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领域 / 益虫 / 专利数据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01 氯氰菊酯和甲维盐可湿性粉剂 CN201110311678.8 2011-10-14 CN103039499A 2013-04-17 孙雪梅
发明涉及一种氯氰菊酯和甲维盐可湿性粉剂,含有下列重量组份:氯氰菊酯1-4%、甲维盐0.2-0.8%、湿润剂0.5-5%、分散剂1-5%、增效剂0.5-5%、填料补足100%,该氯氰菊酯和甲维盐可湿性粉剂生产工艺简单,使用安全,减小了对环境的污染,有很强的增效防治作用,既有胃毒作用又兼触杀作用,在非常低的剂量下具有很好的效果,而且在防治害虫的过程中对益虫没有伤害,有利于对害虫的综合防治,另外扩大了杀虫谱,降低了对人畜的毒性,其生产成本低,储运方便、安全。
102 一种杀灭星天虫卵的方法 CN201210194349.4 2012-06-04 CN102687714A 2012-09-26 徐绍清; 柴春燕
一种杀灭星天虫卵的方法,在星天牛产卵高峰期及其前后各一段时间内,在树木上寻找产卵处,其识别特征为:在树皮上有被星天牛雌成虫咬成的新鲜“T”形或“人”形刻槽,深达木质部,产卵处隆起开裂,表面湿润,流出树脂泡沫,用锥刺工具对准着卵点下刺杀灭虫卵。本发明使用的工具简单,操作过程简便;可减少使用农药造成的环境污染,保护益虫和其它天敌,显著降低操作人员的农药中毒隐患;可以保留树皮,缩小因灭卵而产生的创伤面,加快伤口愈合;操作后的标识明显,可避免重复操作,从而提高工效。
103 铃虫BarH1基因及其dsRNA在棉铃虫防治中的应用 CN202410320813.2 2024-03-20 CN118207208A 2024-06-18 陈文波; 陈琳琳; 杨淑芳; 赵新成; 谢桂英; 王凯; 张萌丹
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铃虫BarH1基因全长cDNA序列及其dsRNA在棉铃虫防治中的应用。结合棉铃虫转录组数据库扩增得到序列为SEQ ID No.1的BarH1基因全长cDNA序列。依据SEQ ID No.1序列信息设计并合成BarH1基因的dsRNA,将dsBarH1注射进棉铃虫幼虫体腔内可以特异性地沉默BarH1基因,从而抑制棉铃虫变态发育过程,导致棉铃虫畸形或死亡。与传统农药相比,本申请中的RNA农药具有高度特异性,不会对农作物益虫等非靶标生物造成伤害,同时具有无环境毒害、开发周期短、杀虫效果好等优点。
104 一种用于柑橘木虱的引诱剂及其控释系统与应用 CN202110150792.0 2021-02-03 CN114847286B 2023-06-20 全金成; 曾波; 江一红; 门友均; 黄金盟; 彭博; 高爱华; 管卫东
发明提供了一种柑橘木虱引诱剂及其控释系统与应用。本发明首次揭示了Z,3己烯基Z,3己烯酸盐作为柑橘木虱引诱剂方面的用途,能够用于引诱柑橘木虱,且引诱效果显著,由此能准确地对柑橘木虱进行引诱消杀,减少其田间种群数量,能用于柑橘木虱的防治和虫情监测等。本发明对益虫、人畜、作物及天敌不会产生危害,靶标害虫不会产生抗性,具有天然、环保等优点。
105 昆虫引诱剂及其控释系统与应用 CN202110152329.X 2021-02-03 CN112956479B 2021-12-07 曾波; 彭博; 高爱华; 管卫东
发明提供一种昆虫引诱剂及其控释系统与应用。本发明首次揭示了Z,3己烯基Z,3己烯酸盐作为稻纵卷叶螟引诱剂方面的用途。Z,3己烯基Z,3己烯酸盐在田间对稻纵卷叶螟雌、雄虫等害虫具有引诱特性,且引诱效果显著,能准确地对稻纵卷叶螟雌、雄性成虫进行引诱消灭,减少田间成虫数量,从源头上治理稻纵卷叶螟虫害。本发明对天敌、益虫、人畜及作物不会造成危害,靶标害虫不会产生抗性,具有天然、环保等优点。
106 一种应用于农作物的友好杀虫方法及其系统 CN202110662509.2 2021-06-15 CN113273554A 2021-08-20 姜雷; 杨勇; 曾伟; 卓鸿博; 张金锋
