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领域 / 逼近理论 / 专利数据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801 一种基于轨迹数据集成人类出行行为的可达性评估方法 CN201810351158.1 2018-04-18 CN108805392A 2018-11-13 潘晓芳; 周顺平; 杨林; 左泽军; 万波
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轨迹数据集成人类出行行为的可达性评估方法,本发明的方法将目标设施的使用人群分为基于空间阻碍的潜在人群与基于轨迹数据的实际人群,分别计算不同人群类型对目标设施的访问概率,并提出以两者集成的访问概率作为判断一个位置是否属于目标设施服务范围的依据;以集成访问概率为约束条件来替代传统的空间阻碍约束,生成综合考虑潜在理论因素与实际出行因素的目标设施的集成服务范围;将集成服务范围引入到两步移动搜索法中,获取可达性的评价结果。本发明在对传统可达性度量方法进行改进的基础上,从用户使用的度出发,提出了利用轨迹数据来逼近真实可达性结果的一种方法。
802 一种基于PMEPR-PSLR联合优化的OFDM波形设计方法 CN201710803313.4 2017-09-08 CN107677995A 2018-02-09 崔国龙; 李雯; 李洋漾; 熊丁丁; 王祥丽; 杨婧; 孔令讲
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PMEPR-PSLR联合优化的OFDM波形设计方法。现有的关于OFDM信号的波形设计都是考虑的单一的参数的优化,即仅优化峰均包络比(PMEPR)或者峰值旁瓣电平比(PSLR)。考虑现代的电子作战体系趋向于综合性一体化,即雷达通信一体化信号设计的研究越来越成熟,不仅要考虑信号的雷达探测性能,同时也要考虑其在通信中的应用。为此,本发明考虑利用凸优化理论,构建以PMEPR为目标函数,以PSLR以及能量为约束的优化问题。首先,利用SDP的松弛方法,将该问题简化,并利用CVX工具箱进行相关处理。接着,利用随机化的方法对最优解进行逼近处理。通过仿真实验可进一步验证该设计方法的可行性,对应PMEPR以及PSLR的值也得到了相应的改善。
803 一种变压器电磁设计方案的理想解评价方法 CN201610075459.7 2016-02-03 CN105740635B 2018-01-30 王永林
发明涉及变压器电磁设计方案评价领域,具体为一种变压器电磁设计方案的理想解评价方法。该方法包括筛选评价指标,收集、整理数据,构造云模型决策矩阵;根据云模型决策矩阵,生成确定化决策矩阵;确定云模型权重;根据云模型权重,生成确定化权重;确定正理想云和负理想云;计算各方案对于正、负理想云的综合确定度;计算各方案的贴近度;根据贴近度的大小,对待评方案进行排序。本发明利用“云”理论具有的随机性和模糊性改进了逼近理想解法,克服了传统理想解法采用欧氏距离计算贴近度和评价模型确定的缺点,体现了现实评价中的不确定性,提高了变压器电磁设计方案评价的灵活性、有效性和客观性。
804 一种用于无线携能通信系统最大化和速率预编码方法 CN201410692585.8 2014-11-26 CN104393956B 2017-12-05 高晖; 吕铁军; 岳朝辉
无线携能通信系统中,本发明通过基站首先获得所有信道状态信息,之后建立以信息用户和速率为优化目标的优化模型。迭代优化预编码矩阵的操作步骤如下:(1)初始化阶段:将目标函数通过一阶近似转化为凸函数,此时在发送功率及能量用户接收功率约束下最大化信息用户和速率问题为一凸问题,将发送信号协方差矩阵设为零矩阵,求解该问题。(2)迭代阶段:将上一次求解优化问题得到的发送信号协方差矩阵代入目标函数,继续求解,直至信息用户和速率收敛。理论证明本发明方法性能局部最优,与现有方法相比,本发明方法通过渐进凸逼近将问题转化为凸问题进行求解。无线携能通信系统使用本发明提出的预编码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信息用户和速率。
