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领域 / 近红外光谱 / 专利数据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 近红外光谱 CN200710157120.2 2007-11-30 CN101201319B 2010-06-02 金尚忠; 王动民; 袁琨; 陈华才; 朱周洪; 王焱华; 柴金朝
近红外光谱仪,属于光电测试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近红外光源准直透镜配合构成光源系统,准直透镜后部位置配合设置光强调制盘和滤光片盘,之后配合设置由双光路斩光盘、反射镜构成的双光路变换装置,双光路变换装置与前部设置的积分球光路连接,积分球上配合设置旋转样品池及与信号处理器连接的光电探测器。本发明结构简单、造价低廉,使用时可像连续波长型光谱仪一样,利用基于连续谱的定标方法,针对某一种特殊的分析成分,无需在研发仪器阶段确定仪器的特征波长;且利用滤光片型较大带宽的特性和积分球、双光路、旋转旋转样品池等结构设置,实现了准连续波长型光谱仪的技术效果,大大提高滤光片型光谱仪的信噪比稳定性和通用性。
2 近红外光谱 CN200710157120.2 2007-11-30 CN101201319A 2008-06-18 金尚忠; 王动民; 袁琨; 陈华才; 朱周洪; 王焱华; 柴金朝
近红外光谱仪,属于光电测试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近红外光源准直透镜配合构成光源系统,准直透镜后部位置配合设置光强调制盘和滤光片盘,之后配合设置由双光路斩光盘、反射镜构成的双光路变换装置,双光路变换装置与前部设置的积分球光路连接,积分球上配合设置旋转样品池及与信号处理器连接的光电探测器。本发明结构简单、造价低廉,使用时可像连续波长型光谱仪一样,利用基于连续谱的定标方法,针对某一种特殊的分析成分,无需在研发仪器阶段确定仪器的特征波长;且利用滤光片型较大带宽的特性和积分球、双光路、旋转旋转样品池等结构设置,实现了准连续波长型光谱仪的技术效果,大大提高滤光片型光谱仪的信噪比稳定性和通用性。
3 一种近红外光谱仪装置 CN201810622922.4 2018-06-15 CN108627476B 2019-03-15 吴城杰
发明公开了一种近红外光谱仪装置,包括机柜以及设置在所述机柜内的辐射腔,所述辐射腔左右内壁中相对称设有与辐射腔相通的收纳槽,所述辐射腔底部内壁中设有与辐射腔相通的第一导滑槽,所述第一导滑槽左右内壁中对称通设有与第一导滑槽相通的第二导滑槽,所述第二导滑槽顶部内壁中对称设有位于所述辐射腔两端且与所述第二导滑槽相通的第三导滑槽,所述第三导滑槽与所述收纳槽之间相通设有第四导滑槽,所述收纳槽内滑动配合连接有载板,左边所述载板靠近右端端面上设有光接受器;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自动化程度高,清洁便利,稳定性能高。
4 一种近红外光谱仪装置 CN201810622922.4 2018-06-15 CN108627476A 2018-10-09 吴城杰
发明公开了一种近红外光谱仪装置,包括机柜以及设置在所述机柜内的辐射腔,所述辐射腔左右内壁内相通设有相对称的收纳槽,所述辐射腔底部内壁内相通设有第一导滑槽,所述第一导滑槽左右内壁内相通设有相对称的第二导滑槽,所述第二导滑槽顶部内壁内相通设有位于所述辐射腔两端相对称的第三导滑槽,所述第三导滑槽与所述收纳槽之间相通设有第四导滑槽,所述收纳槽内滑动配连接有载板,左边所述载板靠近右端端面上设有光接受器;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自动化程度高,清洁便利,稳定性能高。
5 在线近红外光谱 CN02125852.X 2002-07-30 CN1472525A 2004-02-04 袁洪福; 褚小立; 陆婉珍
发明公开了一种在线近红外光谱仪,该仪器是由光源、透镜组、光纤耦合器、光纤、光纤开关、光纤测样器、空白参比池、标准滤光片、狭缝、平面镜、光栅、平场正交光学组和线阵电荷耦合器件检测器组成的。该近红外光谱分辨率高,价格低,易维护,稳定性能好。
6 近红外光谱检测仪 CN202311085976.9 2023-08-28 CN116818711B 2023-11-10 王茺; 岳磊; 彭海根; 宋家瑜; 王晓龙
