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领域 / 冷发光 / 专利数据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41 用于半导体发光元件的冷却体 CN201080026654.1 2010-05-26 CN102460007A 2012-05-16 拉尔夫·贝尔特拉姆; 妮科尔·布赖德纳塞尔; 克劳斯·布卡德; 弗洛里安·宙斯
冷却体设计成用于冷却至少一个半导体发光元件,尤其LED,并且具有用于至少部分地容纳电子控制装置的装配凹部。该冷却体由多个冷却体部分组装而成,其中,这些冷却体部分分别具有装配凹部的壁的部分。灯,尤其LED改装灯,配备有这种冷却体,其中,在该装配凹部中至少部分地容纳有至少一个电子控制装置。
142 阴极放电灯以及发光装置 CN200910168300.X 2009-08-20 CN101740304A 2010-06-16 新藤信明; 高野哲也; 原泰明
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抑制由溅所导致的的消耗,削减密封于灯管内的水银量,从而可减轻环境负荷的冷阴极放电灯以及使用该冷阴极放电灯的发光装置。本发明是一种冷阴极放电灯1,包括:透光性的气密灯管2,在内部密封着稀有气体以及水银,且在内周面上形成着荧光体层4;筒状电极5,在该气密灯管2的两端部相对向而封装着一对,以一端侧为开口部5a而以另一端侧为底端部5b,从所述开口部5a朝向底端部5b的轴方向的长度尺寸为13mm或13mm以上,长度尺寸相对于外径尺寸的比为4或4以上,且由Ni或Ni合金所形成;以及电极导线6,接合在此筒状电极5的所述底端部5b而进行供电。
143 发光装置及其冷却方法、投影仪 CN200910165433.1 2009-07-28 CN101614341A 2009-12-30 萧启宏; 吴宗训
发明涉及发光装置及其冷却方法、投影仪,其中该发光装置包含光源、检测单元、冷却单元和控制单元。检测单元连接于光源,用以检测该光源的电流值及电压值,冷却单元设置于光源附近,用以冷却该光源,控制单元设置于检测单元和冷却单元之间,根据该电流值及该电压值调整该冷却单元。通过本发明,可有效减少冷却单元的反应时间及噪音,避免发光装置中的高发热量光源损坏。
144 冷式发光二极管散热装置 CN200410069047.X 2004-07-16 CN100379038C 2008-04-02 汪秉龙; 庄峰辉; 李恒彦
发明公开了一种冷式发光二极管散热装置,应用于包含有丛聚式配置的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模。该水冷式发光二极管散热装置包含散热板体、该散热板体上开设一个或多个凹于散热板体内的弯曲渠道,该弯曲渠道容纳该导热液体流动于其内形成一个或多个流道,当该弯曲渠道为一个时,该弯曲渠道包括多个转折部;当该弯曲渠道为多个时,该弯曲渠道包括至少一个转折部;该每个弯曲渠道包括至少一个进水口和一个出水口,该进水口或出水口选择性开设于该散热板本体的一侧边,该进水口或出水口选择性与该弯曲渠道的自由端或该转折部相通;该包含有丛聚式配置之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模块贴附在该散热板体的上表面。本发明解决了丛聚式配置的二极管的有效散热问题。
145 阴极气体放电发光装置 CN03100260.9 1999-05-05 CN1477675A 2004-02-25 葛晓勤; 葛世潮; 林伟涛; 葛一萍
发明涉及的冷阴极气体放电发光装置,包括:两支或两支以上加长冷阴极荧光灯,每一支至少有一第一端部和一第二端部,所述灯的第一端部相互连接;安设在容器:每一支灯至少有一第一电极位于容器外;每一支灯的第一电极和该灯的第一端部相连,还含有一共用第二电极,它位于所述灯的第二端部或邻近第二端部;还含有一触发第三电极,位于所述灯的第二端部或邻近第二端部;还含有跨接在共用第二极和一对第一电极之间供应手续电压的装置,和跨接在触发第三电极和第一电极之间供应启动电压的装置,其启动电压是持续电压和启动电压的组合,使得灯启动;还含有一连接到容器内壁的底板,用来支撑所述的灯,共用的第二电极或触发第三电极连到该底板上。
