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 |
一种有机改性纳米二氧化钛吸附性材料 |
CN201911075150.8 |
2019-11-06 |
CN110833823A |
2020-02-25 |
何卫 |
本发明涉及工业填料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有机改性纳米二氧化钛吸附性材料,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备制成:摩尔醋酸12-19份、纳米二氧化钛40-60份、甲苯5-10份、环氧邻苯二甲酸己酯7-15份、石墨粉16-25份、丙烯酸缩水甘油酯12-20份、二氧化硅14-23份和硅微粉6-12份。该有机改性纳米二氧化钛吸附性材料,能够解决目前物理吸附法、化学氧化法等,不能在根本上去除污染物,而是将污染物转换了另外的一个形式继续存在,固然能够达到一定效果,但是也产生了二次污染的问题。 |
162 |
一维有机半导体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CN201810141718.0 |
2018-02-11 |
CN108586456B |
2019-11-08 |
张义斌; 刘晓玲; 胡艳勇 |
本发明公开了一维有机半导体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材料采用不对称的苝酰亚胺衍生物单体作为构筑单体,在苝酰亚胺两侧分别引入亲水性支链烷基(5‑壬烷基)和五氟苯基取代基,再通过构筑单体之间的π‑π相互作用自组装制备得到的一维有机半导体纳米材料。本发明制备的一维有机半导体纳米材料具有高荧光量子产率、多孔、大表面积和良好的稳定性等优点,大大的降低了检测最低限,对三光气等聚集体和其它常见气体以及有机溶剂蒸汽具有很好的抗干扰能力,实现了对光气特异性和高灵敏度的检测。 |
163 |
一种有机相制备不同形态Ru纳米材料的方法 |
CN201811275704.4 |
2018-10-30 |
CN109226781A |
2019-01-18 |
陈志民; 刘源; 李卫东; 卢思宇; 孟迪; 陈永; 方明明; 陈加福; 付建伟 |
本发明属于新材料制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有机相制备不同形态Ru纳米材料的方法。本发明以RuCl3作为前驱体,油胺和四氢化萘作为稳定剂和溶剂,叔丁基胺硼烷作为还原剂,采用溶剂热法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制备了Ru纳米晶、纳米线和纳米团簇。本方法工艺简单高效、反应条件温和、制备的纳米材料具有稳定性强、易于修饰和形貌可控等优点。 |
164 |
一类有机聚螺格纳米聚合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201711007986.5 |
2017-10-25 |
CN107892695A |
2018-04-10 |
解令海; 唐磊; 魏颖; 黄维 |
本发明涉及一类有机聚螺格纳米聚合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纳米技术与有机电子领域。本发明中有机聚螺格纳米聚合物材料结构是一类由含螺环的格子组成,将其作为重复单元形成了一类特殊的纳米聚合物,该类结构共用螺环结构。其合成方法涉及含螺环的合成子,经由傅克反应,构筑了有机螺格及其纳米聚合物。通过合理的分子设计,利用傅克反应具有反应条件温和、高产率、高选择性、后处理简便、绿色无毒等诸多优点,克服了传统聚合物分子合成步骤复杂、后处理有毒、污染较大等问题。利用芴9位的sp3碳联接各类有机基团可精确合成空间可拓展的复杂结构的聚合物材料,进而制备相应的功能性有机纳米聚合物。 |
165 |
一种高容量纳米有机正极材料制备方法 |
CN201511000143.3 |
2015-12-27 |
CN106920967A |
2017-07-04 |
陈鹏; 邓昌源; 钱龙; 许浩; 巴静 |
一种高容量纳米有机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一:将偏苯三甲酸酐、尿素、六水合氯化镍和钼酸铵一起放入研钵中均匀混合,置于烘箱中烘干,冷却碾碎后加入盐酸/氯化钠的饱和溶液,加热微沸后冷却、过滤、干燥;步骤二:将合成后干燥的产物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加热,冷却溶液,将其与去离子水混合,并用盐酸溶液调节pH,待产品完全沉淀后,过滤分离;步骤三:将步骤二得到的产物用去离子水、甲醇洗涤多次,再放入真空箱中蒸镀,以去除少量残留的低沸点杂质,最终得到羧基取代酞菁化合物;步骤四:将酞菁活性物质、导电剂I2按一定比例混合后放入球磨机球磨,在球磨过筛后的粉末中加入混合胶液,再次球磨;将浆液涂覆到铝箔上,得到正极材料。 |
166 |
一种制备纳米级Cu基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方法 |
CN201410585335.4 |
2014-10-28 |
CN105622639A |
2016-06-01 |
