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钓鱼与渔业 / 渔具 / 钓竿 / 钓线引导件、钓竿以及锻造引导框

钓线引导件、钓竿以及锻造引导框

阅读:879发布:2020-05-11

专利汇可以提供钓线引导件、钓竿以及锻造引导框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提供能够在确保所需的强度的同时实现进一步的轻量化而且能够牢固地保持引导环的 钓线 引导件、 钓竿 以及 锻造 引导框。该钓线引导件具备用于引导钓线的引导环、以及用于保持该引导环的锻造品的引导框(3),在利用通过环装配孔(10)的中心线(50)的上下方向的切断面将引导框(3)切断时的中心纵剖视观察时,环保持部(12)的最下部(12b)在环装配孔(10)的中心线(50)的方向上的尺寸大于安装部(11)的前侧部分在上下方向上的尺寸。,下面是钓线引导件、钓竿以及锻造引导框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钓线引导件,其装配固定于竿体的外侧,所述钓线引导件的特征在于,所述钓线引导件具备用于引导钓线的引导环、以及用于保持该引导环的作为锻造品的引导框,
该引导框具备用于向竿体安装且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安装部、以及从该安装部的前端向斜上侧立起且形成有供引导环装配的环装配孔的框主体部,该框主体部具备环装配孔的周围的部分即环保持部、以及将该环保持部与安装部连结的连结部,
在利用通过引导环的中心线的上下方向的切断面将引导框切断时的中心纵剖视观察时,环保持部的最下部在环装配孔的中心线的方向上的尺寸大于安装部的前侧部分在上下方向上的尺寸,
环保持部的最上部的前侧部分的径向的尺寸大于环保持部的最上部的后侧部分的径向的尺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钓线引导件,其中,
在所述中心纵剖视观察时,所述引导框形成为从安装部至环保持部的最下部连续的剖面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钓线引导件,其中,
在框主体部的左右两侧部分别形成有加强壁部,该加强壁部向后侧突出并且从环保持部至安装部连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钓线引导件,其中,
在环保持部的整周中的规定部位,通过向后侧延伸从而左右形成有环装配孔的中心线的方向上的尺寸比所述环保持部的最下部大的一对局部加长部,该局部加长部与加强壁部连续。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钓线引导件,其中,
连结部在沿左右方向切断的横剖视观察时,壁厚从左右方向的中央部朝向左右两侧增加。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钓线引导件,其中,
在框主体部的外缘部具备朝向前侧扩展的倾斜面。
7.一种钓线引导件,其装配固定于竿体的外侧,所述钓线引导件的特征在于,所述钓线引导件具备用于引导钓线的引导环、以及用于保持该引导环的作为锻造品的引导框,
该引导框具备用于向竿体安装且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安装部、以及从该安装部的前端向斜上侧立起且形成有供引导环装配的环装配孔的框主体部,该框主体部具备环装配孔的周围的部分即环保持部、以及将该环保持部与安装部连结的连结部,
在利用通过引导环的中心线的上下方向的切断面将引导框切断时的中心纵剖视观察时,壁厚从安装部至环保持部的最下部增加,
环保持部的最上部的前侧部分的径向的尺寸大于环保持部的最上部的后侧部分的径向的尺寸。
8.一种钓竿,其中,
所述钓竿的从梢尖侧起第二个钓线引导件或者第三个钓线引导件使用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钓线引导件。
9.一种钓线引导件的锻造引导框,该钓线引导件装配固定于竿体的外侧,所述钓线引导件的锻造引导框的特征在于,
所述钓线引导件的锻造引导框具备用于向竿体安装且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安装部、以及从该安装部的前端向斜上侧立起且形成有供引导环装配的环装配孔的框主体部,该框主体部具备环装配孔的周围的部分即环保持部、以及将该环保持部与安装部连结的连结部,在利用通过环装配孔的中心线的上下方向的切断面切断时的中心纵剖视观察时,环保持部的最下部在环装配孔的中心线的方向上的尺寸大于安装部的前侧部分在上下方向上的尺寸,
环保持部的最上部的前侧部分的径向的尺寸大于环保持部的最上部的后侧部分的径向的尺寸。

