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领域 / 光漂白 / 专利数据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01 一种可光漂白的可见光引发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201911089719.6 2019-11-08 CN110950768A 2020-04-03 唐红定; 廖文; 熊英
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光漂白的可见光引发剂以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可见光光固化领域。现有技术在可见光光固化过程中,存在固化体系会吸收可见光导致可见光的穿透性降低以及固化体系的固化深度降低的问题。本发明的光引发剂可以成功引发可见光自由基光聚合,且聚合完成后的材料可从有色转变为无色透明,拓宽了材料的使用范围,同时也提高其固化深度。本发明还提供了这一类可光漂白的可见光引发剂制备方法,将芳与含活泼亚甲基的化合物通过缩合反应制备这类可光漂白的可见光引发剂。该类光引发剂合成方法简单,并且可通过分子结构调节改变其吸收波长以适应不同波长的光源,应用范围广。
102 一种聚合物光漂白波导与微流控免对版集成芯片及其制备方法 CN201510974193.5 2015-12-23 CN105589129B 2018-10-02 衣云骥; 孙畅; 刘君实; 张大明; 王菲; 赵格格
发明属于聚合物波导与微流控通道集成芯片制备技术领域,涉及微流控通道、掩膜版、光波导的制备和端面处理方法,具体包括采用纳米压印(热压印或紫外压印)的方法在聚合物基底上制备微流控凹槽,二激光器切割贯穿注液孔,在芯片上蒸发掩膜,旋涂光刻胶,然后整体曝光、显影得到波导掩膜版图形,在与微流控层同种材料的另一衬底上利用光敏性聚合物制备光波导芯层薄膜,将两层芯片通过热压印封装,封装后采用上层微流控芯片作为光掩膜版,在光敏性聚合物芯层薄膜上光写入条形波导,该波导在微流控通道的正下方,避免了集成过程中上层芯片和传感窗口的对版误差,而后通过激光对样片端面切割,抛光后完成光波导微流控免对版集成芯片。
103 一种基于外参照物法和光致漂白的实时拉曼光谱稳定的方法 CN201510638194.2 2015-09-24 CN105158233B 2017-12-29 王巧云
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外参照物法和光致漂白的实时拉曼光谱稳定的方法;第一步,系统搭建,第二步,测量前对待测品光致漂白;第三步,静态测量和动态测量;本发明的基于外参照物法和光致漂白的实时拉曼光谱稳定的方法,通过光纤复用方法,使用波分复用技术,在光纤中同时传输两路拉曼光谱信号;通过两路光纤,一路作为测量信号,另一路作为外参照信号,通过外参照方法实现实时拉曼光谱稳定;同时在测量前,通过外加激光照射装置,将样品照射一定时间,使样品的荧光减弱;提高光谱稳定;最后检测时在测量过程中移动样品或激光,来改善样品的热传导;实现检测过程中的光谱稳定。
104 一种基于外参照物法和光致漂白的实时拉曼光谱稳定的方法 CN201510638194.2 2015-09-24 CN105158233A 2015-12-16 王巧云
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外参照物法和光致漂白的实时拉曼光谱稳定的方法;第一步,系统搭建,第二步,测量前对待测品光致漂白;第三步,静态测量和动态测量;本发明的基于外参照物法和光致漂白的实时拉曼光谱稳定的方法,通过光纤复用方法,使用波分复用技术,在光纤中同时传输两路拉曼光谱信号;通过两路光纤,一路作为测量信号,另一路作为外参照信号,通过外参照方法实现实时拉曼光谱稳定;同时在测量前,通过外加激光照射装置,将样品照射一定时间,使样品的荧光减弱;提高光谱稳定;最后检测时在测量过程中移动样品或激光,来改善样品的热传导;实现检测过程中的光谱稳定。
105 基于光吸收的漂白效应实现全光逻辑与运算的方法 CN201310024966.4 2013-01-23 CN103091936B 2015-06-24 王馨梅; 闫延辉; 纪卫莉; 张琳; 张苗苗
