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领域 / 太阳光谱 / 专利数据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961 一种高效布局光照模组的牧草旋转塔 CN202210387278.3 2022-04-14 CN114679973A 2022-07-01 李红双; 吴冬明; 吴金星; 邢成
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布局光照模组的牧草旋转塔,该旋转塔包括:a)塔本体;b)围绕所述塔本体形成为限定路径的多层螺旋结构的轨道,在所述轨道的下方设置有光照模组;所述光照模组具有一LED灯;所述LED灯包括支架光源,所述支架设有基层、功能层,所述功能层为层,分为第一功能区和第二功能区,所述光源设于支架上。使荧光粉均匀分布在支架和芯片的表面,避免形成光斑;波宽稳定,光谱曲线更平缓,不出现明显波峰和波谷,具有连续性光谱,更接近于太阳光谱
962 包括具有纳米或微粒的涂料涂层的辐射冷却元件 CN202011403715.3 2020-12-04 CN114539841A 2022-05-27 李宪; 蔡东右; 孙秀旼; 林汉圭
发明涉及一种包括具有纳米或微粒的涂料涂层的辐射冷却元件,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如下特征的技术,该技术通过在各种表面上形成具有优异辐射冷却性能的涂料涂层,可以将太阳光谱中的光吸收降至最低,同时,将辐射冷却物质下方的热量放射到外部,以冷却材料表面或材料下方的温度,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本发明包括将在相当于大气窗口的波长范围考虑红外线放射率和对入射阳光的反射率而机械地连接已确定粒径和组成的纳米或微粒及所述纳米或微粒的表面的粘合剂混合在溶剂中的粘合剂的涂料溶液涂覆或染色在各种表面上之后而形成的涂料涂层。
963 一种柔性硒化锑/矿叠层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202111595120.7 2021-12-23 CN114388557A 2022-04-22 李梦洁; 赵志国; 赵东明; 秦校军; 丁坤; 刘家梁; 熊继光
发明提供了一种柔性硒化锑/矿叠层太阳能电池,包括依次设置的衬底、背电极、硒化锑吸收层、缓冲层窗口层、中间复合层、空穴传输层、钙钛矿吸收层、电子传输层与导电电极;所述中间复合层的材料选自化钼、氧化铟、氧化锌、掺氧化锌、氧化锡与C60中的一种或多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将多个带隙不同的光吸收剂组成多结太阳能电池,不仅可以拓宽太阳光谱的利用范围,同时可以降低光生载流子的热驰豫损失,进而提高了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
964 一种用于太阳能吸收的自组装纳米结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202110500398.5 2021-05-08 CN113235147B 2022-04-12 姚伯龙; 王宇通; 陈欢; 倪亚洲; 程广鸿; 王海潮; 张晋瑞
一种用于太阳能吸收的自组装纳米结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功能涂料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电化学处理直接在三种过渡金属复合的合金表面上构建自组装纳米结构,其纳米针阵列结构有利于光的捕获和表面反射的减少,可以实现对入射光的多重反射和吸收。薄膜的主要成分为过渡金属的尖晶石化物,主要是通过电化学诱导基底中金属的氧化而形成的。尖晶石氧化物的固有吸收是主要的吸收机理。这种结构的吸收涂层在太阳光谱上具有很高的吸收率,并且热损失低,具有优良的选择吸收性能。
965 一种CuO多孔纳米片、其制备方法及其在热催化和光热催化方面的应用 CN202010934560.X 2020-09-08 CN112047372B 2022-03-25 朱丽萍; 梁容; 楼子瑞
发明公开了一种CuO多孔纳米片、其制备方法及其在热催化和光热催化方面的应用。本发明采用I离子辅助热法制备前驱体,最终得到的CuO多孔纳米片具有较多的空位有利于提高催化剂的一氧化催化氧化活性。该CuO多孔纳米片在太阳光谱都有较强的吸收,具有高效的光热催化氧化一氧化碳的活性。本发明方法设备简单,易于操作,多孔纳米材料结晶质量好,尺寸均一,分布均匀,有利于大规模推广应用。利用光热催化,可实现无外加热源下高效的一氧化碳催化氧化反应。
