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农用建筑及设备 / 采摘机 / 食用菌区格化栽培容器及食用菌二次培菌栽培方法

食用菌区格化栽培容器及食用菌二次培菌栽培方法

阅读:944发布:2020-05-08

专利汇可以提供食用菌区格化栽培容器及食用菌二次培菌栽培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一种食用菌区格化栽培容器及食用菌二次培菌栽培方法,具体步骤如下:一、培养料准备,二、接种与培菌,三、无菌 粉碎 ,四、二次装料,五、二次培菌管理,六、出菇管理,七、 收获 ,八、转潮管理,本 发明 有益的效果是:本发明中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采用相对较大的容器进行第一次培菌,而区格化容器把相对较小的容器整合在同一个平面上,采用容易开启与关闭的保湿透气材料遮盖,便于解决增 氧 与保湿的矛盾,平面化容器便于各栽培环节的机械化操作,包括搬运、摆放、补 水 操作、采摘等系列操作,且有利于各点 温度 、湿度、光照、氧气的均匀一致,能够保证营养独立分配,减少食用菌营养自然争夺造成的丛生及分布不均,使食用菌子实体均匀分布至各区格化容器,防止子实体无序暴出,菇型圆整饱满,整齐一致,提高营养利用率,提高了出菇空间利用率。,下面是食用菌区格化栽培容器及食用菌二次培菌栽培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食用菌二次培菌栽培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一、培养料准备:准备体积较大的菌袋或其他容器,将培养料放入菌袋或其他容器中,将培养料进行灭菌处理;
二、接种与培菌:将食用菌菌种植入菌袋或其它容器内,在适合的温度下菌丝开始扩展延伸;
三、无菌粉碎:当在食用菌菌丝布满整个容器但未转色之前,在无菌的环境下拆开菌袋或其它容器,将培养料和菌丝体的混合物进行粉碎;
四、二次装料:准备大量设有阵列分布的区格化容器,将无菌粉碎后的菌丝和培养料混合物投入区格化容器中并压实
五、二次培菌管理:对区格化容器表面覆盖透气且保湿的材料,也可以覆盖塑料膜,覆盖完毕后将区格化容器放入培养室中培养,并及时用直径3-6毫米的钉或钉进行人工或机械进行打孔增,每区格铁钉或钢钉插入长度不超过区格容器深度,拨出后造成覆盖物表面有数个孔洞,此举有利于菌丝的发生,此培养过程直至菌丝生理成熟;
六、出菇管理:当菌丝生理成熟后形成菌,菌块表皮全部或部分转成褐色时进行6℃以上温差或震动刺激促进菇蕾形成;
七、收获:待到菇蕾长大到即将开伞前,进行人工采摘或机械平面切割;
八、转潮管理:采收结束后,去除菌脚及杂质,先干后湿,菌块量增持至40-55%,人为造成一定的干湿交替,休息养菌7-20天,即可进行下一潮出菇管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二次培菌栽培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培养料成分为木屑74-79份、麸皮20-25份、石膏粉1份,加上与干料等重的水,混合搅拌均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二次培菌栽培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区格化容器包括容器主体(1),容器主体上间隔设置有用于装培养料的格子(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食用菌二次培菌栽培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容器主体(1)的四周设有用于悬挂的悬挂孔(4)。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食用菌二次培菌栽培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容器主体(1) 的上平面设有用于换气散热的通孔(5)。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食用菌二次培菌栽培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格子(2)的底部设有用于透气的透气孔(6)。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食用菌二次培菌栽培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格子(2)底部固定安装有用于防止透气孔(6)闭塞的凸起颗粒(3),所述格子(2)内侧和外侧设有阵列分布的加强筋(14)。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食用菌二次培菌栽培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容器主体(1)的四周边缘设有向下凹陷的密封平台(7),所述容器主体(1)两端内侧设有固定突起(8)。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食用菌二次培菌栽培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密封平台(7)上方设有与密封平台相配合的回形板(9),所述回形板(9)四周设有与悬挂孔(4)连通的悬挂孔二(1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食用菌二次培菌栽培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回形板(9)四周外端中部设有一对的固定板(11),所述固定板(11)相对应两端之间活动连接有活动轴(12),所述活动轴(12)外侧活动连接有能与固定突起(8)配合固定的U形板(13)。

