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生物防治 / 生物防治剂 / 一种用于黄曲霉毒素生物防控可喷雾的液体菌剂

一种用于黄曲霉毒素生物防控可喷雾的液体菌剂

阅读:203发布:2020-05-11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用于黄曲霉毒素生物防控可喷雾的液体菌剂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用于黄曲霉毒素 生物 防控可喷雾的液体菌剂,包括:不产毒黄曲霉菌孢子悬浮液和液体制剂按照体积比1:1.5~3比例混合均匀制成。利用不产毒黄曲霉菌对产毒黄曲霉菌的竞争抑制作用,在作物种植过程中,通过接种不产毒黄曲霉种群和数量的优势,抑制致病黄曲霉菌的繁殖和产毒,从而达到生物防控的效果。液体制剂中的成分可为孢子的繁殖扩增提供营养物质,菌剂施加在 土壤 或 植物 上,能为不产毒黄曲霉孢子的生长提供较好的环境,与环境中本身 微生物 竞争中占据一定优势,成为土壤中的优势菌种。能够在黄曲霉菌产生毒素的关键时期起到生物防控的效果。液体菌剂以液体的形式进行喷洒,能够将用于 生物防治 的微生物制剂递送至目标部位,操作简单。,下面是一种用于黄曲霉毒素生物防控可喷雾的液体菌剂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用于黄曲霉毒素生物防控可喷雾的液体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黄曲霉毒素生物防控可喷雾的液体菌剂包括:
不产毒黄曲霉菌孢子悬浮液和液体制剂按照体积比为1:1.5~3比例混合制成;
所述液体制剂按重量份数计,包括:
变性淀粉1~2份、海藻酸钠0.5~0.8份、甘油0.2~0.5份、壳聚糖1~1.5份、余量为去离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黄曲霉毒素生物防控可喷雾的液体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不产毒黄曲霉孢子悬浮液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稻谷分装后,封口灭菌;
步骤2、向所述稻谷中接种不产毒黄曲霉菌株,并进行黑暗培养;
步骤3、培养结束后,加入吐温20溶液进行洗脱并监测计数,使瓶中不产毒黄曲霉孢子
7
的浓度达到10个/ml。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黄曲霉毒素生物防控可喷雾的液体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所述稻谷的重量为150g。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黄曲霉毒素生物防控可喷雾的液体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向所述稻谷中接种10ml不产毒黄曲霉菌株,并在温度为28~30℃下进行黑暗培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黄曲霉毒素生物防控可喷雾的液体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吐温20的体积浓度为0.