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作物管理 / 苗床 / 一种滇重楼种苗培育简易播种装置

一种滇重楼种苗培育简易播种装置

阅读:197发布:2020-05-08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滇重楼种苗培育简易播种装置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滇重楼种苗培育简易 播种 装置,该装置包括播种管,三通管,抽 真空 装置;播种管为中空结构,沿播种管长度方向设有多个间距相等的孔径为1.5~2.5mm的播种孔,通过三通管将播种管架和抽真空装置连为一体,使用时,通过开启或关闭抽真空装置以及控制三通管上的第一 开关 、第二开关,可以使播种管内形成 负压 并将滇重楼 种子 吸到播种孔上,或让抽气管内的负压消失从而使滇重楼种子落入 苗床 ,从而完成滇重楼的快速播种。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易于推广、播种高效、播种后种苗间距均匀的优点。,下面是一种滇重楼种苗培育简易播种装置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滇重楼种苗培育简易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播种管(1),三通管(2),抽真空装置(3);
播种管(1)为中空结构,其两端分别用第一播种管堵头(110)、第二播种管堵头(111)密封,其中第二播种管堵头(111)的中部设置有堵头孔(112),该堵头孔(112)与直通管(130)的一端密封连接,沿播种管(1)长度方向设有多个间距相等的孔径为1.5~2.5mm的播种孔(120),且各播种孔(120)在同一条直线上;
三通管(2)包括第一管(210)、第二管(220)、第三管(230),在第一管(210)上设置有第一开关(211),第二管(220)上设置有第二开关(221);
三通管(2)上的第三管(230)与播种管(1)上的直通管(130)的另一端密封连接,三通管(2)上的第二管(220)与抽真空装置(3)的抽气管(310)密封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滇重楼种苗培育简易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播种孔(120)的数量为2~100个。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滇重楼种苗培育简易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播种孔堵头(140),播种孔堵头(140)设置在播种孔(120)内,且每间隔一个播种孔(120)设置一个播种孔堵头(140)。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滇重楼种苗培育简易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播种管(1)上设有把手(4),所述把手(4)设在与播种孔(120)孔口相反的一侧。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滇重楼种苗培育简易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真空装置(3)为真空吸尘器

说明书全文

一种滇重楼种苗培育简易播种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药材植物种苗繁育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在培育滇重楼苗过程中所使用的简易滇重楼种苗培育播种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滇重楼是百合科重楼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状茎粗壮,茎高30~80cm,无毛,常带紫红色,基部有1~3片膜质叶鞘抱茎。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的功效,常用于治疗痈肿、咽喉肿痛、毒蛇咬伤、跌打伤痛、惊抽搐等病症。滇重楼从种植到收获利用需8~10年的时间,近年来,中成药制药企业为获取更多原料,大幅度提高其收购价格,收购价格达1000元/kg以上。收购价格上涨急剧提高了药农的采挖积极性,以致采挖速度远远超过了自然生长速度,导致野生资源已呈稀缺状态。