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吸收的漂白效应实现全光逻辑与运算的方法,步骤包括:利用入射的光束A和光束B分别作为光逻辑与运算的输入信号照射到半导体晶体,在半导体晶体出射方向设置有接收器,透射光C作为输出信号被接收器探测得到,如果仅有光束B,没有光束A引发“漂白”效应,接收器上接收到的透射光C则小于逻辑“真”的光强阈值;当且仅当光束A和光束B均照射在同一区域时,基于“漂白”效应,接收器上接收到的透射光C则大于逻辑“真”的光强阈值。本发明的方法,不依赖于谐振、偏振、干涉、光子晶体或光纤非线性效应等机制,系统简单、稳定性好、集成度高。
106 基于光吸收的漂白效应实现全光逻辑与运算的方法 CN201310024966.4 2013-01-23 CN103091936A 2013-05-08 王馨梅; 闫延辉; 纪卫莉; 张琳; 张苗苗
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吸收的漂白效应实现全光逻辑与运算的方法,步骤包括:利用入射的光束A和光束B分别作为光逻辑与运算的输入信号照射到半导体晶体,在半导体晶体出射方向设置有接收器,透射光C作为输出信号被接收器探测得到,如果仅有光束B,没有光束A引发“漂白”效应,接收器上接收到的透射光C则小于逻辑“真”的光强阈值;当且仅当光束A和光束B均照射在同一区域时,基于“漂白”效应,接收器上接收到的透射光C则大于逻辑“真”的光强阈值。本发明的方法,不依赖于谐振、偏振、干涉、光子晶体或光纤非线性效应等机制,系统简单、稳定性好、集成度高。
107 用于光热敏成像元件的可热漂白的滤光染料组合物 CN200310124081.8 2003-11-20 CN1527132A 2004-09-08 R·戈斯瓦米; M·J·赫尔伯; C·A·麦克米兰; M·C·布里克
发明涉及一种光热敏成像元件,它包括支持体、至少一种光热敏成像层和至少一种滤光层,其中滤光层包括一种可热漂白的组合物,在有效量的前体存在的情况下该组合物含有巴比妥酸亚芳基滤光染料。
108 一类含苄叉结构的可光漂白可见光引发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202210624109.7 2022-06-02 CN115108959B 2023-05-16 唐红定; 吴翔; 龚尚; 熊英
发明公开了一类含苄叉结构的可光漂白可见光引发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自由基可见光引发剂领域。本发明的可光漂白可见光引发剂具有结构式I或者结构式II所示的结构,其在可见光照射下均可高效引发自由基单体聚合,且在光聚合过程中光固化体系褪色快,具有良好的光漂白性能。
109 基于量子点光漂白的光学元件亚表面缺陷检测方法及系统 CN202210514015.4 2022-05-12 CN114965396A 2022-08-30 刘雪莲; 王春阳; 崔亚娜; 肖博; 吴亚杰; 李容
发明涉及光学元件亚表面缺陷无损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量子点光漂白的光学元件亚表面缺陷检测方法及系统。可以提高光学元件亚表面缺陷检测的准确性和精确性。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1)光学元件和量子点标记物表征;2)使用量子点标记光学元件亚表面缺陷;3)光学元件亚表面缺陷荧光检测;4)采集亚表面缺陷荧光图像;5)提取缺陷荧光强度;6)定量分析亚表面缺陷中量子点的抗光漂白特性;7)光学元件亚表面缺陷检测。
110 一种低光漂白性的白蛋白-酞菁光敏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202110448215.X 2021-04-25 CN113181360A 2021-07-30 鄢树枫; 吴珊涛; 黄青青
发明提供一种低光漂白性的白蛋白‑酞菁光敏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制备ZnPc4酞菁光敏剂;将白蛋白HSA溶于超纯,充分搅拌,得到白蛋白HSA水溶液;将十二烷基硫酸钠溶于超纯水,得到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然后将白蛋白HSA水溶液与2‑(N‑吗啡啉)乙磺酸缓冲液混合后,加入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和ZnPc4酞菁光敏剂,充分混合,得到混合液;最后将混合液在水浴条件下磁搅拌20~40min,得到白蛋白‑酞菁光敏复合物。本发明的白蛋白‑酞菁光敏复合物是基于白蛋白HSA与ZnPc4酞菁光敏剂的自组装,得到的稳定的HSA‑ZnPc4。与单纯的ZnPc4酞菁光敏剂相比,HSA‑ZnPc4能够显著降低ZnPc4酞菁光敏剂的光漂白程度,减少光敏剂在体内运输过程中的毒副作用,进而提高药物的利用率和作用效果。