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黄曲霉毒素生物防控可喷雾的液体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计数使用血球计数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黄曲霉毒素生物防控可喷雾的液体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不产毒黄曲霉菌孢子悬浮液和液体制剂按照体积比1: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黄曲霉毒素生物防控可喷雾的液体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制剂按重量份数计,包括:变性淀粉1.5份、海藻酸钠0.7份、甘油0.3份、壳聚糖1.2份、余量为去离子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黄曲霉毒素生物防控可喷雾的液体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制剂的制备包括:
称量后,将PH调节至7,70℃水浴加热240min后,进行磁搅拌,得到液体制剂。

说明书全文

一种用于黄曲霉毒素生物防控可喷雾的液体菌剂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黄曲霉毒素生物防控可喷雾的液体菌剂,属于农业化工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黄曲霉毒素是黄曲霉菌和寄生曲霉菌侵染花生、玉米、籽等粮食和油料作物过程中的次生代谢产物,具有很强的致癌性,对人类健康和食品安全有严重的危害。
[0003] 长期以来,生物防治作为一种安全、有效、对环境友好的防治手段,在霉菌及毒素的防控中,不断被人们认可。微生物个体小,繁殖速度快,代谢迅速,可用于快速产生和富集代谢产物,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近年来,多种微生物已被用于黄曲霉菌及毒素的生物防控中
[0004] 利用不产毒黄曲霉菌对产毒黄曲霉菌的竞争抑制作用是目前较为常用的一种生防手段。不产毒黄曲霉菌和产毒黄曲霉菌消耗的营养物质、分,所需的生长环境条件相同,作物种植过程中,通过接种不产毒黄曲霉种群和数量的优势,抑制致病黄曲霉菌的繁殖和产毒,从而达到生物防控的效果。
[0005] 将用于生物防治的微生物制剂递送至目标部位(果实附近的土壤或者叶子),需要考虑制剂本身的保质期,易操作性和对操作者的安全性外,还应该具有延长微生物活性且对环境友好的特点。不适当或不能有效发挥作用的制剂是制约微生物防治在农业的使用和推广重要的原因之一。
[0006] 在美国、阿根廷、澳大利亚等地进行的研究中,将孢子接种在大麦种子、大米颗粒上,然后加入藻土使孢子扩散均匀,施加在田间,改善土壤微生物种群和数量,达到生物防控的效果。这些方法成本较高,操作方法较为复杂,推广起来难度很大。对生物防治剂的制剂需求仍然存在,特别是储存后制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及施加在土壤或植物上的时效性等。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设计开发了一种用于黄曲霉毒素生物防控可喷雾的液体菌剂,将不产毒黄曲霉孢子悬浮液与液体制剂进行混合,不仅能够为不产毒黄曲霉菌孢子提供生长的营养成分,还有利于喷洒后不产毒黄曲霉菌孢子的附着,克服用于生物防治的微生物制剂无法递送至目标部位的缺陷
[0008] 本发明的另一发明目的:将不产毒黄曲霉孢子悬浮液与液体制剂按照比例进行混合,并对比例进行调节,不仅能够增加样品上黄曲霉菌落的数量,还能降低黄曲霉毒素的含量。
[0009]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0010] 一种用于黄曲霉毒素生物防控可喷雾的液体菌剂,包括:
[0011] 不产毒黄曲霉菌孢子悬浮液和液体制剂按照体积比为1:1.5~3比例混合制成;
[0012] 所述液体制剂按重量份数计,包括:
[0013] 变性淀粉1~2份、海藻酸钠0.5~0.8份、甘油0.2~0.5份、壳聚糖1~1.5份、余量为去离子水。
[0014] 优选的是,所述不产毒黄曲霉孢子悬浮液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
[0015] 步骤1、将稻谷分装后,封口灭菌;
