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领域 / 电磁场 / 专利数据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41 一种充电电磁场产生板 CN201811304483.9 2018-11-04 CN111146869A 2020-05-12 蒋蓉
发明公开了一种充电电磁场产生板,用于对电子设备进行无线充电,包括:用于与车辆通信或控制提供给电磁场产生板的电的控制板,容纳电磁场产生板和控制板的壳体,多个空气通道,用于打开和关闭多个空气通道,温度测量单元,用于测量周围环境的温度,和通信单元,用于从温度测量单元接收测量的壳体温度并与电子设备通信以传输电子设备的温度,并根据电子设备的温度控制驱动。本发明公开的充电装置提高了充电便利性。
42 一种多功能电磁场强仪 CN201911015480.8 2019-10-24 CN110672930A 2020-01-10 王浩
一种多功能电磁场强仪,包括固定装置、成像装置和检测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和检测装置分别与成像装置相连接,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底座和支撑杆,支撑杆一端与底座相连接,另一端与成像装置相连接,所述成像装置包括壳体,壳体上设置有控制器液晶显示器、键盘、音箱和数据传入端,所述成像装置还包括报警装置,该报警装置包括扬声器和LED指示灯,所述扬声器和LED指示灯分别与控制器相连接,通过扬声器和LED指示灯可以第一时间对场强信号是否存在危险情况进行判断,便于工作人员离开检测现场,提高了其安全检测系数。
43 磁场控制用部件 CN201880019511.4 2018-03-26 CN110431920A 2019-11-08 岩本晃一; 笹川敦司; 横山高也; 横山笃志
磁场控制用部件具备:绝缘部件,其由筒状的陶瓷构成,并具有沿着轴向的多个贯通孔;导通部件,其由金属构成,并以具有在所述绝缘部件的外周开口的开口部的方式将所述贯通孔闭塞;以及供电端子,其与所述导通部件连接。该供电端子远离形成所述贯通孔的所述绝缘部件的内壁,并在所述轴向上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二端中的至少一方比所述供电端子的中央部分更远离所述内壁。
44 一种电磁场发生器 CN201910109628.8 2019-02-11 CN110018706A 2019-07-16 王成
发明涉及一种电磁场发生器,包括感应线圈和磁场传导体;所述感应线圈由线圈、电流调节器、电源和控制开关组成;所述线圈、电流调节器、电源和控制开关在电路上为串接联接。当自动化系统中的移动装置上磁控开关,在本发明磁场传导体的磁场产生界面上移动时,自动化系统通过控制器电磁场发生器的感应线圈供电与断电,控制电磁场发生器的电磁场传导体产生磁场与关闭磁场,间接的导通移动装置上磁控开关与断开移动装置上磁控开关,完成移动装置的识别。本发明控制简单,结构稳定、可靠,使用灵活,实用性强。
45 一种电磁场近场PCB探头 CN201710396839.5 2017-05-31 CN107144740B 2019-05-14 李尔平; 宋涛; 李伶研
发明一种电磁场近场PCB探头,涉及测量电磁变量的测量探针,是一种带有温度补偿的电磁场近场PCB探头,其构成包括嵌入式带状线、四层PCB印制电路板、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分压电阻、变容二极管、2V直流电源和SMA端子;使用热敏电阻变容二极管和分压电路对探头的带状线结构进行温度‑电容参数调整,克服了现有电磁场近场PCB探头易受环境温度影响、测量精度和灵敏度不稳定的缺陷
46 磁场复合无源探头 CN201811359615.8 2018-11-15 CN109596897A 2019-04-09 邵伟恒; 方文啸; 恩云飞; 黄云; 贺致远; 王磊
申请涉及一种电磁场复合无源探头,包括:设有若干屏蔽接地通孔的PCB板;PCB板包括磁场探测部、电场探测部以及信号传输部;信号传输部通过磁场探测部连接电场探测部;磁场探测部包括在相应布线层布线的磁场线圈;电场探测部包括在相应布线层布线的电场探针;信号传输部包括转换通孔,以及在相应布线层布线的带状线和CB-CPW传输线;带状线的第一端通过磁场线圈连接电场探针,第二端依次通过转换通孔和CB-CPW传输线连接外部信号分析接口。基于上述结构,探头具有较高的带宽,较高的隔离度,能够在较大动态范围内将被测物的近电场和近磁场分离出来,从而实现电场和磁场的探测。
47 一种半波电磁场发生器 CN201210455852.0 2012-11-14 CN102946654B 2015-11-04 林华乡; 许耀元; 张英彪
