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畜牧业 / 产公犊的母牛 / 虫草属菌种发酵物作为饲料添加剂在提高奶牛繁殖性能中的应用

虫草属菌种发酵物作为饲料添加剂在提高奶繁殖性能中的应用

阅读:813发布:2020-05-16

专利汇可以提供虫草属菌种发酵物作为饲料添加剂在提高奶繁殖性能中的应用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公开了虫草属菌种 发酵 物作为 饲料 添加剂在提高奶 牛 繁殖性能中的应用。本发明发现采用虫草属菌种发酵物饲喂 奶牛 能够显著提高奶牛的受胎率、发情率,缩短配种时间和 产犊 间隔时间,降低母牛胎衣不下发病率,并促进体内促黄 体素 、促卵泡素及孕 酮 的 激素 分泌,进而实现奶牛繁殖性能的提高。,下面是虫草属菌种发酵物作为饲料添加剂在提高奶繁殖性能中的应用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虫草属菌种发酵物作为饲料添加剂在提高奶繁殖性能中的应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虫草属菌种发酵物由虫草属真菌经液体发酵或固体发酵后获得。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虫草属真菌为冬虫夏草(C.sinensis)菌种、北冬虫夏草(C.militaris)菌种、大团虫草(C.ophioglossoides)菌种、亚香棒虫草(C.hawkesii)菌种、古尼虫草(C.gunnii)菌种、珊瑚虫草(C.martialis)菌种、镰刀状虫草(C.falcata)菌种、泰山虫草(C.taishanensis)菌种、山西虫草(C.shanxiensis)菌种、凉山虫草(C.liangshanensis)菌种、新疆虫草(C.gracilis)菌种、香棒虫草(C.barnesii)菌种、蝉花(C.sobolifera)菌种中的至少一种。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虫草属真菌为地顶孢霉
(Acremonium terricola)、中国被毛孢(Synnematium sinense sp.)、蛹草拟青霉(Paecilomycesmilitaris)、霍克斯拟青霉(Paecilomyces hawkesii)、羽束梗孢霉(Paraisaria sp.)、大团囊菌(Elaphomyces granulatus)、蝉白僵菌(Beauveria sobolifera)中的至少一种。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虫草属真菌为地顶孢霉
(Acremonium terricola)。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发酵的培养基包括:氮源、源和微量元素;
其中,氮源为蚕蛹粉、蛋白胨、酵母粉和黄豆粉中的至少一种,碳源为白砂糖、黄豆粉、玉米粉、麦芽粉和大米粉中的至少一种,微量元素为MgSO4、KH2PO4、NaH2PO4和VB中的至少一种。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以质量分数计,所述虫草属菌种发酵物中含有0.5~40%虫草多糖,0.005~0.4%腺苷和0.001~0.6%麦甾醇。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用于表征所述繁殖性能的指标包括:奶牛的受胎率、产后发情率、产犊间隔时间和胎衣不下母牛发病率。
9.一种提高奶牛繁殖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虫草属菌种发酵物作为饲料添加剂,与基础日粮混合后饲喂奶牛;所述虫草属菌种发酵物由虫草属真菌经液体发酵或固体发酵后获得。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干重计,所述虫草属菌种发酵物的饲喂量为3g~300g/头/天。

