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钓鱼与渔业 / 渔业产品 / 肉食性鱼类 / 湖泊水生态治理的食物链重建方法

湖泊生态治理的食物链重建方法

阅读:782发布:2020-06-18

专利汇可以提供湖泊生态治理的食物链重建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湖泊 水 生态治理的食物链重建方法,利用原食物网打破、新食物网的构建、食物网的维护管理建立合理的金字塔式 能量 转移模式;通过驱赶、捕捞、放养大型 肉食性鱼类 捕食,降低原有小型、杂食性鱼类的存量及比例。避免过量搅底型、搅水型鱼类的搅动引起水质的浑浊且不易沉降, 水体 透明度低, 植物 所需的光照不够,抑制植物的生长甚至死亡,消杀水体及底泥中能够导致沉水植物及鱼类生病的有害病菌及幼虫。本发明具有稳定持久的作用,辅助沉水植物系统构建,湖泊恢复自我调节能 力 ,美化了环境。,下面是湖泊生态治理的食物链重建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湖泊生态治理的食物链重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通过驱赶、捕捞、放养大型肉食性鱼类捕食,降低原有小型、杂食性鱼类的存量及比例;
消杀水体及底泥中能够导致沉水植物及鱼类生病的有害病菌及幼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湖泊水生态治理的食物链重建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投放漂白粉的方式对原鱼类系统进行驱赶或清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湖泊水生态治理的食物链重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漂白粉
3
的用量为15~20g/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湖泊水生态治理的食物链重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投放漂白粉或高锰酸对水体及底泥中致病菌、水螟卵及幼虫、龙虾成体及卵、矛头骚、中华骚进行消杀,用于防止沉水植被受到龙虾、水螟的破坏而消失;以及清理湖面漂浮的大量断叶,用于防止鱼类遭受出血病、烂腮病、水霉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湖泊水生态治理的食物链重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外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种植用于吸收底泥以及水中营养的沉水植物,所述沉水植物的种植方式采用扦插法,种植范围为水域区域的70%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湖泊水生态治理的食物链重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底栖动物的构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湖泊水生态治理的食物链重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栖动物的构建包括放养三帆蚌、螺蛳和青虾,放养标准为:三角帆蚌选用长度为5~10cm,年
2 2
龄1~2年,放养密度:1个/m;螺蛳选用长度为1~2cm,放养密度为2个/m ;青虾选用长度为2~4cm,放养密度为每两平方米放养一尾。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湖泊水生态治理的食物链重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鱼类系统的构建,其包括滤食性鱼类以及肉食性鱼类的放养,滤食性鱼类选用鲢鱼、鳙鱼、鸭嘴鲟、俄罗斯鲟,肉食性鱼类选用鳜鱼、鲶鱼、乌鳢、黄颡鱼、鲈鱼、翘嘴红鲌;
放养密度为:鳙鱼6尾每亩;鲢鱼:20尾每亩;鳜鱼:10尾/亩;乌鱼:15尾每亩;黄颡鱼:15尾每亩;新建湖泊放养幼鱼,规格在10g-50g/尾;老旧湖泊改造须放养幼鱼或成鱼,规格在100g-500g/尾;其他规格:其他鱼类体长大于肉食性鱼类体长的1/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湖泊水生态治理的食物链重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食物链的维护与管理,所述食物链的维护与管理包括对沉水植物的管理、水质的维护、以及鱼类系统及底栖动物系统的管理与维护、紧急情况的处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湖泊水生态治理的食物链重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沉水植物的管理包括:对沉水植物的绞拔、补种、修剪;或根据种植的沉水植物的成活率以及生长状况,对该品种进行补种或更换;若沉水植物长势较好冒出水面影响美观,针对水下
20cm处进行修剪,修剪完成使用拉网清除水面遗留的杂草;若生长密度太小,则补种,若密度太大则适量的拔掉;
所述鱼类系统的管理与维护包括:鱼类的捕捞、鱼类的放养,调整鱼类结构使滤食性鱼类占比小于15%、肉食性鱼类占比大于55%,杂食性鱼类占比小于20%;杂食性鱼类中鲤鱼与草食性鱼类控制在每亩1尾以下;鱼类结构包含底层鱼类、中层鱼类、上层鱼类,肉食性鱼类含大型、小型、追击型、伏击型、温和型、凶猛型;
所述底栖动物系统的管理与维护包括对底栖动物的补放和有害底栖动物的捕获;
若湖泊表面出现大量非人为的断叶,判断为龙虾或螃蟹导致的情况下,采取地笼方式捕获龙虾或螃蟹,以及放养500g-1000g/尾的鲶鱼辅助地龙,用于控制龙虾或螃蟹的数量;
若通过对水中漂浮、植物叶面、湖底、水面以上植物或石壁进行观察,确定为萝卜螺和福寿螺等因素,在有萝卜螺在叶子表面或游动,以及水面以上有附着粉色椭圆形卵堆的情况下,则放养青鱼,利用青鱼的选择性牧食习性控制萝卜螺、福寿螺的数量,以及配合人工打捞大型个体或人工清除虫卵的方式。