发明公开一种半波电磁场发生器,包括整流滤波模、第一IGBT管、第一电容、第二IGBT管、第二电容、CPU控制模块、38译码器以及具有互和可调节驱动信号功能的功能芯片,该整流滤波模块与市电输入相连而形成直流输入,该第一IGBT管、第一电容、第二IGBT管、第二电容以及加热模块一起组成H桥,该CPU控制模块与功能芯片相连并还通过38译码器而调节功能芯片所输出方波的频率,该第一IGBT管的极和第二IGBT管的门极与功能芯片相连而分别接收功能芯片所产生的互锁方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而且由于设置两个IGBT管,IGBT管反压得到有效控制,使用寿命长;另外还具有加热功率调节方便的功效。
48 一种电磁场屏蔽罩 CN201310728026.3 2013-12-25 CN104754927A 2015-07-01 金基范
发明涉及一种电磁场屏蔽罩,屏蔽罩由基材、粘合在基材上的屏蔽层组成;所述基材为粘合胶带或屏蔽胶带,屏蔽层为片状金属软磁层,金属软磁层的磁导率为5000Hz~150,000Hz,所述金属软磁层包括有若干单元格子,各单元格子与其相邻单元格子的邻边互相吻合,邻边间的间隙为0.001~5微米,各单元格子的面积为0.10平方毫米~2平方毫米。本发明优点如下:按照本发明提出的金属软磁层屏蔽罩按一定尺寸分割后能有效地减少高频电磁波的涡电流损失,从而在高频段电磁波的区段具有更好的屏蔽效果。同时,还具有良好的可控性:通过调整切割单元格子的大小,能进一步控制金属软磁材的磁导率。
49 脉冲电磁场治疗 CN201310123309.5 2013-04-10 CN103263729B 2015-06-03 马益国; 赵全新; 徐友涛; 杨德智; 田祥顺; 赵晨竹
发明提供了一种脉冲电磁场治疗仪,包括主机及多个治疗线圈,所述主机内设置有单片机电池盒,所述主机与多个所述治疗线圈电性连接,所述单片机用于产生激励脉冲信号,所述电池盒为所述单片机和多个所述治疗线圈提供工作电源,每个所述治疗线圈均包括多个子线圈,且多个所述子线圈组合形成矩阵结构或三叶形结构,任一个治疗线圈的子线圈组合成的结构与其他治疗线圈的子线圈组合成的结构不同。上述脉冲电磁场骨治疗仪,由于包括多个治疗线圈,且每个治疗线圈的结构不同,可以根据骨折的形态选择治疗线圈的结构,使治疗线圈与骨折形态匹配,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50 外置电磁场电极的HED灯 CN201510054689.0 2015-01-31 CN104637780A 2015-05-20 李俐劼; 王桂光; 王希天; 王建超
发明公开了外置电磁场电极的HED灯,在灯泡内的电弧管内有放电腔,放电腔两端分别连接两根电极管,两根电极管内各有一根电极,两根电极管均末端密封,与电极电连接的电极引线伸出电极管末端外;两根电极管的管外壁分别缠绕两个磁性线圈;每个磁性线圈的一端电连接一个灯泡引出线,另一端电连接相对端电极管的电极引线。本发明的HED灯能降低HED灯启辉电压,启辉迅速,灯电弧稳定,降低灯电极损耗,延长HED灯电弧管寿命。
51 磁场仿真分析方法 CN201110459223.0 2011-12-31 CN103186689A 2013-07-03 张群
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磁场仿真分析方法,包括:步骤1:建立待分析对象三维模型,并采用棱边单元对三维模型进行网格剖分;步骤2:采用拉格朗日乘子法对三维模型施加约束条件;步骤3:计算剖分后棱边单元的单元矩阵以及朗日乘子约束矩阵并对单元矩阵进行集成;步骤4:对加入有约束条件的集成后总体矩阵方程求解,得到电磁场分析结果并通过显示器显示。本发明提出的电磁场仿真分析方法在分析领域引入新的约束方程,并引入满足inf-sub条件的标量乘子空间,采用拉格朗日乘子法实现约束,确保了解的唯一性。该方法的统适性、可靠性、解的精度可同时保证。适用于节点向量势单元和棱边向量势单元,并且适用于多领域跨界面耦合问题。
52 一种单管电磁场发生器 CN201210455864.3 2012-11-14 CN103108423A 2013-05-15 林华乡; 许耀元; 张英彪
发明公开一种单管电磁场发生器,包括第一电容、整流滤波模、CPU控制模块、自激振荡电路、第一IGBT管以及反馈检测电路,该第一电容并联设置在加热模块两端,该第一电容通过整流滤波模块与市电输入相连,该CPU控制模块与自激振荡电路相连并将其产生PWM控制信号发送至自激振荡电路,该第一IGBT管和反馈检测电路分别设置在自激振荡电路与第一电容之间,该反馈检测电路检测加热模块是否与第一电容相连并将反馈信号发送至自激振荡电路,该自激振荡电路在加热模块已加载时产生自激并通过第一IGBT管向并联的第一电容和负载电感提供高频信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以及使用效率高的特点。
53 测量电磁场的系统 CN201080065016.0 2010-12-31 CN102782514A 2012-11-14 贝诺瓦·杜瑞德; 斯提芬·潘仁河; 安德里亚·高察
