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畜牧业 / 产公犊的母牛 / 一种牦牛同期发情的处理方法

一种牦同期发情的处理方法

阅读:1019发布:2020-06-20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牦同期发情的处理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牦 牛 同期发情 的处理方法,组建同期发情的牦牛群;在同期发情一月前,对组织的同期发情牛群进行微量元素盐砖补饲,头均日补饲量为50-80g;对母牛群肌肉注射维生素AD,注射量为5ml/头;对母牛用专用放栓器放置CIDR;在放CIDR后第8天,对母牛群注射氯前列烯醇PG,注射量为每头牦牛0.2~0.4mg;在注射PG后的第3天,取牛群的CIDR;将同期发情牦牛和试情公牦牛合群饲养,对稳定接收公牦牛或其它牦牛的爬跨为发情特征,每头牦牛进行两次输精。本发明既能提高牦牛受配率、受胎率、缩短配种期、减少不孕、提高繁殖率,减少人 力 物力消耗,又有利于人工授精技术在牦牛上的开展,便于组织生产。,下面是一种牦同期发情的处理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牦同期发情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组建拟开展同期发情的牦牛群,要求母牛健康无病,尤其不能有繁殖疾病,年龄在
3.0-8.0岁之间,产犊后2个月以上,中等膘情;
S2、在开展同期发情工作一月前,对步骤S1组织的同期发情牛群进行微量元素盐砖补饲,头均日补饲量为50-80g;
S3、在牦牛发情周期的任意一天,对步骤S2的母牛群肌肉注射维生素AD,注射量为
5ml/头;
S4、对步骤S3的母牛用专用放栓器放置CIDR;
S5、在放CIDR后第8天,对步骤S4的母牛群注射氯前列烯醇PG,注射量为每头牦牛
0.2~0.4mg;
S6、在注射PG后的第3天,取出步骤S5牛群的CIDR;
S7、取出CIDR后24~48小时观察步骤S6牛群的发情情况,将同期发情牦牛和试情公牦牛合群饲养,对稳定接收公牦牛或其它牦牛的爬跨为发情特征,接受爬跨10小时后进行第一次人工授精,20小时后进行第二次人工授精,每头牦牛进行两次输精。