805 基于模拟退火的静触探土层自动识别方法 CN201710707758.2 2017-08-17 CN107330569A 2017-11-07 曹子君; 郑硕; 李典庆; 刘鑫; 方国光
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模拟退火的静触探土层自动识别方法,属于岩土工程勘察领域。本发明在考虑土体空间变异性条件下,根据贝叶斯理论基于一套静力触探数据建立给定土层数目条件下土层边界深度后验分布和土层数目后验分布的贝叶斯方程;采用模拟退火算法自动识别出给定土层数目条件下的最可能土层;根据贝叶斯模型选择方法选出最可能土层数目;采用拉普拉斯逼近方法得到土层边界深度的标准差,进而定量表征土层边界深度的不确定性。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无法在考虑土体空间变异性条件下根据CPT数据划分土层,土层划分结果可靠性未知等缺陷;本发明更加科学、严谨、合理可行,为岩土工程分析和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
806 一种振动时效效果的定量化评价方法 CN201610272774.9 2016-04-28 CN105779755B 2017-10-31 顾邦平; 严小兰; 胡雄; 黄婉娟; 赖金涛; 张帆; 周冶; 季霞
用于振动时效效果的定量化评价方法,首先通过多元函数逼近理论建立同时考虑激振频率f、激振振幅A以及激振时间t的定量化评价函数模型,其次实时采集振动时效过程中的工艺参数f,A,t,并对这三个工艺参数进行无量纲处理,然后将这三个工艺参数的无量纲数值代入定量化评价函数模型,即可以对振动时效效果进行在线定量化评价,最后以定量化评价函数模型为基础,分别对其求单个工艺参数的偏导数和混合工艺参数的偏导数,揭示工艺参数的独立作用和交互作用对振动时效消除残余应效果的影响规律。本发明具有能够实现振动时效效果在线定量化评价与揭示工艺参数的独立作用和交互作用对振动时效效果的影响规律的优点。
807 应用于多电飞机停电负荷的多目标转供策略柔性优化方法 CN201710076884.2 2017-02-13 CN106980704A 2017-07-25 黄淳驿; 谢宁; 王承民; 许克路
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多电飞机停电负荷的多目标转供策略柔性优化方法,包括步骤1:根据各个工况下负荷运行数据采用蒙特卡洛及多维联合分布理论生成负荷场景;步骤2:采用Ward系统聚类法生成的负荷场景进行场景削减;步骤3:建立了多目标非线性停电负荷转供策略柔性优化模型;步骤4:采用改进的NSGA‑II算法求解优化模型,得到发电机故障后的停电负荷转供策略柔性优化模型的Pareto前沿;步骤5:利用分类逼近理想解方法处理步骤4得到的Pareto前沿最终得到此时的Pareto最优折中解。本发明能够对不同工况及不同发电机故障位置的停电负荷生成针对化的转供方案,其结果具有科学性和普适性。
808 基于GPU的自适应曲面细分方法 CN201710058646.9 2017-01-23 CN106887042A 2017-06-23 何震震; 肖创柏; 禹晶
基于GPU的自适应曲面细分方法涉及计算机图形学领域。现存的细分方法,随着细分的进行,顶点和边的数量会急剧增加,实际情况是,在细分迭代数次后,某些区域(如较平坦部分或者初始控制网格较稠密的部分)其控制网格已较好地逼近极限细分曲面,而在另外一些区域(如曲率变化较大的部分)其控制网格还比较粗糙,需要继续细分。为了减少不必要的计算资源的浪费,自适应的曲面细分算法就很重要了。本发明有效的解决曲面光滑度和数据量之间的矛盾,使得在保证曲面细分显示效果的前提下提高渲染率。采取了两种基于三形面片的细分模式:PN三角形和Phong细分进行验证,实验证明,基于GPU的自适应曲面细分方法具有很好的现实和理论意义。
