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领域 / 人造卫星 / 专利数据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61 各类人造卫星自动旋转演示教具 CN201620650186.X 2016-06-22 CN206021767U 2017-03-15 王舒琴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各类人造卫星自动旋转演示教具,包括一个具有底座和立柱的支架,所述立柱的顶端分别设有同心安装的地球轴、近地卫星轴、同步卫星轴和极地卫星轴;以上轴上分别固定有一个地球仪、一个近地卫星模型、一个同步卫星模型和一个极地卫星模型;所述地球仪的赤道呈竖直,所述近地卫星环、同步卫星环和极地卫星环同心竖直分布并分别和地球仪的赤道同心。本演示教具,其使用方法分为以调节准备和演示二个步骤;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演示教具,通过不同转速的电机来带动近地、同步、极地卫星环,使固定在其上的近地、同步、极地卫星模型绕地球仪转动,直观的演示了各种人造卫星绕地球运行时的速度,使学生更易于理解与记忆。
62 一种全自动远程控制的人造卫星观测系统及方法 CN202311023234.3 2023-08-15 CN116736878A 2023-09-12 严俊; 赵存; 杨默
发明提供了一种全自动远程控制的人造卫星观测系统及方法,包括:地面基站和人造卫星空间站;人造卫星空间站上设有观测设备;地面基站对恒星数据进行获取,同时控制观测设备进行实时指向跟踪;所述地面基站包括:数据获取模,用于获取恒星的目标位置以及人造卫星的轨道数据;人造卫星跟踪模块,用于提供指向跟踪模型;望远镜观测模块,用于引导观测设备平稳的对恒星进行跟踪观测;恒星跟踪模块,用于实时修正指向跟踪模块;人机交互模块,用于实现与望远镜观测模块的状态显示和人机交互,本发明充分考虑了安全性和工程可实现性,要求卫星平台的机动度小,适用于各类高精度遥感卫星,可以轻松实现人机控制卫星对恒星的观察和检测。
63 用于校准人造卫星合成孔径雷达的雷达反射器系统 CN201810929212.6 2018-08-15 CN109765575B 2023-07-07 申宰旼; 李善镐
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校准人造卫星合成孔径雷达的雷达反射器系统,该雷达反射器系统能够在短时间内操作并且以低成本维护和管理。为此,根据本公开的用于校准合成孔径雷达的雷达反射器系统包括:反射电磁波的反射器;一个或多个飞行模,其设置在反射器上;以及控制飞行模块的控制单元。
64 人造卫星温差发电系统的太空环境模拟平台及方法 CN202110612048.8 2021-06-02 CN113148248B 2022-10-21 蔡烨芸; 邓方; 丁宁; 赵佳晨; 王向阳; 高峰; 石翔; 陈杰
发明提出了一种人造卫星温差发电系统的太空环境模拟平台及方法,能够实现对温差发电系统在人造卫星上的各种工作状态进行等效模拟和收集实验数据,进而对人造卫星温差发电系统进行优化设计。研究者利用本发明可以在实验室环境中模拟人造卫星上温差发电系统的发电情况,研究多种不同结构人造卫星和温差发电片的工作情况,寻找能实现最高能量转换效率的组合安装方式;可以在真实实验中采集数据,有效观察仿真中可能会忽略的问题。
65 人造卫星经过雷达探测范围的预报方法、系统、介质及设备 CN202010620440.2 2020-06-30 CN111751789A 2020-10-09 张艳; 王志辉
发明涉及一种人造卫星经过雷达探测范围的预报方法、系统、介质及设备,方法包括:获取卫星两行根数信息;剔除不可能进入雷达探测范围的卫星;建立卫星轨道预报模型;粗略筛选卫星能够进入探测范围的时间区间;精确计算卫星进入探测范围时间区间及进入时的视。本发明实施例采用剔除不可能进入雷达探测范围的卫星和两次筛选相结合的方法,能够精确快速地预报人造卫星经过雷达探测范围的时间和进入时的视角,运算量小,耗时短,操作员能够根据本方法提供的结果快速地对雷达进行任务规划,更有效地执行跟踪任务。
66 用于校准人造卫星合成孔径雷达的雷达反射器系统 CN201810929212.6 2018-08-15 CN109765575A 2019-05-17 申宰旼; 李善镐
