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领域 / 空腔共振 / 专利数据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61 一种基于中空光纤原子气室反共振激光器 CN202110468606.8 2021-04-28 CN113285337B 2023-01-10 陈景标; 张同云
发明公开一种基于中空光纤原子气室反共振激光器,其为环型腔反共振光纤激光器、第一线型腔反共振光纤激光器或第二线型腔反共振光纤激光器。环型腔反共振光纤激光器包括稳频激光源、波分复用器、光纤隔离器、光纤耦合器和环型闭合光纤,环型闭合光纤形成一环型腔原子气室。第一线型腔反共振光纤激光器包括稳频激光源、波分复用器、第一光纤光栅、第二光纤光栅和线型光纤,线型光纤形成一线型腔原子气室。第二线型腔反共振光纤激光器包括稳频激光源、波分复用器、光纤耦合器、第三光纤光栅、第四光纤光栅和线型光纤,线型光纤形成一线型腔原子气室。本发明使反共振激光具有可以实现谐振腔非共振区的激光特性,还具有噪声更低、线宽更窄的优点。
162 空气滤清器及混合动汽车 CN201910474478.0 2019-05-31 CN110056459A 2019-07-26 杨德银; 张利; 何延刚; 吴孟兵; 张建伟; 吴全军; 汤海娟; 麻金贺
发明提供一种空气滤清器及混合动汽车,其中,所述空气滤清器包括壳体、进气口、出气口和位于所述壳体内部的第一霍尔姆兹共振消音器、第二霍尔姆兹共振消音器和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霍尔姆兹共振消音器包括互相连通的第一共振腔体和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二霍尔姆兹共振消音器包括互相连通的第二共振腔体和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位于所述第一共振腔体与第二共振腔体之间,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壳体的侧面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位于所述第二共振腔体与第一隔板之间,所述进气口位于所述壳体的侧面,所述出气口位于所述壳体的底面。本发明的空气滤清器避免了布置外挂式谐振腔,同时又满足了顶置空气滤清器承担发舱装饰盖所需要的美观功能。
163 一种高频高声强声波吹灰器 CN200610113466.8 2006-09-29 CN100445643C 2008-12-24 张晨; 韩淑华; 张举
发明涉及一种高频高声强声波吹灰器,属于锅炉设备技术领域。该声波吹灰器包括共振腔帽、气流环罩和导气管。共振腔帽、气流环罩和导气管依次同轴安装。共振腔帽的外壁设有共振腔整流环,共振腔帽的端部为湍流环,共振腔帽的中心为一支撑同心杆,支撑同心杆的根部与共振腔帽内壁之间形成环形共振腔,共振腔的底部为圆弧状,支撑同心杆的前端部伸入气流环罩的一端,与气流环罩的内壁依次构成环形缝间隙、气室和导流孔。导流管的端部插入气流环罩的另一端。本发明的高频高声强声波吹灰器,结构中无任何转动部件,在工业现场中应用不必维护,以干饱和蒸气或压缩空气作为声波吹灰器的驱动气源,将吹灰器布置于锅炉的炉墙上、炉内,达到最佳吹灰效果。
164 型体育口哨 CN201611182502.6 2016-12-20 CN106448640B 2019-12-03 朱小菊
发明提供一种悦型体育口哨,包括哨嘴,所述哨嘴连接至一个纵切面呈圆形的共振腔;所述哨嘴与共振腔的连接固定有尖劈,且共振腔在尖劈块的后上方开有出气口;所述共振腔内设有活动小球;所述活动小球内部为空心腔,且该活动小球上设有一个进孔。该悦耳型体育口哨产生的哨声具有较高的圆润度,较传统口哨更为悦耳动听。
165 共振器 CN201110221945.2 2011-07-29 CN102588166B 2014-08-20 黄镐俊