说明书全文

虫草属菌种发酵物作为饲料添加剂在提高奶繁殖性能中的

应用

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近年来,我国农业产业结构实施战略性调整,整个奶牛养殖业得到飞速发展。由于遗传特征的不断改良和饲养管理条件的改善,奶牛生产性能得到很大的提高。与此同时,奶牛繁殖性能也普遍受到影响。众所周知,影响奶牛繁殖性能的因素很多,而且相互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合理的日粮结构与全程营养平衡是保持奶牛高繁殖性能的基础
[0003] 目前,公认的影响奶牛繁殖性能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0004] (1)采食量:适度的采食量是保证奶牛摄入营养物质的基础条件,采食量不足则不能满足营养需要,导致产奶量降低;为此奶牛需要动用体脂来提供能量,导致经常处于能量负平衡状态,造成奶牛体重下降,影响奶牛繁殖性能。
[0005] (2)能量:能量是奶牛生长发育与正常生产的首要营养物质,适宜的能量平是保证奶牛正常生理机能,获得最佳生产效益的基础,日粮能量水平过低或者过高都会对奶牛繁殖性能造成负面影响。
[0006] (3)蛋白质:蛋白质是奶牛体细胞和组织的主要组成成分,又是构成激素、酶及抗体的重要成分,适宜的日粮蛋白水平是保证奶牛正常发情、配种及受孕的先决条件。
[0007] (4)矿物质及维生素:矿物质元素及维生素是动物正常生理代谢的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以离子形式维持体内电解质的平衡和酸平衡,日粮中某种矿物质元素和维生素含量过低或者过高,都会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到奶牛的繁殖性能。
[0008] (5)非营养型饲料添加剂:非营养型饲料添加剂是指为保证或改善饲料品质、改善和促进动物生产性能、保证动物健康及提高饲料利用效率而使用的饲料添加剂;该饲料添加剂不仅包括酶制剂、酸化剂、益生菌诱食剂,还包括微生态、中草药及真菌类发酵饲料添加剂。
[0009] 虫草是我国名贵的真菌药物和高级补品,在我国明代以前,人们已知道应用虫草;从明代中叶开始,虫草就受到东南亚人民的喜爱,在国际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0010] 广义上的虫草是指虫生子囊真菌侵染昆虫或节肢动物后形成的真菌子实体(子座)与昆虫或节肢动物的复合体。虫草属真菌约有400余种,其中最名贵的是冬虫夏草(Cordyceps sinensis),其是麦菌科线形虫草属真菌(Ophiocordyceps)寄生于蝙蝠蛾属(Hepialus spp.)的幼虫体内形成的复合体,是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的特有物种,简称“虫草”,是中国传统的名贵中药。
[0011] 目前,世界上已发现同属“虫草属”的虫草已有三百五十种之多,其中在中国已发现过六十余种,包含冬虫夏草(C.sinensis)、北冬虫夏草(C.militaris)、大团虫草(C.ophioglossoides)、亚香棒虫草(C.hawkesii)、古尼虫草(C.gunnii)、珊瑚虫草(C.martialis)、镰刀状虫草(C.falcata)、泰山虫草(C.taishanensis)、山西虫草(C.shanxiensis)、凉山虫草(C.liangshanensis)、新疆虫草(C.gracilis)、香棒虫草(C.barnesii)、蝉花(C.sobolifera)等。