说明书全文

钓线引导件、钓竿以及锻造引导框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用于引导钓线的钓线引导件、具备该钓线引导件的钓竿、以及钓线引导件的锻造引导框。

背景技术

[0002] 用于引导钓线的钓线引导件装配在钓竿的外侧的、所谓的外引导方式的钓竿例如矶竿等中多种多样。从钓线对该钓线引导件作用有较大的。因此,对钓线引导件要求能够承受来自钓线的力的强度。另一方面,由于钓线引导件的重量会大幅影响钓竿整体的重量因此也要求轻量化。特别是,对于在靠近前端的部位装配的钓线引导件,由于对梢尖的灵敏度、状态的影响较大,因此既要确保所需的强度还要求轻量。
[0003] 为了确保强度,由金属制成用于保持引导环的引导框是比较有利的。因此,以往如下述专利文献1那样对金属板进行冲裁而形成引导框。然而,在对金属板进行冲裁而形成的引导框的壁厚恒定,因此在确保强度的同时实现轻量化方面存在极限。
[0004] 另外,供引导环装配的环装配孔通过对金属板进行冲裁而形成,因此其壁面的厚度是金属板的壁厚,引导框与引导环的外周面的接触部分仅为与金属板的壁厚相应的部分。因此,即使将引导环压入环装配孔,也难以通过引导框牢固地保持引导环。对此,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如下的结构,即,将引导框的外缘部向前侧折弯而形成周壁,将引导环压入环装配孔,并且将引导环粘着固定于周壁的内表面,从而对引导环进行保持。在该结构中,虽然能够增大粘着面积,但是引导环的外周面与环装配孔的壁面的接触面积并没有增加,从而为了提高保持引导环的保持力仍需增加金属板的壁厚,进而导致整体的重量变大。即,在实现轻量化的同时提高引导环的保持力方面存在极限。
[0005] 在先技术文献
[0006] 专利文献
[0007]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9-131149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8]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0009]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能够在确保所需的强度的同时实现进一步的轻量化而且能够牢固地保持引导环的钓线引导件、钓竿以及锻造引导框。
[0010]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0011]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本发明所涉及的钓线引导件装配固定于竿体的外侧,所述钓线引导件的特征在于,所述钓线引导件具备用于引导钓线的引导环、以及用于保持该引导环的作为锻造品的引导框,该引导框具备用于向竿体安装且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安装部、以及从该安装部的前端向上侧立起且形成有供引导环装配的环装配孔的框主体部,该框主体部具备环装配孔的周围的部分即环保持部、以及将该环保持部与安装部连结的连结部,在利用通过环装配孔的中心线的上下方向的切断面将引导框切断时的中心纵剖视观察时,环保持部的最下部在环装配孔的中心线的方向上的尺寸大于安装部的前侧部分在上下方向上的尺寸。需要说明的是,环保持部的最下部是指环保持部的整周中的最靠近安装部的部分。另外,后述的环保持部的最上部是指环保持部的整周中的距安装部最远的部分。另外,前后方向是竿体的中心线的方向,将梢尖侧设为前侧,将竿尾侧设为后侧。上下方向是竿体的径向,框主体部从安装部分离的一侧是上侧,向安装部接近的一侧是下侧。
[0012] 由于该结构的钓线引导件的引导框是锻造品且成为材料的金属通过锻造而被捶打从而其强度提高,因此能够实现薄壁化。由于即使薄壁化也能够充分确保引导框的强度,因此能够实现轻量化。另外,由于是锻造,因此容易使引导框的壁厚发生变化。因此,对于需要较大的强度的部位可以设置得较厚,而对于较小的强度便足够的部位可以设置得较薄,从而能够使引导框整体确保强度并且实现轻量化。特别是将安装部形成得极薄,因此能够使安装部紧贴性良好地安装于竿体的外周面。另外,能够减小竿体的外周面与安装部的上表面之间的台阶,从而还能够防止在该台阶处钓线缠绕。而且,在引导框的中心纵剖视观察时,环保持部的最下部在环装配孔的中心线的方向上的尺寸大于安装部的前侧部分在上下方向上的尺寸、即厚度,因此能够将安装部的厚度抑制得较薄从而实现轻量化,并且能够扩大引导环的外周面与环装配孔的壁面的接触面积,从而能够牢固地保持引导环。
