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农用化学品和农药 / 灭鼠剂 / 一种美国七彩雉鸡的孵化养殖方法

一种美国七彩雉鸡的孵化养殖方法

阅读:501发布:2020-05-15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美国七彩雉鸡的孵化养殖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美国七彩雉鸡的孵化养殖方法,属一种珍禽的养殖方法,其具体地说是一种引进美国七彩雉鸡的孵化、繁殖、养殖方法,其特征是通过引进美国七彩雉鸡的种蛋,对其进行人工孵化,进行养殖场地的选择,提供美国七彩雉鸡养殖舍、棚,对雉鸡育雏期、育成期、商品期、种雉鸡的不同饲养方法,繁殖、养殖雉鸡,采用引种、选育、杂交、病害的防治技术方案,提高雉鸡种群品质,以实现雉鸡产蛋高、繁殖快、生产周期短,以利于加快我国对雉鸡规模化、商品化、工厂化养殖的发展需要,提高养殖规模和养殖效益。,下面是一种美国七彩雉鸡的孵化养殖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美国七彩雉鸡的孵化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引进美国七彩雉鸡种蛋,对其进行人工孵化;进行养殖场地的选择;提供雉鸡养殖网舍、棚,对雉鸡育雏期,育成期、商品期,种雉鸡的不同饲养方法,养殖、繁殖雉鸡;采用引种、选育、杂交的技术方法,提高雉鸡种群品质,以实现雉鸡产蛋量高、繁殖快、生产周期短,以利于加快我国对雉鸡规模化、商品化,工厂化养殖的发展需要,提高养殖规模和养殖效益;
所述人工孵化为通过孵化器对引进的美国七彩雉鸡的种蛋进行人工孵化;在孵化过程采用控制温度相对湿度,翻蛋,凉蛋、照蛋技术措施,获得美国七彩雉鸡苗;孵化时,采用变温孵化的方法,第1-20天孵化器内温度控制在37.8℃至38℃,21-24天温度下降至37℃,孵化室温度保持在25℃至28℃,出雏期孵化器内的温度为37℃至37.5℃,相对湿度控制在
65%至70%,孵化室相对湿度保持60%至65%,出雏期相对湿度保持70%至75%;
所述的翻蛋技术措施:第1周,每50至60分钟翻蛋1次,第2周,每80至90分钟,翻蛋1次,第3周及第4周前3天,每160至180分钟翻蛋1次;
所述的凉蛋技术措施:入孵后,第1周至第3周前3天,每天凉蛋1至2次,每次凉蛋时间10分钟至15分钟,凉至蛋温为30℃后,继续进行孵化;
所述的照蛋技术措施:雉鸡种蛋孵化,照蛋时,发现无精蛋和死胚蛋及时挑出;
美国七彩雉鸡种蛋,经22至24天的孵化,陆续出苗;
所述的养殖场地的选择为:选择地势较高,平坦或少有坡度,阳光充足,排良好、环境干净,周围无其他动物及污染,无噪音、安静,有较好的绿化,饮水源清洁充足、场地土壤过去未被传染病或寄生病原体所污染,透气性及透水性良好,选择砂壤土或黄泥土,交通方便的场地作为养殖场地;
所述的养殖舍、棚为:舍、棚采用舍内、外两部分结构,舍内地面用水泥或砖地面,设沙池,上铺3至5厘米沙子,保持干燥,能让雉鸡洗“沙浴”,洗掉雉鸡身上细菌、寄生虫、汗泄和脏东西;舍内高3.5米至4.5米,宽3.2米至3.6米,深2.8米至4.5米,舍内设保温设施;舍外设运动场,长4.5至6米,宽3.2米至3.6米,高3.5米至4.5米,运动场周围及上方用塑料绳网或尼龙绳网围成,网眼为1.5厘米至2厘米,在舍内、外1.8米至2.0米高处设多条井字形栖木,让雉鸡能在白天和夜间在舍内栖木上栖息过夜,以防天敌侵害,白天能满足雉鸡运动栖休需要;运动场上应种植遮荫植物;美国七彩雉鸡养殖舍、棚的配比:育雏期雉鸡以每平方米配养30-50只配置;繁殖期雉鸡密度为每100平方米饲养80至120只;
所述雉鸡育雏期的方法:雉鸡育雏期自出壳第1-30天的饲养;采用群养法,每群饲养量
45至50只,随日龄增加而降低饲养密度;采用在室内加温或保温的方法,用网养,地面围养或立体笼养法进行饲养;用250w的灯光离地面2米光照取暖,雉鸡育雏期在一周内死亡率特别高,要精心育雏养殖,1日龄,气温控制为36.5-37℃,2日龄,气温控制为36℃,4-7日龄气温控制为34℃,2周起每周降低2℃,到4周前3天,气温控制在30℃;光照时间,依据室内温度控制需要而定;相对湿度为65%至68%,1-4日龄地面喷雾2次;并具有通装置,经常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小雉鸡孵出后第24-36小时开始初饮水,水温为35-36℃,初饮水加
