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保健意识的日益增强,对稻米品质和安全要求越来越高。提高稻米品质和安全性,是扩大稻米这一商品的生存和发展空间的前提,因此,加快我国水稻生产发展,特别是以优化水稻为
基础的品质结构和区域结构的产业化发展,是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选择。长期以来,一些地区由于长期缺粮,水稻生产的主要目标是追求高产,忽视了
质量,造成了水稻生产高产不优质的现状。对一些地方优质稻精心培育和种植,可以优化水稻品种和品质结构,提高粮食单产水平,增强综合生产和市场竞争能
力,促进当地农民增收。
发明内容
[0003] 为克服
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一种优质水稻的栽培方法。
[0004]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 一种优质水稻的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6] (1)基地选取:
[0007] ①
灌溉条件好:基地水稻生产有充足的水源保证,排灌设施健全,灌溉用水清洁度高,符合GB5084-92的要求;
[0008] ②
土壤条件好:土壤耕层深厚,较肥沃,土壤中性偏酸,具有较好的水稻土结构,通透性良好,保水保肥力较强,土壤环境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的要求;
[0009] (2)
种子选取:选择抗病、适应性广、抗逆性强、高产稳产、品质优良的
云恢290或滇屯502水稻品种;
[0010] (3)
播种准备:种子播种前晒1-2天,用强氯精500倍液浸泡12-15小时消毒灭菌,经清水洗净后再浸泡2-3天,进行催芽至粉嘴;育种的营养土每亩用过筛的肥沃土壤80公斤、腐熟过筛的
有机肥5公斤、过
磷酸钙1公斤、敌克松粉剂10克、硫磺粉100克、水适量,充分拌和均匀,手捏成团落地能散,营养土中严禁掺入尿素和其它氮素化肥;
[0011] (4)秧苗培育:
[0012] ①选择背
风向阳、排灌方便、肥沃、疏松的蔬菜地或旱地作
苗床地,增施腐熟有机肥;
[0013] ②将苗床培肥、
整理、压平,按每平方米地用10公斤腐熟的农家肥,深翻入土,于播种前7-10天每平方米施用过磷酸钙150克,尿素40克,
硫酸钾30克,混拌均匀,翻耕于土下10-15厘米;播种前浇足底水,浇透水的标准是0-10cm土层内处于水分饱和状态,即土壤湿透但没有积水;
[0014] ③使用水稻“旱育保姆”,以每公斤“旱育保姆”包衣2.5公斤谷种的比例放入后立即搅拌均匀,将包好的种子立即均匀播撒,
覆盖细土,然后按3尺间距插上直立的竹片,在竹片上盖膜保温,保湿;
[0015] ④出苗后,若
温度高于35℃则揭开盖膜两头使苗床
通风降温,待出苗至一叶一心时,用重量百分比浓度55%的“敌克松”100g兑水50kg喷雾,防治立枯病;出苗至二叶一心后,每亩用尿素10kg,兑水500~700公斤泼苗,泼后用清水洗苗,然后每亩用重量百分比浓度45%的“三环唑”100g,或重量百分比浓度40%的“富士一号”100m1兑水50kg喷雾,同时逐步练苗,雨天盖膜,晴天揭膜,防止秧苗徒长;出苗至三叶前注意保湿,三叶后注意控水,当早晚
叶片不见露珠时,傍晚时分适量补水;秧龄不得超过40天,可喷施多效唑,增大秧龄弹性;
[0016] (5)本田整地、插秧:旱育秧移栽前将本田进行
犁耙并
施肥;抛栽田
块在犁耙并施肥基础上还进行土绒、沉泥花花水;根据实际,结合苗龄、品种确定适宜的
密度;栽插田每亩插秧1.5-2.0万窝,基本苗10-12万苗;抛秧田每亩抛秧2-2.2万窝,基本苗达到10-12苗;
[0017] (6)施肥:以基肥为主,占总施肥量的60%;基肥以施用有机肥为主,氮:磷:钾配为1:0.5:1,其中,磷肥、钾肥全作底肥,氮肥中的50%-60%作底肥,20%-30%作米肥。
[0018]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整合各项动态技术,集选种、育苗、摆栽、施肥、水源、水层管理、病虫草的防治等一系列优化措施为一体;统一育苗,有效地解决优质高产品种管理难,
收获期不集中的问题;科学的人工摆栽育苗技术,不伤根、不缓苗,直接进入生长;科学配方施肥和
病虫害防治,保证水稻优质高产;无污染的水源和水层管理,保证米质优良;