说明书全文

湖泊生态治理的食物链重建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环境治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湖泊水生态治理的食物链重建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大多数景观湖位于人口密集的地方,受到的污染胁迫较大。而且大部分湖泊曾经都作为水产养殖重要场地,多以四大家鱼为主,故为保证高产,肉食性鱼类受到了严格的控制。当人们对生活水平要求越来越高,恶化了的水环境状况受到了广泛诟病,于是国内多地出台政策取缔江河湖库网箱、禁止施肥养鱼,以及与水生态文明建设、水环境治理与保护结合起来,把推进人放天养与实施清水工程结合起来,突出解决网箱施肥养鱼污染水质的问题,加快修复、重建江河湖库水域水生态建设步伐,全面开展水体污染治理和水源保护工作。
[0003] 目前,单方面取缔江河湖库网箱养鱼、禁止施肥养鱼,推进人放天养,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不合理结构带来的问题,故必须实施以食物网重建为前提的清水工程。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湖泊水生态治理的食物链重建方法,用于从根本上解决水体污染治理和水源保护的技术问题。
[0005] 考虑到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公开的一个方面,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 一种湖泊水生态治理的食物链重建方法,它包括:
[0007] ⅰ)通过驱赶、捕捞、放养大型肉食性鱼类捕食,降低原有小型、杂食性鱼类的存量及比例;
[0008] ⅱ)消杀水体及底泥中能够导致沉水植物及鱼类生病的有害病菌及幼虫。
[0009]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
[0010]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采用投放漂白粉的方式对原鱼类系统进行驱赶清理。
[0011]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所述漂白粉的用量为15~20g/m3。
[0012]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投放漂白粉或高锰酸等药剂对水体及底泥中致病菌、水螟卵及幼虫、龙虾成体及卵、矛头骚、中华骚进行消杀,用于防止沉水植被受到龙虾、水螟破坏消失,以及湖面漂浮大量断叶和鱼类遭受出血病、烂腮病、水霉病。
[0013]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在外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种植用于吸收底泥以及水中营养的沉水植物,所述沉水植物的种植方式采用扦插法,种植范围为水域区域的70%以上。
[0014]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它还包括底栖动物的构建。
[0015]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所述底栖动物包括放养三帆蚌、螺蛳和青虾,放2
养标准为:三角帆蚌选用长度为5~10cm,年龄1~2年,放养密度:1个/m;螺蛳选用长
2
度为1~2cm,放养密度为2个/m;青虾选用长度为2~4cm,放养密度为每两平方米放养一尾。
[0016]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它还包括鱼类系统的构建,其包括滤食性鱼类以及肉食性鱼类的放养,滤食性鱼类选用鲢鱼、鳙鱼、鸭嘴鲟、俄罗斯鲟,肉食性鱼类选用鳜鱼、鲶鱼、乌鳢、黄颡鱼、鲈鱼、翘嘴红鲌;放养密度为:鳙鱼6尾每亩;鲢鱼:20尾每亩;鳜鱼:10尾/亩;乌鱼:15尾每亩;黄颡鱼:15尾每亩;新建湖泊放养幼鱼,规格在10g-50g/尾;老旧湖泊改造须放养幼鱼到成鱼,规格在100g-500g/尾;其他规格:其他鱼类体长大于肉食性鱼类体长的1/2。
[0017]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它还包括食物链的维护与管理,所述食物链的维护与管理包括对沉水植物的管理、水质的维护、以及鱼类系统及底栖动物系统的管理与维护、紧急情况的处理。
[0018] 本发明还可以是:
[0019]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所述对沉水植物的管理包括:对沉水植物的绞拔、补种、修剪;或根据种植的沉水植物的成活率以及生长状况,对该品种进行补种或更换;若沉水植物长势较好冒出水面影响美观,针对水下20cm处进行修剪,修剪完成使用拉网清除水面遗留的杂草;若生长密度太小,则补种,若密度太大则适量的拔掉;