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农作物的友好杀虫方法及其系统,所述应用于农作物的友好杀虫方法包括:S1:在所述虫情监测子系统上设置害虫的监测数据;S2:根据所述害虫的监测数据进行虫情监测,得到监测结果;S3:根据所述监测结果制定杀虫方案;S4:采用所述杀虫方案进行杀虫。本发明所提供的应用于农作物的友好杀虫方法及其系统,能够解决现有的杀虫方式灭杀害虫的同时过多灭杀益虫和中性昆虫,从而影响生态平衡的问题。
107 昆虫引诱剂及其控释系统与应用 CN202110152329.X 2021-02-03 CN112956479A 2021-06-15 曾波; 彭博; 高爱华; 管卫东
发明提供一种昆虫引诱剂及其控释系统与应用。本发明首次揭示了Z,3己烯基Z,3己烯酸盐作为稻纵卷叶螟引诱剂方面的用途。Z,3己烯基Z,3己烯酸盐在田间对稻纵卷叶螟雌、雄虫等害虫具有引诱特性,且引诱效果显著,能准确地对稻纵卷叶螟雌、雄性成虫进行引诱消灭,减少田间成虫数量,从源头上治理稻纵卷叶螟虫害。本发明对天敌、益虫、人畜及作物不会造成危害,靶标害虫不会产生抗性,具有天然、环保等优点。
108 一种基于混合光谱的LED植物生长杀虫灯 CN201710097156.X 2017-02-22 CN106857455B 2021-02-02 吴一新; 陈亮; 陈欣平; 彭杰; 刘杨; 杨凯; 孟彦龙
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LED混光的植物生长杀虫灯,属于植物LED照明领域,由LED灯点阵、单片机控制系统、外壳、杀虫电网组成。本发明设计的基于LED混光的植物生长杀虫灯,通过实验得到特定蚊虫所喜好的光源的功率分布,通过特定算法可以得到红、绿、蓝三基色LED在目标光源中所占的比例,改变单片机控制系统发出的三路PWM波的占空比可以改变LED恒流驱动的电流,LED的发光功率随之改变,即可得到目标光源。这能够解决普通植物杀虫灯单一色彩、对益虫以及人体都会造成一定伤害的技术问题,为植物杀虫并优化提供一定指导。
109 BmKRP基因的dsRNA及其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 CN202010844278.2 2020-08-20 CN112048506A 2020-12-08 邓惠敏; 朱子丹; 童春梅; 冯启理
发明涉及基因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BmKRP基因的dsRNA及其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本发明首次发现了BmKRP的缺失会影响了家蚕的雌性生殖,导致卵巢变小、卵母细胞体积变小及成虫产卵数减少;并将其与BmKr‑h1的调控联系起来,推测BmKRP的突变缺失,影响了BmKRP与BmKr‑h1启动子上反应元件的结合,进而使得BmKr‑h1不表达或者下调表达,同时也可能干扰了下游信号通路相关基因或营养相关通路基因的表达,进而影响家蚕卵巢发育和卵子生成。本发明结合RNA干扰技术,提供了针对BmKRP基因的dsRNA,也为益虫利用和害虫防治新靶标与新策略提供线索和理论指导,具有应用意义。
110 桑螟引诱剂及应用 CN201911374495.3 2019-12-27 CN111096323A 2020-05-05 李昌国; 戚华; 殷邦昌
发明属于林业昆虫防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桑螟引诱剂及应用,本发明提供的引诱剂包括叶醇,2-甲基-2-丁醇,棕榈酸,月桂烯和2-甲基丁。利用该引诱剂对桑螟进行诱杀,能够高效的特异的吸引成虫,从而达到集中诱杀的目的,可以显著的降低桑螟的产卵量,从而降低来年的虫口密度,达到防治的目的;实验证实所诱杀的虫种99%以上是目标虫种,其他虫种占比很小,未发现对益虫有诱剂效果,适用于大规模推广。