[0012] 现今,已发现的虫草品种繁多且大多虫草都有非常强的提高免疫能的作用。通过上述作用,研究者们先后成功开发出:(1)金水宝胶囊(1987年上市),由从青海冬虫夏草中分离所得的蝙蝠蛾拟青霉(Paecilomyces hepiali)Cs-4菌株制备而成;(2)百令胶囊,以沈南英等在1983年分离出的一种真菌中国被毛孢(又称中华束丝孢(Synnematum sinense Y in et Shen sp.now),冬虫夏草头孢,蝙蝠蛾多毛孢)为菌种生产得到;(3)至灵胶囊,用从冬虫夏草分离纯化出来的被孢霉菌(Mortierella sp)发酵得到的菌丝体制成;(4)宁心宝胶囊,由新鲜冬虫夏草中分离得到的麦角菌科真菌虫草头孢(Cephalosporium sinensis Chen.sp.nov)经液体深层发酵所得;(5)心肝宝胶囊,由1986年冬虫夏草新鲜标本中分离出来的虫草头孢菌制成,该虫草头孢菌是一种真菌寄生菌粉红胶霉[Gliocladium roseum(Link)Bain]。
[0013] 此外,虫草产品在动物上的应用也获得了一些成果。地顶孢霉培养物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例如:魏建忠等在文献《地顶孢霉培养物对保育仔猪生产性能及免疫水平的影响》中公开了地顶孢霉培养物能够提高保育仔猪的生产性能及免疫水平;而李洋等将文献《Effects of acremonium terricola culture on growth performance,antioxidant status and immune functions in weaned calves》、《Effects of acremonium terricola culture supplementation on apparent digestibility,rumen fermentation,and blood parameters in dairy cows》分别发表在《Livestock Science》和《Animal Fe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中,主要阐述了虫草属菌种发酵物对犊牛生长性能、泌乳牛生产性能和免疫力方面的影响。CN 101797014 B中阐述了一种低胆固醇营养禽蛋的生产方法及其产品,中国专利CN 104472904 A中阐述了虫草属菌种发酵物在提高牛乳味物质、维生素或必需基酸含量中的应用,CN 104522313 A中阐述了虫草属菌种发酵物在降低牛乳体细胞数量中的应用。
[0014] 然而,目前还没有关于虫草在提高奶牛繁殖性能方面应用的报道。

发明内容

[0015] 本发明提供了虫草属菌种发酵物作为饲料添加剂在提高奶牛繁殖性能中的应用,以该虫草属菌种发酵物作为饲料添加剂饲喂奶牛,能够显著提高奶牛的受胎率、产后发情率,缩短产犊间隔时间,降低胎衣不下母牛发病率,进而提高奶牛的繁殖性能。
[0016] 具体内容如下:
[0017] 本发明提供了虫草属菌种发酵物作为饲料添加剂在提高奶牛繁殖性能中的应用。
[0018] 本发明所述虫草属菌种发酵物由虫草属真菌经液体发酵或固体发酵后获得;该虫草属菌种发酵物可以是液体发酵菌液,也可以是利用液体发酵固形物制备成的菌粉,还也可以是利用液体发酵菌液进一步制备的固体发酵物。
[0019] 本发明所指虫草属真菌是指从虫草中分离得到的寄生真菌。
[0020] 进一步地,所述虫草属真菌为冬虫夏草(C.sinensis)菌种、北冬虫夏草(C.militaris)菌种、大团虫草(C.ophioglossoides)菌种、亚香棒虫草(C.hawkesii)菌种、古尼虫草(C.gunnii)菌种、珊瑚虫草(C.martialis)菌种、镰刀状虫草(C.falcata)菌种、泰山虫草(C.taishanensis)菌种、山西虫草(C.shanxiensis)菌种、凉山虫草(C.liangshanensis)菌种、新疆虫草(C.gracilis)菌种、香棒虫草(C.barnesii)菌种、蝉花(C.sobolifera)菌种中的至少一种。