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校准人造卫星合成孔径雷达的雷达反射器系统,该雷达反射器系统能够在短时间内操作并且以低成本维护和管理。为此,根据本公开的用于校准合成孔径雷达的雷达反射器系统包括:反射电磁波的反射器;一个或多个飞行模,其设置在反射器上;以及控制飞行模块的控制单元。
67 一种利用和差波束天线与人造卫星信号进行方位测量的方法 CN201510979515.5 2015-12-23 CN105467380A 2016-04-06 张志军; 曹晓京
一种利用和差波束天线与人造卫星信号进行方位测量的方法,在基站天线位置布置用于产生和波束及差波束两种形式波束的天线单元或者天线阵列作为接收天线,对人造卫星的信号同时或先后进行接收,比较两个波束的输出信号强度变化,在差波束的输出信号强度与和波束的输出信号强度的差别达到最大时,差波束的接收凹点所面对的方向就是卫星的方位角,本发明利用GPS、北斗等人造卫星代替太阳作为信号源,不需要测量卫星信号的载波相位,系统结构简单,成本大幅度降低。
68 使用人造卫星的收费道路收费系统、收费机和收费方法 CN02829800.4 2002-10-25 CN1695171A 2005-11-09 泷田佳章
一种收费道路收费系统,包括:其上安装了车载机器(11,130)的车辆(7)、人造卫星(1)和系统数据中心(20)。车载机器(11,130)从人造卫星(1)接收无线电信号,并且按照所接收的无线电信号来计算作为车辆位置的纬度、经度和高度。指示行驶车辆位置历史的纬度数据、经度数据和高度数据被存储在外部存储器件(46)中作为时间序列日志文件,并且被发送到系统数据中心(20),其中,对于每个车辆,数据被累积在存储器件(63)中。在系统数据中心(20)中,按照收费道路路径位置数据来确定车辆(7)已经行驶的收费道路区间,所述收费道路路径位置数据包括从车辆(7)发送并在数据库中存储/累积的指示行驶车辆位置历史的纬度数据、经度数据和高度数据。按照对于每个路线区间指定的行驶费用数据来计算收费道路上行驶的每个人的行驶费用,并且通过经由由收费道路行驶人员预先设置的金融机构(25)的帐户的自动支付来收取所述费用。
69 人造卫星信号的接收方法、接收装置、发送方法以及信息系统 CN03123291.4 2003-04-25 CN1453186A 2003-11-05 前田利秀; 岩田忠良; 石田隆张; 井上秀树
发明向切换供服务的卫星而利用的轨道卫星的通信/广播系统,提供不使非切换时的吞吐量下降的,高效率的卫星切换装置、信号接收方法、发送方法及信息系统。(5505)是切换前的卫星1的收发模式,(5506)是切换后的卫星2的收发模式。这里,数据被分为要求短时间响应的数据(5007)和不要求的(5508)两种。在(5007)中包含数据和广播等有必要使吞吐量保持一定的数据。倒三4和5夹着的区间是卫星切换期间。在卫星切换期间中,重叠了不要求短时间响应的数据(5508)的发送期间。能不损害数据流和广播等有必要使吞吐量保持一定的数据的通信质量,进行卫星的切换。
70 装有磁矩和空气动矩发生器的人造卫星及该卫星的控制方法 CN95193154.7 1995-03-29 CN1148836A 1997-04-30 P·杜乔恩
低轨道人造卫星的定向方法及系统。把空气动学导向装置与磁耦合器(1、2、3)结合起来了,空气动力学导向装置由于高层大气可引起卫星沿两个轴的转动而磁耦合器可借助地磁场产生沿三个主轴俯仰横滚和侧滚(偏航)的转动。人们可以达到很高的精度使卫星定向而无需消耗大量的能源。还给出了一些控制规律。
71 人造卫星经过雷达探测范围的预报方法、系统、介质及设备 CN202010620440.2 2020-06-30 CN111751789B 2023-07-11 张艳; 王志辉
发明涉及一种人造卫星经过雷达探测范围的预报方法、系统、介质及设备,方法包括:获取卫星两行根数信息;剔除不可能进入雷达探测范围的卫星;建立卫星轨道预报模型;粗略筛选卫星能够进入探测范围的时间区间;精确计算卫星进入探测范围时间区间及进入时的视。本发明实施例采用剔除不可能进入雷达探测范围的卫星和两次筛选相结合的方法,能够精确快速地预报人造卫星经过雷达探测范围的时间和进入时的视角,运算量小,耗时短,操作员能够根据本方法提供的结果快速地对雷达进行任务规划,更有效地执行跟踪任务。