0.01%的高锰酸水,或饮用加0.01%氟哌酸水,经2至3小时后,用全价配合饲料开食,喂食时,在饲料中略喷些水,让饲料软化后,放入盘中诱雉鸡开食,以后每天喂4-5次,以半小时吃完为宜;做到少喂勤加;投喂饲料要做到定时、定质、定量,定点,并供好足夠的清洁饮用水;一周后,在饲料中加入1-2%的沙粒喂小雏鸡,帮助雏鸡提高消化能;二周后,采用黄粉虫10%,玉米粉30%,豆饼20%,米糠12%,麦麸10%,碎青菜或碎南瓜8%,油脂粉2%,鱼粉4.5%、骨粉3%、盐0.5%,以重量比例配方使用;其间可以适当喂些贝壳、微量元素及多种维生素;同时也可以喂些花生饼粉、核桃粉、胡萝卜粉、鸡蛋粉、青虫粉、海螺粉、鱼粉、食盐、韭菜、苜蓿、嫩草,增加雉鸡的营养有利于雉鸡生长;根据需要,喂些益母草粉、车前子粉、黄连粉、灵芝粉、杜仲粉、半夏粉、决明粉、菊花粉、苦参粉、麦芽、苦杏仁、当归粉、砂仁粉、川贝粉以防雉鸡感冒、咳嗽、脱毛、皮肤、脱肛、胃炎及消化不良疾病的发生;
认真观察小雉鸡的采食、粪便及精神状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结合喂食加强驯化,定期清洗消毒水槽、食槽,每天清扫粪便,给小雉鸡铺上垫草或砂子,做好保暖防寒工作,不使小雉鸡感冒、拉稀,保持环境清洁、干燥、安静,减少应激;
雉鸡经1-2周育雏后开始啄斗,在14-16日龄时,要进行第一次断喙,在7-8周养殖后,要进行第二次断喙,以后视雉鸡啄斗的发生及时断喙,断喙后在饲料中添加0.01%维生素K3连喂3天;
在养殖雉鸡到1个月时,由于雉鸡吃食的多少不同,产生雄雉鸡生长快,雌雉鸡生长慢的生长速度快慢不一,再加上雄雉鸡欺负雌雉鸡,要采用雄雌雉鸡分开饲养;采取自由采食和饮水;保持环境安静,防止惊群;建立信号条件反射以便于管理;定期消毒、驱虫和防疫、灭鼠、防兽工作;及时隔检病雏;
所述雉鸡育成期的饲养:雉鸡出生后第1个月至第5个月,性成熟期间的饲养;雉鸡性成熟期前生长肌肉、长体重、长体格;关系商品雉鸡和种雉鸡的质量优劣,要加强饲养管理;
饲养5-10周龄的雉鸡每天喂四次以上,11-20周龄,每天喂三次;饲喂时间应早晚两次,尽量拉开时间间距,中间再喂一次,这样就可以避免夜间空腹时间过长,切忌饲喂不定时,雉鸡饥饱不均;在饲养过程中,应给雉鸡不间断供给清洁饮水;
转群:雉鸡胆小敏感,易受惊吓;因此,在雉鸡转群前,要进行大、小、强、弱分群,以便分群饲养管理,达到均衡生长;同时,雉鸡由育雏笼养转到育成舍平面饲养,环境条件的突然改变,使得雉鸡精神不安,惊慌万状,易在舍内四起堆,互相挤压,造成局部密度过大,特别是夜间,天气较凉,雉鸡更易扎堆,造成死亡;要提高雉鸡舍、棚温度防止扎堆死亡;为避免压死雉鸡应在四处墙角用垫草薄垫,将垫草踏实,这样雉鸡钻不进草下,减少了挤压的伤亡;在转群的前2-3天内,夜班人员要随时将挤堆的雉鸡及时分开;
驱赶驯化:在网舍、棚饲养条件下,在转群的1星期内,将雉鸡关在舍、棚内,定时饲喂,使之熟悉环境及饲养员的操作动作,建立条件反射,使之愿意接近人;在天气暖和的中午可以将雉鸡赶到室外自由活动,下午4点前赶回舍、棚,1星期后,白天将雉鸡赶到网舍、棚运动场自由活动,晚上赶回舍内;如遇雨天,应及时将雉鸡赶回舍内,防止淋雨感冒,待形成一定的条件反射后就可以昼夜敞开鸡舍,使雉鸡自由出入;
所述的商品雉鸡饲养方法:商品雉鸡育成期雉鸡运动场饲养密度为80-120只/100平方米;商品雉鸡育成时,要在饲料中加入辣椒粉或鲜辣椒,剌激食欲,要多喂,每天喂4-5次,让雉鸡多吃颗粒饲料和青绿饲料,少运动,促使长肌肉,增体重,长体格,定期检测体重;做好对白痢病、禽霍乱、球虫病、蛲虫病的防治工作,经人工饲养5-6个月,重量为1.4-1.8公斤,便可以上巿出售;
所述的种雉鸡的饲养方法:种雉鸡每舍雄、雌配比为1∶5-6;饲喂定时、定量、定质、定点,保持安静,注意清洁卫生;在雉鸡饲料中加入韭菜,增加饲料营养,以达到增加雉鸡性欲,提高生殖、繁殖能力,采用多运动的方式,每天让种雉鸡飞半小时以上,恢复其野性;解决近亲配偶问题,引发的雉鸡疾病多、种群衰退、产蛋量低、繁殖能力减退、生产周期长的问题,采用引种、选育、杂交、配偶血缘越远越好的办法,用雄性雉鸡优胜劣汰争皇争交配权的方法;选择色泽鲜亮、五彩缤纷、眼睛炯炯有神,雄雉鸡1.5-2公斤,雌雉鸡1.2-1.5公斤为种雉鸡,提高后代雉鸡种群的质量;