146 液冷式发光二极管及其封装方法 CN02106761.9 2002-03-06 CN1442910A 2003-09-17 徐继兴
一种液冷式发光二极管及其封装方法,以充填冷却液取代部分用以包覆热源的常用发光二极管晶粒的环树脂,使发光二极管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由使冷却液与晶粒直接接触且吸收由发光二极管晶粒产生的热量,再将热量传导至发光体器件外部,直接排放至空气中,以降低发光二极管晶粒的温度,使发光二极管可达到高电流驱动而发挥更高的功率。依据液冷式发光二极管封装装置的原理,本发明亦可应用于面射型或边射型镭射二极管封装装置,及高分子或小分子发光二极管封装装置。
147 超薄冷光晶体霓虹发光片 CN02104025.7 2002-03-06 CN1442626A 2003-09-17 马宗臣
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能取代传统霓虹灯的产品,具体为冷光膜霓虹晶体发光片,是解决目前传统霓虹灯造价高,工艺复杂,耗电,易碎,漏气,常因种种原因缺少笔划的弊端。本工艺是选用几种高科技的化工产品,经复配而成,该产品工艺简单设备投资少,适应面广,便于推广,完全可以取代现行的霓虹灯。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将发光荧光粉、隔离钡粉、导电银浆,利用胶和匀后,在ITO导电膜上涂上2遍,接上导线即为成品。其比例为:60~65∶10~15∶15~20。
148 用于车用发光装置的冷却装置 CN201910353502.5 2019-04-28 CN110410752B 2023-08-01 弗朗西斯科·鲁伊斯; 桑托斯·图德拉; 塞尔吉奥·因方特; 阿尔瓦罗·安德烈斯; 米格尔-安杰尔·洛巴托; 博尔哈·马丁内斯·阿里亚斯
发明提供一种冷却装置(1),用于冷却位于车用发光装置中的光源。该冷却装置(1)包括:旨在与光源热接触散热器(2);与散热器(2)直接热接触的多个散热片(3);与散热器(2)和扇(6)直接热接触的多个销(4)。风扇(6)布置成使流体从冷却装置(1)的入口(11)流向冷却装置(1)的出口(12),使得多个翅片(3)比多个销(4)更靠近入口(11)。
149 具有湍流流动的发光二极管冷却 CN202210432680.9 2022-04-22 CN115234887A 2022-10-25 C·爱德华兹
一种用于发光二极管(“LED”)组件的冷却系统,包括配置成在LED组件处吸收热量的流体,耦合到LED组件的一个或多个衬底的换热器,其中,换热器配置成在LED组件与流体之间交换热量,以及配置成使流体沿着LED组件和换热器循环的,其中,流体在由泵循环时在LED组件、换热器或两者处呈现湍流流动。
150 一种LED发光模冷却散热组件 CN202011281848.8 2020-11-16 CN112413415A 2021-02-26 徐丽芳
发明提供了一种LED发光模冷却散热组件,包括主体,主体通过上下两端连接电源导线与电源进行电性连接,主体一侧中部固定连接灯珠通过电源导线连通电源散发出光线;散热组件,散热组件为灯珠周围固定连接凸起呈直径更大圆环。该种LED发光模块冷却散热组件设置有散热组件,通过散热组件能够在主体安装在室外时当有气流吹过的时候能够带动其内部旋转环产生旋转,通过旋转环旋转来传动其散热扇叶旋转来将气流槽中的气流抽出,同时将灯珠周围散发出的热量一同抽出,使得其主体的灯珠在散发出光线的时候能够及时的对其进行散热冷却使得其灯珠不会因为热量不断的积累而无法有效的散热发生损坏。
151 用于车用发光装置的冷却装置 CN201910353502.5 2019-04-28 CN110410752A 2019-11-05 弗朗西斯科·鲁伊斯; 桑托斯·图德拉; 塞尔吉奥·因方特; 阿尔瓦罗·安德烈斯; 米格尔-安杰尔·洛巴托; 博尔哈·马丁内斯·阿里亚斯