发明公开了近红外光谱检测仪,包括近红外仪以及安装在近红外仪底部的移动架,所述近红外仪内设置有光线发生架,所述近红外仪内开设有检测腔以及位于近红外仪上光线射向检测腔的检测镜头;检测分板,用于进行分光,方便移动检测的检测分板位于所述近红外仪的外壁上,所述第二反光镜斜上朝向所述聚光镜,本发明通过可以进行移动的扫描头能够完成上下扫描,提高照射效率提高检测效果的同时,还能方便使用者的使用;通过设置的光线整形收集管对偏移发散的光线进行对齐,即便没有完成编码的光束也可完成整形,从而达到良好的照射需求,通过设置的可进行编码的光线分束器能够根据需求定制光线。
7 近红外光谱检测仪 CN202311085976.9 2023-08-28 CN116818711A 2023-09-29 王茺; 岳磊; 彭海根; 宋家瑜; 王晓龙
发明公开了近红外光谱检测仪,包括近红外仪以及安装在近红外仪底部的移动架,所述近红外仪内设置有光线发生架,所述近红外仪内开设有检测腔以及位于近红外仪上光线射向检测腔的检测镜头;检测分板,用于进行分光,方便移动检测的检测分板位于所述近红外仪的外壁上,所述第二反光镜斜上朝向所述聚光镜,本发明通过可以进行移动的扫描头能够完成上下扫描,提高照射效率提高检测效果的同时,还能方便使用者的使用;通过设置的光线整形收集管对偏移发散的光线进行对齐,即便没有完成编码的光束也可完成整形,从而达到良好的照射需求,通过设置的可进行编码的光线分束器能够根据需求定制光线。
8 近红外光谱分析仪 CN201910298033.1 2019-04-15 CN109975239A 2019-07-05 王明; 刘新; 张倩; 平阳; 于金莹; 谭雅蓉
发明涉及谷物品质检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近红外光谱分析仪,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光源装置、分光装置、反应池和检测装置,所述分光装置与所述光源装置对应设置,所述反应池包括积分球和多个样品盒,所述积分球与所述分光装置对应设置,用以使单色光由所述积分球的第一端射入并照射在所述积分球的第二端,多个所述样品盒设置在旋转装置上,多个所述样品盒可旋转的设置在所述积分球的第二端处,所述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积分球内。通过旋转样品盒实现对不同样品的光谱扫描检测,简单方便,提高检测效率,保证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9 一种近红外光谱 CN201410427765.3 2014-08-28 CN105371950A 2016-03-02 田荣侠
一种近红外光谱仪。本发明包括光源、第一反射镜、第二反射镜、第三反射镜、第一准直镜、第二准直镜、第一透镜、第二透镜、样品池、光栅、夹缝、球面镜、CCD检测器、A/D转换器、PC机、打印机;光源发出光束经过第一准直镜射出平行竖直的光线,照射在第一反射镜上,经过第一反射镜的反射射出,直接射在第一透镜上变成汇聚的光线,再通过样品池的处理射出交叉发散的光线,交叉发散的光线直接照射在第二透镜上,通过第二透镜的处理再变成汇聚的光,透过夹缝再照射在第二反射镜上;由第二反射镜反射照在第二准直镜上,反射出的光线再经过光栅和球面镜的反射处理,最后由CCD检测器处理。
10 一种近红外光谱分析法 CN201410575429.3 2014-10-25 CN104330381A 2015-02-04 郝青
发明涉及一种光学分析方法,具体涉及一种近红外光谱分析法。一种近红外光谱分析法,包括以下步骤:筛选建模样品;对上述建模样品进行化学方法测定,作为建模标准值;对上述建模样品进行扫描得到样品光谱;确定最佳建模模型;验证模型的稳定性以及预测能,当RPD>3时,模型稳定性和预测性良好;在模型稳定性和预测性良好的情况下,通过模型对样品光谱进行预处理;对经过预处理后的样品光谱采用分析模型加以分析评价,得到待测样品的待测成分含量,测得的待测成分含量其值越接近1,预测含量越接近真值。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近红外光谱分析法,建立的模型稳定性以及预测性能良好,测得的待测成分含量较高,本方法实用,易于推广。
11 在线近红外光谱 CN02125852.X 2002-07-30 CN1195976C 2005-04-06 袁洪福; 褚小立; 陆婉珍
发明公开了一种在线近红外光谱仪,该仪器是由光源、透镜组、光纤耦合器、光纤、光纤开关、光纤测样器、空白参比池、标准滤光片、狭缝、平面镜、光栅、平场正交光学组和线阵电荷耦合器件检测器组成的。该近红外光谱分辨率高,价格低,易维护,稳定性能好。