[0013] 特别是,优选为,在所述中心纵剖视观察时,所述引导框形成为从安装部至环保持部的最下部连续的剖面形状。也可以采用在连结部形成有贯通孔而使剖面形状不连续的结构,然而通过采用连续的剖面形状,能够进一步提高连结部的强度。
[0014] 另外,优选为,在框主体部的左右两侧部分别形成有加强壁部,该加强壁部向后侧突出并且从环保持部至安装部连续。当像这样在框主体部形成有加强壁部时,框主体部的强度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当加强壁部从环保持部至安装部连续地形成时,能够提高框主体部的连结部的弯曲强度,从而在从钓线对钓线引导件作用有较大的力、对钓线引导件作用有外力等情况下,能够防止引导框以向前后弯曲的方式塑性变形、破损。另外,由于加强壁部向后侧突出并且形成在左右两侧部,因此也不易发生钓线向引导框缠绕。
[0015] 特别是,优选为,在环保持部的整周中的规定部位,通过向后侧延伸从而左右形成有环装配孔的中心线的方向上的尺寸比最下部大的一对局部加长部,该局部加长部与加强壁部连续。若在环保持部形成有局部加长部则可以提高环保持部的强度。而且,若该局部加长部与加强壁部连续,则可以进一步提高框主体部的强度而且也更不易发生钓线缠绕。
[0016] 另外,优选为,连结部在沿左右方向切断的横剖视观察时壁厚从左右方向的中央部朝向左右两侧增加。也能够遍及左右方向的全长即整个宽度而将连结部形成得较厚,然而若在左右方向的中央部设置得相对较薄且使左右两侧的厚度比其中央部的厚度厚,则能够实现轻量化并且有效地提高连结部的强度。
[0017] 另外,优选在框主体部的外缘部具备朝向前侧扩展的倾斜面,由此能够有效地防止发生钓线缠绕。
[0018] 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钓线引导件装配固定于竿体的外侧,所述钓线引导件的特征在于,所述钓线引导件具备用于引导钓线的引导环、以及用于保持该引导环的作为锻造品的引导框,该引导框具备用于向竿体安装且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安装部、以及从该安装部的前端向上侧立起且形成有供引导环装配的环装配孔的框主体部,该框主体部具备环装配孔的周围的部分即环保持部、以及将该环保持部与安装部连结的连结部,在利用通过环装配孔的中心线的上下方向的切断面将引导框切断时的中心纵剖视观察时,壁厚从安装部至环保持部的最下部增加。
[0019] 由于该结构的钓线引导件的引导框是锻造品且成为材料的金属通过锻造而被捶打从而其强度提高,因此能够实现薄壁化。由于即使薄壁化也能够充分确保引导框的强度,因此能够实现轻量化。另外,由于是锻造,因此容易使引导框的壁厚发生变化。因此,对于需要较大的强度的部位可以设置得较厚,而对于较小的强度便足够的部位可以设置得较薄,从而能够使引导框整体确保强度并且实现轻量化。特别是将安装部形成得极薄,因此能够使安装部紧贴性良好地安装于竿体的外周面。另外,能够减小竿体的外周面与安装部的上表面之间的台阶,从而还能够防止在该台阶处钓线缠绕。而且,在引导框的中心纵剖视观察时,壁厚从安装部至环保持部的最下部增加,因此能够将安装部的壁厚抑制得较薄从而实现轻量化,并且能够扩大引导环的外周面与环装配孔的壁面的接触面积,从而能够牢固地保持引导环。
[0020] 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钓竿的从梢尖侧起第二个钓线引导件或者第三个钓线引导件使用这种钓线引导件。需要说明的是,从梢尖侧起第一个钓线引导件装配于梢尖的前端部,是所谓的顶部引导件。该第一个钓线引导件之后的第二个钓线引导件、第三个钓线引导件也是尤其要求小型轻量化另外容易发生钓线缠绕的部位。通过将上述的结构的钓线引导件用作这些钓线引导件,从而钓竿的梢尖部的状态、灵敏度变得良好,还能够防止钓线缠绕。另外,梢尖部变轻,因此也能够抑制梢尖部的晃动。
[0021] 另外,对于本发明所涉及的钓线引导件的锻造引导框而言,该钓线引导件装配固定于竿体的外侧,所述钓线引导件的锻造引导框的特征在于,所述钓线引导件的锻造引导框具备用于向竿体安装且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安装部、以及从该安装部的前端向上侧立起且形成有供引导环装配的环装配孔的框主体部,该框主体部具备环装配孔的周围的部分即环保持部、以及将该环保持部与安装部连结的连结部,在利用通过环装配孔的中心线的上下方向的切断面切断时的中心纵剖视观察时,环保持部的最下部在环装配孔的中心线的方向上的尺寸大于安装部的前侧部分在上下方向上的尺寸。
[0022] 发明效果
[0023] 如上所述,由于引导框是锻造品,因此即使薄壁化也能够充分地确保强度,而且能够使壁厚发生变化,因此,能够使引导框整体轻量化并且确保强度。另外,将安装部形成为薄壁而实现轻量化,另一方面,通过增大环保持部的最下部的尺寸,能够牢固地保持引导环,从而能够防止引导环从引导框脱落。附图说明