[0003] 为解决野生重楼稀缺的问题,人们逐步开始对滇重楼进行种植,到目前为止,生产上主要以带顶芽切繁殖和种子繁殖为主。人工精细培育滇重楼种苗或者萌发率研究实验中,通常将“白籽”,采用人工点播或人工撒播的方式播种。人工点播是将种子一粒一粒的播种在苗床,其工作效率较低,人投入较大,成本相对较高。人工撒播的方式是将一次抓一把种子撒于苗床上,其种子分布不均,一些种子成堆集中在一起,而有些地方的种植分布有很稀疏,种子密集的地方,既不利种苗生长,在移苗时又极易伤害苗的根部,种子稀疏的地方又浪费苗床。
[0004] 因此,发展一种能够快速精细播种、提高播种效率,并使种子在苗床上分布均匀、间隔一定的距离,有利于种苗快速生长和方便后期移植的播种装置,是滇重楼种苗育苗生产中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对于提高滇重楼播种效率、利于种苗移栽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实用新型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目前人工点播或撒播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快速精细播种、提高播种效率,并使种子在苗床上分布均匀、间隔一定的距离,有利于种苗快速生长和方便后期移植的滇重楼种苗培育简易播种装置。
[0006]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7] 一种滇重楼种苗培育简易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播种管,三通管,抽真空装置;
[0008] 播种管为中空结构,其两端分别用第一播种管堵头、第二播种管堵头密封,其中第二播种管堵头的中部设置有堵头孔,该堵头孔与直通管的一端密封连接,沿播种管长度方向设有多个间距相等的孔径为1.5~2.5mm的播种孔,且各播种孔是在同一条直线上的;
[0009] 三通管包括第一管、第二管、第三管,在第一管上设置有第一开关,第二管上设置有第二开关;三通管上的第三管播种管上的直通管的另一端密封连接,三通管上的第二管与抽真空装置的抽气管密封连接。
[0010] 作为优选方案,一种滇重楼种苗培育简易播种装置,其播种孔的数量为2~100个。
[0011] 作为优选方案,一种滇重楼种苗培育简易播种装置,还包括播种孔堵头,播种孔堵头设置在播种孔内,且每间隔一个播种孔设置一个播种孔堵头。
[0012] 作为优选方案,一种滇重楼种苗培育简易播种装置,所述播种管上设有把手,所述把手设在与播种孔开口方向相反的一侧。
[0013] 作为优选方案,一种滇重楼种苗培育简易播种装置,所述抽真空装置为真空吸尘器
[0014]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5] 1、本实用新型通过三通管将播种管和抽真空装置连接,并在播种管上设置多个播种孔,使用时,通过控制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可以很方便的让播种管内形成负压,这样可以一次性将多颗种子吸附到播种孔上,同时,又可以通过控制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让空气进入播种管内,使播种管与大气联通,让播种孔上吸附的种子落到苗床上,从而一次性完成多颗滇重楼种子的播种,与人工点播技术相比,具有高效快捷,节省劳力的优点;另外,由于播种孔的孔径为1.5~2.5mm,小于常用滇重楼种子的孔径,因此,每个播种孔一次仅能吸附一粒种子,从而避免人工撒播时,种子数量控制不均造成的浪费;与人工撒播相比,由于播种孔之间的间距均匀一致,播种后种苗的间距会均匀一致,因而有利于种苗的生长,方便后期的移植。
[0016] 2、由于播种孔的数量可以为2~100个,播种时可根据苗床的大小和需要育苗的数目选择播种管,这样既能实现快速高效的播种,又能保证播种管的大小与苗床的尺寸相适应。
[0017] 3、由于播种管上设置有与播种孔尺寸匹配的播种孔堵头,在需要增大播种后种苗的间距时,可用播种孔堵头间隔有序地将部分播种孔堵住,从而实现种苗间距的调控。
[0018] 4、在与播种孔开口方向相反的一侧上设有把手,播种时通过抓拿把手,更方便地对播种管进行移动,更能提高了播种效率,操作更方便。
[0019] 5、本实用新型的抽真空装置可以为真空泵或吸尘器,播种时可根据需要自主选择真空泵或吸尘器,没有真空泵的农民可直接选用家用吸尘器抽真空,因而具有结构简单,适用范围广,易于推广使用的特点。附图说明
[0020] 下面对本说明书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0021] 图1是一种滇重楼种苗培育简易播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2是图1中三通管的放大图;
