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 |
一种合成孔径雷达仿真测试方法 |
CN201610973750.6 |
2016-11-03 |
CN106646401B |
2019-12-20 |
韩松; 王岩飞; 牛晓丽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合成孔径雷达(SAR)仿真测试方法。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合成孔径雷达仿真测试方法,将被测SAR固定在地面工作,对空观测,目标以配合的方式在空中以设定的参数和方式飞过SAR的观测区域,目标的飞行轨迹和姿态可测,测量与SAR工作同步并同步记录测量参数,本发明可以在最可能接近SAR实际飞行的情况下,对SAR进行仿真测试,大幅度降低SAR试验的成本和风险,并且,特别适用于弹载SAR、星载SAR等无法进行真实挂载试飞的SAR系统测试。 |
122 |
一种合成孔径雷达图像识别方法 |
CN201811430191.X |
2018-11-28 |
CN109993050A |
2019-07-09 |
占荣辉; 田壮壮; 张军; 欧建平; 陈诗琪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合成孔径雷达图像识别方法,目的是解决目前SAR图像识别方法识别不准确的问题。技术方案是以卷积神经网络为基础,在卷积层中引入卷积核的权值。首先根据SAR图像构建神经网络模型,并将SAR图像通过网络前向传播得到概率预测值;将概率预测值与图像的类别标签进行匹配对比,得到目标损失函数;然后,采用后向传播算法对神经网络模型中的参数进行调整。最后将待识别的SAR图像通过训练完成的网络进行识别,得到识别结果。采用本发明可避免识别过程对专家经验的依赖性,同时避免识别的主观性和武断性;且本发明在卷积神经网络的卷积层中引入卷积核的权值,且可对卷积核的权值进行自适应调节,进一步提高了目标分类识别的准确性。 |
123 |
合成孔径雷达稀疏成像方法 |
CN201610384461.2 |
2016-06-02 |
CN105842699B |
2019-04-23 |
张冰尘; 魏中浩; 毕辉; 吴一戎 |
一种SAR稀疏成像方法,包括:构造全孔径回波模拟算子M,并得到模拟回波数据;基于所述模拟回波数据来构建雷达观测方程;根据构建的雷达观测方程,建立基于SAR回波模拟算子的Lq正则化成像模型;以及采用阈值迭代方法求解建立的基于SAR回波模拟算子的Lq正则化成像模型,以便重建观测场景散射强度X*。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SAR成像方法,可以在低于奈奎斯特率采样下实现成像,并可抑制旁瓣,从而获得更清晰的SAR图像。 |
124 |
一种大前斜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方法 |
CN201710439411.4 |
2017-06-12 |
CN107290747B |
2019-02-19 |
傅雄军; 袁大森; 谢民; 李德胜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前斜视合成孔径雷达(SAR)成像方法,该方法首先对SAR原始回波数据做距离向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后进行距离压缩;其次进行走动校正;再进行方位向FFT后进行弯曲校正;然后进行距离向快速傅里叶逆变换(IFFT)后进行高次相位补偿;最后再进行方位向IFFT后,进行方位向相位的五阶泰勒展开式中高次项补偿,对方位补偿后的数据进行方位向FFT,得到最终的SAR图像。相比传统的斜视SAR成像方法,本方法可实现较大斜视角的SAR成像,能实现较大方位聚焦深度下的高精度SAR成像。 |
125 |
一种机载合成孔径雷达干涉定标方法 |
CN201811285426.0 |
2018-10-31 |
CN109254269A |
2019-01-22 |
刘国祥; 张瑞; 师悦龄; 饶杨丽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载合成孔径雷达干涉定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观察三维重建模型,确定载机坐标系中的待定参数,包括Y方向基线分量、Z方向基线分量、干涉相位、初始斜距、多普勒频率;基于最小二乘方程建立干涉定标模型;分析三维重建模型,将干涉参数的敏感度系数分解为三维坐标对干涉参数的偏导;利用正则化方法寻找正则化参数,建立参数修正模型;提出了基于三维重建模型的新通用机载InSAR定标模型,提高InSAR提取DEM的可靠性和精度,模型中的基线、多普勒频率、干涉相位和斜距等参数,各参数对定位的敏感度系数差异大,为避免敏感度矩阵病态导致解算失败的现象发生,引入正则化方法改进干涉定标模型,获取精确的参数改正值,得到可靠的方程解。 |
