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领域 / 介电泳动 / 专利数据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61 一种基于光电镊的微藻分离提纯装置及方法 CN202310860878.1 2023-07-13 CN116904296A 2023-10-20 王化平; 秦士龙; 刘佳欣; 董欣怡; 赵言锋; 孙韬; 石青; 福田敏男; 黄强
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电镊的微藻分离提纯装置及方法,包括视觉采集模、光电极投影模块、光诱导介电泳芯片和辅助模块;光诱导介电泳芯片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导电层、液体层和光电导层,光电导层为表面沉积有光敏材料氢化非晶化铟导电玻璃;光电极投影模块用于在光诱导介电泳芯片上投影光图案,视觉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光诱导介电泳芯片上图像信息;辅助模块包括信号发生器、计算机和三维移动平台,信号发生器分别连接导电层和光电导层,用于产生交流信号,计算机分别连接视觉采集模块和光电极投影模块,光诱导介电泳芯片安装于三维移动平台上。本发明能够对微藻进行高效精准的分离提纯,操作简单,提纯率高。
162 一种微流控介电泳分选芯片的间接耦合仿真方法 CN202010403499.6 2020-05-13 CN111475983A 2020-07-31 黄志刚; 邬泽聿; 葛露明; 蔡文莱
发明公开了一种微流控介电泳分选芯片的间接耦合仿真方法,涉及介电泳技术领域,该方法括:建立多相流中相场模型;采用有限单元法获取粒子受到的随时间和空间变化的介电泳;将介电泳力作为外力项输入到多相流中相场模型中,再求解多相流中相场模型以实现间接耦合;采用格子玻尔兹曼方法计算多相流中相场模型,对芯片中电场强度分布进行计算以及对粒子的运动轨迹进行追踪征。发明既能发挥有限单元网格方法求解电场的优势,又能发挥格子玻尔兹曼法求解微尺度流动和柔性细胞变形的优势,可根据仿真结果来对芯片结构进行优化,为微流控介电泳芯片的设计和制造提供了新的思路。
163 分离并离析细胞、囊泡、纳米颗粒和生物标记的离体多维系统 CN200980118202.3 2009-04-03 CN102037351A 2011-04-27 M·海勒; B·苏利文; R·克里什南; D·卡尔森; S·艾森纳
公开了装置与技术,它们涉及多维动电、介电电泳、电泳和流体和作用的结合以供在高传导率(离子)强度的生物样品和缓冲液内分离细胞、纳米囊泡、纳米粒状物和生物标记(DNA、RNA、抗体蛋白质)。在所公开的实施方案中,连续和/或脉冲的介电电泳(DEP)力,连续和/或脉冲的场DC电泳力,微电泳和受控流体的结合与电极阵列一起使用。特别地,使用具有腔室的DEP装置和合适地成比例的相对较大电极阵列装置(它结合流体、电泳和DEP力)使得能更加直接、快速和有效地分析较大和/或临床相关体积的血液、血清、血浆或其他样品。本发明能产生“无缝”的取样-反馈诊断系统和装置。所述的装置和技术也可进行分子、聚合物、纳米组分和中等规模实体辅助自组装成三维较高阶的结构。
164 电泳显示装置 CN201310577918.8 2013-11-14 CN104570539B 2017-07-04 舒芳安; 辛哲宏; 林冠峄; 余宗玮
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泳显示装置,其包含驱动基板、电泳显示介质层以及彩色光阻层。电泳显示介质层设置在驱动基板上。彩色光阻层设置在电泳显示介质层上。彩色光阻层包含像素区。像素区具有镂空区、第一色彩区、第二色彩区、第三色彩区以及第四色彩区。镂空区具有依序邻接的第一边缘、第二边缘、第三边缘以及第四边缘。第一色彩区与第三色彩区分别位于该镂空区的第一边缘与第三边缘。第二色彩区与第四色彩区分别位于镂空区的第二边缘与第四边缘。第一色彩区、第二色彩区、第三色彩区及第四色彩区的色彩互不相同。
165 光电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201310739349.2 2013-12-27 CN104570540A 2015-04-29 刘念恩; 方国龙; 谢曜任
发明提供一种光电装置及其驱动方法,该光电装置包括第一基板、相对于第一基板的第二基板、位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的显示介质层、位于第一基板与显示介质层之间的第一电极、位于第一基板与显示介质层之间且与第一电极分离的第二电极以及位于显示介质层与第二基板之间的第三电极。显示介质层包括电泳液以及混入电泳液的多个带电粒子。
166 电泳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201410220522.2 2014-05-23 CN104914642B 2018-02-09 叶旭成; 洪明泉