111 一种茶园虫害的绿色防治方法 CN201910051777.3 2019-01-21 CN109526491A 2019-03-29 杨凤池
发明涉及一种茶园虫害的绿色防治方法,该方法由生物防治与光波防治相结合进行,在需防治的茶园内每隔50米设置一盏杀虫灯,安装高度距离地面1.5~3米,杀虫灯呈正方形网格点安装,杀虫灯设置有紫外光LED灯珠、绿光LED灯珠以及蓝光LED灯珠三种LED灯珠中的一种或几种。本防治技术不会使害虫产生抗药性,也不存在药剂残留问题,符合绿色食品生产技术的基本要求。茶叶质量安全进一步得到保障,有利于推动当地有机茶叶生产,有利于保护和利用益虫,有利于保护生态平衡。
112 一种无农药绞股蓝种植方法 CN201810847388.7 2018-07-27 CN109247201A 2019-01-22 宋仕秀; 陈超文
发明涉及农业领域,尤其是一种无农药绞股蓝种植方法。本发明通过在绞股蓝幼苗间距中分散定量栽种薄荷、猫薄荷、菊、琉璃苣、大蒜、紫茉莉,达到驱逐、灭杀害虫,吸引益虫,提升绞股蓝抗病能的效果,并将薄荷、猫薄荷、艾菊、琉璃苣、大蒜、紫茉莉等伴生植物修剪后的各枝条及落叶翻入土壤中,将紫茉莉花朵埋入绞股蓝根部,进一步提升驱逐、灭杀害虫的效果,并有效灭杀绿丽金龟的成虫及幼虫,进一步减少绞股蓝的虫害发生率。最终得到了一种能有效防治绞股蓝病虫害,并且不需要使用农药的无农药绞股蓝种植方法。
113 斑天引诱剂及应用 CN201810644522.3 2018-06-21 CN108902139A 2018-11-30 王满囷; 刘豪; 孙泽; 金华南; 潘翔宇; 易鄯丞; 郑志川; 刘傲; 段双刚; 邱昌来
发明属于林业昆虫防治领域,具体涉及斑天引诱剂及应用,本发明提供的引诱剂包括1,3-二羟基己二醇,乙酸-3-羟基己酯,乙酸-1-羟基-3-己酯和乙酸1,3-己二酯。利用该引诱剂对云斑天牛进行诱杀,能够高效的特异的吸引雌成虫,从而达到集中诱杀的目的,可以显著的降低天牛的产卵量,从而降低来年的虫口密度,达到防治的目的;实验证实所诱杀的虫种99%以上是目标虫种,其他虫种占比很小,且大多数是害虫,如金龟子等。未发现对益虫有诱剂效果,适用于大规模推广。
114 一种稻田控制病虫害的绿色种植方法 CN201711107531.0 2017-11-10 CN107750845A 2018-03-06 袁潜华; 柯智; 何光亮; 吴川德; 吴丹; 何美丹
发明提供一种稻田控制病虫害的绿色种植方法,种植稻的同时,间种旱稻,利用水稻品种遗传背景差异大的特点,将不同类型的稻类进行间作,对稻瘟病有极为明显的控制效果,防治效果高达68.53%,是目前国内外应用生物多样性持续防治稻瘟病的重大创新。采用杂交稻-山栏稻间作模式种植的产量与净栽相比增产最高达到19.71%。本发明还进一步采用了水稻田埂种植硫华菊、百日草等蜜源植物种植模式(特别是硫华菊、百日草按比例混合种植),增加生物多样性,调整了农田生态中昆虫种群结构,增加害虫天敌(如寄生蜂等益虫)数量,减少作物虫害。
115 一种柑橘大实蝇性信息素 CN201510543538.1 2015-08-28 CN105145557B 2017-10-17 张宏宇
发明公开了(R)‑(+)‑柠檬烯作为柑橘大实蝇性引诱剂活性成分的用途,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柑橘大实蝇性引诱剂,其活性成分是(R)‑(+)‑柠檬烯。R‑(+)‑柠檬烯在田间对柑橘大实蝇雄虫具有专一引诱特性,且引诱效果显著,能准确的对柑橘大实蝇雄性成虫进行引诱消灭,阻断其繁殖,从源头上治理柑橘大实蝇虫害。本发明对天敌、益虫、人畜及作物不会造成危害,靶标害虫不会产生抗性,具有天然、环保等优点等优点。
116 一种蝗虫营养饼的制作方法 CN201710100740.6 2017-02-23 CN106819031A 2017-06-13 莫玉明