[0021] 更进一步地,所述虫草属真菌为地顶孢霉(Acremonium terricola)、中国被毛孢(Synnematium sinense sp.)、蛹草拟青霉(Paecilomyces militaris)、霍克斯拟青霉(Paecilomyces hawkesii)、羽束梗孢霉(Paraisaria sp.)、大团囊菌(Elaphomyces granulatus)、蝉白僵菌(Beauveria sobolifera)中的至少一种。
[0022] 试验表明,与其他虫草属真菌的发酵物相比,地顶孢霉(Acremonium terricola)能够更有效地提高奶牛的繁殖性能;故,作为优选,所述虫草属真菌为地顶孢霉(Acremonium terricola)。
[0023] 更进一步地,所述虫草属真菌为地顶孢霉(Acremonium terricola)MKL18;以该真菌作为饲料添加剂,能够显著提高奶牛的繁殖性能。
[0024] 所述液体发酵包括:(1)活化虫草属真菌;(2)取所述虫草属真菌接种于种子培养基中,进行种子培养;再转接至扩大培养基中,进行扩大培养,得到液体发酵菌液。
[0025] 所述固体发酵包括:取液体发酵菌液与固体培养基混合后,发酵,得到固体培养物。
[0026] 本发明采用的液体发酵培养基和固体发酵培养基均为常规培养基,无特殊中药材等成分,获得的发酵物中仅含有虫草属真菌及其发酵代谢产物,本发明是利用虫草属真菌自身发酵产生的发酵产物实现奶牛繁殖性能的提高。
[0027] 上述常规培养基包括氮源、源和微量元素;其中,作为优选,氮源为蚕蛹粉、蛋白胨、酵母粉和黄豆粉中的至少一种,碳源为白砂糖、黄豆粉、玉米粉、麦芽粉和大米粉中的至少一种,微量元素为MgSO4、KH2PO4、NaH2PO4和VB中的至少一种。
[0028] 进一步地,经试验发现,不同常规培养基发酵获得的虫草属菌种发酵物的成分含量不同,而不同的成分含量会影响奶牛的繁殖性能。
[0029] 作为优选,液体发酵的培养基中,所述氮源包含3~30g/L的蚕蛹粉和5~20g/L的蛋白胨(以培养基为基准)。
[0030] 更进一步地,所述液体发酵包括种子培养和扩大培养;以1L培养基计,所述种子培养和扩大培养的培养基为:20~60g白砂糖,3~30g蚕蛹粉,5~30g黄豆粉,5~20g蛋白胨,3~40g酵母粉,0.01~1.0g MgSO4,0.01~1.0g KH2PO4。
[0031] 作为优选,以培养基的质量计,所述固体发酵的培养基包括:玉米粉30~80%,籽粉5~20%,小麦次粉2~15%,豆粕15~40%,麦麸5~20%,硫酸镁0.01~1.0%,硫酸锌0.01~1.0%,磷酸二氢0.01~1.0%,磷酸二氢钠0.01~1.0%。
[0032] 进一步地,所述虫草属菌种发酵物中含有虫草多糖、腺苷和麦角甾醇。
[0033] 经试验表明,不同类型的虫草属菌种发酵物获得的虫草多糖、腺苷和麦角甾醇的含量有所不同,进而影响奶牛的繁殖性能。
[0034] 以质量分数计,所述虫草属菌种发酵物中含有0.5~40%虫草多糖,0.005~0.4%腺苷和0.001~0.6%麦角甾醇。更进一步地,所述虫草属菌种发酵物中含有2~10%虫草多糖,0.005~0.2%腺苷和0.001~0.3%麦角甾醇。
[0035] 用于表征所述繁殖性能的指标包括:奶牛的受胎率、发情率、配种时间和产犊间隔时间、母牛胎衣不下发病率以及促黄体素(LH,mIU/ml)、促卵泡素(FSH,mIU/ml)、孕(P4,ng/ml)的含量。
[0036] 进一步地,所述虫草属菌种发酵物具有提高奶牛的受胎率、发情率,缩短配种时间和产犊间隔时间,降低母牛胎衣不下发病率,提高促黄体素(LH,mIU/ml)、促卵泡素(FSH,mIU/ml)、孕酮(P4,ng/ml)分泌水平。
[0037] 进一步地,所述受胎率为奶牛第一情期受胎率,即:奶牛在第一情期妊娠母牛数占第一情期配种母牛的比例;所述产犊间隔时间为母牛连续2次产犊间隔平均天数。
