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畜牧业 / 产公犊的母牛 / 一种西镇牛的标准化生产方法

一种西镇的标准化生产方法

阅读:420发布:2020-06-28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西镇的标准化生产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涉及一种西镇 牛 的标准化生产方法,它是通过(1)选种(2)选配,组织后裔测定和选择系组,(3)对每个杂交组合级进杂交一次,对后裔进行再选育,最后进行横交固定,采用MOET现代 生物 技术,扩展类群规模,本发明的积极效果在于通过技术组装集成形成了西镇牛优质高效产业化生产的技术体系,大幅度提升了肉牛养殖的经济效益和产品的技术含量,有 力 地促进了西镇牛的规范化养殖和产业化开发。,下面是一种西镇的标准化生产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西镇的标准化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
(1)选种
在西镇牛繁育场、商品生产场及农户饲养的西镇牛牛群中,选择初生重大、毛色一致、生长速度快、体形符合肉牛特征且系谱档案清楚的西镇牛优秀公牛和母牛个体,组建西镇牛开放育种核心群,
(2)选配
组织后裔测定和选择系组。按1头公牛配20头母牛进行育成杂交,所生杂交一代公犊全部淘汰,母犊全部留下,通过级进杂交和三元杂交,形成各种杂交组合,进行后裔测定和选留系组,筛选2~3个杂交组合,形成1个类群,
(3)组建开放式育种核心群
对每个杂交组合级进杂交一次,对后裔进行再选育,最后进行横交固定和MOET技术育种,
(4)扩群
西镇牛通过上述选育改良后繁育成犊牛或购进的架子牛再通过规模化的饲养管理,投喂优质牧草、桔杆、增加精饲料,驱虫防病,分阶段饲养、育肥,扩展类群规模。

说明书全文

一种西镇的标准化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肉牛的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西镇牛是陕西西乡县古老而优良的黄牛品种。1953年,原西北农学院邱怀教授首次来县考察,命名“西乡牛”,编入中专养牛教材。1966年,原西北农学院师生和地区畜牧兽医中心联合作第5次考察,认为“西乡牛”中心产地应包括镇巴县,因此更名为“西镇牛”。1982年,全国畜禽品种志编委会以邱怀教授为组长,率专家学者赴川陕鄂三省交界的黄牛产区进行考察,认为“巴山黄牛”中的西镇牛属“结实类型”,并保留“西镇牛”名称,列入国家品种志。
[0003] 肉牛的选育和改良工作也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畜牧业发达的美国、英国、加拿大、荷兰、以色列等国家十分重视家畜的育种,把育种工作纳入到由家庭到国家的整个社会的系统行列之中。传统的育种技术已远远不能满足目前我国畜牧业的实际需要,由于传统育种技术育种需要时间长等缺点致使我国肉牛业存在优良品种缺乏、肉牛产肉性能较差、生长速度慢等普遍问题。
[0004] 当前,反刍动物饲料与营养科学研究非常活跃,已取得了许多很有价值的成果。畜牧业发达、动物营养科学先进的各国纷纷围绕反刍动物瘤胃代谢调控、生物蛋白质的产量及其组成、精粗饲料的合理加工及利用等问题,开展深入的研究,以使反刍动物营养需要体系日臻完善和实用,如美国康奈尔的牛用净化合物和净蛋白体系(CNCPS,姚军虎等,1998)、美国NRC(2001)第七版奶牛营养需要、中国荷斯坦牛饲养标准(2000)、陕西地方标准——秦川牛标准综合体(2004)及荷斯坦牛标准综合体(2005)从理论上阐明了反刍动物的动态营养需要量,尤其是提出的小肠可吸收基酸、小肠可吸收淀粉、有效纤维等概念,为精确设计反刍动物日粮提供了理论依据。设计日粮时以系统营养整体调控理论(卢德勋,1993)为主要指导思想,将动物生产看成是从“动物-饲料-饲养-环境-管理-市场”之有机整体,所有局部措施都应服从整体的利益,以求整体效果的最优化。