111 一种抑制光子暗化和光子暗化漂白的装置、方法 CN201910600937.5 2019-07-04 CN110247292B 2021-04-13 李进延; 曹睿婷; 邢颍滨; 陈瑰; 李海清; 戴能利; 杨旅云
发明公开了一种抑制光子暗化和光子暗化漂白的装置,属于光纤激光器技术领域,包括光纤激光器、光源、控制模和光纤模场适配器,所述光源和所述光纤激光器连接,所述光源输出的中心波长是532nm;所述控制模块和所述光纤激光器连接,所述控制模块和所述光源连接,所述光源设置在所述控制模块和所述光纤激光器之间;所述光纤模场适配器和所述光源连接,所述光纤模场适配器和所述光纤激光器连接,所述光纤模场适配器设置在所述光源和所述光纤激光器之间。本发明达到了能够降低掺镱光纤激光器输出功率的衰减,提高掺镱光纤激光器系统的寿命的技术效果。
112 一种可光漂白的可见光引发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201911089719.6 2019-11-08 CN110950768B 2021-03-16 唐红定; 廖文; 熊英
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光漂白的可见光引发剂以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可见光光固化领域。现有技术在可见光光固化过程中,存在固化体系会吸收可见光导致可见光的穿透性降低以及固化体系的固化深度降低的问题。本发明的光引发剂可以成功引发可见光自由基光聚合,且聚合完成后的材料可从有色转变为无色透明,拓宽了材料的使用范围,同时也提高其固化深度。本发明还提供了这一类可光漂白的可见光引发剂制备方法,将芳与含活泼亚甲基的化合物通过缩合反应制备这类可光漂白的可见光引发剂。该类光引发剂合成方法简单,并且可通过分子结构调节改变其吸收波长以适应不同波长的光源,应用范围广。
113 一种避免光漂白被动调Q晶体的微片激光器 CN202010541050.6 2020-06-15 CN111769434A 2020-10-13 李强; 冯海洋; 惠勇凌; 雷訇; 朱占达
发明公开了一种避免光漂白被动调Q晶体的微片激光器,包括泵浦源、泵浦耦合系统、增益介质、抑制ASE晶体、被动调Q晶体、泵浦光和激光分离结构。在微片激光器一侧切45°结构,泵浦光和激光通过此面的膜被分离开,避免了泵浦光对被动调Q晶体的漂白。通过热键和技术,各晶体有效牢固地结合,可提高激光器的稳定性,利于实现微片激光器的小型化。且键合后的晶体结合界面稳定,有利于晶体散热。本发明广泛应用于其他测距用的固体激光器中,易于实现小型化、大能量、窄脉宽的目标,易于实现工程应用。本发明完全避免泵浦光进入可饱和吸收调Q晶体中,从而避免了泵浦漂白问题,提高振荡激光输出的单脉冲能量,减小脉冲宽度。
114 一种聚合物光漂白波导与微流控免对版集成芯片及其制备方法 CN201510974193.5 2015-12-23 CN105589129A 2016-05-18 衣云骥; 孙畅; 刘君实; 张大明; 王菲; 赵格格
发明属于聚合物波导与微流控通道集成芯片制备技术领域,涉及微流控通道、掩膜版、光波导的制备和端面处理方法,具体包括采用纳米压印(热压印或紫外压印)的方法在聚合物基底上制备微流控凹槽,二激光器切割贯穿注液孔,在芯片上蒸发掩膜,旋涂光刻胶,然后整体曝光、显影得到波导掩膜版图形,在与微流控层同种材料的另一衬底上利用光敏性聚合物制备光波导芯层薄膜,将两层芯片通过热压印封装,封装后采用上层微流控芯片作为光掩膜版,在光敏性聚合物芯层薄膜上光写入条形波导,该波导在微流控通道的正下方,避免了集成过程中上层芯片和传感窗口的对版误差,而后通过激光对样片端面切割,抛光后完成光波导微流控免对版集成芯片。
115 基于光漂白荧光共振能量效率的定量测量方法 CN200910039454.9 2009-05-14 CN101581669B 2010-09-29 陈同生; 王龙祥
发明涉及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效率的测量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光漂白的荧光共振能量效率的定量测量方法。本方法是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采集转染了供体-受体对的活细胞中受体光漂白前后供体通道和受体通道光漂白前后的平均荧光强度,来计算荧光共振能量效率。本方法可以有效解决传统的受体光漂白方法由于光漂白时间过长而导致对活细胞损伤较大的问题。运用本方法,通过漂白一小部分受体即可定量获FRET效率,从而定量监测活细胞中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由于本方法漂白时间短,仅为秒量级,可以极大的减少对活细胞的损伤。
