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领域 / 建筑物 / 专利数据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 建筑物顶升方法 CN201510397229.8 2015-07-08 CN104989122B 2017-04-26 束学智; 殷小军; 王建永; 彭勇平
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物顶升方法,通过在分配梁与千斤顶之间设置平方向位移纠偏装置,当建筑物在顶升过程中,产生水平方向的偏移,则通过纠偏装置进行加塞楔形纠偏板,用以改变千斤顶的垂直度,从而形成水平方向上可控的水平,对建筑物造成偏移的水平力施加反向水平力,使得建筑物由于水平力的改变而改变其水平位移,最终达到纠偏效果,保证顶升过程的安全可靠。
2 大型建筑物平移方法 CN201910462722.1 2019-05-30 CN112012519A 2020-12-01 张小凡; 张朝亮; 汪忠华; 章柏林; 束学智
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型建筑物平移方法,包括:步骤A1、设定每次顶升的步距X,以及目标顶升的总位移Y;步骤A2、顶升点移动步距X;步骤A3、判断顶升点的位移是否达到总位移Y,大于等于总位移Y的顶升点则暂停顶升,小于总位移Y的顶升点则继续执行步骤A2;步骤A4、全部顶升点到达总位移Y后,判断总位移Y是否达到预定提升高度,若大于等于预定提升高度则所有顶升点停止顶升;若小于预定提升高度,则在原有总位移Y上增加步距X成为新的总位移Y,所有顶升点返回执行步骤A2。本发明大大减少了电磁动作次数,从而减少了电磁阀损伤,采用步距进行顶升,保证了精度
3 建筑物整体移位方法 CN200710047920.9 2007-11-07 CN101429820B 2011-11-02 尹天军; 朱启华; 蓝戊已; 赵殿峰; 杨吾松; 董全保
发明涉及一种建筑物整体移位方法,包括对建筑物进行平移和平移后对建筑物进行顶升,其中,所述对建筑物进行平移是在支撑建筑物的上滑梁和做滑道的下滑梁之间安装数量足够的液压千斤顶并使建筑物随着液压千斤顶在滑道上滑动,滑动过程中根据滑道面的平整程度通过控制相应位置液压千斤顶的液压使建筑物保持平稳,并且还采用了下置滑移材料、由计算机控制的PLC液压控制系统控制千斤顶推动建筑物进行斜向平移以及对建筑物平移和顶升的限位等手段。这种建筑物整体移位方法,克服了现有建筑整体移位方法中存在的缺点,具有使建筑物移动平稳,移动速度快、移动精确的优点,用这种方法整体移动建筑物,工程成本低、周期短,质量高。
4 建筑物整体移位方法 CN200710047920.9 2007-11-07 CN101429820A 2009-05-13 尹天军; 朱启华; 蓝戊已; 赵殿峰; 杨吾松; 董全保
发明涉及一种建筑物整体移位方法,包括对建筑物进行平移和对建筑物进行顶升,其中,所述对建筑物进行平移是在支撑建筑物的上滑梁和做滑道的下滑梁之间安装数量足够的液压千斤顶并使建筑物随着液压千斤顶在滑道上滑动,滑动过程中根据滑道面的平整程度通过控制相应位置液压千斤顶的液压使建筑物保持平稳。这种建筑物整体移位方法,克服了现有建筑整体移位方法中存在的缺点,具有使建筑物移动平稳,移动速度快、移动精确的优点,用这种方法整体移动建筑物,工程成本低、周期短,质量高。
5 大型建筑物平移方法 CN201910462722.1 2019-05-30 CN112012519B 2022-12-30 张小凡; 张朝亮; 汪忠华; 章柏林; 束学智
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型建筑物平移方法,包括:步骤A1、设定每次顶升的步距X,以及目标顶升的总位移Y;步骤A2、顶升点移动步距X;步骤A3、判断顶升点的位移是否达到总位移Y,大于等于总位移Y的顶升点则暂停顶升,小于总位移Y的顶升点则继续执行步骤A2;步骤A4、全部顶升点到达总位移Y后,判断总位移Y是否达到预定提升高度,若大于等于预定提升高度则所有顶升点停止顶升;若小于预定提升高度,则在原有总位移Y上增加步距X成为新的总位移Y,所有顶升点返回执行步骤A2。本发明大大减少了电磁动作次数,从而减少了电磁阀损伤,采用步距进行顶升,保证了精度