经6个月饲养后雉鸡性成熟,雄雌雉鸡开始寻就交配,采用雄、雌雉鸡配比1∶5-6,分笼饲养,在繁殖期间雄雉鸡间常因争偶而发生剧烈殴斗,每3至5天选择体质强壮的雄雉鸡5只至6只,进行雄雉鸡配偶争皇殴斗竞赛,分出优胜者,放入分笼饲养的雌雉鸡中进行交配,雌雉鸡经交配10-15天后开始产蛋,要在室内角落处挖好沙坑,铺上草,让雉鸡产蛋,要有专人值班拣蛋,以免发生食蛋癖或诱发抱性,种蛋受精率要求达到≥85%3经人工饲养的雉鸡,可以提前和延长雌雉鸡的产蛋期,每年产蛋80-120只,比野生雉鸡产蛋提早4-5个月,年多产蛋40-80只,产蛋量多、繁殖快、效益高;
所述的防止天敌方法:防止猫、狗、鹰天敌进入雉鸡饲养舍、棚内咬死雉鸡;
所述的雉鸡四季饲养管理:
(1)、春季管理在繁殖季节,雉鸡活动量大,采食量大,应及时调整饲料,注意补充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饲料,在角落处设产蛋坑,铺垫沙子或软草;
(2)、夏季管理气温高、多雨、湿度大,采食量减少,产蛋量下降,并逐渐停产,应多喂黄粉虫、玉米粉、豆饼、麦麸、米糠等,增加青绿饲料,防止霉变;及时清除粪便,做好舍、棚消毒、清洁卫生和防暑降温工作;
(3)秋季管理虽秋高气爽,但气温下降,光照缩短,又值雉鸡正常生理换羽期,饲料中要减少或停止油料饲料;应在换羽期间采取强制性换羽,可以有效地缩短自然换羽天数,另外可以获得优质价高的羽翎,通过对水、饲料和光照的适当控制,并突然改变其生活环境条件,以达到整齐换羽的目的;也可以在不限制饲喂的条件下,酌喂化锌添加剂,当含锌量达至20000-50000毫克/公斤时,应先个别做试验后再采用;使雉鸡7-10天后加速换羽,夜间可以试拔主翼羽、覆尾羽,如能轻易拔除则拔羽,拔不动则不要拔,50%羽毛脱落或拔除时,则应停喂含锌添加剂;也可以使用肌注2500-5000国际单位睾丸和5-10毫克的甲状腺素,被肌注雌雉鸡变得迟钝和不爱活动,个别还出现“企鹅”姿势,经3-4天后症状消失;
一般于注射后第2天停产,至5~7天几乎全部脱落,并开始迅速长出新羽束;此方法同样要做一些活体试验后应用;另外在饲料中要增加动植物蛋白质和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的含量,促进羽毛生长;做好越冬准备工作;
(4)、冬季管理天气寒冷,除做好御寒保暖工作外,在饲粮中增加谷粒和油料种子量,让雉鸡多长脂肪,能抵缷寒冷;地面可以铺些垫草,在做好保暖的同时,注意通风;在休产季节进行防疫与防治寄生虫病工作;
(5)、所述的病害防治方法:
做好雉鸡新城疫、脑脊髓炎、大肠杆菌病、巴氏杆菌病、曲霉菌病、传染性鼻炎、组织滴虫病、肠炎、肝炎病的防治,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说明书全文

一种美国七彩雉鸡的孵化养殖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是属于一种珍禽的养殖方法,其具体地说是一种引进美国七彩雉鸡的人工孵化、繁殖、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美国七彩雉鸡,又称美国山鸡,美国七彩雉鸡体型较大、饱满,雄雉鸡体重1.5-2.0公斤,雌雉鸡体重1.0-I.5公斤。雄雉鸡头部眶上无白眉,环颈不完全,在颈腹侧有间断,胸部红褐色并且鲜艳,尾羽长尖美丽;雌雉鸡腹部灰白色,颜色较浅。美国七彩雉鸡驯化程度较高,均不善奔跑和飞窜。美国七彩雉鸡的生产性能较高,6月龄开始产蛋,年均产蛋80-120个,平均蛋重28-32克,蛋壳颜色多为橄榄黄色,少量蓝色,受精率80%多,受精蛋孵化率85%左右。
[0003] 我国亚种雉鸡全部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并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6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亚种雉鸡生产性能较低,育成雉鸡体型小,重量轻,10月龄开始产蛋,年均产蛋40-60个,产蛋量少,平均蛋重24-28克,蛋小、重量轻、产量低,繁殖率低,制约规模化、商品化养殖的发展。