966 具有增强的选择性红外发射的辐射制冷结构 CN202110347631.0 2021-03-31 CN113513858A 2021-10-19 黄宝陵; 林崇佳
发明提供了一种辐射制冷结构,该辐射制冷结构可使用基于溶液的工艺来制造,并且为日间辐射制冷提供了极大的红外选择性,其涉及太阳光谱内的低吸收率和大气透射窗口(8‑13微米)内的高发射率。该结构包括反射层、陶瓷红外选择性发射层和陶瓷发射增强层,并且陶瓷发射增强层能够增强辐射制冷结构在大气透射窗口内的整体发射率并避免在大气透射窗口之外的红外发射。红外选择性有助于更大程度地降低温度,特别是在高湿度地区。
967 一种基于磁控溅射的GaAs太阳能电池用减反射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202110681570.1 2021-06-18 CN113502451A 2021-10-15 李小强; 吴立宇; 张泽桦; 余梓枫; 吴祖骥; 屈盛官; 杨超
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磁控溅射的GaAs太阳能电池用减反射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减反射膜包括ZnO层及SiO2层,所述ZnO层及SiO2层交替堆叠,所述ZnO层及SiO2层的光学厚度分别为各层对应材料参考波长的0.1~0.25倍;所述ZnO层的折射率为1.9~2.1,所述SiO2层的折射率为1.4~1.6。本发明制备的减反射膜在宽光谱范围内与太阳光谱有较好的匹配性(300~1400nm范围内最优平均反射率低至7.05%),减反射效果较常规的减反射膜体系有所提升。
968 一种含平面醌式结构的小分子有机半导体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 CN201910717394.5 2019-08-05 CN110526932B 2021-08-10 王明; 黄峻; 李正; 王锴
发明涉及一种含平面醌式结构的小分子有机半导体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结构通式如式I所示。本发明所制备的基于此类平面醌式结构的小分子具有较好的溶解性,可溶于常见的有机溶剂,可以使用溶液加工制备有机光电子器件;对太阳光谱有较好的响应,因此可以用作有机太阳电池活性层材料;具有较好的平面性,能够提升载流子的迁移能,因此亦可用于制作有机场效应晶体管的活性层材料。
969 一种氯化镧熔盐介导的氮化钽光阳极及其制备方法 CN202010044387.6 2020-01-15 CN111155147B 2021-05-18 朱丽萍; 楼子瑞; 覃超; 梁容
发明公开了一种LaCl3熔盐介导的Ta3N5光阳极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在低剂量LaCl3熔盐的辅助下,用传统简便的直接化和氮化Ta箔方法制备了LaCl3熔盐介导的Ta3N5光阳极,成功地提高了其光电催化分解的性能。该Ta3N5光阳极在太阳光谱都有更强的吸收,具有高效的光电催化分解水的活性,性能的提升来源于表面的La元素掺杂与LaTaON2物相的生成。本发明方法设备简单,易于操作,光阳极结晶质量好,性能稳定,有利于大规模推广应用。LaCl3熔盐的引入为传统制备方法带来了新的面貌,为大面积、低成本、高效的光阳极提供了新的方法。
970 一种含氮键的苝酰亚胺类光电小分子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201711244667.6 2017-11-30 CN107964021B 2021-03-30 黄飞; 王仕亮; 刘熙; 曹镛
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氮键的苝酰亚胺类光电小分子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的含硼氮键的苝酰亚胺类光电小分子材料的LUMO能级为‑3.75V,对太阳光谱有较宽的吸收,硼氮键的引入使材料具有双极型的特性,同时材料还具有较好的电子迁移率和空穴迁移率,使材料具有良好的光电性能,能够作为发光层活性层,在有机发光二极管、有机场效应管和有机太阳能电池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发明制备含硼氮键的苝酰亚胺类光电小分子材料的合成方法简便,工艺流程短,有利于工业化生产。