[0020] 所述鱼类系统的管理与维护包括:鱼类的捕捞、鱼类的放养,调整鱼类结构达到滤食性鱼类占比<15%、肉食性鱼类占比>55%,杂食性鱼类占比<20%。杂食性鱼类中鲤鱼与草食性鱼类控制在每亩1尾以下;鱼类结构包含底层鱼类、中层鱼类、上层鱼类,肉食性鱼类含大型、小型、追击型、伏击型、温和型、凶猛型;
[0021] 所述底栖动物系统的管理与维护包括对底栖动物的补放和有害底栖动物的捕获;
[0022] 若湖泊表面出现大量非人为的断叶,采取地笼方式,确认并捕获是龙虾或螃蟹,放养500g-1000g/尾的鲶鱼辅助地笼,可以很好的控制龙虾及螃蟹数量;
[0023] 若通过对水中漂浮、植物叶面、湖底、水面以上植物或石壁进行观察,确定为萝卜螺和福寿螺等因素,在有壳易碎的萝卜螺在叶子表面或游动,水面以上有附着的粉色椭圆形卵堆的情况下,利用青鱼的选择性牧食习性放养控制萝卜螺及福寿螺,同时配合人工打捞大型个体及人工清除虫卵的方式。
[0024]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之一是:
[0025] 本发明的一种湖泊水生态治理的食物链重建方法,采用无污染的清水型水生态修复工程方式改善水体富营养化水平,利用原食物网打破、新食物网的构建,食物网的维护管理建立合理的金字塔式能量转移模式,具有稳定持久的作用,辅助了沉水植物系统的构建,提高了湖泊自我恢复调节的能,美化了环境以及具有较好的生态教育意义。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0027] 一种湖泊水生态治理的食物链重建方法,利用原食物网打破、新食物网的构建、食物网的维护管理建立合理的金字塔式能量转移模式。其特点:稳定持久作用,辅助沉水植物系统构建,湖泊恢复自我调节能力,美化环境以及生态教育意义。具体地:
[0028] 原食物网打破包括通过驱赶、捕捞、放养大型肉食性鱼类捕食,降低原有小型、杂食性鱼类的存量及比例。避免过量搅底型、搅水型鱼类的搅动引起水质的浑浊且不易沉降,水体透明度低,植物所需的光照不够,抑制植物的生长甚至死亡,消杀水体及底泥中能够导致沉水植物及鱼类生病的有害病菌及幼虫。
[0029] 对鱼类驱赶可采用投放漂白粉的方式对原鱼类系统进行驱赶清理,具体用量3
15~20g/m。
[0030] 对鱼类的捕捞:捕捞方式有多种,主要使用刺网、迷魂阵、地笼、抬网、拖网等捕捞方式。
[0031] 消杀有害病菌及幼虫:投放漂白粉或高锰酸钾等药剂对水体及底泥中致病菌、水螟卵及幼虫、龙虾成体及卵、矛头骚、中华骚等进行消杀,以防沉水植被受到龙虾、水螟破坏消失,致湖面漂浮大量断叶。防止鱼类遭受出血病、烂腮病、水霉病等。
[0032] 高等植物的构建:依靠吸收底泥以及水中营养生活的植物,其可以为鱼类、生物、着生生物提供躲避场所、有机质营养、向水体输送气。
[0033] 沉水植物的种植:种植方式采用扦插法,种植范围为水域区域的70%以上,以保证沉水植被功能满足水体营养盐控制的需求,前提是污水等外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种植种类选用适应本土环境的易于生长,尽量使得四季更换的品种进行种植。比如:在四川就会选用苦草、来眼子菜、轮叶黑藻、微齿眼子菜、篦齿眼子菜以及狐尾藻等品种进行交叉种植。
[0034] 底栖动物的构建: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浮动物调控的缺陷,增加了系统的稳定性和调控效应。并且底栖动物中蚌类的滤食作用可以加快营养循环、促进悬浮物絮凝沉降、有效的减少浮游藻类等悬浮物质、提高水体透明度。底栖动物中螺类的牧食作用有效地去除植物表面的附生生物覆盖层,降低了植物的光照限制及其与附生藻类的营养盐竞争等有害影响,促进了水生植物的生长。为个别鱼类提供着卵条件,底栖动物幼体及小型个体可以为幼鱼提供饵料。放养三角帆蚌、螺蛳以及青虾等底栖动物,放养标准为:三角帆蚌选用长度2
为5~10cm,年龄1~2年,放养密度:1个/m;螺蛳选用长度为1~2cm,放养密度为2个
2
/m;青虾选用长度为2~4cm,放养密度为每两平方米放养一尾青虾。
[0035] 鱼类系统的构建:鱼类是指滤食性鱼类以及肉食性鱼类的放养,滤食性鱼类主要以浮游动植物为食,可减少水中的浮游动植物增加水体透明度。肉食性鱼类的作用为控制野杂鱼的数量,避免过多的野杂鱼在水中搅动,引起水体浑浊。肉食性鱼类幼鱼基黄颡鱼可以有效控制水螟卵及幼虫、矛头骚、中华骚、蚊蝇幼虫等,可以有效破坏水体周边蚊蝇繁殖过程。滤食性鱼类通常选用鲢鱼、鳙鱼、鸭嘴鲟、俄罗斯鲟等,肉食性鱼类选用鳜鱼、鲶鱼、乌鳢、黄颡鱼、鲈鱼、翘嘴红鲌等。放养密度为:鳙鱼6尾每亩,鲢鱼:20尾每亩,鳜鱼:10尾/亩,乌鱼:15尾每亩,黄颡鱼,15尾每亩。新建湖泊放养幼鱼,规格在10g-50g/尾,老旧湖泊改造须放养幼鱼或成鱼(老旧湖泊中的野杂鱼生长时间较长,并且在清理原始鱼类的时候不一定将其清理干净,因此需放养成年的肉食性鱼类控制原始野杂鱼的数量,以及幼鱼的虑食性鱼类,根据湖泊情况选择幼鱼或成鱼),规格在100g-500g/尾,其他规格:其他鱼类体长大于肉食性鱼类体长的1/2。
[0036] 食物链的维护与管理:沉水植物的管理,水质的维护,以及鱼类系统及底栖动物系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