[0023] 图3是图1所述装置中增加有播种孔堵头的结构示意图。
[0024] 图4是第二播种管堵头的结构示意图。
[0025] 图中,1—播种管;2—三通管;3—抽真空装置;4—把手;110—第一播种管堵头;111 —第二播种管堵头;112—堵头孔;120—播种孔;130—直通管;140—播种孔堵头;
210—第一管;211—第一开关;220—第二管;221—第二开关;230—第三管;310—抽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发明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
[0027] 如图1~3所示,一种滇重楼种苗培育简易播种装置,包括播种管1,三通管2,抽真空装置3;
[0028] 播种管1为中空结构,其两端分别用第一播种管堵头110、第二播种管堵头111密封,其中第二播种管堵头111的中部设置有堵头孔112,该堵头孔112与直通管130的一端密封连接,所述密封连接的其中一种方式为:堵头孔112内部和直通管130一端的外表面设有相互匹配的外、内螺纹,使用时在直通管130的外螺纹上缠绕密封胶带,然后将缠绕密封胶带后的直通管130的外螺纹旋入堵头孔112内,即可实现密封连接;所述密封连接的另一种方式为:在直通管130一端的外表面上设置一个圆形凹槽,在凹槽内放置一个密封垫圈,使用时将直通管130插入堵头孔112内,通过密封垫圈的作用也可实现密封连接;
[0029] 沿播种管1长度方向设有多个间距相等的孔径为1.5~2.5mm的播种孔120,且各播种孔 120是在同一条直线上的;
[0030] 三通管2包括第一管210、第二管220、第三管230,在第一管210上设置有第一开关211,第二管220上设置有第二开关221;三通管2上的第三管230播种管1上的直通管130的另一端密封连接,三通管2上的第二管220与抽真空装置3的抽气管310密封连接。
[0031]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一种滇重楼种苗培育简易播种装置,所述播种孔(120)的数量为 2~100个。
[0032] 作为优选方案,一种滇重楼种苗培育简易播种装置,还包括播种孔堵头140,播种孔堵头140设置在播种孔120内,且每间隔一个播种孔120设置一个播种孔堵头140。
[0033] 作为优选方案,一种滇重楼种苗培育简易播种装置,所述播种管1上设有把手4,所述把手4设在与播种孔120开口方向相反的一侧。
[0034] 作为优选方案,一种滇重楼种苗培育简易播种装置,所述抽真空装置3为真空泵或吸尘器。
[0035]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为:
[0036] 先将播种管1的左端右两端分别用第一播种管堵头110、第二播种管堵头111密封,其中第二播种管堵头111的中部设置有堵头孔112,该堵头孔112与直通管130的一端密封连接,直通管130的另一端与三通管的第三管230密封连接,三通管2的第二管220与抽真空装置 3上的抽气管310密封连接。使用时,关闭第一管210上的第一开关211,阻止空气进入播种管1,打开第二管220上的第二开关221,将播种管2的播种孔120向下对准堆放的滇重楼种子,开启抽真空装置3,通过抽真空使播种管2内形成负压,将滇重楼种子吸附在播种孔120 上,完成滇重楼种子的吸附,由于滇重楼的种子粒径几乎都在3.0mm以上,而播种孔尺寸为 1.5~2.5mm,因此吸附种子时,既能保证种子被吸附到播种孔上,又能保证不被吸入播种管内。
[0037] 然后将播种管2移动到滇重楼育苗苗床上,将播种孔120孔口向下,开启第一管210上的第一开关211,关闭第二管220上的第二开关221,这样,空气就通过第一管210进入播种管1内,使播种管1内的负压消失,吸附在播种孔120的滇重楼种子就会落入滇重楼育苗苗床上,如果播种管2上有10个播种孔,一次性就吸附8粒种子,一次性就可播种8种子,从而方便高效的完成滇重楼种苗的播种,大幅度节省了人力成本和播种时间,提高了播种工作效率。由于播种孔之间的间距均匀一致,因此还能达到播种距离均匀一致的目的。
[0038] 如果要调节种子之间的距离(株距),还可以将播种孔堵头140设置在播种孔120内,且每间隔一个播种孔120设置一个播种孔堵头140,这样种子之间的距离(株距)比原来的株距扩大了1倍。
[0039]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设计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和等同替换,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