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太空飞行器与操作 / 喷注器 / 一种排桩GFRP筋组合支护结构及支护方法

一种排桩GFRP筋组合支护结构及支护方法

阅读:57发布:2020-05-12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排桩GFRP筋组合支护结构及支护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公开一种排桩GFRP筋组合支护结构及支护方法,该组合支护设置于斜坡的下端面,包括若干个排桩,排桩的底部插入到基坑下方,排桩的顶部延伸到斜坡的坡底,斜坡的坡底 水 平设置冠梁,冠梁压在多个排桩的顶部,且与排桩浇筑固定,斜坡面上喷射有砼护坡,斜坡内插有若干个GFRP筋土钉,GFRP筋土钉与砼护坡所在平面垂直,GFRP筋土钉的上端与砼护坡浇筑固定;该支护方法包括1.修筑喷砼坡面,2. 定位 ,3.造孔,4.安设 钢 筋,5.灌注 混凝土 ,6.预应 力 张拉。本发明采用 抗拉强度 高的GFRP筋替代 钢筋 ,节能环保;GFRP筋破除容易,不会对地 下管 线或 建筑物 施工带来安全隐患;支护结构方便易施工,采用GFRP筋土钉和锚杆固定,能够对大规模的基坑起到支护作用,节省时间。,下面是一种排桩GFRP筋组合支护结构及支护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排桩GFRP筋组合支护结构,该组合支护设置于斜坡的下端面,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排桩(3),所述排桩(3)的底部插入到基坑下方,所述排桩(3)的顶部延伸到斜坡的坡底,所述斜坡的坡底还平设置冠梁(5),冠梁(5)压在多个排桩(3)的顶部,且与排桩(3)浇筑固定,所述斜坡面上喷射有砼护坡(7),所述斜坡内插有若干个GFRP筋土钉(1),所述GFRP筋土钉(1)与砼护坡(7)所在平面垂直,所述GFRP筋土钉(1)的上端与砼护坡(7)浇筑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桩GFRP筋组合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桩(3)包括竖直插在钻孔中的GFRP筋笼以及浇筑在钻孔中的砼,所述GFRP筋笼由多个GFRP主筋圆周排列,并通过箍筋(9)围绕其外部螺旋缠绕,所述箍筋(9)从GFRP筋笼的底部螺旋上升缠绕到其顶部,所述GFRP主筋和箍筋(9)均被建筑的砼凝固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桩GFRP筋组合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冠梁(5)水平设置内支撑(6),所述内支撑(6)与斜坡的坡面垂直相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桩GFRP筋组合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桩(3)朝向土体的一侧倾斜设置有多根锚杆(2),所述锚杆(2)上端与排桩(3)浇筑固定,下端倾斜朝向插入土体中。
5.一种排桩GFRP筋组合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修筑喷砼坡面:修筑边坡,打孔安装GFRP筋土钉(1),分段喷注混凝土
步骤二:定位:利用仪器对各支护段进行放线,放线要设基准点不小于4个,确定好孔位位置
步骤三:造孔:在步骤二定位确定的孔位置造孔;
步骤四:安设筋:首先,沿钉杆全长设置居中固定支架,然后,安装GFRP筋土钉(1)杆,步骤五:灌注混凝土:分段进行,一次喷射厚度不小于40mm,不宜大于70mm,喷头与受喷面应保持垂直,距离为0.6m,终凝2小时后应喷水养护;
步骤六:预应张拉:GFRP筋土钉(1)强度及养护时间达到张拉条件后先10%预定轴向力进行预张拉,张拉时按预定荷载的10%逐级加荷,每级观测时间5min以上,达到预定荷载后稳定10min,卸荷至80%预定值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排桩GFRP筋组合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和步骤三的具体过程为:
a、钻孔:钻机定位准确,钻头中心与桩位中心误差不大于10mm;
b、护筒:钻机就位后,钻尖对准桩位中心,钻机旋挖至一定深度取出土后下放护筒;
c、成孔:在护筒埋设并定位后,转挖机钻进,在钻机钻至设计孔深后清孔,将钻头降至孔底慢转,清出扩大头扩出的余泥、余渣;
d、泥浆护壁:在施工过程中泥浆比重一般控制在1.2 1.3之间,防止孔壁坍塌,有利于~
钻进和孔壁的稳定;
e、钢筋连接:由于GFRP筋笼较长,GFRP筋(10)纵向主筋上下段的连接还须采取钢卡扣件连接,避免GFRP筋笼产生过大变形,为了保证纵向主筋连接的稳定性与可靠性,每个接头须采用不少于2个钢丝卡扣件连接;
f、下放钢筋笼:在GFRP筋笼顶部绑扎钢筋(8),即每根GFRP筋(10)绑扎一根相同直径的HRB400级钢筋(8),钢筋(8)底端应在有效桩顶以下2000mm;
g、下导管:采用丝扣连接的导管,其内径Φ250 Φ280,底管长度为4m,中间每节长度一~
般为2.5m,开灌前导管居中,安装入孔,导管底距离孔底控制在200mm左右,导管连接要平直、密封,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导管应始终埋在混凝土中;
h、砼浇筑: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18 22cm,如遇水下混凝土时,施工中要保证混凝土浇~
筑初灌量,浇筑时导管埋深控制在2 6m,混凝土浇筑完成拆管前安排专人测量孔内混凝土~
高度,浇筑混凝土接近桩顶标高时,应控制最后一次浇筑量,确保桩顶标高符合设计要求。