发明涉及一种共振器,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安装在车辆的涡轮增压器的后部,并且将亥姆霍兹共振器与槽型共振器组合以同时减弱低频噪声和高频噪声的共振器。该共振器安装在车辆的涡轮增压器的后部用以减弱吸气噪声,该共振器包括:至少一个亥姆霍兹共振器,其具有位于延伸到一管道内的空气引入路径中的一个腔,以使该腔沿着所述管道的径向形成;以及至少一个槽型共振器,其设置在所述亥姆霍兹共振器的后部并且沿着所述管道的径向向外凸出。
166 共振器 CN201110221945.2 2011-07-29 CN102588166A 2012-07-18 黄镐俊
发明涉及一种共振器,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安装在车辆的涡轮增压器的后部,并且将亥姆霍兹共振器与槽型共振器组合以同时减弱低频噪声和高频噪声的共振器。该共振器安装在车辆的涡轮增压器的后部用以减弱吸气噪声,该共振器包括:至少一个亥姆霍兹共振器,其具有位于延伸到一管道内的空气引入路径中的一个腔,以使该腔沿着所述管道的径向形成;以及至少一个槽型共振器,其设置在所述亥姆霍兹共振器的后部并且沿着所述管道的径向向外凸出。
167 空气滤清器及混合动汽车 CN201910474478.0 2019-05-31 CN110056459B 2020-10-02 杨德银; 张利; 何延刚; 吴孟兵; 张建伟; 吴全军; 汤海娟; 麻金贺
发明提供一种空气滤清器及混合动汽车,其中,所述空气滤清器包括壳体、进气口、出气口和位于所述壳体内部的第一霍尔姆兹共振消音器、第二霍尔姆兹共振消音器和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霍尔姆兹共振消音器包括互相连通的第一共振腔体和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二霍尔姆兹共振消音器包括互相连通的第二共振腔体和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位于所述第一共振腔体与第二共振腔体之间,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壳体的侧面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位于所述第二共振腔体与第一隔板之间,所述进气口位于所述壳体的侧面,所述出气口位于所述壳体的底面。本发明的空气滤清器避免了布置外挂式谐振腔,同时又满足了顶置空气滤清器承担发舱装饰盖所需要的美观功能。
168 一种大口径短腔介入治疗型磁共振设备及其设计方法 CN202410048353.2 2024-01-12 CN117860226A 2024-04-12 金道明; 胡贵池; 智德波; 金道鹏; 李广勇; 花军中; 张庆森; 王田龙; 金浩; 潘涌; 奚伟东
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口径短腔介入治疗型磁共振设备及其设计方法,包括磁共振主体、扫描床以及调节机构。作为介入型磁共振设备,因为介入治疗型磁共振设备相对于诊断型磁共振设备对FOV、匀场区域要求相对不高,同时在实际进行手术前患者的病灶、部位已经通过诊断性磁共振设备定位,介入型磁共振设备已不再需要寻找病灶,而是作为手术过程中实时观察、图像导引,这就为磁共振设备的大口径与短腔体设计、制造创造了有利的客观因素。充分利用这些客观因素,通过对磁共振的腔体长度以及内腔直径进行适当调整,使得磁共振主体的腔体内直径增大、腔体长变缩短,为医务人员实际的介入治疗操作留出更大的操作空间。
169 型体育口哨 CN201611182502.6 2016-12-20 CN106448640A 2017-02-22 朱小菊
发明提供一种悦型体育口哨,包括哨嘴,所述哨嘴连接至一个纵切面呈圆形的共振腔;所述哨嘴与共振腔的连接固定有尖劈,且共振腔在尖劈块的后上方开有出气口;所述共振腔内设有活动小球;所述活动小球内部为空心腔,且该活动小球上设有一个进孔。该悦耳型体育口哨产生的哨声具有较高的圆润度,较传统口哨更为悦耳动听。
170 一种高折射率平板声聚焦透镜及聚能装置 CN202111223315.9 2021-10-20 CN114067778A 2022-02-18 马富银; 王畅; 黄镇; 吴九汇