12 一种近红外光谱分析仪 CN200610000212.5 2006-01-06 CN1995972A 2007-07-11 孙岩峰; 陆婉珍
提供一种近红外光谱分析仪,该分析仪包括光源、样品池、光收集单元、分光检测单元、数据处理单元和光具平台;其中,该分析仪还包括导轨,导轨位于光具平台上,样品池与导轨滑动配合,所述光收集单元为漫透射光收集装置。本发明的样品池是可移动的,这样在进行固体样品分析时可以改变光源在样品池上的照射位置,从而可以对固体样品进行多位置分析。此外,漫透射光收集装置可以有效的收集光源照射在固体样品上所产生的散射光并提供给分光检测单元。
13 近红外光谱 CN201521125215.2 2015-12-29 CN205374297U 2016-07-06 万成富; 赵朋辉; 刘大鹏
本实用新型属于检测仪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近红外光谱仪,所述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之间设有第一限位柱、第二限位柱,所述第一电路板上设有第一下限位槽、第二下限位槽,所述第二电路板上设有第一上限位槽,第二上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柱一端穿过第一上限位槽,另一端穿过第一下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柱一端穿过第二上限位槽,另一端穿过第二下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柱外面套有第一限位弹簧,所述第二限位柱外面套有第二限位弹簧,所述第一限位弹簧、第二限位弹簧均位于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之间,所述第一限位柱一端设有第一上紧固螺栓,另一端设有第一下紧固螺栓,所述第二限位柱一端设有第二上紧固螺栓,另一端设有第二下紧固螺栓。
14 近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同步测量装置 CN202410198000.0 2024-02-22 CN118090663A 2024-05-28 任伟; 温大新; 刘阳; 何恺源
发明涉及一种近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同步测量装置,包括近红外光谱仪、第一光纤跳线、第一光纤转接头、准直透镜、样品平台、耦合透镜、第二光纤转接头、第二光纤跳线、激光器、第三光纤跳线、拉曼探针、第四光纤跳线、光栅光谱仪,以及控制器,第一光纤跳线与近红外光谱仪和第一光纤转接头连接,第二光纤跳线与近红外光谱仪和第二光纤转接头连接,第一光纤转接头到第二光纤转接头之间设有准直透镜、样品平台以及耦合透镜,第三光纤跳线与激光器和拉曼探针连接,第四光纤跳线与光栅光谱仪和拉曼探针连接,拉曼探针与第一光纤转接头处于不同高度。本申请可以同步检测样品的近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实现样品的快速检测分析。
15 一种近红外光谱模型转移方法及装置 CN202410083595.5 2024-01-19 CN118016178A 2024-05-10 郭军伟; 张诺涵; 赵乐; 聂聪; 李蓓蓓; 王洪波; 樊美娟; 刘雨
发明涉及一种近红外光谱模型转移方法及装置,属于仪器校准技术和化学计量学模型迁移技术领域。分别利用主机和子机获取相同标准样品的光谱数据,得到对应的标准光谱矩阵集,分别对主机和子机的标准光谱矩阵集进行Q型因子分析,得到主机和子机对应的标准光谱矩阵集旋转后的因子得分矩阵以及因子的载荷矩阵;分别利用主机、子机对应的因子得分矩阵和载荷矩阵重组主机和子机的光谱矩阵,根据重组后的主机、子机对应光谱矩阵得到主机和子机间的光谱转换关系矩阵,利用光谱转换关系矩阵得到子机在主机上的转换光谱,利用转换光谱进行子机的光谱校正,以实现子机内预测模型的转移。本方法计算复杂度小,工作量较低。
16 纤维长度的近红外光谱测定方法 CN202410190498.6 2024-02-21 CN118010675A 2024-05-10 徐海宁; 涂白连; 伍艳芳; 刘新亮; 郑永杰; 张月婷; 戴小英; 温世钫; 郭捷
