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领域 / 量子信道 / 专利数据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901 量子通信的光学发射器、光学接收器、光学系统及方法 CN202311725653.1 2023-12-14 CN118214546A 2024-06-18 阿尔贝托·科明; 里卡多·巴里奥斯
发明提供了用于量子通信的光学发射器、光学接收器、光学系统及方法,该光学发射器包括:QKD信道,该QKD信道包括至少QKD光源,并且被配置成发射QKD编码脉冲的流;参考信道,该参考信道包括参考光源,并且被配置成发射参考脉冲的流;以及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连接至QKD信道和参考光信道,其中,控制电路被配置成控制QKD信道和参考光通道,从而以相对于QKD编码脉冲的预定时间延迟发射参考脉冲,其中,QKD编码脉冲的波长与参考脉冲的波长的差为5nm或更小。
902 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的盲参数估计方法 CN201910791442.5 2019-08-26 CN110635896A 2019-12-31 黄鹏; 王宇; 柴庚; 曾贵华
发明提供一种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的盲参数估计方法,包括步骤:步骤1:信道预处理,在时间维度上将量子信道划分为若干子信道,并获得各个子信道的散粒噪声;步骤2:数据矩阵的构造,依据步骤1划分的子信道,构造接收数据矩阵、信道矩阵和噪声矩阵;步骤3:盲参数估计,依据步骤2构造的数据矩阵,通过接收数据矩阵的盲参数估计,得到信道矩阵和噪声矩阵;步骤4:密钥率计算,依据步骤3得到的参数,计算有限长效应下系统的密钥率。本发明是一种在不需要发送方传送部分密钥数据的情况下,接收方依据接收数据完成参数估计,并有效提升系统性能的方法。
903 支持后量子算法的IPSEC VPN远程访问方法、系统和计算机设备 CN202411988280.1 2024-12-31 CN119766447A 2025-04-04 李叶; 王庆文
发明公开了一种支持后量子算法的IPSEC VPN远程访问方法、系统和计算机设备,方法包括:与VPN服务器建立第一安全信道以及第二安全信道,第一安全信道利用后量子算法输出有第一会话密钥,第二安全信道利用经典算法输出有第二会话密钥,第二安全信道建立过程中的信息传递均通过第一会话密钥进行加密;使用第二会话密钥对原始数据进行加密,将加密后的数据发送给VPN服务器;加密后的数据被VPN服务器使用协商好的第二会话密钥进行解密后发送至目标服务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保护数据不被未授权的第三方读取或篡改,从而能够提供对量子计算机攻击的防护,确保密钥交换过程的安全性。
904 一种低资源需求的超导量子比特解模方法 CN202410238629.3 2024-03-01 CN118278531A 2024-07-02 陈嵩锐; 宋春云
发明提供一种低资源需求的超导量子比特解模方法,包括获取量子比特的混频数据x(n),所述混频数据x(n)同步输入M路间隔采样通道,M路间隔采样通道分别获取降低M倍采样频率的M组采样数据HM‑1(Z);M组采样数据HM‑1(Z)分别通过离散傅里叶变换以输出M个数字信道,M表示间隔采样通的数量。本发明降低解模算法计算资源随量子比特数增加而增加的问题,减少超导量子计算量子比特信号读出系统中硬件资源的使用,降低系统成本。
905 一种量子密钥分发请求的通信路径选择方法 CN202311113984.X 2023-08-31 CN117134898A 2023-11-28 郭邦红; 赵韬; 张欠欠
发明公开了一种量子密钥分发请求的通信路径选择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分别确定同时到达的每个量子密钥分发请求中源节点和宿节点之间的多条路径;S2:获取路径中每段链路的可用波长信道数;S3:分别计算各段链路的链路阻塞度;S4:分别计算各个量子密钥分发请求的每条路径的路径阻塞度;S5:各个量子密钥分发请求分别选择路径阻塞度最小的路径作为通信路径。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量子密钥分发请求的通信路径选择方法,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减少了请求阻塞的发生,提高了请求的成功率。
