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农用化学品和农药 / 农药 / 除草剂 / 一种包括苯唑草酮与砜嘧磺隆的混合除草剂及其应用

一种包括苯唑草与砜嘧磺隆的混合除草剂及其应用

阅读:0发布:2021-02-05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包括苯唑草与砜嘧磺隆的混合除草剂及其应用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属于 农药 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包括苯唑草 酮 与砜嘧磺隆的混合 除草剂 及其应用。该混合除草剂以苯唑草酮与砜嘧磺隆为主要有效成分;其中,苯唑草酮与砜嘧磺隆的 质量 比为1∶15-900∶1。本发明混合除草剂在玉米田除草中的应用,特别是在防除已出土或即将出土的各种禾本科、莎草科和阔叶 杂草 中的应用具有显著效果。本发明除草剂相对于单剂在提高了药效的前提下,延缓杂草抗性,除草谱广,持效期长,而且对玉米具有安全性。,下面是一种包括苯唑草与砜嘧磺隆的混合除草剂及其应用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包括苯唑草与砜嘧磺隆的混合除草剂,其特征在于:该混合除草剂以苯唑草酮与砜嘧磺隆为主要有效成分;其中,苯唑草酮与砜嘧磺隆的质量比为1∶15-900∶1。
2.一种包括苯唑草酮与砜嘧磺隆的混合除草剂,其特征在于:其中,苯唑草酮与砜嘧磺隆的质量比为1∶10-8∶1。
3.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除草剂,其特征在于:苯唑草酮与砜嘧磺隆的质量比为2∶1-8∶
1。
4.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混合除草剂,其特征在于:苯唑草酮与砜嘧磺隆的苯唑草酮与砜嘧磺隆总质量在除草剂中质量百分比为15%-80%。
5.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合除草剂,其特征在于:苯唑草酮与砜嘧磺隆的苯唑草酮与砜嘧磺隆总质量在除草剂中质量百分比为40%-80%。
6.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合除草剂,其特征在于:苯唑草酮与砜嘧磺隆的苯唑草酮与砜嘧磺隆总质量在除草剂中质量百分比为30%-60%。
7.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合除草剂,其特征在于:该混合除草剂以苯唑草酮与砜嘧磺隆为主要有效成分和农药上允许的助剂配制成任意一种剂型。
8.权利要求7所述的混合除草剂,其特征在于:除草剂的剂型为油悬浮剂、悬乳剂可湿性粉剂分散粒剂、乳油、微胶囊剂悬浮剂。
9.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混合除草剂在防除玉米田中的各种禾本科、莎草科和阔叶杂草中的应用。

说明书全文

一种包括苯唑草与砜嘧磺隆的混合除草剂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农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包括苯唑草酮与砜嘧磺隆的混合除草剂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0002] 玉米为我国广泛种植的农作物,由于玉米种植环境要求土壤肥沃湿润,地温10℃以上,因此,玉米田是杂草的重灾区。化学除草剂是玉米生产中广泛使用的除草方法,具有高效、快速的特点,但是,玉米田中不同的杂草对不同的除草剂敏感性不同,而且,大剂量使用除草剂不仅会危害玉米生产更会产生难以预计的生态安全问题。因此,选择高效、安全的除草剂,是玉米田化学除草的关键之一。
[0003] 苯唑草酮(topramezone),又名:苯吡唑草酮,化学名称化学名称:[3-(4,5-二氢-1,2-噁唑-3-基)-4-甲酰基0-甲苯基](5-羟基-1-甲基吡唑-4-基)甲酮。
[0004] 苯唑草酮是新型羟基苯基丙酮酸酯双化酶抑制剂(HPPD)除草剂,系广谱苗后除草剂,能有效防除玉米地一年生禾本科和阔叶杂草、莎草科杂草。玉米苗后施用,通过根和幼苗、叶吸收,在植物中向顶、向基传导到分生组织,抑制对-羟氧苯基丙酮酸酯双氧化酶(4-HPPL),抑制质体醌和间接地抑制类胡萝卜素的生物合成,叶绿体合成和功能扰乱,由于叶绿素的氧化降解,导致发芽的敏感杂草白化,伴随生长抑制,在光合作用下,其受害症状似萎黄病的组织坏死,敏感的靶标杂草在处理后2~5d内漂白症状,14d内植株死亡。