116 基于光漂白荧光共振能量效率的定量测量方法 CN200910039454.9 2009-05-14 CN101581669A 2009-11-18 陈同生; 王龙祥
发明涉及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效率的测量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光漂白的荧光共振能量效率的定量测量方法。本方法是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采集转染了供体-受体对的活细胞中受体光漂白前后供体通道和受体通道光漂白前后的平均荧光强度,来计算荧光共振能量效率。本方法可以有效解决传统的受体光漂白方法由于光漂白时间过长而导致对活细胞损伤较大的问题。运用本方法,通过漂白一小部分受体即可定量获FRET效率,从而定量监测活细胞中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由于本方法漂白时间短,仅为秒量级,可以极大的减少对活细胞的损伤。
117 包含光漂白组分和荧光增白组分的用于处理纺织品的组合物 CN200480022547.6 2004-07-30 CN1833019A 2006-09-13 N·J·兰特; A·D·维利
发明涉及一种包含光漂白组分和荧光增白组分的组合物,该光漂白组分和荧光增白组分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具体地讲,本发明涉及一种适于处理纺织品的组合物,该组合物包含光漂白组分和荧光增白组分,其中光漂白组分能够吸收光以形成中能激发的光漂白组分,中能激发的光漂白组分能够将分子从其三重氧电子能态活化成其单重氧电子能态,其特征在于中能激发的光漂白组分具有的寿命为大于50微秒,优选大于100微秒,更优选大于200微秒,最优选大于300微秒。
118 漂白剂、其制备以及其与用于光学材料的可聚合组合物的用途 CN202080075069.4 2020-11-11 CN114599689B 2024-05-31 A·维基艾奥尼; R·福里斯泰里; F·马里亚尼; W·博斯
发明涉及漂白剂,其包含:可聚合组分(A),其包含具有两个或多个烯丙基羰基的芳香族酯化合物;着色组分(B),其包含蓝色颜料(b1)的颗粒;聚合物分散剂(C),其将着色组分(B)的颗粒分散于可聚合组分(A)中,着色组分(B)的颗粒具有等于或低于400nm的平均粒径。本发明还涉及上述漂白剂的制备以及上述漂白剂与用于光学材料的可聚合组合物的用途。
119 通过激光漂白具高动态范围透射率的玻璃陶瓷制品 CN202280061648.2 2022-09-07 CN117957205A 2024-04-30 马修·约翰·德约涅卡; 杰西·科尔; 亚历山大·米哈伊洛维奇; 斯特列佐夫
制品包括具有非晶的酸盐玻璃相及结晶相的玻璃陶瓷,结晶相包括具有0掺杂剂阳离子M的物种MxWO3。制品进一步包括光孔,设以通过局部加热一部分的玻璃陶瓷至高于玻璃陶瓷软化点的温度而形成。光孔包含硅酸盐玻璃相及结晶相的组成成分,但实质上不含物种MxWO3。以%/mm测量波长500nm至1100nm的透射率,光孔透射率与未经受局部加热的玻璃陶瓷透射率的比值为至少6000。
120 一种光刷引导的自动漂白的用于旁中心注视性弱视矫治的治疗 CN202310550417.4 2023-05-16 CN116650204A 2023-08-29 周玉; 沈剑; 吴林武
申请公开了一种光刷引导的自动漂白的用于旁中心注视性弱视矫治的治疗仪,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屏蔽涂层,屏蔽涂层的下方设有倾斜的第一半反光镜和第二半反光镜,第一半反光镜的左侧设有目镜及目镜胶圈,第二半反光镜的右侧设有光刷组件,光刷组件的右侧设有光源,第一半反光镜的下方设有黑点调节组件,黑点调节组件的下方设有红外环形光源,红外环形光源的下方设有光源组件及闪光灯管组件。本申请一种可实现自动化运行的利用海丁格刷引导注视中心由黄斑旁转向黄斑中心的,并由眼底图像确认黑点遮盖阴影的,后像增视系统。基于精准医疗理念,实现了自动化精确曝光的海丁格刷引导+后像增视功能的集合。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