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领域 / 阴极射线管 / 专利数据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41 阴极射线管 CN01137018.1 2001-10-17 CN1391251A 2003-01-15 李锡文; 林钟皓
一种阴极射线管的偏转系统,包括平和垂直偏转线圈,用于在水平或垂直方向偏转电子枪射出的电子束,使水平和垂直偏转线圈产生的磁场强度的损耗减小的体磁芯,提高磁性效率,和在要求位置保持水平偏转线圈、垂直偏转线圈和铁氧体磁芯的支架,使水平偏转线圈和垂直偏转线圈之间绝缘,其中,水平和/或垂直偏转线圈具有实质上是矩形的荧光屏,铁氧体磁芯是圆形或椭圆的,从而节省材料成本和改善了会聚和畸变误差,这是因为可以减小内表面的尺寸分布,并且易于抛光内表面,明显提高了铁氧体磁芯的产品合格率并且改善了尺寸分布。
42 阴极射线管 CN01132409.0 2001-08-30 CN1347133A 2002-05-01 丁圣翰
提供一种阴极射线管,该阴极射线管包括具有颈部、锥体和利用熔接玻璃熔接到锥体上的屏盘的外壳,屏盘的外面基本上是平的,屏盘的内面具有预定的曲率,其中当屏盘中心的厚度为T1,屏盘对线角部的厚度为T2时,1.7≤T2/T1≤2.3,和当阴极射线管的有效图像区域的大小为x(单位cm)时,在屏盘与锥体熔接部分的屏盘内面张应小于-1.3876x+128.24(Kgf/cm2)。屏盘与锥体熔接部分的屏盘内面张应力维持在预定值以下,以便在生产其屏盘外面大致为平面而内面具有预定曲率的阴极射线管时可减少在炉内的破裂,提高回收率。
43 阴极射线管 CN01125910.8 2001-08-04 CN1337728A 2002-02-27 小林宏史; 出见由和
提供一种阴极射线管,通过在死形成裂缝,可以防止局部微暗现象引起的彩色电子束的误射(mislanding),从而可以防止彩色边纹、彩色黑点、以及亮度降低。配置具有配列了电子束通过用的开孔21的列的有效域19和,在有效域19的外侧形成的死角20的荫罩18的阴极射线管中,在死角20形成顺开孔21的列的方向延长的裂缝23。这样,由于可以减小因温度上升引起的死角20的热膨胀,可以抑制对与死角20邻接的有效域19的开孔列施加应,从而可以抑制产生局部微暗现象。
44 阴极射线管 CN01123393.1 2001-06-15 CN1330388A 2002-01-09 田中正长; 井上隆博
根据本发明,在包括多个电子枪的阴极射线管中,颜色选择机构与荧光物质层之间的距离可以做得适当,并且彩色荧光屏各自的彩色荧光层,可以以相等的间隔规则放置。由此,可以显示高质量的图像。而且,可以容易地生产荧光屏。在包括多个电子枪,特别是双电子枪的阴极射线管中,当荧光屏的形状可以形成为曲面时,通过表达式1、2和3可以得到理想的曲面形状,而可以提供高质量的图像。
45 阴极射线管 CN97105548.3 1997-05-28 CN1071937C 2001-09-26 横田昌広; 佐野雄一; 蒲原英治; 小岛忠洋
发明揭示一种阴极射线管,包括:真空外壳电子枪、荧光屏及偏转线圈,真空外壳由大致矩形的玻板、玻锥及管颈相连。偏转线圈安装在玻锥外侧的规定范围内,规定范围内的玻锥内形从管颈侧向玻板侧逐渐由圆形变化成平轴及垂直轴方向以外方向上具有最大径的非圆形。规定范围内的玻锥在以管轴为原点的H-V直座标系中,最大径位置与原点连接的直线与水平轴夹角,根据在管轴上位置而包含与玻板的对角轴与水平轴夹角不同的区域。
46 阴极射线管 CN01111952.7 2001-01-17 CN1310464A 2001-08-29 辻博通
发明提供一种能减小阴极射线管工作时画面平方向开孔的移动量、并能防止色偏移、色彩不均匀、亮度下降的阴极射线管。若把阴罩20的水平方向的中心线作为X轴,把垂直方向的中心线作为Y轴,开孔21形成部位的X轴方向两端附近的桥22与Y轴附近的桥22相比较,则垂直方向的阵列间距大。由此,为了保持张架设而在阴罩上外加Y方向的张力时,能将阴罩的X轴方向两端附近开孔列的X轴方向上的变位抑制得较小,能够减小阴极射线管工作时X轴方向的开孔的移动量,从而可以防止色彩不均匀、色偏移及亮度下降,同时在保持张力架设之际也能防止阴罩的摺皱发生。