[0005] 砜嘧磺隆(Rimsulfuron),化学名称:N-(((4,6-二甲氧基-2-嘧啶基)基)羰基)-3-(乙基磺酰基)-2-吡啶磺酰胺。砜嘧磺隆是磺酰脲类除草剂,支链氨基酸合成抑制剂,选择性芽后除草剂。用于防除玉米地中一年生或多年生禾本科及阔叶杂草,如田蓟、荠、香附子、皱叶酸模、阿拉伯高梁、野燕麦、止血唐、稗草、多花黑麦草、苘麻、反枝苋、猪殃殃、虞美人、繁缕。对玉米安全,对春玉米最安全。
[0006] 苯唑草酮对未出土或即将出土杂草具有一定活性,但活性受其浓度和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低影响。因此,需要寻找一种稳定高效的混合除草剂以使玉米杂草的清除达到最佳状态。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目的在于解决单纯使用苯唑草酮去除玉米田中未出土或即将出土杂草的效果不稳定的问题,提供一种高效安全地混合除草剂。
[0008] 1.本发明提供一种包括苯唑草酮与砜嘧磺隆的混合除草剂,该混合除草剂以苯唑草酮与砜嘧磺隆为主要有效成分;其中,苯唑草酮与砜嘧磺隆的质量比为1∶15-900∶1。
[0009] 2.上述1提供的混合除草剂,其中,苯唑草酮与砜嘧磺隆的质量比为1∶10-8∶1。
[0010] 3.上述1提供的混合除草剂,其中,苯唑草酮与砜嘧磺隆的质量比为2∶1-8∶1。。
[0011] 4.上述1-3任一项提供的混合除草剂,其中,苯唑草酮与砜嘧磺隆的苯唑草酮与砜嘧磺隆总质量在除草剂中质量百分比为15%-80%。
[0012] 5.上述4提供的混合除草剂,其中,苯唑草酮与砜嘧磺隆的苯唑草酮与砜嘧磺隆总质量在除草剂中质量百分比为40%-80%。
[0013] 6.上述4提供的混合除草剂,其中,苯唑草酮与砜嘧磺隆的苯唑草酮与砜嘧磺隆总质量在除草剂中质量百分比为30%-60%。
[0014] 7.上述4提供的混合除草剂,其中,该混合除草剂以苯唑草酮与砜嘧磺隆为主要有效成分和农药上允许的助剂配制成任意一种剂型。
[0015] 农药上允许的任意一种剂型包括常规表面活性剂增稠剂溶剂或固体填料。表面活性剂可以为在中显示出凝胶化的或溶胀性的表面活性剂,可以为脂肪酸酯、烷基醚、乙炔二醇、聚氧乙炔蓖麻油等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如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聚氧乙烯聚氧丙稀嵌段化合物或者烷基硫酸盐、木质素磺酸盐、脂肪酸盐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如木质素磺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或者盐酸月桂胺、乙酸硬脂胺等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以上表面活性剂可以一种或多种混合使用。增稠剂如白炭黑,没有特别限制。溶剂可以为惰性液体载体,比如一元醇、多元醇、酮类、醚类、脂肪类、卤代烃类等,如植物油;以上惰性液体载体可以一种或多种混合使用。
[0016] 8.上述7提供的混合除草剂,其中,除草剂的剂型为油悬浮剂、悬乳剂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乳油、微胶囊剂悬浮剂。
[0017] 9.本发明还提供上述1-8任一项提供的混合除草剂在防除玉米田中的各种禾本科、莎草科和阔叶杂草中的应用。
[0018] 有益效果:
[0019] 1、除草活性高。苯唑草酮主要由根和幼茎、叶吸收,在植株体内向顶、向基传导到分生组织,通过抑制质体醌生物合成中的4-羟基苯基丙酮酸酯双氧化酶(4HPPD),间接影响类胡萝卜素的合成,干扰叶绿体的合成和功能,最终导致严重的白化(由于叶绿素的降解)。砜嘧磺隆是磺酰脲类除草剂,支链氨基酸合成抑制剂,选择性芽后除草剂。经过毒测试,在苯唑草酮和砜嘧磺隆比例范围≥1∶15范围,二者复配均有明显的增效作用;而经过田间试验,复配后的除草剂对莎草科、禾本科、阔叶杂草的防效均明显大于单独使用其中某一种除草剂,说明本发明提供的除草剂具有良好的除草效果,且持效时间长。综上所述,本发明的除草剂组合物可以通过两种不同途径杀死杂草,可以极大地提高除草剂的杀草活性。
[0020] 2、除草谱广,持效期长。苯唑草酮能够防除一年生禾本科和阔叶杂草、莎草科杂草,砜嘧磺隆主要防除阔叶杂草,两者混合后,作用互补,除草谱更宽了。