农药的科学合理使用,有效减少产品农药残留,达到优质;合理的收获及晾晒方式,避免造成混杂和污染;培育得到带蘖壮秧,促优质高产。本发明有利于推广优良水稻品种,促进粮食产业发展。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下面将结合具体
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在此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0020] 实施例1
[0021] 一种优质水稻的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2] (1)基地选取:
[0023] ①灌溉条件好:基地水稻生产有充足的水源保证,排灌设施健全,灌溉用水清洁度高,符合GB5084-92的要求;
[0024] ②土壤条件好:土壤耕层深厚,较肥沃,土壤中性偏酸,具有较好的水稻土结构,通透性良好,保水保肥力较强,土壤环境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的要求;
[0025] (2)种子选取:选择抗病、适应性广、抗逆性强、高产稳产、品质优良的云恢290或滇屯502水稻品种;
[0026] (3)播种准备:种子播种前晒1天,用强氯精500倍液浸泡12小时消毒灭菌,经清水洗净后再浸泡2天,进行催芽至粉嘴;育种的营养土每亩用过筛的肥沃土壤80公斤、腐熟过筛的有机肥5公斤、过磷酸钙1公斤、敌克松粉剂10克、硫磺粉100克、水适量,充分拌和均匀,手捏成团落地能散,营养土中严禁掺入尿素和其它氮素化肥;
[0027] (4)秧苗培育:
[0028] ①选择背风向阳、排灌方便、肥沃、疏松的蔬菜地或旱地作苗床地,增施腐熟有机肥;
[0029] ②将苗床培肥、整理、压平,按每平方米地用10公斤腐熟的农家肥,深翻入土,于播种前7天每平方米施用过磷酸钙150克,尿素40克,
硫酸钾30克,混拌均匀,翻耕于土下10厘米;播种前浇足底水,浇透水的标准是0cm土层内处于水分饱和状态,即土壤湿透但没有积水;
[0030] ③使用水稻“旱育保姆”,以每公斤“旱育保姆”包衣2.5公斤谷种的比例放入后立即搅拌均匀,将包好的种子立即均匀播撒,覆盖细土,然后按3尺间距插上直立的竹片,在竹片上盖膜保温,保湿;
[0031] ④出苗后,若温度高于35℃则揭开盖膜两头使苗床通风降温,待出苗至一叶一心时,用重量百分比浓度55%的“敌克松”100g兑水50kg喷雾,防治立枯病;出苗至二叶一心后,每亩用尿素10kg,兑水500公斤泼苗,泼后用清水洗苗,然后每亩用重量百分比浓度45%的“三环唑”100g,或重量百分比浓度40%的“富士一号”100m1兑水50kg喷雾,同时逐步练苗,雨天盖膜,晴天揭膜,防止秧苗徒长;出苗至三叶前注意保湿,三叶后注意控水,当早晚叶片不见露珠时,傍晚时分适量补水;秧龄不得超过40天,可喷施多效唑,增大秧龄弹性;
[0032] (5)本田整地、插秧:旱育秧移栽前将本田进行犁耙并施肥;抛栽田块在犁耙并施肥基础上还进行土绒、沉泥花花水;根据实际,结合苗龄、品种确定适宜的密度;栽插田每亩插秧1.5万窝,基本苗10万苗;抛秧田每亩抛秧2万窝,基本苗达到10苗;
[0033] (6)施肥:以基肥为主,占总施肥量的60%;基肥以施用有机肥为主,氮:磷:钾配为1:0.5:1,其中,磷肥、钾肥全作底肥,氮肥中的50%作底肥,20%作米肥。
[0034] 实施例2
[0035] 一种优质水稻的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6] (1)基地选取:
[0037] ①灌溉条件好:基地水稻生产有充足的水源保证,排灌设施健全,灌溉用水清洁度高,符合GB5084-92的要求;
[0038] ②土壤条件好:土壤耕层深厚,较肥沃,土壤中性偏酸,具有较好的水稻土结构,通透性良好,保水保肥力较强,土壤环境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的要求;
[0039] (2)种子选取:选择抗病、适应性广、抗逆性强、高产稳产、品质优良的云恢290或滇屯502水稻品种;
[0040] (3)播种准备:种子播种前晒2天,用强氯精500倍液浸泡15小时消毒灭菌,经清水洗净后再浸泡3天,进行催芽至粉嘴;育种的营养土每亩用过筛的肥沃土壤80公斤、腐熟过筛的有机肥5公斤、过磷酸钙1公斤、敌克松粉剂10克、硫磺粉100克、水适量,充分拌和均匀,手捏成团落地能散,营养土中严禁掺入尿素和其它氮素化肥;
[0041] (4)秧苗培育:
[0042] ①选择背风向阳、排灌方便、肥沃、疏松的蔬菜地或旱地作苗床地,增施腐熟有机肥;