[0016] 步骤2、向所述稻谷中接种不产毒黄曲霉菌株,并进行黑暗培养;
[0017] 步骤3、培养结束后,加入吐温20溶液进行洗脱并监测计数,使瓶中不产毒黄曲霉7
孢子的浓度达到10个/ml。
[0018] 优选的是,所述步骤1中,所述稻谷的重量为150g。
[0019] 优选的是,所述步骤2中,向所述稻谷中接种10ml不产毒黄曲霉菌株,并在温度为28~30℃下进行黑暗培养。
[0020] 优选的是,所述步骤3中吐温20的体积浓度为0.2%。
[0021] 优选的是,所述监测计数使用血球计数器。
[0022] 优选的是,所述不产毒黄曲霉菌孢子悬浮液和液体制剂按照体积比1:2。
[0023] 优选的是,所述液体制剂按重量份数计,包括:变性淀粉1.5份、海藻酸钠0.7份、甘油0.3份、壳聚糖1.2份、余量为去离子水。
[0024] 优选的是,所述液体制剂的制备包括:
[0025] 称量后,将PH调节至7,70℃水浴加热240min后,进行磁搅拌,得到液体制剂。
[0026] 本发明所述的有益效果:
[0027] 不产毒黄曲霉孢子与液体制剂混合后,有利于生防菌在作用部位存活并且在于环境中固有的微生物竞争的过程中占据优势,从而提高作物生长环境中不产毒黄曲霉的比例,起到生物防控的效果。
[0028] 利用不产毒黄曲霉菌对产毒黄曲霉菌的竞争抑制作用,在作物种植过程中,通过接种不产毒黄曲霉种群和数量的优势,抑制致病黄曲霉菌的繁殖和产毒,从而达到生物防控的效果。
[0029] 液体制剂中的成分可为孢子的繁殖扩增提供营养物质,菌剂施加在土壤或植物上,能为不产毒黄曲霉孢子的生长提供较好的环境,与环境中本身微生物竞争中占据一定优势,成为土壤中的优势菌种。能够在黄曲霉菌产生毒素的关键时期起到生物防控的效果。同时,液体制剂有利于喷洒后孢子附着在作用部位。
[0030] 液体菌剂以液体的形式进行喷洒,能够将用于生物防治的微生物制剂递送至目标部位,操作简单,作用直接,有效安全,防控效率高。附图说明
[0031] 图1为不同菌剂喷洒在花生地和玉米地中,两周后检测样品中的黄曲霉菌落数和清水喷洒的黄曲霉菌落数的比例直方图。
[0032] 图2为不同液体菌剂喷洒和对照相比对收获后样品中黄曲霉毒素污染的直方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0034] 如图1-2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黄曲霉毒素生物防控可喷雾的液体菌剂,将不产毒黄曲霉孢子悬浮液与液体制剂按照比例进行混合,并进行喷洒,能够克服生物放置的微生物制剂无法递送至目标部位的缺陷,具体包括:
[0035] 将不产毒黄曲霉菌孢子悬浮液和液体制剂按照体积比1:1.5~3进行混合,得到用于黄曲霉毒素生物防控可喷雾的液体菌剂。
[0036] 其中,液体制剂按重量份数计,包括:变性淀粉1~2份、海藻酸钠0.5~0.8份、甘油0.2~0.5份、壳聚糖1~1.5份、余量为去离子水。
[0037] 按重量份数称量好上述组分后,将溶液的PH调节至7,在70℃水浴加热240min后,进行磁力搅拌120min,得到液体制剂。
[0038] 不产毒黄曲霉菌孢子悬浮液的制备包括:
[0039] 步骤1、将稻谷分装到2个锥形瓶中,封口,灭菌;
[0040] 其中,每个锥形瓶中盛装稻谷的重量为150g;
[0041] 步骤2、向每个锥形瓶的稻谷中接种10ml的不产毒菌株,在28~30℃培养箱中黑暗培养5~10天;
[0042] 步骤3、培养结束后,向每个锥形瓶中分别加入体积浓度为0.2%的吐温20溶液进行洗脱,并选用血球计数器进行技术,使锥形瓶中不产毒黄曲霉孢子浓度达到107个/ml;当高于此浓度时,则用0.2%的吐温20溶液继续稀释,当低于此浓度时,则继续培养。
[0043] 使用前,先将霉菌孢子悬浮液与可喷雾的液体制剂按1:1.5~3的比例混合、搅拌后加到电动喷雾器中。
[0044] 喷洒的时机是在花生的初花期或者玉米的大喇叭口期,喷洒在花生地或玉米地中。菌剂喷洒过早,由于温度、湿度达不到合适条件,不利于不产毒黄曲霉孢子的萌发;菌剂喷洒太迟,不利于生防菌在环境中定殖,与环境中固有微生物竞争力下降。
