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无土农业 / 无土栽培 / 鱼菜共生 / 一种驯化水溞的方法及水体生态修复方法

一种驯化溞的方法及水体生态修复方法

阅读:458发布:2020-09-22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驯化溞的方法及水体生态修复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驯化 水 溞的方法及 水体 生态修复方法,其中驯化水溞的目的是使其在含有高浓度有毒物质的水体中稳定且长期生存,其包括以下步骤:将水溞置于含有一种有毒物质的培养池中繁殖并培养;同时向该培养池中投放微囊藻毒素-LR,且该微囊藻毒素-LR在培养池中保持一定浓度范围之内。而水体生态修复方法则通过检测待修复的水体中有毒物质的种类来确定驯化水溞的方法,然后将其投放到被严重污染富含有毒物质及藻类的水体中,从而 净化 水体,修复水下生态平衡达到水体生态自我净化。,下面是一种驯化溞的方法及水体生态修复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驯化溞的方法,使其在含有高浓度有毒物质的水体中稳定且长期生存,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水溞置于含有一种有毒物质的培养池中繁殖并培养;同时向该培养池中投放微囊藻毒素-LR,且该微囊藻毒素-LR在培养池中保持一定浓度范围之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驯化水溞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2).投放步骤1)所述有毒物质后,相距一段时间再投放另一种有毒物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驯化水溞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
在所述培养池中投放有益生物,其中该有益微生物可以在水溞肠道内与水溞共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驯化水溞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囊藻毒素-LR的保持浓度为1~3mg/L。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驯化水溞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的时间间隔为
1-30天。
6.一种水体生态修复方法,用于修复含有单一有毒物质的水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驯化水溞的方法,将经所述单一有毒物质驯化后获得的水溞投放到富含有毒物质及藻类的水体中,使其摄食藻类,吸收和降解所述有毒物质,从而净化水体。
7.一种水体生态修复方法,用于修复含有多种有毒物质的水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驯化水溞的方法,将经所述不同有毒物质驯化后获得的水溞投放到富含有毒物质及藻类的水体中,使其摄食藻类,吸收和降解所述有毒物质,从而净化水体。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水体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
在水底种植沉水植物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体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水植物包括水下森林物种,其中水下森林物种包括以下物种中的至少一种:菹草、苦草、刺苦草、水车前、来眼子菜、篦齿眼子菜、微齿眼子菜、梅花藻、狐尾藻。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体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水植物包括水下草皮物种,其中水下草皮物种包括以下物种中的至少一种:伊乐藻、轮叶黑藻、轮藻、小茨藻、茨藻、金鱼藻。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体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水植物其覆盖率为
20%~60%。