发明提供一种冷却装置(1),用于冷却位于车用发光装置中的光源。该冷却装置(1)包括:旨在与光源热接触散热器(2);与散热器(2)直接热接触的多个散热片(3);与散热器(2)和扇(6)直接热接触的多个销(4)。风扇(6)布置成使流体从冷却装置(1)的入口(11)流向冷却装置(1)的出口(12),使得多个翅片(3)比多个销(4)更靠近入口(11)。
152 微通道冷却的高热负荷发光装置 CN201410643691.7 2011-01-26 CN104613441B 2018-04-27 J·S·达姆; M·琼吉瓦尔德; G·坎贝尔
微通道冷却的高热负荷发光装置。微通道冷却的UV固化系统及其部件被提供。按照一个实施例灯头包含:光学宏反射器、LED阵列和微通道冷却器组件。该阵列被放置在该反射器内,并有高填充因子和高纵横比。该阵列提供高辐照度输出光束图形,在离开该反射器窗口的外表面至少1mm的工件表面上有大于25W/cm2的峰值辐照度。该微通道冷却器组件在LED的p‑n结之间维持小于或等于摄氏80°的大体上等温状态。该微通道冷却器组件还为该阵列提供公共阳极基片。通过把该阵列安装于微通道冷却器组件,热高效的电连接被形成在该阵列和公共阳极基片之间。
153 用于冷却发光材料的设备和套件 CN201510132975.4 2015-01-30 CN104820333B 2018-02-02 D·帕斯特里克; D·R·阿德玛; D·科克伦; G·希尔
发明提供了用于冷却发光材料的设备和套件。该设备包括:发光材料;冷却片,被配置以冷却散热材料;窗口,发光材料被夹在窗口和冷却片之间,窗口被配置以:透过用于激发发光材料的激发光;透过从发光材料发出的光;和,将热从发光材料导出至冷却片。该套件包括窗口和用于窗口的保持器。
154 具有冷却元件的发光装置 CN201680025245.7 2016-04-22 CN107532780A 2018-01-02 D·M·布鲁尔斯; V·S·D·吉伦; G·M·卡伦; M·米尔萨德格希; L·范德特姆佩尔
一种发光装置(1),包括:第一光源(21)和第二光源(22)、发光元件(4)、第一冷却组件(5)和第二冷却组件(6),发光元件(4)包括第一光输入表面(41)、第二光输入表面(42)、光出射表面(43)、另一第一表面(44)和另一第二表面(45),第一冷却组件(5)包括第一冷却元件(52)和第一光源板(51),其中一个光源安装在第一光源板(51)上,并且第二冷却组件(6)包括第二冷却元件(62)和第二光源板(61),另一个光源安装在第二光源板(61)上,并且第二冷却组件(6)被布置成具有与发光元件的另一第一表面(44)机械和热接触的表面(621),从而形成第一界面,并且第一冷却组件(5)被布置成具有与发光元件的另一第二表面(45)机械和热接触的表面(521),从而形成第二界面,第一界面和第二界面具有小于10μm的平坦度,并且发光元件的另一第一表面(44)和另一第二表面(45)的均方根表面粗糙度RRMS包含在1μm
155 具有多个发光单元的LED冷库灯 CN201610273803.3 2016-04-28 CN107327738A 2017-11-07 杨阳
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多个发光单元的LED冷库灯,包括灯体、金属罩和灯盘,金属罩由顶端金属环和均匀连接于顶端金属环与灯体之间的金属支撑件组成,金属支撑件之间设置有玻璃罩;灯盘设置在玻璃罩与灯体形成的空间内,灯盘可拆卸地安装在灯体上;灯盘从内到外依次设置有主发光单元、第一辅发光单元和第二辅发光单元,主发光单元、第一辅发光单元和第二辅发光单元上分别设有多个LED光源。本发明设置辅发光单元作为备用灯,同时由于辅发光单元是单独控制的,可与主发光单元配合发光,通过控制发光单元的个数来增加或者降低LED冷库灯的光强,既可调节光强,还能节能节电。
156 发光半导体LED器件散热 CN201610083454.9 2016-02-07 CN106996549A 2017-08-01 刘建忠