126 |
一种合成孔径雷达杂波对消方法 |
CN201810972397.9 |
2018-08-24 |
CN108710117A |
2018-10-26 |
李中余; 余怀秦; 刘竹天; 武俊杰; 黄钰林; 杨建宇 |
本发明公开一种合成孔径雷达杂波对消方法,针对现有的杂波对消方法中不能保留较多运动目标信息的问题,本发明通过在回波域方位向时移,利用BP算法进行成像,而后在图像域补偿相位,消除由于两接收天线水平排布位置不同导致的距离历史误差,从而使得两通道对静止目标的回波完全相同,实现在对消之后静止杂波被对消,而运动目标由于其自身速度和回波域方位向时移的影响在对消后仍有大量剩余;本发明的方法与现有的其它DPCA杂波对消方法相比,动目标剩余量更多。 |
127 |
宽角合成孔径雷达的成像方法及装置 |
CN201710877718.2 |
2017-09-25 |
CN107817492A |
2018-03-20 |
魏中浩; 张冰尘; 吴一戎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宽角合成孔径雷达的成像方法,包括:对宽角合成孔径雷达的整个孔径的回波进行后向投影成像,确定部分已知支撑集;按照一预定角度,将整个孔径划分为多个子孔径,确定重构模型;基于硬阈值迭代算法,根据所述重构模型、部分已知支撑集和后向投影成像算子,确定子孔径图像的散射强度;提取孔径图像的所有坐标在各子孔径图像中散射强度的最大值,确定综合图像。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对应的装置。本发明通过后向投影,基于改进压缩感知方法和部分已知支撑集的硬阈值迭代算法,改进了传统压缩感知的宽角合成孔径雷达子孔径成像方法,有效重构了WASAR中各向异性目标的各方位散射,减少了虚假目标数量,能达到更好的视觉效果。 |
128 |
一种大前斜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方法 |
CN201710439411.4 |
2017-06-12 |
CN107290747A |
2017-10-24 |
傅雄军; 袁大森; 谢民; 李德胜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前斜视合成孔径雷达(SAR)成像方法,该方法首先对SAR原始回波数据做距离向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后进行距离压缩;其次进行走动校正;再进行方位向FFT后进行弯曲校正;然后进行距离向快速傅里叶逆变换(IFFT)后进行高次相位补偿;最后再进行方位向IFFT后,进行方位向相位的五阶泰勒展开式中高次项补偿,对方位补偿后的数据进行方位向FFT,得到最终的SAR图像。相比传统的斜视SAR成像方法,本方法可实现较大斜视角的SAR成像,能实现较大方位聚焦深度下的高精度SAR成像。 |
129 |
多测绘带条带合成孔径雷达成像 |
CN201480008076.7 |
2014-02-08 |
CN105229488B |
2017-10-03 |
迭戈·卡拉布雷塞 |
本发明涉及一种SAR成像方法,该SAR成像方法包括:借助于合成孔径雷达来对地球表面的区域执行条带模式下的N个SAR采集,该合成孔径雷达通过空中平台或卫星平台来运输,并且该合成孔径雷达包括单个非分区天线和耦接至所述单个非分区天线的单个接收器,N为大于1的整数。该方法还包括:基于所执行的条带模式下的每个SAR采集来生成经由条带模式下的所述SAR采集所观测的相应测绘带的区域的SAR图像。 |
130 |
一种合成孔径雷达图像拼接方法 |
CN201611186501.9 |
2016-12-21 |
CN106780309A |
2017-05-31 |
罗湾; 张红波; 王玉琪 |
本发明涉及合成孔径雷达图像拼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合成孔径雷达图像拼接方法。拼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选取相邻的一个参考图和一个实时图;图像预处理;尺度不变特征变换特征点提取;特征点粗配准;配准点对精配准;估算实时图相对于参考图的旋转角度、尺度因子和平移量;对实时图进行仿射变换;对参考图和实时图进行融合处理,得到拼接图;将拼接图作为新的参考图并重复上述步骤,直到完成所有子图像的拼接。本发明的合成孔径雷达图像拼接方法,利用多幅SAR图像,通过提取不同图像的SIFT特征进行配准,并估计出SAR图像间的变换参数,通过仿射变换、插值、融合实现高性能SAR图像序列拼接;并且,具有大幅宽、多视角的SAR图像序列拼接能力。 |
