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废物处理与管理 / 蚯蚓滤池 / 利用循环水系统培育黄颡鱼“全雄1号”规格苗的方法

利用循环系统培育黄颡鱼“全雄1号”规格苗的方法

阅读:356发布:2020-05-21

专利汇可以提供利用循环系统培育黄颡鱼“全雄1号”规格苗的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提供了一种利用 循环 水 系统培育黄颡鱼“全雄1号”规格苗的方法,借助由鱼苗培育池、集苗池和 水处理 装置组成的循环水闭合回路来控制鱼苗的生存环境,同时对鱼苗的放养和投喂进行合理化设计,有效解决了现有池塘培育黄颡鱼鱼苗,早期成活率低、生产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本发明方法提高了黄颡鱼“全雄1号”早期苗种成活率,从卵黄苗到规格苗的平均成活率在85%以上,同时可进行多批次养殖,其生产效率是传统池塘育苗的10~15倍,增加了养殖户效益。,下面是利用循环系统培育黄颡鱼“全雄1号”规格苗的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利用循环系统培育黄颡鱼“全雄1号”规格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建造循环水养殖系统:由鱼苗培育池、集苗池和水处理装置组成一个循环水闭合回路;
2)鱼苗的放养:黄颡鱼“全雄1号”卵黄苗在孵化后第2天,根据设计的养殖密度,将卵黄苗放入鱼苗培育池中进行培育;
3)鱼苗的投喂:黄颡鱼“全雄1号”卵黄苗在孵化后第3天,仔鱼开口,消化道贯通时开始投喂,每日3~4次,持续喂食2天以上;
4)在鱼苗培育池中培养至鱼苗体长1.2~1.5cm时,通过集苗池收集规格苗,计数存活试验鱼,统计存活率;
5)将收集的存活的规格苗下塘培养至鱼苗体长2.5cm以上,即可捕捞销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循环水系统培育黄颡鱼“全雄1号”规格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鱼苗培育池底设有5~10º坡度,所述集苗池设置在鱼苗培育池最低处;鱼苗培育池中水深为30~50c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循环水系统培育黄颡鱼“全雄1号”规格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处理装置包括微滤机、生物滤池、增装置、杀菌装置和控温装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循环水系统培育黄颡鱼“全雄1号”规格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鱼苗放养之前对鱼苗培育池进行消毒,清洗干净后注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循环水系统培育黄颡鱼“全雄1号”规格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鱼苗培育池的水中氮含量为0.5mg/L以下,亚硝酸盐含量为0.15mg/L以下;鱼苗培育池中温度调控范围为27~28℃,DO调控范围为5.5~7.0mg/l。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循环水系统培育黄颡鱼“全雄1号”规格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鱼苗的养殖密度为1.0~1.5万尾/m3。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循环水系统培育黄颡鱼“全雄1号”规格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仔鱼采用初孵卤虫开口,且在仔鱼开口2天后,转喂剪碎水蚯蚓或者人工饵料。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利用循环水系统培育黄颡鱼“全雄1号”规格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仔鱼开口2天后在初孵卤虫中添加水蚯蚓喂食,仔鱼7日龄开始完全喂食水蚯蚓,10日龄开始喂食人工饵料。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循环水系统培育黄颡鱼“全雄1号”规格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苗池内设有一鱼苗收集网,鱼苗收集网孔直径为0.3~0.4mm。