发明“发光半导体器件LED散热”,对于发热量很大的发光半导体器件LED提出了效率比较高的散热方式。本发明内容组成为:中空的壳体,壳体由金属或者陶瓷制成。在壳体上贴附发光半导体LED器件,发光半导体LED器件紧贴在壳体上,向中空壳体内注入和流出冷却水的金属管。通过用冷却水的循环,带走半导体LED器件的热量,给发光半导体LED器件进行散热。
157 冷发光键盘及其制造方法 CN201610185526.0 2016-03-29 CN105632826A 2016-06-01 陈伟良
发明公开一种冷发光键盘及其制造方法,该键盘包括面板、主控电路板、机械键帽、底板、电源线、发光PCB板以及发光管,发光管包括在机各机械键帽下独立发光的键帽LED灯以及在铝面板侧边发光的透明件发光管,键帽LED灯与主控电路板电连接,透明件发光管与发光PCB板相连,发光PCB板与主控电路板电连接,主控电路板设置在铝面板与底板之间,底板上开设有便于液体流出的泄水孔,机械键帽插装在主控电路板相适配的位置,电源线从主控电路板引出并接通电源,机械键帽与主控电路板之间还设置有防止液体流入主控电路板的防水罩;这样从机械键帽之间的缝隙中倾倒的液体就无法流入主控电路板中,只能渗入底板并通过泄水孔流出。
158 用于改进的冷却的发光装置 CN201580001532.X 2015-07-03 CN105579765A 2016-05-11 R·A·M·希克梅特; B·莫斯; C·克莱杰南
提供一种发光装置,其包括布置在载体(10)上的发光元件(20)阵列,所述载体具有面朝由所述载体至少部分包围的内部空间的内表面(11),以及外表面(12),并且其中所述发光元件(20)布置为向内部空间发光,以及具有套壳体的管状波长转换构件(30),所述套壳体包括面朝部分由所述波长转换构件包围的内部空间的光接收内套壳表面(31),以及外套壳表面(32),波长转换构件(30)布置为与所述载体(10)相邻从而经由所述光接收内套壳表面(31)接收由所述发光元件(20)发射的光。发光装置提供了改善的冷却并且实现了高流明输出而没有过热
159 制冷设备及其发光搁架组件 CN201310693052.7 2013-12-17 CN103615863B 2016-01-13 潘舒伟; 张贤中; 潘巨忠; 吕正光
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冷设备及其发光搁架组件。发光搁架组件包括:分别与电源的正极和负极相连的两条导电件,每个导电件上具有至少一个导电条;搁架,所述搁架包括玻璃板和后饰条,后饰条内具有容纳腔,容纳腔的前侧壁上具有多个灯孔;具有多个LED灯的LED灯条,LED灯条容纳在容纳腔内且两端分别延伸出正极电源线和负极电源线;以及两个通电组件,所述两个通电组件连接在LED灯条的两端且分别与正极电源线和负极电源线相连,通电组件被构造成将正极电源线和负极电源线分别与两个位置对应的导电条电连接。根据本发明的发光搁架组件,使得搁架的整个区域上都能实现光照,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且成本低。另外,搁架在任意一个位置时都可以被点亮。
160 微通道冷却的高热负荷发光装置 CN201410643691.7 2011-01-26 CN104613441A 2015-05-13 J·S·达姆; M·琼吉瓦尔德; G·坎贝尔
微通道冷却的高热负荷发光装置。微通道冷却的UV固化系统及其部件被提供。按照一个实施例灯头包含:光学宏反射器、LED阵列和微通道冷却器组件。该阵列被放置在该反射器内,并有高填充因子和高纵横比。该阵列提供高辐照度输出光束图形,在离开该反射器窗口的外表面至少1mm的工件表面上有大于25W/cm2的峰值辐照度。该微通道冷却器组件在LED的p-n结之间维持小于或等于摄氏80°的大体上等温状态。该微通道冷却器组件还为该阵列提供公共阳极基片。通过把该阵列安装于微通道冷却器组件,热高效的电连接被形成在该阵列和公共阳极基片之间。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