[0024]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钓线引导件的引导框的立体图。
[0025] 图2是该引导框的俯视图。
[0026] 图3是从后方沿着竿体的轴线方向观察该引导框时的后视图。
[0027] 图4是图3的A-A剖视图。
[0028] 图5是用于表示该引导框的尺寸关系的图3的A-A端面图。
[0029] 图6是从后方沿着竿体的轴线方向观察该引导框的主要部分时的后视图。
[0030] 图7是图4的B-B剖视图。
[0031] 图8是表示该钓线引导件向竿体安装的安装状态的与图4对应的剖视图。
[0032]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中的钓线引导件的引导框的与图2对应的俯视图。
[0033] 图10是该引导框的与图4对应的剖视图。
[0034]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中的钓线引导件的引导框的与图2对应的俯视图。
[0035] 图12是该引导框的与图4对应的剖视图。
[0036] 附图标记说明
[0037] 1   钓线引导件
[0038] 2   引导环
[0039] 3   引导框
[0040] 4   竿体
[0041] 5   卷线
[0042] 10  环装配孔
[0043] 11  安装部
[0044] 12  环保持部
[0045] 12a 最上部
[0046] 12b 最下部
[0047] 13  连结部
[0048] 13a 薄壁部
[0049] 13b 厚壁部
[0050] 20  缩径部
[0051] 21  倾斜面
[0052] 22  倾斜面
[0053] 23  倾斜面
[0054] 24  凹面部
[0055] 25  凹部
[0056] 26a 凹槽
[0057] 26b 凹槽
[0058] 26c 凹槽
[0059] 26d 凹槽
[0060] 30  微小凸部
[0061] 31  局部加长部
[0062] 31a 上端
[0063] 31b 最大部
[0064] 31c 下端
[0065] 40  倾斜面
[0066] 41  谷部
[0067] 42  加强壁部
[0068] 50  环装配孔的中心线
[0069] 51  引导环的中心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70] 以下,参照图1~图8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钓线引导件1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的钓线引导件1具备用于供钓线插通从而直接引导该钓线的引导环2、以及用于保持该引导环2的金属制的引导框3。即,钓线引导件1由引导环2与引导框3这两个部件构成。图1~图7单独地示出了钓线引导件1中使用的引导框3,图8示出了将钓线引导件1装配于竿体4的状态。需要说明的是,竿体4可以呈空心状,也可以呈实心状。
[0071] 该钓线引导件1如图8所示那样装配固定在竿体4(钓竿)的规定位置的外周面。需要说明的是,将竿体4的轴线方向称为前后方向,并且图中用附图标记X1来表示竿头侧(前侧),用附图标记X2来表示竿尾侧(后侧)。竿体4的轴线方向(前后方向)是竿体4的中心线的方向。另外,将与竿体4的轴线方向正交的方向且通过后述的环装配孔10的中心线50的平面上的方向设为上下方向,将远离竿体4的方向设为上侧且用附图标记Z1表示,将接近竿体4的方向设为下侧且用附图标记Z2表示。并且,如图2所示,将从上侧观察的俯视观察时的与竿体4的轴线方向正交的方向作为左右方向,且用附图标记Y表示。需要说明的是,在将引导环2装配在引导框3的状态下,环装配孔10的中心线50与引导环2的中心线51一致。
[0072] <引导环2>
[0073] 引导环2在本实施方式中呈圆形的环状,然而也可以呈椭圆形、长圆形等。引导环2由耐磨损性优异的各种硬质材料构成,例如使用以SiC()为代表的陶瓷、各种金属材料。作为金属材料,例如可以列举。作为钛优选钛合金。对于钛合金而言,优选为近α型、α+β型、β型的钛合金,在近α型钛合金中混合有α相与β相,且主要为α相在局部残留有β相(添加了少量的β稳定化元素的α合金)。特别优选β型的钛合金,其冷加工性良好,也能够容易地确保构件的强度。作为近α型,例如为Ti-8Al-1Mo-1V、Ti-6Al-2Nb-1Ta-0.8Mo等。α+β型与近α型相比残留有较多的β相,例如为Ti-3Al-2.5V、Ti-6Al-4V等。β型也称为准稳定β型,与α+β型相比,β稳定化元素较多,α稳定化元素较少。在β型中,残留β相中以微细的颗粒的形式分散地生成有α相,因此,在β型中,α相与β相也形成斑点形态地存在于其表面。作为β型,例如有Ti-15V-3Cr-3Sn-3Al、Ti-3Al-8V-6Cr-4Zr-4Mo、Ti-10V-2Fe-3Al等,特别是,由于冷加工性优异,因此优选Ti-15V-3Cr-3Sn-3Al。引导环2具有供钓线贯穿的钓线贯穿孔,通过使钓线在引导环2的内周面滑动从而直接引导钓线。