72 人造卫星的自动化测试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202210547883.2 2022-05-18 CN115098356A 2022-09-23 高恩宇; 郇一恒; 刘瑞; 王付刚; 万婧; 刘晓坤
发明涉及人造卫星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人造卫星的自动化测试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方法包括:S1、控制人造卫星对应的控制软件,对所述人造卫星的预设部件进行测试,得到测试结果;S2、将所述测试结果与所述预设部件对应的预期测试结果进行比对,得到用于表征所述预设部件的性能的比对结果。实现对人造卫星的自动化测试,测试效率高,极大降低测试人员的工作强度,且自动生成用于表征预设部件的性能的比对结果,便于测试人员进行后续数据分析。
73 人造卫星温差发电系统的太空环境模拟平台及方法 CN202110612048.8 2021-06-02 CN113148248A 2021-07-23 蔡烨芸; 邓方; 丁宁; 赵佳晨; 王向阳; 高峰; 石翔; 陈杰
发明提出了一种人造卫星温差发电系统的太空环境模拟平台及方法,能够实现对温差发电系统在人造卫星上的各种工作状态进行等效模拟和收集实验数据,进而对人造卫星温差发电系统进行优化设计。研究者利用本发明可以在实验室环境中模拟人造卫星上温差发电系统的发电情况,研究多种不同结构人造卫星和温差发电片的工作情况,寻找能实现最高能量转换效率的组合安装方式;可以在真实实验中采集数据,有效观察仿真中可能会忽略的问题。
74 人造卫星与飞行设备间多普勒频移的获得方法及装置 CN201810291239.7 2018-03-30 CN109257085B 2020-11-03 靳旭康; 周琳; 付斌; 谈树峰
发明提供了一种人造卫星与飞行设备间多普勒频移的获得方法及装置,可以获得人造卫星的三维运动参数以及飞行设备的三维运动参数,并确定卫星与飞行设备的相对三维运动参数,进而根据相对三维运动参数计算得到人造卫星与飞行设备间的多普勒频移。由于本发明实施例将人造卫星和飞行设备的三维运动参数都考虑进来用于进行多普勒频移的计算,因此本发明可以准确计算得到人造卫星与高速飞行设备之间的多普勒频移,有效提高了多普勒频移的准确性。本发明计算获得的多普勒频移进行频率补偿可以有效提高通信的准确性,保证了良好的通信效果。
75 人造卫星与飞行设备间多普勒频移的获得方法及装置 CN201810291239.7 2018-03-30 CN109257085A 2019-01-22 靳旭康; 周琳; 付斌; 谈树峰
发明提供了一种人造卫星与飞行设备间多普勒频移的获得方法及装置,可以获得人造卫星的三维运动参数以及飞行设备的三维运动参数,并确定卫星与飞行设备的相对三维运动参数,进而根据相对三维运动参数计算得到人造卫星与飞行设备间的多普勒频移。由于本发明实施例将人造卫星和飞行设备的三维运动参数都考虑进来用于进行多普勒频移的计算,因此本发明可以准确计算得到人造卫星与高速飞行设备之间的多普勒频移,有效提高了多普勒频移的准确性。本发明计算获得的多普勒频移进行频率补偿可以有效提高通信的准确性,保证了良好的通信效果。
76 具有在轨零值测量功能的人造卫星星间测距系统和方法 CN201510851743.4 2015-11-30 CN105487069B 2017-12-01 徐兆斌; 孟泽民; 徐列炫; 徐九凌; 王瞧
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在轨零值测量功能的人造卫星星间测距系统,包括安装在卫星上的测距装置和零值测量装置,测距装置包括:控制及计算模信号发射天线、信号接收天线、信号接收口和信号输出口;所述零值测量装置包括:频率合成器、第一衰减模块、混频器滤波器、第二衰减模块、第一模拟开关、第二模拟开关和供电模块;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人造卫星星间测距系统的在轨零值测量方法;本发明的星间测距系统和在轨零值测量方法,可实现测距系统的实时在轨零值测量;零值补偿模式和测距模式自由切换;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可满足不同波段的测距系统零值补偿要求。
77 一种基于深度神经网络学习算法人造卫星光谱特征分类方法 CN201610145838.9 2016-03-15 CN105825229A 2016-08-03 庄德文; 唐轶峻; 孟森森; 沈杰