6 一种建筑物顶升方法 CN201210268988.0 2012-07-30 CN103572837B 2016-08-10 章柏林; 林其荃; 蓝戊己; 黄军; 束学智; 彭勇平; 王建永
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物顶升方法,通过在建筑物底部设置两组可主动施加顶升的千斤顶,并由控制台控制液压站驱动两组千斤顶进行反复交替顶升,同时在一组千斤顶顶升的过程中,在另一组千斤顶的底部垫设支撑,起到消除各支撑点之间的高差问题,从而有效保证建筑物顶升过程中的结构安全。
7 一种建筑物顶升用 CN200810203079.2 2008-11-21 CN101736907B 2012-06-27 朱启华; 杨晓妹; 陈运锋; 陈兴茹; 李亮亮
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物顶升用,该垫块中心具有通孔,两端面具有螺栓孔,所述垫块由可拆分开的两半垫块连接构成,垫块一侧端面上具有沿直径方向贯穿的凹槽,凹槽内设有一块可自由取出的舌板。本发明的优点为:可以不设置液压千斤顶二侧的临时支撑,靠液压千斤顶本身与垫块的外径部分直接对接传,可以减少施工的临时支撑以及钢顶帽的数量,减少了临时支撑布置的工序,优化了顶升的施工方案。
8 一种建筑物顶升用 CN200810203079.2 2008-11-21 CN101736907A 2010-06-16 朱启华; 杨晓妹; 陈运锋; 陈兴茹; 李亮亮
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物顶升用,该垫块中心具有通孔,两端面具有螺栓孔,所述垫块由可拆分开的两半垫块连接构成,垫块一侧端面上具有沿直径方向贯穿的凹槽,凹槽内设有一块可自由取出的舌板。本发明的优点为:可以不设置液压千斤顶两侧的临时支撑,靠液压千斤顶本身与垫块的外径部分直接对接传,可以减少施工的临时支撑以及钢顶帽的数量,减少了临时支撑布置的工序,优化了顶升的施工方案。
9 建筑物顶升系统 CN201520488469.4 2015-07-08 CN204876627U 2015-12-16 束学智; 殷小军; 王建永; 彭勇平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物顶升系统,通过在分配梁与千斤顶之间设置平方向位移纠偏装置,当建筑物在顶升过程中,产生水平方向的偏移,则通过纠偏装置进行加塞楔形纠偏板,用以改变千斤顶的垂直度,从而形成水平方向上可控的水平,对建筑物造成偏移的水平力施加反向水平力,使得建筑物由于水平力的改变而改变其水平位移,最终达到纠偏效果,保证顶升过程的安全可靠。
10 一种建筑物移位主动纠偏装置及方法 CN201910069040.4 2019-01-24 CN109680982A 2019-04-26 王建永; 蓝戊己; 黄军; 章柏林; 束学智
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物移位主动纠偏装置,包括:主动纠偏装置本体,其包括主动纠偏千斤顶总成、纠偏反机构、纠偏反力梁、可动纠偏装置,所述可动纠偏装置设置在所述纠偏反力梁的右侧,所述主动纠偏千斤顶总成设置在所述可动纠偏装置的右侧并抵顶所述纠偏反力机构;其中,所述纠偏反力机构和所述纠偏反力梁提供平纠偏的反力,所述主动纠偏千斤顶总成提供可控的主动纠偏力,所述可动纠偏装置驱动所述主动纠偏千斤顶总成相对所述纠偏反力梁进行位移。本发明提供的建筑物移位主动纠偏装置不仅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且成本低廉,并具有极高的推广价值。
11 具有自功能的建筑物顶升系统 CN201010120047.3 2010-02-08 CN102146734B 2013-05-01 蓝戊己; 林其荃; 张任杰; 张志军; 顾远生
