置为过滤筒(34),过滤筒(34)上端的圆盘底部与第一圆形水槽(5)的底部内壁接触配合,过滤筒(34)的筒身位于对应的第八通孔(28)内,过滤筒(34)内盛放有活性炭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景观喷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1)顶部右端固定安装储水桶(35),储水桶(35)左侧壁的下端开孔,所述的蓄水箱(3)右侧壁开设有进水孔(36),进水孔(36)内固定配合安装短管(37),短管(37)左端与蓄水箱(3)内部连通,短管(37)右端与储水桶(35)内部连通,储水桶(35)与短管(37)的连接处固定安装(5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景观喷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万向轮组件(2)均为可制动性万向轮组件。

说明书全文

移动式景观喷泉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移动景观喷泉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移动式景观喷泉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喷泉可以湿润周围空气,减少尘埃,降低气温,喷泉的珠同空气分子撞击,能产生大量的负离子,因此,喷泉有益于改善环境和增进居民身心健康,但是现有的喷泉大都为混凝土打造,不可移动,占地面积较广,同时,需要的进水系统较为繁杂,使用成本高,现急需一种需要腾出空地时能将其移开,方便人们日常使用的喷泉装置。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式景观喷泉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0004]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移动式景观喷泉装置,包括底座,底座底部固定安装多个万向轮组件,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蓄水箱,蓄水箱底部内壁中心处固定安装水,蓄水箱顶部固定安装第一圆形水池,蓄水箱的顶部与第一圆形水池的底部均开设有数个相互对齐的第八通孔,蓄水箱与第一圆形水池通过第八通孔连通,第八通孔内均配合设有过滤装置,第一圆形水池上侧设有数层第二圆形水池,第二圆形水池的外径均小于第一圆形水池,第二圆形水池的外径自上而下依次递增,第二圆形水池上侧设有第三圆形水池,第三圆形水池的外径小于第二圆形水池的外径,第一圆形水池、第二圆形水池、第三圆形水池的底部中心处与蓄水箱的顶部中心处均开设第一通孔,水泵的进水口与蓄水箱内部连通,水泵的出水口固定连接并连通有竖向的水管,水管与第一通孔内壁均固定连接,水管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喷头,第一喷头中喷出的水均进入第三圆形水池内,第三圆形水池底部外壁环形分布开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下端均配合固定安装水柱喷头,第二圆形水池的侧壁内部对应水柱喷头一一开设有第一L型进水通道,第一L型进水通道呈环形等间距分布,第二圆形水池内侧壁开设有数个弧形槽,弧形槽呈环形等间距分布,弧形槽的数量少于第一L型进水通道的数量,弧形槽内均配合安装圆筒,圆筒内分别栽种有各类植株,圆筒侧壁内部开设多个环形孔,环形孔沿圆筒侧壁的竖直方向均匀分布,环形孔内侧均开设有细孔与圆筒内部连通,环形孔外侧均开设有第二通孔,第二环形水池的内侧壁开设有数个第三通孔与第二通孔一一对应,第三通孔一端与对应的第二通孔连通,第