971 一种混合叠层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202011196118.8 2020-10-30 CN112349841A 2021-02-09 昂科科觉; 李文辉; 阿南达哈巴布加尼森
发明提供了一种混合叠层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混合叠层太阳能电池利用PSC吸收太阳光谱中的可见光,而PTC吸收透过PSC的剩余近红外光,并通过非辐射放热反应转化为热能。紫外和红外区通过PTC的光热驱动热能将被TEG进一步转化为电能。PSC内部热载流子产生的热,以及低能光子,均通过PTC传输至TEG,从而有效降低PSC的工作温度。导电聚合物作为双功能层,不仅能够在单一器件中实现光‑热‑电转换,还可以有效地将太阳能电池内部的热能转移至TEG,从而提高混合叠层器件的效率。
972 一种矿两端叠层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202011026697.1 2020-09-25 CN112289933A 2021-01-29 李述体; 项翎; 高芳亮; 李东阳; 刘泓良
发明公开了一种矿两端叠层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该叠层太阳能电池包括底电池及顶电池,底电池与顶电池通过隧穿复合层连接;底电池包括透明导电衬底、空穴传输层、宽带隙钙钛矿层及第一电子传输层,宽带隙钙钛矿层为MAGeI3层;顶电池包括窄带隙钙钛矿层、第二电子传输层及背电极,窄带隙钙钛矿层为FA0.75Cs0.25Sn0.4Pb0.6I3层。本发明采用无铅的Ge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作为底电池和无空穴传输层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作为顶电池结合起来,利用二者的吸光性扩大对太阳光谱的吸收范围,从而实现了高性能太阳能电池的制备,该电池的转化效率可达29.1%。
973 基于三聚茚的星形对称有机太阳能电池小分子受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一种有机太阳能电池 CN201710786860.6 2017-09-04 CN107778280B 2021-01-19 黄飞; 林凯文; 陈智明; 王圳峰; 曹镛
发明公开了基于三聚茚的星形对称有机太阳能电池小分子受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一种有机太阳能电池。该材料由吸电子基团、桥联单元以及三聚茚结构单元共聚而成。本发明材料为典型的D‑π‑A结构,D‑A作用使得结构更加稳定,光谱发生红移,解决三聚茚本身紫外吸收在低波长的问题,使材料可以更多地吸收太阳光谱,从而提高转换效率;同时,本发明材料具有独特的星形对称结构,平面性好,较高的吸收系数,对太阳光的吸收能增强,满足高效率器件的需求,在太阳能电池领域,特别是太阳能电池的活性层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974 内置滤光器的叠层太阳能电池 CN202010993684.5 2020-09-21 CN112186061A 2021-01-05 兰东辰
发明涉及太阳能电池,涉及光伏发电技术,通过使太阳能电池采用双片叠层电池结构,且每片叠层电池的子电池层间设置滤光器,可将过剩的光子反射出一叠层电池从而被另一叠层电池吸收,这使得一叠层器件中子电池光生电流匹配且多余的光子能被另一叠层利用,又将子电池背面自发的辐射反射回该子电池,可提高对太阳光谱的利用,还能降低对反射光谱的要求,可降低成本且扩大应用范围。
975 TanSat卫星XCO2反演数据的偏差校正方法和系统 CN202011057151.2 2020-09-29 CN112161943A 2021-01-01 包正义; 岳天祥
申请提供了一种TanSat卫星XCO2反演数据的偏差校正方法和系统。该方法根据气波段的太阳光谱,以及TanSat卫星XCO2反演数据中与每个XCO2反演值对应的氧气波段的观测光谱、太阳天顶,得到每个XCO2反演值的氧气反照率误差;根据N个XCO2反演值中与每个XCO2反演值对应的卫星观测角和太阳天顶角,计算每个XCO2反演值的观测角误差;根据N个XCO2反演值和预先得到的、与XCO2反演值对应的XCO2地基观测值,得到XCO2反演数据的回归系数;根据每个XCO2反演值、回归系数、以及每个XCO2反演值的氧气反照率误差、观测角误差,对每个XCO2反演值进行偏差校正,提高了反演数据的精度