47 阴极射线管 CN01104732.1 2001-02-19 CN1309411A 2001-08-22 小林宏史; 大森政幸; 出见由和
发明提供防止局部隆起现象和初期隆起现象造成的色电子束的误着屏、防止色偏差、色不匀及亮度下降的阴极射线管。配有在平板上排列开孔(2)的多个列的荫罩,在相邻的开孔(2)的列之间,在开孔(2)的列方向上形成缝隙(5、6),该缝隙(5、6)具有通过间隙(10、13)对置的倾斜面(8、9、11、12)。由此,可以抑制荫罩热膨胀情况下的局部隆起现象或初期隆起现象造成的开孔的位移,可以防止电子束的误着屏引起的色偏差、色不匀以及亮度下降。
48 阴极射线管 CN00800154.5 2000-02-15 CN1294752A 2001-05-09 真下拓也; 清水纪雄; 井上雅及
真空封壳的管屏(2)包含外表面大致平坦且在内表面形成荧光屏(1)的大致矩形的有效部分(8),以及沿有效部分的外围配置且大致垂直于该部分延伸的边裙部分(9)。锥状管体(3)连接边裙部分。绕边裙部分外表面扎箍紧边裙部分用的增强带。当a代表管轴方向从管屏与管体之间的连接部分到有效部分外表面侧上增强带的末端的距离,h代表管轴方向从连接部分到有效部分外表面中心位置的距离时,安排增强带满足a≥0.9h。
49 阴极射线管 CN95118523.3 1995-10-27 CN1065655C 2001-05-09 泷泽智纪; 藤井; 前田美佳子
发明的目的是获得能抑制阴极射线管的荧光屏表面上的外界反射光带色的3层或两层低反射涂层。在3层或两层低反射涂层中,将黄色染料或颜料添加在每一层或若干层中。通过添加黄色染料或颜料,可见光区域的反射光谱被平坦化,因此能抑制短波长及长波长区域的反射,能获得备有具有带色少的自然的外界反射光的3层或两层低反射涂层的阴极射线管
50 阴极射线管 CN99803877.6 1999-11-17 CN1292929A 2001-04-25 木宫淳一; 菅原繁; 大久保俊二
由第1阳极电极(G61)、辅助电极(G62)及第2阳极电极(G63)构成形成主电子透镜部的第6栅极(G6)。在第5栅极(G5)上施加中等电压,在第1及第2阳极电极(G61、G63)上施加阳极电压,在中间电极(GM)及辅助电极(G62)上施加上述两电压的中间电压。
51 阴极射线管 CN00102691.7 2000-02-24 CN1264918A 2000-08-30 三浦康纪
在玻璃屏盘1的表面上,设有由表面电阻值为1×103[Ω/□]以上的导电膜3和反射防止膜构成的表面处理膜8。在表面处理膜8上设有与导电膜3导通的接地电极6。接地电极6形成回路地接地。接地电极6覆盖表面处理膜8的面积在500[mm2]以上。因此,在导电膜3有1×103[Ω/□]以上电阻值的情况下,也可以实现满足TCO准则的漏泄电场在1.0[V/m]以下的抑制效果。
52 阴极射线管 CN99800276.3 1999-03-12 CN1258376A 2000-06-28 木宫淳一; 粟野孝司; 菅原繁
发明阴极射线管,其电子枪具有以第1、第2、第3、第4栅极5、6、7、8的顺序配置的至少4个电极构成的主电子透镜;在第1栅极5施加中等电位的第1电压,在第4栅极8施加阳极电压。相邻的第2栅极6与第3栅极7以电阻100连接,分别被施加以比所述第1电压高,而比所述阳极电压低的、大致相同电位的第2及第3电压。在相邻的第2栅极6与第3栅极7之间形成非对称透镜,向所述第1栅极5提供与所述偏转磁场同步变化的电压。从而,减轻了在画面周边发生的,由于平、垂直方向上透镜的倍率差造成的电子束的横向变形(sideways expansion)现象,能够提供在整个画面上有良好的图像特性的阴极射线管
53 阴极射线管 CN99127731.7 1999-11-10 CN1257300A 2000-06-21 李逢雨; 金赞容
一种阴极射线管包括具有内部荧光屏和尾部的屏盘。屏盘具有大致矩形的有效屏幕部分。锥体与屏盘的尾部连接。该锥体依次包括具有大尺寸端部和小尺寸端部的本体以及圆锥部分,本体的大尺寸端部封接在屏盘的尾部上。本体的小尺寸端部在结合点与圆锥部分的大尺寸端部结合。颈部封接在圆锥部分的小尺寸端部上。在管轴Z方向上锥体的圆锥部分的平厚度Th、垂直厚度Tv和对厚度Td满足以下条件:Th(z)≈Tv(z)>Td(z)。