[0074] <引导框3>
[0075] 引导框3具有用于装配引导环2的环装配孔10。向该环装配孔10中插入引导环2,引导环2的外周面被环装配孔10的壁面保持,并且引导环2通过粘着固定于引导框3。需要说明的是,引导环2例如通过压入而装配在环装配孔10中,并且通过粘着剂固定于引导框3。
[0076] 引导框3具备用于向竿体4安装的安装部11、以及从该安装部11的前端向上侧立起的框主体部,框主体部由环保持部12与连结部13构成。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框主体部从安装部11朝向前侧且朝向上侧以规定度向斜上方立起,然而也可以以直角立起。引导框3由金属制且通过锻造而一体形成的一个构件构成。即,引导框3是锻造品,是锻造引导框3。引导框3的材料可以是各种金属,例如,可以例示不锈、钛(纯钛、钛合金)。特别是,在轻量化方面钛比较有利,而优选钛合金。特别优选β型的钛合金,由于冷加工性优异因此优选Ti-15V-3Cr-3Sn-3Al。
[0077] <安装部11>
[0078] 安装部11呈在前后方向上较长的形状,左右方向的尺寸(宽度)较小。因此,安装部11呈在前后方向上细长的形状。另外,安装部11形成上下方向的尺寸(厚度)比左右方向的尺寸小的扁平形状。如图1以及图2所示,在安装部11的左右两侧缘部分别形成有缩径部20。
该左右的缩径部20相互的前后方向的位置相同,在形成有缩径部20的部分,安装部11的宽度局部缩窄。优选缩径部20形成在安装部11的前侧部分。如图8所示,引导框3在安装部11通过卷线5安装在竿体4上,通过设置缩径部20能够防止引导框3从竿体4脱落。即,缩径部20作为防止卷线5从竿体4脱落的防脱件而发挥功能。需要说明的是,如图2所示,引导框3的宽度从框主体部至安装部11的缩径部20逐渐缩窄。另外,安装部11的宽度从缩径部20的后侧至后端逐渐缩窄。需要说明的是,引导框3的宽度从后述的环保持部12的上下方向中央部朝向下侧逐渐缩窄,从连结部13向安装部11逐渐缩窄。
[0079] 在比缩径部20靠后侧的安装部11的部分的左右两侧部的上表面形成有朝向左右方向外侧逐渐下降的倾斜面21,同样地在下表面也形成有朝向左右方向外侧逐渐上升的倾斜面22,因此,比缩径部20靠后侧的安装部11的部分的左右两侧部的厚度朝向左右方向外侧而变薄。需要说明的是,上表面的倾斜面21与下表面的倾斜面22可以是平面,也可以是外侧凸起的曲面。另外,在安装部11的上表面的后侧部分形成有朝向后端逐渐下降的倾斜面23,通过该倾斜面23使安装部11的距后端规定长度的区域朝向后侧逐渐变薄。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倾斜面23而朝向后侧逐渐变薄的部分的长度是安装部11的全长的1/3以下,例如为
0.5~2mm。
[0080] 另外,在安装部11的下表面形成有以上侧凸起的方式沿着左右方向弯曲的凹面部24。安装部11的下表面是向竿体4安装的一侧的面。图6是从后侧仅示出安装部11的图,如该图6所示,优选将凹面部24设置成沿着竿体4的外周面的周向的曲面的形状。因此,优选将凹面部24的曲率半径R(参照图6)设置成例如竿体4的外周面的曲率半径(竿体4的外径的1/
2)。凹面部24遍及安装部11的全长地形成。
[0081] <框主体部>
[0082] 框主体部从安装部11的前端向斜上方延伸,在该框主体部形成有环装配孔10。框主体部包括环装配孔10的周围的部分即环保持部12、以及将该环保持部12与安装部11连结的部分即连结部13。环保持部12通过环装配孔10的壁面保持引导环2。环装配孔10与引导环2的形状对应地呈圆形,引导环2的外周面与环装配孔10的壁面抵接。优选在环装配孔10的壁面形成有朝向环装配孔10的中心突出的微小凸部30。该微小凸部30优选在周向上隔开间隔地形成有多个,更优选在周向上以等间隔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以60度间隔合计形成有六处。微小凸部30的向内侧突出的突出量根据引导环2的直径等设定成多种,例如为0.03~
0.1mm。另外,微小凸部30的突出形状也是任意的,例如能够设为突出量在从其周向的两端至中央部逐渐增大的情形,例如,通过将微小凸部30的顶面即内表面设为平面,能够使突出量从周向的两端至中央部逐渐增大,其制作也变得容易。在将微小凸部30的顶面即内表面设为平面的情况下,优选像二个、四个、六个那样配置偶数个微小凸部30,并且180度对置的微小凸部30的内表面彼此以相互平行的关系对置。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将引导环2压入环装配孔10,微小凸部30被压扁或者被切削从而变形。