[0004] 雉鸡是最美丽的观赏之一,羽毛色彩鲜艳,尾长美观,华丽高雅,是吉祥、善良、美丽、华贵的象征。有特殊的观赏价值,深受人们当宠物来养,其价值较高,价格较贵,羽毛用来制作各种工艺品,雄成雉鸡用作制作标本,不仅能满足国内需求,而且能出口创汇,经济效益好。人工饲养的雉鸡,营养丰富,含有高蛋白、低能量、低脂肪、低胆固醇,可以做为高档珍馐佳肴,其野味足,口感好,营养全,味道美,深受人们欢迎。
[0005] 在我国现有雉鸡养殖中,群种存在近亲配偶繁殖问题,由此引发雉鸡疾病多、种群衰退、产蛋量低、繁殖能减退、生产周期长的弊病,为发展我国雉鸡养殖业,有必要从美国引进优质的美国七彩雉鸡品种加以繁殖、养殖,改良,采用引种、选育、杂交等技术方法,提高雉鸡种群品质,以实现产蛋早、产量高、繁殖快、生产周期短,以利于加快我国对雉鸡规模化、商品化养殖的发展需要。发明内容:
[0006] 一、本发明的目的是引进美国七彩雉鸡种蛋加以繁殖、养殖,改良,采用引种、选育、杂交等技术方法,提高雉鸡群品质,以实现雉鸡产蛋早、产量高、繁殖快、生产周期短,以利于加快我国对雉鸡规模化、商品化、工厂化养殖的发展需要,提高养殖规模和养殖效益。
[0007] 二、本发明内容,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通过引进美国七彩雉鸡种蛋,对其进行人工孵化;进行养殖场地的选择;提供雉鸡养殖网舍、棚,对雉鸡育雏期,育成期、商品期,种雉鸡的不同饲养方法,养殖、繁殖雉鸡;采用引种、选育、杂交等技术方法,提高雉鸡种群品质,以实现雉鸡产蛋量高、繁殖快、生产周期短,以利于加快我国对雉鸡规模化、商品化,工厂化养殖的发展需要,提高养殖规模和养殖效益。附图说明
[0008] 图1:引进的美国七彩雉鸡;
[0009] 图2:美国七彩雉鸡饲养场地一。具体实施方式:
[0010] 1、对引进美国七彩雉鸡种蛋的人工孵化:
[0011] 通过孵化器对引进的美国七彩雉鸡优质纯真的雉鸡种蛋进行人工技术孵化;在孵化过程采用控制温度相对湿度,翻蛋,凉蛋、照蛋技术措施,获得美国七彩雉鸡苗,通过对美国七彩雉鸡苗的饲养、繁殖达到在我国大批量的饲养美国七彩雉鸡;选择雉鸡蛋壳颜色为橄榄黄色,蓝色的受精种蛋进行孵化,受精种蛋在孵化器内孵化美国七彩雉鸡时,采用变温孵化的方法,第1-20天孵化器内温度控制在37.8℃至38℃,21-24天温度下降至37℃,孵化室内温度保持在25℃至28℃,出雏期孵化器内的温度为37℃至37.5℃,采用孵化温度前高、中低、后高的原则;相对湿度控制在65%至70%,孵化室相对湿度保持60%至65%,出雏期相对湿度保持70至75%,相对湿度掌握原则:采用前期低,后期高的原则;
[0012] 翻蛋:第1周,每50至60分钟翻蛋1次,第2周,每80至90分钟,翻蛋1次,第3周及第4周前3天,每160至180分钟翻蛋1次;
[0013] 凉蛋:入孵后,第1周至第3周前3天,每天凉蛋1至2次,每次凉蛋时间10分钟至15分钟,凉至蛋温为30℃后,继续进行孵化;雉鸡蛋蛋壳较厚,开头几天温度与湿度不能偏低,后期通与湿度也应高些,才能正常出雏;
[0014] 照蛋:雉鸡种蛋孵化,头照无精蛋不超过5%-6%,死胚蛋为2%-3%,二照时死胚蛋不超过2%-3%为正常,照蛋时,发现无精蛋和死胚蛋及时挑出。
[0015] 美国七彩雉鸡种蛋,经22至24天的孵化,陆续出苗。
[0016] 2、养殖场地的选择:
[0017] 选择地势较高,平坦或少有坡度,阳光充足,排良好、环境干净,周围无其他动物及污染,无噪音、安静,有较好的绿化,饮水源清洁充足、场地土壤过去未被传染病或寄生病原体所污染,透气性及透水性良好,选择砂壤土或黄泥土,交通方便的场地作为养殖场地。
[0018] 养殖舍、棚采用舍内、外两部分结构,舍内地面用水泥或砖地面,设沙池,上铺3至5厘米沙子,保持干燥,能让雉鸡洗“沙浴”,洗掉雉鸡身上细菌、寄生虫、汗泄和脏东西;舍内高3.5米至4.5米,宽3.2米至3.6米,深2.8米至4.5米,舍内设保温设施;舍外设运动场,长4.5至6米,宽3.2米至3.6米,高3.5米至4.5米,运动场周围及上方用塑料绳网或尼龙绳网围成,网眼为1.5厘米至2厘米,在舍内、外1.8米至2.0米高处设多条井字形栖木,让雉鸡能在白天和夜间在舍内栖木上栖息过夜,以防天敌侵害,白天能满足雉鸡运动栖休需要;运动场上应种植遮荫植物;美国七彩雉鸡养殖舍、棚的配比:育雏期雉鸡以每平方米配养30-50只配置;繁殖期雉鸡密度为每100平方米饲养80至120只。