说明书全文

一种牦同期发情的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畜牧养殖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牦牛同期发情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同期发情技术是现代畜牧生产中的重要繁殖控制技术之一,它是利用某些激素制剂人为地控制并调整一群母畜的发情周期,使它们集中发情、集中配种、集中妊娠、集中分娩,有利于组织生产和管理。另外,同期发情技术还有利于人工授精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同时也是胚胎移植工作的重要环节。同期发情技术在畜禽繁殖中已广泛应用,并已取得一定的效果。但对繁育在海拔3000m左右高寒少环境中的牦牛,现有的同期发情技术仍处在探索阶段,进一步的研究将为生产应用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
[0003] 牦牛是典型的季节性发情动物,对高寒环境有很强的适应性,已形成了其特殊的繁殖生理现象,在产犊当年的自然发情季节通常不发情,造成2年1胎甚至3年1胎的繁殖现象,一般在海拔3000m左右的地区,母牦牛的发情季节在6~11月份,多集中在7~9月份,占70%以上,为发情最为旺盛的时期(张容昶1989)。另外,体重、年龄、营养状况、外界环境和生殖状态等对其发情效果也有一定影响。虽然世界各地的科研人员在牦牛同期发情技术上做了许多工作(邵彬泉,1984、1986;杨廷佑,1984;刘志尧,1985;师蔚文等,1985;赵炳尧等,1994A.Magash等,1997;M.Davaa等,2000),也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应用于生产,其效果还不理想。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牦牛同期发情的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同期发情牦牛群的组织,同期发情处理程序,发情鉴定和定时人工授精等步骤,利用本发明,既能提高牦牛受配率、受胎率、缩短配种期、减少不孕、提高繁殖率,减少人物力消耗,又有利于人工授精技术在牦牛上的开展,便于组织生产。其具体技术方案为:
[0005] 一种牦牛同期发情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 S1、组建拟开展同期发情的牦牛群,要求母牛健康无病,尤其不能有繁殖疾病,年龄在3.0-8.0岁之间,产犊后2个月以上,中等膘情;
[0007] S2、在开展同期发情工作一月前,对步骤S1组织的同期发情牛群进行微量元素盐砖补饲,头均日补饲量为50-80g;
[0008] S3、在牦牛发情周期的任意一天,对步骤S2的母牛群肌肉注射维生素AD,注射量为5ml/头;
[0009] S4、对步骤S3的母牛用专用放栓器放置CIDR;
[0010] S5、在放CIDR后第8天,对步骤S4的母牛群注射氯前列烯醇PG,注射量为每头牦牛0.2~0.4mg;
[0011] S6、在注射PG后的第3天,取出步骤S5牛群的CIDR;
[0012] S7、取出CIDR后24~48小时观察步骤S6牛群的发情情况,将同期发情牦牛和试情公牦牛合群饲养,对稳定接收公牦牛或其它牦牛的爬跨为发情特征,接受爬跨10小时后进行第一次人工授精,20小时后进行第二次人工授精,每头牦牛进行两次输精。
[001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从同期发情牦牛群的组织,同期发情处理程序,发情鉴定和定时人工授精等方面综合考虑提高牦牛同期发情率,其方法特点,一是通过微量元素盐砖饲喂和注射维生素AD来保证牦牛营养需要和生殖系统健康要求,二是通过生殖激素来人为调节牦牛的发情周期,利用CIDR和PG等外源激素,刺激牦牛性腺,引起黄体消长,达到调节牦牛发情周期的目的,CIDR和PG的有机结合利用,使牦牛同期发情率高,黄体形成良好。利用该本发明,既能提高牦牛受配率、受胎率、缩短配种期、减少不孕、提高繁殖率,减少人力物力消耗,又有利于人工授精技术在牦牛上的开展,便于组织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0015] 实施例1
[0016] 一种牦牛同期发情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7] S1、组建拟开展同期发情的牦牛群,要求母牛健康无病,尤其不能有繁殖疾病,年龄在3.0-8.0岁之间,产犊后2个月以上,中等膘情;
[0018] S2、在开展同期发情工作一月前,对步骤S1组织的同期发情牛群进行微量元素盐砖补饲,头均日补饲量为50g;
[0019] S3、在牦牛发情周期的任意一天,对步骤S2的母牛群肌肉注射维生素AD,注射量为5ml/头;
[0020] S4、对步骤S3的母牛用专用放栓器放置CIDR;
[0021] S5、在放CIDR后第8天,对步骤S4的母牛群注射氯前列烯醇PG,注射量为每头牦牛0.2mg;
[0022] S6、在注射PG后的第3天,取出步骤S5牛群的CIDR;
[0023] S7、取出CIDR后24小时观察步骤S6牛群的发情情况,将同期发情牦牛和试情公牦牛合群饲养,对稳定接收公牦牛或其它牦牛的爬跨为发情特征,接受爬跨10小时后进行第一次人工授精,20小时后进行第二次人工授精,每头牦牛进行两次输精。
[0024] 实施例2
[0025] 一种牦牛同期发情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6] S1、组建拟开展同期发情的牦牛群,要求母牛健康无病,尤其不能有繁殖疾病,年龄在3.0-8.0岁之间,产犊后2个月以上,中等膘情;
[0027] S2、在开展同期发情工作一月前,对步骤S1组织的同期发情牛群进行微量元素盐砖补饲,头均日补饲量为65g;
[0028] S3、在牦牛发情周期的任意一天,对步骤S2的母牛群肌肉注射维生素AD,注射量为5ml/头;
[0029] S4、对步骤S3的母牛用专用放栓器放置CIDR;
[0030] S5、在放CIDR后第8天,对步骤S4的母牛群注射氯前列烯醇PG,注射量为每头牦牛0.3mg;
[0031] S6、在注射PG后的第3天,取出步骤S5牛群的CIDR;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