三通孔另一端与对应的第一L型进水通道连通,第二圆形水池底部外壁均开设圆槽,圆槽与第一L型进水通道一一对应,第一L型进水通道下端出口沿切向连通对应的圆槽,第二圆形水池底部内壁对应圆筒分别开设有第四通孔,第四通孔与对应的圆槽连通,圆槽下端内壁固定安装挡板,挡板板面均开设有多个出水孔,圆槽底部内壁轴承连接有竖向的第一套筒,第一套筒上端开口,第一套筒的外侧壁均固定安装有数根第一叶片,第一叶片均位于圆槽内,第一L型进水通道下端出口沿切向连通对应的圆槽,圆筒下侧设有竖向的第一转轴,第一转轴底部均开设竖向的盲孔,盲孔底部固定安装竖向的第一弹簧,第一弹簧上端与对应的盲孔底部固定连接,第一弹簧下端固定连接推,推块下端固定连接短杆,短杆下端固定连接小球,小球超出第一转轴的下端,第一套筒左右内壁均开设凹槽,第一转轴左右侧壁对应凹槽分别开设第九通孔,第九通孔内均配合设有楔形块,楔形块的斜面均位于盲孔内侧,楔形块内端顶部固定安装挡块,挡块与对应的盲孔侧壁之间通过第二弹簧固定连接,圆槽下侧均设有上端开口的第二套筒,第二套筒上端与对应圆槽的下端固定连接,第二套筒底部均开设第五通孔,第五通孔下端出口处均固定配合安装水柱喷头。
[0005] 如上所述的移动式景观喷泉装置,最下侧与圆筒对应的所述的挡板与第二套筒的底部中心处均开设第六通孔,最下侧的第一套筒底部均设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顶部与第一套筒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二转轴的下端穿过对应的第六通孔后与第一圆形水池的底部内壁轴承连接,第二转轴与对应的第六通孔均通过密封轴承连接,第二转轴下端外圈均固定安装数根第二叶片,第一圆形水池的侧壁内部开设有数个第二L型进水通道与第二转轴一一对应,第二L型进水通道的上端与外界连通,第二L型进水通道的下端与第一圆形水池的内部连通。
[0006] 如上所述的移动式景观喷泉装置,所述的过滤装置为过滤筒,过滤筒上端的圆盘底部与第一圆形水槽的底部内壁接触配合,过滤筒的筒身位于对应的第八通孔内,过滤筒内盛放有活性炭包。
[0007] 如上所述的移动式景观喷泉装置,所述的底座顶部右端固定安装储水桶,储水桶左侧壁的下端开孔,所述的蓄水箱右侧壁开设有进水孔,进水孔内固定配合安装短管,短管左端与蓄水箱内部连通,短管右端与储水桶内部连通,储水桶与短管的连接处固定安装
[0008] 如上所述的移动式景观喷泉装置,所述的万向轮组件均为可制动性万向轮组件。
[0009] 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在使用时,先将想要摆放的植株对应的圆筒通过第一转轴插入第一套筒内,小球率先与第一套筒底部内壁相接触,接着小球被挤压入盲孔内,第一弹簧被压缩,小球通过连杆向上推动推块时将对应的楔形块推出第九通孔,楔形块的外端与对应的凹槽配合卡住,同时第二弹簧被压缩,在使用者需要更换植株或者对其土壤进行重新填入需要取出圆筒时,只需向上提起圆筒,楔形块在凹槽内向上运动,同时,第一弹簧恢复原状的同时将小球顶出盲孔,楔形块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也重新恢复原状进入盲孔内,使得圆筒可以被取出更换,接着通过万向轮组件将其移动至指定位置,接着启动水泵,水泵将蓄水箱内的水通过水管与第一喷头运送至顶部的第三圆形水池内,第三圆形水池内的水通过水柱喷头流入第一L型进水通道内,第一L型进水通道内的水一部分通过第三通孔与对应第二通孔的配合进入到环形孔内,进而通过细孔进入圆筒的内部,从而对植株的根系进行滴灌,由于从细孔进入圆筒内部的水会从植株的外侧逐渐向中间渗透,且圆筒内侧壁处水分较多,从而促使植株的根系向圆筒内壁处生长,使得植株的根系更加发达,对植株的成长起到有益效果,经过第一L型进水通道的水流从其下端出口内切向进入对应的圆槽,从而推动圆槽内的第一叶片旋转,第一叶片带动第一套筒旋转,进而通过卡紧在第一套筒内的第一转