12.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水体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
在水体中放入高级水生动物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水体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级水生动物选自螺、贝、鱼、虾类中的至少一种。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水体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螺为萝卜螺。
15.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水体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投放水体中水溞的投放密度为2-100个/升水。

说明书全文

一种驯化溞的方法及水体生态修复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驯化水溞的方法,还涉及一种水体生态修复方法,具体地是一种富营养水体生态修复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蓝绿藻之所以爆发,是因为人类的各种生产活动,向河流,湖泊等水体排放氮,磷营养物质,在湖泊生态自净能遭到破坏的情况下,氮磷等营养物质不断在水体中大量积累,导致单细胞藻类,特别是蓝藻(主要是绿微囊藻)泛滥成灾,严重污染水质的结果。蓝藻细胞大多具有很发达的藻胶层,而且外面被一层厚厚的多糖类物质所包围,这些藻胶和多糖类物质几乎不能被任何高等动物的消化酶所分解。因此,蓝藻生物的出现,几乎成了食物链和生物链的盲端。国内外许多环保和生物方面的专家采用高等动物包括鱼类治理蓝藻污染,均未获得理想的结果。
[0003] 毋庸置疑,向水中加入化学除草剂和藻类絮凝剂可以很快杀死沉淀藻类。化学处理是解决藻类污染最方便的解决办法,但在生态学上,这是最坏的方法,因为化学药品和它们的分解产物会通过生物链最终积累到人体内。重要的是,化学处理并不能消除营养过多这一基本问题,一旦化学药品被分解,稀释,藻类的大量繁殖就会再次发生,需要持续不断的化学处理。
[0004] 当溶解高时,磷酸盐常常结晶形成不溶解的化合态;而当溶解氧偏低时,磷酸盐就会发生大量的溶解。因此,充气增氧的方法可以减少磷酸盐的溶解度而大大抑制藻类繁殖。在生物综合治理的过程中,水体增氧是十分有益的。但是,单一增氧也不能解决水体原来的养分含量过多的问题,营养的长距离再循环导致藻华任然不可避免。
[0005] 微生物制剂能够改良水体和底质淤泥中的微生物,并进行有机质以及营养元素的良性分解和矿化,使一些营养元素以惰性形式暂时稳定下来,其结果类似于充气增氧的方法。值得注意的是,微生物的存在本身就决定于培养环境,并要求有绝对优势的种群,一般微生物治理只能保持15-30天的良好工作状态,一旦条件改变(包括气候,底质,各种水质状态如:溶解氧,酸度,温度),这些微生物制剂就得不断添加,否则污染的爆发可能会更加严重。
[0006] 藻类营养丰富,分解迅速,可制成良好的有机肥料。但打捞藻类所需网目太小,含水量又太高,从商业的观点看,打捞的费用高于有机肥料的价值。
[0007] 众所周知,水上植物(如水葫芦,水花生,水浮莲,还包括水上蔬菜,水上花卉等)的确能吸收水体中的养分,但它们封水面,遮盖阳光,引起部分水下生物和泥底生物,特别是沉水植物的死亡,继而引起泥底中营养盐的大量溶解,它们的弊端远远大于它们带来的好处。
[0008] 枝类(Cladocera)又简称“溞类”,水溞,俗称红虫,属无脊椎动物,甲壳纲,鳃足亚纲,枝角亚目。众所周知,现有野外湖泊及污染严重的水体中富含有毒物质和有毒蓝藻等有害物质,未经驯化的水溞在野外污染严重、富含有毒物质和有毒蓝藻的水体中难以长期稳定生存。

发明内容

[0009]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目的是驯化出一种水溞专用于修复污染严重、富含有毒物质及蓝绿藻的水域,为了实现该技术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10] 本发明提供一种驯化水溞的方法,使其在含有高浓度有毒物质的水体中稳定且长期生存,包括以下步骤:
[0011] 1).将水溞置于含有一种有毒物质的培养池中繁殖并培养;同时向该培养池中投放微囊藻毒素-LR,且该微囊藻毒素-LR在培养池中保持一定浓度范围之内。
[0012] 为修复含有多种有毒物质的污染严重、富含蓝绿藻的水域,本驯化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0013] 2).投放步骤1)所述有毒物质后,相距一段时间再投放另一种有毒物质。