一种基于深度神经网络学习算法人造卫星光谱特征分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人造卫星光谱数据采集;步骤2,光谱数据归一化预处理;步骤3,采用随机梯度下降算法,对各层预训练后的深度网络展开为深度前馈网络,并以所训练的网络参数作为该深度网络参数的初始值,用经典的反向传播算法对网络作精细化调整,采用变学习率方法,设定训练回合数,完成深度网络训练,得到最终深度学习网络模型;步骤4,人造卫星平台类型分类;对所观测的卫星光谱,按步骤2作数据预处理,由步骤3所训练的深度网络模型输出每条光谱的类别,以同一个圈次中各条光谱输出类别数最多者作为该卫星的类型。本发明有效适用于深空环境、准确性更高。
78 具有在轨零值测量功能的人造卫星星间测距系统和方法 CN201510851743.4 2015-11-30 CN105487069A 2016-04-13 徐兆斌; 孟泽民; 徐列炫; 徐九凌; 王瞧
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在轨零值测量功能的人造卫星星间测距系统,包括安装在卫星上的测距装置和零值测量装置,测距装置包括:控制及计算模信号发射天线、信号接收天线、信号接收口和信号输出口;所述零值测量装置包括:频率合成器、第一衰减模块、混频器滤波器、第二衰减模块、第一模拟开关、第二模拟开关和供电模块;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人造卫星星间测距系统的在轨零值测量方法;本发明的星间测距系统和在轨零值测量方法,可实现测距系统的实时在轨零值测量;零值补偿模式和测距模式自由切换;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可满足不同波段的测距系统零值补偿要求。
79 一种低成本、超长寿命以太阳能为一次能源人造卫星蓄电系统 CN201310396593.3 2013-09-04 CN103414235B 2016-04-13 刘丽芳; 马聪; 王波; 王妍; 王元; 王志强; 苏彤毅
一种低成本、超长寿命以太阳能为一次能源人造卫星蓄电系统,该蓄电系统采用小容量用于频繁充放电的缓冲蓄电单元与大容量用于较长时间间隔充放电的主蓄电单元构成双蓄电模,并依据一定原则对缓冲蓄电单元和主蓄电单元的容量进行设定,且主蓄电单元采用阶梯缓冲渐变式设计。采用本发明的蓄电系统可以将人造卫星的蓄电系统使用寿命超长提高,是目前人造卫星蓄电系统使用寿命的3-10倍。
80 Artificial satellites US3568192D 1966-10-24 US3568192A 1971-03-02 DAWSON THOMAS WILLIAM GRANT
A very light, easily dispensed, efficient and durable passive radial communication satellite comprising a filamentary netlike structure of which alternate lengths of the filaments are metal coated to comprise dipoles, and in which those surfaces of the net filaments between the metal covered dipole regions are covered with a layer of metal which affords protection against damage to the net by long-wavelength ultraviolet radiation and reduces the rate of evaporation of the net material, said layer of metal being of small thickness compared to that forming the dipoles so that radio wave reflection therefrom is negligible.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