说明书全文

一种排桩GFRP筋组合支护结构及支护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排桩GFRP筋组合支护结构及支护方法,属于建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土地资源的大量开发,地下空间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为了应对这一问题,人们着手研究基坑支护技术来改善这一现状。在日常建筑深基坑土钉支护施工中,经常会碰到土钉超出建筑规划红线,而传统的筋、钢管、钢索土钉对今后的地下管线或地下建筑物施工带来严重的隐患。同时这些金属类土钉不易切割清除、切割易产生火花,特别对地下天燃气管线存在较大危险。同时,基坑的规模越来越大,基坑围护复杂,施工难度高,工程造价占比大,是工程建筑行业急需解决的难题。
[0003] 为响应国家建设节能、环保和节约型社会的能源政策,必须进行相应的技术创新。

发明内容

[0004]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排桩GFRP筋组合支护结构及支护方法。
[0005]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排桩GFRP筋组合支护结构,该组合支护设置于斜坡的下端面,包括若干个排桩,所述排桩的底部插入到基坑下方,所述排桩的顶部延伸到斜坡的坡底,所述斜坡的坡底还平设置冠梁,冠梁压在多个排桩的顶部,且与排桩浇筑固定,所述斜坡面上喷射有砼护坡,所述斜坡内插有若干个GFRP筋土钉,所述GFRP筋土钉与砼护坡所在平面垂直,所述GFRP筋土钉的上端与砼护坡浇筑固定。
[0006] 进一步的,所述排桩包括竖直插在钻孔中的GFRP筋笼以及浇筑在钻孔中的砼,所述GFRP筋笼由多个GFRP主筋圆周排列,并通过箍筋围绕其外部螺旋缠绕,所述箍筋从GFRP筋笼的底部螺旋上升缠绕到其顶部,所述GFRP主筋和箍筋均被建筑的砼凝固固定。
[0007] 进一步的,所述冠梁水平设置内支撑,所述内支撑与斜坡的坡面垂直相对。
[0008] 进一步的,所述排桩朝向土体的一侧倾斜设置有多根锚杆,所述锚杆上端与排桩浇筑固定,下端倾斜朝向插入土体中。
[0009] 一种排桩GFRP筋组合支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修筑喷砼坡面:修筑边坡,打孔安装GFRP筋土钉,分段喷注混凝土
步骤二:定位:利用仪器对各支护段进行放线,放线要设基准点不小于4个,确定好孔位位置
步骤三:造孔:在步骤二定位确定的孔位置造孔;
步骤四:安设钢筋:首先,沿钉杆全长设置居中固定支架,然后,安装GFRP筋土钉杆,步骤五:灌注混凝土:分段进行,一次喷射厚度不小于40mm,不宜大于70mm,喷头与受喷面应保持垂直,距离为0.6m,终凝2小时后应喷水养护;
步骤六:预应张拉:GFRP筋土钉强度及养护时间达到张拉条件后先10%预定轴向力进行预张拉,张拉时按预定荷载的10%逐级加荷,每级观测时间5min以上,达到预定荷载后稳定10min,卸荷至80%预定值定。
[0010]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二和步骤三的具体过程为:a、钻孔:钻机定位准确,钻头中心与桩位中心误差不大于10mm;
b、护筒:钻机就位后,钻尖对准桩位中心,钻机旋挖至一定深度取出土后下放护筒;
c、成孔:在护筒埋设并定位后,转挖机钻进,在钻机钻至设计孔深后清孔,将钻头降至孔底慢转,清出扩大头扩出的余泥、余渣;
d、泥浆护壁:在施工过程中泥浆比重一般控制在1.2 1.3之间,防止孔壁坍塌,有利于~
钻进和孔壁的稳定;
e、钢筋连接:由于GFRP筋笼较长,GFRP筋纵向主筋上下段的连接还须采取钢卡扣件连接,避免GFRP筋笼产生过大变形,为了保证纵向主筋连接的稳定性与可靠性,每个接头须采用不少于2个钢丝卡扣件连接;
f、下放钢筋笼:在GFRP筋笼顶部绑扎钢筋,即每根GFRP筋绑扎一根相同直径的HRB400级钢筋,钢筋底端应在有效桩顶以下2000mm;
g、下导管:采用丝扣连接的导管,其内径Φ250 Φ280,底管长度为4m,中间每节长度一~
般为2.5m,开灌前导管居中,安装入孔,导管底距离孔底控制在200mm左右,导管连接要平直、密封,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导管应始终埋在混凝土中;