王海洋; 马蕊英; 赵亮; 张英; 王刚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纳米级Cu基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方法,包括:(1)制备铜前驱体溶液A;(2)制备有机配体溶液B;(3)将溶液A和B按一定流速送入微通道反应器模块I中原位生成Cu-MOFs晶种,反应一定时间后将产物料液送入模块II;(4)在产物料液进入模块II时,将B按一定流速送入模块II中进行晶种诱导合成反应,反应一定时间后将产物料液送入模块Ⅲ;(5)将步骤(4)制得的料液进入微通道反应器模块Ⅲ中时,进行二次晶化反应合成Cu-MOFs材料;(6)将步骤(5)制得的Cu-MOFs悬浊液进行固液分离,滤液按照一定的流速返回微通道反应器模块II中参与二次晶化反应;固体用乙醇洗涤,干燥后制得产品。本发明采用多模块微通道反应器制备Cu-MOFs材料,具有制备过程简单快速、产品性能好等优点。 |
167 |
凹凸棒石原位制备有机化混维纳米材料的方法 |
CN201410730799.X |
2014-12-05 |
CN104445240B |
2016-05-18 |
王文波; 王爱勤; 康玉茹; 牟斌; 汪琴; 宗莉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凹凸棒石原位制备有机化混维纳米材料的方法,它是将凹凸棒石黏土与占其质量2-80%的阳离子有机化合物混合并研磨处理后,按固液比1:200~1:10分散在水中,超声处理5-60min,再加入助剂,调pH值为5-12,转入水热反应釜中在压力2-10MPa、温度80~300℃条件下反应14~72h,反应产物经分离、洗涤、干燥和粉碎处理,得到具有纳米棒/层混维构型的有机化纳米材料。本发明通过水热反应促使一维纳米棒向二位纳米层转变并实现原位有机化,制备工艺简单,棒/层比例和有机度可控,用于霉菌毒素吸附和功能载体悬浮等领域。 |
168 |
一种有序介孔有机硅荧光纳米材料及制备方法 |
CN201410453596.0 |
2014-09-09 |
CN105419790A |
2016-03-23 |
张金龙; 王灵芝; 刘勇弟; 雷菊英; 杨林刚; 严雪枫; 程晨 |
本发明公开一种介孔硅荧光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通过高温裂解法得到有机硅烷修饰的碳量子点;(2)利用正硅酸乙酯与修饰后的碳点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缩聚,一步法得到所述的有序介孔有机硅荧光纳米材料。相比于现有的技术,本发明涉及的荧光纳米材料,碳量子点掺杂在介孔孔壁中而非孔道中;材料具有畅通有序的介孔孔道、可双光子激发、荧光发射可调;材料为单分散球形或椭球形粒子,粒径较小;硅基材料毒性低、生物相容性好等优势,使得该材料在可示踪药物输送、多通道荧光生物显像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
169 |
一种有机硅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201310199744.6 |
2013-05-24 |
CN103289098B |
2015-09-16 |
施利毅; 张登松; 李红蕊; 颜婷婷; 黄垒; 张剑平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硅纳米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其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制成:氨基硅烷5~25,表面活性剂3~20,丁二酸酐15~30,聚乙二醇30~55。本发明还公开了该有机硅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有机硅纳米复合材料中聚乙二醇分散均匀,使得材料与高分子聚合物相容性得以改善。随着聚乙二醇分子量的增加使得层状材料层间距不断增加,有利于在聚合物中剥离。安全性好,无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 |
170 |
有机功能化纳米碳纤维增强PC复合材料 |
CN201310617910.X |
2013-11-29 |
CN104672827A |
2015-06-03 |
不公告发明人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功能化纳米碳纤维增强PC复合材料,其组分按质量百分数配比为:PC树脂70%~95%、有机功能化纳米碳纤维5%~20%、PETS0.5%~1.5%、耐水解剂0.2%~1.5%、抗氧剂0.1%~0.5%、KSS0.05%~0.1%、其它助剂0.1%~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将制成的有机功能化纳米碳纤维用来增强PC复合材料,纳米碳纤维表面有机硅功能化,大大提高了纳米碳纤维的表面活性,有利于与PC树脂复合,本发明制得的PC复合材料具有高比强度、高比模量、高结晶取向度等性能,而且导电性能好,结构致密,阻燃性能达到UL94V-0级,在汽车、化工、机械、电气、建筑等领域具有非常广泛应用前景。 |
171 |