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自功能的建筑物顶升系统,该顶升系统设于建筑物底部,包括用以荷载的顶升托盘和用以顶升的千斤顶,还包括数个压锚自锁装置,每个压锚自锁装置均设于顶升托盘与建筑物之间,包括压杆和套设于压杆上的锚具,压杆上端与建筑物底部相固定,锚具底部固定在顶升托盘上。在顶升过程中,当千斤顶突发失效回缩时,通过锚具自动锁住压杆,并将建筑物的荷载依次通过压杆、锚具转移至顶升托盘上,从而能够避免建筑物发生回落,保证了顶升作业的安全,简化了操作并降低了劳动强度。
12 一种建筑物滑移装置及其滑移方法 CN201711340120.6 2017-12-14 CN107829570B 2023-06-02 冯思雨; 王建永; 邱会安; 彭勇平; 程松; 谷志旺; 蔡观生; 孙沈鹏
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物滑移装置,包括:上滑道梁和下滑道梁,所述上滑道梁上设有数上滑动板,每块上滑动钢板上均设有滑靴、支撑机构,滑靴分别与上滑动钢板、支撑机构相固定连接,支撑机构用以承载建筑物;所述下滑道梁上设有下滑道钢板,下滑道钢板上分段间隔设置固定挡条,相邻两固定挡条之间均嵌入设有无机滑移板,每块无机滑移板的两端均还设有固定挡条;所述上滑动钢板沿所述下滑道钢板上间隔设置数块无机滑移板方向平移。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建筑物滑移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13 一种建筑物步履式平移方法 CN201910536259.0 2019-06-19 CN110158989A 2019-08-23 邱会安; 束学智; 章柏林; 蓝戊己; 王建永; 彭勇平; 徐福俊; 冯思雨; 吴良伟; 刘春浩
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物步履式平移方法,该建筑物步履式平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在待平移建筑物托盘底部设置多个步履行走装置以及多个临时支撑;B、步履行走装置和临时支撑均按设计数量一对一均等布置;C、通过液压站、同步控制系统对各步履行走装置进行控制;本发明的建筑物步履式平移方法有效避免了传统顶推及牵拉工艺中受集中问题,步履式平移方法能够分散顶推力,多点控制保证建筑物平移精度;多方向平移中仅需要调整步履行走装置安装方向即可,不需要在额外受力方向设置顶推或牵拉点;步履行走装置为自平衡体系,对滑道梁及桩基产生的平力较小,不需进行特殊处理。
14 建筑物顶升系统及其顶升方法 CN201510397229.8 2015-07-08 CN104989122A 2015-10-21 束学智; 殷小军; 王建永; 彭勇平
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物顶升系统及其顶升方法,通过在分配梁与千斤顶之间设置平方向位移纠偏装置,当建筑物在顶升过程中,产生水平方向的偏移,则通过纠偏装置进行加塞楔形纠偏板,用以改变千斤顶的垂直度,从而形成水平方向上可控的水平,对建筑物造成偏移的水平力施加反向水平力,使得建筑物由于水平力的改变而改变其水平位移,最终达到纠偏效果,保证顶升过程的安全可靠。
15 一种建筑物顶升系统和顶升方法 CN201210268988.0 2012-07-30 CN103572837A 2014-02-12 章柏林; 林其荃; 蓝戊己; 黄军; 束学智; 彭勇平; 王建永
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物顶升系统和顶升方法,通过在建筑物底部设置两组可主动施加顶升的千斤顶,并由控制台控制液压站驱动两组千斤顶进行反复交替顶升,同时在一组千斤顶顶升的过程中,在另一组千斤顶的底部垫设支撑,起到消除各支撑点之间的高差问题,从而有效保证建筑物顶升过程中的结构安全。
16 一种建筑物交替步履式平移方法 CN201910536260.3 2019-06-19 CN110158990A 2019-08-23 束学智; 章柏林; 蓝戊己; 邱会安; 王建永; 彭勇平; 徐福俊; 冯思雨; 吴良伟; 刘春浩