[0005] 近年来,国内国际反刍动物营养研究发展很快,实用型新技术成果不断涌现。但由于经费不足及科技工作者不重视已有成果的组装与应用等原因,科技成果的转化严重滞后。我国在科研方面虽已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生产中应用十分有限,主要原因是我国的相关研究多属纯理论研究,且相当分散,同时与生产结合较少,尤其是没有高科技涉农企业参与此领域的科技转化。我国有部分企业获得了反刍动物营养舔砖、非蛋白氮的保护处理、脲酶抑制剂、半胱胺等专利,但这些产品多为单一产品,效果和实际效益有限。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西镇牛的标准化生产方法,通过技术组装集成形成了西镇牛优质高效产业化生产的技术体系,大幅度提升了肉牛养殖的经济效益和产品的技术含量,有地促进了西镇牛的规范化养殖和产业化开发。
[0007] 本发明的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0008] (1)选种
[0009] 在西镇牛繁育场、商品生产场及农户饲养的西镇牛牛群中,选择初生重大、毛色一致、生长速度快、体形符合肉牛特征且系谱档案清楚的西镇牛优秀公牛和母牛个体,组建西镇牛开放育种核心群,
[0010] (2)选配
[0011] 组织后裔测定和选择系组。按1头公牛配20头母牛进行育成杂交,所生杂交一代公犊全部淘汰,母犊全部留下,通过级进杂交和三元杂交,形成各种杂交组合,进行后裔测定和选留系组,筛选2~3个杂交组合,形成1个类群
[0012] (3)组建开放式育种核心群
[0013] 对每个杂交组合级进杂交一次,对后裔进行再选育,最后进行横交固定和MOET技术育种,
[0014] (4)扩群
[0015] 西镇牛通过上述选育改良后繁育成犊牛或购进的架子牛再通过规模化的饲养管理,投喂优质牧草、桔杆、增加精饲料,驱虫防病,分阶段饲养、育肥,扩展类群规模。
[0016]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
[0017] (1)形成西镇牛开放式育种核心群技术体系。育种与产业化开发相结合,相互补充,相互促进。西镇牛的群体数量和选育范围得到了扩大,同时源源不断地为肉牛产业提供大量优良种公牛和繁殖母牛。
[0018] (2)建立西镇牛新品系的BLUP法育种值估计的动物模型。
[0019] 西镇牛良种选育和西镇牛标准化生产技术、胴体分割与评定技术规范和西镇牛标准综合体正在建立中,本项目将进一步完善和研究,其研发的主要技术包括:
[0020] 1 以西镇牛等为研究对象,以数量遗传学等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常规育种技术与生物新技术以及计算机科学技术相结合,采用现代育种方法建立和完善优质、高产、高效西镇牛良种开放核心育种体系(ONBS)、超排与胚移(MOET)育种体系以及西镇牛杂交改良繁育体系,实行群选群育,开放式育种,提高优秀种公牛的选育强度和优秀种子母牛的利用强度,加快西镇牛的选育进程
[0021] 2 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选育西镇牛肉用新类群,强化制种体系建设,通过“繁育场+养殖场(企业)+农户”的模式建立起集科研、教学、高新技术和现代育种新技术以及大型繁育场、养殖场(企业)和农户以为一体化的具有集团性特色的开放的西镇牛、良种繁育体系,开发新技术、新产品,不断强化对肉牛产业化工程的技术支撑
[0022] 3 通过修改完善和推广西镇牛标准综合体,促进秦西镇牛标准化生产和技术的集成示范。附图说明
[0023] 图1是本发明群选群育模式框图
[0024] 图2是本发明后裔测定与扩繁模式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技术路线说明
[0026] 1、群选群育模式:建立西镇牛良种繁育技术体系,以西镇牛为母本,引进德国黄牛作父本,在品种选育的基础上,通过MOET育种方案和人工授精育种方案的建立和实施,培养出西镇牛新品种品系,筛选出1个生长快、出肉率高的杂交组合。通过系谱信息利用标准的遗传参数,优化胚胎体外生产技术,经过后裔测定,他们的后代及冻精用作改良西镇牛。