凹凸棒石原位制备有机化混维纳米材料的方法 |
CN201410730799.X |
2014-12-05 |
CN104445240A |
2015-03-25 |
王文波; 王爱勤; 康玉茹; 牟斌; 汪琴; 宗莉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凹凸棒石原位制备有机化混维纳米材料的方法,它是将凹凸棒石黏土与占其质量2-80%的阳离子有机化合物混合并研磨处理后,按固液比1:200~1:10分散在水中,超声处理5-60 min,再加入助剂,调pH值为5-12,转入水热反应釜中在压力2-10 MPa、温度80~300℃条件下反应14~72h,反应产物经分离、洗涤、干燥和粉碎处理,得到具有纳米棒/层混维构型的有机化纳米材料。本发明通过水热反应促使一维纳米棒向二位纳米层转变并实现原位有机化,制备工艺简单,棒/层比例和有机度可控,用于霉菌毒素吸附和功能载体悬浮等领域。 |
172 |
掺杂碳纳米管的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及其应用 |
CN201310425480.1 |
2013-09-17 |
CN104437378A |
2015-03-25 |
孙立贤; 姜侠; 张箭; 王自强; 刘双; 李志宝 |
本发明涉及一种掺杂碳纳米管的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制备方法,通过在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中掺杂不同含量的碳纳米管,从而制备出具有较好的二氧化碳分离性能的材料。制备步骤如下:将碳纳米管,金属盐和苯二甲酸溶解于有机溶剂或水中,在温度70~220℃下晶化反应5~120小时,自然降温后取出,经过抽滤、洗涤和干燥,制得掺杂的金属有机骨架材料。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直接采用溶剂热合成法,成本较低,制得的材料具有良好二氧化碳吸附分离性能。 |
173 |
一种纳米级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制备方法 |
CN201210050548.8 |
2012-02-29 |
CN102617646B |
2015-01-21 |
陈亮; 林贻超; 闫秋菊; 孔春龙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级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金属盐、有机配体在溶剂中,在碱存在下反应制得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步骤,可以得到制得具有不同形貌的纳米级/亚纳米级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制备方法简单,可以得到纳米级的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可用于气体捕获分离、催化及药物输送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174 |
荧光纳米有机多孔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CN201010504704.4 |
2010-10-08 |
CN102442873B |
2014-02-26 |
韩宝航; 王金祥; 陈琦; 边宁; 张新建; 周鼎 |
本发明提供一种荧光纳米有机多孔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在铃木-宫浦反应的条件下,在惰性气氛中,在含钯催化剂、碱金属碳酸盐水溶液和有机溶剂存在下,使有机分子建筑块和连接分子接触;所述有机分子建筑块含有四(4-溴苯基)乙烯,所述连接分子为对苯二硼酸、间苯二硼酸和邻苯二硼酸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通过上述方法制备的荧光纳米有机多孔材料。通过本发明的制备方法获得的多孔材料具有一定的BET比表面积,而且具有荧光性质,使得本发明的多孔材料可用于催化、气体储存、分子分离、有机光电材料、光控开关、荧光探针、化学或生物传感器、新型光学材料等方面。 |
175 |
一种基于碳纳米管和聚偏氟乙烯的有机PTC材料 |
CN201010225368.X |
2010-07-13 |
CN101891929B |
2012-10-10 |
付文斐; 袁建波; 俞研; 姜胜林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碳纳米管和聚偏氟乙烯的有机PTC材料,属于高分子材料与纳米复合材料交叉科学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目前有机PTC材料存在NTC效应而大大限制了它的用途的问题。本基于碳纳米管和聚偏氟乙烯的有机PTC材料,包含以下体积份的配方成分:A、碳纳米管(CNT):1~9份;B、聚偏氟乙烯(PVDF):87~99份。本基于碳纳米管和聚偏氟乙烯的有机PTC材料由于CNT与PVDF的良好相兼容性使CNT在PVDF基体中形成稳定的骨架结构,显著降低了CNT在PVDF基体熔化后重新分布的趋势,从而使材料具有极低的NTC效应。 |