[0045] 液体制剂中的成分可为不产毒黄曲霉孢子的繁殖扩增提供营养物质,菌剂施加在土壤或植物上,能为不产毒黄曲霉孢子的生长提供较好的环境,与环境中本身微生物竞争中占据一定优势,成为土壤中的优势菌种。能够在黄曲霉菌产生毒素的关键时期起到生物防控的效果。
[0046] 实施例1
[0047] 步骤1、按重量份数计,称取1份水溶性变性淀粉、0.5份海藻酸钠、0.2份甘油、1份壳聚糖、余量为去离子水,将溶液的PH调节至7,在70℃下水浴加热240min,进行磁力搅拌120min,得到液体制剂;
[0048] 步骤2、将稻谷分装到2个锥形瓶中,每个锥形瓶中加入稻谷的重量为150g,封口,灭菌后,向每个锥形瓶中加入30ml无菌水并接种10ml不产毒黄曲霉菌株,在28℃下黑暗培养5天,定期摇晃锥形瓶,使黄曲霉孢子扩散均匀;
[0049] 培养结束后,向锥形瓶中加入体积浓度为0.2%的吐温20溶液,进行洗脱,并用血球计数器进行检测,调整黄曲霉孢子的浓度达到107个/ml,得到黄曲霉孢子悬浮液;
[0050] 步骤3、将黄曲霉孢子悬浮液和液体制剂按照1:1.5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后分装到电动喷雾器中;
[0051] 步骤4、花生开花的初花期,将液体菌剂喷洒在花生地中,喷洒量为30升/亩,水分蒸发后,有效的成分留在叶子上;菌剂喷洒两周后,检测花生地里土壤样品的黄曲霉菌落数量;待花生收获后检测花生仁中黄曲霉毒素的含量。
[0052] 如图1-2和表1-2所示,使用本实施例制备的菌剂对花生地进行喷洒,两周后,花生地里土壤样品的黄曲霉菌落数量为3.42log(CFU)/g,与只喷水的花生地相比,黄曲霉菌落数增长率为53.36%,花生收获后,花生仁中黄曲霉毒素的含量为2.55ng/g,与只喷水的花生地相比,收获的花生中黄曲霉毒素的含量降低至91.66%,通过不产毒黄曲霉菌对产毒黄曲霉菌的竞争抑制作用,在作物种植过程中,通过接种不产毒黄曲霉种群和数量的优势,抑制致病黄曲霉菌的繁殖和产毒,抑制率高,效果好。
[0053] 实施例2
[0054] 步骤1、按重量份数计,称取1.5份水溶性变性淀粉、0.7份海藻酸钠、0.3份甘油、1.2份壳聚糖、余量为去离子水,将溶液的PH调节至7,在70℃下水浴加热240min,进行磁力搅拌120min,得到液体制剂;
[0055] 步骤2、将稻谷分装到2个锥形瓶中,每个锥形瓶中加入稻谷的重量为150g,封口,灭菌后,向每个锥形瓶中加入30ml无菌水并接种10ml不产毒黄曲霉菌株,在29℃下黑暗培养7天,定期摇晃锥形瓶,使黄曲霉孢子扩散均匀;
[0056] 培养结束后,向锥形瓶中加入体积浓度为0.2%的吐温20溶液,进行洗脱,并用血球计数器进行检测,调整黄曲霉孢子的浓度达到107个/ml,得到黄曲霉孢子悬浮液;
[0057] 步骤3、将黄曲霉孢子悬浮液和液体制剂按照1:2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后分装到电动喷雾器中;
[0058] 步骤4、花生开花的初花期,将液体菌剂喷洒在花生地中,喷洒量为30升/亩,水分蒸发后,有效的成分留在叶子上;菌剂喷洒两周后,检测花生地里土壤样品的黄曲霉菌落数量;待花生收获后检测花生仁中黄曲霉毒素的含量。
[0059] 如图1-2、表1-2所示,使用本实施例制备的菌剂对花生地进行喷洒,两周后,花生地里土壤样品的黄曲霉菌落数量为3.57log(CFU)/g,与只喷水的花生地相比,黄曲霉菌落数增长率为60.08%,花生收获后,花生仁中黄曲霉毒素的含量为1.58ng/g,与只喷水的花生地相比,黄曲霉毒素降低率为94.83%,通过不产毒黄曲霉菌对产毒黄曲霉菌的竞争抑制作用,在作物种植过程中,通过接种不产毒黄曲霉种群和数量的优势,抑制致病黄曲霉菌的繁殖和产毒,抑制率高,效果好。
[0060] 实施例3
[0061] 步骤1、按重量份数计,称取2份水溶性变性淀粉、0.8份海藻酸钠、0.5份甘油、1.5份壳聚糖、余量为去离子水,将溶液的PH调节至7,在70℃下水浴加热240min,进行磁力搅拌120min,得到液体制剂;