[0014] 为了达到更好的驯化效果,本驯化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在培养池中投放有益微生物,其中该有益微生物可以与水溞共生。污染严重、富含有毒物质及蓝绿藻的水域的多种有毒物质,包括微囊藻毒素-LR,能被多数有益微生物降解,另外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有毒物质的毒性也会不断衰退,有益微生物能在水溞肠道内与水溞共生,所以经繁殖和驯化后的水溞和水溞后代能够增强抗毒能力,并能吸收和降解各种有毒物质及消化蓝藻从而净化水体,而不会对水体做成二次污染。
[0015] 优选地,所述微囊藻毒素-LR的保持浓度为1~3mg/L。
[0016] 优选地,步骤2)所述的时间间隔为1-30天,这个时间间隔是根据有毒物质在培养池这个特定的环境里的半衰期来确定的。
[0017] 本发明的另一个技术目的为修复被严重污染、富含有毒物质及蓝绿藻的水域的水体生态环境,而且又不会造成水体生态环境的二次污染,为了实现这一技术目的,提供了一种水体生态修复方法,用于修复含有单一有毒物质的水体,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8] 1).按照上述驯化水溞的方法,将经所述单一有毒物质驯化后获得的水溞投放到富含有毒物质及藻类的水体中,使其摄食藻类,吸收和降解有毒物质,从而净化水体。
[0019] 作为另外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水体生态修复方法用于修复含有多种有毒物质的水体,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0] 1).按照上述驯化水溞的方法,将经所述不同有毒物质驯化后获得的水溞投放到富含有毒物质及藻类的水体中,使其摄食藻类,吸收和降解有毒物质,从而净化水体。
[0021] 更一进步地,所述水体生态修复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在水底种植沉水植物。
[0022] 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沉水植物包括水下森林物种,其中所述水下森林物种包括以下物种中的至少一种:菹草(Potamogeton crispus);苦草(Vallisneria spiralis)、刺苦草(Vallisneria spinulosa)、水车前(Ottelia alismoides)、来眼子菜(Potamogeton malaimus)、篦齿眼子菜(Potamogeton pectinatus)、微齿眼子菜(Potamogeton maackianus)、梅花藻(Batrachium trichophyllum)、狐尾藻(Myricphyllum spicatum)。
[0023] 作为一种替代方式,所述沉水植物包括水下草皮物种,其中所述水下草皮物种包括以下物种中的至少一种:伊乐藻(Elodea Canadensis)、轮叶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轮藻(Chara)、小茨藻(Najas minor)、茨藻(Najasmajor)、金鱼藻(Ceratophyllumdemersum)。
[0024] 优选地,所述沉水植物的覆盖率为20%~60%。
[0025] 更一进步地,所述水体生态修复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在水体中放入高级水生动物。具体地,所述高级生生动物包括螺、贝、鱼、虾类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所述螺为萝卜螺。
[0026] 具体地,所述水体生态修复方法中水溞的投放密度为2-100个/升水。
[0027]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8] 1.通过本发明的方法驯化获得的水溞,使其可以吞噬污染严重、富含有毒物质的水域中的蓝绿藻,同时可以吸收和降解有毒物质,从而可以修复被严重污染、富含有毒物质及蓝藻或绿藻的水域中水体生态环境。
[0029] 2.该水体生态修复方法不会对生态造成的二次污染和任何负面影响。
[0030] 3.提供的水体生态修复方法可以迅速净化严重污染和持续污染的水域,使其达到水体的生态平衡。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明确,下面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0032] 实施例1
[0033] 驯化水溞的方法实施例