[0021] 3、延缓杂草抗性。由于杂草易对除草剂单剂产生抗性,而本发明的除草剂中含有砜嘧磺隆,是一种新型除草剂,为苗前、苗后茎叶处理除草剂,使药剂能够有效地防除了易产生抗性的杂草,降低了杂草的抗药性,延长了药剂的使用寿命。
[0022] 因此,本发明所述的混合除草剂可在玉米田除草的中应用,特别是在防除已出土或即将出土的各种禾本科、莎草科和阔叶杂草中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通常按照本领域的公知手段。
[0024] 实施例1
[0025] 苯唑草酮20%,砜嘧磺隆10%,烷基酚聚氧乙烯醚4%,聚氧乙烯聚氧丙稀嵌段化合物5%,有机膨润土2%,植物油至100%,按照常规的制剂方法配制成质量百分含量为30%的油悬浮剂。
[0026] 实施例2
[0027] 苯唑草酮40%,砜嘧磺隆20%,十二烷基苯磺酸2%,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5%,囊皮材料(明胶与阿拉伯树胶或尿树脂)5%,丙二醇5%,黄原胶0.1%,水至100%,按照常规的制剂方法配制成质量百分含量为60%的微胶囊剂悬浮剂。
[0028] 实施例3
[0029] 苯唑草酮10%,砜嘧磺隆30%,木质素磺酸钠5%,十二烷基硫酸钠2%,白炭黑3%,玉米淀粉补足100%,按照常规的制剂方法配制成质量百分含量为40%的水分散粒剂。
[0030] 实施例4
[0031] 苯唑草酮40%,砜嘧磺隆40%,木质素磺酸钠5%,十二烷基苯磺酸钠2%,白炭黑10%,高岭土补足100%,按照常规的制剂方法配制成质量百分含量为80%的可湿性粉剂。
[0032] 实施例5
[0033] 苯唑草酮5%,砜嘧磺隆10%,木质素磺酸钠4%,脂肪酸聚氧乙烯醚2%,丙二醇5%,黄原胶0.1%,植物油10%,白炭黑2%,水补足100%,按照常规的制剂方法配制成质量百分含量为15%的悬乳剂。
[0034] 实施例6
[0035] 苯唑草酮10%,砜嘧磺隆30%,十二烷基苯磺酸钙3%,烷基酚聚氧乙烯醚5%,环己酮10%,溶剂油至100%,按照常规的制剂方法配制成质量百分含量为40%的乳油。
[0036] 实施例7
[0037] 1)、室内活性测定试验
[0038] 测定苯唑草酮与砜嘧磺隆对杂草稗草的共毒系数。
[0039] 试验方法:将定量的稗草的种子分别播种于9cm的一次性纸杯中,每杯中播种10~15粒种子,在光照培养箱中培养,待稗草3~6叶期时,在履带式作物喷雾剂上进行喷雾处理。处理后温室内继续培养,定期观察各处理对杂草的防除效果,30d后称量各处理后的杂草鲜重,按孙沛等1960年提出的方法,计算其共毒系数。共毒系数小于80为拮抗作用,80-
120之间为相加作用,大于120为增效作用。测定结果如表1所示。
[0040] 表1室内活性测定结果
[0041]
[0042]
[0043] 从上表可以看出,两种有效物质苯唑草酮和砜嘧磺隆在比例≥1∶15进行复配后的共毒系数大于120,说明在此范围内本发明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
[0044] 2)、田间药效试验
[0045] 供试药剂:
[0046] 实施例1~4中的4种二元复配除草剂。
[0047] 对照药剂:
[0048] 30%苯唑草酮SC(市售),2%砜嘧磺隆SC(市售)。
[0049] 供试作物:玉米。
[0050] 防除对象:
[0051] 稗草、狗尾草、苍、苋、麦瓶草,龙葵、猪毛菜等杂草。
[0052] 试验方法:
[0053] 按照试验小区的面积,准确称量好各种药剂,并兑水稀释后,利用背负式喷雾器,进行均匀喷雾,喷头选用除草剂专用的扇形喷头。喷雾时,要注意将药液均匀喷施到试验小区中,做到没有漏喷、多喷的现象。
[0054] 试验后分别在药后20d、40d观察杂草死亡情况,并比较各种药剂的除草活性。此外,还要在药后1~15d内观察玉米的出苗和生长情况,以考察药剂对玉米是否有药害
[0055] 本发明的实施例制剂除草试验效果见下表2(药后20d)和表3(药后40d)[0056] 表2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药后20d)
[0057]
[0058] 表3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药后40d)
[0059]
[0060]
[0061] 从表2和表3中可以看出,本发明对禾本科杂草、莎草科杂草和阔叶杂草都具有显著的防效,增效性显著,而且持效期长。
[0062] 表4药剂对玉米的安全性调查结果
[0063]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