说明书全文

利用循环系统培育黄颡鱼“全雄1号”规格苗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苗种培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循环水系统培育黄颡鱼“全雄1号”规格苗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黄颡鱼因其肉质细嫩、肉味鲜美、无肌间细刺,历来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是中国淡水养殖的重要对象。科研人员根据雄性黄颡鱼比雌鱼生长快1倍以上的特点,研发了黄颡鱼“全雄1号”新品种。此新品种具有雄性率高、生长速度快、规格整齐、饲料系数低、种源可控等特点。苗种培育是水产产业链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但受多项因素的影响,黄颡鱼苗种培育成活率不高,且一定程度上一直存在靠天吃饭的情况。
[0003] 目前,黄颡鱼“全雄1号”苗种培育和黄颡鱼类似,主要以池塘培育为主,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1)水泥池或帆布桶开口,然后直接下塘,培育成夏花;(2)池塘边围网暂养鱼苗,2-3天后撤除围网,鱼苗自动进入池塘,培育成夏花;(3)池塘80目敞口网箱开口,暂养2天后,沉箱让鱼苗自动游入池塘,培育成夏花。然而以上几种方法苗种成活率不稳定,有时甚至低于10%,造成黄颡鱼养殖户养殖成本大大增加。
[0004] 因此有必要发明一种能大大提高早期苗种成活率的培育方法,稳定、多批次地提供黄颡鱼“全雄1号”规格苗下塘,增加养殖户养殖效益。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池塘培育黄颡鱼鱼苗,早期成活率低、生产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
[0006]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循环水系统培育黄颡鱼“全雄1号”规格苗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建造循环水养殖系统:由鱼苗培育池、集苗池和水处理装置组成一个循环水闭合回路。
[0007] 2)鱼苗的放养:黄颡鱼“全雄1号”卵黄苗在孵化后第2天,根据设计的养殖密度,将卵黄苗放入鱼苗培育池中进行培育。
[0008] 3)鱼苗的投喂:黄颡鱼“全雄1号”卵黄苗在孵化后第3天,仔鱼开口,消化道贯通时开始投喂,每日3~4次,持续喂食2天以上。
[0009] 4)在鱼苗培育池中培养至鱼苗体长1.2~1.5cm时,通过集苗池收集规格苗,计数存活试验鱼,统计存活率。
[0010] 5)将收集的存活的规格苗下塘培养至鱼苗体长2.5cm以上,即可捕捞销售。
[0011] 进一步的,上述鱼苗培育池底设有5~10º坡度,所述集苗池设置在鱼苗培育池最低处;鱼苗培育池中水深为30~50cm。
[0012] 进一步的,上述水处理装置包括微滤机、生物滤池、增装置、杀菌装置和控温装置。
[0013] 进一步的,上述鱼苗放养之前对鱼苗培育池进行消毒,清洗干净后注水。
[0014] 进一步的,上述鱼苗培育池的水中氮含量为0.5mg/L以下,亚硝酸盐含量为0.15mg/L以下;鱼苗培育池中温度调控范围为27~28℃,DO调控范围为5.5~7.0mg/l。
[0015] 进一步的,上述步骤2)中鱼苗的养殖密度为1.0~1.5万尾/m3。
[0016] 进一步的,上述仔鱼采用初孵卤虫开口,且在仔鱼开口2天后,转喂剪碎水蚯蚓或者人工饵料。
[0017] 进一步的,上述仔鱼开口2天后在初孵卤虫中添加水蚯蚓喂食,仔鱼7日龄开始完全喂食水蚯蚓,10日龄开始喂食人工饵料。
[0018] 进一步的,上述集苗池内设有一鱼苗收集网,鱼苗收集网孔直径为0.3~0.4mm。
[0019]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本发明提供的这种利用循环水系统培育黄颡鱼“全雄1号”规格苗的方法提高了黄颡鱼“全雄1号”早期苗种成活率,传统养殖方式卵黄苗到2.5~3cm夏花的平均成活率为
20%,而本发明从卵黄苗到规格苗的平均成活率为85%以上,规格苗到夏花的平均成活率为
70%以上,即卵黄苗到夏花的成活率可达到60%。
[0020] (2)本发明提供的这种利用循环水系统培育黄颡鱼“全雄1号”规格苗的方法提高了生产效率,该方法可工厂化循环水生产黄颡鱼“全雄1号”多个批次,平均成活率在85%以上,生产效率是传统池塘育苗的10~15倍。