131 |
一种星载合成孔径雷达仿真测试装置 |
CN201610960006.2 |
2016-11-03 |
CN106546963A |
2017-03-29 |
韩松; 牛晓丽; 王岩飞; 郭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星载合成孔径雷达仿真测试装置,包括:星载遥测数据接收设备、数据转换设备、数据采集与分析设备、SAR波束指向控制设备。利用本发明,被测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在地面工作,对其进行仿真测试,测试结果与合成孔径雷达挂载在轨道的测试结果具有接近真实的可比性,本发明的装置,可以在星载SAR发射前,进行接近于实际飞行的仿真测试,在地面测试阶段实现对星载SAR的性能指标进行充分验证。 |
132 |
稀疏合成孔径雷达多视成像方法 |
CN201310674295.6 |
2013-12-11 |
CN104714230B |
2017-03-29 |
张冰尘; 方健; 蒋成龙; 洪文; 吴一戎; 徐宗本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稀疏合成孔径雷达多视成像的方法。该方法采用基于频域运算的回波模拟算子,建立多视观测与欠采样回波数据之间的观测模型,实现了多视技术和压缩感知技术的融合,实现欠采样下稀疏目标场景的多视成像。 |
133 |
一种机载合成孔径雷达仿真测试装置 |
CN201610959970.3 |
2016-11-03 |
CN106443608A |
2017-02-22 |
韩松; 牛晓丽; 王岩飞; 郭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机载合成孔径雷达仿真测试装置,其包括:飞行系统和地面系统。利用本发明,可以将被测机载合成孔径雷达放置在地面,进行仿真测试,测试结果与机载合成孔径雷达在其最终安装的飞机平台上挂载试飞的测试结果具有接近真实的可比性,本发明的装置,可以在装机试飞前,对机载合成孔径雷达性能进行仿真测试,大幅度降低挂载飞机试飞成本和试验风险。 |
134 |
合成孔径雷达图像序列生成方法 |
CN201610391067.1 |
2016-06-03 |
CN106093940A |
2016-11-09 |
洪文; 李洋; 薛斐腾; 郭小洋; 王建峰; 郭胜龙 |
一种圆迹SAR图像序列生成方法,包括:将圆迹SAR360°全孔径平均划分成R个子孔径,并得到各个子孔径图像每点像素的极化协方差矩阵;对每个像素位置计算得到R个子孔径图像3×3统计窗口内的差异性似然比,对所述差异性似然比进行排序得到最大似然比以及与最大似然比相对应的子孔径的序号,作为方位向散射中心差异最大的差异最大子孔径;计算与所述差异最大子孔径对应的恒虚警似然比,并得到恒虚警概率,将所述恒虚警概率与门限虚警概率进行比较,若恒虚警概率大于门限虚警概率,消除所述差异最大子孔径在该像素点的散射贡献;针对在该像素点具有散射贡献的每个子孔径进行协方差矩阵的非相干累加,得到结果图像在该像素点的极化协方差矩阵。 |
135 |
一种合成孔径雷达图像噪声抑制方法 |
CN201610223071.7 |
2016-04-11 |
CN105931195A |
2016-09-07 |
颜露新; 韩阳; 罗春桉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合成孔径雷达图像相干噪声的抑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合成孔径雷达原始图像,取参考图像块;对于每一个参考图象块,进行相似块匹配,找出备选相似块并按列堆积成噪声污染的观测矩阵;(2)根据相干噪声统计特性建立能量泛函模型;(3)求解得到低秩矩阵L:(4)对于每一个参考图像块,将其备选相似图像块对应的低秩矩阵L的各列堆成替换图像块;对于同一图像块,将多个替换图像块进行加权平均处理后得到噪声抑制结果图像。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考虑到高斯型噪声和泊松型噪声,兼顾相干斑噪声去除和图像细节保存。 |
136 |
合成孔径雷达自聚焦方法 |
CN201410467978.9 |
2014-09-15 |
CN104251990B |
2016-08-24 |