906 一种基于多纠缠边带模式的量子通信装置 CN202010366016.X 2020-04-30 CN111585659B 2021-03-30 田龙; 李庆回; 郑耀辉; 王雅君
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纠缠边带模式的量子通信装置,包括有相干激光系统、量子压缩光源、辅助光制备系统、正边带滤波系统、负边带滤波系统、信息编码系统、本地振荡光制备系统、平衡零拍探测系统,本发明使用了纠缠模式对进行量子通信,由于每个用户编码以及解码的信号存在纠缠特性,故量子通信具有很高安全性以及量子信道的通信容量以及信噪比可以突破相应的散粒噪声限制。
907 基于BIBD可变码率的量子LDPC码构造方法 CN202010840446.0 2020-08-20 CN111934692A 2020-11-13 王云江; 姚璐阳; 肖卓彦; 石莎; 熊星宇; 张懿; 闫军智; 王增斌
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BIBD可变码率的量子LDPC码构造方法,其实现步骤为:选取特定类型的BIBD构造一个准循环LDPC码校验矩阵;从准循环LDPC码校验矩阵H中选取前m,组成基础矩阵H';对基础矩阵H'进行扩展构造准循环LDPC码矩阵;分析此种构造方法的码率以及译码性能。本发明利用简单直观的BIBD构造量子码矩阵,使用扩展因子对量子码矩阵进行扩展,使得量子码的码率得到了扩展,能够取到更多的值,同时能达到原有量子码的译码性能,可根据对应的信道选择适应的码率进行匹配,适应于低信噪比下传输。
908 一种基于多纠缠边带模式的量子通信装置 CN202010366016.X 2020-04-30 CN111585659A 2020-08-25 田龙; 李庆回; 郑耀辉; 王雅君
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纠缠边带模式的量子通信装置,包括有相干激光系统、量子压缩光源、辅助光制备系统、正边带滤波系统、负边带滤波系统、信息编码系统、本地振荡光制备系统、平衡零拍探测系统,本发明使用了纠缠模式对进行量子通信,由于每个用户编码以及解码的信号存在纠缠特性,故量子通信具有很高安全性以及量子信道的通信容量以及信噪比可以突破相应的散粒噪声限制。
909 基于Brown态的受控量子对话方法 CN202010032579.5 2020-01-13 CN111211899A 2020-05-29 李华阳; 姜敏; 张佳慧; 刘芹; 许智航; 黄旭; 周刘蕾; 陈虹
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rown态的受控量子对话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Brown态的受控量子对话方法,通信双方Alice、Bob,借助单比特幺正操作将待传信息编码至与控制方Cindy共享的Brown态量子信道中,接着控制方Cindy对其所拥有的粒子做单比特测量,最后Alice与Bob根据Cindy的测量结果和纠缠交换技术解码出对方的信息,实现了容量为4n-bit的量子对话。本发明有益效果:(1)基于控制方Cindy的测量结果,通信双方将会使用两种可能的解码方式来获取对方的信息,故本方案可更好地监控对话过程,提高了通信的安全性;(2)本方案可重复使用Brown态,有效地降低了量子资源损耗。
910 量子密钥分发和无源光接入网融合的方法及装置 CN201610161612.8 2016-03-18 CN107204812A 2017-09-26 陈腾云; 孙伟; 王留军; 潘建伟
发明公开了一种量子密钥分发和无源光接入网融合的方法及装置,该方案中,量子信号光经过分光点时进行分波和合波,并且绕过分光器,避免了分光器引入的分光损耗,解决了分光比制约传输距离的难题。同时,提高了QKD(量子密钥分发)的信噪比,从而提高了QKD的成码率和其他性能指标。利用WDM(波分复用)技术,在原先承载经典信道的光纤上传送量子信号,节约了光纤资源,为量子通信进一步的实现大规模工程化和实用化奠定了基础