[0038]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提高奶牛繁殖性能的方法,包括:以虫草属菌种发酵物作为饲料添加剂,与基础日粮混合后饲喂奶牛;所述虫草属菌种发酵物由虫草属真菌经液体发酵或固体发酵后获得。
[0039] 进一步地,所述奶牛为成年荷斯坦牛(又称黑白花牛)、娟珊牛、更赛牛、爱尔夏牛及瑞士褐牛等。
[0040] 作为优选,以干重计,所述虫草属菌种发酵物的饲喂量为虫草属菌种发酵物的饲喂量为3g~300g/头/天。
[0041] 在该饲喂量范围内,奶牛可达到最佳的繁殖性能;由于本发明的虫草属菌种发酵物对奶牛并无任何毒副作用,所以增加饲喂量对奶牛本身不会产生任何不利影响。
[0042] 本发明虫草属菌种发酵物可单独作为饲料添加剂,也可以与其他饲料添加剂混合使用;若配合合理的基础日粮配方,则效果更佳。
[004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0044] 本发明发现采用虫草属菌种发酵物饲喂奶牛,能够显著提高奶牛的受胎率、发情率,缩短配种时间和产犊间隔时间,降低胎衣不下母牛发病率,进而实现奶牛繁殖性能的提高。

具体实施方式

[0045]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0046] 实施例1
[0047] 1、发酵菌液
[0048] (1)古尼虫草菌种:地顶孢霉(Acremonium terricola)MKL18(可购自合肥迈可罗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0049] (2)种子培养:
[0050] 种子培养的培养基为:600g白砂糖,300g蚕蛹粉,150g蛋白胨,200g黄豆粉,100g酵母粉,10g MgSO4,10g KH2PO4,溶解于20L水,自然pH;121℃高压蒸汽灭菌30min。
[0051] 种子发酵的条件为:温度为25℃,通气量为1.00L/(L·min),接种量为5%(质量分数),30L气升式发酵罐装液量67%,发酵时间为24h。
[0052] (3)扩大培养:
[0053] 扩大培养的培养基为:6000g白砂糖,3000g蚕蛹粉,1500g蛋白胨,2000g黄豆粉,1000g酵母粉,100g MgSO4,100g KH2PO4,溶解于200L水,自然pH;121℃高压蒸汽灭菌30min。
[0054] 扩大培养的条件为:温度为25℃,通气量为1.00L/(L·min),接种量为10%(质量分数),300L气升式发酵罐装液量67%,发酵时间为24h。
[0055] 种子培养和扩大培养完成后,得到地顶孢霉菌液。
[0056] 2、发酵菌粉
[0057] (1)以本实施例1中制得的地顶孢霉菌液作为处理对象,从发酵罐中出菌液,离心分离,得到菌丝和固形物;
[0058] (2)收集上述菌丝和固形物,在45℃下热风干燥至水分降至8wt%以下,粉碎装袋,密封,避光储藏,得到发酵菌粉。
[0059] 3、固体培养物
[0060] (1)将本实施例1中制得的发酵菌液与固体培养基搅拌接种后(接种量为15%,质量分数),平铺在浅盘上发酵,物料厚度为3cm,温度恒定为25℃,湿度为70%,发酵时间为120h,得到固体培养物;
[0061] 其中,固体发酵的培养基为:玉米粉45%、棉籽粉5%、小麦次粉4%、豆粕30%、麦麸15.8%、硫酸镁0.05%、硫酸锌0.05%、磷酸二氢钾0.05%、磷酸二氢钠0.05%;自然pH,121℃蒸汽灭菌1h。
[0062] (2)收集固体培养物,在60℃下热风干燥至水分降至8wt%以下,粉碎装袋,密封,避光储藏。
[0063] 测定本实施例制备获得的发酵菌液、发酵菌粉以及固体培养物中的组分,结果如表1所示。
[0064] 表1 地顶孢霉发酵菌液、发酵菌粉和固体培养物中的组分测定结果[0065]
[0066] 实施例2
[0067] 本实施例以地顶孢霉(Acremonium terricola)MKL18作为发酵对象进行发酵,获得发酵菌液、发酵菌粉以及固体培养物;除采用的液体发酵的培养基与实施例1不同外,其余内容与实施例1相同。