[0062] 步骤2、将稻谷分装到2个锥形瓶中,每个锥形瓶中加入稻谷的重量为150g,封口,灭菌后,向每个锥形瓶中加入30ml无菌水并接种10ml不产毒黄曲霉菌株,在30℃下黑暗培养10天,定期摇晃锥形瓶,使黄曲霉孢子扩散均匀;
[0063] 培养结束后,向锥形瓶中加入体积浓度为0.2%的吐温20溶液,进行洗脱,并用血7
球计数器进行检测,调整黄曲霉孢子的浓度达到10个/ml,得到黄曲霉孢子悬浮液;
[0064] 步骤3、将黄曲霉孢子悬浮液和液体制剂按照1:3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后分装到电动喷雾器中;
[0065] 步骤4、花生开花的初花期,将液体菌剂喷洒在花生地中,喷洒量为30升/亩,水分蒸发后,有效的成分留在叶子上;菌剂喷洒两周后,检测花生地里土壤样品的黄曲霉菌落数量;待花生收获后检测花生仁中黄曲霉毒素的含量。
[0066] 如图1-2、表1-2所示,使用本实施例制备的菌剂喷洒对花生地进行喷洒,两周后,花生地里土壤样品的黄曲霉菌落数量为3.44log(CFU)/g,与只喷水的花生地相比,黄曲霉菌落数增长率为54.26%,花生收获后,花生仁中黄曲霉毒素的含量为1.94ng/g,与只喷水的花生地相比,黄曲霉毒素降低率为93.65%,通过不产毒黄曲霉菌对产毒黄曲霉菌的竞争抑制作用,在作物种植过程中,接种不产毒黄曲霉种群和数量的优势,抑制致病黄曲霉菌的繁殖和产毒,抑制率高,效果好。
[0067] 实施例4
[0068] 步骤1、按重量份数计,称取1份预糊化变性淀粉、0.5份海藻酸钠、0.2份甘油、1份壳聚糖、余量为去离子水,将溶液的PH调节至7,在70℃下水浴加热240min,进行磁力搅拌150min,得到液体制剂;
[0069] 步骤2、将稻谷分装到2个锥形瓶中,每个锥形瓶中加入稻谷的重量为150g,封口,灭菌后,向每个锥形瓶中加入25ml无菌水并接种10ml不产毒黄曲霉菌株,在28℃下黑暗培养5天,定期摇晃锥形瓶,使黄曲霉孢子扩散均匀;
[0070] 培养结束后,向锥形瓶中加入体积浓度为0.2%的吐温20溶液,进行洗脱,并用血球计数器进行检测,调整黄曲霉孢子的浓度达到107个/ml,得到黄曲霉孢子悬浮液;
[0071] 步骤3、将黄曲霉孢子悬浮液和液体制剂按照1:1.5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后分装到电动喷雾器中;
[0072] 步骤4、玉米大喇叭口期,将液体菌剂喷洒在玉米地中,喷洒量为35升/亩。菌剂喷洒两周后,检测玉米叶子样品上的黄曲霉菌落数。待玉米收获后,检测玉米籽粒中的黄曲霉毒素含量。
[0073] 如图1-2、表1-2所示,使用本实施例制备的菌剂对玉米地进行喷洒,两周后,玉米地里玉米叶子样品上的黄曲霉菌落数为2.48log(CFU)/g,与只喷水的玉米地相比,黄曲霉菌落数增长率为62.09%,玉米收获后,玉米籽粒中的黄曲霉毒素的含量为3.56ng/g,与只喷水的玉米地相比,黄曲霉毒素降低率为89.95%,通过不产毒黄曲霉菌对产毒黄曲霉菌的竞争抑制作用,在作物种植过程中,接种不产毒黄曲霉种群和数量的优势,抑制治病黄曲霉菌的繁殖和产毒,抑制率高,效果好。
[0074] 实施例5
[0075] 步骤1、按重量份数计,称取1.2份预糊化变性淀粉、0.7份海藻酸钠、0.4份甘油、1.2份壳聚糖、余量为去离子水,将溶液的PH调节至7,在70℃下水浴加热240min,进行磁力搅拌150min,得到液体制剂;
[0076] 步骤2、将稻谷分装到2个锥形瓶中,每个锥形瓶中加入稻谷的重量为150g,封口,灭菌后,向每个锥形瓶中加入25ml无菌水并接种10ml不产毒黄曲霉菌株,在29℃下黑暗培养7天,定期摇晃锥形瓶,使黄曲霉孢子扩散均匀;
[0077] 培养结束后,向锥形瓶中加入体积浓度为0.2%的吐温20溶液,进行洗脱,并用血球计数器进行检测,调整黄曲霉孢子的浓度达到107个/ml,得到黄曲霉孢子悬浮液;
[0078] 步骤3、将黄曲霉孢子悬浮液和液体制剂按照1:2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后分装到电动喷雾器中;