[0034] 本实施例所述的驯化水溞的方法,使其在含有高浓度有毒物质的水体中稳定且长期生存。该驯化方法具体地包括以下步骤:1).在野外采集若干水溞(Cladocera),此时培养池中水溞的投放密度为200-500个/升水,将其置于含有浓度值为0.116μg/L的溴氰菊酯的培养池中繁殖和培养;同时向所述培养池中投放浓度值为1~3mg/L微囊藻毒素-LR,驯化期间该培养池中微囊藻毒素-LR浓度保持在该范围内。所谓的高浓度是个相对值,其略高于自然界常见水体中有毒物质的浓度而又不高于其24hLC50的30%。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毒物质的浓度会逐渐衰减,为了保证该培养池中微囊藻毒素-LR的浓度保持在1~3mg/L范围内,需要定期检测培养池中微囊藻毒素-LR浓度,并根据实际情况来增补微囊藻毒素-LR。当然培养池中微囊藻毒素保持的一定浓度范围也随着水溞耐药性的增加而升高,一般来说是在其24hLC50的10~30%范围内。
[0035] 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驯化水溞的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在水体中投放有益微生物,其中该有益微生物可以与水溞共生。确切地说,该类有益微生物能在水溞的肠道内与水溞共生,其能在水溞肠道内降解被水溞吸收的有毒物质。经微囊藻毒素-LR驯化后的水溞因其对微囊藻毒素-LR有较强的抵抗能力,即使是在摄食蓝藻后也不会中毒致死,而蓝藻的微囊藻毒素-LR能被水溞体内的多数有益微生物,例如厌氧性细菌降解,从而水溞既能够消化蓝藻,又不会对水体造成二次污染。因为有益微生物数量有限,会进入水溞的肠道,为保证子代水溞体内有足够的有益微生物,因此需要不断地补充水体中有益微生物个数以保持其在培养池中浓度范围。
[0036] 该驯化水溞的方法中投放到培养池中的有毒物质包括但不限于氟铃脲、除虫脲、敌百虫、灭多威、西维因(甲威)、三唑磷、吡丙醚、高锰酸次氯酸钠、氟虫腈、7504(三氯杀虫酯)、三氯异氰尿酸、溴氯海因、二氯异氰尿酸钠、氯丙嗪、噻嗪、氯化镉、78二氧化氯、水毒清、灭蝇胺、虫酰肼、苯酚、异丙甲草胺、吡虫啉、毒死蜱、丁硫克百威等。其操作步骤均与添加溴氰菊酯来驯化水溞的步骤相同,此处不再赘述。因水溞耐药性的存在,所述高浓度值不是唯一不变的,会随着水溞耐药性的增加而变化,而现有各有毒物质所对应的高浓度值见表1所示。因有毒物质的种类不能穷尽,如污染严重、富含有毒物质及蓝绿藻的水域出现其它种类有毒物质也可以适用于本发明的驯化方法,也同样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0037] 表1水溞驯化方法中有毒物质对应的高浓度值
[0038]有毒物质 高浓度值(mg/L) 有毒物质 高浓度值(mg/L)
溴氰菊酯 0.000116 二氯异氰尿酸钠 0.171
氟铃脲 0.000283 氯丙嗪 0.195
除虫脲 0.000765 噻嗪酮 0.210
敌百虫 0.000824 氯化镉 0.913
灭多威 0.002955 78二氧化氯 1.24
西维因(甲萘威) 0.0056 水毒清 2.20
三唑磷 0.006638 灭蝇胺 2.47
吡丙醚 0.052 虫酰肼 4.232
高锰酸钾 0.056 苯酚 12.389
次氯酸钠 0.065 异丙甲草胺 19.3
氟虫腈 0.078 吡虫啉 27.506
7504(三氯杀虫酯) 0.0911 毒死蜱 0.00134
三氯异氰尿酸 0.099 丁硫克百威 0.165
溴氯海因 0.162
[0039] 实施例2
[0040] 驯化水溞的方法实施例
[0041] 本实施例所述的驯化水溞的方法,使其在含有高浓度有毒物质的水体中稳定且长期生存。考虑到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毒物质在水体中浓度会逐渐衰减,不同有毒物质在水体中的半衰期不同,因此有毒物质的驯化时间基本上其半衰期保持一致。
[0042] 本实施例所述的驯化水溞的方法,使其在含有高浓度有毒物质的水体中稳定且长期生存。该驯化方法具体地包括以下步骤:1).在野外采集若干水溞(Cladocera),此时培养池中水溞的投放密度为200-500个/升水,将其置于含有浓度值为0.116μg/L的溴氰菊酯的培养池中繁殖和培养其半衰期的天数即3-5天;同时向所述培养池中投放浓度值为1~3mg/L微囊藻毒素-LR,驯化期间该培养池中微囊藻毒素-LR保持在其该度值范围。然后再向培养池中投放浓度值为0.283μg/L的氟铃脲,培养5-8天。