说明书全文

食用菌区格化栽培容器及食用菌二次培菌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食用菌区格化栽培容器及食用菌二次培菌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食用菌栽培大多采用筒袋栽培或方砖式栽培,其菌袋采用的大多为塑料袋,也就是把食用菌培养料装进一定大小的塑料筒袋或塑料方袋,进行高温灭菌形成袋内无菌环境随后植入食用菌菌种,在一定温度下食用菌菌丝慢慢发菌,最后成熟并生长食用菌子实体。这种方式有利于灭菌和接种,培菌过程也比较容易控制。但传统的方式不适合机械化操作且出菇面比较窄,出菇分布不均匀,营养转化率相对较低,子实体丛生或无序暴出现象普遍,畸形菇和劣质菇比例高。由于传统方法需脱袋出菇,培养料保困难,生产过程需要不定期进行注水管理,费工费时。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食用菌区格化栽培容器及食用菌二次培菌栽培方法,采用常规接种和培菌,培菌完成后,将菌丝体和培养料进行无菌粉碎压制到区格化栽培容器中促进菌丝再生,在区格化容器中进行区格化二次培菌。
[0004]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食用菌二次培菌栽培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0005] 一、培养料准备:准备体积较大的菌袋或其他容器,将培养料放入菌袋或其他容器中,将培养料进行灭菌处理;
[0006] 二、接种与培菌:将食用菌菌种植入菌袋或其它容器内,在适合的温度下菌丝开始扩展延伸;
[0007] 三、无菌粉碎:当在食用菌菌丝布满整个容器但未转色之前,在无菌的环境下拆开菌袋或其它容器,将培养料和菌丝体的混合物进行粉碎;
[0008] 四、二次装料:准备大量设有阵列分布的区格化容器,将无菌粉碎后的菌丝和培养料混合物投入区格化容器中并压实
[0009] 五、二次培菌管理:对区格化容器表面覆盖透气且保湿的材料,也可以覆盖塑料膜,覆盖完毕后将区格化容器放入培养室中培养,并及时用直径3-6毫米的钉或钉进行人工或机械进行打孔增,每区格铁钉或钢钉插入长度不超过区格容器深度,拨出后造成覆盖物表面有数个孔洞,此举有利于菌丝的发生,此培养过程直至菌丝生理成熟;
[0010] 六、出菇管理:当菌丝生理成熟后形成菌,菌块表皮全部或部分转成褐色时进行6℃以上温差或震动刺激促进菇蕾形成;
[0011] 七、收获:待到菇蕾长大到即将开伞前,进行人工采摘或机械平面切割;
[0012] 八、转潮管理:采收结束后,去除菌脚及杂质,先干后湿,菌块含水量增持至40-55%,人为造成一定的干湿交替,休息养菌7-20天,即可进行下一潮出菇管理。
[0013] 为了进一步完善,培养料成分为木屑74-79份、麸皮20-25份、石膏粉1份,加上与干料等重的水,混合搅拌均匀。
[0014] 进一步完善,区格化容器包括容器主体,容器主体上间隔设置有用于装培养料的格子,容器主体四周为光滑表面,薄膜能够吸附在容器主体四周的光滑表面上进行密封。
[0015] 进一步完善,容器主体的四周设有用于悬挂的悬挂孔。
[0016] 进一步完善,容器主体的上平面设有用于换气散热的通孔。
[0017] 进一步完善,格子的底部设有用于透气的透气孔。
[0018] 进一步完善,格子底部固定安装有用于防止透气孔闭塞的凸起颗粒,所述格子内侧和外侧设有阵列分布的加强筋。
[0019] 进一步完善,容器主体的四周边缘设有向下凹陷的密封平台,所述容器主体两端内侧设有固定突起。
[0020] 进一步完善,密封平台上方设有与密封平台相配合的回形板,所述回形板四周设有与悬挂孔连通的悬挂孔二。
[0021] 进一步完善,回形板四周外端中部设有一对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相对应两端之间活动连接有活动轴,所述活动轴外侧活动连接有能与固定突起配合固定的U形板。
[0022] 本发明有益的效果是:本发明中区格化容器表面积大容易覆盖,便于解决增氧与保湿的矛盾,平面化容器便于各环节的机械化操作,包括搬运、摆放、增湿、采摘系列操作且有利于各点温度、湿度、光照、氧气的均匀一致,能够保证营养独立分配减少食用菌营养的自然争夺造成的丛生或无序暴出,使食用菌子实体分布均匀菌型园整饱满,能够提高营养利用率,提高了出菌空间利用率。附图说明