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物交替步履式平移方法,该建筑物交替步履式平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在待平移建筑物托盘底部设置多个步履行走装置;B、将设置的步履行走装置分为A、B两组;C、通过液压站、同步控制系统对各步履行走装置进行控制;本发明的方法有效避免了传统顶推及牵拉工艺中受集中问题,步履式交替平移方法能够分散顶推力,多点控制保证建筑物平移精度;采用步履式交替平移能避免滑动面不平整,保证上部建筑物整体平稳;多方向平移中仅需要调整步履行走装置安装方向即可,不需要在额外受力方向设置顶推或牵拉点;步履行走装置为自平衡体系,对滑道梁及桩基产生的平力较小,不需进行特殊处理。
17 一种组合式建筑物托换装置及方法 CN201910069922.0 2019-01-24 CN109680983A 2019-04-26 王建永; 束学智; 邱会安; 章柏林; 彭勇平; 蓝戊己; 黄军
发明公开了一种组合式建筑物托换装置,包括:托换装置本体,其包括盘梁结构、支撑件以及连接装置;所述盘梁结构用于支撑建筑物,所述支撑件设置在所述盘梁结构的下方,所述连接装置用于连接所述盘梁结构并将所述盘梁结构固定在所述支撑件上;所述支撑件的下方设置有用于移动所述托换装置本体的可动部件。本发明所述的组合式托换结构可以提供较大的强度及刚度,尤其适用基础埋深浅、上部结构荷载大的建筑物移位工程,以及跨度较大的SPMT平板托车移位工程。本发明所述的组合式建筑物托换装置可以重复利用,减小工程造价。
18 一种建筑物滑移装置及其滑移方法 CN201711340120.6 2017-12-14 CN107829570A 2018-03-23 冯思雨; 王建永; 邱会安; 彭勇平; 程松; 谷志旺; 蔡观生; 孙沈鹏
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物滑移装置,包括:上滑道梁和下滑道梁,所述上滑道梁上设有数上滑动板,每块上滑动钢板上均设有滑靴、支撑机构,滑靴分别与上滑动钢板、支撑机构相固定连接,支撑机构用以承载建筑物;所述下滑道梁上设有下滑道钢板,下滑道钢板上分段间隔设置固定挡条,相邻两固定挡条之间均嵌入设有无机滑移板,每块无机滑移板的两端均还设有固定挡条;所述上滑动钢板沿所述下滑道钢板上间隔设置数块无机滑移板方向平移。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建筑物滑移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19 建筑物顶升用限位传装置 CN200910217250.X 2009-12-30 CN102116094B 2012-06-27 林其荃; 蓝戊己; 顾远生
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物顶升用限位传装置,包括格构柱,格构柱底部固定于地面或承台上,并形成限位框架固定设在建筑物的底层柱或桥梁的墩柱外部。如此,被顶升的建筑物或桥梁就只能在格构柱内垂直向上移动,一旦建筑物或桥梁有发生平面纵向和横向位移的趋势时,分肢能够限制该位移趋势,并通过水平型钢或斜向型钢将水平力传递到整个格构柱上,直至传递到承台,从而能够较好的实现限位作用。
20 具有自功能的建筑物顶升系统 CN201010120047.3 2010-02-08 CN102146734A 2011-08-10 蓝戊己; 林其荃; 张任杰; 张志军; 顾远生
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自功能的建筑物顶升系统,该顶升系统设于建筑物底部,包括用以荷载的顶升托盘和用以顶升的千斤顶,还包括数个压锚自锁装置,每个压锚自锁装置均设于顶升托盘与建筑物之间,包括压杆和套设于压杆上的锚具,压杆上端与建筑物底部相固定,锚具底部固定在顶升托盘上。在顶升过程中,当千斤顶突发失效回缩时,通过锚具自动锁住压杆,并将建筑物的荷载依次通过压杆、锚具转移至顶升托盘上,从而能够避免建筑物发生回落,保证了顶升作业的安全,简化了操作并降低了劳动强度。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