976 一种CuO多孔纳米片、其制备方法及其在热催化和光热催化方面的应用 CN202010934560.X 2020-09-08 CN112047372A 2020-12-08 朱丽萍; 梁容; 楼子瑞
发明公开了一种CuO多孔纳米片、其制备方法及其在热催化和光热催化方面的应用。本发明采用I离子辅助热法制备前驱体,最终得到的CuO多孔纳米片具有较多的空位有利于提高催化剂的一氧化催化氧化活性。该CuO多孔纳米片在太阳光谱都有较强的吸收,具有高效的光热催化氧化一氧化碳的活性。本发明方法设备简单,易于操作,多孔纳米材料结晶质量好,尺寸均一,分布均匀,有利于大规模推广应用。利用光热催化,可实现无外加热源下高效的一氧化碳催化氧化反应。
977 一种白色LED光源及包含其的LED灯 CN202010761448.0 2020-07-31 CN111933782A 2020-11-13 谢志国; 李正凯; 曾子恒; 李福海; 潘利兵; 赵漫; 李玉容
发明提供一种白色LED光源及包含其的LED灯,所述白色LED光源的光谱在459~495nm波长范围内具有第一光谱峰,在400~450nm波长范围内具有第二光谱峰;所述第一光谱峰和第二光谱峰之间存在波谷;所述白色LED光源通过双波长蓝光芯片激发荧光粉发光,其光谱的蓝光危害显著降低,显色性提高,R6、R12和色保真度Rf提升,同时具有生理效应,使人产生舒适感,有助于集中精,提升学习和工作效率。所述白色LED光源的光谱与同色温太阳光谱的拟合度系数高,具有光色品质优异、蓝光危害低、稳定性高和成本低的特点,能够充分满足LED光源在照明领域中的性能需求。
978 一种点基光热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 CN201811209723.7 2018-10-17 CN109266315B 2020-11-03 胡胜亮; 薛超锐; 常青; 李宁; 杨金龙
发明提供了一种在木头的微观孔道内点基光热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用木材作为光热转化材料的多孔载体,经过7个步骤制备获得碳点基光热转化材料。采用本发明公开方法得到的光热转化材料驱动太阳能蒸发的性能优于已报道的贵金属及半导体纳米颗粒、碳纳米管石墨烯类光热转化材料,具有能吸收紫外‑可见‑红外整个太阳光谱的光,碳点基光热转化材料可反复利用等优点。
979 2,9,16,23-四硝基酞菁敏化NiO/Bi2WO6纳米纤维催化剂及制备方法 CN202010442195.0 2020-05-22 CN111514902A 2020-08-11 卢启芳; 李康; 郭恩言; 魏明志
发明涉及2,9,16,23‑四硝基酞菁敏化NiO/Bi2WO6纳米纤维催化剂及制备方法,本发明以静电纺丝技术制备NiO/Bi2WO6纳米纤维,再结合溶剂热技术将2,9,16,23‑四硝基酞菁铜(CuTNPc)通过原位生长的方式负载在NiO/Bi2WO6纳米纤维上得到纳米纤维光催化剂。本发明的纳米纤维催化剂,可以更大限度的利用太阳光,大大拓宽其在太阳光谱的响应范围,2,9,16,23‑四硝基酞菁铜敏化NiO/Bi2WO6纳米纤维可以有效的促进了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分离,增大光生载流子量,具有优异的光催化性能。增强光催化性能,同时有效的解决了四硝基酞菁铜难回收的问题。
980 硒化锗基太阳光分解产氢电子器件、电极系统及其制备方法 CN201811179844.1 2018-10-10 CN109502545B 2020-08-11 江丰; 喻乐; 王康; 黄定旺; 冯旷; 李林涛
发明公开了一种硒化锗基太阳光分解产氢电子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其包括衬底,位于所述衬底上的背电极层,位于所述电极层上的硒化锗吸收层,位于所述硒化锗吸收层上的缓冲层,位于所述缓冲层上的保护层以及附着于所述保护层上的金属纳米颗粒,从而能够实现在外加偏压下高效地分解水产生氢气。本发明利用硒化锗禁带宽度与太阳光谱非常匹配(1.15eV),光吸收系数大,原材料便宜无毒、生长温度低的特点,首次将其设计为吸收层材料应用于太阳光分解水产氢器件,从而制备出硒化锗基太阳光分解水产氢器件,该器件在光照下分解水产氢的效率已突破1%。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