轴带动圆筒旋转,进而使得圆筒内的植株起到旋转展示的效果,使得本发明更加赏心悦目,同时由于圆筒的旋转,第二通孔与对应的第三通孔不断的重合与错开,从而起到对植株间歇性供水的效果,防止进入圆筒内的水分过多,进入圆槽内的水通过对应的出水孔进入到第二套筒中,进而从水柱喷头中喷出,继续进入下一层的第二圆形水池的第一L型进水通道内,使得所有的圆筒均能带动对应的植株起到旋转展示效果,最下侧的水柱喷头则将水喷入到第一圆形水池内,通过所有的水柱喷头共同起到瀑布式的喷泉水流效果,接着水通过第八通孔内的过滤装置实现过滤,然后进入到蓄水箱中,重新被水泵抽送往第一喷头,如此重复,使得水流不断的在本发明内循环,对周边环境起到美化以及净化效果的同时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本发明可以通过万向轮组件进行移动从而减少了占地面积,方便使用的同时通过合理简单的设计使得水流在本发明内不断循环,使得本发明产生了类似于瀑布似的喷泉效果,避免了过于繁杂的进水系统,减少了使用成本,且本发明在产生喷泉时搭配了植株配合使用,增加了绿化面积,美化了喷泉效果的同时改善了环境,且通过瀑布似的水流流下时产生的动带动各类植株进行旋转展示改善了环境面貌,吸引人群眼球的同时减少了电机的使用,节省了能源,且水流还对圆筒内的植株起到了间歇性滴灌的效果,同时因为滴灌的水分由植株的外侧逐渐向其自身靠拢,从而促进了植株根系往外侧生长,使得植株的根系更加发达,存活率更高,且对于喜欢绿植的人群则避免了使用者对所有的植株进行分别浇灌,只需往蓄水箱中加水,即可实现对所有的植株进行均匀滴灌,省时省力,便于推广使用。附图说明
[0010]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1]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第一L型进水通道中的水切向进入圆槽内的使用状态图;图3是图1的Ⅰ的放大图;图4是图1的A向局部视图的放大图;图5是图1的Ⅱ的放大图;图6是图3的Ⅲ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13] 移动式景观喷泉装置,如图所示,包括底座1,底座1底部固定安装多个万向轮组件2,底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蓄水箱3,蓄水箱3底部内壁中心处固定安装水泵4,蓄水箱3顶部固定安装第一圆形水池5,蓄水箱3的顶部与第一圆形水池5的底部均开设有数个相互对齐的第八通孔28,蓄水箱3与第一圆形水池5通过第八通孔28连通,第八通孔28内均配合设有过滤装置,第一圆形水池5上侧设有数层第二圆形水池6,第二圆形水池6的外径均小于第一圆形水池5,第二圆形水池6的外径自上而下依次递增,第二圆形水池6上侧设有第三圆形水池
7,第三圆形水池7的外径小于第二圆形水池6的外径,第一圆形水池5、第二圆形水池6、第三圆形水池7的底部中心处与蓄水箱3的顶部中心处均开设第一通孔10,水泵4的进水口与蓄水箱3内部连通,水泵4的出水口固定连接并连通有竖向的水管8,水管8与第一通孔10内壁均固定连接,水管8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喷头9,第一喷头9中喷出的水均进入第三圆形水池7内,第三圆形水池7底部外壁环形分布开设有第二通孔11,第二通孔11下端均配合固定安装水柱喷头12,第二圆形水池6的侧壁内部对应水柱喷头12一一开设有第一L型进水通道
13,第一L型进水通道13呈环形等间距分布,第二圆形水池6内侧壁开设有数个弧形槽14,弧形槽14呈环形等间距分布,弧形槽14的数量少于第一L型进水通道13的数量,弧形槽14内均配合安装圆筒15,圆筒15内分别栽种有各类植株16,圆筒15侧壁内部开设多个环形孔17,环形孔17沿圆筒15侧壁的竖直方向均匀分布,环形孔17内侧均开设有细孔18与圆筒15内部连通,环形孔17外侧均开设有第二通孔38,第二环形水池6的内侧壁开设有数个第三通孔19与第二通孔38一一对应,第三通孔19一端与对应的第二通孔38连通,第三通孔19另一端与对应的第一L型进水通道13连通,第二圆形水池6底部外壁均开设圆槽21,圆槽21与第一L型进水通道13一一对应,第一L型进水通道13下端出口沿切向连通对应的圆槽21,第二圆形水池