[0043] 当然,还可以在以上述培养的基础上采用其他不同有毒物质继续驯化,该驯化水溞的方法中投放到培养池中的有毒物质包括但不限于除虫脲、敌百虫、灭多威、西维因(甲萘威)、三唑磷、吡丙醚、高锰酸钾、次氯酸钠、氟虫腈、7504(三氯杀虫酯)、三氯异氰尿酸、溴氯海因、二氯异氰尿酸钠、氯丙嗪、噻嗪酮、氯化镉、78二氧化氯、水毒清、灭蝇胺、虫酰肼、苯酚、异丙甲草胺、吡虫啉、毒死蜱、丁硫克百威等。其操作步骤均与投放溴氰菊酯或氟铃脲来驯化水溞的步骤相同,此处不再赘述。不同有毒物质的驯化时间因其半衰期的时间而不同。因水溞耐药性的存在,所述高浓度值不是唯一不变的,会随着水溞耐药性的增加而变化,而现有各有毒物质所对应的高浓度值见实施例1中的表1所示。因有毒物质的种类不能穷尽,如污染严重、富含有毒物质及蓝绿藻的水体出现其它种类有毒物质也可以适用于本发明的驯化方法,也同样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0044] 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驯化水溞的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在水体中投放有益微生物,其中该有益微生物可以与水溞共生。确切地说,该类有益微生物能在水溞的肠道内与水溞共生,其能在水溞肠道内降解被水溞吸收的有毒物质。经微囊藻毒素-LR驯化后的水溞因其对微囊藻毒素-LR有较强的抵抗能力,即使是在摄食蓝藻后也不会中毒致死,而蓝藻的微囊藻毒素-LR能被水溞体内的多数有益微生物,例如厌氧性细菌降解,从而水溞能够消化蓝藻,不会对水体造成二次污染。因为有益微生物数量有限,会进入水溞的肠道,为保证子代水溞体内有足够的有益微生物,因此需要不断地补充水体中有益微生物的个数以保持其在培养池中浓度范围。
[0045] 实施例3
[0046] 水体生态修复方法实施例
[0047] 1、水体中检测到单一有毒物质
[0048] 当待修复的水体仅检测到单一的有毒物质时,例如溴氰菊酯。按照实施1所述的驯化水溞的方法,将经溴氰菊酯驯化后获得的水溞投放到富含有毒物质及藻类的水体中,使其摄食藻类,吸收和降解该溴氰菊酯,从而净化水体。当然这种情况适用于检测到水体中为单一有毒物质,且该有毒物质为溴氰菊酯。如果在待修复的水体检测到其他单一有毒物质,也可以按照实施例1的驯化方法获得水溞从而修复该水体生态。
[0049] 2、水体中检测到多种有毒物质
[0050] 当待修复的水体检测到两种有毒物质,例如溴氰菊酯和氟铃脲。按照实施例2所述的驯化水溞的方法,然后将经驯化后获得的水溞投放到富含这些有毒物质及藻类的水体中,使其摄食藻类,吸收和降解所述的溴氰菊酯和氟铃脲,从而净化该水体。同理,如果在待修复的水体检测到其他多种有毒物质,也可以按照实施例2驯化方法获得水溞从而修复该水体生态。
[0051] 还有一种不同的驯化大型溞的方式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例如,检测到两种以上有毒物质,各有毒物质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后,然后按照实施例1的方式来驯化水溞,驯化后获得的水溞投放到富含有毒物质及藻类的水体中,使其摄食藻类,吸收和降解所检测到的有毒物质,从而净化水体。
[0052] 为了调节水体中底泥的pH及杀菌作用,本发明也可以对该水体的淤泥进行活性处理即投放石灰。
[0053] 值得注意的是,水溞摄食消化水体蓝绿藻后,可以产生弱酸性的排泄物,降低水体汇总的pH值,并抑制水体蓝绿藻的生长,因为水体蓝绿藻爆发需要较高的pH值。实验证明水溞排出一种酸性代谢物,把蓝绿藻爆发后的碱性水质(酸碱度pH8.0-9.5),降低为正常水质酸碱度pH6.5-8.0,进一步抑制蓝绿藻的再爆发。
[0054] 本方法采用经过实施例1或2驯化后的水溞的投放到待修复的水体中的密度为2-100个/升水,或每亩5-10公斤,当水溞的在水体中密度达到60-100个/升水时,吞噬蓝藻能力达到最强;本方法采用驯化的水溞吃蓝藻后,水体透明度可以从30-50cm提高到
100-150cm。
[0055] 应用水溞治理水域环境污染,既不需要巨资的硬件建设,也不需大量的电能,更不需要任何化学药品试剂等,这种方法完全依靠生物与生物之间食物链关系,形成生态系统良性循环,能源主要靠太阳能和少量的电能增氧维持。仅在前期启动时需要一定的投入,启动后,日常的维护维持在低成本水平下运行。
[0056] 本发明为一种水体生态修复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2).在水底种植沉水植物。其中沉水植物包括水下森林物种和水下草皮物种。
[0057] 本发明采用的沉水植物中的冬季水下森林主要物种是:菹草。本发明采用的沉水植物中的夏季水下森林主要物种是:苦草、刺苦草、水车前、马来眼子菜、篦齿眼子菜、微齿眼子菜、梅花藻、狐尾藻。
[0058] 本发明采用的沉水植物中的冬季草皮主要物种是:伊乐藻。本发明采用的沉水植物中的夏季草皮主要物种是:轮叶黑藻、轮藻、小茨藻、茨藻、金鱼藻。
[0059] 本方法采用的冬季沉水植物(水下森林和水下草皮)覆盖率为20%-40%,可根据水源污染情况做适度调整。本方法采用的夏季沉水植物(水下森林和水下草皮)覆盖率为40%-60%,可根据水源污染情况做适度调整。