发明公开一种高折射率平板声聚焦透镜及聚能装置,由多个圆环型单层共振腔以预设的间距构成,每个共振腔包括C形腔壁、开口和腔体,C形腔壁形成腔体,开口位于C形腔壁的一侧,开口与声传输通道相连,声波沿声传输通道传播时,每个共振腔均为侧开型,由于侧开型单共振腔的共振调制作用,每个共振腔均能够实现高折射率。本发明只需单层共振腔即可组成声透镜,结构简单厚度低,便于批量快速制造,满足结构紧凑和轻量化需求。本发明通过单共振腔单元即可实现高折射率,无需利用折叠空间结构延长声传播距离,便于拓展结构形式,降低传输损耗。本发明可以广泛用于医学诊断、超声碎石、肿瘤热疗缺陷检测、生物传感、液滴迁移、细胞迁移等领域。
171 磁共振成像系统和磁共振装置 CN202111047327.0 2021-09-08 CN113749597A 2021-12-07 王闯; 史岩; 王子华; 孟凡琦
申请是关于一种磁共振成像系统和磁共振装置。包括磁共振装置、电路切换模和无线内窥镜装置;所述电路切换模块用于切换所述磁共振装置的线圈中的电流方向,以使所述磁共振装置进入磁共振成像模式或内窥镜驱动模式;在所述磁共振成像模式下,所述磁共振装置用于获取核磁共振图像;在所述内窥镜驱动模式下,所述磁共振装置用于产生驱动所述无线内窥镜装置的驱动磁场,所述驱动磁场用于为所述无线内窥镜装置提供磁驱动,以驱动所述无线内窥镜装置在人体组织空腔内转动或移动。本方案可以利用磁共振装置来驱动无线内窥镜装置在人体组织腔体内的运动,同时还可以为无线内窥镜装置提供电能。通过本方案进一步扩大了磁共振成像系统的使用范围。
172 耐压防爆容器 CN201180060239.2 2011-12-14 CN103262340B 2015-08-05 米泽正明
发明提供一种耐压防爆容器,其不在外部设置天线,收容在耐压防爆容器内的无线电路可接收/发送高频信号。其具有:由金属构成的容器;狭缝,其作为贯穿该容器的壁面而形成的防爆空隙起作用;以及空腔共振器,其内置天线,该天线设置在所述容器内,并且将所述狭缝作为波导通路而接收/发送高频信号,在将内置于所述容器中的空腔共振器设为第1空腔共振器,将该第1空腔共振器中内置的天线设为第1天线时,在所述容器的外壁面上,与所述第1空腔共振器相对而设置内置有第2天线的第2空腔共振器,并且,在该第2空腔共振器的外侧空间中设置第3天线,利用高频线缆将所述第2天线和所述第3天线连接。
173 微波共振器電漿源中之電漿調整桿 TW101135640 2012-09-27 TW201330045A 2013-07-16 趙建平; ZHAO, JIANPING; 陳立; CHEN, LEE; 方克 梅瑞特; FUNK, MERRITT; 岩尾俊彦; IWAO, TOSHIHIKO; 凡特薩克 彼得LG; VENTZEK, PETER LG
本發明提供複數共振器次系統。該等共振器次系統可包含一個以上共振腔,其建構成藉由在鄰近電漿的共振腔之中產生共振微波能量,將電磁(EM)能量在所欲的電磁波模態下耦合至電漿。該共振器次系統可利用一個以上介面次系統連結至製程腔室,且可包含一個以上共振腔,且共振腔每一者可具有與其連結的複數電漿調整桿。該等電漿調整桿其中若干可建構成將EM能量自一個以上共振腔耦合至製程腔室之內的製程空間。
174 声压缩器 CN200410054952.8 2004-07-26 CN1727675A 2006-02-01 川桥正昭; 藤冈完; 斋藤昌之
发明公开一种声压缩器,其包括声共振器和由声共振器底座处的致动器所致动的作往复运动的活塞装置设置在声共振器的上端。该阀装置包括吸入腔和排出腔。外部空气通过入口被馈送到吸入腔,并且通过吸入孔被吸入到声共振器。然后,声共振器中的空气由往复运动的活塞压缩。排出腔具有排出孔和通向外部的出口。向外止回阀的阀打开阻要大于位于吸入孔中的向内止回阀。当共振器中的空气压力大于某一数值时,通过打开向外止回阀高压空气通过排出孔被传送到排出腔并通过所述出口排出到外侧。
175 具有孔阵列Helmholtz共振腔的MEMS压电超声换能器 CN201910749141.6 2019-08-14 CN110560348B 2021-01-15 孙成亮; 吴志鹏; 王磊; 朱伟; 胡博豪; 林炳辉; 周禹