54 阴极射线管 CN99125434.1 1999-11-10 CN1256505A 2000-06-14 朴原石; 李逢雨
阴极射线管包括具有内部荧光屏和后部的屏盘。玻锥和屏盘的后部连接。玻锥有均具有大尺寸端和小尺寸端的主体和锥部。主体和锥部的连接点为玻锥的弯曲点。颈部密封到锥部的小尺寸端。电子枪在颈部内以产生电子束。电子枪有末级加速电极。偏转线圈在玻锥的锥部周围。玻锥构成满足:1.16≤((D/2)/tan(Φ/2))/(FG-TN)≤1.35,D为荧光屏有效区域尺寸,FG为主体大尺寸端和电子枪末级加速电极的距离,TN为锥部小尺寸端和玻锥弯曲点的距离,Φ为电子束偏转
55 阴极射线管 CN99124314.5 1999-11-15 CN1255727A 2000-06-07 李逢雨
一种阴极射线管,包括具有内部荧光屏的面板和后面部分。面板具有大致长方形有效屏幕部分。漏斗部连到面板的后面部分。漏斗部依次具有主体和圆锥部分。主体的小尺寸端与圆锥部分的大尺寸端在一点相遇。该相遇点为漏斗部的弯曲点。圆锥部分在平轴方向、垂直方向和斜轴方向上分别具有曲率半径Rh、Rv和Rd。颈部密封到圆锥部分小尺寸端。电子枪安装到颈部产生电子束。偏转线绕着圆锥部分安装。Rh、Rv和Rd满足:Rh< Rv< Rd。
56 阴极射线管 CN99105105.X 1999-04-16 CN1248784A 2000-03-29 李逢雨; 尹相赫
一种阴极射线管,包括:一矩形面板,其上形成有一磷光屏幕;一颈部,其中设计有一用来放射三个电子束的电子枪总成;及一玻锥,与该颈部和该面板两者相邻连续地形成,且具有一安装有偏转线圈的偏转线圈安装部分,其中该偏转线圈安装部分的断面在该偏转线圈安装部分的面板侧端满足下述条件:1.0≤rh/rv≤1.3,其中rh是玻锥在面板长轴方向的直径,rv是玻锥在面板短轴方向之直径。
57 阴极射线管 CN99104843.1 1999-04-07 CN1248783A 2000-03-29 姜广洙; 宋治宪
一种阴极射线管包括一大致矩形的面板,其中形成有一荧光屏幕;一颈部,其中设置有一用来放射三道电子束的电子枪总成;及一玻锥,包括一紧邻颈部的颈部密封部分;一与颈部密封部分相邻连续的圆锥部分,具有非圆形断面,在非面板的长轴或短轴的一方向上具有最大直径;及一与圆锥部分和面板相邻连续的本体;其中,圆锥部分和本体之间形成有转折点,且在面板的对方向的转折点比起在长轴和短轴的转折点更接近面板。
58 阴极射线管 CN99105623.X 1999-03-12 CN1231494A 1999-10-13 李准培; 朴昌元; 崔鸿奎
制造阴极射线管(CRT)的荧光层的方法和采用这种荧光层的CRT。在具有面板(阴极射线照射此面板的内表面)以及在面板内表面上形成的第一、第二和第三颜色的荧光层的CRT中,第一颜色的滤光层形成在内表面与第一颜色的荧光层之间,第二和第三颜色的荧光层分别包含涂敷颜料的第二和第三颜色的荧光粉。因此,不必形成保护性树脂层,所需工艺步骤数量少于形成红色、绿色和蓝色滤光层的情况,简化了工艺,降低了成本。此外,采用这种荧光层的CRT的亮度对比度特性增强了。
59 阴极射线管 CN99101738.2 1999-01-30 CN1224919A 1999-08-04 吉田晴彦; 吉冈洋
一种阴极射线管,包括一个在面盘1A的内表面上形成荧光屏的面板部分;面盘1A制成使其内表面1A1的曲率半径Ri几乎等于或大于其外表面1A2的曲率半径Ro,黑色矩阵孔的透射率则限定在一个特定值。阴值射线管配置了一个简单的装置,它容许面盘1A的周边区域的亮度匹配中心区域的亮度,甚至在偏转颇大时,这个装置也能减少供给偏转系统的偏转电压,从而减少偏转系统的漏磁场
60 阴极射线管 CN98122453.9 1998-11-13 CN1218977A 1999-06-09 横田昌広; 佐野雄一
阴极射线管的真空玻壳具有:在其内表面形成大致为矩形荧光屏17的矩形面板12、配设电子枪18的颈部15和连接于面板与颈部之间的锥体13。锥体有位于荧光屏侧的大口径的第1部分32与位于颈部侧的略呈锥形的第2部分33,在从第2部分到颈部上的外面配设偏转线圈。用含有管轴的平面破断真空玻壳时的第1和第2部分的断面形状,取第1部分与第2部分的分界为拐点位置30。偏转线圈的荧光屏侧端21位于拐点位置的近旁。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