h、砼浇筑: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18 22cm,如遇水下混凝土时,施工中要保证混凝土浇~
筑初灌量,浇筑时导管埋深控制在2 6m,混凝土浇筑完成拆管前安排专人测量孔内混凝土~
高度,浇筑混凝土接近桩顶标高时,应控制最后一次浇筑量,确保桩顶标高符合设计要求。
[0011] 有益效果:本发明采用抗拉强度高的GFRP筋替代钢筋,节能环保,节省建筑工程投资;GFRP筋破除容易,不会对地下管线或建筑物施工带来安全隐患;GFRP筋和钢筋绑扎结合,既发挥了GFRP筋抗拉性能好的优点,又弥补了GFRP筋抗剪性能差的缺点,使得GFRP筋笼不易变形,稳定性好;支护结构方便易施工,能够对大规模的基坑起到有效的支护作用,节省施工时间,增强了基坑的支护效果。
附图说明
[0012] 图1为本发明的排桩GFRP筋组合支护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排桩剖视图,
其中,1-GFRP筋土钉,2-锚杆,3-排桩,4-基坑底面,5-冠梁,6-内支撑,7-砼护坡,8-钢筋,9-箍筋,10-GFRP筋。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发明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0014] 排桩GFRP筋组合支护结构,该组合支护设置于斜坡的下端面,包括围绕基坑侧壁的若干个排桩3,排桩3的底部插入到基坑下方,排桩3的顶部延伸到斜坡的坡底,斜坡的坡底浇筑有冠梁5,冠梁5压在多个排桩3的顶部,斜坡面上喷射有砼护坡7,斜坡内与斜坡平面垂直插有若干个GFRP筋土钉1,GFRP筋土钉1的上端与砼护坡7浇筑固定。其中,排桩3为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由GFRP主筋圆周排列通过箍筋螺旋缠绕形成筋笼,筋笼放置在钻取好的排桩3孔中,然后进行混凝土浇筑形成。
[0015] 排桩GFRP筋组合支护方法:施工前,先对坡度、标高和土钉位置进行确定。根据坡度要求挖、修边坡,挖土分层厚度与设计GFRP筋土钉1间距一致为宜,一次开挖深度不应超过1.5m,根据设计孔位打孔,调整成孔度,第一层GFRP筋土钉1造孔位置一般覆土深度不应小于1m,其成孔直径除设计要求外宜为100mm~150mm,安装GFRP筋土钉1杆前应沿钉杆全长设置居中固定支架,其固定支架的固定圆环钢筋8直径不宜小于10mm,支架直径不宜小于6mm,居中固定支架沿GFRP筋土钉1安设间距1.5m,喷射混凝土,分段进行,一次喷射厚度不小于40mm,不宜大于70mm,喷头与受喷面应保持垂直,距离宜为0.6m,终凝2小时后应喷水养护。预应力张拉,GFRP筋土钉1强度及养护时间达到张拉条件后先10%预定轴向力进行预张拉,张拉时按预定荷载的10%逐级加荷,每级观测时间5min以上,达到预定荷载后稳定10min,卸荷至80%预定张拉值,然后用锁定螺母锁定。排桩3的安装应该先打排桩孔,在钻取排桩孔的过程中,钻头中心与桩位中心误差不大于10mm,钻尖对准桩位中心,钻机旋挖至一定深度取出土后下放护筒,在护筒埋设并定位后,转挖机钻进,在钻机钻至设计孔深后清孔,将钻头降至孔底慢转,清出扩大头扩出的余泥、余渣,在施整个工过程中泥浆比重一般控制在1.2 1.3之间,防止孔壁坍塌,有利~
于钻进和孔壁的稳定。然后,在钻取好的排桩孔内下放钢筋笼,在GFRP筋笼顶部绑扎钢筋8,即每根GFRP筋10绑扎一根相同直径的HRB400级钢筋8,钢筋8底端应在有效桩顶以下
2000mm,采用丝扣连接的导管,其内径Φ250 Φ280,底管长度为4m,中间每节长度一般为~
2.5m,开灌前导管居中,安装入孔,导管底距离孔底控制在200mm左右,导管连接要平直、密封,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导管应始终埋在混凝土中。最后,进行砼浇筑,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
18 22cm,如遇水下混凝土时,施工中要保证混凝土浇筑初灌量,浇筑时导管埋深控制在2~ ~
6m,混凝土浇筑完成拆管前安排专人测量孔内混凝土高度,浇筑混凝土接近桩顶标高时,应控制最后一次浇筑量,确保桩顶标高符合设计要求。
[0016]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0017]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