[0019] 3、雉鸡的饲养方法:
[0020] (1)、雉鸡育雏期,雉鸡育雏期自出壳第1-30天的饲养;采用群养法,每群饲养量45至50只,随日龄增加而降低饲养密度;采用在室内加温或保温的方法,用网养,围养或立体笼养法进行饲养。用250w的灯光离地面2米光照取暖,雉鸡育雏期在一周内死亡率特别高,要精心育雏养殖,1日龄,气温控制为36.5-37℃,2日龄,气温控制为36℃,4-7日龄气温控制为34℃,2周起每周降低2℃,到4周前3天,气温控制在30℃。光照时间,依据室内温度控制需要而定;相对湿度为65%至68%,1-4日龄地面喷雾2次;并具有通风装置,经常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小雉鸡孵出后第24-36小时开始初饮水,水温为35-36℃,初饮水加0.01%的高锰酸水,或饮用加0.01%氟哌酸水,经2至3小时后,用全价配合饲料开食,喂食时,在饲料中略喷些水,让饲料软化后,放入盘中诱雉鸡开食,以后每天喂4-5次,以半小时吃完为宜;做到少喂勤加;投喂饲料要做到定时、定质、定量,定点,并供好足夠的清洁饮用水;一周后,在饲料中加入1-2%的沙粒喂小雏鸡,帮助雏鸡提高消化能力;二周后,采用黄粉虫10%,玉米粉30%,豆饼20%,米糠12%,麦麸10%,碎青菜或碎南瓜8%,油脂粉2%,鱼粉4.5%、骨粉3%、盐0.5%,以重量比例配方使用;其间可以适当喂些贝壳、微量元素及多种维生素;同时也可以喂些花生饼粉、核桃粉、胡萝卜粉、鸡蛋粉、青虫粉、海螺粉、鱼粉、食盐、韭菜、苜蓿、嫩草,增加雉鸡的营养有利于雉鸡生长;根据需要,喂些益母草粉、车前子粉、黄连粉、灵芝粉、杜仲粉、半夏粉、决明粉、菊花粉、苦参粉、麦芽、苦杏仁、当归粉、砂仁粉、川贝粉以防雉鸡感冒、咳嗽、脱毛、皮肤、脱肛、胃炎及消化不良疾病的发生。
[0021] 认真观察小雉鸡的采食、粪便及精神状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结合喂食加强驯化,定期清洗消毒水槽、食槽,每天清扫粪便,给小雉鸡铺上垫草或砂子,做好保暖防寒工作,不使小雉鸡感冒、拉稀,保持环境清洁、干燥、安静,减少应激。
[0022] 雉鸡经1-2周育雏后开始啄斗,在14-16日龄时,要进行第一次断喙,在7-8周养殖后,要进行第二次断喙,以后视雉鸡啄斗的发生及时断喙,断喙后在饲料中适量加些维生素K3连喂3天。
[0023] 在养殖雉鸡到1个月时,由于雉鸡吃食的多少不同,产生雄雉鸡生长快,雌雉鸡生长慢的生长速度快慢不一,再加上雄雉鸡欺负雌雉鸡,要采用雄雌雉鸡分开饲养;采取自由采食和饮水;保持环境安静,防止惊群;建立信号条件反射以便于管理;定期消毒、驱虫和防疫、灭鼠、防兽工作;及时隔检病雏。
[0024] (2)雉鸡育成期的饲养:雉鸡出生后第1个月至第5个月,性成熟期间的饲养。雉鸡性成熟期前生长肌肉、长体重、长体格;关系商品雉鸡和种雉鸡的质量优劣,要加强饲养管理。
[0025] 饲养5-10周龄的雉鸡每天喂四次以上,11-20周龄,每天喂三次。饲喂时间应早晚两次,尽量拉开时间间距,中间再喂一次,这样就可以避免夜间空腹时间过长,切忌饲喂不定时,雉鸡饥饱不均。在饲养过程中,应给雉鸡不间断供给清洁饮水。
[0026] 转群:雉鸡胆小敏感,易受惊吓。因此,在雉鸡转群前,要进行大、小、强、弱分群,以便分群饲养管理,达到均衡生长。同时,雉鸡由育雏笼养转到育成舍平面饲养,环境条件的突然改变,使得雉鸡精神不安,惊慌万状,易在舍内四角起堆,互相挤压,造成局部密度过大,特别是夜间,天气较凉,雉鸡更易扎堆,造成死亡。要提高雉鸡舍、棚温度防止扎堆死亡。为避免压死雉鸡应在四处墙角用垫草薄垫,将垫草踏实,这样雉鸡钻不进草下,减少了挤压的伤亡。在转群的前2-3天内,夜班人员要随时将挤堆的雉鸡及时分开。