一种用于测量电磁场的系统(MSY),包括设置在一个平面(AB1)上的一个天线装置。所述天线装置是设置来提供所述电磁场的一对正交向量的一对信号表示。一个用于信号传输的印刷电路(PT1)相对于设置有所述天线装置的平面(AB1)正交地放置。所述印刷电路(PT1)包括耦接在所述天线装置上的一个传输线,用于将所述天线装置所提供的那一对信号传输到一个测量模
54 防电磁场辐射电热毯 CN201110121740.7 2011-05-10 CN102217875A 2011-10-19 迟琬璐; 迟昀涛
发明公开了一种防电磁场辐射电热毯,包括控制器开关调温器、恒温控制器、保险丝、电热线、温度传感器、毯料、导线,控制器、开关、调温器、恒温控制器、保险丝、电热线、温度传感器,通过导线串联;电热线、温度传感器位于毯料内,电热线位于毯料内呈蛇形往复布置。本发明结构简单、安全、使电热毯产生恒温,并能彻底消除电热毯产生的电磁场
55 扫频电磁场发生器 CN200810171139.7 2008-10-16 CN101381131B 2011-04-13 汪孟金
一种用于产生扫频电磁场以进行污处理的扫频电磁场发生器。该发生器通过扫频技术,可以同时产生直流电场和扫频脉冲电磁场,对水进行处理。其所产生的扫频脉冲电磁场频谱能够连续变化,能够适用于各种特性的待处理水。其中扫频脉冲电磁场可以使水中的藻类或细菌细胞分子发生振动,造成细胞壁破裂,细胞内含物质积聚在一起而使藻类或细菌死亡,而达到杀菌灭藻的作用。而直流电场的电解作用可在水中产生大量的活性物质,如OH-、ClO-、H2O2、HClO等,可以增强杀菌灭藻的效果。此外,直流电场和扫频脉冲电磁场可以在水中产生电化学反应和电凝聚作用,达到去除水中有机物、重金属离子、降低浊度、去除悬浮物、降低COD(化学需量)和BOD(生物需氧量)等。
56 抗电磁场型光缆 CN201010122474.5 2010-03-11 CN101794006A 2010-08-04 王永明
发明属于通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抗电磁场型光缆。它解决了现有技术结构强度低、性能较差等技术问题。包括中心加强件和若干缆芯,每根缆芯的外围分别套有一根松套管,松套管内设有围护缆芯的纤膏,松套管围绕中心加强件绞合,松套管的外围设有将各松套管包覆的第一防护套,第一防护套的外围设有若干缠绕于其上的丝,镀锌钢丝的外围设有将各镀锌钢丝包覆的第二防护套。其优点在于:1、耐候性能好、高低温性能优异,不会因磷化钢丝或钢带化而使光纤遭受氢损。2、抗张、抗侧压和抗冲击强度高,金属元件与缆芯完全隔离,在强电磁场的环境下能正常使用。3、结构紧凑、生产工艺简单,利用现有设备即可生产。
57 磁场多面利用变压器 CN200910172524.8 2009-11-10 CN101707125A 2010-05-12 陈维伟
一种能提高输出功率,降低能量损耗的变压器。它在原线圈的周围、内外相对安装一对或多对副线圈,副线圈相互串联,把原线圈周围、内外所产生的磁通全部有效利用,使其发挥最大效率,降低电能的损耗。
58 产生电磁场分布的方法 CN200380107136.2 2003-12-11 CN100585384C 2010-01-27 H·托默-弗尔斯特; C·海涅-坎普肯斯
发明涉及用于产生电磁场分布的一种平台(11)和一种方法。本发明特别涉及用于检验生物或化学物质的光学传感器。根据本发明的平台(11)包含一个基片(13)、一个结构层(19)和一个在基片(13)和结构层(19)之间布置的多层系统(17),它们相互协调,即在适当导入电磁辐射的情况下形成一个电磁场分布,其在结构层(19)的范围内是最大的。
59 一种电磁场成像方法 CN202311229431.0 2023-09-21 CN117250612A 2023-12-19 高源; 蒋海波; 李猛
申请涉及电磁波成像技术领域。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磁场成像方法,主要步骤包括:一、构建成像模型;二、根据成像的模态需求以及天线实际尺寸确定阵元个数N和阵列位姿,分别计算每一个模态对应的圆形阵列半径;三、按照步骤二中确定的阵列位姿、每个阵元天线的移相参数以及圆形阵列半径对系统进行相应的控制;四、接收天线接收每个位姿对应的回波,组成频率‑模态二维回波矩阵;五、对回波信号进行处理得到距离‑方位二维成像结果。本申请的成像方法,不需要知道目标的俯仰角信息就可以实现目标的距离和方位向成像。本申请的成像方法还可以同时对多个不同俯仰角的目标进行成像。其技术方案可应用于雷达成像、对地探测以及生物医学成像等领域。
60 磁场控制用构件 CN202080059797.6 2020-08-28 CN114342565A 2022-04-12 横山笃志
一种电磁场控制用构件,具备:绝缘构件,由筒状的陶瓷构成,具有沿着轴向延伸的多个贯通孔;导通构件,由金属构成,封堵贯通孔,以使得具有在绝缘构件的外周开口的开口部;供电端子,与该导通构件连接,贯通孔的内壁面具备:倾斜面,从筒状的绝缘构件的内周朝向所述外周,相互对置的内壁间的宽度逐渐增加;以及垂直面,位于绝缘构件的内周侧,相互对置的内壁间的宽度恒定。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