一种具有孔阵列Helmholtz共振腔的MEMS压电超声换能器,包括MEMS压电超声换能器以及孔阵列Helmholtz共振腔,所述孔阵列Helmholtz共振腔由所述MEMS压电超声换能器以及内部为腔体结构的衬底组成,所述MEMS压电超声换能器与硅衬底之间键合结合;其中,所述MEMS压电超声换能器为压电叠层结构,其压电叠层结构上设置有若干开孔形成孔阵列,将孔阵列Helmholtz共振腔与外界大气连通,所述孔阵列中的空气形成孔阵列Helmholtz共振腔的空气柱。本发明能够提升MEMS压电超声换能器能量转换效率,并提高MEMS压电超声换能器和Helmholtz共振腔匹配时的谐振频率
176 一种电动吸乳器的共振吸声结构 CN201811209120.7 2018-10-17 CN109224157A 2019-01-18 郭君伟
发明涉及一种电动吸乳器的共振吸声结构,包括与气缸的吸气管相连的调节气,所述的调节气阀通过连接气管与共振器的一端相连,该共振器的另一端与进出气管的一端相连,所述的吸气管与连接气管相连通,所述的共振器包括共振腔体和布置在共振腔体两端的气管连接头,所述的共振腔体的内部布置有若干个空气柱。本发明结构合理,设计了一种共振结构,可以有效消耗声能,减少噪音,提高电动吸乳器的使用效果。
177 移動電話音箱結構 RESONANCE CHAMBER OF MOBILE PHONE TW095100601 2006-01-06 TW200727719A 2007-07-16 楊宗龍 YANG, TSUNG-LUNG
一種移動電話音箱結構,包括一盒體,該盒體內設有一共振腔,該盒體壁面設有一與外部環境相連通的通音孔,該共振腔與通音孔之間設有一兩端分別與共振腔及通音孔相連通的通道,該種移動電話音箱結構配合移動電話的內部結構進行共振腔的結構設計,共振腔通過通道與外部環境連通,使振膜所推動空氣的體積增大,低音回放效果好,增强聲音質感。
178 具有孔阵列Helmholtz共振腔的MEMS压电超声换能器 CN201910749141.6 2019-08-14 CN110560348A 2019-12-13 孙成亮; 吴志鹏; 王磊; 朱伟; 胡博豪; 林炳辉; 周禹
一种具有孔阵列Helmholtz共振腔的MEMS压电超声换能器,包括MEMS压电超声换能器以及孔阵列Helmholtz共振腔,所述孔阵列Helmholtz共振腔由所述MEMS压电超声换能器以及内部为腔体结构的衬底组成,所述MEMS压电超声换能器与硅衬底之间键合结合;其中,所述MEMS压电超声换能器为压电叠层结构,其压电叠层结构上设置有若干开孔形成孔阵列,将孔阵列Helmholtz共振腔与外界大气连通,所述孔阵列中的空气形成孔阵列Helmholtz共振腔的空气柱。本发明能够提升MEMS压电超声换能器能量转换效率,并提高MEMS压电超声换能器和Helmholtz共振腔匹配时的谐振频率
179 一种共振发声地板 CN201310192347.6 2013-05-20 CN103313165A 2013-09-18 范军
发明提供一种共振发声地板,包括:本体、枕木、悬挂式共振音响发生器和DSP解码器;两条相互平行的枕木置于厚度均匀的实木地板本体的下表面上,悬挂式共振音响发生器和DSP解码器置于本体、枕木和地面围成的空腔中,悬挂式共振音响发生器的悬挂式共振片固定于本体的下表面上,悬挂式共振音响发生器与DSP解码器电连接,DSP解码器通过导线连接至地板外界的音频输入口。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对地板的改进,解决了如何通过对现有的日常用品进行改进,从而为共振音响提供高规格的共振介质的问题,既节约了资源,又提高了共振音响的音效。
180 吸声体 CN93104884.2 1993-05-11 CN1074808C 2001-11-14 王法源
发明涉及一种吸声体,特别是悬吊在建筑物内用于降低噪声的空间吸声体,包括排列在外表面的吸声尖劈。为了在较宽的频率范围内,提高吸声系数,本吸声体还设有构成双腔共振的吸声结构,前、后共振腔分别位于各吸声尖劈和基体内,前共振腔通过吸声尖劈的顶部小孔与大气相通,而使后共振腔与大气相通的小孔则位于各吸声尖劈基部之间的空余部位,并且,在前、后共振腔之间的隔板处具有使二共振腔相连通的小孔。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