[0027] 驱赶驯化。在网舍、棚饲养条件下,在转群的1星期内,将雉鸡关在舍、棚内,定时饲喂,使之熟悉环境及饲养员的操作动作等,建立条件反射,使之愿意接近人。在天气暖和的中午可以将雉鸡赶到室外自由活动,下午4点前赶回舍、棚。1星期后,白天将雉鸡赶到网舍、棚运动场自由活动,晚上赶回舍内。如遇雨天,应及时将雉鸡赶回舍内,防止淋雨感冒,待形成一定的条件反射后就可以昼夜敞开鸡舍,使雉鸡自由出入。
[0028] (3)、商品雉鸡的饲养方法:商品雉鸡育成期雉鸡运动场饲养密度为80-120只/100平方米;商品雉鸡育成时,要在饲料中加入辣椒粉或鲜辣椒,剌激食欲,要多喂,每天喂4-5次,让雉鸡多吃颗粒饲料和青绿饲料,少运动,促使长肌肉,增体重,长体格,定期检测体重;做好对白痢病、禽霍乱、球虫病、蛲虫病的防治工作,经人工饲养5-6个月,重量为1.4-1.8公斤,便可以上市出售。
[0029] (4)种雉鸡的饲养方法:种雉鸡每舍雄、雌配比为1∶5-6;饲喂定时、定量、定质、定点,保持安静,注意清洁卫生;在雉鸡饲料中加入韭菜,增加饲料营养,以达到增加雉鸡性欲,提高生殖、繁殖能力,采用多运动的方式,每天让种雉鸡飞半小时以上,恢复其野性;解决近亲配偶问题,引发的雉鸡疾病多、种群衰退、产蛋量低、繁殖能力减退、生产周期长的问题,采用引种、选育、杂交、配偶血缘越远越好的办法,用雄性雉鸡优胜劣汰争皇争交配权的方法;选择色泽鲜亮、五彩缤纷、眼睛炯炯有神,雄雉鸡1.5-2公斤,雌雉鸡1.2-1.5公斤为种雉鸡,提高后代雉鸡种群的质量;小雉鸡种好,抵抗力强、生长快、增重快。
[0030] 经6个月饲养后雉鸡性成熟,雄雌雉鸡开始寻就交配,采用雄、雌雉鸡配比1∶5-6,分笼饲养,在繁殖期间雄雉鸡间常因争偶而发生剧烈殴斗,每3至5天选择体质强壮的雄雉鸡5只至6只,进行雄雉鸡配偶争皇殴斗竞赛,分出优胜者,放入分笼饲养的雌雉鸡中进行交配,雌雉鸡经交配10-15天后开始产蛋,要在室内角落处挖好沙坑,铺上草,让雉鸡产蛋,要有专人值班拣蛋,以免发生食蛋癖或诱发抱性,种蛋受精率要求达到≥85%;经人工饲养的雉鸡,可以提前和延长雌雉鸡的产蛋期,每年产蛋80-120只,比野生雉鸡产蛋提早4-5个月,年多产蛋40-80只,产蛋量多、繁殖快、效益高。
[0031] (4)、防止雉鸡啄肛:雉鸡产蛋后会出现出血、伤肛现象,雉鸡喜啄肛,其它雉鸡会将出血、伤肛的雉鸡的肛门啄破,拉出肠子,直致将雉鸡啄死,防止方法:用断喙方法断掉雉鸡上的嘴尖。
[0032] 4、雉鸡盲肠肝炎病的防治:
[0033] 雉鸡盲肠肝炎病发病症状:雉鸡刚发病时精神不振,羽毛蓬乱、吃食少、拉稀,一周后开始死亡,雉鸡死亡后,解剖发现其肝黑一块白一块,盲肠硬得象香肠,病因:雉鸡吃了具有组织的虫的动物,如蚯蚓、蚱蜢、地蟞虫;多发于夏秋霉雨季节;做好场地干燥、消毒、粪便处理,采用生石灰、高锰酸钾、双水消毒。
[0034] 5、防止天敌方法:防止猫、狗、鹰天敌进入雉鸡饲养舍、棚内咬死雉鸡。
[0035] 6、加强成年期雉鸡的饲养管理:雉鸡成年期是指产蛋期的雉鸡或休产期的雉鸡。
[0036] 成年期雉鸡舍、棚每围栏雄雌配比为1∶5-6,舍、棚面积为35平方米,舍内15平方米,棚外运动场20平方米;地面用水泥或砖铺地,舍内设保暖、通风设施、设水槽,沙池:铺沙5至10厘米;舍内、棚内在1.8-2.0米高处设多条井字形的栖木,运动场长5米,宽4米,高4米,用网孔为1.5至2厘米绳网或尼龙网围成,运动场上种有植遮荫植物。饲喂“五定”,保持安静,注意清洁卫生。
[0037] 7、雉鸡四季饲养管理:
[0038] (1)春季管理在繁殖季节,雉鸡活动量大,采食量大,应及时调整饲料,注意补充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饲料。在角落处设产蛋坑,铺垫沙子或软草。
[0039] (2)夏季管理气温高、多雨、湿度大,采食量减少,产蛋量下降,并逐渐停产。应多喂黄粉虫、玉米粉、豆饼、麦麸、米糠等,增加青绿饲料,防止霉变。及时清除粪便,做好舍、棚消毒、清洁卫生和防暑降温工作。
[0040] (3)秋季管理虽秋高气爽,但气温下降,光照缩短,又值雉鸡正常生理换羽期,饲料中要减少或停止油料饲料。应在换羽期间采取强制性换羽,可以有效地缩短自然换羽天数,另外可以获得优质价高的羽翎,通过对水、饲料和光照的适当控制,并突然改变其生活环境条件,以达到整齐换羽的目的。也可以在不限制饲喂的条件下,酌喂氧化锌添加剂,当含锌量达至20000-50000毫克/公斤时,应先个别做试验后再采用。使雉鸡7-10天后加速换羽,夜间可以试拔主翼羽、覆尾羽,如能轻易拔除则拔羽,拔不动则不要拔,50%羽毛脱落或拔除时,则应停喂含锌添加剂。也可以使用肌注2500-5000国际单位睾丸和5-10毫克的甲状腺素,被肌注雌雉鸡变得迟钝和不爱活动,个别还出现“企鹅”姿势。经3-4天后症状消失。