6底部内壁对应圆筒15分别开设有第四通孔20,第四通孔20与对应的圆槽21连通,圆槽21下端内壁固定安装挡板23,挡板23板面均开设有多个出水孔24,圆槽21底部内壁轴承连接有竖向的第一套筒40,第一套筒40上端开口,第一套筒40的外侧壁均固定安装有数根第一叶片25,第一叶片25均位于圆槽21内,第一L型进水通道13下端出口沿切向连通对应的圆槽
21,圆筒15下侧设有竖向的第一转轴22,第一转轴22底部均开设竖向的盲孔41,盲孔41底部固定安装竖向的第一弹簧42,第一弹簧42上端与对应的盲孔41底部固定连接,第一弹簧42下端固定连接推块43,推块43下端固定连接短杆44,短杆44下端固定连接小球45,小球45超出第一转轴22的下端,第一套筒40左右内壁均开设凹槽46,第一转轴22左右侧壁对应凹槽
46分别开设第九通孔47,第九通孔47内均配合设有楔形块48,楔形块48的斜面均位于盲孔
41内侧,楔形块48内端顶部固定安装挡块49,挡块49与对应的盲孔41侧壁之间通过第二弹簧50固定连接,圆槽21下侧均设有上端开口的第二套筒20,第二套筒20上端与对应圆槽21的下端固定连接,第二套筒26底部均开设第五通孔27,第五通孔27下端出口处均固定配合安装水柱喷头12。本发明在使用时,先将想要摆放的植株16对应的圆筒15通过第一转轴22插入第一套筒40内,小球率先与第一套筒40底部内壁相接触,接着小球被挤压入盲孔内,第一弹簧被压缩,小球通过连杆向上推动推块时将对应的楔形块推出第九通孔,楔形块的外端与对应的凹槽配合卡住,同时第二弹簧被压缩,在使用者需要更换植株16或者对其土壤进行重新填入需要取出圆筒15时,只需向上提起圆筒15,楔形块在凹槽内向上运动,同时,第一弹簧恢复原状的同时将小球顶出盲孔,楔形块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也重新恢复原状进入盲孔内,使得圆筒15可以被取出更换,接着通过万向轮组件2将其移动至指定位置,接着启动水泵4,水泵4将蓄水箱3内的水通过水管8与第一喷头9运送至顶部的第三圆形水池7内,第三圆形水池7内的水通过水柱喷头12流入第一L型进水通道13内,第一L型进水通道13内的水一部分通过第三通孔19与对应第二通孔38的配合进入到环形孔17内,进而通过细孔
18进入圆筒15的内部,从而对植株16的根系进行滴灌,由于从细孔18进入圆筒15内部的水会从植株16的外侧逐渐向中间渗透,且圆筒15内侧壁处水分较多,从而促使植株16的根系向圆筒15内壁处生长,使得植株16的根系更加发达,对植株16的成长起到有益效果,经过第一L型进水通道13的水流从其下端出口内切向进入对应的圆槽21,从而推动圆槽21内的第一叶片25旋转,第一叶片25带动第一套筒40旋转,进而通过卡紧在第一套筒40内的第一转轴22带动圆筒15旋转,进而使得圆筒15内的植株16起到旋转展示的效果,使得本发明更加赏心悦目,同时由于圆筒15的旋转,第二通孔38与对应的第三通孔19不断的重合与错开,从而起到对植株16间歇性供水的效果,防止进入圆筒15内的水分过多,进入圆槽21内的水通过对应的出水孔24进入到第二套筒26中,进而从水柱喷头12中喷出,继续进入下一层的第二圆形水池6的第一L型进水通道13内,使得所有的圆筒15均能带动对应的植株16起到旋转展示效果,最下侧的水柱喷头12则将水喷入到第一圆形水池5内,通过所有的水柱喷头12共同起到瀑布式的喷泉水流效果,接着水通过第八通孔28内的过滤装置实现过滤,然后进入到蓄水箱3中,重新被水泵4抽送往第一喷头9,如此重复,使得水流不断的在本发明内循环,对周边环境起到美化以及净化效果的同时