发明提供一种电泳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该电泳显示装置包括基板、彩色滤光层、电泳显示薄膜、共用电极层、多个电极图案及多个间隙物。彩色滤光层配置于基板上,且至少包括多个第一及第二彩色滤光图案。电泳显示薄膜配置于基板与彩色滤光层之间,且包括可挠性基材与多个显示介质。第一彩色滤光图案及第二彩色滤光图案分别对应显示介质。电极图案至少包括多个第一及第二电极图案。第一电极图案适于接收第一电压且分别对应第一彩色滤光图案设置。第二电极图案适于接收第二电压且分别对应第二彩色滤光图案设置。间隙物配置于显示介质与基板之间。
167 电泳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201410220522.2 2014-05-23 CN104914642A 2015-09-16 叶旭成; 洪明泉
发明提供一种电泳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该电泳显示装置包括基板、彩色滤光层、电泳显示薄膜、共用电极层、多个电极图案及多个间隙物。彩色滤光层配置于基板上,且至少包括多个第一及第二彩色滤光图案。电泳显示薄膜配置于基板与彩色滤光层之间,且包括可挠性基材与多个显示介质。第一彩色滤光图案及第二彩色滤光图案分别对应显示介质。电极图案至少包括多个第一及第二电极图案。第一电极图案适于接收第一电压且分别对应第一彩色滤光图案设置。第二电极图案适于接收第二电压且分别对应第二彩色滤光图案设置。间隙物配置于显示介质与基板之间。
168 一种结合磁泳与介电泳的血细胞微流控分离装置及方法 CN202110453858.3 2021-04-26 CN113262828B 2022-06-24 王俊生; 赵鹏璐; 陈斌; 赵迅; 赵凯
发明提供一种结合磁泳与介电泳的血细胞微流控分离装置及方法,本发明装置包括:微通道、两个进液口、四个出液口、永磁体磁体、两对微电极。本装置按照样品流动方向依次设置磁泳分离区域和介电泳分离区域,其中,磁泳分离区域利用永磁体产生磁场,实现红细胞和血小板混合样品与循环肿瘤细胞和白细胞混合样品的分离。介电泳分离区域利用不对称孔结构,产生高梯度不均匀电场,分别实现红细胞与血小板的分离,以及循环肿瘤细胞与白细胞的分离。本发明以磁泳作为介电泳分离的预富集阶段实现一级分离,并利用介电泳实现二级分离,从而实现血液样品中循环肿瘤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和白细胞的连续分离,无需预先标记细胞样品,不影响细胞生理活性。
169 电泳显示模组和电子纸显示器 CN202320469801.7 2023-03-13 CN219417961U 2023-07-25 乔传兴; 赵约瑟; 袁进; 王凯; 蔡昌宇; 朱泽力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屏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泳显示模组,包括顶部基板、底部基板、电泳层和阻隔层,顶部基板和底部基板上分别设置有顶部电极层和底部电极层,电泳层和阻隔层设置于顶部电极层和底部电极层之间,电泳层包括有流动介质,阻隔层包括多个阻挡墙,阻挡墙相互限定出多个可连通的第一区域,且其中至少一个阻挡墙上设置有连通部,通过在顶部基板和底部基板之间设置由多个阻挡墙构成的阻隔层,一方面能够提升上下基板之间的支撑效果,另一方面,由于阻挡墙上具有连通部可以利于流动介质的流动,从而提升了整体流动介质的均匀性,进而使得该电泳显示模组具有良好的显示效果。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一种带有上述电泳显示模组的电子纸显示器。
170 电泳显示装置 CN201210489081.7 2012-11-27 CN102929067B 2015-05-13 陈瑞改; 敖堂利; 谢佳; 张永栋
发明涉及一种电泳显示装置,包括相对间隔设置的第一基板、第二基板、电泳介质、以及校正电极,所述第一基板的内侧形成有公共电极,所述第二基板的内侧形成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内侧形成有像素电极与走线电极,所述电泳介质位于第一基板与绝缘层之间,所述校正电极位于绝缘层的外侧,通过所述绝缘层与像素电极及走线电极隔离,所述校正电极形成于第二基板上且对应走线电极位置设置,驱动走线电极位置处的电泳介质从而使走线电极位置显示与其周围同样的颜色,有效避免走线显示问题。
171 一种结合磁泳与介电泳的血细胞微流控分离装置及方法 CN202110453858.3 2021-04-26 CN113262828A 2021-08-17 王俊生; 赵鹏璐; 陈斌; 赵迅; 赵凯