[0041] 一般于注射后第2天停产,至5~7天几乎全部脱落,并开始迅速长出新羽束。此方法同样要做一些活体试验后应用。另外在饲料中要增加动植物蛋白质和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的含量,促进羽毛生长。做好越冬准备工作。
[0042] (4)冬季管理天气寒冷,除做好御寒保暖工作外,在饲粮中增加谷粒和油料种子量,让雉鸡多长脂肪,能抵卸寒冷。地面可以铺些垫草,在做好保暖的同时,注意通风。在休产季节进行防疫与防治寄生虫病工作。
[0043] 9、雉鸡的疾病防治:
[0044] 雉鸡以其外貌美观、鸡肉坚实而细嫩、味道鲜美而营养丰富以及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等优点而备受人们的欢迎。但在饲养过程中,由于疫病防治滞后,养殖不断受到疾病的困扰,严重影响了雉鸡养殖业的发展。饲养雉鸡过程中几种常见病的防治方法:
[0045] (1)、新城疫:雉鸡和家鸡一样,对新城疫病毒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在不免疫或免疫程序不科学的鸡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雉鸡新城疫病在不少情况下是由鸡传染的,尤其是家禽和珍禽混养的情况下更为突出。
[0046] 症状与病变:病雉鸡表现体温升高,精神委顿、呆立、羽毛松乱、减食或废食,严重病例伸颈张口呼吸,并伴有咳嗽;下痢、排黄白色或黄绿色粪便,有明显的脱水症状。病程稍长者出现侧身倒地、歪颈等共济失调的神经症状。剖检见喉头及气管充血、出血;腺胃黏膜水肿和乳头出血,盲肠扁桃体及肠道出血性炎症;硬脑膜下呈树枝状充血和出血。
[0047] 防治:该病除加强饲养管理和综合性防疫措施外,免疫接种是预防该病的有效手段。建议免疫程序:15日龄和30日龄分别用新城疫IV系弱毒疫苗免疫,按疫苗羽份使用;50日龄用新城疫I系弱毒疫苗肌注,按疫苗羽份使用。有条件的禽场,应做免疫监测,及时了解群体免疫水平,按计划做好免疫接种工作。
[0048] (2)脑脊髓炎:该病是由禽脑脊髓炎病毒引起雏雉鸡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以共济失调和头颈震颤为主要特征,有较强的传染性,可以通过蛋垂直传播而发病。该病无明显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雏雉鸡的发病多由于种雉鸡感染后,种蛋内带毒而导致雏雉鸡出壳后表现典型的临床症状。
[0049] 症状与病变:该病常发生于3周龄内的雏雉鸡,尤以10-15天龄的雏雉鸡发病率最高。随着日龄的增大,其易感性会逐渐下降。病初表现精神不振,嗜睡,随后出现渐进性运动失调,两腿不能自主,走动时东倒西歪,不能站立,常以足关节着地,严重时呈犬坐式姿势。随着病程发展,常出现头颈震颤,尤以受惊或喂料后更为明显。多数病鸡仍有食欲,但由于不能站立,饮食困难而常被其他鸡只踏死。唯一肉眼病变可见肌胃肌层有细小的灰白区,但要细心观察才能发现,其余器官无异常。病理组织学检查显示病毒性脑炎病变和神经原变性,胶质细胞增生和血管套,肌胃组织内见淋巴细胞浸润。
[0050] 防治: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一般先将发病鸡群扑杀作无害化处理,场地及孵化室内外环境进行彻底消毒。由于该病常可经蛋传递,种鸡场只要曾发生过该病或附近鸡场发生过该病,都应对种鸡进行免疫接种,保护雏雉鸡。建议免疫程序:后备种鸡在10-12周龄滴眼接种鸡传染性脑脊髓炎弱毒疫苗;开产前一个月肌注鸡传染性脑脊髓炎油乳剂灭活疫苗,能有效预防该病。
[0051] (3)、大肠杆菌病:该病是由多种血清型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各种龄期的雉鸡都具易感性,尤以2-4周龄的雏雉鸡易感性最高,常引起败血症死亡。此外,饲养管理不良、卫生条件差、气候骤变、营养不良和疾病等因素的应激均可诱发该病。