[0068] 种子培养的培养基为:600g白砂糖,550g酵母粉,200g黄豆粉,10g MgSO4,10g KH2PO4,溶解于20L水,自然pH;121℃高压蒸汽灭菌30min。
[0069] 扩大培养的培养基为:6000g白砂糖,5500g酵母粉,2000g黄豆粉,100g MgSO4,100g KH2PO4,溶解于200L水,自然pH;121℃高压蒸汽灭菌30min。
[0070] 测定本实施例制备获得的发酵菌液、发酵菌粉以及固体培养物中的组分,结果如表2所示。
[0071] 表2 地顶孢霉发酵菌液、发酵菌粉和固体培养物中的组分测定结果[0072]
[0073]
[0074] 实施例3
[0075] 本实施例以地顶孢霉(Acremonium terricola)MKL18作为发酵对象进行发酵,获得发酵菌液、发酵菌粉以及固体培养物;除采用的液体发酵的培养基与实施例1不同外,其余内容与实施例1相同。
[0076] 种子培养的培养基为:600g白砂糖,400g酵母粉,200g黄豆粉,150g蛋白胨,10g MgSO4,10g KH2PO4,溶解于20L水,自然pH;121℃高压蒸汽灭菌30min。
[0077] 扩大培养的培养基为:6000g白砂糖,4000g酵母粉,2000g黄豆粉,1500g蛋白胨,100g MgSO4,100g KH2PO4,溶解于200L水,自然pH;121℃高压蒸汽灭菌30min。
[0078] 测定本实施例制备获得的发酵菌液、发酵菌粉以及固体培养物中的组分,结果如表3所示。
[0079] 表3 地顶孢霉发酵菌液、发酵菌粉和固体培养物中的组分测定结果[0080]
[0081] 实施例4
[0082] 本实施例以地顶孢霉(Acremonium terricola)MKL18作为发酵对象进行发酵,获得发酵菌液、发酵菌粉以及固体培养物;除采用的液体发酵的培养基与实施例1不同外,其余内容与实施例1相同。
[0083] 种子培养的培养基为:600g白砂糖,250g酵母粉,200g黄豆粉,300g蚕蛹粉,10g MgSO4,10g KH2PO4,溶解于20L水,自然pH;121℃高压蒸汽灭菌30min。
[0084] 扩大培养的培养基为:6000g白砂糖,2500g酵母粉,2000g黄豆粉,3000g蚕蛹粉,100g MgSO4,100g KH2PO4,溶解于200L水,自然pH;121℃高压蒸汽灭菌30min。
[0085] 测定本实施例制备获得的发酵菌液、发酵菌粉以及固体培养物中的组分,结果如表4所示。
[0086] 表4 地顶孢霉发酵菌液、发酵菌粉和固体培养物中的组分测定结果[0087]
[0088] 由表1~4可知,不同培养基发酵获得的地顶孢霉发酵物中的组分(虫草多糖、腺苷和麦角甾醇)含量不同,其中,采用实施例1的液体发酵培养基获得的发酵物中虫草多糖、腺苷和麦角甾醇的含量均最高。
[0089] 实施例5
[0090] 本实施例以蛹草拟青霉(Paecilomyces militaris)MKL32(可购自安徽新星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作为发酵对象进行发酵,获得发酵菌液、发酵菌粉以及固体培养物;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0091] 测定本实施例制备获得的发酵菌液、发酵菌粉以及固体培养物中的组分,结果如表5所示。
[0092] 表5 蛹草拟青霉发酵菌液、发酵菌粉和固体培养物中的组分测定结果[0093]
[0094] 实施例6
[0095] 本实施例以中国被毛孢(Synnematium sinense sp.)MKL25(可购自安徽新星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作为发酵对象进行发酵,获得发酵菌液、发酵菌粉以及固体培养物;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0096] 测定本实施例制备获得的发酵菌液、发酵菌粉以及固体培养物中的组分,结果如表6所示。