发明提供一种结合磁泳与介电泳的血细胞微流控分离装置及方法,本发明装置包括:微通道、两个进液口、四个出液口、永磁体磁体、两对微电极。本装置按照样品流动方向依次设置磁泳分离区域和介电泳分离区域,其中,磁泳分离区域利用永磁体产生磁场,实现红细胞和血小板混合样品与循环肿瘤细胞和白细胞混合样品的分离。介电泳分离区域利用不对称孔结构,产生高梯度不均匀电场,分别实现红细胞与血小板的分离,以及循环肿瘤细胞与白细胞的分离。本发明以磁泳作为介电泳分离的预富集阶段实现一级分离,并利用介电泳实现二级分离,从而实现血液样品中循环肿瘤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和白细胞的连续分离,无需预先标记细胞样品,不影响细胞生理活性。
172 一种高亮度电子纸显示结构 CN202122085607.2 2021-08-31 CN216286094U 2022-04-12 高鸣骏; 彭玉容; 林贞君; 周俊成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亮度电子纸显示结构,电子墨显示屏技术领域,解决现有将全反射结构设置在第一电极电泳介质层之间,采用卷对卷在点阵基板的驱动像素贴上电子墨水膜片会导致电泳介质层存在气泡的技术问题,包括对盒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第一基板包括第一基底和设于第一基底朝向第二基板一侧的第一电极;所述第二基板包括第二基底和设于第二基底朝向第一基板一侧的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设置有电泳介质层,还包括设置在第一基底背向第二基板一侧的全反射结构;全反射结构不会与电泳介质层直接接触,因此在采用卷对卷在点阵基板的驱动像素贴上电子墨水膜片时,电泳介质层与第一电极直接接触,不会存在气泡。
173 毛细管血清蛋白电泳图谱分区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 CN202211052004.5 2022-08-31 CN117665081A 2024-03-08 苏薇; 李鹏昌; 邸茜; 嵇巍; 韩建华
发明公开了一种毛细管血清蛋白电泳图谱分区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属于M蛋白分析领域。本发明首先获取M蛋白的血清蛋白电泳曲线并进行有效性判断,在有效性判断通过后,计算血清蛋白电泳曲线的候选尖峰组及其横坐标位置;然后根据候选尖峰组的数量和横坐标位置确定三个候选区,并计算三个候选区的纵坐标最小值及其对应的横坐标位置fl、sl和tl;根据横坐标位置fl、sl和tl即可确定beta区和gamma区。本发明能够根据血清蛋白电泳曲线自动划分血清蛋白电泳对照图谱的beta区和gamma区,更加智能高效,无需人工调节;在分析复杂的血清蛋白电泳对照图谱时,能够更加准确地划分beta区和gamma区。
174 电泳显示面板 CN201110396325.2 2011-11-29 CN102495506A 2012-06-13 黄智源; 柯嘉豪; 曾圣嘉; 陈茂松; 沈益民
一种电泳显示面板,其包括主动元件阵列基板以及电泳显示薄膜。主动元件阵列基板包括基板、第一导电图案、第一介电层、第二导电图案以及第二介电层。第一导电图案配置于基板上。第一介电层配置于基板上以覆盖第一导电图案,第一介电层具有接触窗以将第一导电图案的部分区域暴露。第二导电图案配置于第一介电层上,第二导电图案通过接触窗与第一导电图案电性连接。第二介电层配置于第一介电层上以覆盖第二导电图案。电泳显示薄膜配置于第二介电层上。本发明通过改良主动元件阵列基板中第一导体图案与第二导体图案的桥接结构,能够减少主动元件阵列基板中因与空气接触或黏着层所造成的化及金属腐蚀现象,进而使电泳显示面板具有较佳的抗腐蚀能
175 一种导光板组件及侧入式背光源模组、显示装置 CN201510294057.1 2015-05-29 CN104834052B 2018-11-30 李恒; 钱志禹; 张正元; 林琳
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导光板组件及侧入式背光源模组、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通过该导光板组件可实现对背光源的各个区域局部动态调光,提高图像显示的对比度。该导光板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位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的多个调光单元;调光单元包括分别靠近第一基板、第二基板设置的用于相互之间形成电场的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电泳胶囊层;电泳胶囊层主要由电泳胶囊构成,电泳胶囊包括分散于透明分散介质中的带相反电荷的白色电泳粒子、黑色电泳粒子;第一基板位于导光板组件的出光侧,且第一基板、第一电极为透明的。用于导光板组件及包括该导光板组件的侧入式背光源模组、显示装置的制备。