[0083] 环保持部12在环装配孔10的中心线50的方向上的尺寸可以在整周范围内恒定,然而整周中的规定部位也可以局部变大。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环保持部12的整周中的规定部位形成有局部加长部31,该局部加长部31在环装配孔10的中心线50的方向上的尺寸比其他的部分大。该局部加长部31通过环保持部12向后侧局部地延伸而形成,该局部加长部31形成为环装配孔10的中心线50的方向上的尺寸从局部加长部31的上端31a朝向下侧逐渐变大并经由最大部31b而从最大部31b朝向下端31c逐渐变小的形状。需要说明的是,环装配孔10在中心线50的方向上的尺寸从局部加长部31的上端31a至最大部31b相对平缓地变化,另一方面,从局部加长部31的最大部31b至下端31c相对急剧地变化。优选局部加长部31的上端31a位于比环装配孔10的中心线50靠上侧的位置。局部加长部31的最大部31b位于比环装配孔10的中心线50靠下侧的位置。局部加长部31左右形成有一对,该左右的局部加长部31以彼此形成为左右对称形状的方式配置。
[0084] 像这样环保持部12在环装配孔10的中心线50的方向上的尺寸在左右一对局部加长部31局部地变大,而在除左右一对局部加长部31以外的其他部分恒定。如图5所示,环保持部12的最上部12a在环装配孔10的中心线50的方向上的尺寸T3与环保持部12的最下部12b在环装配孔10的中心线50的方向上的尺寸T2相同,局部加长部31在环装配孔10的中心线50的方向上的尺寸比环保持部12的最上部12a、最下部12b在环装配孔10的中心线50的方向上的尺寸T3、T2大。环保持部12在环装配孔10的中心线50的方向上的尺寸为环保持部12的最下部12b在环装配孔10的中心线50的方向上的尺寸T2以上的尺寸。环保持部12的后端面在最上部12a、最下部12b成为基准面,而在左右一对局部加长部31为了分别构成山部而向后侧突出。需要说明的是,环保持部12的最上部12a、最下部12b在环装配孔10的中心线50的方向上的尺寸T3、T2例如为0.5~1mm。
[0085] 在框主体部的外缘部形成有朝向前侧扩展的倾斜面40。在环保持部12以其最上部12a为中心至少在180度的角度区域内形成有倾斜面40,另外,在连结部13的左右两侧缘部形成有倾斜面40。并且,该倾斜面40到达安装部11的缩径部20。在环保持部12的外周面形成有朝向前侧扩展的倾斜面40,另一方面,也作为环保持部12的内周面的环装配孔10的壁面除前后的倒角部以外沿着环装配孔10的中心线50的方向恒定。因此,环保持部12的最上部
12a的径向的尺寸除前后的倒角部以外朝向前侧增大,环保持部12的最上部12a的前侧部分的径向的尺寸T4大于环保持部12的最上部12a的后侧部分的径向的尺寸T5。环保持部12的径向的尺寸朝向前侧增大的区域是环保持部12的整周中的以最上部12a为中心的大于180度的角度区域。
[0086] 由于连结部13构成环保持部12的下侧规定角度区域与安装部11之间的部分,因此也可以称为支承脚部。连结部13的宽度随着向安装部11接近而缩窄。具体而言,连结部13的左右两侧缘部从环保持部12的外周缘部朝向安装部11的左右两侧缘部不向左右方向的内侧收缩而沿着环保持部12的外周缘部的切线方向延伸,从而具有防止钓线缠绕的效果。在连结部13的上表面的左右方向的中央部形成有横剖视观察时以V字状、U字状凹陷的谷部41。该谷部41沿着前后方向延伸,从环保持部12的最下部12b经由连结部13到达安装部11的前侧部分。谷部41的后端的位置比缩径部20的位置更靠后侧。另外,连结部13的宽度朝向安装部11逐渐缩窄,与之相应地,谷部41的宽度也朝向安装部11逐渐缩窄。
[0087] 另一方面,在框主体部的左右两侧部分别形成有朝向后侧突出的加强壁部42,该加强壁部42从环保持部12至安装部11如突条或肋那样连续地延伸。因此,在连结部13的左右两侧部也存在有加强壁部42,上述的谷部41位于左右的加强壁部42之间。像这样形成有左右一对加强壁部42与一对加强壁部42之间的谷部41,从而连结部13在沿左右方向切断的横剖视观察时,壁厚不恒定,而如图7那样壁厚从左右方向的中央部朝向左右两侧增加。需要说明的是,横剖视观察时的连结部13的壁厚是指横剖视观察时与左右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壁厚。连结部13在横剖视观察时在左右方向的中央部具备相对较薄的薄壁部13a、在左右方向的两侧部具备相对较厚的厚壁部13b,壁厚从薄壁部13a至左右的厚壁部13b而逐渐增加。另外,加强壁部42的上端与环保持部12的局部加长部31相连,从环保持部12的局部加长部