发明公开了纤维长度的近红外光谱测定方法,涉及纤维长度测定技术领域,通过对另一部分样本进行预处理后进行等量称重,用于近红外光谱采集,通过近红外光谱仪采集等量称重样本的红外光谱,进行多次光谱采集后,取平均光谱作为样本的表征光谱,将测得的样品标准纤维长度赋值于采集得到的表征光谱,导入化学计量学软件NIRCal进行分析,选择相应的建模方法、建模波段、预处理方法建立定量分析模型,选用内部交叉验证的方法检验模型,进行参数校正,通过校正的模型对多个样品采集原始近红外光谱图,基于氏距剔除异常样品。所建模型参数性能较好,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能够用于快速准确的预测闽楠纤维长度。
17 一种近红外光谱数据分段预处理方法 CN202111240186.4 2021-10-25 CN114062306B 2024-04-05 杜一平; 杨吴烨; 王海婷; 马腾洲; 吴婷; 熊訚然; 王健
发明公开了一种光谱数据分段预处理方法,在将整条光谱划分成若干个光谱区间后,通过使用优化算法,去寻找得到每个光谱区间下最适合它自己的预处理方法,各自进行预处理,之后再进行常规的后续化学计量学建模。本发明的近红外光谱数据分段预处理方法可以解决传统方法中,全波段统一采用的预处理方法与不同光谱区域各自最适合的预处理方法不一致的问题,从而大大提高预处理的效果,提高模型的性能。
18 一种基于近红外光谱的快速检测方法 CN202211709790.1 2022-12-29 CN117074356A 2023-11-17 唐勇; 高慧; 黄宇新; 吴新宇; 贺瑞妍; 姚博; 陈广川; 谌凯兰; 冯婉清; 刘充; 万海伦; 杨泽鹏; 王远会
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近红外光谱的快速检测方法,涉及到奶酒检测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选取待测的奶酒样品;采集建模数据;确定近红外光谱采集参数;扫描样品背景;取待测样品,进行扫描,获得光谱;确定定量分析模型的评价准则;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模型,并检测准确性;通过模型测定样品的酒精度、总糖以及总酸;输出样品的测定值。本发明通过结合食品专业知识与近红外无损检测设备,运用偏最小二乘化学计量学数学模型算法来建立马奶酒酒精度、总酸、总糖的近红外快速定量检测模型,使其可以在马奶酒生产中得到应用推广,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马奶酒酒精度、总酸和总糖检测方法单一,处理麻烦、耗时耗且时效性差的问题。
19 一种便携式近红外光谱 CN202310515006.1 2023-05-09 CN116242804B 2023-08-15 岳磊; 王茺; 彭海根; 何涛; 汪雪梅
发明涉及红外光谱相关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近红外光谱仪,其包括第一合盖、以及与第一合盖滑动连接的第二合盖,第一合盖与第二合盖之间设置有近红外光谱仪;第二合盖上间隔设置有用于实时判断接触度变化的触感反馈模组,触感反馈模组内有线电连接有判断单元,判断单元与近红外光谱仪信号联通,本公开通过将近红外光谱仪的外壳设计为伸缩状,是为了实现近红外光谱仪可以在不工作的情况下,便于运输携带,不会因为其弧形或者特别形状的外形造成运输移动的困难;同时设置判断单元可以有效提高便携式红外光谱仪在非规则表面放置时的检测识别的准确性。
20 一种近红外光谱中药材质量检测系统 CN202310211878.9 2023-03-07 CN116183548A 2023-05-30 徐志杰; 潘浩宇
发明公开了一种近红外光谱中药材质量检测系统,包括近红外光谱信号传输模块、波形分析模块、质量检测终端,所述近红外光谱模块对中药材信号采集,然后通过信号传输模块将采集的中药材信号发送至波形分析模块,所述波形分析模块再传输至质量检测终端,所述质量检测终端对中药材信号进行质量模型分析检测,所述近红外光谱模块对中药材信号采集时,会将检测的中药材具体种类信息和采集的中药材信号一起发送至波形分析模块,所述波形分析模块包括数据量采集模块、均值采集模块、类比分析模块和信号判断模块、数据库,通过提高质量检测终端接收到10组正常的数据信号的准确性,实现提高近红外光谱中药材质量检测精度的效果。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