911 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的盲参数估计方法 CN201910791442.5 2019-08-26 CN110635896B 2022-03-15 黄鹏; 王宇; 柴庚; 曾贵华
发明提供一种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的盲参数估计方法,包括步骤:步骤1:信道预处理,在时间维度上将量子信道划分为若干子信道,并获得各个子信道的散粒噪声;步骤2:数据矩阵的构造,依据步骤1划分的子信道,构造接收数据矩阵、信道矩阵和噪声矩阵;步骤3:盲参数估计,依据步骤2构造的数据矩阵,通过接收数据矩阵的盲参数估计,得到信道矩阵和噪声矩阵;步骤4:密钥率计算,依据步骤3得到的参数,计算有限长效应下系统的密钥率。本发明是一种在不需要发送方传送部分密钥数据的情况下,接收方依据接收数据完成参数估计,并有效提升系统性能的方法。
912 一种基于薄膜铌酸锂的可重构量子密钥分发芯片系统 CN202410994612.0 2024-07-24 CN118827033A 2024-10-22 韦克金; 杨浩; 覃芙蓉; 杜永强; 黄姝艺; 韦忠杰; 张振荣
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薄膜铌酸锂的可重构量子密钥分发芯片系统,系统由发射端芯片、接收端芯片以及单光子探测器组成。发射端和接收端芯片以及单光子探测器依次通过光纤信道连接。本系统的独特之处在于,能够在单一的QKD系统中同时实现偏振编码和相位编码的量子密钥分发,且支持偏振复用技术。这种设计显著提升了系统的集成度、稳定性并增强了相位编码QKD的探测效率。确保了量子态的快速、稳定、安全制备与测量。此外,系统还支持多种量子密钥分发协议的实施,为量子通信领域提供了一种高效、可靠的解决方案。
913 一种基于两点完全图量子行走的量子密钥分发方法及系统 CN202311551580.9 2023-11-17 CN117714038A 2024-03-15 刘军; 蒋明; 于浩; 张华乐; 林航; 张兰兰; 卞宇翔; 李振伟; 冯宝; 崔亮节; 吕超; 张亮; 葛红舞; 许静萱; 巨克真; 郭子昕; 孙圣武
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两点完全图量子行走的量子密钥分发方法及系统,属于量子密钥分发技术领域,通过第三方Charlie根据通信方Alice、通信方Bob生成的第一随机比特串和第二随机比特串对生成的第三随机比特串按顺序进行量子行走验证处理,根据对验证处理的测量结果将第一随机比特串和第二随机比特串中的硬币匹配为量子密钥,提高了共享密钥安全性,解决了当前加密算法依赖于公开信道或者预先共享的密钥,易被窃听或破解的问题。
914 一种基于双场协议的量子数字签名方法 CN202010200419.7 2020-03-20 CN111541544B 2023-06-02 张春辉; 王琴
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双场协议的量子数字签名方法,在量子数字签名的密钥分发阶段,利用双场密钥生成协议(TF‑KGP,Twin‑Field KGP)来完成密钥的生成和分发,用户将量子态发送给一个专的测量方进行测量,且无需要求测量方的可信性。从安全性度看,本发明由于使用了TF‑KGP,拥有测量设备无关的性质,可以抵御针对测量设备的侧信道攻击,提升了量子数字签名系统的安全性;从实用性角度看,在相同的参数条件下,本发明可以用于签名的密钥数量大幅增加,因而提升了签名的安全传输距离和远距离处的签名率,提高了量子数字签名系统的的实用性能。
915 基于Brown态的受控量子对话方法 CN202010032579.5 2020-01-13 CN111211899B 2022-09-13 李华阳; 姜敏; 张佳慧; 刘芹; 许智航; 黄旭; 周刘蕾; 陈虹
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rown态的受控量子对话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Brown态的受控量子对话方法,通信双方Alice、Bob,借助单比特幺正操作将待传信息编码至与控制方Cindy共享的Brown态量子信道中,接着控制方Cindy对其所拥有的粒子做单比特测量,最后Alice与Bob根据Cindy的测量结果和纠缠交换技术解码出对方的信息,实现了容量为4n‑bit的量子对话。本发明有益效果:(1)基于控制方Cindy的测量结果,通信双方将会使用两种可能的解码方式来获取对方的信息,故本方案可更好地监控对话过程,提高了通信的安全性;(2)本方案可重复使用Brown态,有效地降低了量子资源损耗。