[0079] 步骤4、玉米大喇叭口期,将液体菌剂喷洒在玉米地中,喷洒量为35升/亩。菌剂喷洒两周后,检测玉米叶子样品上的黄曲霉菌落数。待玉米收获后,检测玉米籽粒中的黄曲霉毒素含量。
[0080] 如图1-2、表1-2所示,使用本实施例制备的菌剂对玉米地进行喷洒,两周后,玉米地里玉米叶子样品上的黄曲霉菌落数为2.79log(CFU)/g,与只喷水的玉米地相比,黄曲霉菌落数增长率为82.35%,玉米收获后,玉米籽粒中的黄曲霉毒素的含量为2.47ng/g,与只喷水的玉米地相比,黄曲霉毒素降低率为93.03%,通过不产毒黄曲霉菌对产毒黄曲霉菌的竞争抑制作用,在作物种植过程中,接种不产毒黄曲霉种群和数量的优势,抑制治病黄曲霉菌的繁殖和产毒,抑制率高,效果好。
[0081] 实施例6
[0082] 步骤1、按重量份数计,称取2份预糊化变性淀粉、0.8份海藻酸钠、0.5份甘油、1.5份壳聚糖、余量为去离子水,将溶液的PH调节至7,在70℃下水浴加热240min,进行磁力搅拌150min,得到液体制剂;
[0083] 步骤2、将稻谷分装到2个锥形瓶中,每个锥形瓶中加入稻谷的重量为150g,封口,灭菌后,向每个锥形瓶中加入25ml无菌水并接种10ml不产毒黄曲霉菌株,在30℃下黑暗培养10天,定期摇晃锥形瓶,使黄曲霉孢子扩散均匀;
[0084] 培养结束后,向锥形瓶中加入体积浓度为0.2%的吐温20溶液,进行洗脱,并用血球计数器进行检测,调整黄曲霉孢子的浓度达到107个/ml,得到黄曲霉孢子悬浮液;
[0085] 步骤3、将黄曲霉孢子悬浮液和液体制剂按照1:3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后分装到电动喷雾器中;
[0086] 步骤4、玉米大喇叭口期,将液体菌剂喷洒在玉米地中,喷洒量为35升/亩。菌剂喷洒两周后,检测玉米叶子样品上的黄曲霉菌落数。待玉米收获后,检测玉米籽粒中的黄曲霉毒素含量。
[0087] 如图1-2、表1-2所示,使用本实施例制备的菌剂对玉米地进行喷洒,两周后,玉米地里玉米叶子样品上的黄曲霉菌落数为2.55log(CFU)/g,与只喷水的玉米地相比,黄曲霉菌落数增长率为66.67%,玉米收获后,玉米籽粒中的黄曲霉毒素的含量为2.88ng/g,与只喷水的玉米地相比,黄曲霉毒素降低率为91.87%,通过不产毒黄曲霉菌对产毒黄曲霉菌的竞争抑制作用,在作物种植过程中,接种不产毒黄曲霉种群和数量的优势,抑制治病黄曲霉菌的繁殖和产毒,抑制率高,效果好。
[0088] 对比例1
[0089] 花生的初花期,将清水喷洒在花生地中,喷洒量为35升/亩,喷洒两周后,检测花生地中土壤样品的黄曲霉菌落数为2.23log(CFU)/g,待花生收获后,检测花生仁中黄曲霉毒素的含量为30.56ng/g。
[0090] 对比例2
[0091] 将稻谷分装到2个锥形瓶中,每个锥形瓶中加入稻谷的重量为150g,封口,灭菌后,向每个锥形瓶中加入30ml无菌水并接种10ml不产毒黄曲霉菌株,在28℃下黑暗培养5天,定期摇晃锥形瓶,使黄曲霉孢子扩散均匀;
[0092] 培养结束后,向锥形瓶中加入体积浓度为0.2%的吐温20溶液,进行洗脱,并用血球计数器进行检测,调整黄曲霉孢子的浓度达到107个/ml,得到黄曲霉孢子悬浮液;
[0093] 花生的初花期,将不产毒黄曲霉孢子悬浮液喷洒在花生地中,喷洒量为10升/亩,喷洒两周后,检测花生地中土壤样品的黄曲霉菌落为2.34log(CFU)/g,与只喷水的花生地相比,黄曲霉菌落数增长率为4.93%,待花生收获后,检测花生仁中黄曲霉毒素的含量为28.63ng/g,与只喷水的花生地相比,黄曲霉菌落降低率为6.32%,显然,本对比例与实施例
1~3相比,黄曲霉菌落数增长较少,增长率明显下降,黄曲霉毒素量明显增加,致使黄曲霉毒素降低率远不及实施例1~3,只喷洒黄曲霉孢子悬浮液来防治黄曲霉菌效果并不理想。
[0094] 对比例3
[0095] 步骤1、按重量份数计,称取1.5份水溶性变性淀粉、0.7份海藻酸钠、0.3份甘油、1.2份壳聚糖、余量为去离子水,将溶液的PH调节至7,在70℃下水浴加热240min,进行磁力搅拌120min,得到液体制剂;