[0097] 表6 中国被毛孢发酵菌液、发酵菌粉和固体培养物中的组分测定结果[0098]
[0099] 由表1、5和6可知,不同菌种发酵获得的发酵物中的组分(虫草多糖、腺苷和麦角甾醇)含量也不同;其中,采用实施例1的地顶孢霉(Acremonium terricola)MKL18获得的发酵物中虫草多糖、腺苷和麦角甾醇的含量均最高。
[0100] 实施例7
[0101] 1、试验处理:
[0102] 在黑龙江某大型牧场内,采用实施例1~6制备的虫草属菌种发酵物作为饲料添加剂,对奶牛进行观察试验,试验于2014年3月12日至2016年5月25日进行,试验期为相邻的2个胎次。
[0103] 试验具体内容如下:
[0104] 选取临床健康,胎次接近的经产荷斯坦奶牛140头,分成七组,每组20头,分别为:
[0105] (1)对照组:仅饲喂基础日粮,基础日粮的组成见表7;
[0106] (2)试验组1~6:分别以实施例1(试验组1)、实施例2(试验组2)、实施例3(试验组3)、实施例4(试验组4)、实施例5(试验组5)和实施例6(试验组6)制备获得的虫草属菌种固体培养物为饲料添加剂,添加到基础日粮中,得到的饲料饲喂奶牛;以基础日粮的质量计,在预试期内,各虫草属菌种固体培养物的添加量为15g/头/天;在试验期内,各虫草属菌种固体培养物的饲喂量为30g/头/天。
[0107] 试验期间对照组和试验组奶牛均在同一栋奶牛舍,保证环境一致,饲养管理均按照牧场常规流程操作,自由采食和饮水,母牛采用人工授精技术,每个发情期输精2次,间隔时间8小时。
[0108] 表7基础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风干基础)
[0109]
[0110] 注:1每千克微量元素含有:40mg,8mg,锰55mg,锌20mg,碘0.15mg,硒0.1mg。
[0111] 2每千克多种维生素含有:维生素A54000 000 IU,维生素B1 2 000 IU,维生素B2 15 000 IU,维生素B6 7000 IU,维生素B12 30mg,维生素D310 800 000 IU,维生素E 18 000 IU,维生素K3 5000 IU,泛酸25 000 IU,烟酸35 000 IU,叶酸500mg,生物素500mg。
[0112] 3日粮营养水平除蛋氨酸、赖氨酸外,其它值是实测值。
[0113] 2、数据采集及指标测定
[0114] 2.1繁殖性能数据采集
[0115] 整个试验期间,记录每头母牛第一情期受胎率、产后70d内第一次发情母牛比例、分娩至产后第一次配种时间间隔天数、产犊间隔及奶牛胎衣不下发病率等繁殖性能数据,并计算相关指标。
[0116] 2.2血清激素指标测定
[0117] 试验奶牛在产后50d时进行采血,每组各随机挑选5头试牛,清晨6:00空腹尾静脉采血10ml,注入含150IU肝素钠抗凝管中,迅速离心(3000r/min,15min),液氮冷却,置于-20℃箱中保存。测定促黄体素(LH,mIU/ml),促卵泡素(FSH,mIU/ml),孕酮(P4,ng/ml),试剂盒购自原子高科有限公司,采用放射免疫技术测定。
[0118] 3、试验结果
[0119] 具体结果见表8。
[0120] 表8 不同试验组中奶牛繁殖性能的情况
[0121]
[0122] 由表8可知,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1~6均显著提高了奶牛的受胎率、发情率,缩短了配种时间和产犊间隔时间,降低了胎衣不下母牛发病率,并促进体内促黄体素、促卵泡素及孕酮的激素分泌;其中,试验组1的提高效果最佳。由此说明:采用不同培养基以及不同菌种进行发酵获得的固体培养物在提高奶牛的繁殖性能上存在差异,而上述差异很有可能是发酵物中组分含量不同(尤其是虫草多糖、腺苷和麦角甾醇的含量)所造成。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