李文超; 蒲巍; 杨建宇; 黄钰林; 武俊杰; 李中余; 杨海光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合成孔径雷达自聚焦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距离向脉冲压缩、距离徙动校正、方位去斜、坐标下降多维相位误差估计、估计单个方位单元相位误差、输出多维相位误差估计值和补偿相位误差。本发明的合成孔径雷达自聚焦方法使用坐标下降法对各方位时刻相位误差进行多维联合估计,使用多维投影的方法将一维搜索求解最大对比度的问题转化为求解四次多项式的问题,大大减小了运算量;同时本发明对方位向相位误差的估计具有无阶数限制的特点。 |
137 |
多角度合成孔径雷达数据获取的方法 |
CN201410217041.6 |
2014-05-21 |
CN103954964B |
2016-06-01 |
王彦平; 韩阔业; 林赟; 洪文; 王卫延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角度合成孔径雷达数据获取的方法。该方法利用条带合成孔径雷达方式录取地物场景多角度散射回波数据可突破场景受限约束的优点,在雷达平台运动过程中,通过采用不同方位指向的多个发射/接收天线,形成多个天线照射波束,发射并接收具有正交编码特性的脉冲信号,以条带方式录取同一场景或目标的多个视角散射回波数据,并通过成像处理方法获取包含多角度散射信息的大范围的、连续的目标条带场景二维微波图像,适用于对散射特性随方位角变化的目标场景如建筑物进行对地观测。 |
138 |
合成孔径雷达图像边缘增强的方法 |
CN201210171874.4 |
2012-05-29 |
CN103455975B |
2016-02-03 |
尤红建; 张翰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合成孔径雷达图像边缘增强的方法,包括:对于合成孔径雷达原始图像中每一个像素计算其归一化均值比;以合成孔径雷达原始图像中每一个像素的归一化均值比作为该像素的灰度值,重新绘制合成孔径雷达图像。本发明的方法中,应用了序列均值比优化得到相应元素的灰度值,重绘合成孔径雷达图像,增强了合成孔径雷达图像的边缘强度。 |
139 |
多测绘带条带合成孔径雷达成像 |
CN201480008076.7 |
2014-02-08 |
CN105229488A |
2016-01-06 |
迭戈·卡拉布雷塞 |
本发明涉及一种SAR成像方法,该SAR成像方法包括:借助于合成孔径雷达来对地球表面的区域执行条带模式下的N个SAR采集,该合成孔径雷达通过空中平台或卫星平台(30)来运输,并且该合成孔径雷达包括单个非分区天线和耦接至所述单个非分区天线的单个接收器,N为大于1的整数。条带模式下的每个SAR采集均使用相对于合成孔径雷达的飞行方向的相应斜视角来执行,所述相应斜视角等于或不同于用于执行条带模式下的其它N-1个SAR采集的斜视角。条带模式下的每个SAR采集均使用相对于合成孔径雷达的天底的相应仰角来执行,所述相应仰角不同于用于执行条带模式下的其它N-1个SAR采集的仰角,从而使得条带模式下的每个SAR采集均与地球表面的相应测绘带有关,该相应测绘带不同于与经由条带模式下的其它N-1个SAR采集所观测的测绘带。条带模式下的每个所执行的SAR采集包括下述的相应雷达发送和接收操作:该相应雷达发送和接收操作单独地或成组地与所执行的条带模式下的其它N-1个SAR采集的单个或成组的雷达发送和接收操作在时间上交错,并且该相应雷达发送和接收操作包括:沿由用于条带模式下的所述SAR采集的相应斜视角和相应仰角所定义的相应采集方向的相应雷达波束的发送和接收,从而使得所述相应采集方向彼此平行,而不与所执行的条带模式下的其它N-1个SAR采集的采集方向平行。该方法还包括:基于所执行的条带模式下的每个SAR采集来生成经由条带模式下的所述SAR采集所观测的相应测绘带的区域的SAR图像。所有生成的SAR图像具有同一方位角分辨率,该方位角分辨率等于合成孔径雷达的单个非分区天线的沿方位角方向的物理或等效长度的一半。 |
140 |
机载合成孔径雷达运动误差补偿方法 |
CN201410713789.5 |
2014-11-29 |
CN104330779A |
2015-02-04 |
王海鸿; 解嘉宇; 郑义成; 李勇; 刘喆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载合成孔径雷达运动误差补偿方法;其步骤包括:初始化参数,距离压缩,距离维快速傅里叶变换,场景分块,各区块参考点补偿,各区块非均匀快速傅里叶变换和各区块拼接成像。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机载合成孔径雷达运动误差补偿方法利用已知的运动轨迹误差,对起伏大场景目标区域进行分块处理,采用非均匀快速傅里叶变换对各个分块场景进行运动误差补偿,有效整合了各分块区域的成像结果,使本发明的机载合成孔径雷达运动误差补偿方法能够针对大场景起伏目标成像区域进行高效运动误差补偿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