[0096] 步骤2、将稻谷分装到2个锥形瓶中,每个锥形瓶中加入稻谷的重量为150g,封口,灭菌后,向每个锥形瓶中加入30ml无菌水并接种10ml不产毒黄曲霉菌株,在28℃下黑暗培养5天,定期摇晃锥形瓶,使黄曲霉孢子扩散均匀;
[0097] 培养结束后,向锥形瓶中加入体积浓度为0.2%的吐温20溶液,进行洗脱,并用血7
球计数器进行检测,调整黄曲霉孢子的浓度达到10个/ml,得到黄曲霉孢子悬浮液;
[0098] 步骤3、将黄曲霉孢子悬浮液和液体制剂按照体积比1:0.5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后分装到电动喷雾器中;
[0099] 步骤4、花生开花的初花期,将液体菌剂喷洒在花生地中,喷洒量为30升/亩,水分蒸发后,有效的成分留在叶子上;菌剂喷洒两周后,检测花生地里土壤样品的黄曲霉菌落数量;待花生收获后检测花生仁中黄曲霉毒素的含量。
[0100] 如图1-2和表1-2所示,使用本对比例制备的菌剂对花生地进行喷洒,两周后,花生地里土壤样品的黄曲霉菌落数量为2.89log(CFU)/g,与只喷水的花生地相比,黄曲霉菌落数增长率为25.59%,花生收获后,花生仁中黄曲霉毒素的含量为22.34ng/g,与只喷水的花生地相比,黄曲霉毒素降低率为26.89%,显然,将黄曲霉孢子悬浮液和液体制剂按照体积比1:0.5的比例进行混合并对花生开花的初花期进行喷洒,并没有显著的提高黄曲霉菌落的增长率,也没有显著的降低黄曲霉毒素的含量。
[0101] 对比例4
[0102] 步骤1、按重量份数计,称取1.5份水溶性变性淀粉、0.7份海藻酸钠、0.3份甘油、1.2份壳聚糖、余量为去离子水,将溶液的PH调节至7,在70℃下水浴加热240min,进行磁力搅拌120min,得到液体制剂;
[0103] 步骤2、将稻谷分装到2个锥形瓶中,每个锥形瓶中加入稻谷的重量为150g,封口,灭菌后,向每个锥形瓶中加入30ml无菌水并接种10ml不产毒黄曲霉菌株,在28℃下黑暗培养5天,定期摇晃锥形瓶,使黄曲霉孢子扩散均匀;
[0104] 培养结束后,向锥形瓶中加入体积浓度为0.2%的吐温20溶液,进行洗脱,并用血球计数器进行检测,调整黄曲霉孢子的浓度达到107个/ml,得到黄曲霉孢子悬浮液;
[0105] 步骤3、将黄曲霉孢子悬浮液和液体制剂按照体积比1:10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后分装到电动喷雾器中;
[0106] 步骤4、花生开花的初花期,将液体菌剂喷洒在花生地中,喷洒量为30升/亩,水分蒸发后,有效的成分留在叶子上;菌剂喷洒两周后,检测花生地里土壤样品的黄曲霉菌落数量;待花生收获后检测花生仁中黄曲霉毒素的含量。
[0107] 如图1-2和表1-2所示,使用本对比例制备的菌剂对花生地进行喷洒,两周后,花生地里土壤样品的黄曲霉菌落数量为3.05log(CFU)/g,与只喷水的花生地相比,黄曲霉菌落数增长率为36.77%,花生收获后,花生仁中黄曲霉毒素的含量为20.56ng/g,与只喷水的花生地相比,黄曲霉毒素降低率为32.72%,显然,将黄曲霉孢子悬浮液和液体制剂按照体积比1:10的比例进行混合没有显著的提高黄曲霉菌落的增长率,也没有显著的降低黄曲霉毒素的含量,还浪费了黄曲霉孢子悬浮液,增加了液体制剂的成本。
[0108] 对比例5
[0109] 在玉米的大喇叭口期,将清水喷洒在玉米地中,喷洒量为35升/亩,喷洒两周后,检测玉米叶子样品上的黄曲霉菌落数为1.53log(CFU)/g,待玉米收获后,检测玉米籽粒中黄曲霉毒素的含量为35.43ng/g。
[0110] 对比例6
[0111] 将稻谷分装到2个锥形瓶中,每个锥形瓶中加入稻谷的重量为150g,封口,灭菌后,向每个锥形瓶中加入25ml无菌水并接种10ml不产毒黄曲霉菌株,在28℃下黑暗培养5天,定期摇晃锥形瓶,使黄曲霉孢子扩散均匀;
[0112] 培养结束后,向锥形瓶中加入体积浓度为0.2%的吐温20溶液,进行洗脱,并用血球计数器进行检测,调整黄曲霉孢子的浓度达到107个/ml,得到黄曲霉孢子悬浮液;