[0027] 2、后裔测定与扩繁模式:将作为种用公牛及母牛通过后裔测定或系谱测定,选拨出优秀公牛或母牛作为种用,公牛的冻精可以通过人工授精改良其他牛群,母牛可以通过超数排卵、卵母细胞采集培养,生产优秀肉牛胚胎进行胚胎移植等手段扩繁良种规模,使优良基因大面积扩散。
[0028] 3、西镇牛标准化生产技术路线:西镇牛通过上述选育改良后繁育成犊牛或购进的架子牛再通过规模化的饲养管理,投喂优质牧草、桔杆、增加精饲料,驱虫防病,分阶段饲养、育肥等关键技术环节,达到一定的屠宰标准,活牛进入商品牛出售或直接屠宰加工,再通过冷链手段排酸,分割出高档牛肉可出口创汇,中、低档牛肉可深加工为牛肉食品满足国内市场。
[0029] 实施例
[0030] 2010年1月~2012年12月,计划分为四个阶段实行,具体的阶段目标如下:
[0031] 第一阶段:选种(2010年1月~2010年6月)
[0032] 在西镇牛繁育场、商品生产场及农户饲养的西镇牛牛群中,选择初生重大、毛色一致、生长速度快、体形符合肉牛特征且系谱档案清楚的西镇牛优秀公牛和母牛个体,组建西镇牛开放育种核心群,规模达到800头以上。
[0033] 第二阶段:选配(2010年3月~2010年12月)
[0034] 组织后裔测定和选择系组。按1头公牛配20头母牛进行育成杂交,所生杂交一代公犊全部淘汰,母犊全部留下,通过级进杂交和三元杂交,形成各种杂交组合,进行后裔测定和选留系组。筛选2~3个杂交组合,形成1个类群。建立示范改良基地2~3个,规模达到2万头以上。
[0035] 第三阶段:组建开放式育种核心群(2010年7月~2011年6月)
[0036] 对每个杂交组合级进杂交一次,对后裔进行再选育,最后进行横交固定和MOET技术育种,在现有西镇牛新品系基础上拓展开放式育种核心群,总规模达到1800头以上。
[0037] 第四阶段:扩群与示范(2011年7月~2012年12月)
[0038] 形成大规模西镇牛肉用新类群。采用MOET等现代生物技术,大范围扩展类群规模,选育提高质量,建立标准化饲养管理示范基地6~10个,示范推广规模达到3万头以上,其中适繁母牛达到1万头以上。通过示范使每头牛的饲养效益在现有基础上提高20%~30%,秸秆饲料的利用率提高25%以上。
[0039] 本发明采用现代科学育种技术,长期坚持系统的西镇牛纯种选育提高,以西镇牛为母本,引进国外肉牛良种作父本,建立了西镇肉牛良种繁育技术体系,应用AI、MOET等现代生物育种技术进行西镇牛的杂交改良,筛选出1个皮秦杂交组合,其屠宰率和净肉率分别达64.54%和53.27%,比秦川牛分别提高了19.28%和17.5%;在本品种选育的基础上,培育出一个西镇肉牛新品系,体高、体长、胸围等体尺指标均有较大幅度提高,且生长速度快、肉用性能突出,奠定和巩固了西镇牛在我国良种黄牛中的首要地位。
[0040] 研发并推广了西镇牛规范化饲养管理技术规范、西镇牛及其杂种后代胴体评定标准、西镇牛胴体生产与分割技术规范及高中档牛肉生产加工技术;深刻揭示了西镇牛胴体性状和肉质性状特点;创建了西镇牛优质肉活体估测模型;创建了“公司+专家+农户”的西镇肉牛产业化开发模式和技术服务体系,实现了龙头企业培植与产业化基地建设的整体推进,为全国肉牛产业化开发提供了示范样板。
[0041] 应用了CNT促生长剂,使肉牛生长速度提高20.3%;微贮秸秆发酵剂的开发和应用使微贮秸秆粗蛋白提高118.4%,粗纤维降解率达36.3%,饲喂肉牛日增重达1.12kg,较对照组提高25.8%。此外,还研发了肉牛系列浓缩饲料及添加剂产品,通过技术组装集成形成了西镇牛优质高效产业化生产的技术体系,大幅度提升了肉牛养殖的经济效益和产品的技术含量,有力地促进了西镇牛的规范化养殖和产业化开发。
[0042] 研发并应用了西镇牛信息管理系统,使西镇牛及其加工产品实现了网上交流,并创立了根据体尺指标进行活重估测和不同类型牛划分方法以及线性外貌评分方法,为相关产业的教学、科研和生产提供了相互配套的技术手段,有效地解决了生产实践中的许多难题。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