176 一种导光板组件及侧入式背光源模组、显示装置 CN201510294057.1 2015-05-29 CN104834052A 2015-08-12 李恒; 钱志禹; 张正元; 林琳
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导光板组件及侧入式背光源模组、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通过该导光板组件可实现对背光源的各个区域局部动态调光,提高图像显示的对比度。该导光板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位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的多个调光单元;调光单元包括分别靠近第一基板、第二基板设置的用于相互之间形成电场的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电泳胶囊层;电泳胶囊层主要由电泳胶囊构成,电泳胶囊包括分散于透明分散介质中的带相反电荷的白色电泳粒子、黑色电泳粒子;第一基板位于导光板组件的出光侧,且第一基板、第一电极为透明的。用于导光板组件及包括该导光板组件的侧入式背光源模组、显示装置的制备。
177 电泳显示面板 CN201110396325.2 2011-11-29 CN102495506B 2014-07-09 黄智源; 柯嘉豪; 曾圣嘉; 陈茂松; 沈益民
一种电泳显示面板,其包括主动元件阵列基板以及电泳显示薄膜。主动元件阵列基板包括基板、第一导电图案、第一介电层、第二导电图案以及第二介电层。第一导电图案配置于基板上。第一介电层配置于基板上以覆盖第一导电图案,第一介电层具有接触窗以将第一导电图案的部分区域暴露。第二导电图案配置于第一介电层上,第二导电图案通过接触窗与第一导电图案电性连接。第二介电层配置于第一介电层上以覆盖第二导电图案。电泳显示薄膜配置于第二介电层上。本发明通过改良主动元件阵列基板中第一导体图案与第二导体图案的桥接结构,能够减少主动元件阵列基板中因与空气接触或黏着层所造成的化及金属腐蚀现象,进而使电泳显示面板具有较佳的抗腐蚀能
178 用于先进彩色电泳显示器的改进驱动电压和具有改进驱动电压的显示器 CN202180061629.5 2021-09-14 CN116113873A 2023-05-12 S·J·特尔弗; K·拉达瓦茨; C·L·霍格布姆
用于驱动包括一种散射粒子和至少两种减色粒子的四粒子电泳介质的改进方法。这样的方法允许诸如彩色电泳显示器的显示器包括具有薄膜晶体管阵列的背板,其中每个薄膜晶体管包括金属化物半导体层。金属氧化物晶体管允许更快、更高的电压切换,因此允许四粒子电泳介质的直接颜色切换而不需要顶板切换。结果,可以更快地更新彩色电泳显示器并且更可靠地再现颜色。
179 电泳显示的驱动电路及其实现方法和电泳显示装置 CN201310098058.X 2013-03-25 CN104078009B 2016-04-06 张郑欣; 郑义; 徐帅; 于尧
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泳显示的驱动电路,包括:数据线驱动集成电路和栅线驱动集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线驱动集成电路中数据线的输出端设置有包括热敏元件的调制单元;所述调制单元根据温度变化调节电压信号脉宽,实现对所述电泳显示的电泳膜的介电特性的温度补偿。本发明还同时公开了一种所述驱动电路的实现方法和电泳显示装置,本发明既可节省产品设计前期实验过程的工作量,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也可节省芯片的存储空间。
180 电泳显示的驱动电路及其实现方法和电泳显示装置 CN201310098058.X 2013-03-25 CN104078009A 2014-10-01 张郑欣; 郑义; 徐帅; 于尧
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泳显示的驱动电路,包括:数据线驱动集成电路和栅线驱动集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线驱动集成电路中数据线的输出端设置有包括热敏元件的调制单元;所述调制单元根据温度变化调节电压信号脉宽,实现对所述电泳显示的电泳膜的介电特性的温度补偿。本发明还同时公开了一种所述驱动电路的实现方法和电泳显示装置,本发明既可节省产品设计前期实验过程的工作量,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也可节省芯片的存储空间。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