176 |
片状剥落有机粘土以制备纳米复合材料的方法 |
CN200980123491.6 |
2009-06-18 |
CN102066255A |
2011-05-18 |
罗伯特·F·伊顿; 穆罕麦德·埃塞吉尔 |
包括热塑性聚合物(TPO)和片状剥落的有机粘土的纳米复合材料通过包括下列的方法制备:在片状剥落条件下使至少一种熔融TPO聚合物与至少一种有机粘土以及H-TEMPO或H-TEMPO的胺前体中的至少一种片状剥落剂接触,使得所述片状剥落剂能够使所述有机粘土片状剥落。 |
177 |
定向及图案化排列一维有机纳米材料的方法 |
CN200910237351.3 |
2009-11-10 |
CN102050428A |
2011-05-11 |
张晓宏; 王中良; 鲍容容; 欧雪梅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定向及图案化排列的一维有机纳米材料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构建一个挥发装置,所述装置由一平凸透镜和一衬底组成;所述平凸透镜的凸面朝下,水平放置于所述衬底的上方,并与所述衬底相接触;2)将有机化合物溶液加入到步骤1)所述装置的平凸透镜和衬底之间的空隙中,静置所述装置,使所述空隙中的有机化合物溶液中的溶剂挥发,待所述溶剂完全挥发后,在所述衬底上得到由一维有机纳米纳米材料排列而成的同心圆状图案或定向排列的有机纳米线薄膜。该方法简单易行,可以一步实现一维有机纳米材料的自组装、定向排列及图案化,适用于多种有机小分子化合物的一维有机纳米材料制备及定向排列。 |
178 |
有机改性纳米氧化硅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 |
CN200810059073.2 |
2008-01-09 |
CN101279240B |
2010-06-09 |
杨坤; 景青锋; 邬文浩; 苏兰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纳米氧化硅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溶解于水中,然后将纳米氧化硅倒入表面活性剂溶液中,表面活性剂溶液含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质量百分比为1%~20%,纳米氧化硅与表面活性剂溶液质量比为1∶5~1∶100;2)将上述混合物在在20~80℃恒温下搅拌2~24h,过滤,用蒸馏水洗涤2次;3)过滤固体在50~90℃下烘干,再在105℃下活化30min~5小时;4)干燥活化产物经研磨、过100目筛,制得有机改性纳米氧化硅吸附材料。本发明所制备的有机改性纳米氧化硅材料疏水性、有机碳含量及在水中的沉降性能增加,对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吸附能力显著增强,可以在有机废水处理、废物填埋防渗添加材料等中的推广使用。 |
179 |
一种有机修饰的纳米复合氧化物材料及其制备 |
CN200810011655.3 |
2008-06-04 |
CN101597437A |
2009-12-09 |
徐杰; 陈晨; 张巧红; 马红; 张伟; 孙志强 |
一种有机修饰的纳米复合氧化物材料及其制备,以SiO2微球为基底,在其体相中嵌入有无机金属氧化物,在其表面上连接有机基团;其可以采用通式MeOg-SiO2表示,Me为Metal的缩写,Og为Organicgroup的缩写;其中,Me为Co、Mn、Cu、Fe、V、Ti、Cr、Ni、Zn、Zr、Al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Og为甲基、乙基、丙基、乙烯基、氯丙烯基、萘基、苯基、三氟丙基、一氟苯基和五氟苯基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该过程操作简单,容易控制。由于该材料在SiO2的体相和表面同时分别引入了金属离子和有机基团,因此,在纳米器件和功能材料应用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 |
180 |
将天然有机物质粉碎成纳米级纤维材料的方法 |
CN200380106264.5 |
2003-12-18 |
CN100374629C |
2008-03-12 |
李毅; 胡军岩 |
一种将天然有机物质粉碎成纳米级纤维材料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清洗掉天然有机物质原材料上的油脂并采用普通设备对其进行干燥处理;采用普通机械式粉碎机将所述制备的天然有机物质粗粉碎成小颗粒,该小颗粒的长度尺寸约为500μm;将所述的粗颗粒和纯水混合成为悬浮液,并采用专业超声粉碎机对其进行精粉碎处理而成为微粒,该微粒的直径和长度尺寸均在20μm以下;在高压下将所述含有微粒的悬浮液进料到纳米碰撞机中而将所述的悬浮液分成两部分,使它们相互碰撞并产生振动,进而导致所述的原材料成为纳米级尺寸;如果需要干燥纳米级有机物质纤维颗粒,则采用普通喷雾干燥器干燥所述的纳米颗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