809 一种滚动轴承等效刚度与等效阻尼的计算方法 CN201610831098.4 2016-09-19 CN106354974A 2017-01-25 伍济钢; 蒋勉; 石海波; 袁继广; 张双健; 王刚
发明公开了一种滚动轴承等效刚度与等效阻尼的计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基于弹性流体润滑理论,将滚动体、油膜、滚道三者之间的接触区域进行细化;2)通过压力分布双线性逼近函数以及差分法,求出细化后各区域内的接触的弹性变形刚度、油膜压力以及油膜厚度,利用线性扰动方程求解细化后各区域内的油膜动刚度与油膜阻尼;进而计算滚动体与滚道相接触的接触刚度和接触阻尼;3)在步骤2)计算得到的滚动体与滚道相接触的接触刚度和接触阻尼的基础上,计算出滚动轴承的等效刚度与等效阻尼。本发明具有计算结果准确度高的优点,可为轴承转子系统的设计提供了技术支持,降低了设计的轴承转子系统的故障率。
810 旋转声场作用下非规则缺陷散射声场的计算方法 CN201310553353.X 2013-11-08 CN103577696B 2017-01-11 吴海腾; 吴施伟; 金浩然; 范宗尉; 杨克己; 吕福在; 武二永
发明公布了一种旋转声场作用下非规则缺陷散射声场的计算方法。针对基于旋转声场的无损检测过程中,缺陷相对于声场的空间位置姿态不断变化,传统散射声场计算方法存在运算量大和计算过程复杂等问题,且难以计算非规则缺陷的散射声场,本发明提出基尔霍夫近似与T矩阵离散数值算法混合求解散射声场的方法,并针对裂纹和分层等高度非球形缺陷计算T矩阵时难以收敛的情况,将离散源法融入T矩阵算法,解决收敛性问题。考虑到全局检测技术的效率,利用POD对散射过程进行降维处理,利用有限维自由度系统逼近原始散射模型。本发明有利于明确非规则缺陷与任意旋转检测声场的作用机理,达到定量描述的目的,构成超声无损检测研究的最基本理论基础
811 五轴多行侧铣加工刀位规划方法 CN201410186035.9 2014-05-05 CN104007697B 2016-12-07 朱利民; 卢耀安
发明提供了一种五轴多行侧铣加工刀位规划方法,包括:根据双参数球族包络理论,推导出相邻两行刀具包络曲面的切向连续条件;利用曲面参数线分割设计曲面,得到多片目标曲面;规划第一片目标曲面的刀具轴迹面;在第一片目标曲面的刀具轴迹面顶部曲线上采样点,计算第二片目标曲面的离散刀位的刀心参考点;根据刀轴方向的线性约束,计算离散刀位的刀轴方向;插值离散刀位得到第二片目标曲面的初始刀具轴迹面;建立五轴多行侧铣加工刀具路径规划模型,得到优化后的第二片目标曲面的轴迹面。本发明解决了两张刀具包络曲面切向连续拼接和分层加工中刀具包络面与目标曲面片之间的逼近控制误差,适用于自由曲面、直纹面或类直纹面曲面侧铣加工。
812 一种城市轨道交通新建线路能耗测算模型 CN201610473478.5 2016-06-24 CN106127341A 2016-11-16 李熙; 张骄; 霍苗苗; 李倬; 刘佳; 宗立明
发明涉及一种城市轨道交通新建线路能耗测算模型,本发明采用支持向量机方法,是以统计学习理论为基础机器学习方法,其以结构险最小化为原则,可避免过学习的问题,保证了模型的泛化能;本质上是求解凸二次规划问题,可以避免陷入局部最小。支持向量机常用于解决模式识别与函数逼近问题,可分为支持向量分类和支持向量回归。支持向量机模型在小样本、非线性和高维数的问题中有较大优势,适用于在有限样本条件下刻画轨道交通牵引能耗与其众多影响因素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因此,这里基于历史数据建立支持向量机模型对轨道交通牵引能耗进行测算,为轨道交通牵引能耗测算提供新思路。