916 基于光子超纠缠态的异构无线通信方法及系统 CN201910012575.8 2019-01-07 CN109510706B 2022-01-11 马鸿洋; 徐鹏翱; 李嘉鑫; 刘倩
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子超纠缠态的异构无线通信方法及系统,该方法通过将无线网络密钥进行量子化,产生量子的超纠缠状态,利用量子的超纠缠态进行无线网络的密钥分配,不需要变动用户、数据库服务器等一些基础设备,只需要一些超纠缠设备就可以进行超纠缠态的量子密钥认证,并且利用超纠缠态可以将更多的密钥进行编码传输;既能提高信道容量,超并行计算,还能极大的提高安全性,有效解决移动式识别器与信息服务器之间的量子密钥分配方案,克服无线网络信息易窃取和加密级别过低带来的信息安全的不足。
917 基于中继站的复杂拓扑网络密钥分配系统的实现方法 CN201810002802.4 2018-01-02 CN108259168B 2020-12-01 郭迎; 赵微; 阮新朝; 李嘉伟; 谢才浪
发明公开了基于中继站的复杂拓扑网络密钥分配系统的实现方法,处于拓扑网络的多个发送方各自产生双模纠缠量子态,每个发送方保留一个双模纠缠量子态中的一个模,并将另外一个模经过量子信道送至由多个平衡分束器和多个零差探测器构成的中继站。中继站将接收到的模进行测量并公开其测量结果,而后多个发送方利用公开测量的结果对各自保留的模进行操作,从而获得一致的安全的密钥。本发明推进了量子密码的实用化,同时能使量子通信适用于复杂的拓扑网络环境中。
918 一种基于双场协议的量子数字签名方法 CN202010200419.7 2020-03-20 CN111541544A 2020-08-14 张春辉; 王琴
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双场协议的量子数字签名方法,在量子数字签名的密钥分发阶段,利用双场密钥生成协议(TF-KGP,Twin-Field KGP)来完成密钥的生成和分发,用户将量子态发送给一个专的测量方进行测量,且无需要求测量方的可信性。从安全性度看,本发明由于使用了TF-KGP,拥有测量设备无关的性质,可以抵御针对测量设备的侧信道攻击,提升了量子数字签名系统的安全性;从实用性角度看,在相同的参数条件下,本发明可以用于签名的密钥数量大幅增加,因而提升了签名的安全传输距离和远距离处的签名率,提高了量子数字签名系统的的实用性能。
919 一种适用于量子安全直接通信的纠错编译码方法 CN201810465537.3 2018-05-16 CN108650029A 2018-10-12 殷柳国; 郝文涛; 孙臻; 戚若阳; 林再盛; 龙桂鲁
发明提出一种适用于量子安全直接通信的纠错编译码方法,属于量子安全直接通信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在接收端和发送端采用量子随机数序列约束替换LDPC码的Tanner表示图中的奇偶校验码约束,得到LDPC-QRS码的Tanner表示图;在发送端,利用LDPC-QRS码的Tanner表示图对发送信息序列进行编码,得到对应的发送码字;然后将发送码字发送到量子信道上进行传输,接收端收到对应的接收码字;在接收端,利用LDPC-QRS的Tanner表示图对接收码字进行译码,得到对应的接收信息序列。本发明方法具有接近香农理论限的优异纠错性能,可以有效实现量子安全直接通信系统中信息的可靠传输。
920 基于中继站的复杂拓扑网络密钥分配系统的实现方法 CN201810002802.4 2018-01-02 CN108259168A 2018-07-06 郭迎; 赵微; 阮新朝; 李嘉伟; 谢才浪
发明公开了基于中继站的复杂拓扑网络密钥分配系统的实现方法,处于拓普网络的多个发送方各自产生双模纠缠量子态,每个发送方保留一个双模纠缠量子态中的一个模,并将另外一个模经过量子信道送至由多个平衡分束器和多个零差探测器构成的中继站。中继站将接收到的模进行测量并公开其测量结果,而后多个发送方利用公开测量的结果对各自保留的模进行操作,从而获得一致的安全的密钥。本发明推进了量子密码的实用化,同时能使量子通信适用于复杂的拓普网络环境中。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