发明公开一种蝗虫营养饼的制作方法,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制作过程包括制备蝗虫粉、蝗虫面粉混合发酵、拌料、成型和焙烤4个步骤,有效解决蝗虫的开发和利用发展较为缓慢,利用效果不佳的问题。其有益效果是:将蝗虫制成人们爱吃的休闭营养饼干,营养更加全面,即能充饥又是一种保健型的饼干,使蝗虫由害虫变为对人们有用的益虫,既增加收入,还可以减少农药的施用量,节省治蝗投入,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而且工序简单,易于操作。
117 一种柑橘大实蝇性信息素 CN201510543538.1 2015-08-28 CN105145557A 2015-12-16 张宏宇
发明公开了(R)-(+)-柠檬烯作为柑橘大实蝇性引诱剂活性成分的用途,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柑橘大实蝇性引诱剂,其活性成分是(R)-(+)-柠檬烯。R-(+)-柠檬烯在田间对柑橘大实蝇雄虫具有专一引诱特性,且引诱效果显著,能准确的对柑橘大实蝇雄性成虫进行引诱消灭,阻断其繁殖,从源头上治理柑橘大实蝇虫害。本发明对天敌、益虫、人畜及作物不会造成危害,靶标害虫不会产生抗性,具有天然、环保等优点。
118 一种防治小麦草害的农药制剂 CN201310680031.1 2013-12-16 CN104705330A 2015-06-17 孙寿浩
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小麦草害的农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原料各组分按照重量份组成如下:苯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8-10份、印楝素5-7份、胺苯磺隆2-4份、氟虫酰胺3-5份、草除灵2-4份、吡咯烷0.3-0.5份、基苯甲酸7-9份、乳化剂0.2-0.4份、溶剂15-20份。本发明制得的农药制剂,对小麦害虫的成虫和幼虫都有优良的活性,而且作用速度快、持效期长,对节肢类益虫安全,适宜于害虫综合治理和害虫抗性治理,对环境选择压低,价格低廉,应用前景广阔。
119 一种节能灭虫器 CN201410215408.0 2014-05-21 CN104026097A 2014-09-10 陈怀之; 王刚; 聂海涛; 张仁友; 胡国波
发明公开了一种节能灭虫器,所述灭虫器包括:灯架,在所述灯架的上端两侧分别连接有一太阳能发电板和一发电器,在所述灯架底部连接有一三固定支架电池镇流器,所述镇流器与所述蓄电池连接;升压器;LED灯;灭虫灯,所述灭虫灯通过一支架与所述灯架滑动连接;其中,所述灭虫灯包括:频振灯管、高压电网、锥形漏斗、集虫袋,所述频振灯管与所述镇流器连接,所述高压电网与所述升压器连接,实现了节能、环保、高效、无公害灭虫,并且使用方便具有高度可调节,放置方式多种化,能够高效灭虫且保护益虫害虫回收利用的技术效果。
120 生物杀菌剂与抗生素类杀虫剂农药复配制剂 CN201310632894.1 2013-11-29 CN103636678A 2014-03-19 郑彩华; 刘勤冬; 徐晓莉; 卜训武; 陈飞; 钱长英
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杀菌剂与抗生素类杀虫剂农药复配制剂,其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有效成分原料制成:微生物杀菌剂1-50%、抗生素类杀虫剂1-5%,可制成油悬浮剂、可湿性粉剂悬浮剂和水分散粒剂等剂型,对水稻稻瘟病、纹枯病具有良好的防效,同时对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及二化螟等害虫效果优异。该药剂兼具杀菌和杀虫功效,高效、低毒,对益虫损伤性小,与环境相容性好,具有明显的保苗增产效果,且生产工艺简单,省工、省时、省,具有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环境效益,发展前景广阔。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