813 一种基于干扰对齐技术的无条件物理层安全协作传输方法 CN201610402368.X 2016-06-08 CN106100710A 2016-11-09 翟立君; 杨勇; 李宁
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干扰对齐技术的无条件物理层安全协作传输方法。本发明首先组网并进行时频同步,选取主控终端;所有发射终端依次发送信道训练信号;接收终端进行信道状态估计,并传给主控终端;主控终端计算预编码矩阵和干扰抑制矩阵,然后传输给其他发射终端和接收终端;每个发射终端在原始业务流上进行二进制安全编码,编码后的比特流作业务输入进行干扰对齐传输;接收端将接收的二进制流进行安全解码后得到用户的信息流。本发明与传统的基于密钥进行加、解密传输的方案比较,首先避免了交换密钥带来的险,其次由于其理论上可实现非法用户的误码率逼近0.5,可实现信息论意义上无法获得有效信息,且其复杂度较低。
814 一种高浓磨浆系统输出纤维形态分布的控制系统及方法 CN201610367551.0 2016-05-27 CN106056243A 2016-10-26 周平; 杜如珍; 王宏; 王晨宇; 柴天佑
发明提供一种高浓磨浆系统输出纤维形态分布的控制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数据采集单元和输出纤维形态分布控制单元。该方法包括:测量高浓磨浆系统的高浓磨盘间隙、给料量,给定目标纤维形态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对输出纤维形态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进行双闭环迭代学习控制,得到理想的高浓磨盘间隙、给料量,发送至高浓磨浆系统执行机构。本发明基于化学机械制浆过程生产线上传感器测量的高浓盘磨机输入输出相关数据,结合随机分布高斯基函数逼近概率密度函数理论并建立高浓磨浆系统输出纤维形态分布PDF与盘磨机主要输入变量之间的状态空间模型,构造双闭环控制器,实现对制浆输出纤维形态分布PDF的有效控制,将输出纤维形态PDF跟踪给定的PDF变化。
815 一种振动时效效果的定量化评价方法 CN201610272774.9 2016-04-28 CN105779755A 2016-07-20 顾邦平; 严小兰; 胡雄; 黄婉娟; 赖金涛; 张帆; 周冶; 季霞
用于振动时效效果的定量化评价方法,首先通过多元函数逼近理论建立同时考虑激振频率f、激振振幅A以及激振时间t的定量化评价函数模型,其次实时采集振动时效过程中的工艺参数f,A,t,并对这三个工艺参数进行无量纲处理,然后将这三个工艺参数的无量纲数值代入定量化评价函数模型,即可以对振动时效效果进行在线定量化评价,最后以定量化评价函数模型为基础,分别对其求单个工艺参数的偏导数和混合工艺参数的偏导数,揭示工艺参数的独立作用和交互作用对振动时效消除残余应效果的影响规律。本发明具有能够实现振动时效效果在线定量化评价与揭示工艺参数的独立作用和交互作用对振动时效效果的影响规律的优点。
816 一种估计介质品质因子的EPIFVO方法 CN201310300942.7 2013-07-17 CN103412324B 2016-03-30 高静怀; 赵静; 王大兴
发明公开了一种估计介质品质因子的EPIFVO方法:当震源子波传播到第j-1层后,根据惠更斯原理,将该子波波前作为子波源,向各方向继续传播,经过时间Δtj/2后子波到达第j层并反射,在第j-1层接收到反射波;fp(tj-1)为第j-1层子波源的EPIF,fp(tj)为接收到的反射波的EPIF;利用式求出第j层的层间Q值。该方法采用具有4个待定系数的函数去逼近震源子波,利用粘弹介质中单程波传播理论推导出地震子波包络峰值处的瞬时频率(EPIF)与不同偏移距处旅行时的关系;利用该关系,外推出该同相轴零偏移距处的EPIF,用小波域包络峰值处瞬时频率法(WEPIF)结合层位信息估计Q值。