[0052] 症状与病变:病雉鸡精神不振,羽毛松乱,怕冷,挤堆;食欲减少或废食,拉黄白色或绿色稀粪,恶臭。常见肉眼病变为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和气囊炎。
[0053] 防治:加强饲养管理,保持室内通风,坚持严格的卫生消毒制度。对常发生该病的雉鸡场,可选取本场流行的血清型菌株制备灭活菌苗进行接种,能收到良好效果。对患病的雉鸡,多种抗菌药有治疗作用。但是要注意大肠杆菌极易产生耐药性,为保证疗效,常通过药敏试验,选用高敏药物治疗,效果更好。
[0054] (4)、巴氏杆菌病:该病又称禽霍乱,是由禽巴氏杆菌引起家禽、珍禽以及野鸟的一种败血性传染病。该病主要侵害成年雉鸡,呈现急性败血症经过,常引起较大的经济损失。
[0055] 症状与病变:发病初期,病雉鸡常无明显症状而突然死亡。大多数病例表现精神沉郁、废食,离群独处;下痢,排白色或绿色稀粪,病程短,常于1-2天内死亡。剖检病变见皮下、浆膜和腹部脂肪有出血点;卡他性出血性肠炎,尤以十二指肠更为严重;肝瘀血肿大,表面散布针头大小的灰白色坏死点。
[0056] 防治:磺胺类药物及多种抗生素对该病有良好疗效。对经常发生该病的雉鸡场,在药物预防效果不够理想的情况下,可考虑接种菌苗,免疫效果理想。
[0057] (5)、曲霉菌病:该病又称霉菌性炎,是由致病性烟曲霉菌引起雉鸡常见的霉菌病。常引起幼龄雉鸡的急性暴发,成年雉鸡多呈散发性经过。
[0058] 症状与病变:病雉鸡表现精神不振,减食或不食,呆立,两翅下垂,继而出现喘气和呼吸困难,伸颈张口呼吸。后期严重下痢,消瘦。部分病雉鸡还表现霉菌性眼炎,常见一侧的瞬膜下形成黄色干酪样物而导致眼睑凸出。眼观病变见肺脏表面有米粒至绿豆大的黄白色小结节;胸腹部气囊偶见有绿色的绒毛状霉菌团块,严重病例还扩张到肝、肠浆膜及体腔壁上出现毒菌结节。
[0059] 预防:该病的主要措施是严禁使用发霉饲料和发霉垫料。加强禽舍的通风,减少室内空气中霉菌孢子的数量。大群治疗:每千克饲料加入50万-100万单位制霉菌素,连用7-10天;同时喂0.05%硫酸溶液(每天上午喂,下午喂清水),连用5天。
[0060] (6)、传染性鼻炎:该病是由副鸡嗜血杆菌引起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多种家禽及珍禽都能感染。而近年来,雉鸡的感染率也随着饲养量的增多而升高,尤以开产前的后备种鸡及产蛋高峰期的种鸡最常发生。虽然死亡率不高,但严重影响产蛋率及繁殖力,淘汰率极高,且发生后不易在短期内清除,给正常生产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
[0061] 症状与病变:病初流鼻液,随着病程发展,表现精神委顿、减食、呆立;眼结膜炎,眼睑肿胀,多为单侧性,偶有双侧性,分泌物增多。病程后期严重消瘦,精神极度沉郁而衰竭死亡。肉眼病变见鼻窦和腔下窦黏膜肿胀,内充满浓稠分泌物或干酪样物;肺有炎症,气囊、腹腔及输卵管内有大小不等、凝固程度不同的干酪样物。
[0062] 防治:多种磺胺类和抗菌药物对该病有良好疗效。在治疗的同时,应加强消毒和清洁卫生工作,每天带鸡消毒一次,以净化饲养环境。对已有该病史的种雉鸡场,在种群开产前最少接种传染性鼻炎多价油乳剂灭活菌苗1-2次。此外,要注意不要同场饲养鸡等家禽,避免交叉传染该病。
[0063] (7)组织滴虫病:该病是由火鸡组织滴虫引起雉鸡的一种急性原虫病。自然感染情况下,主要发生于火鸡,雉鸡也可感染。由于种雉鸡多在地面环境饲养,极易发生该病。
[0064] 症状与病变:病雉鸡精神不振,食欲减少或废食,羽毛松乱,身体蜷缩,翅膀下垂,嗜眠;下痢,排淡黄色或淡绿色稀粪,严重时粪便带血。眼观病变见盲肠肿大,形似腊肠样,内腔形成干酪样栓子;肝脏肿大,表面出现黄色或黄绿色的圆形或不规则形的病灶。
[0065] 防治:加强鸡舍清洁卫生,及时清除鸡粪;幼龄雉鸡与成年雉鸡分开饲养,防止带虫鸡传给幼雉鸡。由于异刺线虫卵能携带组织滴虫,因此应给成年雉鸡群,尤其是种雉鸡群定期驱除异刺线虫,对预防该病有重要意义。多种药物对该病有良好疗效。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