[0043] ②将苗床培肥、整理、压平,按每平方米地用10公斤腐熟的农家肥,深翻入土,于播种前10天每平方米施用过磷酸钙150克,尿素40克,硫酸钾30克,混拌均匀,翻耕于土下15厘米;播种前浇足底水,浇透水的标准是10cm土层内处于水分饱和状态,即土壤湿透但没有积水;
[0044] ③使用水稻“旱育保姆”,以每公斤“旱育保姆”包衣2.5公斤谷种的比例放入后立即搅拌均匀,将包好的种子立即均匀播撒,覆盖细土,然后按3尺间距插上直立的竹片,在竹片上盖膜保温,保湿;
[0045] ④出苗后,若温度高于35℃则揭开盖膜两头使苗床通风降温,待出苗至一叶一心时,用重量百分比浓度55%的“敌克松”100g兑水50kg喷雾,防治立枯病;出苗至二叶一心后,每亩用尿素10kg,兑水500~700公斤泼苗,泼后用清水洗苗,然后每亩用重量百分比浓度45%的“三环唑”100g,或重量百分比浓度40%的“富士一号”100m1兑水50kg喷雾,同时逐步练苗,雨天盖膜,晴天揭膜,防止秧苗徒长;出苗至三叶前注意保湿,三叶后注意控水,当早晚叶片不见露珠时,傍晚时分适量补水;秧龄不得超过40天,可喷施多效唑,增大秧龄弹性;
[0046] (5)本田整地、插秧:旱育秧移栽前将本田进行犁耙并施肥;抛栽田块在犁耙并施肥基础上还进行土绒、沉泥花花水;根据实际,结合苗龄、品种确定适宜的密度;栽插田每亩插秧2.0万窝,基本苗12万苗;抛秧田每亩抛秧2.2万窝,基本苗达到12苗;
[0047] (6)施肥:以基肥为主,占总施肥量的60%;基肥以施用有机肥为主,氮:磷:钾配为1:0.5:1,其中,磷肥、钾肥全作底肥,氮肥中的60%作底肥,30%作米肥。
[0048] 实施例3
[0049] 一种优质水稻的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50] (1)基地选取:
[0051] ①灌溉条件好:基地水稻生产有充足的水源保证,排灌设施健全,灌溉用水清洁度高,符合GB5084-92的要求;
[0052] ②土壤条件好:土壤耕层深厚,较肥沃,土壤中性偏酸,具有较好的水稻土结构,通透性良好,保水保肥力较强,土壤环境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的要求;
[0053] (2)种子选取:选择抗病、适应性广、抗逆性强、高产稳产、品质优良的云恢290或滇屯502水稻品种;
[0054] (3)播种准备:种子播种前晒1天,用强氯精500倍液浸泡13小时消毒灭菌,经清水洗净后再浸泡3天,进行催芽至粉嘴;育种的营养土每亩用过筛的肥沃土壤80公斤、腐熟过筛的有机肥5公斤、过磷酸钙1公斤、敌克松粉剂10克、硫磺粉100克、水适量,充分拌和均匀,手捏成团落地能散,营养土中严禁掺入尿素和其它氮素化肥;
[0055] (4)秧苗培育:
[0056] ①选择背风向阳、排灌方便、肥沃、疏松的蔬菜地或旱地作苗床地,增施腐熟有机肥;
[0057] ②将苗床培肥、整理、压平,按每平方米地用10公斤腐熟的农家肥,深翻入土,于播种前8天每平方米施用过磷酸钙150克,尿素40克,硫酸钾30克,混拌均匀,翻耕于土下13厘米;播种前浇足底水,浇透水的标准是5cm土层内处于水分饱和状态,即土壤湿透但没有积水;
[0058] ③使用水稻“旱育保姆”,以每公斤“旱育保姆”包衣2.5公斤谷种的比例放入后立即搅拌均匀,将包好的种子立即均匀播撒,覆盖细土,然后按3尺间距插上直立的竹片,在竹片上盖膜保温,保湿;
[0059] ④出苗后,若温度高于35℃则揭开盖膜两头使苗床通风降温,待出苗至一叶一心时,用重量百分比浓度55%的“敌克松”100g兑水50kg喷雾,防治立枯病;出苗至二叶一心后,每亩用尿素10kg,兑水600公斤泼苗,泼后用清水洗苗,然后每亩用重量百分比浓度45%的“三环唑”100g,或重量百分比浓度40%的“富士一号”100m1兑水50kg喷雾,同时逐步练苗,雨天盖膜,晴天揭膜,防止秧苗徒长;出苗至三叶前注意保湿,三叶后注意控水,当早晚叶片不见露珠时,傍晚时分适量补水;秧龄不得超过40天,可喷施多效唑,增大秧龄弹性;
[0060] (5)本田整地、插秧:旱育秧移栽前将本田进行犁耙并施肥;抛栽田块在犁耙并施肥基础上还进行土绒、沉泥花花水;根据实际,结合苗龄、品种确定适宜的密度;栽插田每亩插秧1.8万窝,基本苗11苗;抛秧田每亩抛秧2.1万窝,基本苗达到11苗;
[0061] (6)施肥:以基肥为主,占总施肥量的60%;基肥以施用有机肥为主,氮:磷:钾配为1:0.5:1,其中,磷肥、钾肥全作底肥,氮肥中的55%作底肥,25%作米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