[0060] 水体中蓝绿藻减少消失后,水体透明度增加,阳光可以进入水底,促进水体水底沉水植被的生长。本方法采用驯化的水溞不但能吃蓝绿藻,还能吸收和降解有毒物质及吞噬水中所有悬浮物质:包括其他藻类、有机碎屑、悬浮状细菌和泥沙,大幅度提高水质透明度,甚至水清见底,让阳光射入深层水底。因此本发明采用水溞引导沉水植物(即水下森林和水下草皮)快速生长获取足够阳光,大量转化富营养。
[0061] 应用水溞处理水域的有毒物质及蓝绿藻污染,一旦建立“水溞—水下森林”共生生态,就十分容易进行水下观赏植物的种植和造景,不但可以净化水质,还可以建设五光十色的美妙水下自然景观。
[0062] 值得指出的是,水溞吃藻类后的代谢产物,含有丰富的中间,是沉水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碳源。因此本方法采用水溞引导沉水植物(即水下森林和水下草皮)超出想象地迅速重建和恢复。本方法采用水溞促进沉水植物(即水下森林和水下草皮)的迅速重建和恢复,沉水植物比自然生长快2~5倍。
[0063] 逐步优化“水下森林和水下草皮”的不同品种和种植面积,形成春、夏、秋、冬自我生态更替,全年竞争性替代单细胞藻类进行水下光合作用,释放出大量的溶解氧,吸收掉水体中过多的氮、磷等富营养化物质,形成水域生态初步自净,并产生它感作用长期抑制单细胞藻类的生长。
[0064] 本发明为一种水体生态修复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3)放入螺、贝、鱼、虾类等高级水生动物的至少一种。水溞和沉水植被可以被螺、贝、鱼、虾类等高级水生动物吃掉。
[0065] 优选地,所采用的螺为耳萝卜螺,学名Radix auricularia。本方法中有效刮食沉水植物叶子表面扶附着的尘土和积累的有机碎屑,维持沉水植物(水下森林和水下草皮)获取更多光线和健康生长。本方法采用“水溞—草”共生水质净化系统,提高泥底(淤泥)的氧化还原电位,促进底栖动物(包括水生寡毛类、螺类、贝类和水生昆虫幼虫等)迅速生长繁殖;进一步帮助泥底(淤泥)物质和能量的快速转移。本方法采用“水溞—草”共生水质净化系统引导底栖动物(包括水生寡毛类、螺类、贝类和水生昆虫幼虫等)生态修复,构建成“水溞—草—螺—贝”共生水质净化系统,有效转化沉水植物(水下森林和水下皮草)老化产生的有机碎屑和底栖藻类,进一步促进水体中营养物质的食物链良性转移。
[0066] 本发明为一种水体生态修复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4)合理捕捞鱼、虾、螺、贝等水产品,把水体中的氮、磷营养物质从水体中转移上岸,形成水域食物链生态平衡,达到水域生态自净效果。
[0067] 本发明为一种水体生态修复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5)放入凶猛鱼类,可以捕食螺、贝、鱼、虾等,形成生物链维持生态平衡。
[0068] 水溞是最低级的初级消费者,处于食物链的底层,不存在任何杂食性和肉食性的动物都可以以它作为基础饵料,因此,水溞很容易被消灭,不存在任何生物安全问题。应用水溞治理水域蓝绿藻污染,主要是通过生物链能量传递的方式将水中的氮、磷等营养盐富集到高等动植物体上,再通过捕捞水产品把富营养转移上岸,达到彻底提出水中营养的目的最终实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自净,因此不存在二次污染。
[0069] 最后建立后续生态平衡调节、水溞控藻应急调节、生物种群优化等生态维护保养措施,是水质富营养下降、稳定到地表水III类左右(生活饮用水基本水源要求)的标准,水质透明度达到2米以上。
[0070] 本发明所述的水体生态修复效果能够保证水清见底,水质主要富营养指标可以达到国家地表水三类水质标准(饮用水源基本标准)。对藻类、总氮、总磷和COD的去除率分比为99-100%、90-95%、80-90%、75-80%。除占水体主导自净功能的沉水植被得以恢复外,还可以恢复水生观赏植物睡莲、荷花等。进一步恢复了水体原有的部分土著水生昆虫,底栖蠕虫、寡毛类动物、底栖螺、贝类以及部分水体鱼类。形成全面稳定的生态平衡,并建立后续生态平衡维护保养系统手段和操作规范。
[0071] 3、水体生态修复效果例
[0072] 位于增城市派潭镇大埔村的水环境生态修复工程示范项目:增城市派潭镇大埔村的示范项目,湖水面积约为3千平方米,遇暴雨时,雨水将附近果园及农田含有农药等有毒物质的污水,冲入湖内,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标准限值分析,其中,CODMn数值均为16mg/L;氮数值分别为2.81mg/L超出V类水标准限值,评价为劣V类水质,湖水的透明度约0.3米。2014年4月10日,该湖水环境生态修复工程示范项目开工。4月11日,示范项目进行湖底淤泥活性处理。4月25日,示范项目完成底泥处理和TYY-8号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