31向加强壁部42连续地形成。具体而言,加强壁部42与局部加长部31的最大部31b相连并从该处朝向后侧延伸。
[0088] 图4以及图5是利用通过环装配孔10的中心线50的上下方向的切断面将引导框3切断时的中心纵剖视图与端面图。该中心纵剖面也是在引导框3的左右方向的中央将引导框3切断时的剖面。在该中心纵剖视观察时,引导框3的壁厚是变化的而非恒定,具体而言,壁厚从安装部11至环保持部12的最下部12b而增加。因此,环保持部12的最下部12b在环装配孔10的中心线50的方向上的尺寸T2大于安装部11的前侧部分的厚度(上下方向的尺寸)。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环保持部12的最下部12b在环装配孔10的中心线50的方向上的尺寸T2大于安装部11的前端的厚度T1(上下方向的尺寸)。另外,在连结部13未形成有贯通孔,因此,在中心纵剖视观察时也形成为从安装部11至环保持部12的最下部12b连续的剖面形状,壁厚从安装部11至环保持部12的最下部12b而逐渐增加。如上所述,连结部13的左右方向的中央部的壁厚最薄,在其左右方向的中央部,在中心纵剖视观察时,壁厚朝向上侧而逐渐增加。
[0089]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4以及图5所示,框主体部在从安装部11的前端向前侧凸起地弯曲并且朝向上侧后,呈直线地向斜上方延伸,连结部13在前后方向上弯曲并且朝向上侧。另外,上述的加强壁部42也与连结部13同样地沿前后方向弯曲并且从安装部11向环保持部
12延伸。加强壁部42的突出量从环保持部12朝向安装部11而逐渐变小,在安装部11的前侧部分其突出量为0。如上所述,通过加强壁部42在连结部13的两侧部形成厚壁部13b,该厚壁部13b的壁厚也朝向安装部11逐渐变薄。
[0090] 上述那样的钓线引导件1如图8所示安装于钓竿的竿体4的外周面。特别是,优选将钓线引导件1安装在钓竿的梢尖部,在将装配在钓竿的前端部的钓线引导件1设为第一个钓线引导件1(顶部引导件)时,优选用作第二个钓线引导件1、第三个钓线引导件1。第二个钓线引导件1、第三个钓线引导件1与顶部引导件同样,也是尤其要求小型轻量化另外也容易发生钓线缠绕的部位。因此,通过将本实施方式的钓线引导件1用作第二个钓线引导件1、第三个钓线引导件1,从而钓竿的梢尖部的状态、灵敏度变得良好,成为对较小的碰触也可以敏感地反应的钓竿,还能够防止钓线缠绕。另外,由于梢尖部变轻,因此钓竿的持重感也变小,操作性明显提高,而且也能够抑制梢尖部的晃动,例如也可以得到敏锐的抛投感。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用于第四个以后的钓线引导件1。
[0091] 作为将钓线引导件1向竿体4安装的安装方法,例如,将钓线引导件1的安装部11载置于竿体4,遍及安装部11与竿体4地卷装卷线5而将钓线引导件1紧缚于竿体4。具体而言,在安装部11的正后侧的竿体4的部分卷绕规定的次数,并且遍及从安装部11的后端至缩径部20的区域、或者从安装部11的后端至向前侧越过缩径部20的规定位置的区域,卷装卷线5而将钓线引导件1固定于竿体4,并且,将具有粘着性的合成树脂(粘着剂)涂敷在卷线5的卷装部分而进行固定。
[0092] 由于本实施方式中的钓线引导件1的安装部11较薄,因此能够将安装部11紧贴性良好地安装于竿体4的外周面。另外,竿体4的外周面与安装部11的上表面之间的台阶较小,从而也能够防止因该台阶导致钓线缠绕。并且,在安装部11的下表面遍及全长地形成有凹面部24,因此容易使安装部11的下表面沿着竿体4的外周面,因此,钓线引导件1的安装部11与竿体4的外周面的紧贴性更加良好,能够稳定且牢固地将钓线引导件1安装于竿体4。另外,由于在安装部11的上表面的左右两侧部形成有倾斜面21,因此能够顺畅地卷绕卷线5。需要说明的是,安装部11的上表面与下表面的倾斜面21、22也具有轻量化的效果。
[0093] 而且,由于钓线引导件1的引导框3是锻造品且成为材料的金属通过锻造而被捶打从而其强度提高,因此即便使引导框3薄壁化也能够确保足够的强度,特别是能够使安装部11薄壁化。而且,由于能够使引导框3的壁厚发生变化,因此对于需要较大的强度的部位可以设置得较厚,而对于较小的强度便足够的部位可以设置得较薄,从而能够使引导框3整体轻量化并且确保强度。即,对于安装部11设置得较薄,对于环保持部12、连结部13设置得比安装部11厚,从而能够轻量化并且能够确保强度。
[0094] 另一方面,通过使环保持部12的最下部12b在环装配孔10的中心线50的方向上的尺寸T2大于安装部11的前侧部分的厚度(例如前端的厚度T1),能够增加引导环2的外周面与环装配孔10的壁面的接触面积,能够通过压入而牢固地安装引导环2。因此,不过度地依赖于粘着剂而能够防止引导环2从引导框3脱落。另外,由于在环装配孔10的壁面形成有微小凸部30,因此通过压入的方式能够更加牢固地装配引导环2。而且,由于能够将环装配孔10的壁面的整周中的未形成有微小凸部30的部分、即相邻的微小凸部30之间的部分设为粘着剂存积处,因此能够将引导环2牢固地粘着固定于引导框3。