[0113] 玉米大喇叭口期,将不产毒黄曲霉孢子悬浮液喷洒在玉米地中,喷洒量为10升/亩,喷洒两周后,检测玉米叶子样品上的黄曲霉菌落为1.78log(CFU)/g,与只喷水的玉米地相比,黄曲霉菌落数增长率为16.34%,待玉米收获后,检测玉米籽粒中黄曲霉毒素的含量为31.33ng/g,与只喷水的玉米地相比,黄曲霉菌落降低率为11.57%,显然,与实施例4~6相比,黄曲霉菌落数增长较少,增长率明显下降,黄曲霉毒素量明显增加,致使黄曲霉毒素降低率远不及实施例4~6,单独使用黄曲霉孢子悬浮液来对黄曲霉菌进行防治效果并不理想。
[0114] 对比例7
[0115] 步骤1、按重量份数计,称取1.2份预糊化变性淀粉、0.7份海藻酸钠、0.4份甘油、1.2份壳聚糖、余量为去离子水,将溶液的PH调节至7,在70℃下水浴加热240min,进行磁力搅拌150min,得到液体制剂;
[0116] 步骤2、将稻谷分装到2个锥形瓶中,每个锥形瓶中加入稻谷的重量为150g,封口,灭菌后,向每个锥形瓶中加入25ml无菌水并接种10ml不产毒黄曲霉菌株,在29℃下黑暗培养7天,定期摇晃锥形瓶,使黄曲霉孢子扩散均匀;
[0117] 培养结束后,向锥形瓶中加入体积浓度为0.2%的吐温20溶液,进行洗脱,并用血球计数器进行检测,调整黄曲霉孢子的浓度达到107个/ml,得到黄曲霉孢子悬浮液;
[0118] 步骤3、将黄曲霉孢子悬浮液和液体制剂按照1:0.5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后分装到电动喷雾器中;
[0119] 步骤4、玉米大喇叭口期,将液体菌剂喷洒在玉米地中,喷洒量为35升/亩。菌剂喷洒两周后,检测玉米叶子样品上的黄曲霉菌落数。待玉米收获后,检测玉米籽粒中的黄曲霉毒素含量。
[0120] 如图1-2和表1-2所示,使用本实施例制备的菌剂对玉米地进行喷洒,两周后,玉米地里玉米叶子样品上的黄曲霉菌落数为1.95log(CFU)/g,与只喷水的玉米地相比,黄曲霉菌落数增长率为27.45%,玉米收获后,玉米籽粒中的黄曲霉毒素的含量为26.54ng/g,与只喷水的玉米地相比,黄曲霉毒素降低率为25.09%,显然,将黄曲霉孢子悬浮液和液体制剂按照体积比1:0.5的比例进行混合并在玉米大喇叭口期进行喷洒,并没有显著的提高黄曲霉菌落的增长率,也没有显著的降低黄曲霉毒素的含量。
[0121] 对比例8
[0122] 步骤1、按重量份数计,称取1.2份预糊化变性淀粉、0.7份海藻酸钠、0.4份甘油、1.2份壳聚糖、余量为去离子水,将溶液的PH调节至7,在70℃下水浴加热240min,进行磁力搅拌150min,得到液体制剂;
[0123] 步骤2、将稻谷分装到2个锥形瓶中,每个锥形瓶中加入稻谷的重量为150g,封口,灭菌后,向每个锥形瓶中加入25ml无菌水并接种10ml不产毒黄曲霉菌株,在29℃下黑暗培养7天,定期摇晃锥形瓶,使黄曲霉孢子扩散均匀;
[0124] 培养结束后,向锥形瓶中加入体积浓度为0.2%的吐温20溶液,进行洗脱,并用血球计数器进行检测,调整黄曲霉孢子的浓度达到107个/ml,得到黄曲霉孢子悬浮液;
[0125] 步骤3、将黄曲霉孢子悬浮液和液体制剂按照1:10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后分装到电动喷雾器中;
[0126] 步骤4、玉米大喇叭口期,将液体菌剂喷洒在玉米地中,喷洒量为35升/亩。菌剂喷洒两周后,检测玉米叶子样品上的黄曲霉菌落数。待玉米收获后,检测玉米籽粒中的黄曲霉毒素含量。
[0127] 如图1-2和表1-2所示,使用本实施例制备的菌剂对玉米地进行喷洒,两周后,玉米地里玉米叶子样品上的黄曲霉菌落数为2.21log(CFU)/g,与只喷水的玉米地相比,黄曲霉菌落数增长率为44.44%,玉米收获后,玉米籽粒中的黄曲霉毒素的含量为19.87ng/g,与只喷水的玉米地相比,黄曲霉毒素降低率为43.92%,显然,将黄曲霉孢子悬浮液和液体制剂按照体积比1:10的比例进行混合并在玉米大喇叭口期进行喷洒,并没有显著的提高黄曲霉菌落的增长率,也没有显著的降低黄曲霉毒素的含量,还会浪费黄曲霉孢子悬浮液,增加液体制剂的成本
[0128] 表1
[0129]
[0130] 表2
[0131]
[0132]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