817 基于N级素数周期表定理的并行构建素数周期表的系统及方法 CN201510496978.6 2015-08-13 CN105183456A 2015-12-23 孙小东; 孙梁; 吴基钦
发明公开一种使用N级素数周期表理论构建大素数周期表的系统及方法,采用素数普遍公式计算模算出n个基础顺序素数,再通过素数列生成模块计算生成原生态顺序素数列,存储至素数生成区,通过连续合数区判定模块计算生成合数列,并由生成的无穷合数列的连续组合形成连续合数区,存储至连续合数区中;再通过一次同余方程计算模块对生成的素数列进行检验,全方位地搜索合成数素因子,筛选出全大于mn的素因子合数,将合数与素数分离彻底,降低误判概率,隨着捜索的模数素因子越來越多,越來越大,区段素因子合数的分布密度越來越逼近零,从而得出越來越接近100%的超级大素数表,实现在整体自然数中全方位的获取无穷无尽的大素数的目的。
818 沿飞行弹道的扰动引快速逼近方法 CN201510196487.X 2015-04-23 CN104751012A 2015-07-01 郑伟; 周欢; 汤国建; 谢愈; 安雪滢
发明以弹道导弹为研究对象,针对导弹飞行过程中的扰动引快速赋值问题,首次提出了一种沿飞行弹道的全程扰动引力快速赋值方法。首先,根据发射任务生成标准弹道;其次,生成以标准导弹为基准的飞行管道,进行空域剖分;之后,通过点质量法或高阶球谐函数法对节点扰动引力进行赋值;最终,在计算单元内部基于网函数逼近理论计算实际弹道上任意一点的扰动引力值,完成沿飞行弹道的扰动引力全程快速赋值计算。该方法能够实现沿任意飞行弹道的扰动引力快速赋值,其赋值精度满足弹道计算要求,赋值速度和数据存储量等指标远优于现有方法,解决了扰动引力弹上实时赋值从无到有的问题。
819 一种用于高质量加工的样条曲线插补算法 CN201310532890.6 2013-10-31 CN104597845A 2015-05-06 杨东升; 王允森; 孙维堂; 尹振宇
发明一种用于高质量加工的样条曲线插补算法,对数控加工曲线进行快速预插补,记录插补路径的长度和加/减速过程中的极大/小值点;计算加/减速过程的最大加速度和最大加加速度,并将加/减速过程分段,计算各段的二次多项式速度方程;实时插补阶段时根据预插补阶段得到速度方程,采用理论弦长逼近实际弦长的策略建立构造函数,估算插补参数的初值,构建抛物线插值多项式,再利用迭代法精确计算插补参数。速度规划采用了五段S曲线加减速控制算法,保证速度和加速度的连续变化,加加速度的有界变化,使机床运行平稳;插补参数的计算采用了抛物线插值结合牛顿迭代的方法,将实时插补产生的进给速度波动控制到理想平,满足高质量加工的需要。
820 一种用于无线携能通信系统最大化和速率预编码方法 CN201410692585.8 2014-11-26 CN104393956A 2015-03-04 高晖; 吕铁军; 岳朝辉
无线携能通信系统中,本发明通过基站首先获得所有信道状态信息,之后建立以信息用户和速率为优化目标的优化模型。迭代优化预编码矩阵的操作步骤如下:(1)初始化阶段:将目标函数通过一阶近似转化为凸函数,此时在发送功率及能量用户接收功率约束下最大化信息用户和速率问题为一凸问题,将发送信号协方差矩阵设为零矩阵,求解该问题。(2)迭代阶段:将上一次求解优化问题得到的发送信号协方差矩阵代入目标函数,继续求解,直至信息用户和速率收敛。理论证明本发明方法性能局部最优,与现有方法相比,本发明方法通过渐进凸逼近将问题转化为凸问题进行求解。无线携能通信系统使用本发明提出的预编码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信息用户和速率。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