[0095] 另外,由于在环保持部12左右形成有一对局部加长部31,因此能够提高环保持部12的强度并且也能够防止钓线缠绕。特别是,由于局部加长部31与加强壁部42连续,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框主体部的强度并且也能够进一步防止钓线缠绕。并且,由于在框主体部的外缘部具备朝向前侧扩展的倾斜面40,该倾斜面40从环保持部12的外周缘部向连结部13的左右两侧缘部连续地延伸,因此能够有效地防止发生钓线缠绕。
[0096] 另一方面,由于从环保持部12至安装部11形成有加强壁部42,因此该加强壁部42作为肋而发挥功能从而框主体部的强度提高。特别是,能够提高连结部13的前后方向的弯曲强度,从而能够防止在从钓线对钓线引导件1作用有较大的力、对钓线引导件1直接作用有外力等情况下引导框3的前后方向的弯曲、破损。另外,加强壁部42向后侧突出并且形成在左右两侧部,因此也能够防止钓线缠绕。
[0097] 另外,在通过横剖视观察时连结部13的壁厚从左右方向的中央部朝向左右两侧而增加,因此能够实现轻量化并且有效地提高连结部13的强度。即,通过将连结部13局部地设置得较厚,而非在整个宽度均匀地设置成厚壁,特别是将左右方向的中央部设置成薄壁并且将左右方向的两侧部设置成厚壁,由此能够抑制引导框3的重量并且确保较高的强度。而且,由于壁厚从左右方向的中央部朝向两侧部逐渐变化,因此不仅确保对于前后方向的力的强度,对于左右方向的力、扭转也能够确保较大的强度。
[0098] 另一方面,由于采用在中心纵剖视观察时形成为从安装部11至环保持部12的最下部12b连续的剖面形状且在连结部13未形成有贯通孔的结构,因此与存在贯通孔的不连续的剖面形状相比,能够进一步提高连结部13的强度。另外,在中心纵剖视观察时,壁厚从安装部11至环保持部12的最下部12b而逐渐增加,因此能够防止产生应力集中而能够确保较大的强度。
[0099]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防止卷线5从竿体4脱落,在安装部11的左右两侧缘部分别形成有缩径部20,然而也可以如图9以及图10那样在安装部11的上表面形成有用于防止卷线5的脱落的凹部25。优选该凹部25以沿着左右方向横切安装部11的上表面的方式形成。
[0100] 另外,如图11以及图12所示,也优选在安装部11的上表面形成有用于防止卷线5脱落的凹部25并且形成有凹槽26a、26b、26c、26d。优选将凹槽26a、26b、26c、26d设为比凹部25细且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形状,且优选与凹部25同样地沿着左右方向横切安装部11的上表面。凹槽26a、26b、26c、26d的个数是任意的,优选形成多个凹槽26a、26b、26c、26d。另外,凹槽26a、26b、26c、26d的配置也是任意的,然而特别优选在凹部25的前后的缘部分别形成有凹槽26a、26b、26c、26d,另外,优选除此以外还在比凹部25靠后侧的位置形成有一处或多处。作为一例,图10以及图11中示出了在凹部25的前后的缘部形成有凹槽26a、26b且在凹部25的后侧形成有凹槽26c、26d的结构。凹槽26a、26b、26c、26d能够设为剖视观察时呈圆弧状、U字状、V字状。优选在通过锻造形成引导框3后对其表面进行滚筒研磨等,在进行了这种表面研磨处理后,优选例如通过将圆柱状的销的外周面按压于安装部11的上表面压设凹槽
26a、26b、26c、26d。通过像这样在表面研磨处理后形成凹槽26a、26b、26c、26d,使得凹槽
26a、26b、26c、26d的前后的开口缘部成为不带有圆角而发挥棱的作用的尖锐的剖面形状,从而可以进一步防止卷线5的脱落。另外,通过形成凹槽26a、26b、26c、26d使得安装部11不易朝上翘曲从而容易地确保其直线性。因此,在将钓线引导件1安装于竿体4时安装部11容易沿着竿体4的外周面,从而能够更加可靠地将钓线引导件1安装于竿体4。
[0101]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采用在连结部13未形成有贯通孔的结构,然而也可以采用形成有贯通孔的结构。另外,本发明采用在向竿体4安装的安装状态下引导环2成为向前侧倾斜的前倾姿态的结构,然而也可以采用成为直立姿态的结构,即,引导环2的中心线51与竿体4的中心线平行的结构。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