[0021] (3)本发明提供的这种利用循环水系统培育黄颡鱼“全雄1号”规格苗的方法提高了池塘的利用率,增加了养殖户效益,一般从卵黄苗直接培育成夏花需要30天,而从规格苗培育成夏花只需要20天,缩短了培育周期,提高池塘利用率。
[0022]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23] 图1是本发明利用循环水系统培育黄颡鱼“全雄1号”规格苗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5]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利用循环水系统培育黄颡鱼“全雄1号”规格苗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建造循环水养殖系统:由鱼苗培育池、集苗池和水处理装置组成一个循环水闭合回路。
[0026] 具体的,所述鱼苗培育池为一排面积约15m2的长方形水泥池,鱼苗培育池底有5~10º坡度,最低处设置集苗池,鱼苗培育池通过管道分别与集苗池和水处理装置相连通,方便排水集苗。水处理装置包括微滤机,用于去除水质中氨氮的生物滤池,用于去除CO2增加氧气的增氧装置,用于杀菌消毒的杀菌装置,以及用于调控水温的控温装置。
[0027] 在该循环水养殖系统运行前,先对所述鱼苗培育池进行消毒,待清洗干净后再注水,生物滤池提前15天进行微生物培养,水质通过微滤机过滤、生物滤池净化、紫外线杀菌、臭氧杀菌消毒及降解氨氮,通过仪器检测水质中氨氮降至0.5mg/L以下、亚硝酸盐降至0.15mg/L以下,温度调控范围27~28℃,DO(溶解氧的简称)调控范围5.5~7.0mg/l情况下方可进行鱼苗培育;保证生物滤池系统一直运行,养殖后一批次时,只需将鱼苗培育池清洗干净即可。
[0028] 鱼苗培育期间排放的废水通过排水管进入水处理池,再通过水将处理后的水重新输送到鱼苗培育池,以此形成一个闭合的循环水回路;每日补充5~10%的新水以弥补蒸发量;鱼苗培育池水深保持30~50cm,这样有利于观察鱼苗生长状况,方便投喂。
[0029] 优选的,在循环水养殖系统上方可搭保温棚,在高温天气,保温棚上可布置遮阳网,同时可设置水雾喷洒装置降温,使鱼苗培育池水温始终保持在适宜范围。
[0030] 2)鱼苗的放养:黄颡鱼“全雄1号”卵黄苗在孵化后第2天,根据设计的养殖密度,将卵黄苗放入鱼苗培育池中进行培育。
[0031] 具体的,黄颡鱼“全雄1号”卵黄苗可采用称量法计数,鱼苗培育池中卵黄苗的放养密度为1.0~1.5万尾/m3。
[0032] 3)鱼苗的投喂:黄颡鱼“全雄1号”卵黄苗在孵化后第3天,仔鱼开口,消化道贯通时开始投喂,每日3~4次,持续喂食2天以上。
[0033] 具体的喂食方式,仔鱼采用初孵卤虫开口,一般在孵化后第3天,卵黄囊消耗大半,口开启,消化道贯通时开始投喂,每日3~4次,持续2d以上,喂食后可见腹腔内有红色的食物团,其投喂量约为3~5%,以鱼苗肠道全部变红为宜。仔鱼开口2天后,开始逐渐添加水蚯蚓,7日龄开始完全投喂水蚯蚓,10日龄开始驯食人工饵料。每天采用虹吸方法对鱼苗培育池进行人工排污。
[0034] 4)在鱼苗培育池中培养至鱼苗体长1.2~1.5cm时,培育时间约为10天,然后通过集苗池收集规格苗,计数存活试验鱼,统计存活率。其中所述集苗池中设有一鱼苗收集网,鱼苗收集网孔直径为0.3~0.4mm,规格苗通过排水集苗装置进入收集网,集中后上运至塘边。
[0035] 5)规格苗运到池塘边后,经水温水质平衡后下塘培育,池塘水温27~28℃时,经过20天培育可长至2.5cm以上的夏花,捕捞销售,或者继续养殖至冬片、春片或进行成鱼养殖。
[0036] 在湖北地区,按上述本发明提供的黄颡鱼“全雄1号”规格苗培育方法,从5月下旬开始到8月下旬可工厂化循环水生产黄颡鱼“全雄1号”7个批次,其中每批次培育时间10天,准备时间2天;培养所得的规格苗规格均匀,平均体长达1.4cm,平均成活率在85%以上,生产效率是传统池塘育苗的10~15倍。
[0037]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这种利用循环水系统培育黄颡鱼“全雄1号”规格苗的方法提高了黄颡鱼“全雄1号”早期苗种成活率,从卵黄苗到规格苗的平均成活率在85%以上,同时可进行多批次养殖,其生产效率是传统池塘育苗的10~15倍,增加了养殖户效益。
[0038] 以上例举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举例说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的限制,凡是与本发明相同或相似的设计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