[0023] 图1为本发明中区格化容器的示意图;
[0024] 图2为图1中A向剖视图;
[0025] 图3为图1中B向剖视图;
[0026] 图4为图1中C向剖视图;
[0027] 图5为本发明中回形板的示意图;
[0028] 图6为本发明中图5的D向剖视图;
[0029] 图7为本发明中图5的E向剖视图;
[0030] 图8为本发明中突起颗粒的局部放大图;
[0031] 图9为本发明中主体和回形板的配合示意图。
[0032] 附图标记说明:主体1、格子2、凸起颗粒3、悬挂孔4、通孔5、透气孔6、密封平台7、固定突起8、回形板9、悬挂孔二10、固定板11、活动轴12、U形板13、加强筋14。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34] 参照附图1、2、3、4、5、6、7、8、9:本实施例中这种食用菌二次培菌栽培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0035] 一、培养料准备:准备体积较大的菌袋或其他容器,将培养料放入菌袋或其他容器中,将培养料进行灭菌处理;
[0036] 二、接种与培菌:将食用菌菌种植入菌袋或其它容器内,在适合的温度下菌丝开始扩展延伸;
[0037] 三、无菌粉碎:当在食用菌菌丝布满整个容器但未转色之前,在无菌的环境下拆开菌袋或其它容器,将培养料和菌丝体的混合物进行粉碎;
[0038] 四、二次装料:准备大量设有阵列分布的区格化容器,将无菌粉碎后的菌丝和培养料混合物投入区格化容器中并压实;
[0039] 五、二次培菌管理:对区格化容器表面覆盖透气且保湿的材料,也可以覆盖塑料膜,覆盖完毕后将区格化容器放入培养室中培养,并及时用直径3-6毫米的铁钉或钢钉进行人工或机械进行打孔增氧,每区格铁钉或钢钉插入长度不超过区格容器深度,拨出后造成覆盖物表面有数个孔洞,此举有利于菌丝的发生,此培养过程直至菌丝生理成熟;
[0040] 六、出菇管理:当菌丝生理成熟后形成菌块,菌块表皮全部或部分转成褐色时进行6℃以上温差或震动刺激促进菇蕾形成;
[0041] 七、收获:待到菇蕾长大到即将开伞前,进行人工采摘或机械平面切割;
[0042] 八、转潮管理:采收结束后,去除菌脚及杂质,先干后湿,菌块含水量增持至40-55%,人为造成一定的干湿交替,休息养菌7-20天,即可进行下一潮出菇管理。
[0043] 培养料成分为木屑74-79份、麸皮20-25份、石膏粉1份,加上与干料等重的水,混合搅拌均匀。
[0044] 参照附图1、2:区格化容器包括容器主体1,容器主体上间隔设置有用于装培养料的格子2,容器主体1四周为光滑表面,薄膜能够吸附在容器主体1四周的光滑表面上进行密封。
[0045] 参照附图1、4:容器主体1的四周设有用于悬挂的悬挂孔4。
[0046] 参照附图1、3:容器主体1的上平面设有用于换气散热的通孔5。
[0047] 参照附图1、2、:格子2的底部设有用于透气的透气孔6。
[0048] 参照附图1、2、8:格子2底部固定安装有用于防止透气孔6闭塞的凸起颗粒3,所述格子2内侧和外侧设有阵列分布的加强筋14。
[0049] 参照附图1、3、9:容器主体1的四周边缘设有向下凹陷的密封平台7,所述容器主体1两端内侧设有固定突起8。
[0050] 参照附图1、4、5、7:密封平台7上方设有与密封平台相配合的回形板9,所述回形板9四周设有与悬挂孔4连通的悬挂孔二10。
[0051] 参照附图3、5、6:回形板9四周外端中部设有一对的固定板11,所述固定板11相对应两端之间活动连接有活动轴12,所述活动轴12外侧活动连接有能与固定突起8配合固定的U形板13。
[0052] 虽然本发明已通过参考优选的实施例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是,本专业普通技术人员应当了解,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可作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各样变化。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