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本发明可以通过万向轮组件2进行移动从而减少了占地面积,方便使用的同时通过合理简单的设计使得水流在本发明内不断循环,使得本发明产生了类似于瀑布似的喷泉效果,避免了过于繁杂的进水系统,减少了使用成本,且本发明在产生喷泉时搭配了植株16配合使用,增加了绿化面积,美化了喷泉效果的同时改善了环境,且通过瀑布似的水流流下时产生的动力带动各类植株16进行旋转展示改善了环境面貌,吸引人群眼球的同时减少了电机的使用,节省了能源,且水流还对圆筒15内的植株16起到了间歇性滴灌的效果,同时因为滴灌的水分由植株16的外侧逐渐向其自身靠拢,从而促进了植株16根系往外侧生长,使得植株的根系更加发达,存活率更高,且对于喜欢绿植的人群则避免了使用者对所有的植株进行分别浇灌,只需往蓄水箱3中加水,即可实现对所有的植株进行均匀滴灌,省时省力,便于推广使用。
[0014] 具体而言,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最下侧与圆筒15对应的所述的挡板23与第二套筒26的底部中心处均开设第六通孔29,最下侧的第一套筒40底部均设有第二转轴30,第二转轴30顶部与第一套筒40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二转轴30的下端穿过对应的第六通孔29后与第一圆形水池5的底部内壁轴承连接,第二转轴30与对应的第六通孔29均通过密封轴承连接,第二转轴30下端外圈均固定安装数根第二叶片32,第一圆形水池5的侧壁内部开设有数个第二L型进水通道33与第二转轴30一一对应,第二L型进水通道33的上端与外界连通,第二L型进水通道33的下端与第一圆形水池5的内部连通。第一转轴22转动的同时带动第二转轴
30旋转,第二转轴30带动对应的第二叶片32旋转,多个第二叶片32在第一圆形水池5中搅动,防止外界的灰尘以及杂质沉淀在第一圆形水池5内导致第一圆形水池5的底部内壁难以清洗,同时对水流起到推进作用从而加快了将第一圆形水池5内的水通过过滤装置送往蓄水箱3的过程,使得本发明蓄水箱3内水量充足,同时,通过最下侧的水柱喷头12分别将水送入对应的第二L型进水通道33中,使得从第二L型进水通道33内出来的水可以快速推动对应的第二叶片32旋转,从而使得第二叶片32对第一圆形水池5起到更好的防止沉淀的作用。
[0015] 具体的,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过滤装置为过滤筒34,过滤筒34上端的圆盘底部与第一圆形水槽5的底部内壁接触配合,过滤筒34的筒身位于对应的第八通孔28内,过滤筒34内盛放有活性炭包。第八通孔28内均安装放置有活性炭包的过滤筒34,使得过滤筒34可以将稍大的杂物颗粒过滤的同时,还可以对水中的异味进行去除,同时只需要简单的放下与拿起即可完成过滤筒34的安装及拆卸,使得用户可以将过滤筒34经常拆卸下来进行清洗。
[0016] 进一步的,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底座1顶部右端固定安装储水桶35,储水桶35左侧壁的下端开孔,所述的蓄水箱3右侧壁开设有进水孔36,进水孔36内固定配合安装短管37,短管37左端与蓄水箱3内部连通,短管37右端与储水桶35内部连通,储水桶35与短管
37的连接处固定安装阀门51。当蓄水箱3内的水量不足时,储水桶35可对蓄水箱3进行及时的补给,使本发明的供水充足,保证其长时间的正常工作。
[0017] 更进一步的,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万向轮组件2均为可制动性万向轮组件。可制动性的万向组件轮在方便本发明移动的同时使得本发明运动到指定地点后,能够将万向轮制动,从而防止本发明发生滑动现象。
[0018]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